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下册《笠翁对韵》教案

二年级下册《笠翁对韵》教案

二年级下册《笠翁对韵》教案
二年级下册《笠翁对韵》教案

二年级下册《笠翁对韵》教案

《笠翁对韵》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背诵四支(1)。。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背诵《笠翁对韵》;

教学难点:拓展知识——古诗欣赏。

三、教学过程:

1、复习:集体复习一遍;个别学生背诵展示(注重复习,让学生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树立学生自信心。)。

2、教师范读一遍新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尝试朗读一遍。教师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4、游戏“火眼金睛”,教学生学习文中的生僻字,为朗读扫除障碍。师:我要考验一下你们,我还听说你们有目不转睛、全神贯注的好习惯……

5、学生朗读两遍,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6、游戏:双簧、接龙、藏宝。

7、总结、评价、奖励获胜的小组。

教学反思:通过前面几节课的知识渗透,学生对“对韵“内容比较感

兴趣,有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还能触类旁通,自己造“对子”。

《笠翁对韵》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背诵四支(1、2)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背诵《笠翁对韵》;

教学难点:拓展知识——古诗欣赏。

三、教学过程:

1、复习:集体复习一遍;个别学生背诵展示(注重复习,让学生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树立学生自信心。)。

2、教师范读一遍新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尝试朗读一遍。教师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4、游戏“火眼金睛”,教学生学习文中的生僻字,为朗读扫除障碍。师:我要考验一下你们,我还听说你们有目不转睛、全神贯注的好习惯……

5、学生朗读两遍,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6、游戏:双簧、接龙、藏宝。

7、结合注解讲解原文

8、指导背诵自由背诵比赛背诵

9、总结、评价、奖励获胜的小组。

教学反思:通过前面几节课的知识渗透,学生对“对韵“内容比较感兴趣,有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还能触类旁通,自己造“对子”。《笠翁对韵》教案(三)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背诵四支(

2、3)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背诵《笠翁对韵》;

教学难点:拓展知识——古诗欣赏。

三、教学过程:

1、复习:集体复习一遍;个别学生背诵展示(注重复习,让学生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树立学生自信心。)。

2、教师范读一遍新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尝试朗读一遍。教师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4、游戏“火眼金睛”,教学生学习文中的生僻字,为朗读扫除障碍。师:我要考验一下你们,我还听说你们有目不转睛、全神贯注的好习惯……

5、学生朗读两遍,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6、游戏:双簧、接龙、藏宝。

7、结合注解讲解原文

8、指导背诵自由背诵比赛背诵

9、总结、评价、奖励获胜的小组。

教学反思:通过前面几节课的知识渗透,学生对“对韵“内容比较感兴趣,有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还能触类旁通,自己造“对子”。

《笠翁对韵》教案(四)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背诵四支(3、4)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背诵《笠翁对韵》;

教学难点:拓展知识——古诗欣赏。

三、教学过程:

1、复习:集体复习一遍;个别学生背诵展示(注重复习,让学生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树立学生自信心。)。

2、教师范读一遍新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尝试朗读一遍。教师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4、游戏“火眼金睛”,教学生学习文中的生僻字,为朗读扫除障碍。师:我要考验一下你们,我还听说你们有目不转睛、全神贯注的好习惯……

5、学生朗读两遍,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6、游戏:双簧、接龙、藏宝。

7、结合注解讲解原文

8、指导背诵自由背诵比赛背诵

9、总结、评价、奖励获胜的小组。

教学反思:通过前面几节课的知识渗透,学生对“对韵“内容比较感兴趣,有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还能触类旁通,自己造“对子”。

《笠翁对韵》教案(五)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四支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背诵《笠翁对韵》;

教学难点:拓展知识——古诗欣赏。

三、教学过程:

1、复习:集体复习一遍;个别学生背诵展示(注重复习,让学生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的

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树立学生自信心。)。

2、教师范读一遍新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尝试朗读一遍。教师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4、游戏“火眼金睛”,教学生学习文中的生僻字,为朗读扫除障碍。师:我要考验一下你们,我还听说你们有目不转睛、全神贯注的好习惯……

5、学生朗读两遍,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6、游戏:双簧、接龙、藏宝。

7、结合注解讲解原文

8、指导背诵自由背诵比赛背诵

9、总结、评价、奖励获胜的小组。

教学反思:通过前面几节课的知识渗透,学生对“对韵“内容比较感兴趣,有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还能触类旁通,自己造“对子”。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分苹果》教学设计

第一节分苹果 教学目标: 1、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培养数感,渗透数形综合的思想方法。 2、学会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除法竖式,理解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 教具准备:苹果20个、学具卡片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吃水果吗?说说你喜欢吃哪些水果,瞧,我今天带来20个苹果,还有一些水果盘,我想把这些苹果每盘放5个,可以放几盘呢? 你们能帮注我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构建模型 师:想一想,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每盘放5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 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做法,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5+5+5+5=20 (2)20-5-5-5-5=0 (3)想口诀:四五二十 (4)想20个苹果里有几个5,20÷5=4(盘) 答:20个苹果,每盘放5个,可以放4盘。 2、你还有其它的做法吗?(使问题得以发散) 这时有的同学可能想出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请一名同学到前面试着板演竖式。 正像刚才同学所说的那样除法可以用竖式来计算。介绍除法竖式: 3、边讲解,边板书 (1)写被除数20 (2)在20的左边画一竖撇,表示除以 (3)在竖撇左边写上除数5

(4)在20上边画横线,表示等号 (5)20除以5商4,4表示4个一,在横线上对其个位写4 (6)分了多少呢,4乘5得20,在被除数下面,相同数位对齐,写上20 (7)一共有20个苹果,分了20个,还剩几个?算减法,写出得数0,表示都分完了,一个也没剩。板书 (8)说一说竖式中的每一个数字表示的是什么? 4、试一试,如果有24个梨,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学生试做,巡视,个别辅导。指名板演,共同订正。 三、实践与应用 试着做一做,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小组讨论来解决。 8÷2 30÷6 35÷7 48÷8 让学生独立完成 24÷6 15÷5 40÷8 18÷3 用竖式计算 8÷2 9÷2 15÷3 17÷3 12÷6 14÷6 20÷5 22÷5 师:观察上面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除数和商不变的情况下,被除数与余数之间的变化是:被除数多几余数就多几。 课外拓展 师:现在我想把这20个苹果重新分一分,每盘放6个,分出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呢?让学生用学具代替苹果重新分一分,遇到问题时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又应该怎样用竖式来计算呢?明天我们再来研究这个问题。 四、课堂小结 师: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学生讨论并举手回答。

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周次内容 第一周《会变的线条》 第二周《雄伟的塔》 第三周《捏泥巴》 第四周《小扇子》 第五周《漂亮的小钟表》 第六周《下雨了》 第七周《百变团花》 第八周《摆花样》 第九周《我们身边的痕迹》 第十周《杯子的设计》 第十一周《绘画中的节日》 第十二周《好吃的水果》 第十三周《刷牙》 第十四周《茂密的花》 第十五周《大树的故事》 第十六周《会变的小手套》 第十七周《动物乐园》 第十八周《节日的装饰》 第十九周《过春节》 1、会变的线条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初步感受不同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B.能用不同线条组织一副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C.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A.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 (2)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线条表现美感。 [手段准备] 相关图片的课件、有各种线条的范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画有各类线条的绘画作品给学生欣赏。 2、启发学生了解线条的作用,体会线条组合的美。 3、揭示课题:会变的线条。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景物照片,了解大自然中各种和绘画方法。 2、线条练习。 (1)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画几组不同排列形式的线条。 (2)展示交流,教师指导评价。 3、以一些图形让学生选择其中—种并用线条加以装饰。 4、用投影讲解同一种图案添加不同线条产生的不同效果。 5、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 6、分组练习,用线表现一幅作品。 7、师生交流,明确用线排列方法。 8、学生明确方法、构图设计完成制作。 三、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 1、观察书中图片时,要引导学生观察景物中线条的排列规律,从中体会密集线条排列的美感。 2、作线条的练习是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出各种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为以后的作业作铺垫。 3、以小组形式讨论及绘画,能让学生集思广益,开拓思路。让学生先添加后创作,由易到难,解决了难点。 4、绘画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用彩水笔直接作画,培养学生肯定用线的能力,同时要鼓励画出新颖独特的线条。 四、评价建议: 1、先小组评选,再集体交流 2、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第二课时 —、情景导入: 1、课件欣赏图片,使学生初步了解线条的种类和作用。 2、揭示课题:认识线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准确识读生词,认读轻声。能正确、规范地书写8个生字,听写课后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1.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 2.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谁想起来,就请你站起来背给大家听。(学生起来背) 2.真好!看来大家非常爱学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首古诗啊,内容和春天有关系。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清朝有位诗人高鼎特别喜爱春天,他用写诗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叫《村居》。 3.板书课题,拼读课题,释题: 村:乡村。 居:居住。 村居:在乡村居住。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多媒体出示画面)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黄莺边飞边唧唧地叫,孩子们正在放风筝。)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正字音: 注意“妆”是翘舌音,后鼻音,“剪”前鼻音,“醉”、“裁”、“丝”是平舌音,“莺”、“咏”后鼻韵母。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现在你们看看图,再读这首诗,读一句,想一想,你猜猜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把每句诗的意思猜出来。猜出来后告诉周围的同学,再听听其他同学怎么说。大家互相帮助,把这首诗学好。

笠翁对韵教案

1、《笠翁对韵》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熟读《笠翁对韵》(一东)。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开场白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第一段 讲解第一段 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 苍穹 下响 高舂 青春 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2、《笠翁对韵》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熟读新学习内容,背诵上节课学习内容。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音乐、多音字、古诗《送杨山人归嵩山》、五岳的名称等。 三、教学重点:背诵《笠翁对韵》; 教学难点:拓展知识——古诗欣赏。 四、教学过程: 1、复习:集体复习一遍;个别学生背诵展示(注重复习,让学生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树立学生自信心。)。 2、教师范读一遍新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尝试朗读一遍。教师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分苹果》教案

《分苹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分苹果的过程中体会除法竖式的实际含义,掌握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和试商方法,能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体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掌握表内除法计算(包括竖式计算和试商)的基础上,安排有余数的除法。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可以加深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知道什么是余数及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同时又可以巩固表内除法计算,还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教材从学生已知的表内除法引入,通过分苹果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并主动探索试商的方法,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抽象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要引导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在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平均分后还有余数的情况,认识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市级重点实验校,师资力量强,学生的素质也比较高。部分学生以前就接触过除法竖式,但是对于竖式的含义、书写格式及应用还并不明确。教学时可以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分成一课时或两课时完成。我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除法竖式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安排在一课时内进行教学。 四、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妈妈昨天买了20个苹果,要把这些苹果放在一些盘子里面,你愿意帮妈妈分一分吗? (揭示课题:“分苹果”并板书) 师:如果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这些盘子里,你准备怎样分?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的分法主要有:平均每盘放4个、5个、6个、7个。个别学生说每盘放2个、10个,其他同学都说出了这样分的不合理性。学生还提出如果是每4,5个放一盘就正好分完,如果是每6,7个放一盘就会出现剩余。)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活动一:每盘放5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 (1)解决问题,抽象出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小组内交流。 ③集中交流(说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生1:通过乘法口诀“四五二十”得出结论,可以放4盘。 生2:5+5+5+5=20,可以放4盘。 生3:20-5-5-5-5=0,可以放4盘。 生4:20÷5=4,可以放4盘。 生5:除法还可以用另一种形式——竖式来计算。

2016最新人美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课添画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系列,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根据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的添画方法,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训练和提高学生动手制作(剪、画、贴)能力,掌握图片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的添加。 2、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三、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难点:使内容与环境尽可能统一。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参与,享受劳动所带来的乐趣。 六、材料准备 风景图片一张(可以使用旧挂历)、剪子、胶水、彩色笔。 七、教学过程 1、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2、组织学生欣赏图片,分小组交流。 了解图片内容,为添画做铺垫。 (介绍、分析、欣赏图片内容) 3、教师讲解,出示课题----添画 4、出示图片,组织同学分析画面情境,讨论问题: (1) 如果以这幅画为背景添画,你认为可以添加什么内容?说一说理由。 (2) 你认为根据画面情境添画,应该注意什么? 5、播放教学课件,根据图片内容选择适当内容进行添加。 学习如何使添画内容与图片情境相统一,解决教学重点。 6、看教材第2页、第3页,分析书中作品: (1) 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2) 说一说制作方法。 7、组织师生共同演示:在前一张展示图片中完成添画内容。 8、作业: 要求:根据你自己选的图片内容进行添画练习,注意图片情境与添画内容的统一。 老师辅导要点: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两首之《村居》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 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板题,生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连贯。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感悟欣赏 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 点拨:(1)“醉”是平舌音。 (2)“烟”韵母是前鼻韵母。

(3)“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认记(立+里)。 (4)“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 (5)“忙”书空;扩词;用“急忙”说话。 3.自读古诗,然后谈一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 点拨:(1)纸鸢:风筝。 (2)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在微微春风中摇摇摆摆,陶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演示课件或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4.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听xx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指名配乐朗诵) 5.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6.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 7.练习背诵课文。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醉、烟、童、散、忙”。 2.连词认读生字。 3.观察“忙”的结构特点,说说这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4.指导、示范书写“忙”字。 5.学生描红、临摹。 六、交流资料、扩展朗读 自古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除了《春晓》《村居》以外,还写了很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也可以出示教师摘抄的诗句,让学生读一读。如: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1、古诗两首之《咏柳》 教学目的:

小学二年级数学分苹果教案最新范文集合

小学二年级数学分苹果教案最新范文集合 教师可以借助分物活动,回顾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除法竖式,掌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分苹果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小学二年级数学分苹果教案范文一 教学内容: P2~P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密切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少。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 重点难点: 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师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 每个人准备若干圆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分苹果 二、探索新知 1、学生自学教材“分苹果”,认识竖式。 2、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3、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有20个苹果,如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呢? (1)进行全班集体交流。

(2)同桌同学合作摆20个圆片,验证推算结果。 (3)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a.除法横式:20 ÷ 6 =3(个)……2(个) b.除法竖式 3、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先由学生操作(用圆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竖式,独立解答“课本第3题试一试中的第(1)题”。 (2)学生讨论:淘气的列式对不对,为什么? (3)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6还可以接着分”,正确的式子应是笑笑做的。 (a)讨论:根据刚才这道习题,你发现什么?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b)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指名板书,全班齐练。练习完,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回答: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 第3页“练一练”第1、2题。 四、总结 除法竖式的写法,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小学二年级数学分苹果教案范文二 教学目标: 1、借助分物活动,回顾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除法竖式,掌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2、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学具准备: 小圆片 教学过程:

二年级小学美术下册全册教案(人美版)

二年级小学美术下册全册教案(人美版) 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系列,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根据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的添画方法,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训练和提高学生动手制作(剪、画、贴)能力,掌握图片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的添加。 2、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三、重点难点重点: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难点:使内容与环境尽可能统一。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参与,享受劳动所带来的乐趣。 六、材料准备风景图片一张(可以使用旧挂历)、剪子、胶水、彩色笔。 七、教学过程

1、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2、组织学生欣赏图片,分小组交流。 了解图片内容,为添画做铺垫。 (介绍、分析、欣赏图片内容) 3、教师讲解,出示课题----添画 4、出示图片,组织同学分析画面情境,讨论问题: (1) 如果以这幅画为背景添画,你认为可以添加什么内容?说一说理由。 (2) 你认为根据画面情境添画,应该注意什么? 5、播放教学课件,根据图片内容选择适当内容进行添加。 学习如何使添画内容与图片情境相统一,解决教学重点。 6、看教材第2页、第3页,分析书中作品: (1) 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2) 说一说制作方法。 7、组织师生共同演示:在前一张展示图片中完成添画内容。 8、作业: 要求:根据你自己选的图片内容进行添画练习,注意图片情境与添画内容的统一。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分析 第一组教材围绕“春天里的发现”这个主题进行安排,主要由《找春天》《笋芽儿》《古诗两首》《小鹿的玫瑰花》及语文园地一组成。 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以“多彩的春天”为专题的一组课文,本组课文在此基础上重在引导学生走进春天,发现春天的特点,探索春天的奥秘。课文中有描写美好春光的散文、古诗,有发人深思的童话故事。尽管文章体裁不同,但从内容上都很贴近学生生活。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反复诵读中感悟、积累语言,提升审美情趣。同时还要积极开发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 《找春天》图文并茂,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同时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笋芽儿》语言精美,角色鲜明。由于孩子们对笋芽儿的知识了解不多,课前师生可共同搜集一些相关的音像和图片资料。教学中要创设情境,以读带问,以情促思,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自能读书的能力。 《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引人深思的童话故事。故事情节曲折,比较贴近儿童生活。教师应重点抓住黄莺和微风的话进一步开发文本,运用“移情”策略,引导想象,使学生在充分的角色体验中受到情感熏陶。 1 找春天 课前分析: 作者用细腻清新的笔触点染了一幅生机勃勃、绚丽多姿的春景图。从探头的小草、早开的野花、解冻的小溪、飘摇的风筝等景物中我们随处可见春姑娘娇羞、活泼的身姿。文章图文并茂,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孩子们对寻找春天有着美好的愿望,以前又接触过描写春天的文章,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课前,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进一步丰富内心感受。课上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课后扩展知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悟读文。 信息资料: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音乐磁带《春天在哪里》。 学生:课前观察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搜集有关春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导入。轻轻地,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板书:找春天) 2、歌曲导入。(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 师: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在音乐声中,教师和学生翩翩起舞,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提供了自由学习的情境。】对话平台 自读 1、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遇到不认

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苹果》教案及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苹果》教案及教学反思 Teaching plan and teaching reflection of "dividing apples" in se cond grade mathematics volume II

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苹果》教案及教学 反思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 1、借助分物活动,回顾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除法竖式,掌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2、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具:课件。 2、学具: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淘气和笑笑正在分苹果,他们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我们去帮帮他们,好吗?(大屏幕出示主题图)观看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 二、学习新课,合作探究 1、想一想、算一算。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独立思考解决。 18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你会算吗? 2、算一算、议一议。小组合作。在小组内讨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小组汇报 A组、利用数数的方法,一盘:6个,两盘:12个,三盘:18个。可以利用手中的小圆片摆一摆,在实物投影上展示摆小圆片的过程。(直观展示给学生。) B组、利用减法的方法:18-6-6-6=0 C组、利用乘法口诀:三六十八

小学美术教案-人美版二年级小学美术教案全册

人美版二年级小学美术教案全册 小画笔的童话人美版美术教案 教学目的:1.训练学生根据命题记忆,人美版美术教案想象,并有绘画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2.鼓励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生活之美。人美版美术教案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人美版美术教案教学难点:训练学生根据命题记忆,想象的能力。关于色彩的应用。教具:放大范图若干张。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1,启发谈话:画笔是小朋友的好伙伴,我们常常用它描画心中的梦想。可是小朋友知道吗?小画笔也有自己的梦想和故事呢!。今天我们就请小朋友说说,画画他们的故事好吗?板书课题《小画笔的童话》2,读画。书本上有许多美丽的图画其中小画笔的 一家画的小朋友和小画笔快乐地玩耍。画笔和天上的小星星-----画笔像树木一样的生长。这幅画和画笔小树林画得有点相似,这几幅画都把画笔拟人化,突出他们的可爱和实用。欣赏范图:小画笔愁眉苦脸,原来它们抱怨主人不好好爱护它们,把它们弄得遍体鳞伤,有的还折断了。这幅画教育我们什么?人美版美术教案生:……3,作画步骤:(1)先划出小画笔或小朋友的基本形。(2)添画出画笔的花纹,还有四周的环境和背景。尽量表现出情节。(3)将整幅图涂上鲜艳美丽的颜色。三, 巡回辅导。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完成本课作业。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学生。人美版美术教案四,进行小结。表扬画的好的学生,把他们的作品给全班同学欣赏。指出不足之处。 可爱的熊猫

教学目的:1,通过想象画练习,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 2,进行色彩训练,形象思维训练与审美教育。教学重点:学习熊猫的画法。教学难点: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具:熊猫范图。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1,启发谈话:同学们经常在影视,书籍里看到有趣的珍 稀动物熊猫。他们得样子十分可爱,小朋友们都喜欢他。今 天老师就要带领大家走入熊猫的世界里去看一看,板书课题。2,读画。熊猫和我们中国的国宝。它们分布在中国四川地区。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他们在中国的数量以及十分的稀少,我们大家都要爱护它。熊猫是的竹叶,所以画熊猫的时候要注意画出它的生活环境。书本上小朋友画的熊猫也10分生动有 趣-----熊猫在森林里快乐的生活。的那幅画熊猫一家在认真地下棋。熊猫妈妈还经常端来香喷喷的咖啡。我爱熊猫,把这些小朋友和熊猫快乐地在一起玩耍的样子画下来。熊猫还会作精彩的演出:他们会但秋千,将分。接下来老师要一下怎样来画熊猫: 3,作画步骤:(1)先划出熊猫的基本形。(2)在详细 的画出熊猫的头部躯干。(3)添画出熊猫身上的黑白花纹,还有四周的环境和背景。(4)将整幅图涂上鲜艳美丽的颜色。 家乡的桥 教学目的:1,认识、了解桥的用途,感受桥梁建筑造型多 样化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审美素养。2,训练学生的观察、 记忆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为学习风景积累素材。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悠久历史,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教育。教学难点:训练学生的观察、记忆能力,发展形象思维。教学准备:放大范图若干张。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启发谈话:桥是道路的组成部分,它能帮助我们跨越障碍。人类造桥有很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

1 古诗二首 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咏柳》是首咏物诗,描写了早春二月的杨柳,借柳树歌咏春天。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能较好地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激发课堂教学的情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古诗教学达到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境地。所以,在本课的古诗教学中,要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建议 学习本课,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还可先引导学生依据插图来体悟课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再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从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含义,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借助画面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小组合作朗读、想象、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句,背诵古诗。 难点 1.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2.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古诗的配乐曲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彩笔及画纸。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村居》,背诵古诗《村居》。 3.理解古诗《村居》,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 体会诗人对春光的赞美之情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三、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大家跟随老师一起吧!(板书课题:村居) 四、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学习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出示风筝图,上面带有生字)大家瞧,这些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人美版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人美版 篇一:2014新版_人美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最新人美版小学第4册美术教案 武功县南仁学区 第1课添画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系列,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根据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的添画方法,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训练和提高学生动手制作(剪、画、贴)能力,掌握图片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的添加。 2、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三、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难点:使内容与环境尽可能统一。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参与,享受劳动所带来的乐趣。 六、材料准备 风景图片一张(可以使用旧挂历)、剪子、胶水、彩色笔。 七、教学过程 1、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2、组织学生欣赏图片,分小组交流。 了解图片内容,为添画做铺垫。 (介绍、分析、欣赏图片内容) 3、教师讲解,出示课题添画 4、出示图片,组织同学分析画面情境,讨论问题: (1) 如果以这幅画为背景添画,你认为可以添加什么内容?说一说理由。 (2) 你认为根据画面情境添画,应该注意什么? 5、播放教学课件,根据图片内容选择适当内容进行添加。 学习如何使添画内容与图片情境相统一,解决教学重点。 6、看教材第2页、第3页,分析书中作品: (1) 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2) 说一说制作方法。 7、组织师生共同演示:在前一张展示图片中完成添画内容。 8、作业: 要求:根据你自己选的图片内容进行添画练习,注意图片情境与添画内容的统一。老师辅导要点: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准确识读生词,认读轻声。能正确、规范地书写8个生字,听写课后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1.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 2.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谁想起来,就请你站起来背给大家听。(学生起来背) 2.真好!看来大家非常爱学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首古诗啊,内容和春天有关系。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清朝有位诗人高鼎特

别喜爱春天,他用写诗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叫《村居》。 3.板书课题,拼读课题,释题: 村:乡村。 居:居住。 村居:在乡村居住。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多媒体出示画面)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黄莺边飞边唧唧地叫,孩子们正在放风筝。)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正字音: 注意“妆”是翘舌音,后鼻音,“剪”前鼻音,“醉”、“裁”、“丝”是平舌音,“莺”、“咏”后鼻韵母。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现在你们看看图,再读这首诗,读一句,想一想,你猜猜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把每句诗的意思猜出来。猜出来后告诉周围的同学,再听听其他同学怎么说。大家互相帮助,把这首诗学好。 (学生自学) 2.学习一、二句: (1)(多媒体出示第一、二句诗的画面)谁来说第一句?指名说,大家补充。 (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2)学生质疑:我觉得不对,要是“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应该是“二月天草长莺飞”呀,这里写的是“草长莺飞二月天”这是怎么回事? (师点拨:这是古诗常用的方法,古人写诗常常不按照正常顺序写,为了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 草长/莺飞/二月天,

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完整版)

二年级上册 任课: 1、会变的线条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初步感受不同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 型能力。B.能用不同线条组织一副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 C.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A.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B.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 (2)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线条表现美感。 [教学时间]1 —2课时 [手段准备]相关图片的课件、有各种线条的范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画有各类线条的绘画作品给学生欣赏。 2、启发学生了解线条的作用,体会线条组合的美。 3、揭示课题:会变的线条。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景物照片,了解大自然中各种和绘画方法。

2、线条练习 (1)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画几组不同排列形式的线条。 (2)展示交流,教师指导评价。 3、以一些图形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种并用线条加以装饰。 4、用投影讲解同一种图案添加不同线条产生的不同效果。 5、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 6、分组练习,用线表现一幅作品。 7、师生交流,明确用线排列方法。 &学生明确方法、构图设计完成制作。 三、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 1、观察书中图片时,要引导学生观察景物中线条的排列规律,从中体会密集线条排列的美感。 2、作线条的练习是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出各种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为以后的作业作铺垫。 3、以小组形式讨论及绘画,能让学生集思广益,开拓思路。让学生先添加后创作,由易到难,解决了难点。 4、绘画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用彩水笔直接作画,培养学生肯定用线的能力,同时要鼓励画出新颖独特的线条。 四、评价建议: 1、先小组评选,再集体交流 2、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第二课时 —、情景导入:

2018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2018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此为WORD版,可以任意编辑) 第一单元 单元妙解导航 本单元以春天为主题,依次编排了四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个《语文园地》和一个《快乐读书吧》。四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古诗二首》中编排了《村居》《咏柳》,这两首诗都与春天有关,《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三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描绘了春天的足迹,激发学生发现、观察、感受春天,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共享,并可以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单元教学目辬 1.认识63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34个生字。要求认识的字要能读准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要求会写的字要能读准音,认清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积累好词佳句,热爱春天,体会春天的美好。 3.《口语交际》要求学生注意说话的语气,《语文园地》要求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积累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4.《快乐读书吧》指导学生学会从书籍目录中了解书中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在课外多读书。 5.引导学生从童话故事中汲取力量,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快乐,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单元重、难点 重点 1.认识63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3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难点

《口语交际》要求学生注意说话的语气,《语文园地》要求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积累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单元课时分配 《古诗二首》2课时 《找春天》2课时 《开满鲜花的小路》2课时 《邓小平爷爷植树》2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语文园地一》2课时 《快乐读书吧》1课时 1古诗二首 妙析教材 《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咏柳》是首咏物诗,描写了早春二月的杨柳,借柳树歌咏春天。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能较好地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激发课堂教学的情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古诗教学达到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境地。所以,在本课的古诗教学中,要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建议 学习本课,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还可先引导学生依据插图来体悟课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再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从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目辬 【知识与技能】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对韵歌》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对韵歌》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编写而成的韵文,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课文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借助对韵歌的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初步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对韵歌》共3句。第一、耳两句以单字对的形式,包罗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和动植物“花、树、鸟、虫”。第三句是双字对形式,呈现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的美丽景色。 教学目标 1.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2.会写“虫、云、山”3个字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 3.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借助图画,识记生字。会写3个笔画。 教学难点

感受音韵之美,喜爱对韵歌。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生字卡片,笔画卡片、挂图、相关的课件。 2.学生预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视频《声律启蒙》。小朋友们要仔细听,比一比谁记住的歌词多! 2. 刚才这首歌的名字叫《声律启蒙》,它是古代的学者将一些有联系的事物、故事、景物等等写在一起编给小朋友们读的书,也可以称为是古代小朋友的儿歌。 3. 谁来说一说,你听到的最多的一个字是什么? 4. 所以它又叫“对韵”。 5. 板书课题,跟老师一起念“对韵歌”。 设计意图:《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都是经典的儿童启蒙读物,内容包罗万象,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用儿歌视频导入,通过情境的渲染,是孩子快速进入上课状态,

并且明白“对韵”的悠久历史和文化性,增加学生对此类启蒙读物的喜爱。为接下来的学习营造了愉快的课堂氛围。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的可真好!有没有不认识的字,需要老师帮忙的? 3.出示生字卡片 (1)开火车读。 (2)打乱顺序读。 (3)强调:“花”和“风”,个别学生会出现“h,f”不分的情况,注意发音位置。“虫”翘舌音,注意正音。 4.交流记字方法 (1)数笔画:虫、云、鸟 (2)上下结构:花 (3)左右结构:对 (4)找朋友:花朵、小花、花园;白云、云彩、云朵;大风、春风、寒风、风车;雨滴、下雨、雨丝;虫子、昆虫、毛毛虫 5.拍手读,本文节奏性强,适合学生同桌之间打花巴掌读文。 设计意图:对韵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但由于

最新整理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分苹果》教案范文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分苹果》教案三篇 范文一 教学内容: P2~P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密切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少。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 重点难点: 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师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 每个人准备若干圆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分苹果 二、探索新知 1、学生自学教材“分苹果”,认识竖式。

2、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3、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有20个苹果,如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呢? (1)进行全班集体交流。 (2)同桌同学合作摆20个圆片,验证推算结果。 (3)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a.除法横式:20 ÷6 =3(个)……2(个) b.除法竖式 3、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先由学生操作(用圆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竖式,独立解答“课本第3题试一试中的第(1)题”。 (2)学生讨论:淘气的列式对不对,为什么? (3)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6还可以接着分”,正确的式子应是笑笑做的。 (a)讨论:根据刚才这道习题,你发现什么?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b)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指名板书,全班齐练。练习完,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回答: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 第3页“练一练”第1、2题。 四、总结 除法竖式的写法,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