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测试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20.70 KB
- 文档页数:5
复习题库专业(班级)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非周期信号的频谱是( a )A.连续的B.离散的C.基频的整数倍D.脉冲函数2.周期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必为( A )A.周期偶函数 B.非周期偶函数C.周期奇函数 D.非周期奇函数3.已知函数x(t)的傅里叶变换为X(f),则函数y(t)=2x(3t)的傅里叶变换为( B )4.将电阻应变片贴在( c )上,就可以分别做成测力、位移、加速度等参数的传感器。
A.质量块B.导体C.弹性元件D.机器组件5.一阶系统的动态表征参数是( d )A.线性度B.固有频率C.阻尼比D.时间常数6.某周期偶函数f(t),其傅立叶级数中 ( A )A 不含正弦分量B 不含余弦分量C 仅有奇次谐波分量D 仅有偶次谐波分量7.一阶系统的动态表征参数是( d )A.线性度B.固有频率C.阻尼比D.时间常数8.利用相邻双臂桥检测的应变式传感器,为使其灵敏度高、非线性误差小( C )A.两个桥臂都应当用大电阻值工作应变片B.两个桥臂都应当用两个工作应变片串联C.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反的工作应变片D.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同的工作应变片9.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D )A.重复性 B.线性度 C.灵敏度 D.带宽10.按照工作原理分类,固体图象式传感器属于( A )A.光电式传感器 B.电容式传感器C.压电式传感器 D.磁电式传感器1.不属于二阶系统的动态动特性指标的是( a ) --3A.线性度B.固有频率C.阻尼比D.带宽2.下列描述不正确的( b ) --3A.周期信号可以展开无数个谐波信号之和形式B.非周期信号不可以展开无数个谐波信号之和形式C.周期信号谱线只出现在基波频率的整数倍D.非周期信号的谱线是连续的3.不属于热电偶定律的( d ) --3A.中间导体定律B.中间温度定律C.参考电极定律,D.和差特性4.在测量电路中,一般使用( b )热敏电阻进行温度补偿,以提高精度。
车辆测试技术第一章概述一、基本概念所谓“汽车测试”,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实际测试的手段确定汽车的某个(些)参数。
这里的“参数”,一般是指物理量的定量数值;个别情况下也可能是定性评价。
一般来说,汽车试验所采用的仪器设备、试验场所、试验环境和试验工况等,都应该遵循国家或者相关部门、行业或企业发布的正规标准文件。
标准可以确保试验操作规范、安全,数据结果准确、可信、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可比性。
而有些探索性、创新性试验,也可以由研究人员自行制定试验标准和操作规范,这也是对汽车基础理论、设计制造技术和汽车试验方法的有力推动。
二、试验与理论的关系、试验的必要性理论分析不能完全取代实际测试,尤其是对于现代汽车行业来说,汽车试验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作为一种室外交通工具,汽车的使用条件复杂,整车、各系统、机构和零部件会遇到各种难以预料的载荷、工作条件和行驶环境。
2.汽车是一种高度普及的社会化的民用商品(军用和专业比赛车辆不在此列),研究、制造单位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
厂商为了争夺市场,势必要在产品的性能、质量和成本之间做出平衡,“不惜血本”的模式是走不通的,过分的“精益求精”也是不符合商业规律的。
一个研发任务,要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条件下,寻求在法规允许和市场满意框架下的利益最大化,势必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试验手段,定量、可靠地确定产品的设计参数,达成研发和制造效费比的最优化。
而在深层次的理论分析和机理解释方面,暂时有所欠缺是可以接受的。
3.汽车研究和设计的许多问题,已经有了理论模型,但是这些模型并非普遍适用,或者模型中的某些参数不易确定。
4.由上述几点可以看出,理论不能代替试验,归根结底,在于现有理论的不准确性或者局限性。
因此,进行汽车试验,以及对汽车试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对于优化汽车产品的设计、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完善汽车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刺激和带动相关技术理论(如,传感技术、信号分析理论和技术、电子设备制造技术等等)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解读汽车检测的技术原理与总结。
一、汽车检测的技术原理1.传统检测技术传统的汽车检测技术主要是针对汽车的静态部分和动态部分进行检测。
其中静态部分包括汽车的车身、底盘结构、驾驶内部电子设备等,动态部分主要是指汽车的发动机、变速器、制动系统等机械部件。
传统技术在汽车检测方面是比较成熟的,通过对检测器的操作和依靠人工判断,可以检测出汽车的基本状态。
但是,传统技术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即检测结果不够准确。
由于传统技术对汽车状态的评估只是基于经验予以推断,这很容易导致误判。
2.现代检测技术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逐步改进,汽车检测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现代检测技术主要分为数据检测和故障诊断两个方面:(1)数据检测:是指通过汽车的各种传感器收集和分析来自汽车的数据,并进行计算和处理。
这种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对汽车各种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评估。
(2)故障诊断:是指通过对汽车的各种故障量的检测,对汽车进行故障诊断和问题排查。
这种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及时发现汽车的故障问题,有效修复,并避免不必要的损害和安全风险。
二、汽车检测的检测方法1.静态检测方法静态检测主要是对汽车的车身结构和车身尺寸进行测量和评估。
这种检测方法通过专业工具和测量仪器进行汽车各个关键部位的测量,来判断汽车是否存在结构性缺陷和尺寸偏差。
2.动态检测方法动态检测是指通过专业仪器对汽车动态部分如发动机、变速器、制动系统、悬挂系统以及底盘结构等进行测试和评估,在汽车行驶阶段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隐患,从而及时进行处理。
动态检测通常需要专业的检测设备和判断技术,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安装脚本等。
三、汽车检测技术发展趋势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检测技术也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和更加深远的发展前景。
未来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的应用技术的应用是未来汽车检测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技术,可以对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监测和评估,在游客确认提高检测的速度和准确度的前提下,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
汽车测试技术及标准规范一、引言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安全性、性能和环境友好性的要求愈发严格。
为确保汽车质量和安全,对汽车进行全面科学的测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汽车测试的技术方法以及相关的标准规范,旨在为读者提供有关汽车测试的资料,并满足读者对下载文件的需求。
二、汽车测试技术分类1. 动力总成测试动力总成是汽车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综合性能。
动力总成测试主要包括发动机功率输出测试、传动系统测试以及变速箱性能测试。
在这些测试中,广泛应用的技术手段包括底盘测功机测试、实际路况测试以及模拟测试等。
2. 制动系统测试制动系统是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系统之一。
制动系统测试旨在评估制动性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制动距离测试、紧急制动测试以及湿滑路面制动测试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为制动系统的改进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3. 碰撞安全测试碰撞安全测试是评估车辆在碰撞事故中保护乘客的能力,对汽车整体结构和安全性能做出全面评估。
在碰撞安全测试中,常用测试方法包括正面碰撞测试、侧面碰撞测试、翻滚测试以及行人保护测试等。
这些测试方法能够为汽车设计与制造提供重要参考。
4. 噪音与振动测试噪音和振动是消费者关注的重要指标之一。
进行噪音和振动测试,可以评估汽车内外部噪音源,为汽车的改进提供方向。
在这方面的测试中,涉及的技术方法包括噪音功率谱分析、噪声源定位分析以及振动模态测试等。
三、汽车测试标准规范1. 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对汽车测试进行了广泛规范,为全球范围内的汽车测试提供了统一的依据。
例如,国际标准组织(ISO)发布了ISO 3795标准,规定了汽车内燃机动车的防燃性能测试方法;ISO 23274标准则规定了汽车制动系统的湿滑路面制动测试方法。
2. 国家标准各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汽车测试标准,以适应本国汽车市场的需求和特点。
以中国为例,国家标准GB 12676规定了汽车通用驾驶员的视野要求,而GB 7258则规定了汽车安全技术条件。
汽车测试技术樊继东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汽车试验的类型有哪些。
答: (1)按试验目的的分类a质量检查试验b产品定型试验c研究性试验(2)按试验对象分类a整车试验b机构及总成试验c零部件试验(3)按试验场所分类a室内试验b室外道路试验c试验场试验2、如何进行汽车试验。
答: (1)试验准备阶段a制定试验大纲b准备仪器设备c人员配备和试验记录表格的准备(2)试验实施阶段(3)试验结束(总结)阶段3、试述误差的定义和来源。
答:误差是测量值与被测量之间的差。
主要有:a装置误差.b方法误差c环境误差d人员误差4、系统误差的分类和消除方法有哪些。
答: (1)根据系统误差变化与否分类a恒值系统误差b变值系统误差(2)按误差产生的原因分类a工具误差b装置误差C环境误差d方法误差e人员误差(3)根据误差的变化规律分类常值性的,累进性的、周期性的以及按复杂规律变化的系统误差系统误差的消除(1)固定不变的系统误差消除方法a代替法b交换法(2)线性系统误差消除方法对称测量法(3)周期性变换的系统误差消除方法每隔半个周期进行一次测量,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测量值,则可消除周期性误差。
5、试述随机误差的分布和消除方法。
答: a分布:呈正态分布b消除方法:消除趋势项; 算术平均值,无限接近被测量的真值6、试述粗大误差的来源和消除方法。
答:①来源:a测量人员:由于测量者错误的读数和错误的记录造成的。
b客观外界条件:由于测量意外的改变(如外界振动)②引起仪器示值或被测对象位置的改变而产生粗大误差。
a消除方法:对于出大误差,除了设法从测量结果中发现和鉴别而加以剔除外;b此外,可采用不等精度测量和互相之间进行校核的方法3δ准则(莱以特准则)、罗曼诺夫斯基准则7、介绍回归分析处理数据的方法。
答: a一元线性回归b一元非线性回归c多元线性回归8、试述动态试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1)数据分析2)数据准备3)数据性质检验4)数据分析类型9、试述试验数据修约的规则。
第二章1. 掌握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2. 实验:方波信号的合成与分解3. 傅里叶级数的表达形式:4. 周期信号频谱的特点:①离散性②谐波性③收敛性 第三章1.了解测试装置的静态特性指标:灵敏度、线性度、回程误差、精确度、稳定和漂移2.掌握传递函数的定义:系统输出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分母中S 的幂次n 代表微分方程的阶数。
所对应的系统分别称为一阶系统,二阶系统,三阶系统,…。
3.掌握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和正弦信号响应:时间常数τ的影响\4.一阶装置的时间常数τ 越小,阶跃响应动态误差越小,响应速度越快。
000()sin sin 3sin 535A A x t A w t w t w t =+++11101110()()()m m m m n n n n b s b s b s b Y s H s X s a s a s a s a ----++++==++++测试系统在典型输入下的响应一阶装置正弦响应:输出频率与输入频率不变;幅值有所衰减,时间常数τ越小,振幅误差越小 ;相位滞后 角,时间上则延迟 。
➢ 用一阶装置进行测量,若被测被测信号频率为120Hz ,若要求装置指示值的幅值误差小于5%,问时间常数应取多大?若用具有该时间常数的同一系统作60Hz 信号的测试,问幅值误差是多少?➢ 熟悉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二阶系统,系统的响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阻尼比ζ 和固有频率 。
越高,系统的响应越快。
阻尼比直接影响超调量和振荡次数。
ζ选在0.6~0.8之间。
第四章1.掌握传感器的定义2.掌握电阻应变片传感器的分类、应用、电路(电桥)/ϕω1)()()()(-=-=w A w X w X w Y ε➢金属电阻应变片分为丝式、箔式、金属膜式和半导体式(压阻式)。
➢掌握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掌握差动传感器的优点:线性、灵敏度明显提高,抗干扰能力提高。
➢掌握电容传感器的分类、特性➢掌握压电传感器工作原理和常用压电材料➢了解磁电感应式传感器,熟悉霍尔元件的灵敏度影响因素➢熟悉常用光电传感器元件,掌握光电转速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的应用➢射式光电转速传感器的结构见下图。
汽车检测技术标准第一章概述1、汽车检测(vechicle inspection):1、汽车不解体2、利用汽车检测设备与计算机技术3、对汽车性能进行快速、准确、定量的检测4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者工作能力的检查与测量5、汽车继续运行或者进厂保护或者修理提供可靠的根据2、汽车检测的目的:1、预防故障。
2、建立科学的汽车维修体系。
3、汽车检测的分类:1、汽车安全环保检测(年检,安全性、环保性)。
2、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可靠性、操纵稳固性)。
4、检测参数:1、工作过程参数(发动机功率、制动力)2、伴随过程参数(振动、噪声、异响)3、几何尺寸参数(气门间隙、自由行程)。
5、检测参数的选择原则:1、灵敏性:检测参数相关于技术状况参数的变化快慢。
2、单值性:单调性,汽车技术状况参数:初始值uf终了值ue的范围内,检测参数的变化不应出现极值(即dP/du≠0)3、稳固性: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多次测的统一检测参事的测量值,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6、检测参数标准的类型: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JT-交通,/T-推荐性)、3、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7、检测参数标准的构成:初始值、许用值、极限值。
8、测量:利用测量仪表通过实验与计算方法获取检测参数的量值。
9、汽车检测设备的构成:试验条件模拟装置、取样装置、附加装置、测量系统。
10、测量系统的构成:传感器(把非电物理量转换成电量信号的一种变换器)、信号调理电路、测量仪表。
11、信号调理电路: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各类形式的信号处理(如电量转换、阻抗转换、离屏蔽、小信号放大、温度补偿、滤波与调制等)将其调整为适合后续处理电路(A/D卡)应用的规范信号(0~5V、0~10mA及4~20mA等电信号)。
(热电偶)12、智能仪表与虚拟仪表:智能仪表(微处理器与电子仪器相结合的产物)、虚拟仪表(计算机与电子仪器结合的产物)。
区别?13、汽车检测线的检车单元布置的4个原则:1、对现场的环境污染最小。
汽车检测技术名词:1、汽车技术状况: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的参数值得综合2、汽车故障:汽车部分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现象3、汽车检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进行的检测和测试4、汽车诊断:在不解体条件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查明故障部位及原因进行的检测、分析和判断5、工作过程参数:是汽车、总成、机构工作过程中输出的一些可供测量的物理量和化学量6、最佳诊断周期,是能保证车辆的完好率最高而消耗的费用最少的诊断周期7、发动机的有效功率:是曲轴对外输出的净功率,是一个综合性评价指标8、稳态功率:是指发动机在节气门开度一定,转速一定和其他参数都保持不变的稳态状况下,在测功机上测得发动机功率的一种方法9、动态测功:是指发动机在节气门开度和转速等参数均处于变动的状态下,测定发动机功率的一种方法10、转向盘自由转动量:是指汽车转向轮保持直线行驶位置静止时,轻轻左右晃动转向盘所测得游动角度11、汽车动力性:是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12、实测有效功率:是指发动机实际环境状态下所输出的功率13、校正有效功率:是指实测有效功率校正到标准环境状态下的功率14、总功率:是指发动机仅带维持本身正常运转所必需的附件时输出的校正有效功率动力性评价指标15、声级计:是一种能把工业噪声、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等,按人耳听绝特性近似地测定其噪声级的仪器16、配光特性:把用等照度曲线表示的明亮分布特征称为配光特性 17、评价指标:汽车动力性采用汽车发动机在额定转矩和额定功率时的驱动轮输出功率作为评价指标18、检测工况:采用汽车额定转矩和额定功率的工况简答题? 检测站服务功能:1、依法对运营车辆的技术状况进行检测2、依法对车辆维修竣工质量进行检测3、接受委托,对车辆改装、延长报废期、相关新技术、科研鉴定等项目进行检测4、接受交通、公安、环保、商检、计量、保险和司法机关等部门,机构的委托,为其进行规定项目的检测 ? 检测站类型:1按服务功能(安全检测站、维修检测站、综合检测站) 2按规模大小分(大型检测站、中型检测站、小型检测站) 3按职能分类(A级站、B级站、C级站) ? 诊断参数的选择原则:灵敏性、单值性、稳定性、经济性、信息性? ABS工位:策划量检测、制动力检测、车速表指示误差检测、本工位检测程序说明 ? 无负荷测功原理:基于动力学原理。
汽车设计中的数据采集与车辆测试技术汽车设计与制造是一个复杂且需要大量实验验证的过程。
在设计和生产汽车的过程中,数据采集和车辆测试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汽车设计中的数据采集与车辆测试技术,以及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一、数据采集技术数据采集技术是在汽车设计过程中收集关键信息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集和处理大量数据,汽车制造商可以了解车辆的性能,优化设计方案,并提高产品质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数据采集技术。
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收集各种车辆数据的关键工具。
例如,加速度传感器可用于测量车辆的加速度和减速度,以评估车辆的动力性能。
压力传感器可用于监测发动机的气缸压力,优化燃烧效率。
温度传感器可用于监测发动机和冷却系统的温度,确保车辆在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运行。
2. 数据记录仪数据记录仪是一种可以记录和存储车辆运行数据的设备。
它可以存储车速、行驶里程、引擎转速等关键参数,以及其他诸如制动力、转向角度等特定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分析车辆的性能,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3. 车载通信系统车载通信系统可以将车辆数据传输到云端或服务器中心。
通过这种方式,汽车制造商可以远程监测车辆的性能,并实时收集数据。
这种技术有助于更快地发现和解决车辆问题,提高维修效率,同时也为车主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体验。
二、车辆测试技术车辆测试技术是一种评估和验证车辆性能的方法。
通过对车辆进行各种类型的测试,制造商可以确保汽车的质量和安全性。
以下是几种典型的车辆测试技术。
1. 路试测试路试测试是一种在实际道路条件下对车辆性能进行评估的方法。
在路试中,汽车制造商可以测试车辆的操控性、加速度、制动性能等。
此外,路试还可以评估车辆在真实道路环境下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2. 制动测试制动测试是评估车辆制动性能的关键测试之一。
制动测试可以检查车辆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和响应性。
通过测量制动距离和刹车力度等参数,制造商可以评估制动系统的效能,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车载测试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随着汽车科技的飞速发展,车载测试技术作为汽车行业中的重要一环,也在不断创新与进步。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车载测试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
一、智能化测试技术的兴起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化测试技术在车载测试中的应用愈发广泛。
传统的测试手段主要依赖于人工操作,耗时且容易产生误差。
而智能化测试技术通过无线连接和自动化控制,实现对车辆各项指标的快速、准确测试。
例如,通过与车辆内部系统的连接,可以实时监测并记录汽车的运行状态,进而提高故障诊断的效率。
二、全面测试的需求增加随着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出现,车辆的测试需求也日益增加。
传统的测试方法往往只注重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而对新能源汽车的测试则需要更加全面的考量。
例如,电动汽车的电池寿命、充电效率等方面的测试成为了不可忽视的要素。
因此,在车载测试中,全面测试的需求逐渐增加,测试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以满足这一需求。
三、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的提升车载测试技术产生了庞大的数据量,如何高效地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方法中,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通常需要依赖于外部计算设备,过程繁琐且耗时。
而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车载测试设备的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也在不断增强,能够实现实时的数据分析与处理,大大提高测试效率。
四、车辆通信技术的升级车辆通信技术的发展对车载测试技术的进一步推进起到了重要作用。
传统的车载测试设备通常采用有线连接方式,存在连接不便、传输速度慢等问题。
而随着5G技术的普及,车辆通信的速度将得到极大提升,测试设备与车辆之间的数据传输将更加方便、快捷,减少了测试时间,并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五、虚拟测试技术的广泛应用虚拟测试技术作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项车载测试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
虚拟测试技术通过计算机仿真,能够准确地模拟车辆在各种条件下的测试情景,大大提高了测试的效率和可靠性。
同时,虚拟测试技术还能通过模拟不同的测试情况,帮助汽车制造商在产品研发阶段更好地评估车辆设计的合理性,减少了实际测试的成本和风险。
1.评价汽车基本性能指标有哪些?汽车动力性指标、汽车燃油经济性指标、汽车制动性指标、汽车操纵稳定性指标、汽车平顺性指标。
2.评价汽车动力性性能指标有哪些?最高车速(驱动力-阻力、档位)、加速时间(原地起步、超车)、最大爬坡度(高档爬坡度、后备功率)。
3.汽车动力性实验常用的仪器设备有哪些?汽车底盘测功机、第五轮仪、光电测速仪、发动机综合测速仪、数据采集系统。
4.测试汽车经济性能常用的实验项目有哪些?常用的实验设备有哪些?①(直接挡全节气门加速、等速、多工况、限定条件下的平均使用)燃油消耗量试验②质量式和容积式油耗仪、底盘测功机、电喷式汽油机流量传感器。
5.试分析影响汽车经济性能的因素?装载质量、测量路段距离、行驶工况及操作规定、车速规定。
6.汽车制动性能实验常用的仪器设备有哪些?第五轮仪、反力式(滚筒式、平板式)制动试验台、汽车综合测速仪、制动减速仪。
7.汽车平顺性评价指标有哪些?常用的仪器设备有哪些?①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撞击悬架限位概率、行驶安全性。
②路试(加速度传感器、前置放大器、数据采集分析仪)、台架(电子液压激振试验台)。
8.汽车操纵稳定性实验常用的仪器设备有哪些?汽车操纵稳定性测试仪、五轮仪、光纤垂直陀螺仪、测力转向盘、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主机。
9.试分析汽车噪声的来源有哪些?发动机的机械噪声、燃烧噪声、进排气噪声和风扇噪声;底盘的机械噪声、制动噪声和轮胎噪声;车厢振动噪声、货物的蜂鸣声等噪声。
10.汽车噪声测量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哪些?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测试方法、车内噪声的测量方法、汽车驾驶员耳旁噪声测量、汽车定置噪声测试方法。
11.汽车排放常用的测试仪器有哪些?不分光红外线CO和HC气体分析仪、四气体与五气体分析仪、滤纸式烟度计和不透光式烟度计。
12.简述汽车通过性的实验项目及试验目的。
项目:最小离地间隙、纵向通过角、接近角、离去角、最小转弯直径、车辆的外廓尺寸。
目的:便于对汽车通过性能的研究,提高汽车的通过性。
13.汽车检测线的类型有哪些?安全检测线、环保检测线、综合检测线。
14.发动机功率检测的方法有哪些?常用的检测设备有哪些?稳态和动态测功。
发动机自动测控系统。
15.发动机点火系统测试指标有哪些?常用的检测设备有哪些?测试指标:点火提前角、闭合角、重叠角、起动电流、起动电压、起动转速、单缸动力性。
设备:发动机综合测试仪、正时灯。
16.测试点火提前角常用的设备和方法?离心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真空点火提前调节装置、辛烷提前角的手动调节装置。
17.发动机气缸密封性诊断参数有哪些?气缸压缩压力;气缸漏气量的测定;曲轴箱窜气量;进气管真空度。
18.汽车的主要碰撞防护装置有哪些?安全带、保险杠、安全气囊。
19.发动机性能试验项目有哪些?功率;点火系统;燃料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气缸密封性。
20.变速器试验项目有哪些?变速器总成疲劳寿命试验;变速器升温及润滑试验;同步器性能及寿命试验;换档试验。
21.叙述汽车风洞常规实验内容?刮水器的风洞试验、溅落试验、噪声试验、车厢内部通风换气试验、空调试验、环境试验。
22.发动机润滑系评价参数有哪些?机油压力、机油品质、机油消耗量。
23.试说明实车碰撞实验的目的?碰撞试验常用的仪器设备有哪些?目的:为了研究汽车在发生碰撞事故时的安全特性以及乘员的受伤情况。
仪器设备:车顶及侧门强度试验台、安全带固定点强度试验台、静强度试验用夹具、移动壁障、平台车。
1.汽车最高车速的含义及影响最高车速的因素有哪些?最高车速是指在水平良好的路面上汽车能达到的最高行驶车速,是汽车在平坦路面无风条件下,行驶阻力和驱动力平衡时的车速。
影响因素:汽车发动机的功率、发动机最大转矩、最大转矩时的转速、传动系的传动比、行驶阻力等。
2.试叙述汽车滑行实验和原地起步连续加速性能试验的目的和实验步骤?①汽车加速到某一预定的车速后,摘空挡利用汽车的动能继续行驶直到停止的过程叫滑行。
滑行试验的目的:一般是为了检查汽车底盘的技术状况和调整状况,同时也是道路上测定汽车行驶阻力的方法之一,可作为室内台架试验时设定底盘测功机系数的依据。
②在最高挡和次高挡加速性能试验中,汽车在变速器预定档位以预定车速作等速行驶,用第五轮仪监视初速度,当车速稳定后驶入试验路段迅速将加速踏板踩到底,将汽车加速行驶到该档最大车速的80%以上。
3.汽车制动性能评价指标有哪些?并说明各评价指标的含义?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抗热衰退性能;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即制动时汽车不发生跑偏、侧滑以及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
4.试分析汽车制动跑偏的原因?①左、右轮制动摩擦片与制动鼓间隙不同;②左、右轮制动摩擦片与制动鼓接触面积相差过大;③左、右轮制动摩擦片材质各异、新旧程度不同或安装修复质量不一样;④左、右轮制动蹄回位弹簧拉力相差过大;⑤左、右轮气压不一致、直径有差异、轮胎新旧程度不一样及磨损程度不同;⑥个别轮缸活塞运动不灵活、皮碗发胀、油管堵塞或有空气;⑦个别车轮摩擦片油污、硬化或柳钉外露;⑧车身变形以及前、后车轴不平行或两边钢板弹簧刚度不等。
5.试分析汽车制动时前轮抱死和后轮抱死分别会造成哪些危害?前轴抱死会导致汽车失去转向能力,由于惯性向前滑动;如果后轴抱死,则可能出现后轮侧滑。
6.试说明随机输入行驶性能检测汽车平顺性的目的和实验步骤?①利用振动测量系统采集和分析车辆悬架和座垫对振动能量的吸收能力评价车辆悬架系统设计是否合理。
确定试验车速;人的坐姿在试验过程中应保持不变;把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左侧前排和后排座椅上(轿车);试验时,汽车在稳速段内要稳住车速,然后以规定的车速匀速驶过试验路段。
在试验路段用磁带记录仪记录各测量点的加速度时间历程,测量通过试验路段的时间,以计算平均车速,样本记录长度不短于三分钟;试验数据的处理。
7.试分析影响汽车平顺性的因素?结构因素:悬架弹性对车身振动频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衰减车身的自由振动并抑制车身和车轮的共振,以减小车身的垂直振动加速度和车轮的振幅,悬架系统中应具有适当的阻尼;减小非悬架质最可降低车身的振动频率、提高车轮的振动频率,非悬架质最减小可有效减小其对车身的冲击力;提高旋转件动平衡度对改善汽车的平顺性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8.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基本内容有哪些?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进入的稳态和动态响应、横摆角速度频率响应特性、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转向半径、转向轻便性、直线行驶性能、典型行驶工况性能、极限行驶能力。
9.汽车稳态转向特性有哪几种?不足转向、中性转向、过多转向。
在转向盘保持一定固定转角下,缓慢加速或以不同的车速等行驶时,随着车速的增加,不足转向的汽车的转向半径增加;中性转向的汽车的转向半径维持不变;而过多转向的汽车的转向半径则越来越小。
操纵稳定性好的汽车应具有适度的不足转向特性,一般的汽车不应该具有过过转向的特性。
10.试分析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①制动鼓失圆,产生的离心力随车轮转速的提高而急剧增加,从而使汽车高速摆振;制动盘端面圆跳动过大时,随着汽车的行驶,制动块周期性碰制动盘,使制动盘振动,且其振动频率随车速的增加而提高;前后轮制动抱死;制动间隙不合适等②转向器转向沉重会使操纵系统不易控制;转向传动机构故障。
③前轮定位参数、后悬架结构参数及横向稳定杆的影响。
④加大轮胎尺寸或提高层级或改为双胎都会改善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
11.试说明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的测量方法?以发动机额定功率时转速的3/4稳定到达始端线,从车辆前端到达始端线开始,立即将加速踏板踩到底或将节气门全开,直线加速行驶,当车辆后端到达终端线时,立即停止加速。
这时声级计用A计权网络、“快”挡进行测量,读取车辆驶过时声级计表头的最大读书。
同样测量往返进行1次,车辆同侧两次测量结果之差不得大于2dB。
每侧两次声级计的平均值中最大值作为被测车辆的最大噪声级。
如果只用一个声级计测量,同样的测量应进行4次,即每侧需要2次。
12.试说明汽车匀速行驶车外噪声的测量方法?测量时,车辆用常用挡,保持加速踏板稳定,以50km/h的车速匀速通过测量区域,声级计用A计权网络、“快”挡进行测量,读取车辆驶过时声级计表头的最大读书。
同样测量往返进行1次,车辆同侧两次测量结果之差不得大于2dB。
如果只用一个声级计测量,同样的测量应进行4次,即每侧需要2次。
13.汽车排放的污染物有哪些?并说明产生这些污染物的原因和控制这些污染物的技术手段?CO、HC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微粒、硫化物。
产生原因有发动机混合气过浓或燃烧质量不佳;发动机未燃尽的燃油分解产生的气体;使用含铅汽油等。
措施:氧化催化转化装置、三元催化转化装置、直接催化、采用HC捕捉器、废气再循环。
14.叙述汽油车排放污染物的双怠速测量法。
发动机从怠速状态加速至70%额定转速;运行30s后降至高怠速状态;降至怠速状态15s后读取30s内平均值;车辆驶离测功机,检测结束。
15.试分析影响汽车空气阻力系数的因素?车身越新则C D越小;一定范围内,车前部倾斜角度越大则C D越小;车外部灰尘多则CD 越大;车前部有乘客则CD越大;一辆车吸收的发动机冷却气体及流通空气的量越多则CD越大。
16.试分析影响点火波形的因素有哪些?点火波形测试的目的是什么?因素:火花塞间隙或脏污、点火线圈极性接反、高压线接触不良、分火头有积碳。
目的:通过对点火波形的分析,可以判断火花塞的故障状况以及点火线圈的性能是否良好等。
17.试分析点火提前角大小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点火提前角点火过早,会造成爆震,活塞上行受阻,效率降低,热负荷、机械负荷、噪声和振动加剧;点火过迟,气体做功困难,油耗大,效率低,排气声大。
18.试分析影响气缸密封性的因素?气缸密封性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影响因素:活塞和汽缸配合间隙、活塞环端部间隙、活塞环侧隙、汽缸圆柱度、气门密封性、缸头缸体平面度、杠头螺栓预紧力、缸头垫质量、活塞环圆柱度和弹性、汽缸表面光洁度。
发动机的动力性取决于发动机各缸内平均压缩压力,气缸的密封性是保证发动机缸内压力正常,保证有足够的压力输出和能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
19.转向系统的转向参数有哪些?其参数的大小对汽车驾驶性能有何影响?参数:转向盘转角、转向力、转向灵敏度、最小转向半径。
影响汽车驾驶的操纵方便程度,也决定高速汽车安全行驶的一个主要性。
20.简述被动安全性试验的类型及特点。
实车碰撞试验:具有最真实和直接的技术特点,试验结果最具说服力,但试验费用昂贵;滑车模拟碰撞试验:结构简单,成本低,调整方便,可以为计算机模拟提供基本的碰撞数据,从而为开展汽车安全研究、乘员损伤评价和汽车碰撞安全假人的研究提供试验平台;台架试验:较实车碰撞试验费用低,操纵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