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古诗运用部分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六年级总复习资料古诗词运用1、每当看到老师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样子,我就想起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杜甫2、夜深了,老师还在灯下不知疲倦地工作着,这不禁让我想起两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李商隐3、毕业前夕,我们依依不舍,我想起两句诗给我的好朋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4、老师的哺育深情,我们永生难忘。
正如孟郊的两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孟郊5、台湾是祖国大家庭的一部分,台湾同胞也一样是炎黄子孙,可有的台湾人却排斥、仇视大陆人。
我想起用这样两句诗来奉劝他们: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曹植6、读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我体会到了作者欣喜若狂的心情,以下几句诗就是最好的印证: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7、我读过不少表达爱国之情的诗词,最喜欢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文天祥8、春天来了,小草生机勃勃的,这不由让我想起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9、吃饭时我把米粒掉在地上,妈妈教育我要爱惜粮食,就会用这句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锄禾》10、每当过年过节时,背井离乡的游子总会特别思念自己的故乡,表达这一感情所用的诗句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11、一个孩子小小年纪就特别有才华,各种比赛屡屡获奖,我们形容他会用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杨万里12、大人告诫我们要趁年轻,好好努力不要到老一事无成,才悲伤,常用诗句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诗集·长歌行》13、一个人因为书读得多,所以文章写得又快又好,这真是应了唐朝杜甫写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名句14、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
所用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经师长一点拨,我豁然开朗,就要用诗句:柳暗花明又一村。
六年级语文古诗知识点复习(一)蕴含哲理的名句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宋·苏轼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直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宋·陆游(二)关于送别的名句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唐·高适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唐·李白(三)关于边塞诗名句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其四》唐·王昌龄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唐·王昌龄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唐·王之涣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唐·王翰(四)关于爱国的名句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白马篇》三国·曹植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南宋·陆游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北宋·范仲淹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五)寄托思乡之情的名句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唐·王安石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六)关于传统节日的名句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唐·杜牧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古诗词诵读知识点复习一、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1.今我来思.()A.思念。
B.思考。
C.句末语气词。
2.晓.看红湿处()A.知道。
B.早晨。
C.使人知道。
3.渭城朝雨浥.轻尘()A.城市。
B.液体。
C.湿润,沾湿。
4.最是一年春好处.()A.时。
B.地方,场所。
C.机关,部门。
5.但.爱鲈鱼美()A.但是。
B.只。
C.不但。
6.明月何时照我还.()A.回报。
B.归还。
C.回,归。
7.应.怜屐齿印苍苔()A.回答,回复。
B.大概,表示猜测。
C.许可,允诺。
8.欲.问行人去那边()A.欲望。
B.想要。
C.将要。
9.休.将白发唱黄鸡()A.休息。
B.停止。
C.不要。
10.因.风飞过蔷薇()A.因为。
B.原因。
C.凭借。
二、下列诗词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劝君/更尽一/杯酒B.小/扣柴扉/久不开C.谁道/人生/无再少D.若/有人/知春/去处三、对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夸张)B.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设问)C.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比喻)D.谁道人生无再少?(反问)四、对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春夜喜雨》一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细而轻柔的特点;第五、六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出一幅美妙的春江夜雨图。
B.《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通过劝酒来表达对朋友的关怀和依依惜别之情。
C.《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诗的后两句写了诗人对早春时节的喜爱和赞美。
D.黄庭坚的《清平乐》写的应是初夏时节,表现了强烈的惜春之情。
五、按要求完成练习。
1.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句的意思。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古诗词活用)六年级专题复习六年级专题复习——古诗名句情境练习班级:姓名:1.登上泰山绝顶,眺望远方,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_______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草原》一文,欣赏着老舍笔下一碧千里的草原美景,脑海中不由闪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诗句。
3.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我们揭示了只有站的高,才能看得远的深刻哲理。
我还知道苏轼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4.“___________________,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代将士们驻守边塞,满腔的寂寞与幽怨之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览无余。
可是边塞将士们守边报国的壮志在大漠风沙中磨练得更加坚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是他们的豪壮誓言。
5.面对雄伟壮观的黄果树瀑布,你自然会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诗句。
6.古代四大名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人还将这些名楼载入了优美的诗句之中,你了解到有哪些呢?试着写几句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阳春三月,漫步桃花岛,看着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盛开的桃花,颜色或深或浅,形态各不相同,真说不清自己到底喜爱哪一种,难怪杜甫也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毕业班总复习古诗知识点A、古诗名句分类集成诗中春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中夏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大热》)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
(杜甫《忸村》)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4.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锅《望洞庭》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遭中》诗中冬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精选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文总复习精选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文总复习临近考试,想复习一下六年级语文古诗文的重点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选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文总复习,欢迎阅读!《出塞》 [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自秦、汉以来,边疆一直都在无休止地进行战争,月照关塞,自然想到无数征人战死边疆未能回还。
只要龙城飞将军李广在,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越阴山一步。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国都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
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
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
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
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戴不了了。
《马上作》[明]戚继光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译】「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从福建、广东到蓟州,可说一在天南,一在地北。
「南北驱驰」四字,概尽戚继光一生大节。
「报主情」,并非不喜欢安定的生活,只是心怀天下,为了国家的安宁,不惜万里奔波。
全句表现出一种崇高的襟怀。
而次句一「笑」字更是意极浑含,写尽了抗倭名将的豪迈气概。
为了抗倭事业,一生中到过山清水秀的南方,也到过波涛汹涌的山东海防,行色匆匆间,总无暇顾及周围美好的景色。
江畔紫嫣红的鲜花和江防皎洁明朗的月亮恐怕要笑我不懂得欣赏了吧。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这两句是「平生」、「南北驱驰」的更具体的说明。
一个保家卫国的英雄形像跃然纸上,他是紧紧与战马与横戈联在一起,不能须臾分离的。
六年级语文复习中的古诗文背诵整理古诗文作为中华文化宝库的瑰宝,是我们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语文学习中,古诗文的背诵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应该对一些经典的古诗文有所了解和掌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六年级语文复习中的古诗文进行整理,以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背诵和理解这些文化瑰宝。
1.《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小诗以描绘大自然美景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对于不断追求更高层次、更广阔视野的心愿。
通过朗朗上口的韵律和简练的句子,使人很容易记住这首诗。
2.《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以一种深刻的寂寥之感,表达了人在一个静夜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通过句子短小精悍的特点,使人对李白的情感表达产生共鸣。
3.《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以描绘春天的美景为主题,表达了春天的早晨给人带来的愉悦和活力。
通过鲜明的抒情手法和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使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妙。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这首诗以送别杜少府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官员辛勤付出以及离别的情感。
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诗人的感慨,使人感受到了岁月的变迁和人生的起伏。
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以送别孟浩然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离别的思念之情。
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谊的赞颂,使人感受到了诗人深情的笔墨。
通过以上对六年级语文复习中的古诗文的整理,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古诗文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其独特之处。
而这些独特之处也正是我们在背诵和理解这些古诗文时,需要重点关注和把握的地方。
在背诵这些古诗文时,同学们可以根据韵律和意境来进行分段记忆,将每段诗句记熟后再进行整合。
1、描写春天的: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描写夏天的:杨万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苏轼的《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3、描写秋天的: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描写冬天的: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杜甫的《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5、托物言志的:郑板桥的《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描写梅花的:王安石的《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7、表示送别的: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8、田园风光的: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袁枚的《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9、描写长江的: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0、描写西湖: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1、描写草原:《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2、咏柳: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3、描写黄河: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4、描写塞外: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15、表示思乡: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表示爱国: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陆游的《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部编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一)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yù。
载:又。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两句诗中,“依依”是形容柳丝轻柔的样子,既写出柳枝随风飘动,又表现出出征战士展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7、“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
“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
(二)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
诗人用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春雨来得及时、滋润万物雨的特点。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大李杜”。
杜甫忧国忧民,作品集为《杜工部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诗意: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的春天。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诗意: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
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诗意: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意: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这首诗表达了唐朝诗人杜甫,在四川听到平叛官军打了胜仗收复北地的喜悦心情。
闻:听说。
官军:指唐朝军队。
诗中诗人的感情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喜”。
2、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涕:眼泪。
诗意:从剑门关外传来喜讯,官军收复了蓟北。
刚一听说,泪满衣裳。
3、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