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T01T04-测试方案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108.50 KB
- 文档页数:10
A O IP改造工程指导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TST01T04 V2.0/ IPD-PTM / 仅供内部使用)修订记录A O IP改造工程指导书关键词:配置指导 A O IP 组网带宽 M3UA;摘要:本文主要介绍AOIP的基本原理,组网要求,以及A O TDM到A O IP工程改造的步骤和执行要求。
目录第1章概述 (5)1.1移动网的ALL IP演进介绍 (5)1.2现网A O TDM简介 (6)1.2.1A接口控制面M3UA代理组网 (6)1.2.2A接口控制面M2UA组网 (7)1.3目标网A O IP简介 (7)1.3.1M3UA代理方式 (9)1.3.2直连方式 (10)1.4 A O IP特性简介 (10)1.4.1A接口IP化基本呼叫场景 (10)1.4.2A接口IP化切换场景 (29)第2章改造指导.....................................................................................................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中移动A O IP的组网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A O IP改造的软硬件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A O IP传输数据配置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IP地址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输出文档格式要求:在按照IPD模板内容执行IPD活动中,当输出文档时,请作者务必套用《IPD输出文档格式》,以保证文档格式的规范性。
Requirements for format of output documents: when you output documents while following IPD template to execute activities, Format of IPD Output Document must be followed to ensure that the format of documents are consistent and standardized.R&D-Template -Testability Requirements Guideline概念阶段确定可测试性需求指南-03.00.00活动号:TE-15Activity ID: TE-15Control Section文档控制Version 版本Date日期Change and reason更改及其理由By责任人Project Manager: __________________ Project: _________________ 项目经理: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_________________Project Phase / Decision Checkpoint:项目阶段/决策检查点:X Concept概念Develop开发Launch发布Interim临时Plan计划Qualify验证Life Cycle生命周期该模板仅作为确定可测性需求的指南,实际需求文档模板参照IPD《端到端产品包需求模板》。
1、概述 OVERVIEW目前可测性需求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1、面向产品的可测性需求,是为了提高产品的故障检测定位和隔离能力而考虑的可测性需求,直接影响产品问题故障检测定位和隔离的难易程度。
Spirent RTSP压力测试仪器试用报告Prepared by拟制芦跃峰45321 Date日期2005-7-20Reviewed by 评审人Date日期yyyy-mm-ddApproved by批准Date日期yyyy-mm-ddAuthorized by签发Date日期yyyy-mm-dd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华为技术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侵权必究(TST01T04 V2.0/ IPD-PTM V2.0 / for internal use only)(TST01T04 V2.0/ IPD-PTM V2.0 / 仅供内部使用)修订记录目录1 概述 (5)1.1 试用原因 (5)1.2 仪器的主要用途 (5)1.3 仪器的性能指标 (5)1.4 仪器的主要功能描述 (5)2 试用时间、地点、人员 (5)3 测试组网环境 (5)4 功能测试 (6)4.1 支持请求字符串格式测试: (6)4.2 多用户请求多文件 (9)4.3 多用户请求单文件 (12)4.4 调度测试: (12)5 测试结论 (13)5.1 功能完备性 (13)5.2 操作方便性 (13)5.3 综合结论 (14)Spirent RTSP压力测试仪器试用报告关键词:RTSP 压力测试试用报告摘要:本文是Spirent 压力测试仪器的试用报告。
文中首先介绍试用背景和压力测试仪器的基本情况,然后描述了试用压力测试仪器进行多用户多文件RTSP压力测试使用过程。
最后根据试用过程和结果,对该测试仪器在功能性能特性和安装使用方便性等方面进行了评价。
缩略语清单:1概述1.1试用原因IPTV解决方案处理大量用户请求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也是运营商非常关心的性能指标,所以在解决方案的测试中急需对MDN系统和HMS服务器处理大量用户请求压力的测试。
1.2仪器的主要用途模拟大规模RTSP客户端对媒体服务器发起并发请求,验证媒体服务系统在大负荷情况下的运行能力。
XXX测试策略及验证计划(仅供内部使用)编制:审核:会签:批准:修订记录文件的版本号由“V×.×”组成,其中:a)小数点前面的×为主版本号,取值范围为“0~9”。
文件进行重大修订时主版本号递增1;b)小数点后面的×为次版本号,取值为“0~9,a~z”。
文件每修改一次时次版本号递增1;主版本号发生改变时,次版本号重新置0;c)未批准发布的文件版本号为V0.×版,批准发布时为V1.0版。
当主版本号发生改变时,前面只有次版本号不同的修订记录可以删除。
目录1简介 (5)1.1 目的 (5)1.2 范围 (5)1.3 术语和缩写词 (5)1.4 关键技术 (5)2集成测试策略 (5)2.1 build 1集成测试策略 (5)2.1.1 测试环境 (5)2.1.2 测试重点分析 (6)2.2 build 2集成测试策略 (6)3Build SDV测试策略 (7)3.1 SDV测试方案描述 (7)3.2 Build 1测试策略 (7)3.2.1 测试环境 (7)3.2.2 测试重点分析 (8)3.3 Build 2测试策略 (9)4SIT系统测试策略 (9)4.1 测试环境 (9)4.2 测试重点分析 (10)5SVT测试策略 (10)6Beta测试策略 (11)6.1 Beta测试需求分析 (11)6.2 Beta测试计划 (11)7认证和标杆测试策略 (11)7.1 认证和标杆测试需求分析 (11)7.2 认证和标杆测试计划 (11)8测试环境筹备计划 (11)8.1 测试环境需求分析 (11)8.2 工具/仪器的可获得性风险评估 (12)8.3 自主开发工具详细分析 (12)8.3.1 工具名称 (12)8.3.2 工具需求分析 (12)8.3.3 资源需求分析 (13)9测试计划 (13)9.1 人力资源计划 (13)9.2 测试工具 (13)9.3 测试进度 (13)10交付工件清单 (14)11附件 (14)注:通过插入目录方式自动生成,推荐保留二级目录。
CONVEX 1.25G OEO自测试方案北京东科展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目录1概述 (3)1.1.测试说明 (3)1.2.被测OEO设备概况 (3)1.3.测试仪表 (3)1.4.测试依据 (4)1.5.测试时间、地点及人员 (4)2设备光特性测试 (5)2.1设备机械和电气参数 (5)2.2中心波长 (6)2.3平均发送光功率 (7)2.4-20dB谱宽测试(SLM激光器) (8)2.5边模抑制比 (9)2.6接收灵敏度 (10)2.7饱和度 (11)3SDH接口测试 (12)3.1S DH接口速率种类测试 (12)4以太网业务接口测试 (13)4.1F E接口测试(数据网络分析仪测试互通) (13)4.2G E接口测试 (14)1概述1.1. 测试说明1.本次测试的目的在于研究OEO技术和现有的OEO设备的技术特点。
2.本设备测试方案主要参考ITU-T的标准和国内行业标准,结合现网的需求和目前OEO设备的技术现状等制定。
3.本次测试的重点在于OEO设备接口的光学参数、业务接口功能和应用能力、可靠性等方面。
具体的测试方法、指标要求均参考ITU-T 、IEEE等国际标准、国内相关标准以及相关的广泛承认的国外标准或企业标准。
4.对于被测设备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如果本方案未涉及,可以作为附加测试项目进行测试。
1.2. 被测OEO设备概况1.3. 测试仪表1.4. 测试依据本次测试主要依据G.695,结合目前主流设备的技术现状和现网的需求,测试重点在于主通道接口和OEO的光学参数、业务接口功能、应用能力、网络管理和可靠性等方面。
对于业务接口的测试,主要依据ITU-T G.703、707、IEEE 802.3、802.3u、802.3z等国际标准、YD/T877-1996、YD/T767-1995等国内标准以及相关的广泛承认的国外标准或企业标准,如S390的ESCON接口规范等。
其他方面的测试,如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等也是依据相关的国际和国内标准和现网运营的需求制定的。
河南思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密级:普通电能表测试方案(V1.0)文件号版本修改状态替代文件发布日期实施日期编制审核批准文件状态■受控文件□非受控文件目录1基本信息 (3)2测试依据 (3)3测试内容及测试方法 (3)3.1功能测试 (3)3.1.1...功能(常规功能) (3)3.1.2...功能(《电能功能测试规范V1.0》不包含的功能或者是需重点测试的功能) (4)3.2性能测试 (4)3.2.1...性能(常规性能) . (4)3.2.2…性能(《电能表性能测试规范V1.0》不包含的性能或者是需要重点测试的性能)43.3型式测试 (4)3.3.1常规测试项目 (4)3.3.2根据该项目的设计特点或者技术要求需要重点测试的项目 (4)1基本信息2测试依据(设计说明,设计文件,客户技术要求,相关的标准)3测试内容及测试方法3.1 功能测试3.1.1…功能(常规功能)常规技术要求:①②测试方法:(具体测试方法可以见《电能表功能测试规范V1.0》第?条)①②3.1.2…功能(《电能功能测试规范V1.0》不包含的功能或者是需重点测试的功能)常规技术要求:①②测试方法:(需要详细的描述测试方法)①②3.2 性能测试3.2.1…性能(常规性能)常规技术要求:①②测试方法:(具体测试方法可以见《电能表性能测试规范V1.0》第?条)①②3.2.2…性能(《电能表性能测试规范V1.0》不包含的性能或者是需要重点测试的性能)常规技术要求:①②测试方法:(需要详细描述具体的测试方法)①②3.3 型式测试3.3.1常规测试项目常规技术要求:(参见《电能表型式测试规程V1.0》)测试方法:(参见《电能表型式测试规程V1.0》)3.3.2根据该项目的设计特点或者技术要求需要重点测试的项目常规技术要求:①②测试方法:(与《电能表型式测试规程V1.0》区别之处)①②注意:需要重点测试的项目(功能、性能、型式)一般是指:① 客户技术要求特别提出的。
版本版本日期备注1.02015.4.1初次发行目录第一章测试盒总体介绍-----------------------------------------------------------------------------4第二章测试盒供电-----------------------------------------------------------------------------6第三章测试盒过流保护电路---------------------------------------------------------------------------63.1IOVCC1.8V过流保护电路---------------------------------------------------------------------63.2VCC2.8V过流保护电路-----------------------------------------------------------------------63.3VCC3.3V过流保护电路-----------------------------------------------------------------------63.4PAVDD(+5V~+10V)过流保护电路----------------------------------------------------------73.5NAVDD(0V~-10V)过流保护电路------------------------------------------------------------73.6背光驱动电路过流保护电路-------------------------------------------------------------------73.7IOVCC1.8V及VCC2.8V过压报警电路--------------------------------------------------------8第四章测试盒小板及接口定义-------------------------------------------------------------------------94.1TST20PIN小板接口定义----------------------------------------------------------------------94.2普通焊线式小板接口定义--------------------------------------------------------------------10第五章测试盒上48*84dots黑白LCD---------------------------------------------------------------125.1黑白LCD参数介绍--------------------------------------------------------------------------125.2黑白LCD显示中文--------------------------------------------------------------------------125.3黑白LCD显示大电流保护-------------------------------------------------------------------12第六章测试盒按键功能-------------------------------------------------------------------------------126.1中间键---------------------------------------------------------------------------------------126.2上键-----------------------------------------------------------------------------------------126.3右键,及右键长按、短按功能介绍-----------------------------------------------------------126.4左键----------------------------------------------------------------------------------------126.5下键----------------------------------------------------------------------------------------12第七章测试盒调试用USB串口----------------------------------------------------------------------127.1USB串口及驱动-----------------------------------------------------------------------------137.2USB串口打印数据--------------------------------------------------------------------------13第八章RGB模块------------------------------------------------------------------------------------15第九章测试盒代码-----------------------------------------------------------------------------------159.1代码环境------------------------------------------------------------------------------------159.2代码介绍-----------------------------------------------------------------------------------169.3用本测试盒点屏的快速入门步骤-------------------------------------------------------------209.4从U盘下载图片到测试盒-------------------------------------------------------------------219.5代码下载到单片机的方法1-----------------------------------------------------------------229.6代码下载到单片机的方法2-----------------------------------------------------------------22第十章电源和RESET信号参数说明-----------------------------------------------------------------24第十一章售后说明----------------------------------------------------------------------------------25第一章测试盒总体介绍测试盒外观图:下图左盒为配TST20PIN排针小板,右盒为普通焊线小板。
TST隧道超前预报系统v2.3使用说明书目录目录 (I)1.TST软件安装及使用流程 (1)1.1TST系统系统要求 (1)1.2TST系统安装步骤 (1)2.TST软件详细说明 (2)2.1参数设置 (3)2.1.1参考点 (3)2.1.2现场观测参数 (4)2.1.3孔位及坐标 (5)2.1.4放炮记录及坐标 (5)2.1.5 TSP数据导入 (6)2.2信号预处理 (8)2.2.1显示设置 (9)2.2.2道集均衡 (11)2.2.3回退 (12)2.2.4切除与删除 (12)2.2.5延时校正 (16)2.2.6增益设置 (22)2.2.7频谱处理 (24)2.3波场分离 (26)2.4速度扫描 (33)2.4.1速度扫描参数 (33)2.4.2速度色标 (34)2.4.3修改图形大小 (36)2.4.4整体扫描 (36)2.4.5分段速度扫描 (38)2.4.6分界扫描 (39)2.4.7 计算分量 (40)2.4.8 图形输出 (41)2.5扫描成像 (41)2.5.1成像参数 (41)2.5.2偏移色标 (42)2.5.3双图显示 (43)2.5.4十字线 (44)2.5.5输出图形 (44)2.5.6数据查看 (44)2.6地质解释 (45)2.6.1地质分段 (46)2.6.2图形选项 (47)2.6.3参数计算 (48)2.6.4位置和分段信息 (48)2.6.5结果图 (49)1.TST软件安装及使用流程1.1TST系统系统要求1、硬件CPU:Intel,>= 800Mhz;内存:>=1G;硬盘:可用空间>=100M;显示:32位真彩色VGA,最佳分辨率1024 X 768,最低分辨率800 X 600;其他:USB接口,CD或DVD光驱;注:TST软件系统只支持在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上运行。
2、操作系统Windows 2000/XP/Server 2003;1.2TST系统安装步骤1、将软件狗插入到计算机上的USB接口中;注:若此时系统提示安装硬件,选择“取消”2、放入安装光盘;3、执行光盘上的安装程序,进入TST系统安装界面;4、按安装界面提示进行安装即可。
中试试生产测试方案文档作者:编写日期:审核:审核日期:目录1 引言 (3)1.1 编写目的 (3)1.2 定义 (3)1.3 参考资料 (3)2 单板设计目标 (3)3 测试环境 (3)4 测试条目 (3)5 测试内容 (4)5.1 产品结构检验 (4)5.1.1 结构外观检视 (4)5.2 功能测试 (4)5.2.1 Xx功能测试 (4)5.3 性能测试 (4)5.3.1 Xx性能测试 (4)5.4 兼容性测试 (4)5.5 可靠性测试 (5)6 附件 (5)1引言1.1编写目的(指导xx单板/整机的中试试生产测试)1.2定义(说明本文档应用到的缩约语。
)1.3参考资料(列出编写本文档参考的文件名。
)2单板设计目标(根据单板设计方案列出被测试单板的设计目标,画出面板示意图。
)3测试环境4测试条目对所有进行的测试项目结果以列表的形式反映,测试结果分为以下几类:OK =测试结果全部正确POK =测试结果大部分正确NG =测试结果有较大的错误NT =由于各种原因本次无法测试5测试内容(列出所需要测试的内容,包括:结构、工艺、功能、性能、可靠性、可测试性等)5.1产品结构检验(主要是:结构、工艺、外观等方面。
)5.1.1结构外观检视5.2功能测试(描述产品所实现的各种功能。
)5.2.1Xx功能测试5.3性能测试(描述产品所实现的各种性能。
)5.3.1Xx性能测试5.4兼容性测试(测试对外接口的兼容性以及在机框内和其他单板的兼容性等。
)5.5可靠性测试(按照国标和行业标准,描述产品所需的可靠性测试项目。
此项也可以单独出测试方案和报告。
)6附件(根据测试项目的结果得出测试结论。
)。
测试方案
Prepared by
拟制
Name+ID
姓名+工号
Date
日期
yyyy-mm-dd
Reviewed by 评审人Date
日期
yyyy-mm-dd
Approved by
批准Date
日期
yyyy-mm-dd
Authorized by
签发
Date
日期
yyyy-mm-dd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TST01T04 V2.0/ IPD-PTM V2.0 / for internal use only)(TST01T04 V2.0/ IPD-PTM V2.0 / 仅供内部使用)
修订记录
目录
1 概述 (5)
1.1 被测对象概述 (5)
1.2 测试方案概述 (5)
2 测试需求 (5)
3 测试设计 (6)
3.1 测试对象分析 (6)
3.2 测试设计策略分析 (7)
3.3 详细测试方法 (7)
3.3.1 xx子特性测试设计 (7)
3.3.2 xx子特性测试设计 (7)
3.3.3 xx子特性测试设计 (7)
3.4 自动化测试设计 (7)
3.5 测试规程设计 (8)
3.6 测试组网分析 (8)
3.7 测试环境分析 (8)
3.7.1 测试环境设备 (8)
3.7.2 测量仪器和仪表 (8)
3.7.3 测试器件和材料 (9)
3.7.4 测试工具 (9)
3.7.5 其它需求 (9)
4 附录 (9)
4.1 测试用例设计列表 (10)
××测试方案
本说明中蓝色字体为说明性文字,黑色字体为测试方案文档实际写作时必需部分。
本测试方案可以分为多个层次,包括版本级的总体系统测试方案、特性级测试方案。
在使用本文档模板时根据要求进行相应写作。
不同阶段的测试方案,如系统测试方案、集成测试方案、单元测试方案,由于其差异性过大,不适合使用同一种测试方案文档模板。
关键词:
摘要:
缩略语清单:对本文所用缩略语进行说明,要求提供每个缩略语的英文全名和中文解释。
参考资料清单:请在表格中罗列本文档所引用的有关参考文献名称、作者、标题、编号、发布日期和出版单位等基本信息。
如果以下文件存在,必须在本部分说明该文档为参考文档,如果该文档不存在,则应明确说明(在多层次的测试方案中,每个低层次的测试方案都必须说明其高一级的测试方案是其参考文档):
需求规格说明书
对应阶段的开发设计文档
对应的测试方案,用例,规程等测试文档
相关标准
涉及到的测试要素的必要说明
1 概述
测试文档的概述建议包括两个部分,被测对象概述和测试方案概述。
被测对象概述是对“被测对象”本身情况说明,目的在于让读者对被测对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测试方案概述是对“测试方案”文档的说明,目的在于让读者对测试方案总体思路和文档结构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1.1 被测对象概述
被测对象概述是对“被测对象”本身情况说明,目的在于让读者对被测对象备有一个基本认识。
其内容建议包括:
(1)被测对象的历史背景;
(2)被测对象(版本/特性)的市场定位和市场应用说明;
(3)概括说明被测对象实现架构/处理流程;
(4)限制和其他特殊说明。
1.2 测试方案概述
测试方案概述是对“测试方案”文档的说明,目的在于让读者对测试方案总体思路和文档结构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其内容建议包括:
(1)测试文档写作目的说明,如提供总体测试方案、提供全面特性测试方案、提供组网业务验证测试方案;
(2)测试思路概要说明,说明测试设计的主要方法和思路;
(3)测试文档内容说明,说明本测试文档的包括主要内容,文档框架;
(4)限制和其他特殊说明。
2 测试需求
本节需要考虑“测试需求分析”工作的要求。
按照测试需求分析的工作流程,产品/版
本需求首先经过测试分析,转化成测试需求规格,再进行测试需求规格的分解分配工作,然后按照分解分配后的测试需求规格进行对应测试方案和用例写作;其中,总体测试方案对应为整个版本的测试需求,具体特性测试方案对应分解后的相应测试需求或相应的设计需求。
如果对被测对象已完成了测试需求分析工作,本节应该描述针对产品/版本需求的测试分析转化而来的测试需求规格的跟踪关系。
如果没有进行测试需求分析工作,则本部分的测试需求按照以前文档写作方式进行,仍然为产品包/设计需求中对应部分,并建议增加下面的测试需求说明:
(1)稳定性测试需求说明;
(2)组网测试需求说明;
(3)极限测试和压力测试需求说明;
(4)实际业务验证需求说明;
下面表格可供参考:
表1XX测试的需求跟踪矩阵表
3 测试设计
如果测试文档属于总体测试方案,则多个特性可以分别使用不同的“xx特性测试设计”标题进行分别说明。
如果测试文档属于特性测试方案,则在同一个“测试设计”标题下写作即可。
3.1 测试对象分析
简要分析被测试对象的框架和结构,作为后面测试设计的依据。
内容可以包括:(1)被测对象结构;(2)被测特性处理流程;(3)和其他特性关系;(4)组网应用方式;等等。
3.2 测试设计策略分析
测试策略分析重点阐述被测对象的测试用例设计原则和思路,比如采用什么样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包括正交法、边界值法、等价类划分法等等,同时还可包括:(1)测试重点分析;(2)测试难点和解决方法/替代测试方案;(3)测试相关因素影响分析和对应策略,如测试环境和仪器限制,相类产品的测试经验借鉴,测试裁剪分析等。
3.3 详细测试方法
3.3.1xx子特性测试设计
对每个测试特性的子特性单独进行说明,如果该测试特性没有子特性,可以不必再分子特性描述;
建议每个测试设计包括两方面内容:(1)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说明;(2)测试用例的大致内容说明,比如,××特性主要采用等价类划分法进行测试用例设计,其等价类包括A、B、C,测试用例必须包括X、Y、Z功能点,它们公共的输入条件是×××。
;
3.3.2xx子特性测试设计
3.3.3xx子特性测试设计。
3.4 自动化测试设计
对各测试子特性的自动化测试实现要素进行分析与提炼。
3.5 测试规程设计
描述多个测试用例的操作序列的设计思路,例如,利用状态转移图表述多个测试用例的操作迁移。
3.6 测试组网分析
测试中的所有用到的测试组网图应放在此处,并且应该清楚描述不同的组网图分别运用于哪些测试子特性项目。
测试对象在测试组网图中的位置应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
3.7 测试环境分析
测试环境分析是根据本阶段的测试目标,从不同角度明确本阶段的各种测试环境因素,包括:环境需求、被测对象特殊要求、测试工具要求、测试代码要求、测试数据要求等。
测试环境分析必须确保对测试子特性需求规格的跟踪与覆盖。
以下列出了建议应考虑的各种测试要求因素,实际的测试要求因素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进行裁剪。
3.7.1测试环境设备
这部分描述测试组网中所需要的测试设备、对接设备、用户终端等,根据情况包括测试设备的单板种类和数量需求描述。
3.7.2测量仪器和仪表
确定所需测试仪器和设备的要求。
指定仪表仅需写明型号即可,非指定仪表需给出测量精度要求等。
仪表需给出足够的信息,如测试中使用AM8e,则可用如下格式表达:
功能名称生产厂家仪器型号
呼叫分析仪Amerite AM8e
生产厂家如有缩略语,则用缩略语表示,如HP,W&G等。
如果不需要仪表,请注明“手工测试”。
3.7.3测试器件和材料
这部分描述测试组网中特殊电缆、光纤、光纤连接器材料和器件等。
3.7.4测试工具
在此处列出对于测试工具的需求,测试工具包括自主开发,商用,二次开发的测试工具等。
3.7.5其它需求
确定需要的特殊测试技能要求,其他特殊工具,确定其他任何测试需要(如,测试环境空间大小的需求等),确定对测试小组来说目前还没有但是将来测试执行时必需的需要和要求。
例如:
数据需求:为执行各测试项目需要在测试前预先设置的数据,避免测一项改一次数据,特别是在自动化测试中,或者仪器测试中需要定义的测试套和测试数据库。
在系统测试过程中, 可以明确对测试组网环境的组网数据的需求和数据设定规范,以确保环境数据的规整性,并且达到组网环境能够对实际运行环境的最大程度的仿真和条件覆盖。
4 附录
任何其他本测试方案相关的附录内容。
4.1 测试用例设计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