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武夷山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美丽的武夷山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去武夷山游玩。
武夷山
风景秀丽、景色宜人,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天游
峰和漂流。
首先,我去了天游峰。
那里山峰险峻,风景
秀丽。
我到天游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我爬得上去吗?上山的台阶是在石壁上凿出来的。
两边各有铁链,看上去像趴在石壁上的两条大蜈蚣,游人扶着铁链慢慢往上爬。
终于到了山顶,
回头一看,啊,好美的风景,山川河流,尽收眼底。
再看看山下的人,就像一群在地上爬行的蚂蚁。
武夷山不仅有雄奇秀丽的山,而且还有美丽
的九曲溪漂流。
当我们坐上竹筏的时候,我感觉
自己就是一片漂在江面上的落叶,随着水流缓缓
向前。
两岸的山形状千奇百怪:有的像一只正在
爬行的乌龟,有的像一只小白兔,还有的像一只
卷起鼻子的大象。
真是怪石嶙峋,壮观极了。
武夷山真是个旅游胜地。
课文《美丽的武夷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美丽的武夷山》。
该课文的章节为第二单元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描述了武夷山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生态环境,让学生领略我国大好河山的美丽与神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武夷山的地理、生态、人文特点;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自然景观的鉴赏能力;3.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武夷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及人文景观的历史背景。
重点:武夷山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及生态环境的介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武夷山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武夷山的美丽,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武夷山的地理、生态、人文特点,做好笔记。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通过实例讲解武夷山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生态环境;(2)针对难点问题进行解析,如生态环境保护、人文景观历史背景等;(3)结合课件、挂图等教具,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武夷山的美丽。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武夷山的地理知识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一份关于武夷山的地理知识练习,巩固所学。
6.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武夷山的美景,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武夷山地理、生态、人文特点;2. 武夷山生态环境保护及人文景观历史背景;3. 课堂重点、难点知识梳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武夷山的地理、生态、人文特点;(2)谈谈你对武夷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看法。
2. 答案:(1)武夷山的地理特点:位于福建省,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具有典型的丹霞地貌特征。
(2)武夷山的生态特点:植被丰富,动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良好。
(3)武夷山的人文特点:历史悠久,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如朱熹、岳飞等历史名人足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课文《美丽的武夷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美丽的武夷山》。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节,详细讲述了武夷山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武夷山的基本情况,掌握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型,以及对武夷山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武夷山的美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词语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武夷山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谈论对武夷山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指导学生理解课文。
(3)分析课文,讲解生词、短语和句型。
(4)讨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武夷山的美丽。
3. 实践情景引入(1)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角度,描述武夷山的美丽。
(2)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认真听,给予评价。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5. 随堂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题。
(2)小组合作,编写一篇关于武夷山的短文。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美丽的武夷山》2. 内容:(1)武夷山的地理位置(2)武夷山的自然风光(3)武夷山的人文历史(4)武夷山的生物多样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掌握生词、短语和句型。
(2)围绕“美丽的武夷山”主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1)课文生词、短语和句型答案见课后练习。
(2)作文答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批改。
小学二年级语文《美丽武夷山》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小学二年级语文《美丽武夷山》这篇课文。
该课文选自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详细介绍我国福建省武夷山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生物多样性。
具体内容包括武夷山地理位置、名胜古迹、茶文化以及动植物资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解武夷山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优美语句品鉴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珍惜文化遗产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武夷山美丽。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优美语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武夷山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武夷山美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分析课文,理解武夷山地理位置、名胜古迹、茶文化及动植物资源。
(2)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优美语句,体会作者对武夷山喜爱之情。
4.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连线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武夷山美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武夷山地理位置名胜古迹茶文化动植物资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a. 武夷山位于我国哪个省份?b. 课文提到哪些名胜古迹?c. 武夷山有哪些著名茶?d. 课文中动植物资源有哪些?2. 答案:(1)略(2)a. 福建省 b. 天游峰、九曲溪、大红袍等 c. 大红袍、白鸡冠、水金龟等 d. 银杏、猕猴、白鹇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解武夷山美丽,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理解。
美丽的武夷山美丽的武夷山(一)要说山清水秀,在我游玩过的地方里,武夷山可最是名副其实。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的西北部,和江西省接壤。
以盘流山中的九曲溪为中心,山中有碧水丹山、奇险秀丽的名胜古迹。
天游峰有“武夷第一胜地”的美称。
上天游峰有880个台阶,我们用了近一个小时才爬上天游峰。
在峰顶的一览亭里,可以望见武夷山的全景。
坐竹筏漂流,观武夷风景,是最轻松、愉快的事了。
我们穿上了救生衣,上了竹筏,艄公就开始撑竹筏了。
我们的竹筏在九曲溪里行驶。
九曲溪最深处可达72米,溪水清澈见底,鱼儿欢游其中,十分美丽。
在竹筏上,雄伟的大王峰、接笋峰、修长的玉女峰便不断出现在面前,令我们流连忘返。
经过艄公的指点,一块块普通的石头仿佛都变成了活的人、动物,令我们遐想不断。
最后,我们在武夷宫里,参观了朱熹纪念馆。
朱熹是南宋有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朱熹纪念馆里,有许多关于他的图片和说明,在纪念馆的正门处,还有题诗“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和武夷”。
由此可见,武夷山在我国文化长河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武夷山的风景真是太美了,要不是时间的限制,我真想在这儿多逗留几天呀。
2、位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至保护区主干线上,源于“华东屋脊”黄岗山。
峡谷长14公里,相对落差150米,漂流全程6公里,时间约80分钟,是体验大自然惊、奇、险、趣的首选项目。
去漂流了!我走进武夷山,穿上救生衣,坐在皮艇上,手拿船桨。
开始漂流了,我们奋力向前划去。
啊!前面是…是个陡峭的滑坡!我们小心翼翼的划着,不时发出尖叫声、呼喊声和脚下河水哗啦啦的声音。
哇,漂流真辛苦!好不容易漂流完了,我们又去看青龙大瀑布了。
它全长落差180余米丰水期宽达40余米,空气负离子每立方厘米高达11。
83万个,被誉为天然氧吧,十分壮观。
靠近它,瀑布上的水都溅在我脸上,还能听见水噼里啪啦地打在石头上,真让人不由自主地赞美一声“真美啊!”瀑布边上还有原生植物群落、银蛇恋石、生命之歌、白银滩、青蜥望水、神仙池、蝴蝶泉、问天石等多种美丽的景点。
美丽的武夷山作文400字四年级示例文章篇一:《美丽的武夷山》武夷山可真美啊!一到武夷山,我就像一只兴奋的小兔子,蹦蹦跳跳的。
那里的山特别奇特,一座座山峰就像巨人站在那里,有的像弯弯的香蕉,有的像大大的蘑菇,还有的像锋利的宝剑。
这些山峰可高啦,仰头看的时候,帽子都差点掉下来,感觉它们都要插到天上去了。
武夷山的水那叫一个清澈呀。
水凉凉的,像冰棒一样冰我的手。
我把手伸进水里,小鱼就游过来,它们肯定在想:这是谁的小手呀?水绿得像翡翠,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的,就像星星掉进水里了。
我坐上竹筏,撑竹筏的叔叔可厉害了,他就像一个魔法师,让竹筏在水里稳稳地前进。
竹筏划过水面,留下一道道水纹,就像在水面画了一幅画。
山上的树也很多,密密麻麻的。
它们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为我们遮挡阳光。
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就像在开音乐会。
树下还有五颜六色的小花,红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像霞。
它们在风中轻轻摇曳,好像在跳舞呢。
我在武夷山还看到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比如说那些古老的岩石,上面有奇奇怪怪的图案,像神秘的符号,是不是外星人留下的呀?还有那些在山上行走的挑夫,他们背着重重的东西,走得很慢很慢,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服。
我想,他们可真辛苦啊,我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武夷山真是一个美丽又神奇的地方,我太喜欢它了。
这里就像一个天然的大宝藏,有看不完的美景,听不完的声音,闻不完的花香。
要是能一直待在这里就好了。
我下次还要来,把没看够的景色再看个够。
示例文章篇二:《美丽的武夷山》武夷山,那可是个超级美的地方呢。
一到武夷山,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高耸入云的山峰啦。
那些山峰呀,就像一个个巨人站在那儿,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土地。
我感觉它们就像是大自然用最厉害的雕刻刀精心雕琢出来的艺术品。
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的,远远看去,就像是给山峰穿上了一件绿色的大披风,这披风还随风飘动呢。
沿着山间的小路走,就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
哇,那溪水可清澈啦,就像一面透明的大镜子。
小学语文《美丽的武夷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十七课《美丽的武夷山》。
文章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我国福建省武夷山的壮丽景色,介绍了当地丰富的文化底蕴。
详细内容包括:武夷山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名胜古迹、茶文化以及相关的民间传说。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了解武夷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祖国山河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表达方式的运用。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展示我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引出本课主题《美丽的武夷山》。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武夷山在哪里?它有哪些美丽的景色?有哪些民间传说?3. 合作探究(1)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主学习成果。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难点,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随堂练习(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课题:《美丽的武夷山》2. 主要内容:地理位置:福建省自然景观:九曲溪、天游峰、一线天名胜古迹:大红袍、汉祀坛、朱子阁茶文化:武夷岩茶民间传说:大红袍传说3.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五遍。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武夷山的美景。
(3)了解武夷山的民间传说,选择一个传说进行讲述。
2. 答案:(1)见课本附录。
(2)示例:武夷山位于福建省,那里有清澈的九曲溪、险峻的天游峰、神奇的一线天,还有著名的武夷岩茶。
北师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美丽的武夷山》原文及教案《美丽的武夷山》原文如下:赣南,是个秀美的地方,有着许多美丽的风景。
其中,有一座人称“鸟巢山”的武夷山,更是旅游胜地。
武夷山位于江西武夷山市的北部,整个山区陆生植物种类非常丰富,有各种珍稀的植物,如中国最古老的柏树、世界独一无二的银杏树、一株已有1300多年的黄杉树等。
山上有一眼石门溪,水质清澈见底,沿着石门溪蜿蜒而下,有瀑布、河床等自然景观。
除了山水之美,武夷山还是中国著名的茶产地之一。
这里的茶园面积广,茶叶品质优良。
特别是武夷岩茶,以其独特的岩韵、浓郁的香气而闻名遐迩。
武夷山是个既秀丽又神秘的地方,它充满了山水之美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以下是《美丽的武夷山》的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朗读、理解并默写课文;2. 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武夷山的赞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朗读、理解课文;2. 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武夷山的赞美。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提纲、PPT、图片、录音设备等;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并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Step 1 - 导入:通过询问学生是否去过武夷山或了解武夷山来引入新课。
Step 2 - 学习课文:播放录音让学生听课文,边听边阅读。
然后,教师逐段解释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并记笔记。
Step 3 - 词汇学习:教师板书并解释生词,让学生掌握词义和用法。
Step 4 - 细节理解: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中细节的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Step 5 - 英文翻译:教师将课文内容翻译成英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句型和表达方式。
Step 6 - 朗读默写:学生朗读课文,并进行默写。
教师检查学生的默写情况,纠正错误。
Step 7 - 表达赞美:学生以武夷山为主题,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武夷山的赞美。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给予肯定和建议。
Step 8 -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回顾所学知识点并加以巩固。
美丽的武夷山作文大全5篇我的家乡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有风光秀丽的风景名胜区,有物产丰富的自然保护区,有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的武夷岩茶,来自乡野之间的美食,还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闽越王城。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内,峰岩星罗棋布,坐上竹筏沿九曲溪顺流而下,可看到景区内精华景致,两岸奇峰怪石、崖石刻、楼阁亭院,尽入眼帘;流水潺潺、峰回路转、美景更迭,心旷神怡。
置身其中,让你感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武夷岩茶得奇山秀水的养育滋润,品质绝佳,品一口让人回味无穷,“大红袍”已是远近闻名。
武夷山的茶文化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今独具特色的浓缩武夷茶艺、茶歌舞于一体的——“印象大红袍”更是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以实景演出的方式,演绎着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四射魅力。
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以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资源的丰富性而闻名海内外,有绚丽多姿的植物景观,有壮观迷人的水体景观,有雄伟奇特的风石景观,有野趣浓郁的动物景观,有变化万千的气象景观。
黄岗山海拔2110米,有“华东屋脊”之誉。
家乡乡野美味有很多,岚谷熏鹅、五夫田螺、吴屯稻花鱼、上梅竹笋、桐木红菇。
等着你的品尝,肯定让你大饱口福。
若是你对武夷山的历史感兴趣还可以参观于城村闽越古汉城遗址,迷恋于呈现朱子理学的馆舍,游赏于武夷岩茶之路起始站的下梅古村落。
家乡的可爱之处,说不完,道不尽。
我为自己武夷山人而感到幸运,感到骄傲。
正月初四,我去大阿姨家拜年,和大阿姨一起游了位于福建省的武夷山。
我们买了门票,就走了进去。
穿过迂回曲折的岩洞,听尽叮叮咚咚的泉水声,前方的路被一座险峰镇住,峰顶上紧贴着一片森然直上的苍崖,好像一支利剑,它的半腰有三道裂痕,令人望而生畏。
好像一阵风吹来,山峰就会崩裂下来。
大阿姨告诉我,这就是天游峰。
我们走进石缝,登上石阶。
我看到石梯狭窄而曲折、陡峭。
前几天,刚下过雨,两边的石头都很滑,走在上面不敢乱动,实在令人望之悚然,但我还是奋力而上。
课文解读《美丽的武夷山》是一篇说明性的散文,描绘了武夷山的奇山秀水。
全文共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介绍武夷山的位置和地貌,山水环抱是它的基本特点。
第2自然段写武夷山的山,特点是“造型奇特,山势险峻”。
第3自然段写武夷山的水,特点是“绕着山峰转”“很清”“很静”。
第4自然段介绍游览武夷山的方式,可以爬山,也可以坐竹筏。
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武夷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课文主要从山、水、游三个方面表现武夷山的美,语言简洁明丽。
游览武夷山时有“入诗入画”的感觉。
文章第2、3、4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
第2自然段写武夷山的险、奇。
首句写武夷山“造型奇特,山势险峻”。
第二句用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奇、险。
最后一句突出写三十六峰中的“大王峰”“最险”。
第一、二句和第三句由面写点。
第3自然段写武夷山的水清、静。
第一句写九曲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溪水绕着山峰转了九个弯”;第二、三两句用相同的句式写水很清、很静。
“溪水很……,……得……”每个句子都是先概述,再用顶真的手法做具体说明。
比喻句“两岸的山峰、绿竹映入水中,就像一幅风景画”,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武夷山的水“清”,还进一步说明水“静”。
第4自然段写游览武夷山时有“入诗入画”的感觉。
第一句用“可以……也可以……”的句式写游人到武夷山游览的方式,重点写漂行,因为这是游武夷山最有特色的方式。
三个叠词“静静地、缓缓地、曲曲弯弯地”描写了漂行的情境。
注意“漂”的读音是piāo;第二句写人们游览时有“入诗入画”的感觉,为什么不用“如诗如画”而用“入诗入画”?因为,“入诗入画”是人的感觉,而“如诗如画”只是客观描写。
“溪水轻轻拍着竹筏”和“青山徐徐从两边退去”,都是竹筏上的游人观察到的景象。
“入诗入画”的感觉来自哪里?来自“溪水”和“青山”,又照应了上两段。
本课有一幅插图,画面上有山峰、有溪水,比较准确地、形象地表现了课文的内容。
美丽的武夷山写景作文(精彩8篇)《美丽的武夷山写景作文(精彩8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武夷山代表山峰】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游玩武夷山写景作文篇一游玩武夷山写景作文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来到了武夷山,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一下车,我们就登上了武夷山。
山的两旁种满了挺拔的`竹子,我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顿时心旷神怡。
不知不觉,我们登上了天游峰,在天游峰上远眺,眼前的景色尽收眼底。
清澈见底的九曲溪好像一条绿绸带围绕着山的四周。
一只只竹排划在九曲溪中,好像镶在九曲溪中的一颗颗宝石,真是美不胜收。
我情不自禁地大声喊道:“我终于登上了天游峰啦!”快要下山了,下山路又长又陡,让我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下山路就像巨龙一样穿行在山中,真让我望而生畏。
为了以防万一,我双手紧紧地抓着栏杆,生怕要掉下去似的。
可是,不管我有多警惕,我还是摔了一跤。
我不敢再往下走了。
爸爸看穿了我的心思,摸着我的头说:“别害怕,你要不怕艰难地往下走,风雨过后就是彩虹!”听了爸爸的话,我想:做任何事不能半途而废,我应该坚持,有志者事竟成。
我双手扶着栏杆,小心翼翼地继续往下走。
走着走着,我们终于下了山。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九曲溪里面有成千上万的小鱼三五成群,欢天喜地地摆着尾巴在四面八方游着。
我们还游玩了神奇的水帘洞,乘了九曲溪的竹排漂流,还品了回味无穷的大红袍……夕阳西下,我们才依依不舍地回了家。
这次游玩武夷山,真让我流连忘返。
秋游武夷山写景作文篇二秋游武夷山写景作文上个周末,我们频道全体同学一起去福建省的武夷山秋游。
以前我没听说过武夷山,也不知道武夷山在哪里,甚至还以为武夷山和武当山是同一座山呢。
我一位同学知道了这件事后狠狠批评了我,骂我的理知识没学好。
不过后来他还是很热心地告诉了我,我这才知道,原来武夷山在福建,武当山在湖北。
周六上午,我们首先去游览了天游峰。
在去往景区的车上,听导游介绍说:武夷山有奇秀甲东南之美誉。
导游还介绍说我们要去的天游峰海拔只有400多米,有888个台阶。
二年级阅读美丽的武夷山阅读理解
《美丽的武夷山》阅读理解
武夷山在福建省西北部,那里山峰有高有矮,形态各异。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玉女峰和大王峰。
玉女峰婷婷玉立,高耸入云。
它可是武夷山的标志,相传玉女因思母心切,望穿秋水,而化为玉女峰。
在很久以前,玉女峰还只是个高大的石笋,经过千万年的风雨侵蚀,才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大王峰是一座雄伟的山峰,高约530米,气势雄伟,好像一位神气的国王。
在它的山腰有成片的绿树,密密麻麻的,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像一座座绿色的金字塔。
到了山顶,就像到了“人间仙境”,流水、草木、山石都在你的脚下。
如果你往山脚看,就会发现,自己好像在万丈深渊里一样。
九曲溪是武夷山最美丽的地方。
它发源于三保山,流经九曲十八弯,所以叫九曲溪。
溪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
小朋友们到溪边玩耍,都脱鞋挽裤。
如果你往水里看,就会发现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石头。
其中最有趣的要数那些在溪流中突兀而出的巨石了。
有的像在跳舞、有的像在打太极拳、有的像在招手……每一块巨石都有自己独特的姿态,好像每块巨石都在演绎着一出精彩的戏剧。
武夷山真是奇山秀水啊!
1.短文介绍了武夷山的哪几个主要景点?
短文介绍了武夷山的玉女峰、大王峰和九曲溪三个主要景点。
2.为什么说九曲溪是武夷山最美丽的地方?
九曲溪是武夷山最美丽的地方,因为溪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还有那些在溪流中突兀而出的巨石姿态各异,像在跳舞、打太极拳、招手等,演绎着精彩的戏剧。
课文《美丽的武夷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美丽的武夷山》。
教学内容包括:第一部分,阅读理解课文,了解武夷山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第二部分,学习生字词,掌握词汇用法;第三部分,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写作手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武夷山的美丽,掌握生字词的用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对祖国美景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感受武夷山的美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武夷山的美景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武夷山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
3. 学习生字词:学生跟随老师学习生字词,掌握词汇用法。
4. 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写作手法。
5.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武夷山的自然景观:碧水丹山、九曲溪、天游峰等。
2. 武夷山的文化底蕴:大红袍、白龙洞、悬空寺等。
3. 生字词:悬崖、峭壁、盘旋、名胜古迹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描述一下你心中的武夷山。
答案示例:武夷山,位于我国福建省,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
那里有悬崖峭壁,山水相依,景色美不胜收。
九曲溪蜿蜒曲折,仿佛一条丝带镶嵌在碧水丹山之间。
天游峰耸立云端,让人叹为观止。
武夷山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如大红袍、白龙洞、悬空寺等,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
2. 拓展作业:了解其他风景名胜,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地方,用文字和图片进行介绍。
二年级下册语文《美丽的武夷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美丽的武夷山》。
课文详细描绘了我国福建省武夷山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对武夷山的赞美之情;学习生字、新词,掌握句子朗读和书写技巧;了解武夷山的相关地理、历史文化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武夷山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究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武夷山的赞美之情。
难点:正确书写生字,理解句子含义,提高朗读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课文挂图。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武夷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对武夷山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描述了武夷山的哪些美景?3. 课堂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讲解句子含义。
(2)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抄写生字、新词,巩固记忆。
(2)教师挑选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评价,共同提高。
5.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作者说武夷山是“美丽的”?(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2)拓展延伸:介绍武夷山的其他景点和民间传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六、板书设计美丽的武夷山九曲溪天游峰大红袍一线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生字、新词,写一段关于武夷山的描述。
答案示例:武夷山位于福建省,那里有美丽的九曲溪、壮观的天游峰、神奇的大红袍和险峻的一线天。
小学二年级语文《美丽的武夷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美丽的武夷山》原文武夷山在福建省西北部,那里峰峰有溪水环绕,溪水随山峰弯曲回转。
武夷山造型奇特,山势险峻。
三十六峰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
最险的是大王峰,从峰底向上有人工开出的石阶,一直通向峰顶。
武夷山的溪水绕着山峰转了九个弯,所以叫九曲溪。
溪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溪底的沙石。
溪水很静,静得像一面镜子。
两岸的山峰、绿竹映入水中,就像一幅水上的风景画。
到武夷山游览,可以爬山,也可以坐在古朴的竹筏上,在九曲溪上绕着山峰静静地、缓缓地、曲曲弯弯地漂行。
溪水轻轻拍着竹筏,青山徐徐从两边退去,人们会有一种入诗入画的感觉。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美丽的武夷山》教案设计理念: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让学生拥有完整的阅读过程,充分朗读,让他们经历精读与略读,朗读与默读,自悟与交流,思考与想象,课文阅读与资料收集利用,感知内容与领悟情感,理解语言与积累语言的过程。
从而锻炼他们的各种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过程与方法:1、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尊重学生感悟个性的基础上进行赏读。
2、通过一边朗读,一边想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知识与技能:1、能够读通、读顺、读好课文。
能够了解武夷山的位置与风光特点。
2、能通过想象,体会作者所描写的意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感悟语言的基础上,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
2、愿意和同学合作、探究地进行学习;能用自己的话,大胆地向他人介绍武夷山的风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播放音乐:小朋友们,首先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来静静地听一段音乐。
美丽的武夷山
武夷山是福建省著名风景区那里山水秀丽树木繁茂,美丽极了。
武夷山的山秀丽神奇,瞧,一座座山拔地而起,有的孤峰兀立,有的连绵起伏,有的如竹林森森矗立,有的像怪兽狰狞可怕,有的似少女,温柔娇羞,有的如老人,弯腰拱背。
玉如峰如一位姿态优雅的女神躺在山的边上,对面八大神正踩着祥云,飘飘欲飞,河山在峡谷之间轻轻流躺着犹如绿色丝绸,缠绕山间仿佛伸开温柔的手臂,环抱着群山。
周围的山石上有青苔绿草密布犹如铺起了绿绿地地毯,把水也染了一片浓绿,瀑布从高山上纵身一跃,不由让我想起哗啦啦地往下流,那四溅的水花如同碎玉。
李白笔下一首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山下的深潭中泉水清澈见底,太阳照在水面上,犹如在照镜子。
武夷山真美。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
《美丽的武夷山》教案
教材分析:
《美丽的武夷山》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青青的山》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
这是一篇说明性的散文,描绘了武夷山的奇山秀水。
旨在引导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体验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感受。
本文的语言与内容和谐一致,采用比喻和整齐的对句,简洁而明丽。
本课的生字较多,因而识字量较大,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生来说,朗读起来难度较大。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武夷山的美。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词句。
3、渗透句式训练。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词语,通过各种方式的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夷山入诗入画的美丽景象。
2、通过各种方式的读,发挥想象,体味武夷山的奇、险、清、静。
教学准备:
ppt教学,有关武夷山的图片。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是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由于第一课时学生围绕课题进行了质疑,但他们的问题基本上还没有解决,他们对课文的学习还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所以在第二课时,我就运用简短的话直接引入到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课文脉络。
1、引导学生通过课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知道文章写了武夷山的美,然后再通过问题“课文中又是怎样写武夷山的美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从哪两个方面写了武夷山的美?”,引导学生从文中整体感知课文是从“山”和“水”两个方面描写了武夷山的美。
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描写“山美”的段落。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读。
采用自读、指名读、默读的形式,旨在让学生读通、读明白第二自然段。
画。
用“”画出描写山的特点的词语或句子。
议。
和同桌交流自己画的句子,并说一说自己画了什么,又从这些句子中知道了什么。
读。
这个时候的读,要求是有感情地读,要读出自己的语气。
在上面的环节中,还相机进行想象能力、说话能力、写话能力的训练。
比如:想象三十六峰还像什么?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练习说话、写话等。
之后进行学法小节,引导学生总结学法:读---画---说——读在学习“水美”的段落时,教师组织学生用刚才学“山美”的方法进行自学、合作学,最后进行汇
报交流。
在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地读,指导读出自己的语气,读出自己的感受。
最后进行配乐读课文,首先指名读,读出自己的语气来,
三、拓展延伸。
在学生读好课文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看着这美丽的武夷山,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学生充分地谈自己的感受,升华自己的认识和情感。
小结:是啊,我们祖国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数不尽的美丽的山山水水,有机会的话,我们一起去走走,看看,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五、布置作业。
1、摘抄好词佳句。
目的是引导学生积累语汇,丰富自己的语言。
2、回家后,请同学们做一回小导游,把武夷山的美景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让他们也一起感受武夷山的美丽景象。
说板书设计:
美丽的武夷山
读画议读
山:奇、险
水:清、静
入诗入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