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空间后方交会的具体计算过程
(1) 获取原始数据。从摄影资料中查取平均航高与摄影机主距;从外业 测量成果中获取地面控制点的地面测量,或转换为地面摄影测量坐标。
(2)用像点坐标量测仪器量测像点坐标。
(3)确定未知数的初始值:在竖直摄影情况下,三个角元素的初始值取
为: 0
三个直线元素取为:
两像点的像空间坐标分为 (x1,y1,-f)和(x2,y2,-f),地 面点A在两像空辅坐标系 中的坐标分别为 (U1,V1,W1)和(U2,V2,W2)。 摄影基线B在地面坐标系中的分量得:Bx=Xs2-Xs1, BY=Ys2-Ys1,Bz=Zs2-Zs1。
由相似三角形可知
N S1A
X AXS1
4.空间前方交会计算未知点的空间坐标(利用 3得到的数据计算投影系数N,得到各点的地 面坐标。)
§5.4 解析相对定向和模型的绝对定向
通过后方交会-前方交会原理,可由像点坐标求得 地物点的摄影测量坐标,这是摄影测量解求地面坐 标的第一套方法。摄影测量的第二套方法是通过像 对的相对定向-绝对定向来实现的。
对左右影像上的一对同名点,按上式可列4个方程, 可按最小二乘法解求地面点的3个未知数。
若n幅影像中含有同一空间点,则可列2n个线性方 程解求3个未知数。这是一种严格的、不受影像数 约束的空间前方交会。
§5.3 空间后-前方交会求解地面点位置
1.野外像片控制测量(4角控制点的地面坐标)
2.像点坐标量测(立体坐标量测仪,量出左右 像片同名像点的坐标) 3.空间后方交会计算像片的外方位元素(12个 外方位元素,用计算机编程实现)
U x
V
R
y
W f
N1U1 BX N2U 2
N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