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后弃消毒液,再加水煮沸、流水冲洗,晾
干或烘干后备用。
粪便一般检查
• 粪便理学检查: • 1.粪便量 • 2.颜色 • 3.性状 • 4.寄生虫
粪便化学检查
(一)粪便隐血试验 上消化道出血量小于5ml,粪便中无可见的血液,
且红细胞被破坏,显微镜检查也未见到红细胞。
需用化学法、免疫法等才能证实的出血,称为隐 血,检查粪便隐血的试验称为粪便隐血试验 (FOB
• 2.消化性溃疡与肿瘤出血的鉴别
脂肪
临床意义
• 当脂肪消化吸收能力减退时,粪便总脂肪量大量增加,若
24h粪便总脂肪量超过6g,称脂肪泻。粪便脂肪增加可见于:
• • • • ①胰腺疾病: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 ②肝胆疾病:胆汁淤积性黄疸、胆汁分泌不足、病毒性 肝炎、肝硬化等。 ③小肠病变:乳糜泻、Whipple病、蛋白丢失性胃肠病 等。 ④其他:胃、十二指肠瘘,消化性溃疡等。
粪便显微镜检查
1.细胞(白细胞、红细胞) 2.食物残渣 (脂肪、淀粉颗粒、肌纤维、植物 细胞及植物纤维) 3.结晶(磷酸盐、草酸钙、碳酸钙结晶、 Charcot-Leyden结晶、血红素结晶时)
病原学检查
• 1.寄生虫虫卵 • 2.肠道原虫
• 3.细菌
图6-4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
图6-5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 ⑤根据粪便的颜色、粪胆素的检查,有助于鉴别黄
疸的类型。
粪便标本采集和处理
粪便标本采集 1. 常规检查标本 2. 寄生虫检查标本 3. 化学法隐血试验
4. 脂肪定量试验
5. 粪胆原定量试验
6. 其他
粪便标本处理
粪便检验后应将粪便和纸类或塑料等容器投入
焚化炉中烧毁;搪瓷容器、载玻片等应浸泡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