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分类
- 格式:ppt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17
目录一、甲醛2二、.................................... 环氧乙烷3三、.................................... 过氧乙酸5四、.................................... 乙醇7五、.................................... 含氯消毒剂7六、.................................... 戊二醛9七、.................................... 臭氧10八、.................................... 季铵盐类和双胍复配12九、.................................... 二氧化氯13十、过氧化氢14十一、苯酚/煤酚皂15十二、高锰酸钾17十三、碘17十四、乳酸18十五、醋酸19总则:理想消毒剂特征1、高效广谱;2、使用有效浓度低;3、杀菌作用速度快;4、性能稳定;5、易溶于水;6、可在低温下使用;7、不易受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影响;8、对物品无腐蚀;9、无臭、无味、无色;10、毒性低,消毒后无残留毒害;11、使用安全,不易燃烧;12、价格低廉;13、运输方便;14、可大量生产供应。
目前的化学消毒剂中,没有一种能够完全符合上述要求,在实际使用时,需根据被消毒物品性质、工作需要及化学消毒剂的性能来选择使用。
一、甲醛甲醛以液体、气体烟熏剂广泛用于医院消毒和卫生防疫消毒;低温甲醛蒸汽则用于医院对大多数类型的物品进行灭菌。
甲醛作为消毒剂虽有良好的杀菌作用,但是其对人有一定的毒性,如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过敏反应、全身性毒性(如呕吐、腹痛及全身性休克等)和致癌作用。
1.适用围: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污染物品的消毒,醇溶液可用于医疗器械浸泡消毒与灭菌。
2.使用要求:①4%~l0%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污染物品的消毒,对细菌繁殖体污染者浸泡作用30 min,细菌芽孢污染者浸泡作用6h以上可达消毒要求。
消毒剂分类
消毒剂分为三个种类分别是家用消毒剂,工业级消毒剂和食品级消毒剂。
家用消毒剂:浓度一般较低,家用消毒剂的一般化学成分为次氯酸钠(84消毒剂),季铵盐(94消毒剂),间氯氧苯甲酚(滴露消毒剂)等。
此类消毒剂一般在超市都可以直接进行购买,可以进行家庭内部消毒,也可以在公共场合消毒。
工业级消毒剂:类型很多,常见的有二氧化氯消毒剂,季铵盐消毒剂,含氯消毒剂(二氯氰尿酸,氰尿酸),过氧乙酸消毒剂。
此类消毒剂可以进行医用消毒,以及生物消毒,如制水厂的消毒步骤可用工业消毒剂。
食品级消毒剂:一般应为食品加工业定制二氧化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剂,次氯酸钠消毒剂。
由于此类消毒金应用于食品方面所以要求较高,再投入使用之前必须要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同意才可进行使用。
消毒剂的种类及应用一、化学消毒剂的基本分类按用途分类:环境消毒剂与带畜(禽)体表消毒剂(包括饮水、器械等)按杀菌能力分类:⑴高效(水平)消毒剂:即能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各种微生物。
⑵中效(水平)消毒剂:即能杀灭除细菌芽胞在外的各种微生物。
⑶低效(水平)消毒剂:即只能杀灭抵抗力比较弱的微生物,不能杀灭细菌芽胞、真菌与结核杆菌,也不能杀灭如肝炎病毒等抗力强的病毒与抗力强的细菌繁殖体的。
按物品性状:固体、液体、气体按化学性质分类(一)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指能产生具有杀菌能力的活性氧的消毒剂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戊二酸、臭氧、二氧化氯等杜邦子公司Antec的“Virkon”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剂等。
缺陷及危害: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戊二酸不稳定、刺激性强,长期使用对人与动物眼睛、呼吸道黏膜、环境有强力的破坏过氧化物消毒剂性能对照表有机含氯消毒剂性能对照表非离子型:元素碘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聚维酮碘(PVP-I)、聚醇醚碘(NP-I)、聚乙烯醇碘(PVA-I)、聚乙二醇碘(PEG-I。
使用最广泛的就是PVP-I与NP-I。
阳离子型:元素碘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季铵盐碘阴离子型:元素碘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烷基磺酸盐碘(3)其她复合型:碘酸溶液(百菌消:碘、硫酸、磷酸、表面活性剂)等碘制剂性能对照表(四)醛类:能产生自由醛基再适当条件下与微生物的蛋白质及某些其她成分发生反应。
甲醛、戊二醛、聚甲醛等,目前最新的器械醛消毒剂就是邻苯二甲醛OPA。
危害:甲醛、聚甲醛具有高度刺激性、高致癌。
醛类消毒剂性能对照表缺陷与危害:苯酚、甲酚、二甲苯酚与双酚类、复合酚等(氯甲酚除外)具有强致癌及蓄积毒性,酚臭味重。
酚类消毒剂性能对照表就是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主要有:氯己定(洗必泰)等二胍类消毒剂,苯扎溴铵(又称新洁尔灭或溴苄烷铵,即十二烷基二甲基苯甲基溴化铵)、度米芬(又称消毒宁,即十二烷基二甲基乙苯氧乙基溴化铵)双链季铵盐消毒剂:百毒杀(50%双癸基二甲基溴化铵)、新洁灵消毒液(溴化双(十二烷基二甲基)乙撑二铵)、四烷基铵盐(拜洁)消毒剂性能对照表高锰酸钾、高铁酸钾、固体氧化电位次氯酸钠消毒剂等等(十)酸碱类:醋酸、烧碱(火碱/氢氧化钠)、石灰等(仅作为一次性空舍消毒)消毒剂性能对照表防止致病菌产生耐药性全面杀灭原微生物(a)避免消毒谱不广,(b)避免环境的干扰。
消毒剂一、化学消毒剂的基本分类(一)按用途分类:环境消毒剂和带畜(禽)体表消毒剂(包括饮水、器械等)(二)按杀菌能力分类:1、高效(水平)消毒剂:如戊二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漂白粉、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漂粉精)、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三氯异氰尿酸]等2、中效(水平)消毒剂:如含碘消毒剂(碘伏、碘酊)、醇类、酚类消毒剂等。
3、低效(水平)消毒剂:如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等季铵盐类消毒剂,氯己定(洗泌泰)等双胍类消毒剂等。
(三)按物品性状分类:固体、液体、气体(四)按化学性质分类:主要有9种: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环氧乙烷、双胍类消毒剂和季铵盐类消毒剂。
1、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戊二酸、臭氧、二氧化氯等杜邦子公司Antec的“Virkon” 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剂等。
2、含氯消毒剂:(1)有机含氯消毒剂:如二氯异氰尿酸钠、二(三)氯异氰尿酸、氯胺-T、二氯二甲基海因、四氯甘脲氯脲等的消毒剂(2)无机含氯消毒剂:漂白粉(CaOCl2)、漂(白)粉精(高效次氯酸钙Ca(ClO)2 2H2O)、次氯酸钠(NaClO.5H2O)、氯化磷酸三钠(Na3PO4 . 1/4NaOCl . 12H2O)等。
3、碘类消毒剂:(1)传统的碘制剂:碘水溶液、碘酊(俗称碘酒)和碘甘油。
(2)碘伏(Iodophor):有非离子型、阳离子型及阴离子型三大类;非离子型:如聚维酮碘(PVP-I)、聚醇醚碘(NP-I)、聚乙烯醇碘(PVA-I)、聚乙二醇碘(PEG-I。
使用最广泛的是PVP-I和NP-I。
阳离子型:元素碘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季铵盐碘阴离子型:元素碘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烷基磺酸盐碘(3)其他复合型:碘酸溶液(百菌消:碘、硫酸、磷酸、表面活性剂)等4、醛类消毒剂:(1)甲醛(多聚甲醛)(2)戊二醛:碱性戊二醛、酸性戊二醛、强化酸性戊二醛(3)邻苯二甲醛 OPA5、酚类消毒剂:如卤化酚(氯甲酚)、甲酚(煤酚皂液又称来苏儿)、二甲苯酚和双酚类、复合酚等。
一、化学消毒剂的基本分类按用途分类:环境消毒剂和带畜(禽)体表消毒剂(包括饮水、器械等)按杀菌能力分类:⑴高效(水平)消毒剂:即能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各种微生物。
⑵中效(水平)消毒剂:即能杀灭除细菌芽胞在外的各种微生物。
⑶低效(水平)消毒剂:即只能杀灭抵抗力比较弱的微生物,不能杀灭细菌芽胞、真菌和结核杆菌,也不能杀灭如肝炎病毒等抗力强的病毒和抗力强的细菌繁殖体的。
按物品性状:固体、液体、气体按化学性质分类(一)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指能产生具有杀菌能力的活性氧的消毒剂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戊二酸、臭氧、二氧化氯等杜邦子公司Antec的“Virkon”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剂等。
缺陷及危害: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戊二酸不稳定、刺激性强,长期使用对人和动物眼睛、呼吸道黏膜、环境有强力的破坏过氧化物消毒剂性能对照表(二) 含氯消毒剂:指在水中能产生具有杀菌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1)有机含氯消毒剂:如二氯异氰尿酸钠、二(三)氯异氰尿酸、氯胺-T、二氯二甲基海因、四氯甘脲氯脲等的消毒剂(2)无机含氯消毒剂:漂白粉(CaOCl2)、漂(白)粉精(高效次氯酸钙Ca(ClO)22H2O)、次氯酸钠()、氯化磷酸三钠(Na3PO4. 1/4NaOCl . 12H2O)等。
缺陷及危害:代谢物:三氯甲烷高致癌、绝大多数刺激性强,无表面活性作用有机含氯消毒剂性能对照表无机含氯消毒剂性能对照表(三) 碘类消毒剂:是以碘为主要杀菌成分制成的各种制剂。
一般来说可分为:(1)传统的碘制剂:碘水溶液、碘酊(俗称碘酒)和碘甘油。
(2)碘伏(Iodophor):是碘与表面活性剂(载体)及增溶剂等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有非离子型、阳离子型及阴离子型三大类;其中非离子型碘伏是使用最广泛、最安全的碘伏,主要有聚维酮碘(PVP-I)和聚醇醚碘(NP-I);尤其聚维酮碘(PVP-I),我国及世界各国药典都已收入在内。
非离子型:元素碘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聚维酮碘(PVP-I)、聚醇醚碘(NP-I)、聚乙烯醇碘(PVA-I)、聚乙二醇碘(PEG-I。
2020年初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传播,人们对消毒剂的需求量暴增。
市面上消毒剂种类繁多,不同消毒剂使用方法、使用范围、遵循的标准各不相同,如何科学正确地选择使用消毒剂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各种消毒剂的调研,对消毒剂的类型、标准、适用对象、使用方法和使用安全等进行了梳理汇总,希望能为人们正确使用消毒剂提供帮助。
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
1 按杀灭微生物能力分类[1]通常将消毒剂分为如下3类。
1.1 高效消毒剂高效消毒剂指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致病性芽孢菌)也有一定杀灭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剂。
常见高效消毒剂有如下几种。
戊二醛属灭菌剂:广谱、高效,有气味,低毒,对金属腐蚀小。
过氧乙酸属灭菌剂: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或织物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性差。
过氧化氢属高效消毒剂:广谱、高效、速效、无毒,对金属或织物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纯品稳定性好,稀释液不稳定。
二氧化氯属高效消毒剂:广谱、高效、速效,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受有机物影响大,活化液和稀释液不稳定。
含氯消毒剂属高效消毒剂,广谱 、高效、低毒,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受有机物影响大,消毒液不稳定。
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剂:属高效消毒剂,广谱、高效、速效、长效、无毒、无味、无刺激,可杀灭各种细菌及病毒,能去除有害气体,释放负离子,稳定性好。
二溴海因:化学名为二溴二甲基乙内酰脲,是一种释放有效溴的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和病毒,高效、广谱。
1.2 中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指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杨 磊(安庆一枝梅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安庆,246003)摘 要:简述了消毒剂目前发展状况。
重点分析归纳了几类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性质、适用对象、使用方法、使用安全和其适用标准,总结和阐述了国内消毒剂正处于一个全面快速发展升级时期,指出今后消毒剂技术创新发展方向。
1、消毒剂分类根据国家卫生部编写的消毒技术规范、消毒剂的杀菌水平将消毒剂分为如下3类:1.1 高效消毒剂 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的消毒剂,如戊二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漂白粉、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漂粉精)、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三氯异氰尿酸等。
1.2 中效消毒剂 可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包括结核杆菌),以及多数病毒、真菌,但不能杀灭细菌芽孢的消毒剂。
如含碘消毒剂(碘伏、碘酊)、醇类、酚类消毒剂等。
1.3 低效消毒剂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剂.如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等季铵盐类消毒剂,氯己定 (洗泌泰)等双胍类消毒剂等。
预防消毒时,根据消毒对象和消毒任务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若有疫病发生,最好选用高效消毒剂进行扑灭,或选用已经权威机构检验鉴定杀灭效果确切的消毒剂进行扑灭。
2、常用消毒剂介绍2.1 卤素类消毒剂 卤素类消毒剂包括:(1)含氯消毒剂;(2)含碘消毒剂;(3)含溴消毒剂。
其杀菌原理是通过氧化、卤代反应破坏细胞壁、细胞膜,使细胞质漏出,细胞核也被破坏。
也可以解释为其细胞结构、蛋白质、酶系统被氧化、卤代、分解、破坏。
2.1.1 合氯消毒剂 包括:(1)无机类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漂白粉、漂粉精等);(2)有机类含氯消毒剂(——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二氯海因);(3)——氧化氯消毒剂。
无机类含氯消毒剂主要成分是NaOCI或Ca(OCl):。
其中还含有NaOH或Ca(OH),,其水溶液是碱性。
氯是以次氯酸根存在。
次氯酸根带负电,病菌小粒也带负电,电性相斥,次氯酸根不易接近病菌进行杀灭。
次氯酸是不带电荷的中性小分子,就很容易接近病菌,进行杀菌。
试验也证实次氯酸的杀菌效力比次氯酸根强几十倍。
有机含氯消毒剂属于氯胺结构类,在水溶液中逐渐水解生成次氯酸,其水溶液显酸性。
其消毒杀菌力强于无机氯消毒剂,在水处理中使用,药效持久,对保证余氯的含量有利。
该类消毒剂只要按规定保存,相当稳定,其有效期长。
消毒剂常见的几种分类常用的消毒剂按成分分类主要有9种: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环氧乙烷、双胍类消毒剂和季铵盐类消毒剂;按消毒效果分类有3种: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当今社会提倡无毒环保,环凯推出了高效环保消毒剂。
下面对几种常见消毒剂进行介绍。
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杀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
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膜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导致细菌死亡。
含氯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抗力最强的细菌芽胞。
这类消毒剂包括无机氯化合物(如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氯化磷酸三钠)、有机氯化合物(如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氯铵T等)。
无机氯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热和潮湿的影响,丧失其有效成分,有机氯则相对稳定,但是溶于水之后均不稳定。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具有强氧化能力,各种微生物对其十分敏感,可将所有微生物杀灭。
这类消毒剂包括过氧化氢、过氧乙酸、二氧化氯和臭氧等。
它们的优点是消毒后在物品上不留残余毒性。
二氧化氯对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和穿透能力,放出原子氧将细胞内的含巯基的酶氧化起到杀菌作用。
国外大量的实验研究显示,二氧化氯是安全、无毒的消毒剂,无“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同时在消毒过程中也不与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生成可产生“三致作用”的有机氯化物或其它有毒类物质。
但由于二氧化氯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应避免在高浓度时(>500ppm)使用。
当使用浓度低于500ppm时,其对人体的影响可以忽略,100ppm 以下时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的影响,包括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
对皮肤亦无任何的致敏作用。
事实上,二氧化氯的常规使用浓度要远远低于500ppm,一般仅在几十ppm左右。
因此,二氧化氯也被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
消毒剂最新规范标准一、引言随着公共卫生意识的增强和传染病的不断变化,消毒剂的使用变得日益重要。
为了确保消毒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制定一套最新的规范标准至关重要。
二、消毒剂分类1. 表面消毒剂:用于非活体表面的消毒。
2. 手部消毒剂:用于皮肤表面消毒,包括手部。
3. 空气消毒剂:用于空气净化和消毒。
4. 医疗器械消毒剂:专门用于医疗器械的消毒。
三、有效成分要求1. 消毒剂应含有经科学验证有效的消毒成分,如醇类、过氧化氢、氯化合物等。
2. 有效成分的浓度应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消毒效果。
四、使用浓度和方法1. 根据不同类型的消毒剂和消毒对象,规定具体的使用浓度。
2. 明确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包括喷洒、浸泡、擦拭等。
五、安全性标准1. 消毒剂应无毒或低毒,对皮肤和黏膜无刺激或低刺激。
2. 应进行安全性评估,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畸性等。
六、环境影响1. 消毒剂在使用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鼓励使用可生物降解的消毒剂成分。
七、标签和包装要求1. 消毒剂的标签应清晰标明产品名称、有效成分、使用浓度、使用方法、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2. 包装应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的要求,便于储存和使用。
八、质量控制1. 消毒剂生产过程中应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2. 定期进行产品检测,确保消毒剂符合规范标准。
九、监管和执行1. 相关卫生部门应加强对消毒剂市场的监管,确保所有产品都符合最新规范标准。
2. 对不符合标准的消毒剂进行查处,保护消费者权益。
十、结语通过制定和执行最新的消毒剂规范标准,我们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同时,这也有助于推动消毒剂行业的健康发展。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示例,实际的规范标准应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法律法规以及行业实践进行制定和更新。
消毒剂分类与选择标准HUGO(1978)国际消毒剂权威组织》跟据化学组成将消毒剂分为九类:酚、醇、醛、酸、碱及其相应的盐类、氧化剂与卤素类、表面活性剂类、重金属类等。
》根据消毒效力分为3类:1、高效消毒剂: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依据消毒效果和实用性依次为过氧化物(过氧乙酸、过氧化氢)、醛制剂(甲醛、戊二醛)、强酸制剂(盐酸、磷酸)、强碱制剂(烧碱)等。
A对最难杀灭的无囊膜病毒(即亲水病毒)如五号病病毒、圆环病毒、细小病毒等有效;B对较难杀灭的有芽孢细菌如引起胃肠胀气的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和各种细菌繁殖体、真菌(如霉菌)、结核杆菌有效;C对其它细菌、有囊膜病毒(即亲脂病毒)都有效。
2、中效消毒剂:酚制剂、氯制剂、碘制剂、醇制剂等。
除对有芽孢的细菌和多数亲水病毒无效外,可以杀灭其它各种微生物。
3、低效消毒剂:季铵盐类。
可以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等,但对细菌芽孢和亲水病毒无效。
》选择消毒剂的标准:高效、广谱、对环境无害、对人畜安全1、目前醛制剂、氯制剂、酸制剂、酚制剂因生产工艺简单、原料价格低、使用成本低,产品最普遍,但气味刺激性强,而当前规模养殖场呼吸道病又非常难以控制,因此使用上受限,适合室外消毒以及无动物情况下消毒;2、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无色无味绿色清洁且能高效杀灭各种细菌、病毒(03年非典期间国家卫生部指定使用即是最好的证明),且使用成本并不高;碘制剂类消毒剂其次,适合当前规模猪场使用。
对两者的使用尤其是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目前中国市场上畅销的、具有代表性的几种高效消毒剂:用成本适中。
故上述两种消毒剂在实际使用中是比较理想的。
常见的消毒剂的分类1、碱类消毒剂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具有强碱性,腐蚀性极强,可用作酸中和剂、配合掩蔽剂、沉淀掩蔽剂、显色剂、皂化剂、沉淀剂、去皮剂、洗涤剂等,用途非常广泛。
氢氧化钾:可用于印染、漂白和丝光,并大量用作制造人造纤维、聚酯纤维的主要原料,也用于用于制造三聚氰胺染料等。
生石灰:可用于钢铁、农药、医药、干燥剂、制革及醇的脱水等。
特别适用于膨化食品、香菇、木耳等土特产,以及仪表仪器、医药、服饰、电子电讯、皮革、纺织等行业的产品。
石灰乳:可用于降低土壤酸度,改良土壤结构,制成的波尔多液用于果树和蔬菜来消灭病虫害等。
碳酸钠:主要用于平板玻璃、玻璃制品和陶瓷釉的生产。
还广泛用于生活洗涤、酸类中和以及食品加工等。
2、含氯消毒剂漂白粉:主要用于游泳池、工业循环水。
饮用水、杀菌卫生防疫、纸浆纱布等的消毒,其用途非常广泛。
次氯酸钠:用于水的净化,以及作消毒剂、纸浆漂白等,医药工业中用制氯胺等。
二氧化氯:主要用于纸浆和纸、纤维、小麦面粉、淀粉的漂白,油脂、蜂蜡等的精制和漂白。
二氯异氰脲酸钠:可以用于饮用水,环境的消毒,还可以使用于餐具,水果,蔬菜,禽蛋农产品等消毒。
三氯异氰脲酸钠:广泛用于民生卫生,畜牧养殖业以及植保消毒,织物漂白,羊毛防缩、橡胶氯化,有机合成工业等。
3、含溴消毒剂二溴海因:可广泛用于公共场所消毒、环境物体表面消毒和卫生洁具的消毒、食物的保鲜等。
溴氯海因:用于工业水处理及花卉及种子消毒、杀菌,养殖业、水果保鲜等方面。
4、含碘消毒剂碘酊:用于皮肤感染和消毒。
碘伏:现普遍用于肌肉、静脉注射、外用、手术皮肤的消毒剂。
碘酸:用作分析试剂,用于制造药物等。
聚维酮碘:除了用作消毒剂之外,还可以杀灭畜禽寄生虫虫卵,并能抑制蚊蝇等昆虫的滋生。
并能用于果树,农作物,鱼虾养殖当中。
5、氧化剂类消毒剂过氧乙酸:主要用作织物、油脂、纸张、石蜡、木材、淀粉的漂白剂。
高锰酸钾:可用于作特殊织物、蜡、油脂及树脂的漂白剂,防毒面具的吸附剂,木材及铜的着色剂等。
1、消毒剂分类根据国家卫生部编写的消毒技术规范、消毒剂的杀菌水平将消毒剂分为如下3类:1.1 高效消毒剂 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的消毒剂,如戊二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漂白粉、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漂粉精)、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三氯异氰尿酸等。
1.2 中效消毒剂 可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包括结核杆菌),以及多数病毒、真菌,但不能杀灭细菌芽孢的消毒剂。
如含碘消毒剂(碘伏、碘酊)、醇类、酚类消毒剂等。
1.3 低效消毒剂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剂.如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等季铵盐类消毒剂,氯己定 (洗泌泰)等双胍类消毒剂等。
预防消毒时,根据消毒对象和消毒任务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若有疫病发生,最好选用高效消毒剂进行扑灭,或选用已经权威机构检验鉴定杀灭效果确切的消毒剂进行扑灭。
2、常用消毒剂介绍2.1 卤素类消毒剂 卤素类消毒剂包括:(1)含氯消毒剂;(2)含碘消毒剂;(3)含溴消毒剂。
其杀菌原理是通过氧化、卤代反应破坏细胞壁、细胞膜,使细胞质漏出,细胞核也被破坏。
也可以解释为其细胞结构、蛋白质、酶系统被氧化、卤代、分解、破坏。
2.1.1 合氯消毒剂 包括:(1)无机类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漂白粉、漂粉精等);(2)有机类含氯消毒剂(——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二氯海因);(3)——氧化氯消毒剂。
无机类含氯消毒剂主要成分是NaOCI或Ca(OCl):。
其中还含有NaOH或Ca(OH),,其水溶液是碱性。
氯是以次氯酸根存在。
次氯酸根带负电,病菌小粒也带负电,电性相斥,次氯酸根不易接近病菌进行杀灭。
次氯酸是不带电荷的中性小分子,就很容易接近病菌,进行杀菌。
试验也证实次氯酸的杀菌效力比次氯酸根强几十倍。
有机含氯消毒剂属于氯胺结构类,在水溶液中逐渐水解生成次氯酸,其水溶液显酸性。
其消毒杀菌力强于无机氯消毒剂,在水处理中使用,药效持久,对保证余氯的含量有利。
该类消毒剂只要按规定保存,相当稳定,其有效期长。
中国消毒剂可以根据其化学性质和用途进行不同的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法:
1.按化学性质分类:
(1)氧化剂类消毒剂:如双氧水、过氧化氢等。
(2)卤素类消毒剂:如次氯酸钠、氯气等。
(3)醛类消毒剂:如甲醛、戊二醛等。
(4)醇类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等。
(5)酸类消毒剂:如盐酸、硝酸等。
2.按用途分类:
(1)医疗消毒剂:如医用酒精、碘酒等。
(2)家庭消毒剂:如84消毒液、漂白粉等。
(3)食品消毒剂:如食醋、柠檬酸等。
(4)环境消毒剂:如紫外线消毒灯、臭氧发生器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消毒剂在使用时需要按照其说明进行正确使用,以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同时,消毒剂的选择也需要根据具体的消毒对象和消毒环境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