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语症诊断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3.14 KB
- 文档页数:1
简述失语症评定的内容
失语症评定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理解能力:评定患者对语言的理解程度,包括对单词、句子、问句的理解能力。
2. 语言表达能力:评定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其使用正确的词汇、语法和句子结构等方面。
3. 语音能力:评定患者的语音产生和发音能力,包括语音流畅性、语音清晰度和语音准确性等方面。
4. 书写能力:评定患者的书写能力,包括对字母、单词和句子的书写正确性和准确性等方面。
5. 阅读能力:评定患者的阅读能力,包括对文字的理解和阅读的流畅性等方面。
6. 命名能力:评定患者的命名能力,即能否准确地用正确的词汇来命名物体、人物或概念等。
7. 语言流畅性:评定患者的语言流畅性,即语言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8. 语言记忆能力:评定患者的语言记忆能力,包括对单词、句子和故事等的记忆能力。
以上评定内容可通过不同的测试和评估工具来进行,如语言测试、
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
评定结果有助于医生诊断和确定患者的失语类型和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和治疗方案。
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评分标准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是一种常用的评估失语症患者语言能力的工具。
该检查表包括了多个方面的语言能力,如语音、语法、词汇、理解和表达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检查表的评分标准。
1. 语音能力语音能力是指患者发音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评分标准如下:0分:完全不能发音或者发音无法辨认。
1分:发音不准确,但能够辨认。
2分:发音基本准确,但有时会出现错误。
3分:发音准确,流畅自然。
2. 语法能力语法能力是指患者使用语言时是否符合语法规则。
评分标准如下: 0分:完全不能使用语法规则。
1分:使用语法规则不准确。
2分:使用语法规则基本准确,但有时会出现错误。
3分:使用语法规则准确,表达清晰。
3. 词汇能力词汇能力是指患者掌握的词汇量和使用词汇的准确性。
评分标准如下:0分:完全不能使用词汇。
1分:使用词汇不准确。
2分:使用词汇基本准确,但有时会出现错误。
3分:使用词汇准确,丰富多样。
4. 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是指患者理解他人的语言能力。
评分标准如下:0分:完全不能理解他人的语言。
1分:理解能力非常有限。
2分:理解能力基本正常,但有时会出现困难。
3分:理解能力正常。
5. 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指患者自己使用语言表达意思的能力。
评分标准如下:0分:完全不能表达意思。
1分:表达能力非常有限。
2分:表达能力基本正常,但有时会出现困难。
3分:表达能力正常。
总分为15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语言能力越好。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失语症是一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语言障碍疾病,患者在语言表达、理解、书写和阅读能力方面出现障碍。
根据失语症症状的严重程度,可以对失语症进行分级标准,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一、轻度失语症(Grade 1)轻度失语症患者在日常交流中可能出现一些症状,但并不影响基本的语言交流能力。
患者可能会出现简单的词汇选择困难、表达不够流畅等症状,但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完成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流任务。
患者可能在说话时会出现偶尔的词汇遗忘或者语句结构不够清晰。
二、中度失语症(Grade 2)中度失语症患者在语言能力方面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障碍,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帮助。
患者可能会出现词汇选择困难、语句结构混乱、语言理解能力下降等症状,导致日常交流变得困难。
在面对复杂的语言交流任务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交流障碍,需要通过辅助工具或者他人的帮助来完成交流。
三、重度失语症(Grade 3)重度失语症患者在语言能力方面表现出严重的障碍,几乎无法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
患者可能会出现几乎无法找到正确的词汇、无法理解他人的语言、无法表达清晰的意思等严重症状,导致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流几乎成为不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得到全面的语言康复治疗以恢复语言功能。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病情严重程度来确定失语症的分级,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不同程度失语症的患者需要接受不同的治疗手段,包括语言康复训练、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支持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疗。
只有通过科学的分级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才能更好地帮助失语症患者恢复语言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失语症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对于不同程度的失语症患者,需要进行科学准确的分级,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医生和家人应该对失语症患者给予理解和支持,共同努力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语言能力,重返正常的生活。
失语症是一种复杂而严重的语言障碍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失语评分标准分级
失语评分标准分级可以根据不同的维度和标准进行划分,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失语评分标准:
1. 根据失语程度划分:
完全失语:完全无法复述和自发言语。
不完全失语:复述及自发言语存在障碍。
2. 根据失语表现划分:
运动性失语:丧失说话能力,但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
感觉性失语:听不懂别人说话的内容,答非所问。
混合性失语:运动性失语和感觉性失语二者并存。
3. 根据评估标准划分:
0度:不能用言语进行实际的思想交流或言语不能使人理解。
Ⅰ度:能说极少量词汇及短语。
Ⅱ度:能说单词或短句,对日常用语可理解,表达中存在语法错误。
Ⅲ度:对熟悉的事物或经历能较快地领悟或表达,对不熟悉的事物或经历则表达困难。
Ⅳ度:多数情况下无言语障碍,但有时有理解障碍,言语欠流畅。
4. 根据语量、短语数、复述能力及对话能力划分:
轻度:语量在51~99字每分钟,可复述长句,略感说话费力。
中度:语量在50字/min之内,短语句3个以内,说话含糊不清,可复述部分短句。
重度:能复述部分字词,但仅能说几个字、词作为回应。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评分标准仅为参考,具体的评分标准可能因评估工具、评估目的和临床需求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失语评分时,应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和标准,并进行详细的临床评估和诊断。
失语症的分类和评定方法直到今天,人们对失语症的分类仍然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
由于历史上对失语症研究的学派很多,观点不尽一致,因此对于失语症的分类方法也是多种多样。
对失语症分类的不同,反应了各个时期对产生失语障碍的不同看法。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失语症的分类和评定方法。
19世纪下半叶,语言功能定位与连接理论成为主流,认为不同的损伤部位是不同类型失语症的基础;20世纪上半叶,功能完整性理论成为主流。
此时,它否定了语言功能定位理论,放弃了从语言障碍中探索大脑受损部分的方法,对语言活动过程中受损部分进行了分类;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功能定位理论再次受到重视。
现在认为,大脑某一部位的损害,会造成一组完全或不完全的语言临床症状较高频率的出现,如果损伤较局限,多表现为典型的失语症状,如果范围较广,会呈现出非典型的失语症状。
因此,benson提出失语综合征的概念,他对失语症的分类得到了世界范围的广泛使用。
在本森失语症分类的基础上,中国学者根据失语症的临床特点和病变部位,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制定了汉语失语症分类方法(见表4-2)。
失语症评定总的目的是通过系统全面的语言评定发现患者是否有失语症及程度,鉴别各类失语,了解各种影响患者交流能力的因素,评定患者残存的交流能力,制订治疗计划。
专门目的包括病因学,认知和交往能力方面的研究。
听觉理解和口语表达是语言最重要的方面,应视为评价的重点。
下面介绍国际上常用的几种常用的失语症评定方法。
国际上常用的失语症评估方法(一)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bostondiagnosticaphasiaexamination,bdae)此检查是目前英语国家普遍应用的标准失语症检查。
此检查由27个分测验组成,分为五个大项目:①会话和自发性言语;②听觉理解;③口语表达;④书面语言理解;⑤书写。
该测验在1972年标准化,1983年修订后再版(goodglass&kaplan1983),此检查能详细、全面测出语言各种模式的能力。
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C R R C A E说明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CRRCAE)说明李胜利一、整体注意事项1.对象:成人失语症患者2.前提条件:标准失语症打分是由参加过失语症培训班并熟悉检查内容的检查者来进行,使用前要掌握正确的检查方法,不要自行对患者的反应进行解释,而要依据失语症检查规则进行。
3.患者的状态:尽量使患者在自然状态下接受检查,不要过于死板,要在整个过程注意此点。
4.检查者的说话方式和态度:检查者与患者接触时,说话的方式不要零乱和死板,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病前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态度要亲切,以求得患者能放松安心接受检查。
5.患者进行有关检查方面的说明:事先不对患者说明就进行检查会使患者反感,检查前要向患者说明检查的目的,求得理解,检查之后,多数患者关心自己的结果,因此,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适当的说明。
6.检查场所:选择能使患者情绪稳定接受检查的场所,避开噪音及人多的地方。
7.陪同人员:失语症患者通常不愿让人知道自己的语言缺陷,所以,即使妻子或丈夫有时也尽量不要陪伴,采取一对一的检查方式。
8.患者的疲劳情况:失语症检查中,在超过30分钟以上,患者常出现疲劳而不能表现出实际的问题,此时宜中断,采取分数次进行。
9.终止检查:有时出现失败或拒绝检查的局面,此时应暂时终止,待患者安静下来后再继续检查,出现保持状态时,通常是由于患者疲劳过度引起的。
这时可改时间进行。
10.检查时间:由开始到结束两周时间。
11.检查顺序:此检查是通过不同语言模式(Modality)来观察患者的反应,在一些项目中使用了相同的词语,为尽量减少由此造成的对检查内容的熟悉,在图的位置安排上有一些变化,并设了终止标准。
检查要按顺序从项目1开始,但Ⅸ(计算)、Ⅰ(听)、Ⅱ(说)、Ⅲ(阅读),四大项目之间,从哪一项开始均可。
12.检查用具:(1)使用说明(2)记录用表(包括计算用纸)(3)图片,词卡(4)实物(手帕,牙刷,硬币,钢笔,梳子,钥匙,剪子,镜子,盘子,牙膏)(5)铅笔(在文字检查时提示用)13.记录:如实记录患者的反应,身体姿势,表情的反应,这些对以后的判断和训练有帮助,另外要考虑到以后别人可能会看,尽量能让别人看明白。
临床常见失语症表现及病损部位脑损伤的患者失语症的发病率是较高的而且也是一种最复杂的语言障碍。
由于失语症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交流障碍、理解障碍等,所以会直接影响患者最终的康复效果。
因此,对于患有失语症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言语康复训练,改善患者的交流、理解能力,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其他功能。
而意识障碍、痴呆、运动性构音障碍和其他高级脑功能障碍也表现为交流及理解障碍,所以,应该准确区分失语症与其它疾病,以免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
一、Broca失语又称表达性失语或运动性失语,预后通常较好。
1.临床特征:表达障碍比理解障碍更明显。
(1)自发性言语呈非流畅性,说话量少、费力呈电报式言语。
(2)有命名和找词困难,当给予词头音提示时,可以发生正确反应。
(3)复述障碍,尤其是句子较长时。
(4)理解障碍轻,能理解简单词语,在长句和执行口头命令时通常出现困难。
(5)文字书写时表现为语法严重错误。
2.病损部位: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1/3的Broca区。
二、经皮质运动性失语1.临床特征:(1)口语表现为非流畅性,对刺激通常可以作出简答的反应。
(2)复述功能较好。
(3)在理解方面,口语和文字理解均好。
(4)部分患者书写障碍。
2.病损部位:Broca区前方及上方,多数为大脑中动脉梗死和脑外伤。
该类型失语症预后通常较好,与Broca失语的区别主要为此类型患者可以复述较长句子。
三、Wernicke失语又称接受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
1.临床特征:理解障碍比表达障碍严重。
此类患者通常缺乏对疾病的自我意识,往往预后不佳。
(1)口语表现为流畅性失语(2)表达时言语流畅,但呈现为杂乱的词句,称为杂乱语或奇特语。
(3)理解障碍严重,通常是语音理解和语意理解受到损害。
(4)文字理解障碍。
可以读,但为错读。
书写时,有字形,但错写。
2.病损部位:大脑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1/3的Wernicke区或大脑外侧裂后下缘,以颞上回、颞中回的后半部分为中心区域。
四、经皮质感觉性失语1.临床特征:(1)此类患者自发言语流畅,但是错语比较多。
言语残疾标准、筛查、诊断和评定方法一、言语残疾的定义言语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或病程超过两年者),不能或难以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3岁以前不定残)。
言语残疾包括:●失语:是指由于大脑言语区域以及相关部位损伤所导致的获得性言语功能丧失或受损。
●运动性构音障碍:是指由于神经肌肉病变导致构音器官的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不会说话、说话费力、发声和发音不清等。
●器官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是指构音器官形态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
其代表为腭裂以及舌或颌面部术后。
主要表现为不能说话、鼻音过重、发音不清等。
●发声障碍(嗓音障碍):是指由于呼吸道及喉存在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失声、发声困难、声音嘶哑等。
●儿童言语发育迟滞: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言语发育落后于实际年龄的状态。
主要表现不会说话、说话晚、发音不清等。
●听力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是指由于听觉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
主要表现为不会说话或者发音不清。
●口吃:是指言语的流畅性障碍。
常表现为在说话的过程中拖长音、重复、语塞并伴有面部及其他行为变化等。
二、致残原因分析(一)、遗传唐氏综合征:又称2l三体综合征,该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大脑和小脑的发育异常,其在出生婴儿中的发病率约为1.45‰,病儿智能落后,肌张力低下,皮肤呈大理石样色泽,出生后不久可见特殊面容,即面圆而扁平,眼球较突出,睑裂明显的斜向外上,两眼距离较远。
染色体检查可以提供诊断帮助。
部分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语言发育迟缓和发音不清。
(二)、出生缺陷或发育障碍脑性瘫痪: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该症病因不一,缺氧和出血在发病因素中占重要地位,但仍有约1/3的病例未能找出原因。
该病在出生后或幼婴时期发病,主要表现为神经功能不正常,特别是自主运动的功能障碍,病情稳定,非进行性,基本上非遗传性。
严重的还合并有智力不足,抽搐及视、听或言语功能异常。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而且黄疸程度较重,持续时间延长,超过2~4周,或黄疸进行性加重,消退后重又出现的则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语言能力检测规范【目的】通过检测、分析病人口语、书面语或手势语等交流能力的缺陷,较全面系统地观察其言语障碍的临床表现,为病变性质、程度及疗效判定提供客观指标。
【方法】(一)失语症的诊断评测:1、对话。
(1)进行非正式的交谈,提出问题,激发病人作出多反应,并录音。
(2)作图片叙述,时间1分钟。
2、听力理解。
(1)躯体部分辨认:选择躯体18个部位的名称发出指令,让病人一一指出。
时间<5秒得1分,>5秒得0.5分,指不出者0分.(2)执行指示:令病人执行下列指示,如让指“天花板”,“地板”等等。
指对每题得3分。
3、言语表达。
(1)检测言语器官的灵活性,是对非失语症为构音障碍、口腔运动障碍和言语失用症进行鉴别诊断的检测方法。
①非言语的灵活性检测:记录5秒钟内完成下列动作的次数:努嘴——放松,张口——闭口,伸舌——偏向伸舌(左右交替舔口角),上下舔齿、舔唇,舌尖左右顶颊粘膜。
②言语灵活性检测:记录5秒钟内完成的词数:爸爸、洗脸、你们,打针,嘀哒等。
(2)背诵、唱歌及其节律感。
例如让患者背唱《小草》或其他歌词。
(3)复述词。
(4)复述短语。
选择高、低频语各8句复述。
(5)读词。
在纸上写出几个常用词,让患者读出其中之一。
(6)呼动物名。
检测在1分钟内能说出多少动物的名字。
(7)识图呼名。
(8)读句子。
(9)偏旁部首拢词:如木:村、林……,讠:说、读……。
4、书写(1)书写机制。
根据病人的书写输出,评估书写机制的得分。
1分:字迹不清楚。
2分:偶尔单个字清楚。
3分:有一些变形字。
4分:个别字不清楚。
5分:与患病前相同。
(2)回忆书写符号。
(3)觅词书写。
根据一些名词的图片,令病人写出各个图画的名称。
(4)理解书写语言,包括辨别字、语言联系。
例如:轮船——轮渡、轮胎、航船、帆船。
先让患者读这些词,然后让其在相应的图片上指出相应的词。
5、拼读理解。
让患者读出一些字的偏傍部首,然后在偏旁部首中加上其他笔划,让患者说出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