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面料知识汇总
- 格式:pdf
- 大小:401.72 KB
- 文档页数:3
面料阻燃剂的工艺
面料阻燃剂的工艺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工作:确定需要阻燃的面料种类和数量,选购相应的阻燃剂,并准备好所需要的工具和设备。
2. 预处理:将面料浸泡在预处理液中,用以去除面料表面的杂质和油污。
预处理液一般为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
3. 阻燃剂涂布:将阻燃剂涂布在面料表面。
可以使用喷涂、刷涂、浸涂等方法进行涂布。
涂布时需要确保阻燃剂均匀地覆盖在整个面料表面,并且浸透到面料纤维内部。
4. 固化处理:涂布完成后,将面料放入烘箱或使用热风枪进行烘干,使阻燃剂固化。
烘干温度和时间根据阻燃剂的要求来决定。
5. 检测和评价:待面料干燥后,对面料进行阻燃性能测试,检测其是否达到阻燃要求。
测试可以通过直接点燃、垂直燃烧、水池测试等方式进行。
以上是面料阻燃剂的一般工艺流程,具体的工艺细节和注意事项可能会因不同的面料和阻燃剂而有所不同。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阻燃剂的使用说明进行,
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阻燃的定义:阻燃,英文译名flame retardance,指物质具有的或材料经处理后明显的推迟火焰蔓延的性质。
2.阻燃等级,即物质具有的或材料经处理后具有推迟火焰蔓延这种性能的高低,并以此划分的等级制度。
等级关键指标:燃烧速度,离火时间(离火后多久熄灭,国内叫续燃时间),阴燃时间,(根据可能的需要及未来的方向,我们还要考虑“烟浓度,毒性,融熔性,舒适性”)3.目前主要的阻燃面料:后整理阻燃面料,如纯棉、涤棉等;本质阻燃面料,如芳纶、腈棉、杜邦凯夫拉、诺梅克斯、澳大利亚PR97等4.评判依据评判织物的阻燃性能通常采用的依据:是从织物的燃烧速率来进行评判。
即经过阻燃整理的面料按规定的方法与火焰接触一定的时间,然后移去火焰,测定面料继续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的时间,以及面料被损毁的程度。
有焰燃烧的时间和无焰燃烧的时间越短,被损毁的程度越低,则表示面料的阻燃性能越好;反之,则表示面料的阻燃性能不佳。
5.测试方法纺织品燃烧测试方法因原理、设备和目的的不同而呈多样性。
各种测试方法的测试结果之间难以相互比较,实验结果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试样燃烧性能的优劣。
燃烧实验方法主要用来测试试样的燃烧广度(炭化面积和损毁长度)、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
我国目前对于服装阻燃性能的测试主要采用GB/T5455-1997《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
其原理是将一定尺寸的试样垂直置于规定的燃烧试验箱中,用规定的火源点燃12秒,除去火源后测定试样的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阴燃停止后,按规定的方法测出损毁长度。
该方法可用于服用织物、装饰织物、帐篷织物等的阻燃性能测定。
中国的纺织品阻燃性能评价方法是以织物的燃烧速率为主要依据的,只有符合标准要求的纺织产品才能被视为阻燃产品。
6.阻燃面料后整理阻燃面料的阻燃整理主要是在纺织品的后整理加工过程中对织物进行表面处理,从而使织物具有阻燃性能,织物阻燃整理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适合开发新产品,对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其加工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浸轧焙烘法该方法是阻燃整理方法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工艺流程为,浸轧→预烘→焙烘→后处理它的浸轧液为阻燃剂溶液,适用于纤维素纤维织物的阻燃整理。
阻燃面料行业知识点总结一、阻燃面料的特点及应用领域:1. 阻燃面料通常由特殊纤维或添加阻燃剂的纤维混纺而成,能够在火灾中迅速形成保护层,减缓火焰的蔓延速度,从而提供更多的逃生时间。
除此之外,阻燃面料还具有抗静电、防蚁蚂、耐磨损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冶金、航天等行业的工作服、防护服、工业用品等领域。
2. 阻燃面料在家居用品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阻燃窗帘、阻燃床品、阻燃家具面料等,能够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3.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阻燃面料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如在汽车、航空航天、体育用品等行业中也逐渐得到了应用。
二、阻燃面料的分类及性能指标:1. 根据纤维材料的不同,阻燃面料通常可以分为天然阻燃面料和合成阻燃面料两大类。
天然阻燃面料主要指的是阻燃棉、阻燃羊毛等原料,而合成阻燃面料主要指的是阻燃聚酯、阻燃尼龙、阻燃芳纶等原料。
2. 阻燃面料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燃烧性能、抗拉强度、耐磨损性、抗静电性等。
其中,燃烧性能是衡量阻燃面料性能的重要指标,通常通过燃烧速度、烟雾产生量、掉火颗粒数量等指标来进行评定。
3. 阻燃面料的性能指标不仅影响着产品的品质和使用寿命,更关乎着人们生命安全,因此在产品设计和生产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测试和监控。
三、阻燃面料的生产工艺:1. 阻燃面料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纤维的选料、混纺、纺纱、织造等环节。
在这些环节中,需要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比例和生产工艺参数,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性能。
2. 为了提高阻燃面料的性能,生产工艺中通常会采用一些特殊的处理工艺,如阻燃剂加工、热处理、表面涂层等,从而提高产品的阻燃性能、耐磨损性和抗静电性。
3. 此外,生产工艺中还需要严格控制产品的环保指标,如废水处理、废气排放等,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环境友好型。
四、阻燃面料行业的发展趋势:1.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阻燃面料的性能将不断提升,产品的阻燃性能、耐磨损性、抗静电性等将得到更加全面的提升。
2. 绿色环保将成为阻燃面料行业的发展主题,生产工艺和原料选用将更加偏向于绿色环保,以满足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需求。
纺织品阻燃机理简述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纺织工业的进步,纺织品种类不断增多,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延伸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但纺织品材料一般都易燃或可燃,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因此研究纺织品的阻燃机理就变得必不可少了。
所谓“阻燃”,并非阻燃整理后的纺织品在接触火源时不会燃烧,而是使织物在火中尽可能降低其可燃性,减缓蔓延速度,不形成大面积燃烧,离开火焰后,能很快自熄,不再续燃或阴燃。
1.纤维材料的燃烧与阻燃原理:合成纤维的燃烧是材料和高温热源接触,吸收热量后发生热解反应,热解反应生成易燃气体,易燃气体在氧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燃烧,燃烧产生的热量被纤维吸收后,又促进了纤维继续热解和进一步燃烧,形成一个循环。
对此人们提出了阻燃的基本原理:减少(或者基本没有)热分解气体的生成,阻碍气相燃烧的基本反应,吸收燃烧区域的热量,稀释和隔离空气等。
2.阻燃剂的阻燃机理:纤维用阻燃剂有:铝镁氢氧化物、含硼化合物、卤硼化合物、卤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等。
不同阻燃剂的阻燃机理有很大的区别。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2.1覆盖机理在可燃材料中加入阻燃剂后,阻燃剂在高温下可在聚合物表面形成一层玻璃状或稳定泡沫覆盖层以隔热、隔绝空气,起到阻止热传递、减少可燃性气体释放和隔绝氧的作用从而达到阻燃目的。
阻燃剂形成隔离膜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阻燃剂降解产物促进纤维表面脱水炭化,进而形成结构更趋稳定的交联状固体物质或炭化层,炭化层能阻止聚合物进一步热裂解,还能阻止其内部的热分解产物进入气相参与燃烧过程。
含磷阻燃剂对含氧聚合物的阻燃作用即是通过此种方式实现的。
二是阻燃剂在燃烧温度下分解成不挥发的玻璃状物质包覆在聚合物表面起隔离膜的作用,硼系和卤化磷类阻燃剂具有类似特征。
2.2不燃性气体窒息机理阻燃剂受热分解出现不燃性气体,将纤维燃烧分解出来的可燃性气体浓度冲淡到能产生火焰浓度以下,同时稀释燃烧区内的氧浓度,阻止燃烧继续进行,又由于气体的生成和热对流带走了一部分热,从而达到阻燃作用。
阻燃面料阻燃整理工艺介绍新科特种纺织在阻燃后整理工艺上一般会有三种方法,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
这三种工艺分别是Proban阻燃工艺,Pyrovatex CP(汽巴)阻燃工艺和新科自有品牌FRECOTEX。
下面就这三种阻燃工艺的区别来说明一下,普鲁苯Proban是一种用于棉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耐久性后处理阻燃剂,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阻燃技术,经普鲁苯处理的织物既能有效地阻止火焰蔓延,又能保持织物原有性能。
Proban 阻燃处理技术处理的面料具有良好的耐洗性能,清洗50次后阻燃指标仍在标准范围内。
甲醛含量>300ppmPyrovatex CP 阻燃处理技术处理的布料具有良好的耐洗性能,一般来说,清洗50次其阻燃指标仍在标准要求值以内。
另外,Pyrovatex CP 处理的布料手感柔软,无异味,而且达到欧洲的Oeko-Tex Standard 100环保标准,甲醛含量≤75ppm, 是绿色阻燃产品而且对人体无害。
FRECOTEX生态阻燃面料是新乡市新科特种纺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阻燃系列面料品牌。
该面料体现了生态、环保这一主题,符合当今消费趋势。
达到欧洲的Oeko-Tex Standard 100环保标准,甲醛含量≤20ppm,具有高强力,高耐晒,高环保等优点。
三种工艺的明显区别就是甲醛含量和环保性能,普鲁苯Proban阻燃性能很好,但是不能达到Oeko-Tex Standard 100环保标准,成本较低。
Pyrovatex CP 阻燃性能优越,产品环保,但价位偏高。
FRECOTEX生态阻燃面料既可以达到Oeko-Tex Standard 100环保标准,价位又较CP阻燃低,是一款性价比较高的阻燃产品。
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要求的阻燃面料。
阻燃面料生产流程
1.选材:选择合适的纤维原料,如阻燃聚酯、阻燃纤维等。
2. 加工:经过纺织、编织、针织等加工工艺,制成阻燃织物。
3. 阻燃处理:将阻燃剂加入织物中,使其具有阻燃性能。
阻燃剂可以是无机阻燃剂如氢氧化镁、氧化铝等,也可以是有机阻燃剂如磷系阻燃剂。
4. 喷涂:将阻燃剂喷涂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阻燃保护膜。
5. 整理:经过整理工艺,使阻燃织物具有更好的阻燃性能、手感和外观。
6. 检测:对阻燃织物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以上是阻燃面料的一般生产流程,不同厂家和产品可能会有所不同。
- 1 -。
防火面料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部分:防火面料的分类根据防火效果,防火面料可以分为阻燃面料、阻燃增塑面料、不燃面料、抗热辐射面料等几大类。
阻燃面料是指在遇火灾时,面料表面会产生一层惰性保护膜,阻止火焰穿透并扩散的面料。
阻燃增塑面料是在防火面料中增加了防火燃料颗粒,使其在高温下产生泡沫,阻挡火焰的进入,保护物品。
不燃面料是指在高温下,不会燃烧和熔化的面料。
抗热辐射面料是指在火灾时可以有效防止辐射热量的传播,减少人员被热辐射伤害。
第二部分:防火面料的特性1. 阻燃性能防火面料的阻燃性能是其最重要的特性之一。
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的面料可以在火灾中有效阻止火焰的蔓延,降低燃烧速度,减少火灾对人身和财产造成的损失。
2. 热稳定性防火面料的热稳定性是指在高温下能够保持其原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具有良好热稳定性的面料不易变形、脱色、变质等,可以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保持稳定。
3. 烟雾抑制性能防火面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有毒的烟雾,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具有烟雾抑制性能的防火面料可以有效降低烟雾产生量,减少人员伤害。
4. 耐磨性防火面料通常用于工业领域和劳保用品中,因此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是必不可少的。
耐磨性能好的面料可以经受住长时间的使用和摩擦,保持其防火性能。
第三部分:防火面料的性能测试标准1. 阻燃性能测试防火面料的阻燃性能可以通过国际标准ISO 15025-2000《纺织品燃烧性能》进行测试。
该标准规定了燃烧性能的评定方法和要求,包括防火性能的等级划分和测试方法等内容。
2. 热稳定性测试防火面料的热稳定性可以通过ASTM D1230-00《纺织和塑料材料的热氧老化》进行测试。
该标准规定了热氧老化试验的操作方法和评定指标,可用于评估面料在高温下的性能。
3. 烟雾抑制性能测试防火面料的烟雾抑制性能可以通过EN 2825:2009《航空航天用板条缝合布和蜡状覆盖蜡经纬法则》进行测试。
该标准规定了有毒烟雾的产生量限制和测试方法等内容。
阻燃面料大学堂1、阻燃面料有纤维阻燃和后整理阻燃两种新乡新特纺织印染阻燃面料有纤维阻燃和后整理阻燃两种,后整理阻燃又分为一次性阻燃和耐久性阻燃两种。
纤维阻燃,也称为永久性阻燃面料,是在整个制布工艺前期做的工作,主要是采用阻燃纤维织成坯布其阻燃效果是永久不变的,一般可以维持到洗涤50次以上,有良好的洗涤效果,尤其所采用之阻燃纱系聚丙烯(polyacrylic,俗称亚克力),遇火即卷缩、碳化,火源一离开则熄灭,不熔滴不起黑烟,不会产生二次火灾。
它通常用于服装面料。
一次性阻燃面料是普通的面料在后期染整中经过阻燃剂的处理,其最大的缺点就是经过洗涤后阻燃效果消失或明显衰退,通常我们应用在一些洗涤次数较少的场合,如酒店窗帘等。
耐久性阻燃面料通常采用“普鲁苯(proban)”生产工艺,所使用的阻燃剂是一种用于棉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耐久性后整理阻燃剂,其主要特点是使用这种阻燃剂生产整理后,在织物可以在洗涤50次以内具有良好的阻燃能力。
三者初始阻燃性能无多大区别,只是水洗之后一次性的阻燃面料阻燃性能完全消失。
2、Proban阻燃面料的优点与用途普通工作服在碰到明火时容易发生燃烧,给作业者带来直接或者间接的危害,美国Able涂铝隔热服系列独家采用Proban(普鲁苯)阻燃面料用于隔热服夹里,制成更安全的双层隔热服,提供工作者加倍安全与防护。
经Proban加工处理的阻燃面料已经在各国工业及民用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钢铁厂、玻璃厂、锻造与铸造厂,及所有可能有火焰的工作场合,Proban都发挥了良好的阻燃特性,给使用者提供更安全的保护。
此外在医院、宾馆、机场、船舶、铁路等公共场所,Proban也常常被用来制作工作制服与床单、窗帘等对阻燃有相应要求的产品。
Proban阻燃面料的阻燃性能非常突出,燃烧时仅炭化,不产生穿孔、收缩和熔化、滴落现象。
在Proban阻燃面料与普通棉面料工作服燃烧对比实验中,同时接触火焰15秒钟后火焰停止,此时Proban阻燃面料不再燃烧,而普通棉面料则持续燃烧,2分钟后后者面料已完全烧毁。
纺织品阻燃剂概念性常识
用于处理纺织品着火的助剂称为纺织品阻燃剂,目前纺织品阻燃剂主要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用于棉织物的阻燃整理,一类是毛织物的阻燃整理,另一类是涤纶织物的阻燃整理。
每一类都是有其针对性,并不是通用的,所以了解每一类阻燃整理剂有利于选择对适用的产品。
统称的纺织品阻燃剂根据以上三类可以分为叫做;棉阻燃剂,织物阻燃剂、涤纶阻燃剂。
棉阻燃剂主要应用在电热毯、墙布、沙发布等纯棉类织物,织物阻燃剂一般也称为一次性阻燃剂,主要用于地毯、窗帘等,涤纶阻燃剂主要用于涤纶上。
目前用在棉类的阻燃剂,整理后对棉的损伤较大,所以其使用较小,主要用的多是涤纶阻燃剂和织物阻燃剂,目前绿典化工生产的涤纶阻燃剂型号为:LD-5001B,织物阻燃剂的型号为:LD—5002P.。
阻燃面料知识汇总关键词:面料,阻燃,知识,汇总阻燃产品包括阻燃剂、阻燃涤纶切片、阻燃涤纶纤维和各种阻燃面料对织物阻燃性,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火险隐患无所不在。
为了减少由于纺织品易燃引起的火灾事故,减少由此造成的对人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危害,纺织品燃烧性能的测试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我国在关于阻燃性纺织品的立法和标准化工作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
一、评判依据:评判织物的阻燃性能通常采用两种依据:一是从织物的燃烧速率来进行评判。
即经过阻燃整理的面料按规定的方法与火焰接触一定的时间,然后移去火焰,测定面料继续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的时间,以及面料被损毁的程度。
有焰燃烧的时间和无焰燃烧的时间越短,被损毁的程度越低,则表示面料的阻燃性能越好;反之,则表示面料的阻燃性能不佳。
另一种是通过测定样品的极限氧指数来进行评判。
极限氧指数(LOI)是指样品燃烧所需氧气量的表述,故通过测定氧指数即可判定面料的阻燃性能。
氧指数越高则说明维持燃烧所需的氧气浓度越高,即表示越难燃烧。
该指数可用样品在氮、氧混合气体中保持烛状燃烧所需氧气的最小体积百分数来表示。
从理论上讲,纺织材料的氧指数只要大于21%(自然界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浓度),其在空气中就有自熄性。
根据氧指数的大小,通常将纺织品分为易燃(LOI<20%)、可燃(LOI=20%~26%)、难燃(LOI=26%~34%)和不燃(LOI>35%)四个等级。
对纺织品的可燃性表征,可用极限氧指数(LOI)表示,即维持已燃材料继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含氧体积的百分率。
按极限氧指数(LOI)将纺织原料分为4类:不燃(LOI≥35%)纺织品,如多数金属纤维、碳纤维、石棉、硼纤维、玻璃纤维、PBO纤维、PBI(聚苯并咪唑)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等;难燃(LOI="26-34%)纺织品,如芳纶、氟纶、氯纶、改性腈纶、改性涤纶、改性丙纶、改性维纶、改性粘胶、PPS(聚苯硫醚)、海藻纤维等;" 可燃(LOI≥26%≤34%)纺织品,如涤纶、锦纶、维纶、羊毛、蚕丝、醋酯纤维等;易燃(LOI≤20)纺织品,如丙纶、腈纶、棉、麻、粘胶纤维、竹浆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牛奶蛋白纤维等。
社会飞速发展,阻燃防火面料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作用越来越大。
锦澜科技经过对面的研发,开发了多种适用于不同场合的耐高温阻燃面料。
芳纶IIIA面料、芳纶/粘胶混纺面料、芳纶1414针织拉毛织物、永久性阻燃纤维面料、耐久性阻燃整理织物。
①具有永久性抗燃效果,耐高温,不会熔化、燃烧及熔滴;遇火焰高温时,面料迅速膨胀变厚,形成特有的隔热屏障;②耐酸碱、抗腐蚀、高强度、耐摩擦,使用寿命长(是普通阻燃棉的6倍);③加入P140碳纤,具有抗静电效应;④颜色鲜艳、稳定,色牢度高,不因水洗、摩擦等条件而褪色;⑤尺寸稳定,不会水洗变形;⑥透气性好、重量轻、舒适性好, 符合EN531、EN533、EN469、NFPA 70E、GB8965-2009等标准。
芳纶IIIA面料芳纶IIIA面料采用新一代高科技纤维芳纶1313/芳纶1414/导电纤维以93%/5%/2%比例混纺而成,具有高强、抗撕裂、耐磨、优异的耐高温阻燃防火性能。
该面料广泛应用于消防、军事、冶金、航天、航空等领域人员的特种防护服。
功能:①具有永久性抗燃效果,耐高温,不会熔化、燃烧及熔滴;遇火焰高温时,面料迅速膨胀变厚,形成特有的隔热屏障;②耐酸碱、抗腐蚀、高强度、耐摩擦,使用寿命长(是普通阻燃棉的6倍);③加入P140碳纤,具有抗静电效应;④颜色鲜艳、稳定,色牢度高,不因水洗、摩擦等条件而褪色;⑤尺寸稳定,不会水洗变形;⑥透气性好、重量轻、舒适性好, 符合EN531、EN533、EN469、NFPA70E、GB8965-2009等标准主要规格有4.5 oz、5.5 oz、6.0 oz、6.5oz 7.0 oz、7.5oz等,也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采用原液染色纤维或进行染色方法生产其他芳纶混纺比或各种规格面料。
比如:70/28/2芳纶1313/芳纶1414/导电纤维面料, 95/5芳纶1313/芳纶1414面料等。
永久阻燃面料永久性阻燃面料采用永久性阻燃纤维制成,包括阻燃粘胶、阻燃涤纶和腈氯纶纤维,具有永久性阻燃效果,阻燃效果不受水洗影响,手感柔软舒适。
阻燃面料标准汇总
阻燃面料标准根据阻燃面料的需求,和国家不通,有比较大的差异。
GB8965,GB12014,GB12012,GB12799等,同时经SGS,TUV,ITS,BTTG,MTL等国外机构检测,达到E N ISO11611(EN470-1),EN ISO11612(EN531),EN ISO14116(EN533),ASTM D 6413,ASTMF1506,ASTMF1959,NFPA2112,NFPA70E,CFR1615/1616,CPAI84,AATCC22,AATCC130,BS5852,JI S-L-1091,CGSB-155.20-2000,EN13034,EN368,EN1149,IEC61482等都属于阻燃面料标准。
很多客户都是根据标准来评判面料的。
我厂现有两条长车印染线,两条后整理线,十五个染缸,拥有先进完善的研发实验室和质量检测中心,我厂生产的阻燃防火面料采用高科技工艺,面料整体手感柔软,色泽饱满,耐洗100次以上,游离甲醛含量小于75PPM,对人体无毒无味,绿色安全环保。
主要产品有阻燃防火面料,芳纶面料、荧光面料、防静电面料、防辐射面料、三防Teflon面料、防酸碱面料,抗油拒水面料、防紫外线面料、防菌面料以及防火防静电面料、防水荧光面料等多个功能叠加性面料。
我们始终坚持绿色防护,产品通过欧盟生态纺织品认证。
上面的标准在我公司都做过并通过检测。
欢迎前来咨询相关阻燃面料标准以及阻燃面料。
1、阻燃性能的概念阻燃纺织品是指在接触火焰或炽热物体后,能防止本身被点燃或可减缓并终止燃烧的劳动防护织物,适用于在明火、散发火花或熔融金属附近操作,或在有易燃、易爆物质、有着火危险的环境中作业。
2、阻燃性能的分类阻燃织物主要通过两种方法获得:一种是对纺织品进行化学改性或阻燃后处理,该方法成本低,但阻燃性一般随着使用年限和洗涤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或消失。
另一种方法是直接生产阻燃纤维或用耐高温阻燃纤维制成的织物,具有永久阻燃性。
高性能阻燃纤维主要有Kevlar、PBI、Nomex、芳砜纶、酚醛纤维、三聚氰胺纤维等。
3、阻燃整理方法阻燃整理主要是在纺织品的后整理加工过程中对织物进行处理,从而使织物具有阻燃性能。
织物阻燃整理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适合开发新产品。
对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其加工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浸轧焙烘法,该方法是阻燃整理方法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工艺流程为:浸轧→预烘→焙烘→后处理。
浸轧液中含有阻燃剂,一般适用于纤维素纤维织物的阻燃整理。
(2)浸渍烘燥法,工艺流程为:浸渍→干燥→后处理。
它是将织物放在阻燃液中浸渍一定时间,取出烘干即可,阻燃效果多是不耐久的;有时阻燃整理可与染色工艺同浴进行。
(3)涂层法,它是将阻燃剂混入树脂内进行加工。
根据机械设备的不同分刮刀涂层法、浇铸涂层法和压延涂层法。
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
刮刀涂层法:将混有阻燃剂的浆料用刮刀直接涂布在织物上。
阻燃剂大多先制成溶液或乳液后应用。
浇铸涂层法:将高聚物浇铸膜加压附着在织物上。
适用于阻燃剂含量高的大型帷幕和土木工程用品。
压延涂层法:将高聚物在压延机上制成薄膜,再与织物贴合,一般采用聚氯乙烯树脂、聚偏氯乙烯树脂及这类树脂的共聚物与阻燃剂的混合物,主要应用于工程帐幕的阻燃整理。
(4)有机溶剂法,用有机物将阻燃剂溶解,然后进行阻燃整理。
它能使整理时间缩短,但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溶剂的毒性和燃烧性。
(5)喷雾法,凡不能用普通设备加工的厚幕布、大型地毯等商品,都可在最后一道工序做喷雾法的阻燃整理。
阻燃面料标准,阻燃服装标准, 阻燃面料知识阻燃面料标准——BS EN 533的中文全称:工装防护服-相关面料及组合件-隔热防火-短暂的燃烧蔓延性能检测检测方法及其判定标准:判定标准:三级指数评判标准指数1:检测试样经点燃后,火焰不能燃烧蔓延至试样的最底端与顶端或是织物的垂直边沿;可以在试样上产生破洞但是不能破损至织物的垂直边沿或是布的顶端;不能有燃烧碎片(熔滴)从布上坠落;移开火焰停止燃烧后,阴燃不应从织物上的炭化区延伸至织物上的未破损区。
指数2:检测试样经点燃后,火焰不能燃烧蔓延至试样的最底端与顶端或是织物的垂直边沿;不能有燃烧碎片(熔滴)从布上坠落;移开火焰停止燃烧后,阴燃不应从织物上的炭化区延伸至织物上的未破损区;无破洞产生。
指数3:检测试样经点燃后,火焰不能燃烧蔓延至试样的最底端与顶端或是织物的垂直边沿;不能有燃烧碎片(熔滴)从布上坠落;移开火焰停止燃烧后,阴燃不应从织物上的炭化区延伸至织物上的未破损区;无破洞产生;六块检测试样中的任何一块的延燃时间不得超过2秒。
检测方法依据EN532标准执行:检测试样的准备:长(200±1)毫米 X 宽(160±1)毫米检测前的水洗要求: A. 75℃水洗12次(遵照EN ISO 10528的工业洗涤方法);也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水洗5 次,再进行检测。
B. 将试样在水中浸泡(BS 5651:1978),然后依据ISO 3175的要求干洗5次,再进行检测。
※ 此法适用于化纤、纯棉及其混纺面料。
·BS EN 532的中文全称:工装防护服-隔热防火-短暂燃烧蔓延的检测试验方法检测操作过程及其准备检测试样的准备(以单层面料为主):六块检测样长度(200±1)毫米 X 宽度(160±1)毫米,其中三块为径向裁制,另外三块为纬向裁制,并安装在布夹上。
湿度与温度调整:检测样品须在相对湿度(65±5%)和温度(20±2)℃的环境中放置至少24小时做状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