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著赏 析
体系构建·随堂演练
(8)苏联改革的失败和解体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是整个社 会主义的失败。
(9)努力发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警惕国际敌对势力的“和平 演变”。
(10)必须高度重视农业,正确处理好农业与工业、重工业与轻工 业之间的关系,促进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经济 效益,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思维导 图
知识清 单
体系构建·随堂演练
-4-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内容 (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2)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 (3)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2.特点: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3.评价 (1)使苏联重工业得到优先发展,军事实力增强。 (2)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苏联经济发展 进入停滞时期。
-20-
教材补 遗
史著赏 析
体系构建·随堂演练
-21-
解读作者认为苏联从辉煌顶峰上跌落是由于勃列日涅夫错失了 机遇,未能坚持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对旧 体制的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而且改革的客观条件更为 成熟。但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产业结构 畸形发展,军事工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
体系构建·随堂演练
-6-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 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的危机局面。 2.措施 (1)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 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2)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 (3)通过了一系列法规,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4)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并出现了与国外合资 的企业。 (5)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