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
- 格式:ppt
- 大小:4.02 MB
- 文档页数:26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知识点一、交流平台1、读了四个小朋友说的话,我发现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交流了学习童话的收获。
第一个小朋友总结了预测在学文中的好处。
第二个小朋友是从预测的方法来交流的。
第三和第四个预测的用途及其收获来谈的。
2、交流示例:A、预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在读《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时,我根据题目及故事内容知道了老屋是个乐于助人的人,就能预测到老屋最终没有倒下,但小蜘蛛给老屋讲故事的情节出乎我的意料。
这让我认识到故事的结尾要有点新意才好。
B、预测能让我们在读书时注意到更多的细节。
在读《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时,我就注意到了细节,知道了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有很多用处,我就预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最后会帮到自己。
我觉得预测锻炼了我的想象力,对我今后的写作也很有帮助。
C、预测能帮助我们选择所读书目,提高阅读效率。
我学会了根据题目进行预测的方法后,在挑选图书时很快就找到了需要的书;还可以根据预测的方法来判断资料是否有用,这样大大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
二、识字加油站1、你认识下面这些加点的字吗?查字典认一认。
三、词句段运用1、读词语,根据加点字的意思读准字音。
2、下面的成语有什么特点?你还能说出类似的成语吗?百发百中:每次都命中目标,形容射箭或射击非常准。
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落空。
百战百胜:每次打仗都能取得胜利,也泛指无论做什么事都能成功。
百依百顺:形容在一切事情上都很顺从。
四面八方: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
四通八达:形容交通非常便利。
四平八稳:形容说话、做事、写文章稳当,有时也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七上八下:形容心里慌乱不安。
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这些词语都是含有数字的四字词语。
类似词语有:一心一意三言两语五颜六色三长两短五花八门一朝一夕五脏六腑一生一世三天两头3、读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照样子写句子,注意引号的用法。
A、蚂蚁队长说:“照样要受罚。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图文讲解+练习知识点交流平台读了四个小朋友说的话,我发现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交流了学习童话的收获。
第一个小朋友总结了预测在学文中的好处。
第二个小朋友是从预测的方法来交流的。
第三和第四个预测的用途及其收获来谈的。
读词语,根据加点字的意思读准字音。
下面的成语有什么特点?你还能说出类似的成语吗?百发百中:每次都命中目标,形容射箭或射击非常准。
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落空。
百战百胜:每次打仗都能取得胜利,也泛指无论做什么事都能成功。
百依百顺:形容在一切事情上都很顺从。
四面八方: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
四通八达:形容交通非常便利。
四平八稳:形容说话、做事、写文章稳当,有时也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七上八下:形容心里慌乱不安。
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日积月累人心齐,泰山移。
只要大家一心,共同努力,就能移动泰山。
比喻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泛指团结合作。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三个才能平庸的人,若能同心协力集思广益,就能像诸葛亮想到周到的计策。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围一个篱笆至少要打三个桩子,当一个英雄好汉少不了要三个帮手。
比喻只有团结协作、齐心协力才能最终成功。
图文解读单元知识复习一、易读错的字大洞(dòng) 准(zhǔn)备孵(fū)蛋撞(zhuàng)到萝卜(bo) 晾(liàng)尿布干吗(má) 来访(fǎng) 压(yà)根模(mó)仿发疯(fēng ) 差(chà)不多百发百中(zhòng)二、易写错的字准:左边是“两点水”,右边是“隹”,不要少写一横。
暴:第十五笔是点,不是捺。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优秀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将要学习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内容。
本节课主要围绕“词语盘点”和“读读写写”两个部分展开。
具体包括:1. 教材章节: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2. 详细内容:词语盘点,读读写写,其中包括课内外优美词语和句子,以及重点词语认读和书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语文园地四》中重点词语,并能熟练运用;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书写能力,提高语文素养;3. 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语言优美,激发他们对语文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语认读和书写,以及课内外优美句子理解和运用;2. 教学重点:词语盘点中重点词语,读读写写部分句子仿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优美词语,引出本节课主题;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语文园地四》中词语盘点,让学生跟读、认读,并举例说明;3. 例句讲解:挑选读读写写部分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仿写;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词语盘点和句子仿写,及时检查并纠正;6.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学习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六、板书设计1. 词语盘点:列出本节课重点词语,用不同颜色粉笔标注;2. 句子仿写:展示几个典型例句,旁边附上学生仿写句子;3. 课后作业:明确作业要求,提醒学生按时完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语文园地四》中词语盘点;(2)仿写课后读读写写部分句子;(3)收集课内外优美词语和句子,进行积累。
2. 答案:(1)略;(2)略;(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多关注优美词语和句子,提高语文素养。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如朗诵、演讲等,锻炼他们语言表达能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教材名称: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时安排:语文园地四教学内容:四季歌、小草、生活中的花、文化之美教学目标:1、了解四季的变化,能够唱出《四季歌》。
2、观察小草的特点和生长过程,能够用语言描述。
3、发现生活中花朵的美,学会欣赏花朵的姿态和香气。
4、认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会欣赏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美。
教学重点:1、能够听懂、唱出《四季歌》,了解四季的变化。
2、观察小草的特点、生长过程及周围环境因素对其生长的影响。
3、认识不同花朵的特点和美,学会欣赏花朵的姿态和香气。
4、认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欣赏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美。
教学难点:1、能够用语言描述小草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从生活中发现花朵的美,学会欣赏花朵的姿态和香气。
3、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教学方法:1、唱歌、对话、观察、讨论、欣赏。
2、启发式教学、情境式教学。
教学手段:1、PPT 、图片、实物模型、歌曲。
教学过程:第一课《四季歌》教学目标:1.唱歌,感受四季的变化。
2.认识四季。
3.了解字词:风、雨、白雪、小鸟等。
教学重点:1.能够听懂、唱出《四季歌》,了解四季的变化。
2.认识字词:风、雨、白雪、小鸟等。
教学难点:1.理解歌词,感受四季变化的美。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情境式教学教学手段:歌曲、PPT、图片教学过程:1.老师先通过图片引入四季的概念。
2.听歌曲《四季歌》,并观赏图片,感受四季的变化。
3.了解歌词中的生词,字词及其意义。
4.模仿老师的读词、唱歌。
5.分组合唱,展示课堂。
6.小结,老师再次强调四季的变化及其美好。
第二课小草教学目标:1、了解小草的特点,看到小草的美丽。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会用语言描述小草的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1、观察小草的特点、生长过程及周围环境因素对其生长的影响。
2、能够用语言描述小草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1、能够用语言描述小草的生长过程。
2、感受小草的美丽和生命力。
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教学手段:图片、实物模型、PPT等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向学生介绍“小草”。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优秀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
具体内容包括:诗词《静夜思》、成语接龙游戏、作文训练“我的梦想”以及趣味阅读《一片树叶》。
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静夜思》,使学生掌握诗词的基本知识,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2. 通过成语接龙游戏,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作文训练“我的梦想”,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习惯,激发想象力。
4. 通过趣味阅读《一片树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静夜思》中诗人情感的理解,成语接龙游戏的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诗词的朗读与赏析,作文的构思与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成语卡片、作文稿纸、阅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夜晚的美景,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诗词学习:《静夜思》的朗读、解析、赏析,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5. 趣味阅读:《一片树叶》的阅读与讨论,引导学生感悟自然之美。
六、板书设计1. 诗词:《静夜思》2. 成语接龙:各组表现优秀的学生名单3. 作文:“我的梦想”4. 阅读感悟:《一片树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并默写《静夜思》。
(2)用成语接龙的方式,编写一个有趣的故事。
(3)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1)略。
(2)例:一天,小明去公园玩,他看到了一只可爱的小狗(狗咬狗)。
小狗跟着他走了很久,直到他遇到了一个好朋友(相遇)。
他们一起玩耍,度过了愉快的时光(时光荏苒)。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典诗词、成语故事,提高语文素养。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活动,亲近自然,激发创作灵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静夜思》中诗人情感的理解,成语接龙游戏的灵活运用。
《语文园地四》(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语文园地四》中的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学生能够正确地书写《语文园地四》中的生字词,掌握其基本笔画和结构。
(3)学生能够运用《语文园地四》中的词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背诵、书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活、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3)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诗歌:《山行》、《枫桥夜泊》、《夜书所见》、《望天门山》2. 词语:复习《语文园地一》至《语文园地三》中的词语,学习《语文园地四》中的新词。
3. 语文实践活动:观察日记、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朗读、背诵和默写。
(2)词语的学习、书写和应用。
(3)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和评价。
2. 教学难点:(1)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词语的内涵和应用。
(3)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课本、作业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语文园地四》的学习。
2. 诗歌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诗歌的背诵和默写。
3. 词语学习:学生复习《语文园地一》至《语文园地三》中的词语,学习《语文园地四》中的新词,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词语的书写和应用。
4. 语文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5. 总结与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标题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