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真题 第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4
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32课时)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和辩证否定观(含第八、十课内容)一、判断题(请对每小题的观点进行判断,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
)1.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有的发展都是质变。
( )答案T2.只要有量变,就会有质变,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 )解析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否则不会发生质变。
答案 F3.新事物都是后来出现的,后来出现的东西都是新事物。
( )解析判断新事物不能以时间先后为标准,而要看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否有远大的前途,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答案 F4.发展肯定是变化,变化不一定是发展。
( )答案T5.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抛弃,即对不合理的旧事物的抛弃。
( )解析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答案 F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6.马云有句名言:有的人一生输就输在对于新生事物,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取决于人们的眼光②新事物总要经历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③要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和壮大④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精神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②③符合题意,题中马云的名言给我们的启示是,新事物总要经历一个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同时要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和壮大;①④观点错误,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并不取决于人们的眼光,而是有其内在规律,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精神并不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答案 B7.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
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从哲学上看,新常态体现了( )①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②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③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步入新常态,速度在增长,结构在升级,这体现了①;从通过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发展,体现了②;③把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趋势、道路等同起来,表述错误;辩证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而不是根本否定,④错误。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知识网络结构单元基本结构:本单元的核心问题: 世界是怎么样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发展、矛盾的。
总特征: 联系、发展的观点(七、八课)实质和核心: 矛盾规律(第九课) 根本要求:创新(第十课)唯物辩证法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形而上学(综合探究)形而上学对 立孤立 静止 片面 联 系发 展(全面)矛盾含义 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普遍性实质 趋势 状态含义普遍性 特殊性 主次矛盾 主次方面 孤 立静 止片 面用联系的观点用发展的观点辩证否定观和革命的批判精神培养怀疑批判精神,树思维方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辩 证 法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联系的含义(2)联系的特点及其方法论要求(3)整体与部分的含义(4)系统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5)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理解:(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1)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2)联系自己学习的实际.说明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材料归纳基本观点的能力(2)培养同学们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观察、说明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会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二、【重点、难点】: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2、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3、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4、掌握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三、【整体感知】: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联系的相关知识和要求,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四、【方法点津】:(1)阅读教材,概括出联系观点的原理内容。
(2)结合联系的三特征,深入领会联系观点的方法论要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完全依托大数据高考分析软件原创甄选而成)A组1.据传,某人遇到豆腐滞销,因怕豆腐变坏,血本无归,便将豆腐切成小块,配以盐、香料,置于坛中,并封其口,以为这样便可造出腐乳来。
谁知过了一些日子打开坛口,腐乳没做出来,豆腐臭气熏天。
试尝之,其味鲜美。
遂将此臭豆腐试销,竟获得顾客好评,臭豆腐从此流传开来。
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有()①要从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之中把握事物②大胆利用和借助美好愿望直接创造出新事物③敢于颠覆传统,推动新事物不断成长和壮大④联系是多样的,要善于把握和建立事物新的具体联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臭豆腐的产生强调人要善于在联系中把握事物,善于利用联系,①④表述正确,符合题意;②中“借助美好愿望直接创造”表述错误;③中“颠覆传统”表述错误。
答案 B2.从哲学上看,漫画《包办》中某厂长背离了()A.联系的普遍性B.联系的主观性C.联系的多样性D.联系的客观性解析漫画《包办》反映了某厂长割裂生产与安全的相互联系,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D 项符合题意。
A、C两项与题意不符,B项否定了联系的客观性,均应舍去。
答案 D3.随着宁杭高铁开通,长三角同城化效应更加明显,“1小时交通圈”逐渐形成。
这将带动两地的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说明()①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②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④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解析宁杭高铁开通、“1小时交通圈”的形成是人们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联系的表现,故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人为事物的联系和自在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并不依赖于人为事物的联系,②③错误。
答案 A4.麦肯锡是美国有名的富翁,他坐飞机只坐头等舱,他解释说:“我在头等舱认识一个客户,就能给我带来一年的收益!”比尔·盖茨比麦肯锡更富有,有人在经济舱看到他,就问他为什么不坐头等舱,他说:“头等舱比经济舱飞得快吗?”麦肯锡的“机会战略”值得人们学习,比尔·盖茨的节俭精神也让人崇敬。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中国“天河二号”再度蝉联冠军;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一个“大窝凼”里,世界最大单口——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9月25日投入使用;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2016年,①创新结出累累硕果,成功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经济结构性改革处在关键时期。
要使我国发展从过度依赖自然资源转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③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④紧紧依靠结构性改革和科技创新,推动新动能加快成长、化蛹成蝶,促进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凤凰涅槃,用创新的翅膀使中国经济飞向新高度!【设问】从辩证法角度思考,为什么“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第一步:获取信息,调动知识答案:(1)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应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抓住“创新”这一主要矛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2)辩证的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应不断进行创新,以创新推动国家发展。
(3)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因此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4)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基础巩固1.2017年8月4日,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速无线通信技术首次在高铁上成功进行了演示。
该技术采用高频谱标准,能够拥有高速移动性能和高带宽传输,以及稳定的切换性能。
这一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高铁和地铁上,还可以用来解决偏远农村地区的无线宽带上网问题,更可以跟随高铁技术一起走出国门。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第二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第二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第二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4的全部内容。
第二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编者选题表题号考查点易中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2、34、9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1、3、5、69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7、89一、选择题1。
在我国,抗虫棉的推广不仅使农民累计增收了760亿元,而且节约了1亿千克农药,减少了环境污染。
抗虫棉的推广还完善了农业科技服务和农民技能教育培训等体系。
这表明农业科技创新()A。
开辟了更广阔的农业劳动对象B。
带来了理论创新和生产实践的深化C.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D。
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解析:D 由题意知,农业科技创新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故选D。
A、B、C与题意不符,不选。
2。
漫画表明,创新能够( )①更换人们的生产工具②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③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④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发展A。
①②B。
①④ C.②③D.③④解析:C 举办职工技术比赛是为了激发职工创新活力,提高职工科技素质,②③正确.创新能够更新人们的生产工具;①错误;④材料未体现。
备战2018高考政治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15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2018年高考试题】1(2018高考大纲版全国卷28)物联网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各种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跟踪、控制和信息的互换、共享。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
这进一步佐证了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②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④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2(2018高考福建卷36)图11、图12蕴涵的哲理有①图11表明把握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②图12表明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③图11、图12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④图11、图12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因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A 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3(2018高考江苏卷30)宋代徐玑在《黄碧》中说,“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
其中所呈现的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A. 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B. 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C. 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D.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
根据材料,明显是人为事物的联系,无论是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具有客观性。
答案选D。
1(2018高考江苏卷31)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 盘等的过程。
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
这说明A. 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B.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C.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D. 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发展的实质。
根据材料,这种发展是事物前进上升的变化。
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答案选C。
1(2018高考江苏卷32) 电影《泰坦尼克号》和歌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因歌颂纯真的爱情而为世人所熟知,我国的爱情名著《牡丹亭》以舞剧的形式在纽约上演,也为美国观众所欣赏。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联系观与发展观1、(全国卷Ⅱ.22)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含,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的哲学依据是(C )①社会的发展受人的意志和意愿的支配②社会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③社会的发展是新事物和旧事物交织融合的过程④社会的发展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全国卷Ⅲ.21)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依存度日益加深。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得益于中国。
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D )①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②部分区别于整体,整体的状况不一定影响部分③部分影响整体,部分的发展有利于整体的发展④整体与与部分相互依存,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是发展变化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北京卷.27)“窗含西的千秋雪”““玉窗五见樱桃花”。
中国传统建筑中窗的设计,巧妙之处在于可以引进阳光、空气,为居室主人呈现大自然的馈赠,借助窗外的空间美,人的心灵之窗也被打开,“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下列选项正确的有(D )①“窗”“景”“情”之间是本质的必然的联系②借窗生景的设计体现了征服自然的天人合一理念③窗与景、景与诗、诗与情的交融体现了人的创造性④窗的设计体现了内与外、近与远、有限与无限的和谐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江苏卷.24)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诗云:“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桑和梓原本是两种树,在古代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人们常在房前屋后栽植桑梓,而后人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树和梓树也心怀敬意。
久而久之,“桑梓”便成为祖先崇拜的符号和故乡的代称。
由此可见( D )①文化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③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④文字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载体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江苏卷.29)下列选项与图4漫画《盲目加工》蕴含的哲理相符的是(D )图4A.捡了芝麻,丢了西瓜B.一着不慎,满盘皆输C.百足之虫,死而不僵D.只见树木,不见森林6、(天津卷.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的中流砥柱作用日益突出,国企改革也站到了新的历史节点上,翻开了新篇章。
(3)“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新事物,其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会一帆风顺。
”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知识,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10分)【参考答案】(10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交的必然结果。
国企混改要在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不能急于求成。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国企混改是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也会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要经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不会一帆风顺。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与实质7、(全国卷Ⅰ.22)2018年4月,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探索出一条生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这一论断反映的辩证法道理有( B )①“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②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分离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全国卷Ⅱ.21)中医药理论重视整体诊疗、强调个体化、对症下药、辨证施治等,其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 )①事物的矛盾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相同②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交替决定事物的性质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转化支配着事物的发展变化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9、(北京卷、24).每年三四月间,居庸关长城附近山花盛放。
市郊铁路S2线列车穿行于花海中,被称为“开往春大的列车”,吸引了大量踏青的游客,游客的涌入给森林消防和轨道交通带来了安全隐患,当地政府采取封山禁入措施,但效果不理想,于是转变思路,变堵为疏,着手规划建设花海列车观景平台,这一做法(C )①履行了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有利于建立良好市场秩序②自觉运用矛盾观点,创造条件,将风险点转化为共赢点③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④有利于开发该线路的经济价值,说明文化的力量来自于经济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江苏卷.30)无人驾驶技术将对未来的交通带来深刻变革。
2018年3月,某公司的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引发了人们对该技术前景的担忧。
不过有专家认为,这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材料体现的主要哲理是(B )A.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11、(江苏卷.34)德国有个千年小镇,自1928年起每年2月都会举办“中国人狂欢节”,挂灯笼、贴福字,到处洋溢着中国气息。
当地人讲,他们与中国很早以前就有通商交往,由于迷上了中华文化,便渐渐以“中国人”自居。
不过,《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显示,不少海外受访者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更多的还局限于中餐、中医药和武术等,中华文化要在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依然任重道远。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有人认为,中华文化唯有秉持民族特色,才能在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请从矛盾基本属性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6分)【参考答案】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矛盾双方具有斗争性,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中华文化需要秉持民族特色;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依赖、相互贯通,中华文化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题中观点强调了矛盾双方的差异性,肯定了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但忽略了本民族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之间的同一性。
12、(北京卷.39)(10分)交换:各自把自己的给对方。
——《汉语大词典》交换的历史由来已久,《诗经·卫风》中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记载了古老的物物交换。
每个人有不同的技能和禀赋每一块土地有各自的特色和资原,交换就从这种多样性而来,稻作地区的人们用粮食换取来自草原的马.东方的丝绸绢帛换取来自西方的钟表。
在驼铃悠扬的古丝绸之路上伴随着货物交换的还有阿拉伯数字、青花瓷技艺和茶文化。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思錐碰撞中“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比交换后每个人都有两个思想”。
在全球化时代,交换愈加频繁便捷,红酒、纺织品、汽车、机械装备等数以万计的货物在各国海关进出,国际媒体间定期交换报道内容,国家首脑会晤交换对国际事务的意见……实物、信息、知识和思想的交换碰撞每天都在发生,从哲学角度阐述交换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参考答案】①矛盾各有其特殊性,交换能够使每个人,每个地区更好的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成为可能;②联系的普遍性,交换打破了各地区的隔绝状态,促进了分工、合作,使全球成为个普遍联系的整体;③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知识和思想的交流促进不同观点的交流、碰撞,取长补短,推动认识的上升、发展、创新;④实物的变换,推动全球范围内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满足了不同地区人们的需求,带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实现了系统优化。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3、(北京卷.25)山脊上,代表中华悠久文化的长城蜿蜒曲折:山腰间,詹天佑创造性设计的“人”字形铁路折回而上:地表下,运用当代中国先进技术建造的京张高铁穿行向前。
为避免破坏沿线文物和环境,京张高铁建设者采用“精准微爆破”等所技术,在地下100多米建造隧道,做到施工地表零沉降,实现了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B )A.京张高铁与“人”字形铁路是新旧事物的关系B.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C.建设者的创新意识是高铁成功建设的首要前提D.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体现了矛盾同一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14、(江苏卷.32)在保留周围平房原建筑面貌的基础上,内嵌现代木质结构,将古色古香和现代气息相结合……在旧城改造中,某地通过构建“房中房”和公共空间,在老旧四合院中为居民提供符合现代生活标准的居住条件,同时也实现了对老建筑的保护。
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D )①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③要树立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④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5、(海南卷.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8分)2016年11月3日,我国最大推力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火箭运载能力提升了2.5倍以上,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长征五号”新研产品比例高达90%,攻克了大直径箭体结构、大型低温捆绑火箭等十二大类247项核心关键技术。
在“长征五号”研制过程中,我国航天人发扬自力更生、自主创新、锐意进取、顽强拼博的精神,采用全数字化三维设计方法,改善受力设计和焊接工艺,累计开展7 000余次、1 000余项地面各种试验……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2年来,已建成了种类齐全、配套完整的航天工业体系,先后向9个国家出口11颗卫星,与37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21项双边合作协定或者协议,为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秘鲁等国提供卫星服务,支持他们防灾减灾,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了积极贡献。
(1)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创新的观点并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航天人是怎样以创新来推动中国运载火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
(10分)【参考答案】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推动科技的发展。
航天人创新思维方式,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实现创新设计;推进实践创新,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推动中国运载火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