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潴留的相关知识及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3
预防尿潴留的护理措施
预防尿潴留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包括尿潴留的原因、症状、并发症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其对尿潴留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饮食调控:合理调控饮食,避免过多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食物、咖啡、浓茶等,以免刺激膀胱导致尿潴留。
3. 调整排尿姿势:鼓励患者采用正确的排尿姿势,如坐位排尿时保持正常的坐姿或骑马式坐姿,俯卧位排尿时保持足够的支撑。
4. 留意排尿信号:帮助患者建立定期排尿的习惯,避免长时间憋尿,同时提醒患者及时去厕所,避免错过排尿的信号。
5. 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减少过度体力活动,以免加重膀胱负担和肌肉疲劳,导致尿潴留的发生。
6. 多喝水:适量增加水分摄入可以保持尿液稀释,减少结石和尿道梗塞的风险,有助于预防尿潴留。
7. 定期排尿:对于容易出现尿潴留的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等,建议定期进行排尿训练,促进正常排尿功能的恢复。
以上措施是预防尿潴留的常见护理方法,但具体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制定护理计划,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实施。
尿潴留护理常规(一)定义尿潴留是指尿液在膀胱内不能排出.(二)临床表现1、排尿困难及尿潴留2、尿频尿失禁3、下腹胀痛(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1、焦虑——排尿困难有关2、自我形象紊——与留置尿管有关3、恐惧——知识缺乏与不了解尿潴留的相关知识有关4、活动无耐力-—-与水电解质紊乱有关(四)观察要点1、排尿情况(性质、颜色、量)2、穿刺部位或造瘘部位渗血、渗液3、尿管及造瘘管(通畅,性质、颜色、量)(五)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针对病人心态,给予解释和安慰,消除焦虑和紧张情绪。
2、提供排尿的环境:关闭门窗,屏风遮挡,使视觉隐蔽,以保护病人自尊;适当调整治疗、护理时间,使病人安心排尿.3、调整体位和姿势:协助病人取适当体位,病情允许应尽量以习惯姿势排尿,如扶助病人坐起或抬高上身.对需绝对卧床休息或某些手术的病人,事先应有计划地训练其床上排尿,以避免术后不适应排尿姿势的改变而造成尿潴留,增加病人痛苦。
4、诱导排尿:利用条件反射,如听流水声,或用温水冲洗会阴,以诱导排尿按摩、热敷:按摩、热敷病人下腹部,可解除肌肉紧张,促进排尿。
5、药物或针灸:根据医嘱肌内注射卡巴胆碱。
利用针灸治疗,如针刺中极、曲骨、三阴交穴等刺激排尿。
6、经上述措施处理无效时,可根据医嘱采用导尿术。
(六)健康教育1、心理指导病人发生急性尿潴留时,常常会感到非常恐慌。
作为护理人员,应尽量稳定病人和家属的情绪,并配合医生尽快地采取措施解除尿潴留。
对于慢性尿潴留病人,护士一方面要使其对于自己的病情加以重视;另一方面,注意不可造成病人过度紧张,告诉病人只要注意病情观察,定期随访,肾功能损害等严重的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2、健康指导留置导尿管的病人,每天都要揩洗会阴,每天更换集尿袋,并注意尿液颜色、量和性质。
必要时送尿液常规检查,以及时了解有无尿路感染。
3、出院指导(1)指导病人养成及时、定时排尿的习惯,教会病人自我放松的正确方法。
(2)教会病人明确并注意避免尿潴留的诱因,如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潴留者,饮食上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可久坐也不能过劳,防止便秘和憋尿等。
妇产科病人尿潴留预防及护理要点说起“尿潴留”,有些人并不了解,对其感到陌生。
然而,对于很多妇产科病人,想必经常听说。
因为,妇产科病人很容易发生尿潴留现象,剖宫产术、产后以及生殖器官修补术等都可能引起尿潴留。
研究发现,我们只要通过适当的预防及护理,便可降低尿潴留发生几率,促使大多数尿潴留病患恢复自然排尿。
什么是尿潴留?尿潴留(urinary retention),简单来说,就是膀胱内虽然充满了尿液,但是难以正常排出。
若是以病史以及特点为依据,我们可以将其分成2种:一种是急性尿潴留,另一种是慢性尿潴留。
对于急性尿潴留,具有起病急的特点,多表现出腹痛难忍,辗转不安。
有的时候,部分病人膀胱中的尿液会通过尿道流出来。
对于慢性尿潴留,以排尿不畅、尿频等为显著表现,排尿后,容易出现尿不尽感,偶尔出现尿失禁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有那么一部分病人,并没有出现慢性尿潴留的表现,但是,此时可能可能引起了肾积水以及上尿路扩张等一系列并发症,需重视。
妇产科病人尿潴留的诱发因素有哪些?1.手术操作因素。
若是站在解剖层次分析,盆腔结构中的膀胱尿道与子宫附件以及阴道壁位置邻近,妇产科手术操作容易累及到膀胱。
妇产科手术中,操作时,容易损伤韧带中的神经纤维,造成神经性膀胱麻痹,故而对膀胱正常张力产生影响,引起尿潴留。
2.药物因素。
手术操作过程中,会使用麻醉药物,而术后应用镇痛泵也会使用药物,这些都可能影响膀胱收缩力反射性,故而造成尿道括约肌痉挛,诱发尿潴留。
除此之外,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给予解痉镇痛药,也容易降低膀胱的张力,增加尿潴留发生几率。
心理因素。
手术之后,由于排尿的姿势发生变化,部分患者存在害羞的心理,或者是不太习惯这种排尿方式,加上害怕因为排尿引起疼痛、切口裂开,从而不敢排尿,长时间的憋尿,很容易引起尿潴留。
4.分娩因素。
女性朋友在分娩过程中,子宫会压迫膀胱与盆腔神经丛,引起膀胱肌麻痹,降低肌张力,增加尿潴留发生几率。
尿储留的护理措施尿潴留这事儿,说起来可能有点让人不好意思,但在护理工作中可是个重要的课题。
咱先来说说啥是尿潴留。
简单讲,就是膀胱里存了好多尿,但就是排不出来,这可把人给憋坏了!想象一下,膀胱就像一个气球,尿越积越多,气球越吹越大,可难受啦!我之前在病房里就碰到过一位大爷,因为生病导致了尿潴留。
大爷那一脸痛苦的表情,我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
他不停地在病床上翻来覆去,嘴里还嘟囔着:“哎呀,这可咋整,小肚子胀得难受啊!”那对于尿潴留,都有哪些护理措施呢?首先,心理护理特别重要。
就像刚才提到的那位大爷,他因为尿不出来,心里特别着急和焦虑。
这时候,咱们护理人员就得耐心地跟他解释尿潴留的原因,告诉他别紧张,咱们有办法解决。
得让他心里有底,放松下来,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
然后是诱导排尿。
比如说,听流水声。
想象一下,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打开水龙头,让“哗哗”的流水声刺激患者的排尿反射。
还有热敷,用温热的毛巾轻轻敷在患者的小肚子上,让肌肉放松,促进排尿。
有一次,我给一位大妈做热敷,她一开始还半信半疑,结果热敷了一会儿,真的有效果了,大妈开心地直说:“这办法还真行!”要是诱导排尿不管用,那就得考虑导尿了。
这可是个技术活,操作得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准备好导尿包,消毒、润滑,动作要轻柔,千万别弄疼了患者。
记得有一次给一位年轻小伙子导尿,他特别紧张,我就一直跟他聊天,分散他的注意力,最后顺利完成了操作。
再说说饮食护理。
得让患者多喝水,尤其是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但也不能一下子喝太多,得适量。
还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吃那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免得加重泌尿系统的负担。
另外,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也很关键。
定时提醒他们去厕所,哪怕没有尿意,也去蹲一蹲,形成规律。
总之,尿潴留的护理需要我们护理人员细心、耐心,多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想办法帮他们解决问题。
就像那位大爷,在我们的精心护理下,最终顺利排出了尿液,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意义!希望大家对尿潴留的护理有了更清楚的了解,让患者们都能摆脱尿潴留的困扰,舒舒服服的!。
术后尿潴留预防及护理术后尿潴留是指患者在手术后6~8h内患者膀胱充盈而不能自行排尿者。
即诊断为术后尿潴留。
尿潴留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尿潴留可导致膀胱过度膨胀和永久的逼尿肌损伤,而通过留置导尿预防尿潴留,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便,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且可延长住院日,增加患者费用。
临床上一般常采用让患者心里放松,听流水声、热敷按摩、会阴冲洗等方法诱导患者排尿,但效果多不满意,最后不得不采用导尿术。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术后尿潴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通过通便排尿法[1]应用开塞路治疗术后尿潴留效果显著。
现就发生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及护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术后尿潴留的病因主要是全身或椎管麻醉后排尿反射受到抑制,手术损伤神经,切口疼痛、情绪紧张、不习惯卧床排尿、术前使用啊托品引起膀胱约肌反射性痉挛、机械性梗阻、尿道损伤等原因引起。
1.术后尿潴留的预防1.1 膀胱功能的训练[3]通过对265例硬膜外麻醉后出现术后尿潴留的患者进行术前膀胱功能的锻炼。
包括膀胱挤压,腹壁紧张训练,腹内压提升,膀胱反射功能训练。
其研究结果表明术前进行膀胱功能训练5天以上对减少术后尿潴留发生有效率达97.73%。
1.2 术后尿潴留多因排尿痛苦而精神紧张,易产生恐惧心理,因下腹胀痛而焦虑不安、烦躁,引起大脑皮质对排尿条件反射的紊乱,加重括约肌痉挛,可进一步加重排尿困难。
这时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安慰病人,为病人选择适当的体位和提供隐蔽的排尿环境,消除紧张和焦虑情绪,促使其排尿。
2.术后尿潴留的护理传统解除尿潴留的方法有:热敷,腹部按摩,听流水声,听音乐,改变体位,导尿等方法,其效果除了导尿术以外效果多不明显,导尿术虽能解除尿潴留,但容易引起尿路感染,且增加患的痛苦。
2.1 通便诱导排尿法王秀霞[2]对术后尿潴留患者用开塞露刺激排便诱导排尿;在不使用其他方法的情况下,一般在术后6~8h以内,膀胱充盈,尿液不能自行排出,使用开塞露通便诱导排尿法,方法是取开塞露2个(药液20ml/只),根据患者手术部位及病情取侧位或仰卧位,将开塞露顶端剪去挤出少许润滑,然后插入肛门将药液全部挤入嘱患者臀部并拢夹紧,以防药液漏出,尽量保留15min。
尿潴留患者健康教育
(一)疾病简介
尿潴留是指尿液潴留在膀胱内不能排出,导致膀胱高度膨胀。
(二)健康指导
1.保守治疗指导
(1)我们会帮助您辨别尿潴留的原因,对症处理帮助您恢复排尿。
(2)我们会协助您取合适的体位,有助于您尿液的排出。
(3)我们会根据您的病情选择诱导排尿,例如针灸、听流水声、按摩腹部等方法。
(4)我们会经尿道口插入尿管,帮助您尿液的排出。
在您留置尿管期间,我们也会每天给您进行会阴部的护理,帮助您保持会阴部的清洁。
2.手术治疗指导
(1)行耻骨上膀胱穿刺或者耻骨上膀胱造瘘后,我们会为您做好膀胱造痿管的护理,请您在活动时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引流管的弯曲和折叠。
(2)请您每日多饮水,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3)请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我们会帮助您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4)对于需要记录尿量和引流量的,请您配合我们记录好数
据。
(5)第一次放尿量不能超过1000ml,以免引起膀胱出血。
(6)请您在我们的指导下定时夹闭尿管,以帮助您恢复膀胱括约肌的功能。
尿潴留的预防与护理1术后尿潴留的危(Wei)险因素术后尿潴留的病因主要是全身或者椎管麻醉后排尿反射受到抑制,手术损伤神经,切口疼痛引起膀胱括约肌反射性痉挛,机械性梗阻以及患者不习惯床上排尿等原因引起。
Barone6研究发现,良性肛肠肿瘤患者手术后发生尿潴留的病因,是因为膀胱出口阻塞而不是膀胱收缩功能不全。
术后尿潴留的发生随着年龄、手术、麻醉、液体输入量、药物、有无尿道功能障碍史等情况的差异而不同。
1.1年龄因素年龄越大,手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几率越高,尿潴留的时间越长7,大于60岁能明显增加手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几率4o1.2手术因素随着手术类型的不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在0%~44%不等,以肛肠、疝气手术发生率高,手术时间越长,如长于12OnIin,术后越容易发生尿潴留l-4o 肛肠手术或者骨盆手术后,膀胱括约肌因邻近伤口疼痛而发生痉挛,或者舐神经有所损伤而使排尿功能发生障碍。
1.3麻醉因素腰麻、硬膜外麻醉后,麻醉药品对会阴部盆腔神经都有麻醉作用,阻断了排尿反射。
麻醉越深,时间越长,尿潴留的可能性就越大7o1.4液体输入量在椎管麻醉下行良性肛肠病手术的患者,限制手术过程中的液体输入量,小于100Oml可减少术后尿潴留,如大于IOoOmI,则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明显增加7。
术前应用0受体阻滞剂可明显增加术后尿潴留,而术前使用镇痛药和抗炎药能明显降低术后尿潴留,术后应用M胆碱受体阻断药会引起排尿艰难或者尿潴留2。
术后使用自控镇痛也常发生尿潴留8。
患者自控镇痛泵(PCA)所使用的药物主要是吗啡,在麻醉的基础上增强了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神经反射,干扰生理性排尿功能,从而增加了尿潴留的发生。
1.6尿道功能障碍史有尿潴留病史也是术后发生经尿道前列腺摘除术病史与尿潴留密切相关2o尿潴留的危(Wei)险因素9。
2术后尿潴留的预防2.1预防拔管后尿潴留留置尿管拔出后,18.5%的患者发生尿潴留10。
主要是因为留置尿管持续引流,膀胱长期呈空虚状态,可引起膀胱张力减弱,膀胱逼尿肌收缩力降低,以致不能正常排尿;选择尿管不合适或者操作不子细也会损伤尿道黏膜,或者尿管刺激导致尿道黏膜充血、水肿。
简述尿潴留病人的护理措施
尿潴留是指尿液在膀胱中不能正常排出的状况。
对于尿潴留病人的护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接受医生指导:尿潴留病人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护理,包括安置导尿管等操作。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医嘱并按照医生指导操作。
2. 密切观察病情: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尿量和排尿情况。
记录尿液的颜色、量和性状等信息,及时报告医生。
3. 预防感染:导尿管的安置容易导致尿路感染。
护理人员应妥善清洁导尿管和周围皮肤,保持导尿管通畅并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4. 维持导尿管通畅:导尿管的通畅对患者排尿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定期冲洗导尿管,检查有无堵塞或结石,并保持导尿管的引流畅通。
5. 保持适当的液体摄入:尿潴留病人需要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尿液和帮助排尿。
护理人员应鼓励病人适量饮水,并避免过度饮水。
6. 规律排尿:对于有排尿能力的患者,鼓励其根据医生的指导规律排尿。
可以通过提醒和定时排尿来帮助病人建立排尿习惯。
7. 配合治疗:配合医生进行有关检查,如膀胱超声、尿流率测试等。
同时,根据医嘱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8. 心理支持:尿潴留可能给患者带来身体不适和焦虑情绪。
护理人员应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医疗护理。
总之,尿潴留病人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指导,及时观察病情并提供适当的治疗和护理,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方法摘要】尿潴留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造成病人心理紧张,给病人带来痛苦,易使病人产生焦虑情绪,影响病症的痊愈,本文浅析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术后尿潴留护理尿潴留不是独立疾病,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自行排出的症状。
尿潴留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肛肠病术后发病率高达52%[1],常造成病人心理紧张,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产生焦虑情绪,影响病情观察,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
现将术后尿潴留产生的原因、护理措施做一简要综述,报道如下。
1 术后产生尿潴留的原因1.1麻醉及手术有关的因素[2]全身麻醉、腰麻及静脉麻醉后,排尿反射初级中枢受到抑制;手术直接刺激或损伤排尿反射的传出神经、盆腔神经;会阴部手术致膀胱括约肌反射痉挛或尿道炎症水肿,尿排出受阻;腹部手术切口疼痛,影响腹壁肌肉和膈肌收缩运动,不能产生较高的腹内压协助排尿。
1.2体位因素术后病人卧床,处于被动体位,加之术前未经卧床排尿训练,术后不习惯卧床排尿而出现尿潴留。
1.3心理因素急诊手术病人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择期手术病人因生活能自理而轻视手术前健康教育,加之术后病人紧张、害羞等不良心理情绪,加重膀胱括约肌痉挛而致尿潴留。
1.4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冬眠灵等)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
2 护理措施2.1物理疗法2.1.1听流水声。
2.1.2热敷法。
2.1.3热滚动按摩法。
2.1.4红外线或周林频谱治疗仪照射排尿法。
2.1.5热气薰蒸外阴部。
2.2药物疗法2.2.1开塞露纳肛法谢爱凤等报道,利用排便促使排尿的神经反射原理,采用开塞露纳肛,促使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松弛而导致排尿。
方法:用开塞露60ml注入肛门,停留15min有大便急迫感后再行排尿。
2.2.2肌内注射新斯的明新斯的明对膀胱平滑肌的兴奋作用较强,尿潴留病人肌内注射新斯的明0.5-1mg,可促使膀胱平滑肌收缩而排尿。
2.2.3酚妥拉明肌内注射法酚妥拉明10mg肌内注射。
由于酚妥拉明有较强的抗肾上腺素作用,能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减轻黏膜水肿,帮助膀胱肌恢复张力,解除尿道括约肌痉挛而引起排尿。
简述尿潴留患者的护理措施。
尿潴留是指尿液无法正常排出,导致膀胱过度充盈的一种疾病。
对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
1. 心理护理:尿潴留常常让患者感到焦虑、沮丧,因此,护士应该给予患者耐心的心理支持,缓解其紧张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自信心。
2. 环境调节:为尿潴留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噪音和干扰。
同时,要保持病房的清洁和舒适,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
3. 饮食调理:尿潴留患者应该限制饮水量,尽量避免饮用咖啡、茶和碳酸饮料等刺激性饮料,以免加重尿潴留症状。
同时,应该给予患者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4. 导尿术:对于严重的尿潴留患者,需要进行导尿术。
护士应该严格遵守导尿术的操作规程,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同时要做好消毒和防护措施,以避免感染。
5. 生命体征监测:尿潴留患者可能会出现高血压、心脏病等并发症,因此,护士应该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6. 护理记录:护士应该认真记录尿潴留患者的护理记录,如尿量、尿潴留程度、生命体征等,以便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更好的分析和评估。
总结起来,对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需要从心理、环境、饮食、导尿术、生命体征监测和护理记录等多个方面进行调理和护理,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产后尿潴留病人的护理观察及措施
产后尿潴留指因分娩后会阴、会阴及盆底肌肉松弛等原因导致尿液滞留在膀胱内,出
现排尿困难、排尿频率减少、尿流变细等症状。
这一病症的护理观察及措施如下。
一、护理观察
1. 总体情况观察:病人应定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等生命体征,并记录病
人的情况变化情况。
2. 尿液观察:观察并记录病人的尿量、颜色及性状,如尿量过少、尿液呈现橙色或
者深色等情况应及时与医生协商处理措施。
3. 腹部观察:观察病人腹部是否有胀气、鼓胀或者腹部疼痛等症状,如有症状应及
时与医生联系。
4. 盆底肌肉观察:观察病人盆底肌肉收缩情况,如盆底肌肉松弛,可以使用鼓励病
人进行骨盆底肌肉训练的方法来加强肌肉力量。
5. 排尿观察:观察病人的排尿情况,如发现病人无法正常排尿或者排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二、护理措施
1. 饮水量的控制:病人在产后应适当控制饮水量,避免过多的水分导致泌尿系统负
担过重。
3. 清洁护理:定期为病人进行外阴部清洁、更换卫生巾等护理工作,防止感染。
4. 使用导尿管:对于严重尿潴留的病人,可以使用导尿管进行排尿。
5. 心理护理:对于产后尿潴留的病人,应加强心理护理,鼓励病人积极面对疾病和
治疗。
尿潴留护理常规
【概述】
尿潴留是指尿液留在膀胱内不能排出,常由排尿困难发展到一定程度引起。
尿潴留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尿潴留与尿路梗阻有关。
2、潜在并发症:尿路感染。
【护理目标】
1、病人恢复正常排尿。
2、病人诉疼痛减轻或消失。
3、病人未发生并发症,若发生能够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护理措施】
1、及时解除尿潴留
①去除病因:协助医师辨明并解除尿潴留的原因。
②促进排尿、防止膀胱内出血:协助医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病人排尿、引流尿液。
急性尿潴留放置导尿管、膀胱穿刺或耻骨上膀胱造痿引流尿液时,应间歇缓慢地放出尿液,避免过快排空膀胱致膀胱内压骤然降低而引起膀胱内出血。
2、预防尿路感染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导尿,做好尿管和尿道口的护理。
行膀胱穿刺或膀胱造瘦术者,做好膀胱造瘦管和造瘦口的护理。
【健康教育】
1、鼓励病人多饮水、勤排尿、不憋尿。
2、预防:避免受凉、过度劳累、饮酒、便秘引起的急性尿潴留。
3、冬天注意保暖,多摄入粗纤维食物,忌辛辣食物,以防便秘。
【护理评价】
通过治疗与护理,病人是否:①恢复正常排尿,排尿通畅;②疼痛减轻;③未发生并发症,若发生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及护理科普术后尿潴留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较高。
在手术后的恢复期间,由于身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刺激和损伤,可能会导致膀胱肌肉的功能失调,进而出现尿潴留的情况。
为了预防和有效处理术后尿潴留,我们需要进行相关的预防和护理工作。
在术前,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和检查,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膀胱排空障碍的风险。
术后,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尿量和尿频,及时发现尿潴留的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使用膀胱刺激剂或导尿等。
本文将对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及护理进行展开。
一、什么是术后尿潴留术后尿潴留是一种在手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指的是膀胱不能正常排空导致尿液潴留在体内的情况。
术后尿潴留的原因是由于手术过程中对膀胱和尿道的刺激和损伤,导致膀胱肌肉失去了正常的收缩功能,从而无法排空。
此外,手术期间麻醉药物的使用也可能导致膀胱的功能障碍,增加了术后尿潴留的风险。
如果不及时处理,术后尿潴留会导致尿路感染、膀胱扩张甚至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后果。
因此,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和护理非常重要。
二、发病原因术后尿潴留是在手术后出现的一种尿液潴留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手术过程中对膀胱和尿道的刺激和损伤所导致的。
手术过程中,膀胱和尿道可能会受到切割、撕裂或压迫等损伤,使得膀胱肌肉失去正常的收缩功能,从而无法排空尿液。
此外,手术期间使用的麻醉药物也可能会导致膀胱肌肉的松弛和功能障碍,进而造成尿潴留。
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与手术种类、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等因素有关。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术后尿潴留会导致膀胱扩张、感染和肾脏损害等严重后果。
因此,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和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三、怎么预防为了预防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有一些措施可以采取。
首先,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等情况,以了解其患有哪些疾病和可能的手术风险。
其次,手术期间应尽量减少对膀胱和尿道的刺激和损伤,如尽量避免过度填塞膀胱和使用过大的尿管等。
简述尿潴留病人的护理措施
尿潴留是指尿液在膀胱中无法正常排出的病症。
以下是尿潴留病人的护理措施:
1.观察和评估症状:密切观察病人的症状,包括尿液的颜色、
量和排尿困难的程度。
评估病人的疼痛水平和膀胱充盈度。
2.采取舒适体位:帮助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例如俯卧位或半
躺位,有助于减轻膀胱的压力,缓解症状。
3.应用热敷:在膀胱区域使用温暖的热敷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并有助于尿液的排出。
4.观察尿液情况: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和量,及时记录。
如果
发现尿液中有血尿或异常气味,应及时报告医生。
5.限制液体摄入:为了减少膀胱的充盈,可能需要暂时限制病
人的液体摄入。
6.饮食调理: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和咖啡因,以
减少对膀胱的刺激。
7.留置导尿:根据医嘱,在合适的情况下,留置尿管进行导尿,以帮助病人排尿,并减轻膀胱的压力。
8.监测尿液排出情况:记录尿液的排出量和排尿的频率,以及
尿管是否有阻塞或漏尿的情况。
9.药物治疗:如果有必要,按医嘱给予药物治疗,例如利尿剂或其他抗尿潴留药物。
10.教育和支持:向病人和家属提供有关尿潴留的相关知识,解释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提供支持和安慰。
重要的是,尿潴留是一种严重的病症,应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以上护理措施旨在帮助病人舒缓症状,并尽可能维持膀胱的功能。
外科术后尿潴留的对策及护理要点【中图分类号】r694+.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7-130-02术后有尿不能自解者,称为术后尿潴留,是外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笔者总结了绝大多数患者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发生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在护理工作中认真观察,根据不同类型的排尿困难,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为患者解决了不同类型的排尿困难,收到了良好效果。
本文将外科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和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1 术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术前未对患者进行床上排便练习,患者不习惯床上排便,导致尿潴留,尤其是男性老年患者;患者术后由于麻醉或者手术刺激,使膀胱暂时性收缩功能丧失而引起尿潴留;患者由于对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对促进排尿的重要性没有正确的认识,并且担心下床活动会引起伤口缝线开裂。
患者术后伤口疼痛,使患者不敢下床活动,不愿排尿,易发生尿潴留;患者术后伤口疼痛,以尿管存在依赖性,不愿自主排尿,愿意使用尿管;拔管前未进行膀胱收缩舒张功能锻炼。
2 术后尿潴留的护理要点2.1 术前指导护士应耐心向患者讲解术前训练床上排便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床上大小便以及使用便盆的技巧。
2.2 术后指导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根据患者的活动耐力,协助患者在床上或者下床在病室内早期活动,以刺激膀胱的收缩功能,促进排尿。
2.3 心理护理患者担心术后疼痛,产生消极恐惧心理。
护士应与患者沟通,多关心体贴患者,指导患者自我调节方法,如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
并耐心解释导致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减少其紧张焦虑的情绪,取得患者信任,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并安排与康复患者交谈,使其解除思想顾虑。
2.4 对麻醉及手术刺激导致的尿潴留可按医嘱给药,以刺激膀胱平滑肌的收缩,或行导尿术排尿。
2.5 诱导排尿对病情允许的,可让患者坐起或者站立排尿。
打开水龙头开关或者交替向盆中倒水,让患者听流水声,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能饮食患者给予热饮料;使用温热便盆;放患者双手于热水中;用温水冲洗会阴部。
尿潴留的相关知识及护理
尿潴留是指尿液潴留在充盈的膀胱内而不能自行排出。
尿潴留往往是在排尿困难的基础上,病情进一步加重发展而来。
尿液完全不能排出者,称为完全性尿潴留;若排尿后膀胱内仍留存尿液者,称为部分性尿潴留。
各种尿潴留,均属于病态,并且极易并发尿路感染;长期尿潴留还可引起膀胱过度膨胀,压力增高,发生输尿管返流,双侧输尿管及肾积水,最终可导致肾功能受损。
急性尿潴留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情况紧急,需要及时处理。
病因与发生机制
正常人膀胱容量为300~500ml。
当膀胱内的容量达到200~400ml时,产生的压力被膀胱内壁压力感受器感知,冲动沿盆神经的传入纤维到达骶髓的低级排尿中枢,并同时传到脑干和大脑皮质的高级排尿中枢,产生尿意,大脑皮质对脊髓排尿中枢起着抑制和调节作用,如果时机和环境不适合,将抑制低级中枢的活动从而暂不发生排尿;反之排尿中枢发放冲动沿盆神经的纤维传出,引起逼尿肌收缩和尿道括约肌舒张,这样完成了一系列的排尿活动。
这一生理活动是膀胱与神经相互作用协调的结果,是较为复杂的生理过程,脊髓反射弧或大脑皮质功能障碍、尿液排出通路受阻,逼尿肌和括约肌功能的异常等原因均可导致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的发生。
常见病因如下:
1.机械性最常见,任何原因引起的尿道阻塞、尿道狭窄都可导致尿道机械性梗阻,使尿液无法顺利排出。
如尿道炎症性水肿、结石或肿瘤、前列腺增生、尿道损伤或狭窄等,此外,直肠肿瘤、妇科肿瘤的压迫以及女性膀胱颈部梗阻也可引起。
2.神经源性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病变可不同程度地影响正常排尿的神经生理反射,也是导致尿潴留的常见原因,如糖尿病、单纯疱疹、广泛的盆腔手术影响膀胱的运动和感觉神经,腰麻后膀胱过度膨胀、会阴部手术、疼痛等所致尿道括约肌痉挛。
3.药物性很多药物都可引起尿潴留,如中枢神经抑制药可抑制大脑皮质及脑干的自主排尿控制功能、抗胆碱类药物如阿托品、普鲁本辛可使逼尿肌松弛、α肾上腺素类药物可使括约肌收缩,其他药物如抗高血压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钙通道阻断药、抗组胺药以及某些抗抑郁药都有引起尿潴留的报道。
4.其他原因如果逼尿肌收缩与膀胱颈或括约肌弛张的协同发生失调,就可导致排尿困难、尿潴留的发生,神经源性膀胱可出现协同失调;此外,醛固酮增多症、长期腹泻或应用利尿药等致低血钾,可使膀胱逼尿肌无力;急性尿潴留也可见于高热、昏迷病人;精神因素、不习惯卧位排尿也是导致尿潴留的原因。
临床表现
尿潴留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不同类型的尿潴留病人临床表现存在差异。
急性尿潴留也称为完全性尿潴留,为突然发生的短时间内膀胱充盈,尿液不能排出,膀胱迅速膨胀而成为无张力性膀胱。
下腹胀满并膨隆,尿意急迫而不能自行排出,病人感到尿胀难忍,辗转不安,十分痛苦。
在触诊或叩诊膨胀的膀胱区时,有尿意感。
常见于尿道损伤、尿道结石嵌顿、前列腺增生。
慢性尿潴留又称为部分性尿潴留,起病缓慢,病人可无明显表现,有的人只是通过体检或出现其他并发症而被发现。
慢性尿潴留引起大量残余尿时,尿液可因充盈过满而溢出,出现尿失禁,这种失禁称为假性尿失禁。
慢性尿潴留常见于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神经源性膀胱、膀胱膨出及其他尿道梗阻性疾病。
膀胱内大量尿液潴留者,储积的尿液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故易发生尿路感染。
尿潴留和尿路感染又是尿路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
急性尿潴留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长期的尿液潴留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可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如贫血、高血压、水肿、皮肤瘙痒,以及恶心、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
故尿潴留会给机体带来一系列的损害。
治疗原则
尿潴留的治疗原则是解除病因,恢复排尿。
但对病因不明或梗阻一时难以解除的病人,应当先做尿液引流,如导尿、膀胱造口等,以后再做病因处理。
尿潴留的病人无论是否导尿,均易并发尿路感染,应积极予以抗感染治疗。
1、病因明确并有条件及时解除者,应立即解除病因,恢复排尿例如包皮口或尿道口狭窄切开,尿道结石立即取出结石。
药物或低血钾引起的尿潴留,停药或补钾后即可恢复正常排尿。
2、腰麻或肛管手术后的尿潴留,可用针灸或穴位注射新斯地明治疗。
3、导尿是急性尿潴留时最常用的方法。
任何情况下膀胱高度膨胀时应立即导尿,以免膀胱极度膨胀后成为无张力膀胱。
4、膀胱穿刺或膀胱造瘘术不能插入导尿管这,可在无菌操作下自耻骨上缘穿刺膀胱,抽出尿液,如需长期引流,应行膀胱造瘘术。
5、防止感染
6、后期病因治疗如手术去除结石、肿瘤和增生前列腺,积极治疗尿道狭窄、神经源性膀胱等。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病人发生急性尿潴留时,常常会感到非常恐慌。
作为护理人员,应尽量稳定病人和家属的情绪,并配合医生尽快地采取措施解除尿潴留。
对于慢性尿潴留病人,护士一方面要使其对于自己的病情加以重视;另一方面,注意不可造成病人过度紧张,告诉病人只要注意病情观察,定期随访,肾功能损害等严重的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
2、排尿的护理
⑴急性尿潴留:病人发生急性尿潴留时,护士首先应消除其紧张的情绪,为病人提供一个不受他人影响的合适的排尿环境,在病情许可范围内使病人采取适当体位排尿,还可通过按摩膀胱区,下腹部热敷,听流水声等方法,以缓解尿道括约肌痉挛,增强膀胱逼尿肌功能,尽量使病人自行排尿。
同时准备导尿或穿刺物品,待效果不佳时使用。
解除急性尿潴留时,应注意控制尿液放出的速度,不可过快;对于极度充盈的膀胱,第1次放出尿液不可超过600ml,应分次放出尿液,以避免在1次放出大量尿液后出现出冷汗、面色苍白、低血压、膀胱出血等情况。
⑵慢性尿潴留:对于慢性尿潴留的病人,除了积极治疗引起尿潴留的疾病外,应教会病人养成2次排尿的习惯,即病人在排尿后,站或坐2~5min再次排尿,这样做可增加膀胱的排尿效应,减少残余尿。
此外,对于排尿次数较少或膀胱感觉缺失的病人可用定期排尿。
通常先让病人做1~3d的排尿日记,然后以每次15~30min的速率减少排尿间隔,直至到达每4~6h排尿
1次的目的。
对2次排尿和定期排尿无反应的病人可采用间歇导尿或留置导尿的方法治疗。
3.留置导尿管的护理①应选择对尿路刺激小、大小适合的导尿管,保持导尿管的通畅,防止扭曲受压或折叠;②注意观察尿袋中尿液的性质、尿量、颜色及尿袋的位置等,病人下床活动时注意尿袋的高度不应超过耻骨联合的水平;③应注意无菌操作,并用碘伏棉球行会阴部擦洗2次/天,防止泌尿系统感染;④尽可能减少导尿管与储尿袋接口的拆卸次数,在尿液清亮和无尿路感染时,避免冲洗膀胱,尿袋3d更换1次,以减少尿路感染机会;⑤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嘱病人多喝水,尿量每日不少于2500ml,增加尿液对尿路的冲洗作用,减少尿路感染、结石的发生率;⑥间歇开放引流和训练逼尿肌功能,每2~3h开放1次,可预防膀胱萎缩;⑦定期更换导尿管,尿液pH值<6.8者每4周更换尿管,pH值>6.8者每2周更换导尿管,以防止导尿管堵塞或与组织粘连。
4.健康教育
⑴告诉病人定期随访,积极治疗引起尿潴留的原发病,避免疾病进展引起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后果。
⑵病人及家属注意饮水的计划性,不能1次摄入过多水分,防止诱发尿潴留;但也不能因为尿潴留而限制饮水,否则可能加重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等并发症。
⑶教会病人或家属诱发排尿的方法,如听流水声,刺激肛门、股内侧,轻叩击下腹部靠会阴处、热敷下腹部等,在病人感到不能排尿时可以使用,但切记无效时立即导尿,不可憋尿过久。
⑷教会病人明确并注意避免尿潴留的诱因,如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潴留者,饮食上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可久坐也不能过劳,防止便秘和憋尿等。
对于药物引起的尿潴留,护士可写下药名,告诉病人今后应禁用或慎用这类药物。
⑸留置尿管的病人,尤其是院外治疗者,护士应教会病人和家属导尿管护理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