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塑料增韧
- 格式:ppt
- 大小:8.30 MB
- 文档页数:173
塑料增韧剂介绍第一篇:塑料增韧剂介绍增韧剂系列:(又称为:增韧母料、增韧料、弹性体、弹簧料、改性剂)厂家直销增韧剂特点:可与塑料混合抽粒,直接添加成型等多种加工方式。
增韧剂与塑胶混合在不影响塑料本身物性的前提下提高它的抗冲击强度,韧性,拉伸强度,耐曲折性,抗寒性,缓解热胀冷缩,降低成本。
根据客户的要求添加。
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做各种性能比/价格比的增韧剂。
增韧剂(又称为:增韧母料、增韧料、弹性体、弹簧料、改性剂)厂家直销增韧剂参数:||-品牌-||:国丰橡塑||-产地-||:浙江义乌||-规格-||:白色,黑色,透明,黄色颗粒状||-材质-||:进口橡胶原料||-产量-||:1000吨/月||-设备-||:双螺杆挤出机3套、密炼机一套、比重检测仪、熔指检测仪、抗冲击强度检测仪、拉伸强度检测仪、硬度检测仪等各种检测设备。
||-适用范围-||:聚苯(PS)、HIPS、聚丙(PP)、聚乙(PE)、ABS、PBT、塑料再生料、PS片材、PP片材、PS发泡相框线条、圣诞礼品、空调外壳、电视机外壳、电脑外壳、键盘外壳、电话机外壳、汽车保险杠,塑料复合井盖、三型聚丙烯PP-R管,塑料衣架、塑料桶/盆等多种工程塑胶。
增韧剂添加比例:PS增韧剂:5-10%;PP增韧剂:3-15%;ABS 增韧剂:5-12%;PBT增韧剂:8-10%;PE增韧剂:10%,添加比例根据客户塑料的底料及增韧剂的性能而定。
产品包装:白色增韧剂:25KG/包、黑色增韧剂:25KG/包、透明增韧剂:20KG/包、黄色增韧剂:20KG/包、半透明增韧剂:20KG/包。
纸皮袋包装。
运输方式:外地由物流发货,发货期限自客户下单第二天起算。
另本公司生产填充母料、透明填充母料、消泡剂、防潮母料、SBS、TPR 联系人:蒋用瑞***电话:0579-864139950579-854179610579-85259271 QQ:404219888第二篇:PA66增韧剂PA66增韧剂:适用于PA/PE、PA/PP合金,可大大提高合金的韧性,用于PC、ABS、PET、PBT等及其合金材料的相容剂与增韧剂,南京塑泰有生产。
如何选择塑料增韧剂?塑料增韧的主要方法是以接枝改性弹性体为分散相,塑料为基体共混增韧,能大幅提高塑料的冲击强度。
弹性体作为分散相,主要从以下八个方面影响弹性体/塑料共混物的韧性。
1.弹性体粒子间距的影响对于增韧塑料而言,弹性体粒子间距ID存在一个临界值ID c,只有当分散相的弹性体粒子之间的间距ID小于这个临界值ID c时,才会发生脆韧转变,明显提高韧性。
这是因为弹性体粒子间距较大时,粒子周围的应力场到其他粒子很小的影响,基体中的应力场只是这些孤立的粒子应力场的总和,故而共混物仍为脆性。
但当粒子充分接近至临界时,应力场不再是简单的加和,粒子周围应力场会有明显的相互作用,分散相基体层减薄,银纹尖端的塑性区相互贯通,从平面应力状态转变为平面应变状态,银纹的扩展得到抑制,基体层产生剪切屈服,共混物表现为韧性。
如图1,在PA6基体中,佳易容®5805-L (POE-g-MAH)粒子间距达到临界值后,体系发生脆韧转变,PA6转变成超韧材料。
图1增韧尼龙6冲击强度随CMG5805-L粒子间距的变化2.弹性体含量的影响塑料基体中弹性体含量增加,银纹的引发、支化及终止速率增加,冲击强度随之提高。
但是,只有当弹性体含量达到一定份数时才会有明显的增韧效果,这是因为弹性体只有达到一定份数后分散相粒子间距才能达到临界值ID c。
如图2所示,佳易容®5805-L(POE-g-MAH)添加量越高,PA6的冲击强度越高,但只有当佳易容®5805-L添加量达到约10份以上时,才会有明显的增韧效果。
图2 5805-L 添加量对PA6冲击强度的影响3.弹性体粒径的影响大量实验证明,对于某一种塑料而言,过大或者过小的弹性体粒子都不能有效引发银纹和及时终止银纹。
如图3所示,同样添加量,在PBT基体中,POE的粒子偏大,不能有效的引发和终止银纹,故增韧效果不明显。
而佳易容®SOG-02(POE-g-GMA)在PBT中的粒径比较适中,故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冲击强度。
abs塑料增韧剂的配方ABS塑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家庭领域的高性能工程塑料。
它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耐化学性和表面光泽度等特点,因此在汽车、电子、建筑、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不过,ABS塑料在低温下易脆化,而且在高温下容易变形,这给其应用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人们通过添加增韧剂来改善ABS塑料的性能,使其更加适合各种应用场合。
一、ABS塑料的性能及应用ABS塑料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单体组成的共聚物,具有以下特点:1. 机械性能优异:ABS塑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硬度等机械性能都很好,尤其是其冲击强度比普通塑料高出很多,因此在制造高强度、高耐冲击性的零件和外壳时得到广泛应用。
2. 耐热性好:ABS塑料的热变形温度为80℃左右,比一般塑料高出不少。
因此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不会出现变形和软化的现象。
3. 耐化学性好:ABS塑料具有较好的耐酸、耐碱、耐油、耐盐水等化学性质,因此在制造化学品容器、管道、阀门等设备时得到广泛应用。
4. 表面光泽度高:ABS塑料的表面光泽度很高,可制成亮面、半亮面和哑光面等不同表面效果的制品。
由于ABS塑料具有以上优异的性能,因此在汽车、电子、建筑、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1. 汽车方面:ABS塑料制成的零件有车灯罩、车门内饰板、仪表板、中央控制台、座椅等。
2. 电子方面:ABS塑料制成的零件有电视机外壳、电脑机箱、打印机外壳、电话机外壳等。
3. 建筑方面:ABS塑料制成的零件有钢化玻璃扶手、卫生间配件、水龙头、水槽等。
4. 医疗方面:ABS塑料制成的零件有医疗设备外壳、手术台、输液瓶、注射器等。
二、ABS塑料的缺点尽管ABS塑料具有优异的性能,但仍存在以下缺点:1. 易脆化:ABS塑料在低温下易脆化,当温度低于0℃时,塑料会变得脆硬,容易发生断裂。
2. 容易变形:ABS塑料在高温下容易变形,当温度高于80℃时,塑料会变软、变形,影响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PP增韧及PE/PP共混改性研究摘要:从塑料增韧聚丙烯(PP)体系(主要是与PE共混)、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增韧PP体系以及无机刚性粒子增韧PP体系3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国内外PP共混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
采用塑料类作为改性剂增韧PP,虽可增韧,但是由于体系的不相容性,往往要大量使用改性剂或添加相容剂。
PE 增韧P P 的效果取决于共混物中PE 的用量, 当PE 质量分数达到25%~40 %时, 共混物既有良好的韧性和拉伸强度,又有较好的加工性能。
使用橡胶或者热望性弹性体与PP共混增韧效果最为明显。
但由于随着弹性体用量的增加,体系在冲击强度大幅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刚性等性能的损失。
此外,还就近年发展起来的无机刚性粒子增韧PP的研究工作进展和机理研究情况作了介绍。
关量词:聚丙烯增韧聚乙烯共混改性聚丙烯(PP)是通用热塑性树脂中增长最快的品种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
PP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有着优异的综合性能。
而其亟待克服的最为突出的缺点是它的缺口敏感性显著,即缺口冲击强度较低,尤其在低温时更为突出,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增韧。
PP共混增韧方法以其效果显著、工业化投资少且迅速易行等特点而广为应用。
共混增韧改性是指用其他塑料或弹性体等作为改性剂与PP共混,以此改善PP的韧性。
常用的改性材料主要分为塑料、橡胶或弹性体以及无机刚性粒子等几类。
1.塑料增韧PP体系采用塑料类作为PP增韧的改性剂.不仅可以达到增韧的目的,而且可使材料的耐磨性、染色性等得到改善,且价格较为低廉。
应用较多的有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ILDP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氯乙烯、聚酰胺(PA)等。
但由于他们与PP的不相容性,要使体系达到较高的韧性往往需要加大改性剂用量或添加相容剂。
1.1PP/聚乙烯(PE)1.1.1 高密度聚乙烯结构、性能及应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是在每1000个碳原子中含有不多于5个支链的线型分子所组成的聚合物。
abs塑料增韧剂的配方
配方名称:ABS塑料增韧剂
配方列表:
1. ABS基料:80%
ABS基料为主要的塑料成分,负责提供材料的强度和刚性,同时也
是该增韧剂配方的基础成分。
2. SEBS增韧剂:10%
SEBS是丁苯胶-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的缩写,是一种具有很好增韧效
果的增韧剂成分。
加入SEBS能够提高ABS的延展性和抗冲击性。
3. 二甲醚双苯酸酯:5%
二甲醚双苯酸酯(DMBP)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和加工流动性,是一
种常用的助剂。
加入DMBP能够提高ABS塑料的阻燃性和加工性能。
4. 硅油:3%
硅油主要用于调节塑料的流动性和表面光泽度,加入适量的硅油能够提高ABS塑料表面的光泽度,并且降低口模及产品表面的缩孔和爆裂。
5. 二氧化钛:2%
二氧化钛是一种白色无定形粉末,用于调节塑料的颜色和提高材料的白度和均匀度。
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钛能够提高ABS塑料的白度和均匀度。
以上配方可按比例混合,并在加热混合后塑料再进行挤出或注塑成型。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生产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配比,以达到最佳的增韧效果和产品质量。
增韧理论:塑料共混改性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一种塑料的韧性,使其满足使用场合和环境对材料韧性的要求。
比较成熟的是橡胶增韧技术,但近几年与发展了非弹性体增韧技术,如无机刚性粒子增韧塑料等。
⑴弹性体直接吸收能量理论:当试样受到冲击时会产生微裂纹,这时橡胶颗粒跨越裂纹两岸,裂纹要发展就必须拉伸橡胶,橡胶形变过程要吸收大量能量,从而提高了塑料的冲击强度。
⑵屈服理论:橡胶增韧塑料高冲击强度主要来源于基体树脂发生了很大的屈服形变,基体树脂产生很大屈服形变的原因,是橡胶的热膨胀系数和泊松比均大于塑料的,在成型过程中冷却阶段的热收缩和形变过程中的横向收缩对周围基体产生静水张应力,使基体树脂的自由体积增加,降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易于产生塑性形变而提高韧性。
另外是橡胶粒子的应力集中效应引起的。
⑶裂纹核心理论:橡胶颗粒充作应力集中点,产生了大量小裂纹而不是少量大裂纹,扩展众多的小裂纹比扩展少数大裂纹需要较多的能量。
同时,大量小裂纹的应力场相互干扰,减弱了裂纹发展的前沿应力,从而,会减缓裂纹发展并导致裂纹的终止。
⑷多重银纹理论:由于增韧塑料中橡胶粒子数目极多,大量的应力集中物引发大量银纹,由此可以耗散大量能量。
较大的橡胶粒子还是银纹终止剂,小粒子不能终止银纹。
⑸银纹-剪切带理论:是普遍接受的一个重要理论。
大量实验表明,聚合物形变机理包括两个过程:一是剪切形变过程,二是银纹化过程。
剪切过程包括弥散性的剪切屈服形变和形成局部剪切带两种情况。
剪切形变只是物体形状的改变。
分子间的内聚能和物体的密度基本不变。
银纹化过程则使物体的密度大大下降。
一方面,银纹体中有空洞。
说明银纹化造成了材料一定的损伤,是次宏观断裂破坏的先兆;另一方面,银纹在形成、生长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能量,约束了裂纹的扩展,使材料的韧性提高,是聚合物增韧的力学机制之一,所以,正确认识银纹化现象,是认识高分子材料变形和断裂过程的核心,是进行共混改性塑料,尤其是增韧塑料设计的关键之一。
塑料弹性体增韧配方设计在选用弹性体品种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1)弹性体与树脂的相容性要好①极性相近原则塑料的极性大小为纤维素塑料>PA>PF>EP>PVC>EV A>PS>PP、HDPE、LDPE、LLDPE。
弹性体的极性大小为胶>丁晴胶>氯丁胶>丁苯胶>顺丁胶>天然胶>乙丙胶。
具体选用时,极性要对应和匹配,即高极性树脂选用高极性弹性体,低极性树脂选用低极性弹性体。
②溶解度参数相近原则在具体选用时,树脂与弹性体的溶解度参数差值要小于1.5,才能保证其相容性好。
(2)相容剂的加入对于树脂与弹性体相容性不好的增韧体系,应加入适当的相容剂,以提高两者的相容性。
常用的相容剂为树脂或增韧剂的马来酸酐或丙烯酸类接枝物(南京塑泰相容剂)。
(3)弹性体的协同作用不同品种的弹性体之间的一起加入往往具有协同作用,如在PP增韧配方中,EPDM和ABS复合加入增韧效果好。
(4)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制品需要透明时,选MBS;制品需要阻燃时,选CPE,制品需要耐候时,选CPE、ACR、EV A、不选MBS、ABS;制品要求成本低时,选CPE及EV A,不同弹性体价格高低顺序为MBS>ACR>ABS>NBR>CPE>EV A。
(5)刚性的补偿弹性体作为树脂的增韧材料时,在增韧的同时,使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刚性指标大幅度下降。
为了弥补刚性的损失,需在配方中加入刚性填料如碳酸钙、滑石粉及云母粉等;还可在弹性体增韧体系中加入AS、PMMA、等刚性有机树脂。
(6)弹性体的加入量弹性体的加入量不是越多越好,一般有一个最佳值。
如在PVC中加入MBS时,加入量15%为最大值。
(7)协同加入加工助剂对于弹性体加入量大的增韧配方,除ACR 弹性体外,都能增加熔体的黏度。
为此,大都需要加入润滑剂或加工助剂,以改善其加工性能。
(8)弹性体的粒度弹性体的粒度对增韧效果影响很大。
按弹性体增韧理论,对脆性树脂如PS、PP等弹性体的粒度可相对大些;而对于韧性好一些的树脂如PVC、POM、PET等,弹性体的粒度可相对小些。
增韧理论:塑料共混改性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一种塑料的韧性,使其满足使用场合和环境对材料韧性的要求。
比较成熟的是橡胶增韧技术,但近几年与发展了非弹性体增韧技术,如无机刚性粒子增韧塑料等。
⑴弹性体直接吸收能量理论:当试样受到冲击时会产生微裂纹,这时橡胶颗粒跨越裂纹两岸,裂纹要发展就必须拉伸橡胶,橡胶形变过程要吸收大量能量,从而提高了塑料的冲击强度。
⑵屈服理论:橡胶增韧塑料高冲击强度主要来源于基体树脂发生了很大的屈服形变,基体树脂产生很大屈服形变的原因,是橡胶的热膨胀系数和泊松比均大于塑料的,在成型过程中冷却阶段的热收缩和形变过程中的横向收缩对周围基体产生静水张应力,使基体树脂的自由体积增加,降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易于产生塑性形变而提高韧性。
另外是橡胶粒子的应力集中效应引起的。
⑶裂纹核心理论:橡胶颗粒充作应力集中点,产生了大量小裂纹而不是少量大裂纹,扩展众多的小裂纹比扩展少数大裂纹需要较多的能量。
同时,大量小裂纹的应力场相互干扰,减弱了裂纹发展的前沿应力,从而,会减缓裂纹发展并导致裂纹的终止。
⑷多重银纹理论:由于增韧塑料中橡胶粒子数目极多,大量的应力集中物引发大量银纹,由此可以耗散大量能量。
较大的橡胶粒子还是银纹终止剂,小粒子不能终止银纹。
⑸银纹-剪切带理论:是普遍接受的一个重要理论。
大量实验表明,聚合物形变机理包括两个过程:一是剪切形变过程,二是银纹化过程。
剪切过程包括弥散性的剪切屈服形变和形成局部剪切带两种情况。
剪切形变只是物体形状的改变。
分子间的内聚能和物体的密度基本不变。
银纹化过程则使物体的密度大大下降。
一方面,银纹体中有空洞。
说明银纹化造成了材料一定的损伤,是次宏观断裂破坏的先兆;另一方面,银纹在形成、生长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能量,约束了裂纹的扩展,使材料的韧性提高,是聚合物增韧的力学机制之一,所以,正确认识银纹化现象,是认识高分子材料变形和断裂过程的核心,是进行共混改性塑料,尤其是增韧塑料设计的关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