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岗位任职资格标准(资格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19.69 KB
- 文档页数:26
干部(管理类)任职资格标准(第一版)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零一二年目录第一部分概述第二部分级别描述第三部分基本标准第四部分核心标准模型第五部分行为标准一、三级管理者行为标准二、四级管理者行为标准三、五级管理者行为标准第六部分参考标准一、素质标准二、品德标准第七部分附则干部(管理类)任职资格标准第一部分概述一、标准名称中文名称:管理者或职业经理英文名称:Professional Manager 简称PM二、标准定义干部任职资格行为标准是从管理者(有直接下属至少一人)称职胜任的角度出发,以工作结果和行为表现为判断依据的技能标准。
它是指完成管理工作的成功行为,反映了对职业经理的技能要求。
公司对职业经理的定义是:遵从同业的职业道德具有实际的工作绩效及不断进取的创业精神具有扎实的管理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具有从事管理工作的实际经验及熟练解决问题的技能具有根据职位特点不断调整个人管理行为的能力三、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管理类岗位员工四、标准级别:本标准共设三个级别,分别为:三级标准、四级标准、五级标准五、标准的结构:本标准包括级别概述、基本标准、知识标准、技能/能力标准、行为标准、素质标准、道德标准。
)第二部分级别概述级别概述即关于各级别可承担角色的描述,包括掌握本领域内知识技能的宽度和深度;能够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难度;在本领域内的地位;能够承担的职责。
级别级别描述三级1、管理三级标准适用于率领一组人员从事某项具体的专业或技术工作的员工,既是监督者,又是执行者之一。
该监督者必须达到某专业或技术资格标准二级资格标准以上。
2、在个人职业发展道路上,达到管理三级标准并担任相应职位是开始管理工作生涯的第一步。
四级1、管理四级标准适用于公司的中层管理者,对所辖部门的工作质量、时效、成本负完全的责任,并参与所辖工作的战略方向、资源分配、成本及时间要求的制定,下属至少含三级监督者及普通员工数人。
四级管理者必须达到管理三级水平以上。
各部门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要求一,总经理任职要求1、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商务谈判能力。
2、熟悉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业务知识。
3、熟悉生产工艺流程,了解同行业产品的竞争优势;具备现代营销理论知识,有较丰富的销售工作经验。
4、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善于调动下属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质量负责人任职要求1、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2、掌握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要求。
3、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工作一丝不苟。
4、应有相关专业,或经国家有关部门职能培训后的合格人员担任。
5、企业领导层中至少有1名质量负责人,全面负责质量工作。
并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人员和专门质量保证人员,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原料验收及产品检验。
三,采购负责人任职要求1、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2、采购、物流及相关专业毕业。
3、对供应市场信息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四,生产(技术)负责人任职要求1、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2、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具有较强的现场管理能力。
3、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能承受工作压力。
4、一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5、企业生产技术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或经国家有关部门职能培训后的合格人员担任,掌握产品的生产、检验的专业知识。
五,设备负责人任职要求1、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2、接受机电方面的培训,具有电工或其它专业技术知识。
3、对生产设备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4、一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六,操作人员任职要求1、上岗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具有高度责任心,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3、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操作技能。
4、生产操作人员应适应企业规模、工艺、设备水平。
具有一定的技术经验,掌握生产工艺操作规程、按照技术文件进行生产,熟练操作生产设备。
5、特殊岗位的生产操作人员资格应符合有关规定。
七,质检人员任职要求1、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检验人员应达到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要求的能力,获得食品检验职业资格证书,能独立胜任检验工作。
管理岗位职员任职条件
管理岗位职员任职条件:
一、管理9级任职条件:
1.中专、高中学历,从事管理岗位工作满4年,可以确定为管理9级;
2.大专学历,从事管理岗位工作满1年, 可以确定为管理9级;
3.本科学历,可以直接聘任管理9级
二、管理8级任职条件:
1.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从事行政管理岗位上工作满1年,经考核合格,可以确定为管理8级。
2.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后,从事行政管理岗位工作满10年的,历年年度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确定为管理8级。
3.连续工龄满20年,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从事行政管理岗位工作满5年,历年年度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确定为管理8级。
4.连续工龄满30年,中专、高中以上学历、从事行政管理岗位工作满8年,历年年度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确定为管理8级。
5.连续工龄满35年,从事行政管理岗位工作满10年,并距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相差5年内、连续3年年度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确定为管理8级。
6.工程师及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从事行政管理岗位上工作满1年,经考核合格,可以确定为管理8级。
干部(管理类)任职资格标准(第一版)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零一二年目录第一部分概述第二部分级别描述第三部分基本标准第四部分核心标准模型第五部分行为标准一、三级管理者行为标准二、四级管理者行为标准三、五级管理者行为标准第六部分参考标准一、素质标准二、品德标准第七部分附则干部(管理类)任职资格标准第一部分概述一、标准名称中文名称:管理者或职业经理英文名称:Professional Manager 简称PM二、标准定义干部任职资格行为标准是从管理者(有直接下属至少一人)称职胜任的角度出发,以工作结果和行为表现为判断依据的技能标准。
它是指完成管理工作的成功行为,反映了对职业经理的技能要求。
公司对职业经理的定义是:●遵从同业的职业道德●具有实际的工作绩效及不断进取的创业精神●具有扎实的管理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具有从事管理工作的实际经验及熟练解决问题的技能●具有根据职位特点不断调整个人管理行为的能力三、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管理类岗位员工四、标准级别:本标准共设三个级别,分别为:三级标准、四级标准、五级标准五、标准的结构:本标准包括级别概述、基本标准、知识标准、技能/能力标准、行为标准、素质标准、道德标准。
)第二部分级别概述级别概述即关于各级别可承担角色的描述,包括掌握本领域内知识技能的宽度和深度;能够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难度;在本领域内的地位;能够承担的职责。
第三部分基本标准基本标准包括以下内容:关于教育背景的要求;关于相关培训经历的要求;关于从业经验的要求;关于某方面特殊经验的要求;其他相关要求。
第四部分标准核心模型任职资格标准模型(详见附表)管理类岗位任职资格评价标准模型第五部分行为标准一、三级管理者(基层管理人员)行为标准第一单元工作任务的管理1.1 制定工作计划行为标准:①根据上级的规划或部署,及上级共同制定部门的目标,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改进方向。
②根据工作的优先顺序分配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等),充分考虑资源成本,以使其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管理职种任职资格标准
1 任职资格标准——学历与工作经验 (1)
2 任职资格标准——专业成果 (1)
3 各级别行为标准及能力标准(必备知识和专业技能) (2)
3.1 初级管理者 (2)
3.2 中级管理者 (6)
3.3 高级管理者 (9)
3.4 首席管理者 (12)
4 附录 (16)
4.1 职种关键工作模块 (16)
4.2 资格级别定义 (16)
4.3 各级别行为要项 (17)
1 任职资格标准——基本条件
注:《任职资格标准——基本条件》内容为初步方案,需要进行评审确认。
2 任职资格标准——专业成果
注:《任职资格标准——专业成果》内容为初步方案,需要进行评审确认。
3 各级别行为标准及能力标准(必备知识和专业技能)
3.1 初级管理者
表3-1-1 初级管理者行为标准
表3-1-2 初级管理者能力标准
3.2 中级管理者
3-2-2 中级管理者能力标准
3.3 高级管理者
表3-3-1 高级管理者行为标准
表3-3-2 高级管理者能力标准
3.4 特级管理者
4 附录
4.1 职种关键工作模块
4.2 资格级别定义
4.3 各级别行为要项。
岗位任职资格标准说明前言任职资格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一个核心内容,任职资格详细规定了公司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工作经验。
通过这四个层次的指引,可以正确引导员工达到公司所需要的工作目标。
知识、技能、价值观、工作经验四者之间是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的。
首先,知识是人材发挥作用的基础要求,没有良好的知识底蕴,专业化的程度会大大降低,这就是我们在工作中时常看见的有些人满腔热情,但是缺少方法,最后的工作成效并不理想;技能是在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是任职资格体系里面第二个组成要素,如果没有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技能,知识就不能够发挥作用,这也就是我们时常看见的高学历、低能力的现象;工作经验侧重于经验证据,是指能证明绩效的工作证据。
在有了知识、技能、经验后,最重要的就是价值观,价值观简单的说就是态度。
虽然有了良好的知识基础、技能和经验,但并不一定就能符合公司战略目标发展的要求。
通常,当员工价值观与公司价值观不一致时,其在工作中也将难于达到工作目标,甚至会带来更大的负面效果。
这就是说,良好的知识、技能与经验,必须得通过符合公司要求的价值观发挥出来。
在绩效考核中,我们时常看见有能力、态度的考核,在引入任职资格体系后,可以有效地将业绩、能力、态度的考核区分开来,使绩效考核更清晰、明了。
任职资格的认定以知识考察、绩效证据、行为标准为手段。
通过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了解员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对绩效证据的记录与申报,掌握员工的技能的状况;制订行为标准,有效的考察员工的态度——既价值观。
通过这三种方式,可以正确的引导员工成长与发展,此外,可以使升职、轮岗、招聘、培训很好的结合在以目标为中心的公司战略体系中。
设计岗位任职资格体系的主要目的有:1、引导建立起****公司的“能力库”;建立符合****公司战略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库,对于公司的战略目标的实现非常重要,在能力库中非但定义了符合公司战略发展所需要的知识,而且还定义了所必须的技能与价值观。
干部(管理类)任职资格标准(第一版)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零一二年目录第部分概述第二部分级别描述第三部分基本标准第四部分核心标准模型第五部分行为标准一、三级管理者行为标准二、四级管理者行为标准三、五级管理者行为标准第六部分参考标准素质标准品德标准第七部分附则干部(管理类)任职资格标准第一部分概述一、标准名称中文名称:管理者或职业经理英文名称:Professio nal Man ager简称PM二、标准定义干部任职资格行为标准是从管理者(有直接下属至少一人)称职胜任的角度出发,以工作结果和行为表现为判断依据的技能标准。
它是指完成管理工作的成功行为,反映了对职业经理的技能要求。
公司对职业经理的定义是:遵从同业的职业道德具有实际的工作绩效及不断进取的创业精神具有扎实的管理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具有从事管理工作的实际经验及熟练解决问题的技能具有根据职位特点不断调整个人管理行为的能力三、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管理类岗位员工四、标准级别:本标准共设三个级别,分别为:三级标准、四级标准、五级标准五、标准的结构:本标准包括级别概述、基本标准、知识标准、技能/能力标准、行为标准、素质标准、道德标准。
)第二部分级别概述级别概述即关于各级别可承担角色的描述,包括掌握本领域内知识技能的宽度和深度;能够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难度;在本领域内的地位;能够承担的职第三部分基本标准基本标准包括以下内容:关于教育背景的要求;关于相关培训经历的要求;关于从业经验的要求;关于某方面特殊经验的要求;其他相关要求。
第四部分标准核心模型任职资格标准模型(详见附表)管理类岗位任职资格评价标准模型第五部分行为标准一、三级管理者(基层管理人员)行为标准第一单元工作任务的管理1.1制定工作计划行为标准:①根据上级的规划或部署,与上级共同制定部门的目标,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改进方向。
②根据工作的优先顺序分配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等),充分考虑资源成本,以使其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
干部(管理类)任职资格标准
(第一版)
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一二年
目录
第一部分概述
第二部分级别描述
第三部分基本标准
第四部分核心标准模型
第五部分行为标准
一、三级管理者行为标准
二、四级管理者行为标准
三、五级管理者行为标准
第六部分参考标准
一、素质标准
二、品德标准
第七部分附则
干部(管理类)任职资格标准
第一部分概述
一、标准名称
中文名称:管理者或职业经理英文名称:Professional Manager 简称PM
二、标准定义
干部任职资格行为标准是从管理者(有直接下属至少一人)称职胜任的角度出发,以工作结果和行为表现为判断依据的技能标准。
它是指完成管理工作的成功行为,反映了对职业经理的技能要求。
公司对职业经理的定义是:
●遵从同业的职业道德
●具有实际的工作绩效及不断进取的创业精神
●具有扎实的管理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
●具有从事管理工作的实际经验及熟练解决问题的技能
●具有根据职位特点不断调整个人管理行为的能力
三、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管理类岗位员工
四、标准级别:
本标准共设三个级别,分别为:三级标准、四级标准、五级标准
五、标准的结构:
本标准包括级别概述、基本标准、知识标准、技能/能力标准、行为标准、素质标准、道德标准。
)
第二部分级别概述
级别概述即关于各级别可承担角色的描述,包括掌握本领域内知识技能的宽度和深度;能够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难度;在本领域内的地位;能够承担的职责。
级别级别描述
三级1、管理三级标准适用于率领一组人员从事某项具体的专业或技术工作的员工,既是监督者,又是执行者之一。
该监督者必须达到某专业或技术资格标准二级资格标准以上。
2、在个人职业发展道路上,达到管理三级标准并担任相应职位是开始管理工作生涯的第一步。
四级1、管理四级标准适用于公司的中层管理者,对所辖部门的工作质量、时效、成本负完全的责任,并参与所辖工作的战略方向、资源分配、成本及时间要求的制定,下属至少含三级监督者及普通员工数人。
四级管理者必须达到管理三级水平以上。
2、在个人职业发展道路上,达到管理四级标准并担任相应职位后可以继续向公司级领导努力。
五级1、管理五级标准适用于公司的高层领导者,对企业某个运作过程或某项职能负完全的责任,参与制定公司长期战略及宏观指导。
2、在个人职业发展道路上,达到管理五级标准并担任相应职位是管理工作生涯的一个里程碑。
再向前应该从事新的专业或技术领域的管理工作,以积累更多的综合管理经验,使个人能力得到更广范围的拓展。
第三部分基本标准
基本标准包括以下内容:关于教育背景的要求;关于相关培训经历的要求;关于从业经验的要求;关于某方面特殊经验的要求;其他相关要求。
级别基本条件
三级1、本科以上学历;
2、已获得某专业任职资格二级;从事预备级管理岗位(组长或主管)1年
以上;
3、通过领导干部专业技能培训和其它领域通用性知识培训,培训课时不
低于XX课时;
4、XX工作经验2年以上;
四级1、本科以上学历;
2、已获得某专业任职资格三级;从事三级管理岗位(经理/副部长)2年
以上
3、通过中层领导干部专业技能培训和其它领域通用性知识培训,培训课
时不低于72课时
4、XX工作经验3年以上;
五级1、本科以上学历;
2、从事四级管理岗位(部长/总助)工作3年以上;
3、通过高层管理者专业技能培训和其它领域通用性知识或技能培训,培
训课时不低于144课时;
4、XX工作经验5年以上;
第四部分标准核心模型
任职资格标准模型
(详见附表)管理类岗位任职资格评价标准模型
第五部分行为标准
一、三级管理者(基层管理人员)行为标准
第一单元工作任务的管理
1.1 制定工作计划
行为标准:
①根据上级的规划或部署,与上级共同制定部门的目标,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
改进方向。
②根据工作的优先顺序分配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等),充分考虑资源
成本,以使其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
③与相关人员商讨,面向目标,在公司规定范围内确定执行计划的具体工作方
法和活动。
④根据工作任务的具体要求和特点,深入分析工作中易出现失误或问题的环
节,并设计相应的监控点及防范措施。
基础知识:
●上级部门的目标及重要性优先顺序
●SMART原则和5W2H原则,PDCA
●专业领域的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