1-4计算机常用度量单位
- 格式:ppt
- 大小:529.00 KB
- 文档页数:14
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方法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方法数据是指能够输入计算机并被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字母和符号的集合。
平常所看到的景象和听到的事实,都可以用数据来描述。
数据经过收集、组织和整理就能成为有用的信息。
1. 计算机中数的单位在计算机内部,数据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和运算的。
计算机数据的表示经常使用到以下几个概念。
(1) 位位(bit)简写为b,音译为比特,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是二进制数据中的一个位,一个二进制位只能表示0或1两种状态,要表示更多的信息,就得把多个位组合成一个整体,每增加一位,所能表示的信息量就增加一倍。
(2) 字节字节(Byte)简记为B,规定一个字节为8位,即1Byte = 8bit。
字节是计算机数据处理的基本单位,并主要以字节为单位解释信息。
每个字节由8个二进制位组成。
通常,一个字节可存放一个ASCII码,两个字节存放一个汉字国际码。
(3) 字字(Word)是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时,一次存取、加工和传送的数据长度。
一个字通常由一个或若干个字节组成,由于字长是计算机一次所能处理信息的实际位数,所以,它决定了计算机数据处理的速度,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标识,字长越长,性能越好。
计算机型号不同,其字长是不同的,常用的字长有8位、16位、32位和64位。
计算机存储器容量以字节数来度量,经常使用的度量单位有KB、MB和GB,其中B代表字节。
各度量单位可用字节表示为:【例1-18】一台计算机,内存标注2GB,外存硬盘标注为500GB,则它实际可存储的内外存字节数分别如下:内存容量= 2 × 1024 × 1024 × 1024B硬盘容量= 500 × 1024 × 1024 × 1024B2.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在计算机内部,任何信息都以二进制代码表示(即0与1的组合来表示)。
一个数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形式,称为机器数。
机器数所对应的原来的数值称为真值,由于采用二进制,必须要把符号数字化,通常是用机器数的最高位作为符号位,仅用来表示数符。
一、计算机分类:1、按原理分类:⑴数字计算机:按位不连续的跳动运算,用数字0(关)和1(开)来表示数据,数字计算的计算方式,程序控制控制方式,高精度大数据量,很强的逻辑判断能力。
⑵模拟计算机:数值由连续量来表示,连续的运算过程,用电压来表示数据,电压组合和测量值计算方式,盘上连线控制方式,低精度小数据量,没有逻辑判断能力。
2、计算机按大小分类:⑴微型机:如PC机;个人、家庭、办公、娱乐。
⑵嵌入式计算机:工业控制:汽车、电视、空调、电梯。
⑶小型机:最高并行工作的CPU为4个;银行、大型企业、科研机构。
⑷中型机:最高并行工作的CPU为8个;银行、大型企业、科研机构。
⑸大型机:最高并行工作的CPU最少16个;银行、大型企业、科研。
⑹巨型机:科学、军事、航天。
3、PC机分类:A、台式机:品牌机:性能稳定、售后服务好IBM、DELL、联想、长城组装机:价格便宜、个性化配置、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B、便携机:笔记本电脑:移动办公、方便、扩容不方便C、掌上电脑:PDA、商务通、联想、文曲星、手机二、现代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现代计算机采用了“存储程序”工作原理,是1946年由冯·诺依曼和他的同事们提出并论证的。
1、计算机硬件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程序和数据。
3、采用“存储程序”的方式,将程序和数据放入同一个存储器中(内存储器)。
三、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1、时钟频率(主频)和机器周期:时钟频率(主频)它是指CPU内部晶振的频率,常用单位为兆(MHz)。
一个机器周期由若干个时钟周期组成,在机器语言中,使用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机器周期数来说明指令执行的速度。
一般使用CPU类型和时钟频率来说明计算机的档次。
如Pentium III 500等。
2、机器字长:是指CPU一次最多可同时传送和处理的二进制位数.3、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每秒能执行的指令数。
bit、Byte、bps、Bps、pps、Gbps的单位详细说明及换算1. bit电脑记忆体中最⼩的单位,在⼆进位电脑系统中,每1bit 可以代表0 或 1 的数位讯号。
2. Byte字节单位,⼀般表⽰存储介质⼤⼩的单位,⼀个B(常⽤⼤写的B来表⽰Byte)可代表⼀个字元(A~Z)、数字(0~9)、或符号(,.?!%&+-*/),但中⽂字需要2个Byte。
1 Byte = 8 bits1 KB = 1024 Bytes1 MB = 1024 KB1 GB = 1024 MB注意:在计算存储介质⼤⼩时,需要⽤2的n次⽅来换算(1KB = 2^10 Bytes)。
3. bps“bits per second”常⽤于表⽰数据及⽹络通讯的传输速率。
例如GigabitEthernet端⼝: 5 minute input rate 38410000 bits/sec, 6344 packets/sec (其中382410000 bits/sec = 382.41Mbps)所以常说的快速以太⽹能达到百兆传输,其实实际传输⽂件⼤⼩只有10MB = 100Mb注意:在计算传输速率时,直接⽤1000来换算(1 Mb = 1000 Kb = 1000,000 bit)。
4. Bps“Byte per second”电脑⼀般都以Bps显⽰速度,但有时会跟传输速率混淆,例如:ADSL宣称的带宽为1Mbps ,但在实际应⽤中,下载速度没有1MB ,只有1Mbps/8 = 128kBps也就是说与传输速度有关的b⼀般指的是bit,与容量有关的B⼀般指的是Byte。
5. pps - 包转发率包转发率标志了交换机转发数据包能⼒的⼤⼩。
单位⼀般位pps(包每秒),⼀般交换机的包转发率在⼏⼗Kpps到⼏百Mpps不等。
包转发速率是指交换机每秒可以转发多少百万个数据包(Mpps),即交换机能同时转发的数据包的数量。
包转发率以数据包为单位体现了交换机的交换能⼒。
计算机的发展1.计算机技术应用广泛,以下属于科学计算方面的是A.信息检索B.火箭轨道计算C.视频信息处理D.图象信息处理2.在下列计算机应用项目中,属于科学计算应用领域的是A.数控机床B.气象预报C.民航联网订票系统D.人机对弈3.英文缩写CAI的中文意思是A.计算机辅助设计B.计算机辅助管理C.计算机辅助教学D.计算机辅助制造4.下列的英文缩写和中文名字的对照中,正确的是A.CIMS-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B.CAI-计算机辅助制造C.CAM-计算机辅助教育D.CAD-计算机辅助设计5.按电子计算机传统的分代方法,第一代至第四代计算机依次是A.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小、中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B.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光器件计算机C.手摇机械计算机,电动机械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D.机械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6.现代微型计算机中所采用电子器件是A.电子管B.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C.晶体管D.小规模集成电路7.关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它是首次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自动工作的电子计算机B.研制它的主要目的是用来计算弹道C.ENIAC是1946年在美国诞生的D.它主要采用电子管和继电器8.目前许多消费电子产品(数码相机、数字电视机等)中都使用了不同功能的微处理器来完成特定的处理任务,计算机的这种应用属于A.实时控制B.嵌入式系统C.辅助设计D.科学计算9.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研制的,该机的英文缩写名是A.ENIACB.EDVACC.EDSACD.MARK-Ⅱ10.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使用的电子元件是A.晶体管B.电子管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11.1946年首台电子数字电子计算机ENICA问世后,冯·诺依曼在研制EDVAC计算机时,提出两个重要的改进,它们是A.引入CPU和内存储器的概念B.采用十六进制的概念C.采用二进制和存储程序控制的概念D.采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12.下列各项是计算机主要特征的是A.处理速度快B.计算精度高C.存储容量大D.以上3种都对13.现代微型计算机中所采用的电子器件是A.电子管B.晶体管C.小规模集成电路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14.1971年Intel公司诞生了世界上第一片4位微处理器4004,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微型计算机属于第()代计算机。
计算机常见计量单位解析在我们购买和日常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硬件计量单位,也许这些单位你都可以朗朗上口,可是,它们究竟有什么含义?相关联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对硬件的性能有什么影响?今天,我们就对此问题做一个比较详尽的解释与分析,对于初学者,此文中介绍的内容还是有一定的值得去学习和掌握的地方的,有助于深入、全面的了解计算机知识。
有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哦^_^!Hz(赫兹)通常的定义是波形每秒钟变化或振动的次数,在计算机中不同硬件对Hz的定义各不相同。
CPU:Hz用来表示时钟频率。
目前的CPU通常以MHz和GHz作为计量单位。
显示器:在显示器中有三个频率指标,分别是行扫描频率(行频)、场扫描频率(也称刷新频率)和带宽频率。
此三个频率指标越高,那么这台显示器的最大分辨率和刷新率也就相应越高。
音箱、耳机:通常用来计量音箱或耳机的频响范围,如50Hz~20000Hz(20kHz),表示音箱可以播放50Hz(低频)~20000Hz(高频)之间的各种音乐成份。
kHz 1000次/s(秒) 1kHz=1000HzMHz 100万次/s(秒)1MHz=1000kHzGHz 10亿次/s(秒) 1GHz=1000MHzns(纳秒)通常用来表示物理内存和显存的存取速度。
其值越小,极限工作频率就越高。
计算显存极限工作频率的公式是:SDRAM极限工作频率=1000÷nsDDR SDRAM的极限工作频率=(1000÷ns)×2注:显存芯片与内存芯片并无二致,所以两者的计量单位是通用的。
rpm(转/分)用来表示电机每分钟的转数,主要是硬盘电机和散热风扇电机。
如硬盘按转速可分为7200rpm和5400rpm,7200rpm称为高速硬盘、5400rpm为低速硬盘,通常情况下高速硬盘的数据传输速度要比低速硬盘快一些。
另外,扇叶长度、叶片数相同的散热风扇中,rpm高的肯定风量更大,散热效果更好,但是噪音也相对大一些。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946 年 2 月 15 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 (埃尼阿克)在美国宾州大学研制成功。
2、计算机发展史: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采用电子管为基本元件,设计使用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
要用于科学和工程计算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采用晶体管为基本元件,程序设计采用高级语言,出现了操作系统,应用到数据和事物处理及工业控制等领域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采用集成电路为基本元件,应用到文字处理、企业管理和自动控制等领域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功能元件,在办公自动化、电子编辑排版等领域大显身手。
3、计算机的特点(1)运算速度快(2)运算精度高(3)存储能力强(4)逻辑判断能力强(5)可靠性高4、计算机的分类1按工作原理划分按功能划分按性能模拟式电子计算机数字式电子计算机模拟数字混合计算机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巨型计算机又称超级计算机、超级电脑。
大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工作站台微式型机计算机便携机或称笔记本手持机或称掌上5、计算机的应用领域(1)科学计算(2)信息处理(3)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 CAD/CAM )(4)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计算机管理教学(CAI/CMI )(5)自动控制(6)多媒体应用(7)电子商务6、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智能化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多媒体化7、计算机硬件系统(冯。
诺伊曼机构)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控制器运算器包括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存储器存放程序和数据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输出设备。
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CPU(Central 控制器和运算器构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核心——中央处理器Processing Unit)。
通常把控制器、运算器和内存储器称为主机。
8、计算机指令定义指令是对计算机进行程序控制的最小单元,是一种采用二进制表示的命令语言。
一条指令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即操作码和操作数。
对口高考(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模拟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历了四代,四代计算机的主要元器件分别是______。
A、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激光器件B、电子管、晶体管、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C、晶体管、集成电路、激光器件、光介质D、电子管、数码管、集成电路、激光器件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第一代(1946-1958):是电子管计算机,其基本元件是电子管;第二代(1959-1964):是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1965-1971):主要元件是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1972至今):主要元件是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特点是______。
A、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B、高速度与高精度C、可靠性与可用性D、有记忆能力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特点是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其他选项均是其中的一部分特点。
3、用MIPS来衡量的计算机性能指标是( ) 。
A、字长B、传输速率C、存储容量D、运算速度正确答案:D4、常见的3.5HD软盘的容量为()。
A、720KBB、1.2MBC、1.44MBD、1.6MB正确答案:C5、度量计算机运算速度常用的单位是______。
A、MIPSB、MHzC、MBD、Mbps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MHz是时钟主频的单位,MB是存储容量的单位,Mbps是数据传输速率的单位。
6、数字字符“l”的ASCII码的十进制表示为49,那么数字字符“6”的ASCII码的十进制表示为( )。
A、53B、54C、55D、56正确答案:B7、在计算机网络中,英文缩写LAN的中文名是______。
A、局域网B、城域网C、广域网D、无线网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根据网络范围和计算机之间互联的距离将计算机网络分为三类: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和互联网。
8、把用高级语言写的程序转换为可执行程序,要经过的过程叫做______。
二、计算机基础知识(一)计算机的基本概念1.计算机的发展与分类计算机的发展阶段:4 代(按使用的电子器件或构成元件划分)第一代:电子管,第一台计算机:1946 年、ENIAC第二代:晶体管第三代:小规模集成电路SSI和中规模集成电路MSI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典型代表:微型计算机计算机的分类按照处理数据的方式进行分类①电子数字计算机:用途:科学计算工程、工业控制、数据计算机;大小:巨型、大型、小型、微型、工作站。
②电子模拟计算机③数模混合计算机2.计算机的主要用途科学计算(是最早的应用领域)、数据处理(信息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早期主要用于军事。
3.计算机的主要特点自动控制能力(自动控制能力的基础是存储程序)、高速运算能力、很强的记忆能力、计算精度高、逻辑判断能力、通用性强,可编程性。
4.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是人们由客观事物得到的,使人们能够认知客观事物的各种消息、情报、数字、信号、图形、图像、语音等所包括的内容。
信息是数据经过处理后所得到的。
信息具有可传递性、共享性和可处理性等特性。
数据是客观事物的属性的表示,可以是数值数据和各种非数值数据。
对计算机而言,数据是指能够为其处理的经过数字化的信息。
(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图2.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器+控制器组成,只能直接读写内存,不能直接读写外存。
主机: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
外部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存储器。
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
2.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个部件的主要功能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原理,奠定了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计算机都是属于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
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分:运算器: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主要部件;控制器:指挥控制中心;存储器:用来保存程序、数据、运算的中间结果及最后结果的记忆装置;内部存储器(内存或主存储器);外部存储器(外存或辅助存储器)。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946 年 2 月 15 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 (埃尼阿克)在美国宾州大学研制成功。
2、计算机发展史: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采用电子管为基本元件,设计使用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
要用于科学和工程计算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采用晶体管为基本元件,程序设计采用高级语言,出现了操作系统,应用到数据和事物处理及工业控制等领域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采用集成电路为基本元件,应用到文字处理、企业管理和自动控制等领域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功能元件,在办公自动化、电子编辑排版等领域大显身手。
3、计算机的特点(1)运算速度快(2)运算精度高(3)存储能力强(4)逻辑判断能力强(5)可靠性高4、计算机的分类1按工作原理划分按功能划分按性能模拟式电子计算机数字式电子计算机模拟数字混合计算机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巨型计算机又称超级计算机、超级电脑。
大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工作站台微式型机计算机便携机或称笔记本手持机或称掌上5、计算机的应用领域(1)科学计算(2)信息处理(3)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 CAD/CAM )(4)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计算机管理教学(CAI/CMI )(5)自动控制(6)多媒体应用(7)电子商务6、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智能化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多媒体化7、计算机硬件系统(冯。
诺伊曼机构)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控制器运算器包括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存储器存放程序和数据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输出设备。
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CPU( Central 控制器和运算器构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核心——中央处理器Processing Unit)。
通常把控制器、运算器和内存储器称为主机。
8、计算机指令定义指令是对计算机进行程序控制的最小单元,是一种采用二进制表示的命令语言。
一条指令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即操作码和操作数。
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常用单位一、引言在数字信息时代,计算机作为数据处理和计算的核心工具,其运算速度成为衡量性能的重要指标。
为了准确描述和比较不同计算机设备的性能,国际上定义了一系列标准化的运算速度单位。
这些单位不仅简化了不同设备之间的比较,也使得性能评估更为直观。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常用单位。
二、常用单位及其定义1.MIPS(Millions of Instructions Per Second)MIPS是指计算机每秒钟执行的百万条指令数,是最早用于评估计算机性能的单位之一。
它主要适用于评估整数运算速度,但在浮点运算方面可能存在局限性。
2.MFLOPS(Millions of Floating-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MFLOPS是指计算机每秒钟执行的百万次浮点运算次数。
这个单位适用于评估浮点运算性能,对于需要高精度计算的领域(如科学计算、图形处理)尤为重要。
3.TFLOPS(TeraFLOPS)TFLOPS即万亿次浮点运算每秒,是目前最常用的超算性能度量单位。
它在评估超级计算机、高性能计算机的性能时被广泛采用。
4.PFLOPS(PetaFLOPS)PFLOPS是指计算机每秒钟执行的一千万亿次浮点运算次数。
这个单位用于衡量超级计算机和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的性能。
5.EFLOPS(ExaFLOPS)EFLOPS是指计算机每秒钟执行的一百京次浮点运算次数。
它是目前已知的最大浮点运算次数单位,主要用于衡量未来超级计算机的性能。
三、总结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常用单位包括MIPS、MFLOPS、TFLOPS、PFLOPS和EFLOPS 等。
这些单位在评估不同类型和规模的计算机性能时各有侧重,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性能单位也在不断涌现。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性能评估至关重要,以确保准确反映计算机设备的运算能力。
同时,了解不同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及各单位适用的场景,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计算机性能。
1.度量计算机运算速度常用的单位是()。
答案:AA)MIPSB)MHzC)MB/sD)Mbps2.下列设备组中,完全属于计算机输出设备的一组是()。
A)喷墨打印机, 显示器,键盘B)激光打印机,键盘,鼠标器C)键盘,鼠标器,扫描仪D)打印机,绘图仪,显示器3.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的确切提法应该是()。
答案:DA)计算机主机、键盘、显示器和软件B)计算机硬件和应用软件C)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D)计算机硬件和软件4.运算器的完整功能是进行()。
A)逻辑运算B)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C)算术运算D)逻辑运算和微积分运算5.微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
答案:CA)内存储器B)输入输出设备C)CPUD)硬盘6.CPU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有()。
A)字长、主频和运算速度B)可靠性和精度C)耗电量和效率D)冷却效率7.下列设备组中,完全属于输入设备的一组是()。
答案:CA)CD-ROM驱动器,键盘,显示器B)绘图仪,键盘,鼠标器C)键盘,鼠标器,扫描仪D)打印机,硬盘,条码阅读器8.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括()。
A)主机、鼠标器、键盘和显示器B)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C)主机、显示器、键盘和音箱等外部设备D)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答案:BA)CPU能直接读取硬盘上的数据B)CPU能直接存取内存储器上的数据C)CPU由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D)CPU主要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10.计算机网络中传输介质传输速率的单位是bps,其含义是()。
A)字节/秒B)字/秒C)字段/秒D)二进制位/秒11.组成一个计算机系统的两大部分是()。
答案:B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B)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C)主机和外部设备D)主机和输入/出设备12.CPU中,除了内部总线和必要的寄存器外,主要的两大部件分别是运算器和()。
A)控制器B)存储器C)CacheD)编辑器13.在微机的硬件设备中,有一种设备在程序设计中既可以当作输出设备,又可以当作输入设备,这种设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