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散打段位考评内容与标准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03 MB
- 文档页数:11
散打评分标准散打是一种具有激烈对抗性的中国传统武术。
在散打比赛中,评分标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评分标准旨在判定选手的技术水平和比赛表现,确保比赛的公正和公平。
以下是散打比赛中常用的评分标准。
一、攻击技术评判散打比赛中的攻击技术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分:1. 打击力度:散打比赛中,打击力度是评判选手攻击效果的重要指标。
选手的拳脚应达到一定的力度,以有效击中对手并产生一定的威胁。
2. 击中准确度:选手的拳脚应准确命中对手的要害部位。
命中胸部、头部、肚子等关键部位的攻击会得到更高的分数。
3. 打击变化:评判选手的技术水平还包括其打击变化的能力。
选手在比赛中应能够根据对手的动作变化灵活调整自己的攻击方式,增加对方的防守难度。
二、防御技术散打比赛中,防御能力也是评判选手实力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评判防御技术的几个主要标准:1. 闪避能力:选手应能够迅速、灵活地避开对手的攻击,这体现了选手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2. 防守稳定性:选手在面对对手的攻击时,应能够稳定地抵挡和挡拆对方的拳脚,并保持平衡,不失去攻击或反击的机会。
3. 防守力度:防守时,选手应用合适的技术和力量来减少被对手打击的威胁,并尽量不被对手撤退。
三、技术展示除了攻击和防御技术,技术展示也是评判选手实力的重要方面。
评判选手的技术展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技术多样性:选手应展示出不同的技术组合,如进攻和防守的技术,内外功结合的技术等。
2. 技术难度:选手展示的技术越难,说明其实力水平越高。
评判会根据技术难度的高低给出相应的分数。
3. 技术流畅度:选手应能够通过组合技术展示出连贯、流畅的动作。
技术的连续性和流畅性能展示出选手的协调性和控制力。
总结散打评分标准对选手的技术水平、表现和实力进行了全面的考量。
评分标准涵盖了攻击技术、防御技术和技术展示等方面。
在比赛中,选手应努力展示出打击力度、准确度、变化、闪避能力、防守稳定性、防守力度、技术多样性、技术难度和技术流畅度等。
武术散打(散手)竞赛规则第一章通则第一条竞赛性质团体比赛、个人比赛。
第二条竞赛办法(一)循环赛、淘汰赛。
(二)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
第三条资格审查(一)成年运动员的参赛年龄限在18—35周岁。
青年运动员的参赛年龄限在15—18周岁以下。
(二)参赛运动员必须携带《运动员注册证》。
(三)运动员必须有参加比赛的人身保险证明。
(四)运动员必须出示字报到之日起前20天内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包括电脑图、心电图、血压、脉搏等指标在内的体格检查证明。
第四条体重分级(一)48公斤级(≤48Kg)(二)52公斤级(>48Kg—≤52Kg)(三)56公斤级(>52Kg—≤56Kg)(四)60公斤级(>56Kg—≤60Kg)(五)65公斤级(>60Kg—≤65Kg)(六)70公斤级(>65Kg—≤70Kg)(七)75公斤级(>70Kg—≤75Kg)(八)80公斤级(>75Kg—≤80Kg)(九)85公斤级(>80Kg—≤85Kg)(十)90公斤级(>85Kg—≤90Kg)(十一)90公斤以上级(>90Kg)第五条称量体重(一)称量体重须在仲裁委员的监督下,有检录长负责,编排记录员配合完成。
(二)经资格审查后,方可参加称量体重。
称量体重必须携带《运动员注册证》。
(三)运动员必须按照大会规定的时间到指定地点称量体重。
称量体重时裸体或只穿短裤(女子运动员可穿紧身内衣)。
(四)称量体重先从体重轻的级别开始,每个级别在1小时内称完。
如体重不符,在规定的称量时间内达不到不报名级别时,则不准参加以后所有场次的比赛。
第六条抽签(一)抽签由编排记录组负责,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总裁判长及参赛队的教练或领队参加。
(二)抽签在第一次称量体重后进行。
抽签由小级别开始,如本级别只有一个人,则不能参加比赛。
第七条服装护具(一)运动员必须穿戴大会指定的全套、护头、护胸,必须穿戴自备的护齿、护裆(护裆必须穿在短裤内)。
比赛的护具分红、黑两种颜色。
散打比赛规则及得分点散打比赛规则及得分点(一)得3分1. 在一局比赛中,一方第一次下台,对方得3分。
2.用转身后摆腿击中对方躯干部分而自己站立着。
3.用主动倒地的动作致使对方倒地,而自己即刻立站立者。
4.使用勾踢将对方踢倒而自己站立着。
(二)得2分1一方倒地(两脚以外任何部位支撑台面),站立者得2分。
2.用腿法击中对方躯干部位者。
3.被强制读秒一次,对方得2分。
4.受警告一次,对方得2分。
(三)得1分1.用手法击中对方得分部位者。
2.用腿法击中对方头部和下肢(脚除外)者。
3.运动员消极8骂秒,被指定进攻8秒内仍不进攻,对方得1分。
4.主动倒地超过3秒不起立,对方得1分。
5.受劝告一次,对方得一分。
6.使用方法双方先后倒地,后倒地者得1分。
(四)不得分1.方法不清楚,效果不明显。
2.双方下台或同时倒地。
3.双方互打互踢。
4.用方法主动倒地,对方不得分。
5.抱缠时击中对方。
散打的作用学习和训练散打,能够发展人的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同时散打又是一项以抗性体育运动,可以发展人的心智,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锻炼。
坚持散打训练,可强筋骨,壮体魄。
散打是以双方互相对抗为运动形式,这就要求练习者在实践中正确把握进攻的时机,防守要到位,反击要及时,从而建立正确的条件反射;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对手和双方临场的变化,提高应变能力,以及提高击打和抗击打的能力,这一切都完全起到了掌握防身自卫和克敌制胜的技能的作用。
初学散打,要忍受拉韧带的痛苦;攻防练习,要承受击打和抗击打的皮肉之苦;进行实战,要克服胆怯、犹豫、紧张、鲁莽等不良心理反应。
散打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通过长期的散打训练,可以培养练习者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灵活等精神,进而形成成熟、稳健、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
武术搏击有很强的生命力,除与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运动的本身特点有极大关系外,其搏击形成所具备的较高观赏性,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散打比赛不仅刺激、激烈,而且斗智、斗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日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与兴趣。
武术散打测试内容及评分标准二、测试内容、方法与评分标准:(一)专项技能1、测试内容①左右冲拳、左右掼拳、左右抄拳。
②测试方法:结合步伐移动,进行击打手靶冲拳、掼拳、抄拳的测试。
③评分标准:动作规范、上下协调、发力迅猛。
力点准确,攻防意识强者为优秀。
与优秀标准有轻微错误者为良好。
与优秀标准有显著错误者为中等。
与优秀标准有严重错误者为差。
(见表一)④评分方法:五人评分,去掉最高分,去掉最低分,取中间三个人平均分为最后得分。
2、腿法:①测试内容:侧踹腿。
②动作要求:左、右式均可。
一腿迅速提膝,脚外翻,向体侧快速猛烈踹击,脚高过腰。
③测试方法:实战姿式,听到信号后开始演练。
计时开始10秒钟停有。
评员计数(见表二)3、摔法:①测试内容:接腿勾踢,接腿涮,过背摔。
②测试方法:结合步伐移动,依次进行,接腿勾踢,接腿涮,过背摔的单独演练。
③评分标准:动作规范,上下协调,发力迅猛,力点准确,攻防意识强者为优秀。
与优秀标准有轻微错误者为良好。
与优秀标准有显著错误者为中等,与优秀标准有严重错误者为差。
(见表三)(二)专项能力1、测试内容:①拳法包括:冲拳、掼拳、抄拳、鞭拳等。
②腿法包括:蹬腿、踹腿、鞭腿、勾踢、转身摆腿、劈腿、扫腿。
③跌法包括:抢背、前扑倒、侧、后倒等。
2、测试方法:在得到考评员示意后,考生上场行抱拳礼,开始演练计时开始。
考生可以自由进行散打自由组合的演练,测试所规定的各种拳法、腿法、撤法、跌法,必须出现一次以上。
30秒考评员叫停示意对口束演练,考生行抱拳礼退场。
3、评分方法:考评组由五人组成,进行公开评分。
去掉最高分,去掉最高分,取中间三个人的平均分为最后得分。
4、评分标准:凡符合攻防意识强,动作技术方法清楚,上下协调连贯,变化迅速突然,力点准确,组合合理有效者优秀。
与优秀标准有轻微错误者为良好,与优秀标准有显著错误者为中等。
与优秀标准有严重错误者为差。
(见表四)专项能力评分表四三、场地与器材:1、标准散打场地一块。
2010年民族传统体育单招二、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一)身体形态1.身高(1)测试方法:用身高测试台或皮尺测量身高。
(2)成绩评定:要求男子身高162cm以上,女子身高152cm以上,身材比例匀称。
凡身高符合要求者为10分,每低于标准1cm减0.5分。
分高者列前。
2.体重(1)测试方法:用体重计测量体重。
(2)成绩评定:男子标准体重为本人身高-100,女子标准体重为本人身高-105。
男、女体重符合要求者为10分。
每超出标准体重1kg减0.5分。
分高者列前。
身高与体重两项分数之和为身体形态的总分,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
(二)身体素质1.横叉(1)测试方法:两手在体前扶地,两腿向两侧伸成一条直线,脚内侧着地。
(2)成绩评定:以厘米为计算单位,测量裆部与地面间距离。
男子裆部与地面距离小于1cm(含1cm)为10分,每增加0.1cm从10分中减0.1分,依此类推;女子裆部与地面距离0cm为10分,每增加0.1cm则从10分中减0.1分,依此类推。
2.立定跳远(1)测试方法:两脚原地站立起跳,不能有预跳或踩线,以身体任何部位着地最近点为测量点。
(2)成绩评定:以10分为起评分。
男子立定跳远成绩为300cm者,得分为10分,每减少1cm减去0.1分,每增加1cm,增加0.1分,依此类推;女子立定跳远成绩为230cm者,得分为10分,每减少1cm减去0.1分,每增加1cm,增加0.1分,依此类推。
横叉与立定跳远两项分数之和为身体素质的总分,身体素质总分按从高到低排序,总分高者名次列前。
(三)专项技术1.测试方法(1)考生可在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掌、查拳、少林拳、通背拳、劈挂拳、戳脚、螳螂拳十一个拳种中任选一个拳种的拳术或器械。
(2)采用整套演练的方法进行测试。
完成套路的时间规定:①自选类套路:完成套路的时间不少于1分钟;②太极类套路:完成套路的时间3—4分钟;③传统类套路:完成套路的时间不少于50秒。
武术套路、散打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一、国际级运动健将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一)世界锦标赛、世界杯前3名;(二)世界武搏运动会第一名。
二、运动健将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一)世界武搏运动会第二至三名;(二)世界青少年锦标赛A组(青年组)、亚洲锦标赛、亚运会前3名;(三)全国运动会(预赛、决赛)、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团体前8名,全能前12名,单项前6名,传统项目各单项第一名;(四)全国青年运动会决赛前3名。
三、一级运动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一)全国运动会(预赛、决赛)、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全能第十三至二十四名,单项第七至二十四名,传统项目各单项第二至八名;(二)全国青年运动会决赛第四至六名;(三)全国青少年锦标赛A组(青年组)单项前6名,B组(少年组)单项前3名;(四)全国武术学校比赛全能前3名;(五)全国体育传统学校联赛单项前3名。
四、二级运动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一)全国青年运动会决赛第七至十六名;(二)全国青少年锦标赛B组(少年组)单项第四至六名;(三)全国武术学校比赛全能第四至六名;(四)全国体育传统学校联赛单项第四至六名;(五)省(区、市)体育局主办的综合性运动会或锦标赛单项前3名。
五、三级运动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三级运动员称号:省(区、市)体育局主办的综合性运动会或锦标赛单项第四至六名。
注:1.可授予等级称号的小项(以下小项外的其他小项不得授予等级称号):(1)以下项目含团体和全能(团体或全能设项必须与当年全国锦标赛设项一致,方可授予等级称号)长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南拳、南刀、南棍、太极拳、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42式太极拳、太极剑、42式太极剑;二人对练、三人对练、太极对练;双人陈式太极拳、双人杨式太极拳、双人吴式太极拳、双人孙式太极拳、双人武式太极拳;混合双人太极拳。
完整版《武术、散打》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武术又称为功夫,武功和国术或武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其内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
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目前武术划分为散打和套路。
武术散打也叫散手,古时称之为相搏、手搏、技击等。
简单而言就是两人徒手面对面地打斗。
散打是中国武术一个主要的表现形式,以踢、打、摔、拿四大技法为主要进攻手段。
另外,还有防守、步法等技术。
散打也是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双方按照规则,利用踢、打、摔等攻防战术进行徒手搏击、对抗。
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擂台形式,也是中国武协为了使武术能够与现代体育运动相适应所整理而成。
武术套路就是一连串含有技击和攻防含义的动作组合。
是中国武术的一个特有的表现形式,不少动作在技术规格、运动幅度等方面与技击的原形动作有所变化,但是动作方法仍然保留了技击的特性。
即使因连结贯串及演练技巧上的需要,穿插了一些不一定具有攻防技击意义的动作,然而就整套技术而言,主要的动作仍然是以踢、打、摔、拿、击、刺诸法为主,是套路的技术核心。
它的攻防技击特性是通过一招一式来表现的,汇集百家,它的技击方法是极其丰富的。
武术的特点:1、寓技击于体育之中内外合一。
2、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
3、广泛的适应性。
武术的作用:1、提高素质,健体防身。
2、锻炼意志,培养品德。
3、竞技观赏。
4、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二、课程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武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2、通过学习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学习中国武术的兴趣,并了解一定的武术教学内容和练习原则、特点和方法,具有开展课外武术运动的和业武术训练的能力。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爆发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尊师爱友、除暴安良的道德品质;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意志品德;勇敢无畏、坚韧不屈的拼搏精神。
散打考试五个连贯内容第一条目的为增强人民体质,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提高武术技术和理论水平,建立规范的全民武术体系,特制定本段位制。
第二条段位名称根据个人从事武术锻炼和武术活动的年限,掌握武术技术和理论的水平、研究成果、武德修养,以及对武术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将武术段位定为九段。
设:初段位:一段、二段、三段中段位:四段、五段、六段高段位:七段、八段、九段第三条晋段标准(一)初段位的晋升1、凡参加武术套路基础锻炼年满8岁或参加武术散手基础训练年满13周岁(仅限男子),入段资格技术考评成绩达7分以上,并接受武德教育者,可取得入段资格。
2、凡取得入段资格达1年以上,在规定的考评中,演练一段的一套拳术或散手基础技术,成绩达7.5分以上,遵守武德者,可申请晋升一段。
3、凡获得一段达一年以上;在规定的考评中,演练二段的一套拳术,成绩达8分以上,或在散手攻防组合技术考评中,成绩达8分以上;遵守武德者;可申请晋升二段。
4、凡获得二段达一年以上;在规定的考评中演练三段的一套拳术,一套器械(长短任选),每项成绩达8.5分以上,或在散手实战技术考评中,成绩达8.5分以上,遵守武德者,可申请晋升三段。
(二)中段位的晋升1、凡获得三段达2年以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晋升四段:(1)在规定的考评中,演练四段的一套拳术、一套短器械、一套长器械,总成绩达到25.8分以上,并在该段的武术理论考试中,成绩达到75分以上,重视武德修养者;(2)在规定的散手四段晋段比赛考评中,成绩达到规定录取名次,并在该段的武术理论考试中,成绩达到75分以上,重视武德修养者。
2、凡获得四段达2年以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晋升五段:(1)在规定的套路晋级比赛考评中,演练一套拳术、一套短器械、一套长器械或二套拳术、一套器械(仅限于太极拳系列),其中一项达到规定录取名次,成绩达到26.25分以上,并在该段位的武术理论考试中,成绩达到80分以上,重视武德修养者;(2)在规定的散手五段晋级比赛考评中,成绩达到规定录取名次,并在该段的武术理论考评中,成绩达到80分以上,重视武德修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