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钢琴集体课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与改革探究
- 格式:pdf
- 大小:2.11 MB
- 文档页数:2
对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的改革思考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是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
当前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课堂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传统、学生参与度低等。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有必要对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进行改革和思考。
一、多样化的课堂内容传统的钢琴集体课教学往往以乐理、音乐理论和技巧训练为主,忽略了音乐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我们有必要在教学中增加更多的艺术性和表现力的内容,例如音乐欣赏、音乐史学习、音乐分析等,让学生通过了解音乐的背景和内涵,更好地理解和演绎作品。
我们也可以引入合奏、即兴演奏等活动,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钢琴集体课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讲授和示范为主,学生则以模仿和记忆为主。
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和知识,但缺乏启发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我们有必要在教学中引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例如启发式提问、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和探索,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也可以借助多媒体、互动教学等工具,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三、个性化的教学服务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表现力和学习方法都是不同的,传统的钢琴集体课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了一刀切的教学方式。
我们有必要在教学中注重个性化的教学服务,例如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我们也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例如音乐教育App、在线教学平台等,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服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四、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传统的钢琴集体课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以接受和执行为主,课堂氛围较为封闭和受限。
我们有必要在教学中营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创造性。
对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的改革思考我们需要明确的认识到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传统的集体课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例如教师资源不足、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等等。
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风格也在不断地变化,传统的集体课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我们需要对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进行深刻的改革。
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与钢琴相关的跨学科知识,例如音乐理论、音乐历史、钢琴制作等等。
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设一些针对性的选修课程,例如流行钢琴、爵士钢琴等等,让学生们能够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尝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利用投影仪、电子琴等设备进行教学。
通过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学习内容。
可以尝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们在集体课上能够更多地进行互动和交流,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学手段上,可以尝试引入一些新的教学辅助工具,例如钢琴伴奏软件、钢琴模拟器等。
这样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同时可以促进学生们的学习互动。
而且,通过这些新的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们掌握钢琴演奏的基本技能。
教师在钢琴集体课教学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教师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个性化的教学帮助。
教师们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们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
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的改革需要全校师生的齐心协力。
学校需要为教师们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让教师们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学生们也需要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积极参与到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活动中。
只有全校师生齐心协力,才能够使得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得到真正的改善。
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的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师水平等诸多方面入手。
钢琴集体课教学实践改革探析钢琴集体课在钢琴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既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传统的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内容单一等。
为了提高钢琴集体课的教学质量,需要对其进行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本文将围绕钢琴集体课教学实践改革展开探讨,分析现有问题,提出改进方案,以期为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一、钢琴集体课教学现状分析钢琴集体课教学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 课堂效率低下。
传统的钢琴集体课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缺乏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较为单调,教学效果不佳。
2. 教学内容单一。
传统的钢琴集体课以教学教材为主,缺乏足够的音乐欣赏和创造性的活动,导致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较差。
3.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学生普遍学琴的动机是家长的选择,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不高,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以上问题表明,传统的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发展的要求,需要进行改革。
1.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钢琴集体课教学应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丰富教学内容钢琴集体课教学应该丰富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琴技训练,还应该包括音乐欣赏、音乐创作等内容,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和艺术修养。
通过音乐欣赏,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风格和时期的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通过音乐创作,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性思维。
3.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钢琴集体课教学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组织音乐比赛、音乐会,开展音乐剧表演等,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快乐,提高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钢琴集体课教学实践改革探析近年来,随着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钢琴课堂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和改革中。
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一直以来都是一对一的个别教学,学生在一个老师的指导下独自学习钢琴技术和乐曲演奏。
一对一教学存在教学资源浪费的问题,学生之间的互动也较少,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许多音乐学校和机构开始推行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
钢琴集体课教学是指将多个学生集中在一个教室里进行钢琴课的教学模式。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琴位,但音乐老师会同时指导多个学生,让他们共同学习和练习。
相比于一对一教学,钢琴集体课教学有以下几个优点。
钢琴集体课教学可以节约教学资源和时间。
一对一教学每个学生都需要专门的老师进行指导,这意味着学生和老师的时间都需要合理安排。
而集体课教学可以将多个学生安排在同一个时间段进行学习,减少了老师的等待和间隔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观摩和借鉴,相互学习,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钢琴集体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在一对一教学中,学生习惯了独立学习和表演,缺乏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机会。
而在集体课中,学生需要与其他学生一起合作,共同演奏和合奏钢琴曲目。
他们需要相互协调,统一节奏和演奏方式,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非常有益。
钢琴集体课教学可以提供更广泛的音乐教育内容。
在一对一教学中,老师通常只会教授学生钢琴技术和乐曲演奏,而在集体课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学习音乐理论、音乐欣赏和音乐创作等更多的音乐教育内容。
这样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钢琴集体课教学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较大,导致教学难度的不均衡。
在集体课中,老师需要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但由于学生之间的水平不一样,有些学生可能会觉得课程太简单,有些学生则觉得很难跟上。
老师需要采取差异化教学的方式,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集体课教学需要更好的管理和组织。
钢琴集体课教学实践改革探析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也不断变革,钢琴教学也在不断更新改革。
为了让更多学生能够享受钢琴的美妙,钢琴集体课成为了越来越受欢迎的选择。
然而,传统的钢琴集体课教学在很多地方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和探索。
一、钢琴集体课教学形式缺失传统钢琴集体课以单一老师的讲解为主,有时候会出现内容重复、进度不同、效果不够的问题。
而缺少其他教师的协作和参与,也导致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较少。
改革建议:引入团队教学模式,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协作和交流。
可以由主教师负责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学策略的设计,而辅助教师则可以负责课堂组织、技巧指导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二、课程内容过于单一传统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内容通常只包括钢琴演奏技巧和曲目的练习,而忽略了音乐理论、音乐史以及音乐欣赏等方面的教育。
改革建议:增加学科多样性,提高课程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除了基础的钢琴演奏技巧和曲目练习以外,还可以增加音乐理论、音乐史、音乐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认识音乐。
三、缺乏个性化教育传统的钢琴集体课教学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只是针对整个班级的整体教育,缺少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改革建议:采取差异化教育,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相应的教育服务。
可以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测评,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和教学策略。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四、评价体系不尽合理传统钢琴集体课的评价体系通常以考试成绩为唯一参考,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潜力。
改革建议: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课堂表现、小组活动、作品创作、音乐比赛等多方面考量,全面关注学生的音乐素养、个性特点和潜力。
综上所述,钢琴集体课教学在不断改革中前行,需要不断发掘传播的新思路和新做法,切实提升钢琴合奏的发展实力。
对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的改革思考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一直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专业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对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的改革思考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展开思考,探讨如何更好地提高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钢琴集体课的课程设置需要更加科学合理。
传统的钢琴集体课通常按照年级划分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但学生在钢琴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能力差异较大,单一的年级划分模式很难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我们可以考虑将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按照学生的音乐素养水平、个人兴趣和特长进行分类,通过差异化的课程设置,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鼓励学生参与自主选修课程,倡导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
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方法需要更加灵活多样。
传统的钢琴集体课通常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安排,缺乏互动与合作。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加偏爱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
我们可以在钢琴集体课的教学过程中引入项目化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钢琴合奏乐团,提倡团队合作和集体协作,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和热情。
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手段需要更加丰富多样。
传统的钢琴集体课通常以教学教材为主要教学手段,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和活力。
我们可以在钢琴集体课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多种教学手段,如音乐游戏、音乐欣赏、多媒体教学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也可以加强对钢琴集体课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钢琴集体课教学工作。
对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的改革思考不仅仅是对教学模式、内容和手段的调整和更新,更是对音乐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深刻反思和探索。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相信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为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钢琴集体课教学实践改革探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改变,传统的一对一钢琴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钢琴集体课教学实践改革应运而生。
它以集体教学为主要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和音乐素养。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三方面进行探析。
钢琴集体课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钢琴演奏技巧、乐理知识和音乐欣赏。
在钢琴演奏技巧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制定课程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演奏、手部分层训练等,提高学生的手指灵活性和钢琴演奏技巧。
在乐理知识方面,可以通过理论知识讲解、听音鉴赏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和音乐结构,增强学生的乐感和艺术表达能力。
在音乐欣赏方面,可以选取一些经典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帮助学生培养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钢琴集体课教学的方法主要包括示范教学、合作学习和情景模拟。
在示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演奏示范、视频展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正确的演奏技巧和表达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或分工合作,通过互帮互助,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在情景模拟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钢琴演奏,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钢琴集体课教学的评估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考试评估、作品演奏评比等。
在考试评估中,可以设置技能考试和理论考试两个环节,通过对学生的演奏技巧和乐理知识的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水平。
在作品演奏评比中,可以让学生独立选择一首演奏作品,在班级或校内进行演奏比赛,通过评分或评审,评估学生的演奏水平和艺术表达能力。
钢琴集体课教学实践改革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努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应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安排,认真参与课堂活动,主动与同学交流和学习。
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对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的改革思考我们需要明确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集体课教学模式往往以固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为主,学生们在课堂上被迫接受一种相对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而且,集体课的学生数量通常比较庞大,很难在课堂上给予每位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导致学习效果参差不齐。
传统的集体课教学模式往往偏重于技术的训练和琴技的考核,忽略了音乐艺术的素养培养和音乐表达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存在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问题,亟待进行改革。
那么,如何对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进行改革呢?我们可以从教学内容入手,调整和丰富集体课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加入一些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和曲目,增加学生的学习趣味和挑战性。
可以适当引入和推广一些当代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和参与当今音乐文化的发展。
还可以加强对音乐理论、音乐史和音乐文化的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尝试引入小组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模式。
通过设置小组练习和表演环节,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展示自己的琴艺和表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个性化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个人练习和演奏中的难题和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表现水平。
可以适当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视频教学、音乐软件等,丰富教学手段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和趣味性。
对于集体课的师资队伍建设也需要加强。
高校钢琴集体课的教师队伍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需求和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高校可以通过进一步培训教师、引进外部专业教师等方式,提高集体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音乐教育服务。
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的改革还需要学生和家长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学生和家长可以配合学校和教师的教学安排和要求,重视集体课的学习和参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音乐专业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改革分析音乐专业钢琴集体课是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传统的集体课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教学改革。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提出适应时代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教学内容方面1.多元化曲目选择:传统的集体课程通常只注重基础练习和经典曲目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特长。
应该在集体课中加入更多的多元化曲目,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培养学生的听觉和音乐表达能力。
2.音乐理论知识的融入:集体课程应该抓住时机,适时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阶、音程、和弦等。
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创意和即兴演奏的培养:集体课程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和即兴演奏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乐曲素材或音乐片段,让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和即兴演奏。
1.小组合作学习:传统的集体课程通常以老师为中心进行教学,学生只是被动接受。
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2.多媒体辅助教学:集体课程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引入视频教学、演奏示范等元素,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可以通过演示一些优秀演奏者的录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3.个性化指导:集体课程中,老师应该注重个别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建议。
1.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传统的集体课程通常只注重学生的音乐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其他能力和潜力。
应该引入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作品展示、演奏比赛、听音能力测试等,全面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
2.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集体课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表现。
可以通过记录学生的课堂互动情况、出勤情况和课后乐曲完成情况等来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3.激发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集体课程中,应该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
对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的改革思考在现行的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学生们大多是被动接受教师的指导和训练,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首先需要改革的是教学模式。
在集体课中,可以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练习和表演,可以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也能够增加学生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
在传统的钢琴集体课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往往是主导地位,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的对象。
在改革中,可以引入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发挥主动性,通过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启发者,引导学生们去探索乐曲的内涵和魅力。
在传统的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中,往往注重技巧的训练,而忽略了音乐表达和演奏技巧。
在教学改革中,可以引入情感教育,让学生们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使他们在演奏中表现出更为真实和深刻的意境。
也要注重音乐演奏技巧的培养,让学生们在集体课上能够有更多的演奏机会,并且能够接触到更多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钢琴集体课教学也应该注重音乐教育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在教学改革中,可以引入多种形式的音乐教育,如视唱练耳、乐理知识、音乐史知识、音乐欣赏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能够全面地认识和了解音乐,从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在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改革中,需要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技术,如音乐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趣味性。
也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让教师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的改革是一个复杂而又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
我们应该不断地探索和尝试,积极推动集体课教学的改革,为钢琴专业的学生们提供更加丰富和精彩的教学内容和学习体验。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教学模式一定会更加多元和丰富,学生们的学习成果也会更加显著和出色。
110 Northern Music高校钢琴集体课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与改革探究景 祯(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重庆 401120)【摘要】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越来越高。
所以家长对孩子的素质培养也就逐渐重视起来。
因此,钢琴这种看似昂贵奢华的音乐器材,也就慢慢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和生活。
而且,有些高校也慢慢地把钢琴课程引入到学校中来,并且由“一对一”教学模式改成了“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
但是,因为钢琴集体课这种教学方式是从国外引进到我国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很多的家长对这种教学方式不是特别了解。
故此,本文就高校钢琴集体课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和改革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基于人才培养规格的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内容与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CQGJ15364C)。
“钢琴集体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观察当下的钢琴教学课程,几乎都是“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其实这对于人才培养远远不如“钢琴集体课”起到的作用大。
所以,为了落实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以及对音乐界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很多高校都选择了钢琴集体课这种教学方式[1]。
,其实有很多人都从不专业的角度来对钢琴教学作出评价,认为老师的教学方式无非就是指导学生认识音符而已,实则不然。
钢琴教学的模式有很多。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改革,教育对老师的要求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所以,钢琴教师也对教学方法做出了研究。
比如说:钢琴传统的教学法、创新类教学法、素质教学法等。
一、对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一)传统型钢琴教学模式所谓的传统型钢琴教学法,其实就是指老师从教科书上来指导学生进行钢琴学习。
而钢琴教科书的内容又覆盖了对钢琴的分类、钢琴的学习方法以及如何更好地学习钢琴等内容。
而且,这种传统型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这种教学结果其实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帮助不大,学生只能学习到钢琴技术,但是无法真正地领悟学好钢琴的目的。
(二)创新类钢琴教学模式在21世纪新的教育改革潮流下,钢琴教学被人们重视起来,很多高校都引进了钢琴教学。
但是,新的世纪新的教学方法,传统的钢琴教学已经慢慢地被淘汰了。
所以,音乐老师也就对钢琴的教学做出了研究和创新。
所谓创新类的教学模式,就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上新的教学想法。
比如:在老师教学生钢琴的时候,如果有的学生不能很有效地学习到钢琴知识,老师就可以换位思考,就可以体会学生的感受,知道学生为什么掌握不了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对症下药。
而且,创新的意思就是开拓学生和老师的思维。
所以,在学生创作钢琴曲的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的想法和思维。
(三)注重素质类教学模式现在很多的女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家长就很注重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和培养。
而学钢琴,恰恰就是塑造孩子形象和素质的最佳途径。
所以,高校对钢琴人才的培养,也要好好地利用素质类教学模式。
所谓素质类教学模式,就是指将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作为首要任务[2],除了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弹奏能力之外,还要着重培养孩子的形象素质和内在气质。
那么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就不仅仅是教学生如何弹奏钢琴了,老师就应该注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
而且,改变“一对一”的钢琴教学方法,使用“集体课”教学模式,就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不断进步。
二、钢琴教学当下存在的问题(一)学生理解力差钢琴,其实是一门很神奇的课程。
它除了可以锻炼学生对乐曲的弹奏能力之外,还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以及鉴赏力。
但是,在高校内,也有一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差。
有的学生只顾着去学习弹奏音乐,却无法理解所弹奏的音乐中真正的含义以及作曲作者在作曲时的用意和心情。
所以,学生只能学习到皮毛,而无法真正地学习到音乐的精髓,更无法领悟到音乐的魅力,也就更没办法感受到钢琴的魅力。
(二)学生学习环境差当下我国虽然已经属于发展中的大国,但是在国内仍然有着地域的差异。
因此,有的地方教学条件就很好,而有的地方教学环境就略差。
所以,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钢琴专业素质是不一样的。
学校的学习环境差,任职老师的综合素质也就有了一定的距离,钢琴任职老师即使有相当好的专业素养,但是面对很差的教学环境,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三)学校教材陈旧现在,市面上流通有很多的关于钢琴教学的教学素材,但是这些教材的内容却各不一样。
所以,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关于钢琴教学的教材就也不一样。
这也导致有的学校教材内容依然很陈旧。
就导致了高校对钢琴教学无法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由于现在高校的钢琴老师缺乏适合教给学生的钢琴教学素材,就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对高校的未来发展和教育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3]。
三、对高校钢琴教学的改革(一)确定教学目标在现在的音乐教学来看,学校对专业的钢琴教学还是有着一定的盲目性,这就导致了高校对钢琴教学的主要目的不够明确。
而且,在当下的高校教育中,学校对音乐专业的理解就是为了给学校表演和比赛争光。
所以,这也就导致学生对钢琴教学的理解存在了误差。
因此也就使钢琴老师对钢琴教学的过程不严肃。
因此,对高校钢琴教学模式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先确定钢琴教学的主要目的。
高校要让学生和家长清楚,钢琴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自身整体素质,学生学习钢琴并不仅仅是为了在学校表演,更是为了自己以后的发展。
(二)激发学生兴趣所谓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所以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
因此,课程的顺利进展还是要以学生为基础。
所以,在高校钢琴教学的实施和改革中,除了要明确教学目的之外,其次就是要激发学生对钢琴学习的兴趣。
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对钢琴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做相应的改革和研究。
所以,学校一定要以学生为重点,其次对钢琴教学的模式进行研究和改革。
(三)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钢琴任职教师也并非是十全十美的。
即使有的老师的专业功底很深厚,但是也抵不过时间的消磨。
所以,钢琴教学老师在没有教学任务的时候,也可以对钢琴专业进行巩固和学习。
而且,学校也可以适时举办一些钢琴教师的沟通交流会,这样不仅可以让老师与老师之间进行沟通,互相学习其教学方法,同时,还可以提升老师的专业素质和弹奏水平。
(四)对钢琴教学曲目的更新和充实现在的学生是最富有迎接挑战激情的学生。
学生一般都比较好高骛远、喜欢刺激。
所以简单的钢琴曲目已经满足不了学生对钢琴弹奏的需求了。
那么学校就要更新对钢琴教学的曲目。
而且,当代的学生对音乐的审美也各不一样。
所以,钢琴的曲目也要进行分类。
虽说钢琴比较适合弹奏古典乐曲,但是在现在的音乐作品中,也有一部分的流行音乐作品中用到了钢琴做伴奏乐器。
因此,高校一定要考虑到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和需求。
四、集体课教学的教学思想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主,以指导教师为辅,并且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和注入式教学方法。
所谓“启发式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维启发和引导。
比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举例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还可以做示范以及提问。
而“注入式教学法”,就是类似于“填鸭式教学法”,但是和“填鸭式教学法”不同的是,注入式教学法是以学生理解为基础,然后再进行钢琴教学。
而“填鸭式教学法”则是老师为主体,老师只顾教,不管学生是否理解是否能掌握所学的知识。
五、钢琴集体课的意义和好处相对于目前很多的“一对一”钢琴教学,集体课的教学形式比较新颖,且教学优势也比较明显并且具有特色。
因为在钢琴集体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跟老师进行互动,还以跟同学进行互相学习和沟通。
并且,学习的氛围会更加浓郁,学生和学生之间可能会小小的竞争,就使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和激情[4]。
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会因为只有他和教学老师而感到学习过程无聊从而产生抵触心理。
所以,钢琴集体课教学相对于“一对一”教学来讲,除了在形式上不一样,在最终结果上也不一样。
因为老师教学的对象不仅仅是一名学生。
所以,在教学形式上就有了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的模式,也就使学生有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达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音乐、学习音乐和研究音乐的效果。
而且,集体课的人数要很多。
老师除了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记住音符节奏,还可以使用更为有效和新奇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比如:老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让学生记住音符知识。
比如让学生齐奏或者接龙,都能让学生更好地达到学习效果,并且乐在其中,不会产生抵触感。
并且,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传统钢琴教学模式的延伸。
所以这种方法不仅吸取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还巧妙地结合了现在的新颖教育方法。
这种集体课教学模式的出现,也顺应了当下新课改的要求。
并且,未来的社会发展会更加迅猛,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那么对音乐专业的学生也会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所以,这种集体课的教学方式更能全方面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
六、集体课对人才培养的意义学生未来的发展是我们无法预料的。
作为钢琴教学的老师,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塑造一批音乐素质优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学生选择了音乐教育,很可能有的学生未来就成为作曲家、音乐制作人或者文艺集体的骨干等。
不管学生未来从事哪些行业或者工作,我们的钢琴老师都应该尽心尽力地对学生进行钢琴教学。
未来社会的发展是我们无法掌握的。
但是,可以明确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比现在还要好、还要迅速。
所以,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一定是只高不低的。
因此,我们的钢琴老师在集体授课时一定要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以后走上社会可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七、结束语总而言之,高校对钢琴教育的改革是有重要意义的。
并且,在教育中也是一场教学革命。
这是对我们钢琴教学老师的新挑战,也是钢琴教学的新发展。
并且,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模式对人才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集体课的教学模式除了注重对学生的兴趣培养,还注重对学生听、弹、唱、创作等方面的教育和挖掘。
而且,在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集体课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和老师的关系,还可以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融洽和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学生更有竞争性,老师就更有教学激情。
而且,这种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很多的家长的认可和支持。
参考文献[1]冯会.普通高校钢琴集体课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大舞台,2014(06):213-214.[2]裴斐.论高校钢琴教学的创新模式[J].科技展望,2017(02):215.[3]蒙仕娟.高校钢琴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大众文艺,2017(10): 268-269.[4]林昊.对高校钢琴教学的反思与总结[J].当代音乐,2017(17):31-32,35.[5]贾俊萍.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实践与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272-273.作者简介:景祯(1982—),男,重庆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