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114.51 KB
- 文档页数:5
第二章需求、供应和平衡价钱知识点总结第一节需求剖析一、需求概括1、需求的含义:指花费者在一准期间内在各样可能的价钱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置的该商品的数目。
2、影响需求的要素: 1)商品自己的价钱; 2)花费者的收入水平; 3)有关商品的价钱; 4)花费者的偏好; 5)花费者对商品价钱的预期。
二、需求函数d1、含义:Q=f(P)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钱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d2、公式: Q=α - β· P3、图形: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Q与 P 成反方向改动。
4、需求定理:其余条件不变的状况下,商品的价钱和需求量成反方向改动。
三、需求改动1)需求量的改动:商品自己的价钱惹起的。
表现为:商品的价钱—需求数目组合点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2)需求的改动:商品自己价钱之外的要素惹起的。
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地点发生挪动。
四、需求弹性1、弹性的一般含义1)公式:弹性= 因变量的改动比率自变量的改动比率当自变量变化1%时,因变量变化?%。
2)弧弹性:e=Y?X3)点弹性:Xe= dY?YXdX Y2、需求的价钱弹性1)含义:在一准期间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改动关于该商品的价钱改动的反响程度。
或许,在一准期间内当一种商品的价钱变化百分之一时所惹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量的改动比率需求的价钱弹性 = —2)计算:A 弧弹性: e d = —Q? P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P Q如要计算需求曲线某两点之间的弹性一般用需求价钱弹性的中点公式来求得:e d = —P 1P 2 Q 2。
P?Q 1 Q 22B 点弹性: e = — dQP 表示需求曲线上某点的弹性。
?ddPQ此外,点弹性也能够用几何方法求得: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 都能够经过由该点出发向价钱轴或数目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
3)弹性的五种种类: e d > 1;e d < 1; e d =1;e d =0; e d =∞。
知识点1: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一、需求曲线 1. 需求定义一种商品的消费需求是指一个人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它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 需求表商品的需求表是一张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表2—1是一张某商品的需求表。
元时,商品的需求量为700单位;当价格上升为2元时,需求量下降为600单位;当价格进一步上升为3元时,需求量下降为更少的500单位;如此等等。
需求表实际上是用数字表格的形式来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
3、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1)含义与图形需求曲线是以几何图形来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
商品的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中商品不同的价格—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在右图中,横轴OQ 表示商品的数量,纵轴OP 表示商品的价格。
应该指出的是,与数学上的习惯相反,在微观经济学分析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时,通常以纵轴表示自变量P ,以横轴表示因变量Q 。
右图中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实际上,需求曲线可以是直线型的,也可以是曲线型的。
当需求函数为线性函数时,相应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直线上各点的斜率是相等的。
当需求函数为非线性函数时,相应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曲线,曲线上各点的斜率是不相等的。
(2)需求曲线的特例情况在某些市场上,需求曲线呈现多种不同情况:*呈自左下发方向右上方倾斜。
在存在炫耀性消费、价格预期、“价——质”观念等条件下。
例1988年抢购风、奢侈品消费等*不规则曲线。
证券、黄金市场的需求曲线往往在价格上升到一定点后,随着价格继续上升,向右弯回。
有的向左弯回。
(3)需求定理建立在需求函数基础上的需求表和需求曲线都反映了商品的价格变动和需求量变动二者之间的关系。
从表2—1中可见,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
相应地,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
经济学中的供求曲线及相关知识点总结
供求曲线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来描述市场上商品的
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关于供求曲线及相关知识点的总结:
1. 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商品的供给数量与商品价格
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即随着价格的
上升,供给数量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高价格能够鼓励生产者增加生产,从而提供更多的商品。
2. 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商品的需求数量与商品价格
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即随着价格的
上升,需求数量会减少。
这是因为高价格会减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从而降低商品的需求。
3. 市场平衡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的点被称为市场平衡点,也被称为市
场均衡价格和市场均衡数量。
在市场平衡点上,供给数量和需求数
量是相等的,从而实现供求的平衡。
如果价格低于市场平衡价格,需求将超过供给,市场将出现短缺;如果价格高于市场平衡价格,供给将超过需求,市场将出现过剩。
4. 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
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人口变化、收入水平、相关商品价格变动、技术进步等。
这些因素的改变会导致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整体上的向左或向右移动,从而影响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均衡价格。
总结:供求曲线是描述市场供给和需求关系的重要工具。
了解供求曲线及其相关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市场的运作机制,预测市场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知识点总结第一节 需求分析一、需求概述1、需求的含义: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自身的价格;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3)相关商品的价格;4)消费者的偏好;5)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二、需求函数1、含义:Q d =f(P)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公式:Q d =α-β·P3、图形: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Q 与P 成反方向变动。
4、需求定理: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三、需求变动1)需求量的变动:商品自身的价格引起的。
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2)需求的变动: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引起的。
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四、需求弹性1、弹性的一般含义1)公式:弹性=当自变量变化1%时,因变量变化?%。
自变量的变动比例因变量的变动比例2)弧弹性:e=YX X Y ∙∆∆3)点弹性:e=YX dX dY ∙2、需求的价格弹性1)含义: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价格弹性= —价格的变动比例需求量的变动比例2)计算:A 弧弹性:e d = — 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Q P P Q ∙∆∆如要计算需求曲线某两点之间的弹性一般用需求价格弹性的中点公式来求得:e d = — 。
222121Q Q P P P Q ++∙∆∆B 点弹性:e d = — 表示需求曲线上某点的弹性。
Q P dP dQ ∙另外,点弹性也可以用几何方法求得: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都可以通过由该点出发向价格轴或数量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
3)弹性的五种类型:e d >1;e d <1;e d =1;e d =0;e d =∞。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学习重点1、供求均衡分析;2、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关系;3、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4、弹性概念的扩大;5、政府干预;6、蛛网模型的三种情况二、知识脉络图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三、理论精要知识点一微观经济学概述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是“合乎理性的人”,简称为“理性人”或“经济人”。
“理性人”或者“经济人”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即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消费者和厂商等两类个体经济单位,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等两个市场,消费者和厂商的经济活动通过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而联系起来。
消费者的经济行为首先表现为在生产要素市场上提供生产要素,然后在产品市场上购买所需的商品,进而在消费中得到最大的效用满足。
企业的经济行为首先表现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所需的生产要素,然后进入生产过程进行生产,进而通过商品的出售获得最大的利润。
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厂商对产品的供给相遇于产品市场,由此决定了每一种产品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消费者对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厂商对生产要素的引致需求相遇于生产要素市场,由此决定了每一种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无论是在产品市场,还是在生产要素市场,单个消费者和单个厂商的经济活动都表现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各自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产品市场和每个生产要素市场,进而所有的市场,都实现了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
在这样的完全竞争的均衡状态中,每一种产品都以最低的成本被生产出来,每一种产品也都以最低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满足,厂商获得最大的利润,生产要素的提供者根据各自对生产的贡献都得到了相应的报酬。
微观经济政策。
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在某些方面与完全竞争经济的最优状态是有偏离的,需要执行一定的微观经济政策加以矫正,克服市场失灵。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需求分析
一、需求概述
1、需求的含义: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自身的价格;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3)相关商品的价格;4)消费者的偏好;5)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二、需求函数
1、含义:Q d
=f(P)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公式:Q d =α-β·P 3、图形: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Q 与P 成反方向变动。
4、需求定理: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三、需求变动
1)需求量的变动:商品自身的价格引起的。
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2)需求的变动: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引起的。
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四、需求弹性
1、弹性的一般含义 1)公式:弹性=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因变量的变动比例
当自变量变化1%时,因变量变化?%。
2)弧弹性:e=
Y X
X Y •∆∆ 3)点弹性:e=Y
X
dX dY •
2、需求的价格弹性
1)含义: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价格弹性= —价格的变动比例
需求量的变动比例
2)计算: A 弧弹性:
e d = —
Q
P
P Q •∆∆ 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如要计算需求曲线某两点之间的弹性一般用需求价格弹性的中点公式来求得:e d = —
222
12
1Q Q P P P Q ++•∆∆ 。
B 点弹性:e d = —
Q
P
dP dQ • 表示需求曲线上某点的弹性。
另外,点弹性也可以用几何方法求得:
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都可以通过由该点出发向价格轴或数量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
3)弹性的五种类型:e d >1;e d <1;e d =1;e d =0;e d =∞。
①弧弹性的大小表现为需求曲线的陡峭与平坦程度; ②点弹性的大小表现为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的高低。
4)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①商品的可替代性;②商品用途的广泛性;③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④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⑤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5)理论应用: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①e d >1:商品富有弹性。
降价→增加收入;涨价→减少收入;“薄利多销” ②e d <1:商品缺乏弹性。
降价→减少收入;涨价→增加收入;“谷贱伤农” ③e d =1:商品单位弹性。
降价或涨价对收入没有影响;
3、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1)含义: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公式: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商品价格的变动比例
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比例
Y X
2)计算方法:
弧弹性:e XY = X Y Y X Q P P Q •∆∆ ; 点弹性:e XY = X
Y
Y X Q P dP dQ • 3) 判断两种商品的关系:
①e XY >0 替代品; ②e XY <0 互补品; ③e XY =0 独立关系。
4、 需求的收入弹性
1)含义: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公式:需求的收入弹性= 收入的变动比例
需求量的变动比例
2)计算方法: 弧弹性:e M =
Q
M M Q •∆∆ ; 点弹性:e M = Q M
dM dQ • 3) 判断商品的类型: ①e M <0 劣等品;②e M >0 正常品;③0<e M <1 必需品;④e M >1 奢侈品。
4)恩格尔定律:对于一个国家或者家庭而言,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第二节 供给分析
一、供给概述
1、供给的含义: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2、影响供给的因素:1)商品自身的价格;2)生产的成本;3)生产的技术水平;4)相关商品的价格;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二、供给函数
1、含义:Q s =f(P)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公式:Q s =—δ+γ·P
3、图形:
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Q 与P 成同方向变动。
4、供给定理: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成反方向变动。
三、供给变动
1)供给量的变动:商品自身的价格引起的。
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数量组合点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2)供给的变动: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引起的。
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四、供给弹性
1、供给的价格弹性
1)含义: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
公式:供给的价格弹性= 价格的变动比例
供给的变动比例
2)计算方法: A
弧弹性:e d =
Q
P
P Q •∆∆ 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如要计算供给曲线某两点之间的弹性一般用供给价格弹性的中点公式来求得:
e d =222
12
1Q Q P P P Q ++•∆∆ 。
B 点弹性:e d =
Q
P
dP dQ • 表示供给曲线上某点的弹性。
另外,点弹性也可以用几何方法求得:
线性供给曲线上任一点的弹性,都可以通过由该点向数量轴引垂线求得。
3)弹性的五种类型:e d >1;e d <1;e d =1;e d =0;e d =∞。
①点弹性大于1,则供给曲线的延长线相交于横坐标的负轴; ②点弹性小于1,则供给曲线的延长线相交于横坐标的正轴; ③点弹性等于1,则供给曲线的延长线相交于坐标的原点;
第三节 均衡价格
一、均衡价格的形成
1.含义
1)均衡价格: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2)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给数量。
2.计算
Q d =α-β·P ;Q s =—δ+γ·P ;Q d = Q s → P e 和 Q e
二、均衡价格的变动
1、供给不变,需求变动:均衡价格和数量与需求同方向变动;
2、需求不变,供给变动:均衡数量与供给同方向变动,均衡价格与供给反方向变动;
三、供求曲线的运用
1、最高限价:出售某种商品的法定最高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2、最低限价:出售某种商品的法定最低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四、蛛网模型
1.考察对象: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 2.研究方法:动态分析 3.基本假定:
1)商品本期产量决定于前一期的价格; 2)商品本期的需求量决定于本期的价格。
3)公式:
11)(--•+-==t t s t P P f Q γδ;
P P f Q d t •-==βα)(t ;
=s t Q d t Q
4.类型:
①收敛型:需求曲线斜率>供给曲线斜率 回复到原来的均衡点; ②扩散型:需求曲线斜率<供给曲线斜率 不能回复到原来的均衡点; ③封闭型:需求曲线斜率=供给曲线斜率 不能回复到原来的均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