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1感受生命的意义课件

10.1感受生命的意义课件

10.1感受生命的意义课件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课件

引言生命是一个令人惊奇而又神秘的存在,每个人都有权利去探索和感受生命的意义。在这个10月1号的感受生命的

意义课件中,我们将探讨生命的意义,为什么它如此重要以及如何在意义中找到幸福和满足感。

第一部分:什么是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观点。然而,一般来说,生命的意义是指人们为什么而活,他们在生活中寻找什么,以及他们如何给予自己的生活目标和价值。有很多观点可以解释生命的意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追求个人成长和进步: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地追求个

人的成长和进步。通过学习新的技能、了解不同的文化和经历新事物,我们能够改变和提高自己,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 建立关系和社交互动:生命的意义也在于建立与他人

的关系和社交互动。人类是社交的生物,我们需要与他人连接和交流以满足我们的情感和心理需求。通过与他人建立深入的关系,我们能够获得支持、理解和爱。

3. 贡献和服务他人:生命的意义还在于为他人做出贡献

和服务。通过帮助他人、改善社区和参与公益活动,我们能够

感受到自己对他人生活的积极影响,并从中获得真正的满足感。

第二部分:为什么生命的意义如此重要?

生命的意义对每个人来说都不可或缺,它给予我们价值、目标和方向。以下是为什么生命的意义如此重要的几个主要原因:

1. 给予个人价值感:生命的意义使人们感到自己有价值

和重要。当我们知道自己是有所贡献和作用的,我们会更有信心和动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2. 激励个人成长:生命的意义激励我们追求个人成长和

进步。当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意义,我们会更有动力去学习和发展自己的技能,以实现自己的潜力。

3. 增强幸福感和满足感:有意义的生活可以增强幸福感

和满足感。当我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并且将自己的行动与个人价值和目标相一致时,我们会感到更加满足和幸福。

第三部分:如何在意义中找到幸福和满足感?

在生活中找到幸福和满足感与拥有有意义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意义中找到幸福和满足感:

1. 探索个人的兴趣和激情:找到那些让我们感到兴奋和

投入的事情,并将其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通过追求我们的兴趣和激情,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并从中获得满足感。

2. 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与他人建立深入的关系,并寻

求支持和理解。与他人分享我们的目标和意义,并互相鼓励和支持,这将帮助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并达到更大的满足感。

3. 支持他人和参与公益活动:通过为他人做出贡献和参

与公益活动,我们能够感受到自己在改善社会和他人生活中的积极影响,并从中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

结论生命的意义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概念。它给予我们价值、目标和方向,帮助我们发现幸福和满足感。通过探索个人的兴趣和激情,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以及为他人做贡献和参与公益活动,我们能够在意义中找到幸福和满足感。让我们在探索和感受生命的意义的旅程中,不断成长,实现自己的潜力,并将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徐芬芳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收藏文章 《感受生命意义》课件.zip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生命的丰富和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愿意去探索和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 能力目标:能够辨析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增强选择过有意义的生活的能力。 知识目标: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懂得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分析 《生命的思考》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第十课的第一框。第十课是本册教材前三个单元的价值升华,意在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生命的底色。 本框的设计立意在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维度,全方位对生命进行探问与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生命话题的兴趣,鼓励学生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书写一份出色的人生答卷。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发现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三、学情分析

初一大部分学生都想过生命成长话题,开始不断思考活着的意义,并有着自己不同的答案。但基于思维的局限性和不成熟性,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的理解体会不够深入。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人为什么活着? (一)导入 鱼儿和鸟儿活着是为了什么? 学生:鱼儿为了能有自由自在在水里游玩;鸟儿为了能够在蓝天中翱翔。 作为高等生物的人,我们到底是为什么活着呢? (二)采访分享 活动:课上让学生分享课前采访自己最亲近的三个人关于“人为什么活着”的调查结果。采访后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每组请一位同学过来分享从学者到普通人,每一个人都在思考和探索人存在的意义 (三)提升 展示亚里士多德、余华、许三多等人对人为什么活着的观点。 教师总结:每一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答案。我们都在努力探寻这个问题,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 环节二:什么的人生有价值? (一)观点辨析 看法一:要是让我一辈子在家里打游戏,这样的人生就完美了! 看法二:如果一辈子衣食无忧,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这多快乐!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部编人教版)-10.1感受生命的意义-反思带教学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 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 明晰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能力目标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发现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台湾大众银行网络发布广告短片《梦骑士》,短片由真实故事改编,用5个老人环岛旅行实现梦想的故事追问观众:人为什么活着?结尾打出一个字:梦。 1.播放视频:《梦骑士》。 2.人到底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是值得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感受生命的意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生命的追问 1.人为什么活着? (1)在网上,“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网友提供了多个答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为了自己而活;②为了亲人而活着;③活着就是为了活着;④我也想知道这个问题;⑤不知道,但是还是想活着(盲目);⑥为了过无忧无虑的生活(想要什么就有什么);⑦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有探讨必要)。 (2)你的观点是什么?你希望自己怎样活着?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小结: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但是,人活在世上,我们都希望自己不成为他人和社会的负担,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并且担当我们自己的社会责任。 2.怎样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利用《雷锋日记》进行过渡,并提问:自己的生命对社会(整个人类社会)有什么意义? 伟人事例:(1)孙中山先生把他的全部生命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2)毛泽东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3)邓小平同志把他的生命都奉献给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 教师小结:(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为绽放生命价值而活是值得的)(2)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承担责任。(为救助他人而活是值得的)(3)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

精心整理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10.1感受生命的意义(二)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第1课时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内容 生命的追问;发现我的生命。 教学目标 1.通过思考活着是为了什么,体会、感受生命的价值。 2.如何“发现我的生命”?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生命的意义。 难点:学会探索生命的意义,发现我的生命。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 )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教材第111页,讨论:人为什么活着?回答设问问题。 【活动】历史上令人唾骂的人的故事。(如秦桧、向忠发等人) 播放视频:舍己救人的村支书刘善平遗体万人送别。讨论,这几个人谁的生命更有价值? 【活动】雷锋为什么受人敬仰?教材第112页。雷锋是如何看待生命的? 【讨论】教材第112页探究与分享。 【小结】什么样的人生是值得的?教材第112页。 【活动】教材第113页“探究与分享”,回答设问问题。 【提问】你怎样探索生命的意义呢?在“探究与分享”里,你填写了一些重要的经历,这些经历对你的生命有很大的意义,可见,你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与你的生活经历有关。教材第113页。 【活动】阅读教材第113页“相关链接”。 【提问】每个人认为的生命的意义一样吗?教材第114页“探究与分享”,回答设问问题。 【小结】对生命的意义,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要自己发现和创造。教材第114页。 【活动】教材第114页“拓展空间”。 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 提问式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样的人生是值得的?怎样探索生命的意义?) 板书设计 感受生命的意义?????1.生命的追问2.发现我的生命→需要一点点建构、自己发现和创造 当堂检测 反馈矫正 见学生用书相应练习题。

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教案+作业(部编版)

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道 德与法治课件+教案+作业(部编版)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生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2. 引导学生回顾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增强珍惜生命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正直、勇敢和进取的品质。 【教学重点】 1. 认识到人生的意义。 2. 思考生命中的重要时刻,珍惜生命。 3. 培养正直、勇敢和进取的品质。 【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具备社会责任感。 【教学过程】 1. 由“生命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引起学生的思考。 2. 介绍学生生命的普遍意义,让学生了解他们在世界上的角色和责任。 3. 讨论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如出生、成长、获得知识、成为朋友和家庭成员、经历挑战等。 4. 通过阅读课文、电影和其他资源,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引导学生思考他们现在的处境和他们的未来。

5. 提供机会让学生回顾自己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帮助他们珍惜生命,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6.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鼓励他们成为正直、勇敢和进取的人。 7. 让学生认识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来关注社会、关心他人。 【教学手段】 1. 课堂讨论。 2. 案例分析。 3. 小组讨论。 4. 电影和其他资料。 5. 情境演练。 【教学反思】 1.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能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了解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2. 教师引入案例的形式,学生们比较容易被吸引,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3. 在讨论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会太过敏感,情绪容易波动,需要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和调节。 4. 在小组讨论和情景演练的过程中,学生们会有更多的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5. 教师需要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帮助他们进行改进和提高。同时也应该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

10.1感受生命的意义(作业)-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教案+作业(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业 第20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 【课前预习】——课前测一测,心中有把握 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能够将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 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的,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构建,形成人们所说的。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和。 4.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只有才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 【课堂作业】——课堂及时练,知识掌握牢 一、单项选择题 1. 生命拒绝冷漠。传递生命的温暖,做“温暖的中国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在家多做家务活,让家人多点休息时间 ②放学最后离开教室,关好教室门窗 ③见到歹徒伤害同学,不顾一切上去阻拦 ④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关爱空巢老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感动中国2018获奖人物程开甲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八一勋章”获得者,2018年11月17日病逝。1946年8月,程开甲赴英留学。新中国成立后,程开甲放弃了国外优厚条件回到中国。1960年,加人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从此消失20余年。从1963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5年,程开甲一直生活在核试验基地,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他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家强起来,国防强起来。”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习惯对人具有重要影响 B.人生的意义在于感悟 C.经历挫折就能获得成功 D.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3. 2019年2月18日,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正式揭晓,著名植物学家、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获奖,他被誉为“把生命献给高原的植物学家”!钟扬以实际行动诠释生命的意

精品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十课第1框《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一)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思路】 课标分析 生命是由无数瞬间构成的,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为宝贵的阶段。因此,要教会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使学生懂得人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生命的意义是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来实现的,人生的价值要靠今天的努力学习和将来的积极工作来创造。一言以蔽之,要使学生意识到生命意义与内涵的创造要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从今天做起。 生命的宝贵,在于生与死给生命规定的界限是那样的短暂。每个人降临到世上,都有生的基本权利。作为有意识的特别是有独特自我意识的生命体,人要时时做出如何生的重大抉择。正是通过这种抉择和行动,人的有限生命释放出了它应有的光和热,树立起了生命的丰碑。在等级社会中,通常以出生的家庭背景和个体的社会地位来划分生命的贵贱,而社会主义社会,则把维护每一个生命体的天赋平等作为基本原则。因此,要教会学生善待生命,包括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把不自杀和滥杀,作为一种关于对待生命的限制性的“善”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使学生明白,善待生命还包括在人生的实践中不断地追求自我完善。因为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过程和不断提升的完善过程,这正是人的生命的高贵所在。但追求自我完善,并不是要用同样的崇高标准去要求每一个人,而是要求每一个人在认识“今日之我”的基础上,去创造一个较“今日之我”更为完善的“明日之我”;追求自我完善,并不是如同古人一样闭门思过、静心养性,而是在积极的人生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反思、重构、再实践;追求自我完善,也并不是洁身自好、远离社会,而是用发展性的生命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实现幸福的人生。尤其在中国已进入小康社会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无论生产、工作和生活,对人的体力付出、生活艰苦等方面的挑战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使学生体会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不断地追求自我完善,保持人生精神上的奋发向上的追求就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按照课程标准的上述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如下基本要求:正确理解生命的含义,懂得人的生命不仅有时间的长短之分,更有质的差别。要学会从自己日常的点滴小事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创造生命的价值。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努力做到:积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观察他们对身边小事的态度;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出发,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体会生命的意义,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和意义提升的过程。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探问生命”和“守护生命”两课内容的学习,学生虽对生命的知识有了一定

七年级政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感受生命的意义 课标分析 本课内容依据《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部分编排。其目的,旨在引领学生探索人生的真谛,完善生命,让生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让学生知道,尽管我们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但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而且很短暂,所以我们要抱有积极的生活态度,热爱生活;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学会用积极的态度接纳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帮助学生体会生命的价值,感受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精彩。 教材分析 本课“绽放生命之花”是教材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的第三部分内容,也是本教材最后一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感受生命的意义”和“活出生命的精彩”两个框题。第一个框题“感受生命的意义”主要讲述了怎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等问题。第二个框题“活出生命的精彩”告诉我们: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活的质量;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 程,我们要让生命充盈;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我们要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创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探问生命”和“守护生命”两课内容的学习,学生虽对生命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和了解,但对于中学生来说,“怎样的生命才有意义”“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依然是十分陌生的问题。因此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要使学生对有意义的生命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精彩。 教学重难点 1.感受生命的意义。 2.活出生命的精彩。 学法指导 本课的教学,主要以学生在活动中参与、体验、感悟为主,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活动,应给学生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学教备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含课标要求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含课标要求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 【教案主题】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目标】 1. 理解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感受生命的意义对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2. 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3. 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懂得生命的可贵。 【教学资源】 1. 幻灯片展示生命意义的图片和引发思考的问题; 2. 生命感悟的故事或视频片段; 3. 学生个人纸和铅笔。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利用幻灯片展示一些关于生命的图片,如自然界的生命、人类的生命等;2. 提问学生:“你认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二、探究(10分钟)1. 阐述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指的是每个人活着的目的和价值,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使命;2. 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回答问题:“你认为生命的意义有哪些?”、“为什么感受生命的意义对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三、分享(15分钟)1. 小组分享:学生分成小组,交流 讨论自己的观点并思考一个共同的结论;2. 分组代表分享小 组的观点和结论。 四、感悟(20分钟)1. 展示感悟生命的故事或视频片段,帮助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2. 学生个人感悟:学生用纸和铅 笔思考并写下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可以是一句话或者一段文字; 3. 学生之间进行感悟的交流。 五、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简要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命的意义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2. 学生进行反思:每 个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你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吗?”、“你认为生命的意义如何影响你的日常生活和行为?” 【课后延伸】 1. 邀请学生在家中完成一份关于生命意义的短文,分享 他们独特的观点;2. 进行生命感悟故事的继续讨论,鼓励学 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3. 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关怀他人等方式感受生命的意义,并记录下他们的体验和反思。 【教学评估】 1. 学生在小组分享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2. 学生个人 感悟的表达深度和思考广度;3. 学生对生命的意义和影响进 行反思的回答。 【课标要求】 本教案能够满足以下课标要求:

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精品学案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一、学习目标 1.明晰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3.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二、自主预习 1.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为自己) (2)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他人) (3)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为社会和人类) 2.对自我生命意义的探索 (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三、合作探究 材料一:王平准备参加社会实践小组,周日到大街当文明监督员,协助交警维持秩序。对此,妈妈说:“在大街上干再好,也没有人知道是你,劳而无功,不值得。” 材料二:“成功是多元化的,每个人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成功,但成功不是要和别人相比,而是要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从这个意义上说,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自己。” (1)妈妈的观点对吗?为什么? (2)从生命的角度谈谈材料二给我们的启示。

四、随堂演练 1.下列行为中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的是() ①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为他人减轻痛苦②善待他人的生命③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④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 2.一位中学生给自己的箴言是:“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对此处“生命的质量”理解正确的应是() A.生活条件的优越 B.生活的艰辛和曲折 C.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D.生活中的快乐和悲伤 3.下列的人生值得过的是() ①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②勇于承担责任的人生③把个人的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的人生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生 A.①②③B.①②④ C .①③④D.①②③④ 4.小明一直很推崇两则名言,一则是苏格拉底的“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另一则是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两句话共同告诉你的道理是() A.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 B.只有自己才能解读、认识自己 C.正确认识自己才可能活得精彩 D.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5.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你是自己生命的导演。将来的你,会有怎样的生活呢?请你选择将来某个年龄阶段,尽可能地具体描述那个阶段自己的情况。 【答案】 三、合作探究 (1)不对。理由:关爱社会、奉献社会,人人有责。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人生的价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四学制)六年级全一册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五四学制)道德与法治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辨析网民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能力目标:能够辨析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人生是有意义的,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多角度理解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生命的向死而生 三、教学准备 收集与课时内容贴切的相关新闻热点事件(文本、图片、视频均可)、其他相关图片资源,课前采访你生命中重要的三个人物,请他们说说活着为了什么。 四、相关资源 关于生命的意义的诗歌;断臂王子刘伟的故事;雷锋日记;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的事例;志愿者服务的图片;思维导图。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关于生命的意义的诗歌 热爱生命 —-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十课第一课时-----生命的意义。 讲授新课 (一)生命的追问 1.人为什么活着 活动一:活着的意义 结合课前采访结果,阅读教材P111运用你的经验 课前采访了你生命中重要的三个人物,请你说说采访的结果,他们活着为了什么。 你认为活着是为了什么? 教师总结:活着是为了学习;也有人说,活着是为了养育后代;也有人为了帮助他人而活,为了梦想而活,甚至为了改变世界而活。还有人说,活着是为了美食,为了美景;现实中,也有人为了金钱,为了权力而活。人为什么活着?人们的回答也许各不相同。但是,对有些人而言,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思考活着是为了什么,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为后面的知识作铺垫。 2.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活动二:梦想的力量 断臂王子刘伟的故事 1998年2月12日,刘伟10岁,因为一次意外,双臂被10万伏的高压击断,击碎了他成为职业球员的梦想。但刘伟没有放弃,更没有绝望,在北京马家堡康复中心待了两年,用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来适应生活自理。后被推荐到了北京市残疾人游泳队学习游泳,仅仅在学习两年后的2002年,刘伟就获得了参加在武汉举行的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的资格,这一次刘伟一举夺得了两金一银,此后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获得了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百米蛙泳项目的冠军。就在刘伟为残奥会努力做准备时,高强度的体能消耗导致了免疫力的下降,他不幸患上过敏性紫癜,如果放弃训练,将危及生命。刘伟只能第二次与自己的梦想说再见。两次梦想在现实中夭折,但不肯向命运服输的刘伟并没有因此而沉沦。高中的时候,刘伟喜欢上了音乐。2006年6月,刘伟向亲戚朋友借钱买了一架钢琴。从此,开始了一段用脚趾弹奏的练琴之路。2010年,他用双脚弹钢琴,获得了《中国达人秀》冠军。他用双脚敲打键盘,将所有的苦难经历倾注到字里行间,出版了《活着已值得庆祝》自传。

道德与法治感受生命的意义

道德与法治感受生命的意义 生命是最宝贵的礼物,它犹如一束绚丽的花朵,在世间绽放。然而,它的价值和意义并非单凭存在本身,而是源自于我们对于道德与法治 的理解和应用。道德与法治不仅仅是社会秩序的维持者,更是我们感 受生命意义的重要指引和支撑。 一、道德价值感受生命的意义 道德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互相关爱的准则。它赋予我们对人生、自我和他人的认同和评价。在面对生命的时候,道德价值让我们看到 生命的尊严和珍贵。尊重他人的生命意味着我们应该摒弃暴力、仇恨、歧视等不道德的行为,而是要以和平、友爱和宽容去对待每一个生命。 道德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引导我们遵循人类情感和道义准则。当我们在道德的引导下,选择善良、正义的行为时,我们感受到了自 己对他人的帮助和正能量的传递,使得我们的生命变得有意义且有价值。此时,生命不再是简单的存在,而是包含着感恩、分享和奉献的 价值。 二、法治保障感受生命的意义 与道德相辅相成的是法治。法治是社会秩序的基石,为人们提供了 有序、公正的生活环境。法律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保护每个人的 基本权益,并为生命赋予更深层次的意义。 法律将人们的权益纳入保护范围,从而使得生命具备了更多的尊严 和保障。例如,法律不仅规定了人们的财产权利,还规定了人身安全

的保障、教育权益的保护等等。这些保护措施使得生命的发展不再受 到不法侵害和无知束缚,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梦想和追求幸福。 而法律的公正性和稳定性,为生命的意义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法律 的公正性保证了每一个人都能够公平地获得法律的保护和裁判,避免 了人们的利益受到弱势和无辜的损害。法律的稳定性保障了社会的正 常秩序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每个人提供了一个安定和和谐的环境。 三、道德与法治的互补关系 道德与法治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不可偏废。道德是法治 的精神支柱,使法治多了温情和人文关怀。法治是道德的实践工具, 通过法律的规范和执行,让道德的准则得到实现和保障。 道德的力量使法律更具深度和底蕴。它向法律注入了普遍的价值观念,引导着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同时,道德的优势也在于法律失效和 法律空白时的填充,以公义和正义的标准来引导人们的行为,并通过 教育社会舆论来提醒和警戒。 法治的实施使道德不再停留在个人行为的层面,而能够规范和制约 整个社会的行为。当道德无法取得广泛认同或者无法得到有效实施时,法律的威慑和制裁力度可以发挥作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从 而保障每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感受。 结语: 道德与法治是感受生命意义的重要途径与支撑。通过遵循道德准则,我们能够追求善良、友爱的生活态度,实现对他人的帮助与正能量的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感受生命的意义》优质课教学设计_0

探索生命的意义,能够发现自身生命的价值。 【自主预习】 1.对于有些人来说,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和生命无穷的奥 秘已经是一个_____的答案了。但是,对有些人而言,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他们认为______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 2. 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_____,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_____,这样的一生也是值得的;将个 人追求建立在人类______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3.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_____之一。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4.生命是独特的,______具体的。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滴的建构自己,形成 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5.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______。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该如何创造我想要的生活?通过认真地审视这些问题,我 们会更加明晰生命的意义。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 生命的追问 1. 人为什么活着? 人为什么活着?为了学习,为了教育后代,为了帮助他人……人们的回答也许各不相同。对于有些人来说,生活 本身的丰富多彩和生命无穷的奥秘已经是一个令人满意根据自学提纲自主学习,了解本节课知识点。 思考人活着的原因,积极回答问题

的答案了。但是,对有些人而言,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他们认为探索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 2.我们为谁而活? 甲:人应该为自己而活! 乙:人应该为别人而活! 就以上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师总结:我们活着,不仅为了自己,更为他人而活,更要 为社会、为国家而活。 师:ppt 呈现巴金名言,“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 受,人活着正是为了给我们生活的社会增添一点光彩,只 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结果,否则,我们将憔悴地死去。我仍在思考,仍在探索,仍在追求,我不断地自问,我的生命什么时候开花?”每个人对国家、社会、他人都有价值。 由此可见,我们每个人对国家、社会、他人都有价值。 3.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为自己)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为他人)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 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也是值得的; (为社会)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思考并回答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浏览课本,结合课本 知识思考并回答问题 知识点二 发现我的生命 如何发现我的生命? (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滴的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该如何创造我想要的生活?通过认真地审视这些问题,我们会更加明晰生命的意义。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备课素材人教版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素材一新课导入方式 设疑导入人为什么活着?生命中有哪些东西值得珍惜,值得追求?我们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来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歌曲导入播放歌曲《生命的意义》。 歌词:黑夜来临是否感到孤单,独自一人是否你会彷徨,这世界有多少这样的你我,就让我们彼此关爱。爱你的家人,爱你的朋友,用心去爱你的爱人,爱这个世界所有人们,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没有人愿做离群之雁,谁又愿靠向无人港湾,当这个世界越来越冷漠,就让我们相互关怀。爱你的家人,爱你的朋友,用心去爱你的爱人,在这个世界彼此温暖,这就是存在的意义。爱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们,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你怎样理解生命的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名言导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的保尔·柯察金说:“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应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这样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毫无疑问,这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那么除此之外,什么样的人生有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 素材二教材活动设计 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活着是为了什么(教材P111) 【活动设计】 形式一:课前安排学生采访,课上展示采访成果,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形式二:学生自己认真阅读教材中的材料,结合自身感受,谈谈活着是为了什么?并把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全班交流分享。 【活动问题】 (1)采访三个你生命中重要的人物,请他们说说活着是为了什么。 (2)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活动例答】 (1)我生命中重要的人物有爸爸、妈妈和爷爷。爸爸说,活着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给家人创造更好的生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10.1感受生命的意义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10.1感受生命的意义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 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 1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学会发现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轮椅上的志愿者 四川芦山发生强震后不久,一位轮椅上的女孩在父亲的帮助下,拿着自己积攒的1000元稿费,捐给了芦山地震灾区,这个女孩就是轮椅上的爱心志愿者——葛丽娟。 葛丽娟组织志愿者开展了许多志愿服务活动,在壶口景区义务植树、看望帮扶孤残儿童、为中小学学生捐赠爱心礼盒及体育用品…… 为了能更好地帮助和她一样的残疾朋友,她还成立了“以爱相携”QQ群,每天抽出一部分时间与群中的残疾人沟通交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学习到的心理方面的知识,帮助残疾人朋友树立信心。 为了让贫困的孩子顺利进入大学,葛丽娟一次又一次与山西临汾的志愿者联系,积极组织募捐活动;为了帮助被大火烧伤重度致残的农妇徐宝娥,葛丽娟连夜把她的不幸遭遇写成稿件,向各大媒体求助…… 葛丽娟用她的实际行动,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爱心志愿者的行列,她被誉为“爱心大使”。 葛丽娟是怎样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的?你打算怎样向她学习,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生命的追问 活动一:教师提问 提问: 1.人为什么活着? 2.怎样的生命才有意义?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112“阅读感悟”材料。 (一)对人的生命意义的认识 人为什么活着?对于有些人来说,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和生命无穷的奥秘已经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了。但是,对有些人而言,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他们认为探索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 (二)有意义的人生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 组织学生进行教材P112“探究与分享”活动,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和总结。 教师总结: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目标导学二:发现我的生命 (一)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活动三:阅读与思考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12月6日,屠呦呦参加由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组织的新闻发布会。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她的“韧劲儿”。青蒿素的发现谈何容易,屠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