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原理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356.00 KB
- 文档页数:3
供求原理(微观部分)供求原理 (微观部分)概述供求原理是微观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描述了市场中商品和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供求关系,我们可以了解价格如何形成以及市场的运作机制。
供给供给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某种商品或劳动力的数量。
供给量与商品价格正相关,即当价格上涨时,供给量增加;当价格下跌时,供给量减少。
供给曲线通常呈正斜率。
需求需求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某种商品或劳动力的购买意愿和能力。
需求量与商品价格负相关,即当价格上涨时,需求量减少;当价格下跌时,需求量增加。
需求曲线通常呈负斜率。
市场均衡供给和需求的交汇点被称为市场均衡。
在市场均衡状态下,供求量达到最佳匹配,市场价格也达到最稳定的水平。
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过于求,价格有下降的压力;相反,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需求超过供给,价格有上升的压力。
通过市场调节,供求最终会回归到市场均衡状态。
影响供求的因素供求关系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1. 市场规模:市场规模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供求量。
市场扩大时,供给和需求量都有可能增加;市场缩小时,供给和需求量都有可能减少。
2. 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需求产生重要影响。
收入升高时,需求量可能增加;收入降低时,需求量可能减少。
3. 相关商品价格: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和互补关系。
替代商品价格上涨时,需求量可能减少;互补商品价格上涨时,需求量可能增加。
4.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会降低供给成本,从而增加供给量。
5. 政府政策:政府的税收政策、补贴政策和监管政策都会对供求产生影响。
总结供求原理是理解市场机制和价格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
通过分析供求关系,我们可以预测市场价格的走势以及市场的运行情况。
了解供求原理对个人和企业在经济决策中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供求原理
一、需求
①需要是和生理想联系的,不是经济学的概念。
②需求的定义是在一定的时期,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影响因素:(1)商品价格;(2)收入水平;(3)相关商品价格;(4)消费者偏好;(5)价格预期。
※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公式表示:Qd =f(P) 其中,P为商品价格;Qd为商品的需求量
③需求法则:在特定的时间内,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需求量与需求价格成反向变动。
※反向变动并不等同于反比例变动。
※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愿意购买的最高价格,叫做需求价格
※单纯的需求量是没有意义的,必须与一定的价格水平相对应。
※需求法则的例外,吉芬商品,并不严格满足反向变动关系。
(吉芬商品,是一种商品,在价格上升时需求量本应下降,却反而增加。
土豆)
二、供给
①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②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影响因素:(1)商品价格;(2)生产成本;(3)技术水平;(4)相关商品的价格;(5)对未来的预期。
※供给函数: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
用公式表示:Qs=f(P) 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Qs为商品的供给量
③供给法则:在特定的时间内,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供给量与价格成正向变动关系。
※企业对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愿意出售的最低价格,叫做供给价格。
三、供求均衡
①每个供给和需求的构成都是个体的最优决策。
②均衡价格的含义和意义
※在均衡的价格水平上不存在不满意的消费者,也不存在不满意的供给者。
※均衡分析法是一种理想的分析问题的工具,是帮助解释和理解问题的工具,不具有预测性。
※均衡的意义是表示:市场上有出清的趋势,其路径是无法知道的。
③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区别
需求的变动:商品价格不变,其他因素所引起的,需求曲线的移动。
需求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由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④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的区别(同需求)
⑤均衡变动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说明了价格对于消费者的需求和生产者的供给的决定。
将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说明均衡价格的形成。
均衡:经济事物中,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四、管制价格
管制价格的分类
①最高价格:存在着超额需求,是一种认为造成的短缺,最终的供应量是供给方式所决定的,人们实际付出的总代价是提高的,因而会动用其他资源分配方式。
②最低价格:政府规定某生产品的价格下限,存在超额的供给,是一种认为造成的过剩。
③双面管制
④绝对管制
※管制价格的市场机制是对于完全竞争市场而言的。
管制价格的影响
①资源使用的不当②产品分配不公平③产品质量变异④黑市交易盛行
※管制价格是政府为贯彻执行国家经济政策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
管制价格的实施必须辅以相应的经济政策,才能保证供求平衡及国民经济生活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