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运作管理系统类任职资格实用标准(试行版)
- 格式:doc
- 大小:131.50 KB
- 文档页数:9
华为任职资格评价体系
华为是中国领先的科技公司,其任职资格评价体系是该公司用于评估员工能力
和职业发展的一套标准和程序。
本文将介绍华为的任职资格评价体系的主要特点和目的。
华为的任职资格评价体系旨在确保公司的招聘和晋升流程公平、公正,并根据
员工的能力和贡献来做出决策。
该体系分为一般职位资格和管理职位资格两个层级,并根据岗位需求和工作职责,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流程。
在一般职位资格方面,华为注重员工的专业能力、工作经验和学历等因素。
员
工需要通过面试、技能测试和绩效评估等环节,来展示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此外,公司还非常重视员工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软技能。
在管理职位资格方面,华为着重评估员工的领导力、战略思维和人际关系能力。
员工在晋升到管理职位之前,需要通过多轮面试、项目评估和领导力测试等环节,来展现他们的管理潜力和能力。
此外,公司还鼓励员工参加培训和发展计划,以提升其管理技能和知识。
除了在晋升和招聘方面使用任职资格评价体系外,华为还将其用于员工的职业
发展规划和培训。
通过定期的绩效评估和职业规划会议,员工和管理层可以共同制定个人的发展目标,并且确定适合其个人发展的培训和学习机会。
综上所述,华为的任职资格评价体系是一个重要的人力资源工具,它确保了公
司招聘和晋升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通过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流程,华为能够选拔和培养符合公司要求的优秀人才,并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华为公司任职资格管理制度引言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和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构建数字世界的全球化,并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为了保持企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华为公司实行严格的任职资格管理制度,确保所有员工在相应的岗位上具备必要的技能和背景。
一、概述华为公司任职资格管理制度是基于公司战略目标和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定的。
该制度旨在明确员工任职资格的要求,并营造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选拔和晋升机制。
该制度的目的是建立一个能力匹配的人才储备池,为公司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人才需求提供有力支持。
二、任职资格标准华为公司任职资格管理制度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确立了一系列任职资格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技能要求、专业背景、工作经验以及个人素养等方面。
华为公司注重员工在工作中的实际表现,因此任职资格标准不仅仅是基于学历和证书,还要考虑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任职资格评估华为公司采取一系列评估方法,对员工的任职资格进行评估。
评估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面试、考核、能力测试、岗位模拟等。
评估过程中,华为公司强调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拥有同等的机会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四、任职资格培养华为公司致力于员工职业发展和提升,因此在任职资格培养方面投入大量资源。
公司设立了专门的培训机构和项目,为员工提供各类培训课程和机会。
此外,华为公司还鼓励员工参与内部项目、跨部门合作,以拓宽自己的能力边界。
五、任职资格晋升华为公司的任职资格管理制度不仅关注员工的任职资格评估,还将评估结果结合到晋升决策中。
员工符合任职资格要求并且经过评估认定合格后,将有机会晋升到更高职位。
晋升机制通过内部竞争和选拔来确保人才的合理配置和激励。
六、任职资格管理的意义任职资格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华为公司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公司建立良好的人才梯队,保证公司的业务连续性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任职资格管理制度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激发员工发挥潜力。
附件1-1任职资格标准模板XX类(XX族)任职资格标准(第XX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二零零X年XX月XX日目录第二部分级别角色定位和基本条件 ..............................................................................第三部分标准核心模型.....................................................................................................第四部分标准核心部分描述............................................................................................一、必备知识..................................................................................................................二、行为标准..................................................................................................................三、技能标准..................................................................................................................四、素质标准..................................................................................................................第五部分附则 ......................................................................................................................XX类(XX族)任职资格标准第一部分概述一、标准名称XX类任职资格标准二、标准定义(对该类任职资格标准含义的解释,例如:人力资源类任职资格标准是指从事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调配、绩效管理、职位与任职资格管理、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协调与人事管理等工作内容的职位胜任要求。
华为配置管理类任职资格认标准全套(可编辑)文档名称:配置管理类任职资格标准文档密级:内部公开配置管理类任职资格标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二零零四年X月X 日目录第一部分概述第二部分级别角色定义和基本条件第三部分标准核心内容描述一、必备知识二、行为标准三、技能标准第四部分附则配置管理类任职资格标准第一部分概述一、标准名称配置管理类任职资格标准。
二、标准定义配置管理类任职资格标准是指从事配置管理类有关岗位的职位胜任要求。
配置管理业务分为九项对应配置管理的行为项包括:计划配置管理、配置标识、配置库管理、基线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状态发布、版本管理、配置审计、配置管理流程建设与及团队贡献。
配置管理活动是指支持配置管理业务所开展的具体工作即配置管理行为标准中的具体活动。
三、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专职从事配置管理类工作的人员其他兼职从事配置管理类工作的人员可参考此标准。
四、标准级别本标准共设四个级别分别为:初级CMO标准、中级CMO标准、高级CMO标准、配置经理标准(具体标准待定)。
五、标准的结构本标准包括级别角色定义、基本条件、必备知识、行为标准、技能标准。
第二部分级别角色定义和基本条件一、级别角色定义级别角色定义即关于各级别可承担角色的描述包括掌握本领域内知识技能的宽度和深度能够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难度在本领域内的地位能够承担的职责。
级别角色描述初级CMO对配置管理的基本理论、PCM规程、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及研发流程等有所了解掌握配置管理活动、过程和基本实践技能掌握本产品使用的配置管理工具(CCVSSPDMCVS)的基本使用方法。
在他人指导下能够承担公司产品或者相关领域中的配置库维护、权限管理、信息配置、基线管理、变更授权、状态报告、版本发行等配置管理例行工作。
中级CMO掌握配置管理的基本理论、PCM规程、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及研发流程。
掌握配置管理活动、过程和基本实践技能熟练掌握本产品使用的配置管理工具(CCVSSPDMCVS)的使用方法。
华为―任职资格管理体系华为公司任职资格体系1.建立职业资格制度的目的(1)通过资格制度规范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推动做实的人不断提高水平,引导有水平的人做实,按做实给予评价;(2)建立职业发展渠道,鼓励员工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以专业的员工团队参与国际竞争;管理类领导者专业/技术类资深专家5级4级管理者高级专家3级监督者专家2级1级有经验者初做者图1双重晋升制度(3)树立有效培训和自我学习的标杆,以资格标准不断牵引员工终生学习、不断改进,保持公司的持续性发展。
2华为任职资格体系的组成华为任职资格体系包含三大部分:干部任职资格、专业任职资格、技术任职资格。
华为任职资格体系专业任职资格技术任职资格图2华为任职资格体系干部资格3资格级别(1)干部是指主要从事人事管理的人员。
干部资格分为三级,按管理水平分为监督员、管理人员和领导。
3级监督者:率领一组人员从事某项具体的专业/技术工作,本人既是监督者又是执行者之一。
四级经理:对所辖部门的工作质量、及时性和成本负全面责任,参与制定所辖工作的战略方向、资源配置、成本和时间要求。
下属至少包括三级主管和普通员工。
5级领导者:对企业某个运作过程或某项职能负完全的责任,参与制定公司长期战略及宏观指导。
(2)职业资格分为五个级别:1-5级。
从事使用特定专业知识提供特定支持或服务并直接或间接创造价值的工作。
包括:销售、规划、法律、人力资源、公共关系、统计、审计、会计、广告、采购、秘书等。
(3)技术任职资格分为5个级别:1级-5级。
每个级别分为四个级别:专业级、普通级、基础级、预备级等。
从事使用特定技术设计和改进问题解决方法的工作。
包括:软件开发、硬件开发、流程、测试、维护、安装等。
4资格应用? (1)直接应用:通过资格认证——内部职业发展规划或员工专业化(标准化和差距牵引),找出差距和能力提升的目标和方向;?(2)基本应用:培训体系设计(培训推动),根据工作需要和认证中发现的问题,设计培训课程体系;? 职业发展是牵引,培训是提升,推拉可以促进员工能力的提高;?(3)扩展应用程序:① 能力发展与薪酬体系的联系——能力薪酬体系设计(利益驱动:能力提升与经济利益直接相关);② 工作地点差价调整数和晋升依据——梯队建设竞聘上岗(利益和发展驱动:能力提升与经济利益和组织权利直接挂钩)。
运作管理类任职资格标准
(试行版)
目录
第一部分概述
第二部分级别角色定义和基本条件
第三部分标准核心内容描述
一、必备知识
二、行为标准
三、技能标准
第四部分附则
运作管理类任职资格标准
第一部分概述
一、标准名称
运作管理类任职资格标准。
二、标准定义
运作管理类任职资格标准是指运作管理类有关岗位的任职要求。
运作管理体系包括公司运作管理部、各产品线运作支撑部、C-Marketing运作管理部、中研运作支撑部。
运作管理业务分为八项,对应运作管理的行为项,包括:多项目管理、预核算管理、流程推行、内控建设、IRB/IPMT/ITMT决策支持、运作数据统计与绩效管理、运营分析与评估、管理体系推行。
运作管理活动是指支持运作管理业务所开展的具体工作,即运作管理行为标准中的具体活动。
三、标准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体系中,主要涉及多项目管理、预核算管理、流程推行、内控建设、
IRB/IPMT/ITMT决策支持、运作数据统计与绩效管理、运营分析与评估、管理体系推行等业务的岗位。
四、标准级别
本标准共设五个级别,分别为: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四级标准、五级标准。
五、标准的结构
本标准包括级别角色定义、基本条件、必备知识、行为标准、技能标准。
第二部分级别角色定义和基本条件
一、级别角色定义
注:其中“运作管理业务”是指第一部分中标准定义所届定的八项业务。
二、基本条件
第三部分标准核心部分描述
一、必备知识
各级必备知识内容如下表:
二、行为标准
运作管理类任职资格的行为标准由八个行为项、四十个活动组成,每个行为项由不同的活动支撑。
行为达标要求如下表:
标注“A”的表示是该级别工程师的关键任职活动
三、技能标准
运作管理类任职资格标准共包含6项技能:IPD理解及应用能力、Metrics开发与应用
能力、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技能、审计分析与报告能力、组织协调和推动能力、运作与运营支持能力。
各任职资格达标技能要求见下表:
通用技能等级定义:技能水平分为0—5级,各级别的定义如下。
各项技能定义及分级描述如下:
技能项1:IPD理解及应用能力
IPD是运作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重点强调深刻理解下的熟练应用核实践,达到利用IPD有效指导和解决运作中的实际问题的目的。
技能项2:Metrics开发与应用能力
基于平衡积分卡原理的METRICS是度量产品或项目、IRB/IPMT/ITMT运作或经营绩效的有效工具,一方面运作管理人员要熟悉平衡积分卡原理,开发可收集、可度量并与业界有可比性的衡量指标,来支持变革、绩效的度量工作,另一方面,要具备利用METRICS工具来有效地评估、指导运作、运营和变革。
技能项3: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技能
多项目管理是运作管理的主要职责,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提供了基本管理框架,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际运作,掌握项目管理的多种工具和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项目状态、制定风险计划和改进行动,指导项目获得成功。
技能项4:审计分析与报告能力
敏锐的观察能力、强的分析能力、简洁明了的报告方式是运作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而通过审计完善并促进业务的改进是内控的重要手段,运作管理人员是审计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掌握审计流程和方法、制定合理的审计计划,发现深层次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对推动整体业务目标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
技能项5:组织协调和推动能力
作为支撑部门,大量的组织工作、推动工作与问题协调是必不可少的,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强的推动能力对问题解决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技能项6:运作与运营支持能力
对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人力、费用等过程数据的收集、分析、整理,以及利用这些数据开展的项目合同管理、风险管理、管道管理、预核算、经营分析等是支持IRB/IMPT/ITMP提高投资决策效率、提高投入产出比的有力保证。
第四部分附则
一、本标准自签发之日起生效。
二、本标准解释权属于公司运作及质量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