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第7章: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287.00 KB
- 文档页数:30
270第7章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是在20世纪末迅速崛起和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它基于传统计算机技术,结合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使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和视频信息的能力,从而为计算机进入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打开方便之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较大的变化。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y 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y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y 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y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y 常用多媒体工具软件7.1 多媒体技术概述7.1.1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所谓“媒体”,在计算机领域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如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
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主要指的是后者。
多媒体的英文单词是Multimedia ,它由media 和multi 两部分组成。
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都是媒体,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机组合就构成了多媒体。
在这个定义中,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1)多媒体是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媒体。
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媒体和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的功能是一样的。
(2)多媒体是各种媒体的有机组合。
这意味着媒体和媒体之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并不是说任何几种媒体组合在一起就可以称之为多媒体的。
(3)多媒体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构成的人机交互式媒体。
(4)多媒体信息都是以数字的形式而不是以模拟信号的形式存储和传输的。
7.1.2 多媒体技术的特性所谓多媒体技术是指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
综合来说,多媒体技术的特性可分为以下几点。
1.集成性多媒体技术具有多种技术的系统集成性,囊括了如硬件、软件、人工智能、模式识别、通信、图像、数字信号处理、音频、视频、超文本、光存储等技术,并将不同性质的设备和信息媒体集成为一体,以计算机为中心综合处理各种信息,其应用领域也比传统媒体更加广阔。
2.交互性交互性是指可以与使用者进行交互性沟通的特性,这也正是它和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
大学计算机基础-06-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我们在手机上观看的视频、聆听的音乐,到课堂上使用的教学课件,多媒体技术以其丰富多样的形式,为我们带来了更加生动、直观和有趣的体验。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多媒体技术及其广泛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简单来说,就是能够同时处理多种类型信息的技术,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
它将这些不同形式的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处理、存储、传输和展示,以满足人们在信息交流和传播方面的需求。
图像是多媒体中常见的元素之一。
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图片,无论是在网页上、社交媒体中还是在电子书籍里。
图像可以是通过数码相机拍摄的真实场景,也可以是使用图形设计软件绘制的虚拟图像。
图像的格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 JPEG、PNG 和 GIF 等。
JPEG 格式适用于存储色彩丰富的照片,因为它能够在保持较好图像质量的同时,有效地压缩文件大小。
PNG 格式则支持透明背景,常用于图标和网页设计。
GIF 格式常用于制作简单的动画图像。
音频在多媒体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音乐、语音旁白、音效等都是音频的常见应用。
音频的数字化涉及到采样和量化两个关键步骤。
采样频率决定了声音的保真度,频率越高,声音越接近原始音质,但文件大小也会相应增大。
常见的音频格式有 MP3、WAV 和 AAC 等。
MP3 格式由于其出色的压缩比和广泛的兼容性,成为了最流行的音频格式之一。
视频则是多媒体中最具表现力的形式之一。
它将连续的图像和音频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生动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视频的制作涉及到拍摄、编辑和编码等多个环节。
常见的视频格式有 MP4、AVI 和 MOV 等。
MP4 格式因其在网络传输和存储方面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在线视频和移动设备。
动画是多媒体中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可以分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
二维动画通过逐帧绘制图像来实现动态效果,而三维动画则通过构建三维模型,并为其设置材质、灯光和动画效果来创建逼真的场景和角色。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讲义一、多媒体技术的概述多媒体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将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集成和处理的技术。
它使得人们能够以更加丰富、直观和生动的方式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
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1、在线教育多媒体技术为在线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可以观看教学视频、参与在线直播课程、下载学习资料等。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生动的教学,加入动画、视频等元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
2、虚拟实验室在一些需要实验操作的学科中,虚拟实验室借助多媒体技术得以实现。
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不仅降低了实验成本和风险,还能让学生反复练习,增强实践能力。
3、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例如,智能学习系统可以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推送适合其水平和需求的学习内容。
三、多媒体技术在娱乐领域的应用1、电子游戏现代电子游戏融合了精美的画面、逼真的音效和复杂的剧情,为玩家带来沉浸式的体验。
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游戏的画质、音效和互动性不断提升。
2、影视制作从特效制作到后期剪辑,多媒体技术在影视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计算机生成图像(CGI)技术,可以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如虚拟的场景、生物等。
3、音乐与音频音乐创作和音频处理也离不开多媒体技术。
音乐软件可以让音乐人进行编曲、录音和混音,为听众带来更加优质的音乐作品。
四、多媒体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应用1、广告与营销多媒体广告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通过视频广告、动画广告等形式,能够更有效地传达产品信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2、电子商务在电商平台上,商品的展示往往借助多媒体技术,如高清图片、360 度全景展示、视频介绍等,让消费者更全面地了解商品。
3、远程会议与协作企业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远程会议,实现音频、视频的实时交流,共享文档和屏幕,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沟通成本。
大学计算机基础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是指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通过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以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和传播的一种综合性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广告、娱乐、教育等。
本文将介绍大学计算机基础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的相关内容。
一、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多媒体技术是指使用计算机来处理、传输和展示多种形式的信息的技术。
它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元素结合起来,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进行展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得以迅速发展。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上的各种网站、手机上的应用程序等途径来体验多媒体技术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二、多媒体技术的原理与技术1. 图像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是多媒体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获取、存储、处理和显示图像的过程。
常用的图像处理技术有图像压缩、图像增强、图像分割等。
2. 音频处理技术音频处理技术是多媒体技术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它可以对音频进行录制、编辑、剪辑和混音等操作。
音频处理技术在音乐、广播、影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3. 视频处理技术视频处理技术是将一系列图像以特定的帧率快速播放,形成流畅的动画效果。
视频处理技术可以实现视频的录制、编辑、剪辑等功能。
4. 动画制作技术动画制作技术可以将静态的图像以连续的方式展示出来,形成生动的动画效果。
动画制作技术包括2D动画和3D动画两种形式。
5. 多媒体数据的存储与传输多媒体数据的存储与传输是多媒体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
它需要通过合适的存储介质和传输方式来实现多媒体数据的有效保存和传递。
三、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比如,在课堂上使用投影仪和屏幕,可以将教材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另外,通过制作教育相关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7章多媒体技术基础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我们日常观看的电影、聆听的音乐,到线上教学、远程会议等,多媒体技术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一章,我们将深入探讨多媒体技术的基础。
多媒体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多种媒体形式,如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整合和处理的技术。
它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信息的表达和传递方式,让我们能够更直观、更生动地获取和理解信息。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多媒体中的图像技术。
图像是多媒体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
图像可以分为位图和矢量图两大类。
位图是由像素点组成的,每个像素点都有自己的颜色和亮度信息。
当我们放大位图时,会看到像素点变得明显,图像可能会出现模糊或锯齿现象。
常见的位图格式有 BMP、JPEG、PNG 等。
而矢量图则是通过数学公式来描述图像的形状和颜色,无论如何放大或缩小,都不会失真。
SVG 就是一种常见的矢量图格式。
在图像的处理方面,我们有许多强大的工具和软件。
例如,Photoshop 可以对图像进行各种编辑操作,如裁剪、调整颜色、添加滤镜等。
这些工具让我们能够将原始图像加工成符合我们需求的作品。
接下来是音频技术。
音频是多媒体中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日常听到的音乐、语音等都是音频的表现形式。
音频的数字化涉及到采样、量化和编码等过程。
采样频率越高,量化位数越大,音频的质量就越好,但同时文件也会越大。
常见的音频格式有 MP3、WAV、FLAC 等。
对于音频的编辑和处理,也有专门的软件,如 Audacity。
它可以帮助我们录制音频、剪辑音频片段、添加特效等。
在音乐制作、有声读物录制等领域,音频处理技术发挥着关键作用。
视频技术也是多媒体技术的重要部分。
视频是由一系列连续的图像帧组成的,通过快速播放这些帧,就形成了动态的视觉效果。
视频的压缩编码技术对于视频的存储和传输至关重要。
常见的视频编码格式有 H264、H265 等。
《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计算机学科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入门性导引类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教学的目标是认知与导学,其主要任务是全面地简要地介绍该学科的主要内容、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硬件和软件的核心及其发展趋势、学科研究和应用中所采用的数学与系统科学方法、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以及在学科教育中所涉及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与要求等等。
目的在于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们对计算机学科所含概的知识领域有个系统化、逻辑化的概括性了解,明确各主领域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各主领域存在的基本问题以及求解这些基本问题的方式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科学的认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统领整个课程的教学,采取高级科普的深度定位和通俗流畅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整个学科的概貌,对学生进行整个学科正确的认知与导学,为学生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提供必要的专业认识基础,同时,给学生的学习留下大量的疑问和问题,为后续课程的教学留下“伏笔”,真正使导论课程的教学起到初步认知与正确导学的作用,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按照学科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来开展学习,顺利完成学业。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与应用操作相结合的课程。
课程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的方方面面,但着重讲解的是基本概念而不是数学模型和技术细节,要求做到“广度优先,广而不细”。
课程侧重点在于勾画计算机科学体系的框架,奠定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基础,为今后深入学习信息专业各专业理论课程做好铺垫;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实验学习将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术,提高感性认识,为今后在各自的专业中对计算机的使用打下厚实的基础。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2.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3.了解高级语言与程序设计技术4.了解计算机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5.了解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6. 了解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7.了解新一代计算机体系结构与软件方法学8.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及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9.了解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10.了解职业道德与择业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重点与难点1.计算机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