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经典题型及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0.77 KB
- 文档页数:2
高考化学试题分析汇总及答案一、选择题1. 题目: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硫酸B. 蔗糖C. 氯化钠D. 酒精答案:C分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硫酸、氯化钠在水溶液中能导电,但硫酸是酸,氯化钠是盐。
蔗糖和酒精在水溶液中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2. 题目: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CaO + H2O → Ca(OH)2B. 2H2 + O2 → 2H2OC.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D. CO2 + Ca(OH)2 → CaCO3 + H2O答案:B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在选项B中,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氢元素的化合价从0升高到+1,氧元素的化合价从0降低到-2,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二、填空题1. 题目:请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化学式:- 碳酸钠- 硝酸铵答案:Na2CO3;NH4NO3分析:根据化合物的命名规则,碳酸钠由钠元素和碳酸根组成,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化学式为Na2CO3。
硝酸铵由铵根和硝酸根组成,铵根显+1价,硝酸根显-1价,化学式为NH4NO3。
2. 题目: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中硫酸的摩尔质量。
题目信息:2H2SO4 + 3O2 → 2Fe2(SO4)3答案:98g/mol分析: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4,根据元素周期表,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因此,硫酸的摩尔质量为(2×1) + 32 + (4×16) = 98g/mol。
三、简答题1. 题目:解释什么是化学平衡,并举例说明。
答案:化学平衡是指在一个可逆反应中,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进行,且速率相等,使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例如,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反应:N2(g) + 3H2(g) ⇌ 2NH3(g),在一定条件下,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1、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收集氨气应使用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做干燥剂。
( 3)用图 1 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
( 4)如果只提供如图 2 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2、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 2沉淀。
方法一:用不含Fe3+的 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 溶液反应制备。
(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
(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的方法。
( 3)生成白色 Fe(OH) 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 NaOH 溶液,插入 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 溶液。
这样操作的理由是。
方法二:在如图装置中,用NaOH 溶液、铁屑、稀 H2SO4等试剂制备。
( 1)在试管Ⅰ里加入的试剂是。
( 2)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
( 3)为了制得白色 Fe(OH)2沉淀,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
( 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
3、i(15 分)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 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将 a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 U 型管的质量,得到 bg ④从分液漏斗滴入 6mol· L-1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⑤从导管 A 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 U 型管的质量,得到 cg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 U 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 dg 请填空和回答问题:( 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 2)装置中干燥管 B 的作用是( 3)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试的结果(填高、偏低或不变)(4)步骤⑤的目的是(5)步骤⑦的目的是(6)该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4、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
高考化学试题及解析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一定加快B.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一定加快C. 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一定加快答案:C解析: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一定加快反应速率,也可能减慢反应速率。
温度升高、反应物浓度增大和接触面积增大通常都会加快反应速率,但并非绝对。
2. 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当温度升高时,K值增大,该反应()A. 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C. 不是吸热反应就是放热反应D. 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平衡常数K与反应的热效应有关。
当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增大,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二、填空题3. 将1.0mol/L的HCl溶液与1.0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为______。
答案:7解析:HCl与NaOH等体积等浓度混合,反应生成NaCl和水,溶液呈中性,pH值为7。
4. 根据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为4的元素是______。
答案:Si解析:第三周期的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为4的元素是硅(Si),其原子序数为14。
三、计算题5. 某化学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A(g) + B(g) → 3C(g) + 4D(g),ΔH = -1200 kJ/mol。
若反应中消耗2mol A,求生成C的物质的量。
答案:3mol解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2mol A参与反应,生成3mol C。
因此,消耗2mol A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3mol。
四、实验题6. 在实验室中,为了验证氯气和水的反应,可以采用以下实验步骤:(1)将氯气通入水中;(2)观察溶液颜色变化;(3)向溶液中加入______,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硝酸银溶液解析: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加入硝酸银溶液后,盐酸中的氯离子会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氯化银,从而验证氯气和水的反应。
高一化学试题全解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氯化钠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表现形式是()。
A. 光能B. 热能C. 电能D. 机械能3.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
下列金属中,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是()。
A. 铜B. 锌C. 银D. 铁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
A. 元素种类不变B. 原子种类不变C. 物质的总质量不变D. 原子数目不变5.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碳酸钙B. 氢气C. 氧气D. 氮气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根据化学式H2O,水分子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
7.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
8. 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________,它是一种________气体。
9.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10. 化学反应方程式2H2 + O2 → 2H2O中,H2和O2的系数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如何通过实验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
12. 描述实验室中制备氧气的一般步骤。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3. 已知1摩尔氢气的质量是2克,求1摩尔氧气的质量。
14. 计算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二氧化碳的体积。
15. 给定化学反应方程式:2Na + 2H2O → 2NaOH + H2,求1摩尔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
16. 已知某混合气体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4:1,计算混合气体中氮气和氧气的摩尔比。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B4. C5. D二、填空题6. 两7. 三氧化二铁(Fe3O4)8. CO2, 无色无味9. 1110.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三、简答题11. 通过将不同金属放入稀盐酸中,观察气泡产生的速度,气泡产生快的金属活动性较强。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石油答案:C解析:纯净物是指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蒸馏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纯净物,而空气、矿泉水和石油都是混合物。
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是()。
A. 光能B. 热能C. 电能D. 机械能答案:B解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是热能,因为反应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释放或吸收。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酒精B. 蔗糖C. 硫酸D. 醋酸答案:C解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硫酸是一种强酸,属于电解质。
4. 元素周期表中,第Ⅲ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是()。
A. 1B. 2C. 3D. 4答案:C解析:元素周期表中,第Ⅲ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因此价电子数为3。
5.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2H2O → 2H2 + O2B.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C. 2H2 + O2 → 2H2OD. 2H2O2 → 2H2O + O2答案:C解析: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氧化态发生变化的反应。
选项C中,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氢元素的氧化态从0变为+1,氧元素的氧化态从0变为-2,因此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6.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下列操作中,可以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 增加反应物浓度B. 减少生成物浓度C. 增加生成物浓度D. 减少反应物浓度答案:A解析:勒夏特列原理指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会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增加反应物浓度会使得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7.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 NaClB. H2OC. NaOHD. MgO答案:B解析:共价化合物是由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
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因此属于共价化合物。
高一化学50道经典例题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5道)例1:-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左盘放药品,右盘放砝码B.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C.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D. 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后,将滴管平放或倒置,以免试液污染- 解析:- A选项: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遵循“左物右码”原则,A正确。
- B选项: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防止污染滴管和试剂,B正确。
- C选项: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容易引发火灾,C错误。
- D选项: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后平放或倒置,液体会流入胶帽,腐蚀胶帽,D 错误。
所以正确答案是AB。
例2:- 题目: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 如果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D. 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解析:- A选项:酸溅到眼中,用水冲洗并眨眼睛是正确的处理方法,A正确。
- B选项:浓碱沾到皮肤上,大量水冲洗后涂硼酸溶液中和碱,B正确。
- C选项:苯酚易溶于酒精,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用酒精洗涤,C正确。
- D选项:量筒不能用于稀释浓硫酸,应在烧杯中进行,D错误。
所以正确答案是ABC。
例3:-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 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 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解析:- A选项:蒸发操作时,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A错误。
- B选项: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靠近支管口处测量蒸汽的温度,B正确。
高中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河水答案:C解析:纯净物是指只含有一种物质的物质。
空气中含有多种气体,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河水中含有多种杂质,只有蒸馏水是纯净的水。
2.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若已知某物质的质量,需要求出与之对应的其他物质的质量,应该使用:A. 质量守恒定律B. 摩尔质量C. 物质的量D. 摩尔比答案:D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不同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是固定的,这个比值就是摩尔比。
通过摩尔比可以计算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二、填空题1.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H_2 + O_2 \rightarrow2H_2O\],若氧气的质量为32g,求生成水的质量。
答案:36g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2摩尔的氢气与1摩尔的氧气反应生成2摩尔的水。
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g/mol,所以32g氧气为1摩尔。
根据摩尔比,生成2摩尔的水,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所以生成水的质量为2摩尔×18g/mol=36g。
三、简答题1. 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请举例说明。
答案: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或离子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
氧化是指失去电子的过程,还原是指获得电子的过程。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铁失去电子被氧化,氧气获得电子被还原。
四、计算题1.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铜(CuSO4),已知废水中的硫酸铜浓度为0.5mol/L。
若要将废水中的硫酸铜完全沉淀为不溶性的氢氧化铜(Cu(OH)2),需要加入多少摩尔的氢氧化钠(NaOH)?答案:1mol解析: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方程式为:\[CuSO_4 + 2NaOH \rightarrow Cu(OH)_2↓ + Na_2SO_4\]。
根据化学方程式,1摩尔的硫酸铜需要2摩尔的氢氧化钠来完全反应。
因此,0.5mol/L的硫酸铜溶液中,每升需要1摩尔的氢氧化钠。
化学高考真题及解析在化学高考中,化学题目的难度与广度经常让考生感到头疼。
如果没有充分准备并熟悉题目类型,很容易陷入困境。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化学高考,以下将针对一些典型的化学高考真题进行解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某气体X的摩尔质量为72,若80mLX的摩尔数与200mLY的质量相等,则Y可能为()A. H2O2B. HClC. COD. CO2解析:首先计算出80mL气体X的摩尔数,然后将其等于200mL 气体Y的质量计算得出Y的摩尔质量,进而推断Y的可能性。
根据摩尔质量的计算,选项A的H2O2为正确答案。
2.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共价键的形成涉及原子间电子的共享B. 金属键的存在导致金属的光泽和导电性C. 离子键通常由具有电荷的金属和非金属原子形成D. 氢键的强度和共价键相近,常见于水的分子间解析:通过对共价键、金属键、离子键和氢键的特点进行辨析,可以得出答案。
其中选项D关于氢键的叙述是不正确的,因为氢键的强度远小于共价键。
二、填空题1. 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8H18,其相对分子质量为解析: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是将各个原子的质量相加,可直接得出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4。
2. 若一元醇和二元醇燃烧完全时,分别生成X和Y两种无色气体,若为X的生成量为0.5L,Y的体积为解析:根据一元醇和二元醇的结构可以确定生成的气体种类及含氧量,通过计算可以求得Y的体积。
三、简答题1. 请列举并简要解释有机化合物热裂解的机理。
解析:有机化合物热裂解是指在高温条件下,分解有机化合物生成气体、液体和固体产物。
主要机理包括裂解、重组和氧化三个过程,裂解是最主要的反应过程,生成的气体常用于制备工业原料。
2. 有一颗半衰期为8小时的放射性核素,若初始质量为40g,则经过24小时后仍剩余多少质量?解析:通过核素的半衰期和初始质量,可以利用放射性衰变的公式求出24小时后该核素的剩余质量。
高中化学练习题及讲解含答案### 高中化学练习题及讲解#### 题目一:化学计量1. 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CO3,求1.0摩尔CaCO3的质量。
2. 如果有2.5摩尔的CaCO3,求其质量。
#### 题目二:化学反应速率3. 某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k=0.05秒^-1,求在10秒后,反应物A的浓度变化量。
#### 题目三:酸碱中和4. 已知某酸HA的pH值为3,求其[H+]浓度。
5. 若将该酸溶液稀释10倍,求稀释后的pH值。
#### 题目四:氧化还原反应6. 在反应2Fe + 3Cl2 → 2FeCl3中,Fe的氧化态变化了多少?#### 题目五:溶液浓度7. 将100毫升0.5摩尔/升的NaOH溶液与100毫升0.3摩尔/升的HCl 溶液混合,求混合后的pH值。
#### 解题步骤与答案题目一:化学计量1. CaCO3的摩尔质量为40.08(Ca)+ 12.01(C)+ 3*16.00(O)=100.09 g/mol。
1.0摩尔CaCO3的质量为100.09克。
2. 2.5摩尔CaCO3的质量为2.5 * 100.09 = 250.225克。
题目二:化学反应速率3. 反应物A的浓度变化量可以通过公式计算:Δ[A] = -kt,其中k为速率常数,t为时间。
将数值代入:Δ[A] = -0.05 * 10 = -0.5。
题目三:酸碱中和4. pH = -log[H+],所以[H+] = 10^-3 mol/L。
5. 稀释10倍后,[H+]变为原来的1/10,即10^-4 mol/L,新的pH值为4。
题目四:氧化还原反应6. Fe在反应前的氧化态为0(元素状态),在FeCl3中氧化态为+3。
氧化态变化量为+3 - 0 = +3。
题目五:溶液浓度7. NaOH和HCl反应生成NaCl和水,反应方程式为:NaOH + HCl → NaCl + H2O。
首先计算反应物的摩尔数:NaOH为0.5 mol/L * 0.1 L = 0.05 mol,HCl为0.3 mol/L * 0.1 L = 0.03 mol。
高中化学经典例题28道详解详析(一)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例1]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
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A )只有③ (B )只有①③(C )只有②③ (D )①②③[解析] 从现代物质结构观点看,道尔顿原子学说的三个论点都是不确切的、对于①.现代科学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原子核内又有质子和中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可以得到和失去电子;在核反应中原子核可以裂变和聚变。
对于②,由于元素存在同位素,它们在质量和物理性质上存在差异、至于③原子核相对于原子来说是很小的,它的直径约是原子的万分之一,它的体就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
电子在核外较大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说明原子核与电子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
[答案] (D )[评述] 考查运用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评价科学史中的道尔顿原子学说的能力与分析能力。
本题还旨在提倡化学教学要注重化学史的教育,因为“史鉴使人明智”、“激励人们奋进、为科学献身”。
(理解、较容易)[例2] (1996年全国) 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氨气通入稀硫酸中:NH 3+H +=N +4H(B )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CO 2+C -23O +H 2O =2HCO -3 (C )硫酸铝溶液跟偏铝酸钠溶液及应:↓=++-+3223)(463OH Al O H AlO Al(D )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2Cl 2+2OH —=3Cl -+ClO —+H 2O[解析] 首先根据离子反应规律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表示式(分子式、离子式),四个反应都正确,符合离子方程式书写要点,氧气、二氧化碳、氯气用分子式,氢氧化铝、水是弱电解质也用分子式,只有可溶性强电解质用离子符号。
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判断也符合。
对于选项(C ),可以用离子电荷守恒判断,AI 3+与AlO -2在溶液中发生双水解反应产物是电中性的Al (OH )3,因此反应中Al 3+与AlO -2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1:3,才能使反应前后离子电荷守恒。
高中化学经典题型及解析
高中化学经典题型及解析正文:
高中化学作为高考科目之一,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化学经典题型及其解析。
1. 元素周期表题型
元素周期表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也是考试中的常见题型。
题型通常包括: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族、原子序数等。
解析:元素周期表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元素的周期、族、原子序数等基本知识。
在考试中,考生需要根据给定的元素名称,判断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并回答有关元素性质的问题。
2. 化学反应题型
化学反应是高中化学的核心知识点之一,也是考试中的常见题型。
题型通常包括:化学反应的条件、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速率和平衡等。
解析:化学反应是高中化学的核心知识点,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化学反应的条件、类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基本知识。
在考试中,考生需要根据给定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判断反应类型,并回答有关反应速率和平衡的问题。
3. 化学计算题型
化学计算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也是考试中的常见题型。
题型通常包括:化学计算的基本公式、摩尔质量的计算、物质的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
解析:化学计算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化学计算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
在考试中,考生需要根据给定的数据,计算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化学方程式等。
以上是高中化学经典题型及其解析的简要介绍。
在实际考试中,各种题型的组合和变化层出不穷,考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