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防教育教案课程

人防教育教案课程

人防教育教案课程
人防教育教案课程

第一课时

第一节人民防空与人民防空教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含义、任务,以及学校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了解人民防空教育这门课程的内容安排,掌握该学科的学习方法

3.德育目标: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人民防空的基本含义和任务;

2. 学校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方式:以讲述为主,辅以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四、时间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人民防空的意义和作用

(播放相关录像)

提问:看了以上片段介绍,你对人民防空有什么认识?

(鼓励学生大胆谈自己的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是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法律依据(课前印发资料给学生学习,课堂上进行复习巩固。)

分组研讨:(出示课件制作)

为什么要制定人民防空法?

(明确:制定人民防空法,对在和平时期做好人民防空准备,防范和减轻战争空袭危害,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人防建设的方针是什么?我国人民防空实行什么原则?

(答案: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三、开展人民防空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1、扎实的爱国主义教育。

2、有利于形成和提高城市人防的整体防护能力。

3、人民防空技能能在平时灾害事故中直接发挥作用。

4、人民防空教育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个人的人民防空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小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保护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是每一个中学生的责任。国家国防力量强大,我们才能放心搞经济建设,才能拥有幸福的生活。学习《防空法》,激发爱国情。希望同学们懂得更多防空知识,长大以后更好地为我们的祖国服务。

(全班同学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结束本课)

第二课时

第二节防空袭行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树立高技术空袭理念

2.能力目标:了解高技术空袭的基本特点,掌握防空袭的基本措施

3.德育目标: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高技术空袭的基本特点;

2. 高技术空袭的防护措施。

三、教学方式:以讲述为主

四、时间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现代高技术空袭的基本理念

战争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变革而发展,其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始终起着物质的、客观的和主导的作用。而今,高新技术融入军事领域,又一次使战争发生了质的变化。高新技术系统工程,应用于战争的各个领域,使武器系统、军队结构、战争方法、指挥手段及战争样式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运用高技术手段(如CI系统,即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和使用高技术武器作战,是战争史上继冷兵器、热兵器、热核兵器之后的高技术兵器阶段,称为高技术战争。以空袭为先导并贯穿于始终,已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且日益显现出巨大作用。信息化常规空袭带给我们新的思维。当今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探索现代空袭的特点和影响,为打赢未来的反侵略战争做好充分的准备。(讲述)

(一)高技术空袭的特点

1、重点目标多遭袭,防护情况复杂

2、空袭范围大,没有“安全”地域

3、空袭距离远,空袭之前有侦视

4、无警报遭袭可能性增加,个人应急防护要求提高

(二)高技术空袭的防护措施

1、人员对常规空袭的一般防护方法

(1)牢记防空袭警报信号

①预先警报

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三分钟。这类警报是预先告知居民敌人可能对城市进行空袭,告诫人们提前做好防空袭的各项准备工作。

②空袭警报

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三分钟。这类警报是在敌机或其他空袭兵器已经临近城市上空,空袭行动即将或已经开始时实施放的,通知人们迅速采取疏散、掩蔽等防护措施。

③解除警报

连续鸣3分钟。这类警报是在空袭或空袭情报消除后施放的,告知人们空袭情况已经解除,可以按防空袭计划进行清理和消除空袭后果,恢复城市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2)熟悉周围环境,听从指挥

(3)突然袭击时的快速防护

(4)遵守防空信息管制规定

2、城市重点目标遭袭时的人员受害因素及防护要求

教学小结:

通过学习信息化空袭的特点、防护措施,同学们增强了国防意识,懂得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怎样保护自己、他人及国家。

第三课时

第一节核武器及其防护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核武器、核事故的特点及其破坏因素,掌握遇到核袭击时的防护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核袭击的自我防护能力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核武器简介

2、对核武器的防护

3、对核事故的防护

三、教学方法:讲课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教具准备:电脑、投影仪、防毒衣、防毒面具、口罩、毛巾、围巾、防风墨镜、三角巾等。

四、教学过程:

一、核武器简介

1、核武器

(一)什么是核武器?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二)核武器的特点:杀伤破坏因素多、程度重、范围广、时间长

(三)核武器的分类:按结构原理:可分为原子弹、氢弹和特殊性能核武器。

按作战使用范围:可分为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武器。

按配用的武器:可分为核导弹、核炸弹、核炮弹、核地雷、核鱼雷和核深水炸弹。

一般所说的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是指弹头部分,而运载工具是用来发射或投射核弹头的工具,有导弹、火箭、飞机、火炮、潜艇、鱼雷等。

2、核武器的威力及其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

(一)核武器的威力

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爆炸时释放的总能量,通常用“梯恩梯”(TNT)当量(简称当量)来表示。它的含义是指爆炸时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多少吨梯恩梯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

(二)核武器的爆炸方式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主要有空中爆炸和地面爆炸两种。

(三)核武器空爆时外观景象

主要特征为火球不接触地面,初期为球形,很快变为扁球形。几秒或几十秒后,火球冷却成灰白色,或棕褐色的烟团,并继续上升,不断扩大,同时地面上掀起一股尘柱。最初尘柱和烟云不相连接,随后尘柱迅速追及烟云,形成爆炸特有的蘑菇状烟云。

二、对核爆炸瞬时杀伤因素的防护

1.核爆炸瞬时杀伤因素的杀伤特点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五种。

(一)光辐射

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指爆炸时的闪光及高温火球辐射出来的强光和热。火球中心温度可达几千万度。能放出大量热能,比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要强千万倍。

(二)冲击波

冲击波是核爆炸时瞬间形成的高温高压气流。它是核武器的主要杀伤因素。冲击波从爆心以超音速向四面八方传播。作用时间只有几秒钟。冲击波到达时,能使空气压强突然升高形成超压,还迫使空气迅速流动形成动压。

(三)早期核辐射

早期核辐射是指在核爆炸最初十几秒钟辐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伽玛射线和中子流。

(四)核电磁脉冲

核电磁脉冲是核爆炸瞬间产生的一种强电磁波。它与自然界雷电十分相似,其作用半径随爆炸高度升高而增大。

(五)放射性沾染

在核爆炸的蘑菇烟云中,存在着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与带到烟云中的地面尘土混合在一起,造成对其人员、空气、地面、物资等污染的现象叫放射性沾染。

2.人员对核爆炸瞬时杀伤因素的防护措施

(一)人防工程防护

(二)室内防护

(三)室外防护

三、对放射性沾染的防护

核爆炸后,蘑菇烟云中的放射性物质,在较短时间内就能降落到地面。

1.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

为防止放射性灰尘沉降时随呼吸进入人体或降落到皮肤上,在沾染区的人员要及时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或用毛巾捂住口鼻。

2.“扎三口”

扎好裤口、袖口、领口,简称“扎三口”或用雨衣、塑料布、床罩等身边容易得到的器材把暴露的皮肤遮盖起来,或直接躲进可掩蔽的装备或建筑物内,尽量减少在室外的活动。

3.关门、堵孔

立即关好门窗,堵住孔口,密封食品、饮水、进入地下室或建筑物中心房间,静听外面关于落尘情况的通报。

四、对放射性沾染的清除

1.消除衣服上的放射性灰尘的方法是自己或相互拍打和抖动。

2.人员皮肤受沾染后,要尽快洗消。头、颈部要用清水和肥皂水进行擦洗。

3.对被沾染的粮食、蔬菜和饮水消除的方法

(一)对包装完好的粮食,可采用扫除、拍打的方法。

(二)对包装不紧密的粮食,要除去表层后,其余用清水淘洗2—3次。

(三)蔬菜、水果受沾染,应采用清水反复冲洗或剥皮的方法进行消除。

(四)对饮水沾染的清除,可以用土壤净化、过滤或吸附凝沉方法进行净化处理。

第四课时

第二节对化学武器、化学事故的防护

一、发现

及时发现化学武器袭击的情况是做好防护工作的前提。除使用专业装备器材进行侦察报知外,还可以根据以下几种情况的观察及时发现。运用“听”、“看”、“闻”、“侦”等多种手段。

1.观察投放迹象

敌机在布洒毒剂时,一般飞的较低,机翼下面喷出有色烟雾,与洒农药相似。落在地面上有油状液滴或粉末。若使用毒气弹,炸声低沉,并产生有色烟雾云团,弹片大,弹坑小,弹坑附近有液滴斑点或粉末等物。

2.观察动植物的异常变化

动物对毒剂较敏感,症状出现快。如蜂、蝇飞行困难,抖动翅膀。鸟、鸡、鼠、兔、羊、狗等眨眼,瞳孔放大或缩小、流口水、站立不稳、呼吸困难等。植物染毒时,叶子会出现有色斑痕,茎叶会卷缩甚至枯萎,毒剂落在花上,花朵会有明显的颜色变化。

3.观察人员的异常感觉

大部分毒剂都有一定的气味,并对人体产生刺激作用。空气中突然出现某种气味,或人员出现视力模糊、流泪、口舌发麻、呼吸困难、胸闷、皮肤有烧灼、发痒、刺痛等感觉,说明可能中毒。

二、防护

防护是阻止毒剂通过各种途径与人员接触所采取的措施。听到化学武器袭击的信号、发现敌人实施了化学武器袭击或进入染毒区时,都要进行防护。听到解除警报信号或得到人防部门允许后才能解除防护。在遭受化学武器袭击时,进行个人防护、消毒和不防护、不消毒的结果大不相同。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验。(用兔子实验的录像)

防护方法有两种:

一是集体防护。就是一定数量的人员利用有防护设施的人防工程进行防护。它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防护方法,也是防敌化学武器袭击的基本措施。因此,如果条件允许应充分利用。进入人防工程时,应听从指挥,有组织地迅速进入;进入后不得随意进出,防止带入毒剂;为了减少人防工程内氧气的消耗,人员要减少活动。

二是个人防护。就是个人利用防护器材进行的防护。个人防护时,应首先迅速穿戴好防毒面具,保护呼吸道和眼睛,而后视情况穿着防毒衣,带上防毒手套进行全身防护。如没有制式防护器材可利用时,应利用身边易得的浸碱口罩、风镜、雨衣、皮(棉)手套、塑料布、雨鞋等简易器材进行防护。

遭化学武器袭击后,需要通过染毒地域时,应在个人防护的基础上,携带必要的生活用品,选择上风处地质坚硬、干燥的道路,尽量避开弹坑和有明显液滴的地点,快速通过。

三、消毒

使毒剂失去毒害作用所采取的措施叫消毒。在各类毒剂中,只有呈液滴状使用的毒剂,如芥子气、VX等需要消毒,而对光气、氢氰酸、毕兹等毒剂,一般不需要消毒。根据消毒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消毒方法。

1.对身体消毒

当毒剂液滴滴落到人体上时,应立即脱去染毒服装,或撕去染毒部分,用活性白土粉或棉球甚至可以用干净土块吸去皮肤上的毒剂液滴,然后用棉球蘸专门的消毒液擦拭,吸擦时要防止扩大染毒面积。当没有专门消毒液时,也可用5%--10%小苏打水、肥皂水或大量清洁水冲洗,消毒越及时,效果越好。对眼、鼻消毒应用2%的小苏打水溶液或大量清水冲洗,并多次漱口。

2.对染毒服装消毒

对染毒服装消毒,应在远离居住区的下风方向进行。棉织品用2%小苏打水煮沸30—60分钟即可消毒。其他服装可用热蒸汽消毒。暂时不用的衣物制品,也可用通风、日晒的方法消毒。

3.对染毒食品消毒

对有包装的罐头类食品,只需对表面消毒后,就可食用。瓜果可以冲洗或去皮消毒。对没有包装的食品,一般应当销毁。战时,应把食品和饮用水存放在各类密封容器中。

4.对染毒水消毒

当水源染毒时,可利用制式净水器或自制净化装置消毒。消毒时,在水里加入适量的漂白粉和混凝剂,搅拌均匀,待沉淀后过滤净化。

染毒的食物和饮用水,虽然经过处理,但不经专业人员化验和检验,坚决不许食用和饮用。只有专业人员化验确定无毒后,方可食用。

四、急救

大部分毒剂毒性大,伤害作用快,中毒严重时如不及时救治,会很快导致死亡。因此,人员中毒后,应争取时间,积极进行抢救。各类毒剂中毒后的急救方法如下表:

1.迅速判明毒剂种类

2.立即进行自救互救

3.避免继续染毒

4.救护误食染毒食品者

5.必要时对中毒人员进行人工呼吸

教学小结:

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学生们加深了对毒剂和化学武器危害的认识,学会了遭受化学武器袭击和发生化学事故时所应采取的措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今日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第五课时

第一节生物武器的性能

教学目的:

1、了解生物武器的性能特点及对人员伤害的途径

2、掌握生物武器的防护方法

教学重点:

对生物武器的防护

教学方式:

利用电脑多媒体直观、形象教学。

教学过程:

引言:

有一部描写日本“731部队”的国产影片,它所反映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40

年这个部队驻扎在离哈尔滨市20公里的平房地区,他们拿活人作实验,残害了无数的爱国志士和抗日的同胞。这支部队又叫“细菌部队”。他们使用的“陶瓷炸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物武器”。什么是生物武器呢?

一、生物战剂的分类

什么是生物武器?

生物战剂及施放它的武器、器材总称生物武器。生物战剂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分为细菌、立克氏体、衣原体、病毒、真菌和毒素六大类。

二、生物战剂的使用方法

1.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

生物战剂分散成微小的粒子悬浮在空气中,这种微粒和空气的混合体叫气溶胶。它能随风漂移,污染空气、地面、食物,并能渗入无密闭设施的人防工程,人员吸入即可致病。直接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是最基本的使用方式。它可从空中直接布洒,也可把喷洒器投至地面喷放,还可人工投放。

2.投放带菌昆虫、动物和其他媒介物

昆虫、动物和杂物被生物战剂感染或污染后,用多格炸弹等多种方式投放到被袭击地域,它们便可将病原体传给人们,使其致病。

3.其他方法

用生物战剂污染水源、食物、通风管道,遗弃带菌物品、尸体或遣返俘虏等,间接使人感染疾病。

一、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

1.吸入

生物战剂污染空气,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感染致病。

2.误食

食用被生物战剂污染的水、食物而得病(如霍乱、痢疾等疾病)。

3.接触带菌物品

生物战剂如炭疽杆菌等,或带菌物品上的病毒可直接或间接经皮肤、黏膜、伤口进入人体。

4.带菌昆虫叮咬

人被带有生物战剂的昆虫叮咬后,会使血液污染而致病。

生物战剂侵入人体后,会出现发热、头痛、全身无力、上吐下泻、咳嗽、恶心、呼吸困难、局部或全身疼痛等各种不同症状。

二、生物武器的特点

1.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

某些生物战剂只需少数病原体侵入人体,就能引起发病。例如,几十个野兔热杆菌侵入人体就能致病。某些生物战剂,例如,鼠疫杆菌等,有很强的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在人员之间传播,长期流行。

2.污染面积广

生物战剂致病力强,气溶胶可随风飘散,在气象、地理条件适宜时,可造成大面积污染区。

3.不易被发现

生物战剂气溶胶无色无味,加之敌方多在黄昏、夜间、拂晓、多雾时秘密施放,不易被人发现。

4.有一定的潜伏期,没有立即杀伤作用

生物战剂致病需经几小时至几天的时间,在这个期间人员不会很快减弱工作能力。

5.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风速、气温对气溶胶传播有影响,大雪、低温、干燥、日晒等,能加速病菌的

消亡。

6.有生物专一性

第六课时

第二节对生物武器的防护

一、发现

敌人使用生物武器时,一般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能及时发现,可减少或避免其危害。

1.施放迹象

飞机低空飞行时尾部有云雾或撒下其它杂物;炸弹爆炸时,弹坑周围有粉末或水珠残迹;昆虫、小动物出现的数量与季节、场所反常等。

2.发病情况

在短时间内发现大批症状相同的病人、病畜;发生当地少见的疾病或出现发病季节反常等现象。

二、对生物武器及生物战剂污染区的防护措施

1.对生物战剂的防护措施与对毒剂的防护基本相同。人员戴防毒面具、防疫口罩能保护呼吸道,不吸入生物战剂气溶胶;穿防毒衣、防疫服或采用扎“三口”的方法能保护皮肤免受带菌昆虫叮咬。

2.人员在生物战剂污染区内行动时,根据生物战剂的类型,提前进行免疫接种和个人防护,遵守在污染区内的行动规则。

3.发现病人时,要立即报告,及时隔离。

4.对污染的房屋、器皿要用福尔马林或过氧乙酸进行熏蒸,也可用通风方法进行消毒灭菌;对服装可用煮沸或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等方法灭菌。

5.杀虫、灭鼠。杀虫可用打、捕、烧、熏或喷洒杀虫剂(敌敌畏、敌百虫)等方法。灭鼠可采用药杀或打、捕、挖、灌等方法。使用药物时,应注意安全,妥善

处理带菌昆虫和动物尸体。

无论是敌投的还是当地的昆虫、鼠类,都是生物战剂传播的媒介物,均能传播多种疾病。所以,平时对当地的鼠类和有害昆虫也要经常进行灭杀,以减少战时生物战剂可能利用的传播媒介。

三、在流行病区的防护与卫生防疫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染人群

4.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除病菌的生存条件

四、防生物武器和防化学武器不同点是:

1.污染区内活动时需先免疫接种

2.污染物、服装要消毒

3.杀虫、灭鼠,尸体烧掉或深埋

4.发现传染病要立即报告防疫部门

五、生物武器情况及与其它武器的比较

美军生物武器已经公布装备的“标准”生物战剂有,黄热病、委马脑炎、炭疽杆菌、Q热立克次体、肉毒杆菌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结核菌、伤寒菌、技天花病毒、鼠疫杆菌等。

每平方公里导致50%死亡率的成本,传统武器为2000美元,核武器为800美元,化学武器为600美元,而生物武器仅为1美元。生物武器的极端是基因武器,只需20克超级基因武器,就足以使60亿地球人死于非命。生物武器又叫“穷国的核武器”。

教学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生物武器的性能,掌握了对生物武器防护的基本方法,并且更加深刻地懂得了平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七课时

第一节个人防护器材

教学目标:

1.了解个人防护器材的种类和特点

2.掌握制式防护器材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制式防护器材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以讲述为主,实物展示教学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新课)

通过样品、录像演示等教学手段以加强个人防护器材的感性认识。

在前面的几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核、化、生武器的性能及其防护。在战时或在平时各种突发性事故中,做好个人防护是整个防护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个人防护必须借助于防护器材才能实现。

这就导入出我们今天的新课题——个人防护器材的定义。

个人防护器材使指个人用于免受化学毒剂、核武器、放射性灰尘和生物战剂气溶胶伤害的各种器材的总称。通常包括防毒面具、防毒衣、防毒手套、防毒靴套、个人防护盒等。

一、个人防护器材的种类和特点

1.按保护部位分类

可分为呼吸道防护器材和皮肤防护器材

2.按防毒原理分类

可分为隔绝式和过滤式两大类

3.按人防所用的防护器材来源分类

(1)军用防护器材

(2)工业防护器材

(3)自制防护器材

(4)就便防护器材

二、制式防护器材的使用

1.各种防护器材适用的环境

2.防毒面具的选配

过滤式防毒面具主要由面罩、过滤罐和面具袋组成,而核心部件是滤毒罐,在防护功能中起重要作用。防毒面具的使用方法:选配面具、气密检查、佩带面具。

3.专用防毒器材的使用注意事项

第八课时

第二节简易防护器材的制作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简易个人防护器材中的防毒面具、防毒口罩的制作

2、使学生会防毒眼镜的制作或代用

3、使学生会用身边易得的物品做皮肤防护器材去使用

教学重点:

简易个人防护器材中的防毒面具、防毒口罩的制作。

教学难点:

简易个人防护器材中的防毒面具的制作。

教学方式:

利用电脑多媒体直观、形象教学。

教学过程:

引言:

我们知道光气最早由英国化学家约翰戴维于1811年由一氧化碳与氯气在日光下合成。因为它是“光化合”,所以光气一名由此而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作为最佳的攻击毒剂,由于当时对于防护光气的知识甚少及防护手段简陋,几年的化学战中死于光气的士兵多达80万人。

1900年6月30日,八国联军入侵我国天津时,曾使用过光气。在杨村一带我国义和团战士英勇杀敌,敌军使用光气,英勇的义和团不知如何抵抗这种神秘毒气而伤亡惨重。

作为普通老百姓,在战争中制式个人防护器材可能得不到,那么,是不是就束手待毙没办法进行个人防护了呢?不是!我们可以自己动手,用身边一些易得的物品来制作简易个人防护器材,这些简易个人防护器材,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这节课我们就来讲《简易个人防护器材的制作》。

简易个人防护器材是指在缺少专用防护器材的情况下,利用手边易得的材料,自己制作的个人防护器材。简易防护器材的种类很多,下面介绍几种主要器材的制作方法。

一、呼吸道防护器材的制作

1.防毒面具的制作

简易防毒面具是由滤毒罐与防毒面罩相配合而成的,其制作步骤如下:

(1)准备材料:易拉罐或塑料饮料瓶(内径和高大于10厘米)、生石灰、黏土、细锯末、棉花、细铁丝、医用胶布、纱布、窗纱网、松紧带、薄橡胶片、布带、透明塑料薄膜等。工具:剪刀、钳子等。

简易滤毒罐制作示意图(见课本48页)

(2)制作滤毒罐

将生石灰与黏土按1:1的比例混合均匀,加水制成绿豆大小的石灰土颗粒,阴

干。

罐或瓶底均匀凿满直径3毫米左右的进气孔,用剪刀将罐口或瓶口剪成与自己口鼻部相适应的形状,以确保密合。在接近嘴下方的罐或瓶壁上,开一个直径为5毫米的呼气口,并在外面用胶布贴上橡胶片(医用手套的胶皮最好),再按纱网、纱布、锯末、棉花、石灰土颗粒、棉花、纱网、铁丝圈固定的顺序装滤毒罐。再在罐口或瓶口贴上一圈胶布,加上四条固定带,滤毒罐就做成了。

简易面罩制作示意图(见课本49页)

(3)制作简易防毒面罩

将选得的面罩材料按图上的尺寸裁成罩体,用松紧带做成T型头带(尺寸要经过自己实验确定),把它的三个末端分别缝合在罩体与太阳穴和前额中央接触的部位。缝合前可在缝合部位先贴上胶布以保证缝合部位的牢固性。然后将面罩下颌部位用胶布贴合好,并箍在滤毒罐上(具体位置经自己试戴确定),这样,防毒面具就做好了。

2.防毒口罩的制作

(1)浸碱口罩

准备材料:大毛巾一条,绳或布条两根(每条长70厘米),1号缝衣针一根,白线两米,16号铁丝8厘米。

制作:将毛巾叠成12层缝制成口罩,为保证佩带气密,可结合自己的口鼻形状,制作一个铁丝U型压环,缝在口罩外侧,加上带子。使用前,浸入5%--10%的小苏打水溶液(或石灰水、肥皂水)中,浸透,稍加挤干即可使用。戴上后用手捏压铁丝U 型压环,使口罩与脸、鼻部密合。使用时还要注意经常使口罩保持湿润,用后洗净、晾干,以备再用。

(2)装料口罩(略)

3.防毒眼镜的制作

防毒眼镜用来防护眼睛不受有害物质的伤害。应与防毒口罩或过滤罐结合使用。也可用风镜、潜水镜代替。(制作过程看录像)

二、简易皮肤防护器材的使用

当敌机布洒毒剂、生物战剂或放射性灰尘沉降时,可利用风雪衣、皮茄克、塑料布、床单、帆布、毯子、大衣、被子、雨衣或雨伞等遮盖身体。通过受染地域时,为防止下肢受染,可穿上雨鞋、胶鞋、皮鞋,也可用塑料袋、塑料布等裹住腿脚。手部可以用橡胶手套、皮手套、棉手套防护,也可用塑料袋、塑料布等包裹。

使用个人简易皮肤防护器材要扎好三口,既袖口、领口、裤腿口。

教学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个人防护器材的相关知识,了解了制式防护器材的使用方法,学会了简易防护器材的制作,从而对打赢未来战争有了更强的信心。第九课时

第三节人防工事的使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人防工事的重要作用

2.清楚人防工事的内部结构及各部分的具体功能

3.清楚使用人防工事应注意的事项,能自觉遵守纪律

教学重点:

使用人防工事应注意的事项

教学难点:

人防工事的内部结构及各部分的具体功能

教学方式:

利用电脑多媒体直观、形象教学。

教学过程:

中学国防教育教案

国防教育课教案 第一课:人民防空的任务与作用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到现代战争危险的存在,增强国防 观念。 2、了解人民防空的概念和任务,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信号的特征。 3、了解什么是三防,认识现代高技术战争空袭的特点和破坏的严重性。 二、教学重点: 1、结合国际、国内形式,进行国防教育。 2、明确普及防空知识的意义。 3、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特征。 三、教学难点: 人民防空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事例和道理说明课题内容,利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引言: 人类几千年来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残酷的战争史。集团、国家、民族、宗教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矛盾不断,战争也不断发生。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两伊战争,美国对阿富汗的反恐战争,美、英对伊拉克的倒萨战争。前南斯拉夫的科索沃的塞尔维亚与阿尔巴尼亚人之间的战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过战争吗?发生过,而且不止一次。如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苏边境珍宝岛保卫战、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等。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是不是就不可能有战争了呢?我说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世上没有永久的敌人,也没有永久的朋友,分久必和,和久必分是不变的规律。如中国和越南,中国帮他抗击美国侵略,胜利后,他们却想在亚洲称王称霸,在中越边境挑起事端,引发了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更重要的是宝岛台湾还没有回归,虽然我们提出了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但台湾岛内的台独份子非常嚣张,采用极端卑劣的手法分裂祖国领土。一旦台湾宣布独立,大陆对台湾的战争就不可避免,因为每一个中国有良知的人,都不会去做割裂祖国领土有损中华民族利益的千古罪人。 现代战争大多以空袭开始,空袭手段多,武器性能好,空袭强度高,准确性高。如美、英联军对伊拉克的倒萨战争,太空有侦察卫星、空中有侦察飞机为其侦察,有预警飞机为其导航,并对伊拉克实施电子干扰,使伊拉克指挥系统瘫痪。用B-52、F-117A、F-111等轰炸机,各种舰载攻击机,攻击直升机发

人防教育教案课程

第一课时 第一节人民防空与人民防空教育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含义、任务,以及学校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重要意义 2. 能力目标:了解人民防空教育这门课程的内容安排,掌握该学科的学习方法 3. 德育目标: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人民防空的基本含义和任务; 2. 学校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方式:以讲述为主,辅以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四、时间安排: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人民防空的意义和作用 (播放相关录像)提问:看了以上片段介绍,你对人民防空有什么认识?(鼓励学生大胆谈自己的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是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法律依据(课前印发资料给学生学习,课堂上进行复习巩固。)分组研讨:(出示课件制作)为什么要制定人民防空法?

(明确:制定人民防空法,对在和平时期做好人民防空准备,防范和减轻战争空袭危害,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人防建设的方针是什么?我国人民防空实行什么原则?(答案: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三、开展人民防空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1、扎实的爱国主义教育。 2、有利于形成和提高城市人防的整体防护能力。 3、人民防空技能能在平时灾害事故中直接发挥作用。 4、人民防空教育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个人的人民防空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小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保护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是每一个中学生的责任。国家国防力量强大,我们才能放心搞经济建设,才能拥有幸福的生活。学习《防空法》,激发爱国情。希望同学们懂得更多防空知识,长大以后更好地为我们的祖国服务。 (全班同学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结束本课) 第二课时 第二节防空袭行动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树立高技术空袭理念 2. 能力目标:了解高技术空袭的基本特点,掌握防空袭的基本措施 3. 德育目标: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 、教学重点:

人民防空知识教案

人民防空知识教案 第一课:人民防空的任务与作用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到现代战争危险的存在,增强国防观念。 2、了解人民防空的概念和任务,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信号的特征。 3、了解什么是三防,认识现代高技术战争空袭的特点和破坏的严重性。 二、教学重点: 1、结合国际、国内形式,进行国防教育。 2、明确普及防空知识的意义。 3、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特征。 三、教学难点: 人民防空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事例和道理说明课题内容,利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引言:

人类几千年来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残酷的战争史。集团、国家、民族、宗教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矛盾不断,战争也不断发生。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两伊战争,美国对阿富汗的反恐战争,美、英对伊拉克的倒萨战争。前南斯拉夫的科索沃的塞尔维亚与阿尔巴尼亚人之间的战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过战争吗?发生过,而且不止一次。如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苏边境珍宝岛保卫战、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等。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是不是就不可能有战争了呢?我说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世上没有永久的敌人,也没有永久的朋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不变的规律。如中国和越南,中国帮他抗击美国侵略,胜利后,他们却想在亚洲称王称霸,在中越边境挑起事端,引发了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更重要的是宝岛台湾还没有回归,虽然我们提出了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但台湾岛内的台独份子非常嚣张,采用极端卑劣的手法分裂祖国领土。一旦台湾宣布独立,大陆对台湾的战争就不可避免,因为每一个中国有良知的人,都不会去做割裂祖国领土有损中华民族利益的千古罪人。

人民防空教育的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人民防空教育的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关爱生命学好防空知识教育目标: 1.增强学生国防观念和人民防空意识 2.掌握人民防空知识与技能教学形式:录象、录音,图片展示,讲解,学生发言班会 准备: 1.四人小组合作收集有关人民防空的资料 2.在课室展览防空题材的相关知识与图片 3.四个大组准备好有关人民防空知识的问答题 4.剪辑一些空袭片段和战争武器的介绍片段 5.排练小品(防空模拟现场)班会程序: 一、人民防空教育的意义 1.播放V C D(9.11 美国世贸大厦被空袭片段及救护现场片段) 2.阐述人民防空教育的重要性 (1)现代战争,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用的武器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和杀伤力。(2)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能生产飞机,7 个国家试验和宣称拥有核武器,生化 武器生产简单经济,一旦核生化武器被广泛使用,将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 难,空袭与反空袭是未来战争的主要样式。 (3)随着武器杀伤力的增大,破坏越来越严重,战争中平民死伤比例越来越大,今后战争这个比例还将加大。 (4)人民群众是战争的后备力量,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最后胜利,必须最大限度的保护人民群众。 二、展示战争武器图片(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简介)请说出它们是什么武器? 三、播放防空警报音响请分辨出预备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声音。它们有 什么区别? ○预先警报: 是在敌方对我方攻击有预兆时发放,要求人员开始疏散。 鸣叫方式:鸣36秒,停24秒,3遍为一个周期。 ○空袭警报:是在敌方对我方将要攻击时发放。鸣叫方式:鸣6秒,停6秒,15遍 为一个周期。 ○解除警报:是在空袭或战情暂时缓解时发放。 鸣叫方式:鸣3 分钟为一个周期防空警报设备是国防设施的组成部分,平时用 于抗灾救灾和突发事故情况下的灾情预报和紧急报知,战时用于人民防空,组 织人员疏散时的告知手段。 ○警报器: 警报器又分电机型和电声型二种。 ○控制设备:控制设备又分为有线控制和无线控制二种。 ○供电系统:供电系统又分市电供电和自供电二种。

小学人防教案

关于开展人民防空知识教育教学计划 为了贯彻执行《人民防空法》和《国防教育法》的要求,努力搞好人民防空知识教育,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特制订本教学制度。 一、人民防空知识教育是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四有”新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必须认真贯彻省、市人民政府有关人民防空知识教育的有关规定、要求和措施,认真搞好这项工作。 二、人民防空知识教育要在学校人防教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配备专、兼职教师(开设该课程的班主任老师为兼职教师),定人、定时、定内容、定场地,以保证该校教育的正常进行。 三、各专任、兼职教师要在各级政府人防部门的指导下,认真制订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保证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四、人民防空知识教育教学要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环节,结合本市和学生实际,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做到教得生动活泼,学得主动扎实,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五、在上级人防部门的指导下,做好教学考核工作。 第一章人民防空教育 一、人民防空的意义和作用 (播放相关录像) 提问:看了以上片段介绍,你对人民防空有什么认识? (鼓励学生大胆谈自己的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是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法律依据(课前印发资料给学生学习,课堂上进行复习巩固。) 分组研讨:(出示课件制作) 为什么要制定人民防空法? (明确:制定人民防空法,对在和平时期做好人民防空准备,防范和减轻战争空袭危害,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人防建设的方针是什么?我国人民防空实行什么原则? (答案:①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三、开展人民防空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1、扎实的爱国主义教育。 2、有利于形成和提高城市人防的整体防护能力。 3、人民防空技能能在平时灾害事故中直接发挥作用。 4、人民防空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四、个人的人民防空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小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保护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是每一个中学生的责任。国家国防力量强大,我们才能放心搞经济建设,才能拥有有幸福的生活。学习《防空法》,激发爱国情。希望同学们懂得更多防空知识,长大以后更好地为我们的祖国服务。 (全班同学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结束本课)

人民防空知识教育教案

人民防空与人民防空教育 七一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含义、任务,以及学校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了解人民防空教育这门课程的内容安排,掌握该学科的学习方法 3.德育目标: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人民防空的基本含义和任务; 2. 学校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方式:以讲述为主,辅以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四、时间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人民防空的意义和作用 (播放相关录像) 提问:看了以上片段介绍,你对人民防空有什么认识? (鼓励学生大胆谈自己的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是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法律依据 (课前印发资料给学生学习,课堂上进行复习巩固。) 分组研讨:(出示课件制作)

为什么要制定人民防空法? (明确:制定人民防空法,对在和平时期做好人民防空准备,防范和减轻战争空袭危害,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人防建设的方针是什么?我国人民防空实行什么原则? (答案: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三、开展人民防空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1、扎实的爱国主义教育。 2、有利于形成和提高城市人防的整体防护能力。 3、人民防空技能能在平时灾害事故中直接发挥作用。 4、人民防空教育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个人的人民防空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小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保护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是每一个中学生的责任。国家国防力量强大,我们才能放心搞经济建设,才能拥有幸福的生活。学习《防空法》,激发爱国情。希望同学们懂得更多防空知识,长大以后更好地为我们的祖国服务。 (全班同学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结束本课)

防空知识教育教案

空袭与人民防空的任务与作用教案 七个星镇中心学校——吕安凤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到现代战争危险的存在,增强国防观念。 2、了解人民防空的概念和任务,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信号的特征。 3、了解什么是三防,认识现代高技术战争空袭的特点和破坏的严重性。 二、教学重点: 1、结合国际、国内形式,进行。 2、明确普及防空知识的意义。 3、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特征。 三、教学难点:人民防空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事例和道理说明课题内容,利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 一、人民防空的任务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是人民群众为对付空中袭击所采取的有组织的防御措施。(外国称民防) 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防空袭警报:预备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紧急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解除警报:鸣3分钟。

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在遭受敌人空袭时,保护广大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消除空袭后果,保持社会安定,配合军队坚守作战。 二、人民防空的作用 1、人民防空是保存战争潜力的有利措施 2、人民防空可以增强城市的要塞作用 3、人民防空对延缓和制约战争的爆发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 三、普及防空教育的意义 1、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 三防:防核武器,防化学武器,防生物武器。不仅提高了个人素质,在平时的突发灾害中进行防护,较好地保存自己。如非典时期。 2、拓宽知识面,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通过学习和训练,可以加强个人修养,拓宽知识面,锻炼应变应急能力,提高身心素质。 练习: 1、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防空警报有几种?它们的音响特征分别是什么? 3、普及防空教育的意义:⑴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

人民防空教案

人民防空教案(一) 第一课:人民防空的任务与作用(两课时)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到现代战争危险的存在,增强国防观念。 2、了解人民防空的概念和任务,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信号的特征。 3、了解什么是三防,认识现代高技术战争空袭的特点和破坏的严重性。 二、教学重点: 1、结合国际、国内形式,进行国防教育。 2、明确普及防空知识的意义。 3、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特征。 三、教学难点: 人民防空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事例和道理说明课题内容,利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引言: 人类几千年来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残酷的战争史。集团、国家、民族、宗教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矛盾不断,战争也不断发生。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两伊战争,美国对阿富汗的反恐战争,美、英对伊拉克的倒萨战争。前南斯拉夫的科索沃的塞尔维亚与阿尔巴尼亚人之间的战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过战争吗?发生过,而且不止一次。如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苏边境珍宝岛保卫战、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等。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是不是就不可能有战争了呢?我说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世上没有永久的敌人,也没有永久的朋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不

变的规律。如中国和越南,中国帮他抗击美国侵略,胜利后,他们却想在亚洲称王称霸,在中越边境挑起事端,引发了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更重要的是宝岛台湾还没有回归,虽然我们提出了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但台湾岛内的台独份子非常嚣张,采用极端卑劣的手法分裂祖国领土。一旦台湾宣布独立,大陆对台湾的战争就不可避免,因为每一个中国有良知的人,都不会去做割裂祖国领土有损中华民族利益的千古罪人。 现代战争大多以空袭开始,空袭手段多,武器性能好,空袭强度高,准确性高。如美、英联军对伊拉克的倒萨战争,太空有侦察卫星、空中有侦察飞机为其侦察,有预警飞机为其导航,并对伊拉克实施电子干扰,使伊拉克指挥系统瘫痪。用B-52、F-117A、F-111等轰炸机,各种舰载攻击机,攻击直升机发起空袭。使用了远程精确制导的战斧导弹、集束炸弹、钻地炸弹、高爆子母弹、电磁脉冲炸弹等。仅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使伊拉克沦陷了。这也说明今后高科技战争中,空袭不仅作为战争的作战样式之一,而是成为战争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防空袭的重要性。 我国各届政府领导都对防空工作给予高度重视,1996年10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1997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国家开展人民防空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学们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要接受人民防空教育,学好防护技能。在突发战争时,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使自己免受战争伤害。 一、人民防空的任务 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是人民群众为对付空中袭击所采取的有组织的防御措施。(外国称民防) 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 防空袭警报:预备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 紧急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 解除警报:鸣3分钟。 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在遭受敌人空袭时,保护广大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消除空袭后果,保持社会安定,配合军队坚守作战。

三防教育教案

“三防”教育教案 任课教师:1-9年级教师 课题:第一课:人民防空的任务与作用 课时:1课时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到现代战争危险的存在,增强国防观念。 2、了解人民防空的概念和任务,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信号的特征。 3、了解什么是三防,认识现代高技术战争空袭的特点和破坏的严重性。 二、教学重点: 1、结合国际、国内形式,进行国防教育。 2、明确普及防空知识的意义。 3、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特征。 三、教学难点: 人民防空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事例和道理说明课题内容,利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引言: 人类几千年来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残酷的战争史。集团、国家、民族、宗教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矛盾不断,战争也不断发生。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两伊战争,美国对阿富汗的反恐战争,美、英对伊拉克的倒萨战争。前南斯拉夫的科索沃的塞尔维亚与阿尔巴尼亚人之间的战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过战争吗?发生过,而且不止一次。如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苏边境珍宝岛保卫战、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等。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是不是就不可能有战争了呢?我说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世上没有永久的敌人,也没有永久的朋友,分久必和,和久必分是不变的规律。如中国和越南,中国帮他抗击美国侵略,胜利后,他们却想在亚洲称王称霸,在中越边境挑起事端,引发了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更重要的是宝岛台湾还没有回归,虽然我们提出了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但台湾岛内的台独份子非常嚣张,采用极端卑劣的手法分裂祖国领土。一旦台湾宣布独立,大陆对台湾的战争就不可避免,因为每一个中国有良知的人,都不会去做割裂祖国领土有损中华民族利益的千古罪人。 现代战争大多以空袭开始,空袭手段多,武器性能好,空袭强度高,准确性高。如美、英联军对伊拉克的倒萨战争,太空有侦察卫星、空中有侦察飞机为其侦察,有预警飞机为其导航,并对伊拉克实施电子干扰,使伊拉克指挥系统瘫痪。用B-52、F-117A、F-111等轰炸机,各种舰载攻击机,攻击直升机发起空袭。使用了远程精确制导的战斧导弹、集束炸弹、钻地炸弹、高爆子母弹、电磁脉冲炸弹等。仅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使伊拉克沦陷了。这也说明今后高科技战争中,空袭不仅作为战争的作战样式之一,而是成为战争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防空袭的重要性。 我国各届政府领导都对防空工作给予高度重视,1996年10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1997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国家开展人民防空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学们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要接受人民防空教育,学好防护技能。在突发战争时,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使自己免受战争伤害。 一、人民防空的任务 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是人民群众为对付空中袭击所采取的有组织的防御措施。(外国称民防)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 防空袭警报:预备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 紧急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 解除警报:鸣3分钟。 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在遭受敌人空袭时,保护广大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消除空袭后果,保持社会安定,配合军队坚守作战。

人民防空班会教案

《人民防空》主题班会 一、班会目的: 1、人民防空知识教育是对公民进行国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全民族国防意识的一项基本教育。但由于长期的和平环境,人们衣食不愁,生活丰足,国防意识逐步淡化,国防观念和人民防空意识不强,这既制约了人民防空的发展,也直接影响青年一代的人防意识。而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对人民防空知识的掌握和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人防教育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而在中学生中开展人民防空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忱,提高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自觉性,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和防灾救灾意识。开展和普及人民防空知识教学,能提高学生在空袭或灾害条件下的自救互救能力,掌握防护技能,对提高学生的防护素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2、同时通过人民防空知识辩论,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增强体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对人民防空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 二、活动的过程 1、开场,引入主题 主持人:我们伟大的领袖邓小平爷爷曾经说过: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 全部同学: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主持人:但是在这些和平与发展的和谐音乐当中,我们偶尔也会听到一些战争的靡靡之音。同学们能说出哪些主要的事件吗? 全部同学:两伊战争!海湾战争!9,11恐怖袭击!阿富汗战争!英美联军对伊拉克战争!等等 主持人:战争对于交战双方都带来巨大的损失,更给老百姓带来无穷的伤害!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警惕的头脑。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2、小品:《人民防空,多此一举?》 主要情节片段:(地点是伊拉克一家民居当中) 哥哥:看,新闻又在播放总统自卫宣言了! 妈妈:是不是真的要打持久仗了? 妹妹:爸爸,如果发生空袭,我们怎么办? 哥哥:傻瓜,那当然赶紧逃命!如果来不及,就蹲在坚固的东西下面。 爸爸:也对,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最安全的应该是走进防空洞! (此时,响起防空警报) 爸爸带领一家人,赶紧逃到防空洞中!全家安然无恙! 妹妹:爸爸,幸好我们有防空洞。 哥哥:是啊,而且我们早布置好防空洞,粮食,水,衣物,甚至照明用具,通讯设备都准备好了,我们可以熬上一段时间。 3、讨论:针对小品,你认为学习人民防空知识以及设置人民防空设施有必要吗? 自由发言: 学生①:虽然这个小品发生在伊拉克,对于我们还是有借鉴作用的!也适应我们的国情,所以加强防空知识宣传是十分需要和必要的! 学生②:现在是和平年代,太平盛世!人民防空,简直多此一举!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学习人民防空知识,下面我们观看一些有关人民防空的视频文件!请大家仔细观看视频,等会我们会就文件中提到的有关人民防空知识进行知识问答比

人民防空教育教案

人民防空 和“三防”教育 教案

目录 第一课人民防空和防空袭行动 (一)人民防空 (二)人民防空的战略地位和意义 (三)人民防空的主要任务 (四)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必要性 (五)什么是现代高技术空袭 (六)高技术空袭的特点 (七)高技术空袭的防护措施 第二课核武器及其防护 (一)核武器 (二)核武器的威力及其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 1.核武器的威力 2.核武器空爆时外观景象 (三)对核爆炸杀伤因素的防护 1.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2.核爆炸的防护 第三课化学武器及其防护 (一)什么是化学武器 (二)化学武器的特点 (三)毒剂的种类和性能 (四)对化学武器的防护 1.发现 2.防护 3.消毒 第四课生物武器的防护 (一)什么是生物武器 (二)生物战剂的分类 (三)生物战剂的使用方法 (四)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 (五)生物武器的特点 (六)对生物武器的防护 (七)生物武器与其它武器的比较

第一课人民防空和防空袭行动 科目:人民防空和“三防”教育 内容:人民防空和防空袭行动 目的: 1.使同学们了解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 2.使学生了解现代高技术战争空袭的特点与其破坏严重性; 3.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信号的特征; 4.掌握基本的防空袭行动自救互救方法。 时间:1课时 方法:教学讲授。 教学内容 (一)人民防空 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 (二)人民防空的战略地位和意义 空袭与反空袭已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及重要经济目标是空袭打击的重点。加强人民防空建设,事关国家安全和战略全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人民防空的主要任务

人民防空教育教案第七章个人防护器材

第七章个人防护器材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了解常见的部分制式器材 a.构造 b.防护的简单原理 c.性能 d.使用方法 2.使学生掌握几种简易个人防护器材的制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1.主要介绍过滤式防毒面具的简单原理 2.介绍皮肤防护器材的性能 3.对个人制式防护器材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方法: 可用电脑、录像等演示;一些情况下可采用些样品、挂图、幻灯片等 四.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新课) 通过样品、录像演示等教学手段以加强个人防护器材的感性认识。 在前面的几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核、化、生武器的性能及其防护。在战时或在平时各种突发性事故中,做好个人防护是整个防护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个人防护必须借助于防护器材才能实现。 这就导入出我们今天的新课题——个人防护器材的定义 个人防护器材: 个人防护器材使指个人用于免受化学毒剂、核武器、放射性灰尘和生物战剂气溶胶伤害的各种器材的总称。 通常包括防毒面具、防毒衣、防毒手套、防毒靴套、个人防护盒等。 a.呼吸道防护器材 b.皮肤防护器材 今天我们主要介绍的呼吸道防护器材主要是过滤式防毒面具 过滤式防毒面具主要由面罩、过滤罐和面具袋组成,而核心部件是滤毒罐,在防护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滤烟层滤除毒烟、毒雾、生物战剂等 滤毒罐 装填层吸附空气中的毒剂蒸气 我们看一看过滤式防毒面具的主要性能表: 65型 69型 64型 重量(公斤) 0.61 0.8 1.4 总视野 72% 80% 53% 50米通话能力 90% 90% 95% 防沙林 10小时 6小时 24小时 防维埃克斯 30分钟 30分钟 2小时 我们可通过录像看一看制式个人防护器材防毒面具的一般了解,那么为什么它们有防毒的功能呢?我给同学们讲一讲一个军事科学家曾经做过的一个实验。 这个实验是这样的: 把氯气(Cl2)通过两个装有实验用小白鼠的大烧瓶中,一股氯气经过装有活性炭的管子后再进入烧瓶,一股氯气直接进入烧瓶,通气5分钟后,我们会看到直接进入烧瓶的氯气使得瓶内的小白鼠中毒死亡。 这个实验说明了活性炭的防毒作用。 防毒罐原理:

民防教育教案精选版

民防教育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空袭与人民防空 一、教学目标: 了解现代战争的特点,以及人民防空在现代战争中的任务和作用,明确人防法赋予我们的义务和权利,激发广大学生爱国主义热忱,增强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提高学习人防知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1、能说出什么叫空袭,空袭的产生和发展2、能叙述人民防空的定义和人民防空的方针、任务、防护措施、地位、作用。3、能叙述个人人民防空的权利和义务。 二、教学程序:1 、引起注意,激发兴趣。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几组空袭镜头,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人防知识的兴趣。 2、告知目标。 出示学案(学案附后),引导学生看学案第一点和第二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3、刺激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按学案一至三点要求看书自学。 通过看书自学能说出什么叫空袭,空袭的产生和发展;能叙述人民防空的定义和人民防空的方针、任务、防护措施、地位、作用;能叙述个人人民防空的权利和义务。4、引出作业,进一步刺激学生思维。 让学生完成学案第四点内容练习与思考。5、提供反馈。指名让学生叙述自已的作业结果,检查其它学生的作业正确率,教师解答。6、评估。指名说出学习人防知识的意义。7、拓展提高。请学生利用书刊、杂志式网络中的信息为教师出一份与人防知识相关的试卷。 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1.通过大禹治水的故事,初步了解我国的灾害情况:多干旱、洪涝和台风等。2.知道预防灾害的一些方法,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教学重点:通过对地动仪、气象预报和造林固土的了解,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教学时间:三教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初步了解我国的灾害情况:洪涝、干旱和台风等;2. 知道自然灾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危害;3. 通过探究方式,让学生明白当自己遇到自然灾害时,应采取的正确的避险方式;结合学生实际,指导他们的行为; 4. 通过《大禹治水》的故事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知道地震这一自然灾害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2. 通过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明白当自己遇到自然灾害,应采取的正确避险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指导他们的行为;3. 通过对地动仪的了解,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 知道上海地方性的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种类;2. 学生明白遇到灾害性天气时该如何应对;3. 正确辨析遇到灾害时应急行为是否正确;4. 学习和搜集气象谚语。 教学过程 活动一:故事激情?导入新课1.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吧(学生交流) 2. 你们知道吗大禹的父亲也曾治理过洪水,为什么大禹的父亲治理不了洪水,而大禹却成功了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49页的故事园。(学生观看多媒体动画) 3. 大禹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4. 洪水是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它的发生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带来极大的威胁,只有掌握自然灾害的规律,采取正确的措施,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减轻危害。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能了解到这一点这是多么得了不起! 5. 其实在我们文明的进程中还要面对很多的挑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了解――自然灾害。

人防工事教案

人防工事和防护器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人防工程,人防工程的防护作用、防护设施,人防工程的使用方法和要求。 2、培养学生战时和灾害威胁时正确的自我防护技能。 能力目标: 3、了解和使用并能制作简单的防护器材 情感目标: 4、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提高学习人防知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使用人防工程应注意的事项 三、教学难点:简易防护器材的制作。 教具:多媒体教育系统、制作PPT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人防工事 (一)引入:播放一段《地道战》电影的片段。 师:1942年,日寇对我冀中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我根据地人民为了抵御和打击日寇,想出了不少巧妙的办法,地道战就是其中之一,高家庄人民总结教训,将仅能容身的地道改造成既能藏身又能出击的多功能地道,并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同学们,在和平时期,一些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可能因为我们采取了及时的个人防护措施而使损

失降到最低。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安全的人防工事和必要的防护器材(展示课题:人防工事PPT) (二)讲授新课 人防工程的结构 1、人防工事概述:(展示PPT) 阅读教材45页,展示“六五”惨案的图片。让同学们了解“重庆“六五”大惨案”(文字资料“六五”惨案),并在小组里讨论找到“六五”惨案的原因。得出结论:人防工事是用以保障人员和物资安全的地下建筑工程,是保存战争潜力,坚持城市防空袭斗争的物质基础,也是保护人发群众生命安全的主要设施。 人防工事的容量大,设备齐全,它与城市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和平时期服务于经济建设,战争时期服务于人员防护和物资储备。 2、人防工程的结构 人防工程通常由工事头部、工事主体和设备房间等组成。(1)、工程头部(展示视频:“重庆市功能最完善的人防工程投用”)工程头部也叫口部,是主体与地表面的连接部分,主要包括出入口和防护措施等。 出入口是供人员和设备进出的孔口,每个人防工程均有两个以上的出入口,通常在主体的两侧。在出入口处安装有防护设施,主要有:防护密闭、滤毒通风、洗消、自动报警控制和剂量监测化验设施和排风系统,它们是人防工程内掩蔽人员有效防护的物质基础。 阅读文字资料2了解其他国家的人防工事的作用 (2)、主体

人防教案

人民防空知识教育教案 牟平区新建街小学

关于开展人民防空知识教育教学计划 为了贯彻执行《人民防空法》和《国防教育法》的要求,努力搞好人民防空知识教育,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特制订本教学制度。 一、人民防空知识教育是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四有”新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必须认真贯彻省、市人民政府有关人民防空知识教育的有关规定、要求和措施,认真搞好这项工作。 二、人民防空知识教育要在学校人防教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配备专、兼职教师(开设该课程的班主任老师为兼职教师),定人、定时、定内容、定场地,以保证该校教育的正常进行。

三、各专任、兼职教师要在各级政府人防部门的指导下,认真制订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保证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四、人民防空知识教育教学要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环节,结合本市和学生实际,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做到教得生动活泼,学得主动扎实,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五、在上级人防部门的指导下,做好教学考核工作。 第一章人民防空教育 一、人民防空的意义和作用 (播放相关录像) 提问:看了以上片段介绍,你对人民防空有什么认识? (鼓励学生大胆谈自己的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是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法律依据

(课前印发资料给学生学习,课堂上进行复习巩固。) 分组研讨:(出示课件制作) 为什么要制定人民防空法? (明确:制定人民防空法,对在和平时期做好人民防空准备,防范和减轻战争空袭危害,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人防建设的方针是什么?我国人民防空实行什么原则? (答案:①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三、开展人民防空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1、扎实的爱国主义教育。 2、有利于形成和提高城市人防的整体防护能力。 3、人民防空技能能在平时灾害事故中直接发挥作用。 4、人民防空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人防教育《§3.1核武器及其防护》教案

§3.1 核武器及其防护 嘉善县泗洲中学吴佳凤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核武器的特点及其破坏因素,掌握遇到核袭击时的防护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核袭击的自我防护能力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核武器简介 2.对核武器的防护 教学方法:讲课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教具准备:PPT、毛巾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视频:日本广岛、长崎核爆炸——最早使用的核武器 【进行新课】 一、核武器及其爆炸方式 1.核武器 (1)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冲击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阻止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目的的大杀伤力武器。 (2)核武器的特点:杀伤破坏因素多、程度重、范围广、时间长。 (3)核武器的分类:主要有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等。(图片)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是指弹头部分,而运载工具是用来发射或投射核弹头的工具,有导弹、火箭、飞机、火炮、潜艇、鱼雷等。(图片) 2.核武器的威力 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爆炸时释放的总能量,通常用“TNT当量”来表示。当量是指爆炸时放出的总能量相当于多少吨TNT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 3.核武器的爆炸方式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主要有空中爆炸、地面(下)爆炸、水面(下)爆炸等。 4.核武器空爆时外观景象(图片) 核武器爆炸景象的共同点:依次出现闪光、火球、尘柱、蘑菇状烟云,并在不同距离上先后听到核爆炸的巨大响声。 二、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1.光辐射 2.冲击波 3.早期核辐射 4.放射性沾染 5.核电磁脉冲 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是在核爆炸最初的几十秒之内产生杀伤破坏作用,又叫瞬间杀伤破坏因素。放射性沾染危害时间较长,可以持续几天、几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

定边三中人防教案

教学计划 为了贯彻执行《人民防空法》和《国防教育法》的要求,努力搞好人民防空知识教育,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特制订本教学制度。 一、人民防空知识教育是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四有”新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必须认真贯彻省、市人民政府有关人民防空知识教育的有关规定、要求和措施,认真搞好这项工作。 二、人民防空知识教育要在学校人防教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配备专、兼职教师(开设该课程的班主任老师为兼职教师),定人、定时、定内容、定场地,以保证该校教育的正常进行。 三、各专任、兼职教师要在各级政府人防部门的指导下,认真制订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保证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四、人民防空知识教育教学要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环节,结合本市和学生实际,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做到教得生动活泼,学得主动扎实,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五、在上级人防部门的指导下,做好教学考核工作。 第一章人民防空教育 一、人民防空的意义和作用 (播放相关录像) 提问:看了以上片段介绍,你对人民防空有什么认识?

(鼓励学生大胆谈自己的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是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法律依据 (课前印发资料给学生学习,课堂上进行复习巩固。) 分组研讨:(出示课件制作) 为什么要制定人民防空法? (明确:制定人民防空法,对在和平时期做好人民防空准备,防范和减轻战争空袭危害,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人防建设的方针是什么?我国人民防空实行什么原则? (答案:①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三、开展人民防空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1、扎实的爱国主义教育。 2、有利于形成和提高城市人防的整体防护能力。 3、人民防空技能能在平时灾害事故中直接发挥作用。 4、人民防空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四、个人的人民防空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小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保护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是每一个中学生的责任。国家国防力量强大,我们才能放心

人民防空知识教育教案

《人民防空》知识教育(教案) 第五课生物武器及其防护 第五章生物武器及其防护 第一节生物武器概述(1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对生物武器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2、让学生了解生物武器与化学武器特点的不同 3、让学生了解生物战剂的性能以及它对杀伤、破坏作用等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 生物战剂的施放方法和入侵途径 教学难点:生物战剂的概念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言):(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及所见所闻,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生物武器,激发学的学习兴趣。) 人都遵循“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人的一生最怕的是“病”,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不断与疾病斗争的过程,是不可避免的;许多自然灾害过后,常常伴随有各种流行病等次生灾害的发生,水灾、地震的发生,如果不做好消毒、预防,很可能会导致流行病的发生,会导致比自然灾害死的人会更多,在不久前发生的汶川大地震过后,很多的防预人员进入,喷洒大量的流毒药水,防止流行病的发生;前几年发生恐怖的“非典”流行等;都是由于各种各样的病毒引起的。而生物武器可以通俗的说:就是人为地制造的流行病。 生物武器虽然不会像核武器那样破坏建筑物,但它可以在短时间内令一座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城市变成一座死城。生物武器与化学武器也有很大的区别。化学武器是一种毒药,与人体的皮肤接触或被吸入身体后会致命;生物武器则是微生物,它们侵入人体后,以几何级数繁殖,最后摧毁人的生命。化学武器不能像病毒一样,以传染的方式扩散开去。而我们根本也无法制造足够浓度的化学武器来引致大规模的伤亡。因此,生物武器远比化学武器可怕得多。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内容。(展示课件) 第一节生物武器概述 一、生物武器 生物武器:生物战剂 施放它的武器、器材 其中:生物战剂是用以杀伤人、畜和破坏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及毒素。 下面,我们看几种生物战剂的图(图3)(让学简单了解各种战剂及) (炭疽杆菌:导致传染病的症状有:发热、呼吸困难、胸痛、皮肤炭疽有红色丘疹,水疱、吸收困难等。

人民防空教案1

“防空”主题班会教案 掌握防空技术增强国防意识 安吉县安城中学 802班班主任:李卫东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现代战争空袭的危险性,增强国防观念。 2、了解防空的概念和任务,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信号的特征。 3、认识现代高技术战争三种空袭的特点和破坏的严重性以及防护。教学重难点:1、现代空袭的破坏性和危害性 2、和平时期做好防空措施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观看视频和图片学生交流讨论教师讲述 教学过程:(本堂课前让学生观看“永远的蓝天”的视频) 图片显示(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被空袭后的住房) 教师问:通过“永远的蓝天”视频的观看和图片,说说现代战争中空袭带来哪些危害?(学生讨论后回答)(省略) 教师讲叙:人类几千年来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残酷的战争史。集团、国家、民族、宗教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矛盾不断,战争也不断发生。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两伊战争,美国对阿富汗的反恐战争,美、英对伊拉克的倒萨战争。前南斯拉夫的科索沃的塞尔维亚与阿尔巴尼亚人之间的战争等。一、空袭的定义和任务: 从空中用航空炸弹、导弹、火炮、火箭等对敌方地面(水上)、地下(水下)目标进行的袭击。摧毁和破坏敌后方重要目标,削弱其军事实力和战争潜力;消灭和压制敌战场上的兵力兵器,支援己方军队作战。

教师讲叙:我国各届政府领导都对防空工作给予高度重视,1996年10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1997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国家开展人民防空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学们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要接受人民防空教育,学好防护技能。在突发战争时,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使自己免受战争伤害。 二、人民防空的概念和任务 1、人民防空概念: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中袭击、消除空袭后果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简称人防。它同国土防空、野战防空共同组成国家防空体系,是现代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减少国民经济损失,保存战争潜力。有些国家把战时保护居民安全与平时抢险救灾的行动称为民防。战时人民防空的主要任务是及时发放防空警报、对重要经济目标实施防护、组织群众疏散隐蔽和组织消除空袭后果。 2、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①对人民群众进行战备思想教育和防空知识教育,修建各种类型的对空防护工程,使居民和主要物资得到可靠的防护。②建立通信警报系统,准确快速传递、发放防空警报和保证指挥畅通。③组织和训练防空专业队伍,战时消除空袭后果。 ④制定人员、物资的疏散计划和有组织有秩序的疏散、转移。⑤协助有关部门控制城市规模和调整工业布局以及对国民经济的重要目标进行防护。人民防空的任务涉及范围比较广泛,组织实施极为复杂,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按照各自的职能范围完成所规定的任务。 3、防空袭警报音响信号的特征: 防空袭警报:预备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 紧急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 解除警报:鸣3分钟。 提问:高技术常规空袭有哪些特点?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行讲解:掌握高技术常规空袭的特点:范围广泛, 行动隐蔽, 手段多样, 打击精确, 破坏严重等。 三、三大空袭及防护 1、核武器的概念和特点及防护: 核武器,又叫原子武器。它是利用核反应瞬间释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一般泛指原子弹、氢弹和中子 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