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教师教育的标准化_20世_省略_0年代以来政策发展的趋势及其启示_袁丽
- 格式:pdf
- 大小:720.61 KB
- 文档页数:9
澳大利亚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数字化测试改革的实践特征及经验启示澳大利亚基础教育系统一直以来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并致力于通过数字化测试改革来实现这一目标。
数字化测试改革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利和灵活的考试方式,也为教育部门提供了更加准确和全面的监测数据,从而为教育改革和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文将探讨澳大利亚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数字化测试改革的实践特征,并总结相关的经验启示。
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测试在澳大利亚基础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数字化测试不仅提供了更加灵活的考试方式,还可以实时记录学生的答题情况,并通过智能化评估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这种数字化测试的改革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践特征1. 个性化评估澳大利亚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数字化测试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个性化评估。
传统纸质试卷只能提供学生的总体得分,而数字化测试可以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更加准确和细致的分析。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得分情况和错题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辅导和教学设计,最大程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即时反馈数字化测试的另一个特征是即时反馈。
传统的纸质试卷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批改和分数录入,而数字化测试可以在答题完毕后立即给出学生的得分和评估报告。
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不足之处,有助于他们在学习中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改进学习方法。
3. 数据分析数字化测试改革还带来了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数据分析。
通过智能化评估工具,澳大利亚教育部门可以对学生的答题情况、各个学校和地区的整体表现进行深入分析。
这些数据分析可以为教育部门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进教学方案,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三、经验启示澳大利亚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数字化测试改革的实践特征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启示。
1. 教育部门需要加大对数字化测试的支持力度,包括提供技术支持、学习资源和培训支持等。
只有充分发挥数字化测试的潜力,才能推动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
作者: 张巍译
作者机构: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渭南714099
出版物刊名: 中国成人教育
页码: 116-118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16期
主题词: 澳大利亚 教师专业标准 教师发展
摘要:澳大利亚国家性“教师专业标准”积极有效的推行策略,为其“教师专业标准”的实践与教师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我国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澳大利亚国家性“教师专业标准”推行策略进行了一系列的剖析,并提出以澳大利亚经验为鉴,我国应该在研制与完善教师教育机构培训与培养资质标准,细划高校与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化标准与细则,改革与调整我国教师专业化“注册”制度等几方面入手,促进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的革新与践行。
澳大利亚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启示田守春;郭元婕【摘要】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化已经成为国际趋势,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研发势在必行.为了我国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制定有据可依,在重点分析澳大利亚<全国优秀科学教师专业标准>背景、定位与内涵的同时提出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要关注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研发工作.专业发展标准研发的主要责任在政府;研发的主力须由教师与科研人员等多方共同构成;教师的专业组织如教师行业协会,作为教师专业利益群体的代言人,也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研发需要制度设计和机制保障.只有上述因素能够合理组合,研发出来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才能切实符合中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期刊名称】《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37)003【总页数】5页(P64-68)【关键词】澳大利亚;科学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发展标准;国际趋势;启示【作者】田守春;郭元婕【作者单位】辽宁省抚顺市第二高级中学,辽宁抚顺113008;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市100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0-0593由于科学教育对于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当前世界各国均积极发展本国的科学教育,尤其是积极推进原有基础相对较为薄弱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的发展。
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标准化也就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教育标准化建设也是我国政府目前发展教育的主要方向。
教育发展的根本在教师,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标准化建设工作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可是如何进行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标准建设,我国还处在探索阶段。
澳大利亚在此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澳大利亚联邦(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简称澳大利亚(Australia)。
澳大利亚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具备高素质的教师。
澳大利亚非常注重本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品质,积极制定适用于本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这为促进澳大利亚教育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澳大利亚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研究的发展与启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澳大利亚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的启示。
通过对澳大利亚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的历史演变、核心要素、实施策略及其影响进行全面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我国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澳大利亚作为全球教育领域的佼佼者,其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研究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首先概述澳大利亚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背景,接着详细阐述其发展历程、关键特征和实施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我国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的启示和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我国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向。
二、澳大利亚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的发展历程澳大利亚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经历了漫长而不断完善的历程,其演变过程可以大致划分为几个关键阶段。
这些阶段不仅反映了教育理念的变革,也体现了社会对学前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
初始阶段:在20世纪初期,澳大利亚的学前教育主要以家庭式的托儿所和幼儿园为主,质量评估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
这一时期的学前教育主要由志愿者或非专业人士提供,质量参差不齐。
标准化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澳大利亚开始认识到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并着手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
在这一阶段,政府开始介入,制定了一系列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的指导原则和框架,以确保所有学前教育机构都能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
专业化阶段:进入21世纪,澳大利亚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估进一步向专业化发展。
政府引入了更多的专业机构和专家参与评估工作,并加强了对评估人员的培训和认证。
同时,评估标准也更加具体和细化,更加注重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成果。
持续改进阶段:近年来,澳大利亚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估开始强调持续改进的理念。
政府鼓励学前教育机构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并提供了相应的支持和资源。
评估过程也更加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以确保家长能够充分了解并参与学前教育质量的改进过程。
澳大利亚最新国家教师专业标准述评摘要:澳大利亚的教师专业标准探索一直走在国际的前沿。
2011年2月,澳大利亚颁布了最新的国家教师专业标准,该标准横向包含七个标准的内容结构(分属教学三个领域),纵向包含四个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本文介绍该标准的制定背景及结构构成,并分析了其特点及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澳大利亚,国家教师专业标准,教学领域,内容结构,专业发展阶段一、制定背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澳大利亚开始重视教师能力的标准建设。
澳大利亚教育、培训和青少年部(MCEETYA)于2003年11月颁布了澳大利亚国家教学专业标准框架(以下简称为ANFPST)。
ANFPST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澳大利亚的教师质量,促进澳大利亚的教学专业化。
[1]ANFPST是澳大利亚在全国范围内颁布的第一个教师专业标准,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为改变ANFPST实施效果不佳的现状和实现澳大利亚健康、体育和娱乐委员会(ACHPER)发布的《墨尔本宣言》[2]中的教育目的,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认为需要进一步强化国家在教育上的权力,并委托澳大利亚国家标准专家小组(NSEWG)和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协会(ACER)进行新一轮的澳大利亚教师专业标准的修订工作。
NSEWG和ACER从2009年1月着手进行该项工作,并用1年的时间拟成澳大利亚国家教师专业标准的草案(NPST草案)。
[3]2010年2月至6月,两个组织开始面向澳全国范围内进行了NPST草案的讨论及意见征集工作,3个多月的时间里,共收集到来自各界提交的意见书共计120份。
在此基础上,NSEWG和ACER对NPST草案进一步修改,并提交给澳大利亚教学与学校领导协会(AITSL)。
2010年7月至11月,受AITSL的委托,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对NPST草案进行了论证研究,共收集近6,000名教师和校长的调查数据,形成了关于澳大利亚国家教师专业标准有效性的最终报告。
[4]2010年12月22日,澳大利亚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及青年事务部部长理事会(MCEECDYA)正式通过了新修订的澳大利亚国家教师专业标准(NPST)。
世纪年以来,各国政府纷纷关注教育质2080量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质量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然而长期以来,对教师质量的评价缺乏依据。
这种现状阻碍了不同地区教师的流动以及教师专业的发展。
基于这种现实,美国、英国等发达国政府纷纷制定自己的教师专业标准,以提高教师的(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质量。
正是在这种趋势影响下,澳大利亚政府和地方逐渐酝酿教师的专业标准框架。
作为澳大利亚教育比较发达的州,新南威尔士州在教师专业标准方面摸索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它的教师专业标准典型地代表着澳大利亚教师专业标准的发展方向。
为此我们以新南威尔士州为个案对其制定的教师专业标准进行探究。
本研究所要回答的问题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教师专业标准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教师专业标准对我国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有什么样的启示?一、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背景 世纪年代以来,世界教师教育政策呈现2080出来的一个明显趋势是从对教师数量的追求转向对教师质量的追求。
培养与培训高质量的教师成为各国进行教育改革与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正如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我们21无论怎样强调教学质量亦即教师质量的重要性都不会过分”,“提高教师的质量和积极性应是所有国家的一项优先任务”。
[1] 世纪年代末开2090始,美国、英国等国纷纷出台相关措施来保障教师队伍质量,其中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是保障教师队伍整体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基于这一国际发展趋势,年澳大利亚国家教学质量项目部制1996定。
澳大利亚教师委员会颁布了学校初任教师专业能力框架。
这是澳大利亚国家层次上首次对教师质量标准的关注。
年,澳大利亚教育部长1998委员会出台了《全国入职教师教育标准与指南》建议书,建议澳大利亚教育部实施相关标准。
年月,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举行19994(Adelaide)的第届教育、就业、培训和青年部部长议会10上,联邦教育部部长、各州和地区的教育部部长共同签署了《阿德莱德宣言:关于世纪国家学21校教育目标》(A delaide Declaration on National。
澳大利亚新版课程标准的革新及其启示作者:李静涵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7年第07期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对教育的需求也在与时俱进。
因此,澳大利亚在教育改革方面从未停下脚步,在新版课程标准实施的过程中,澳大利亚教育决策机构致力于让学生受到最公平的教育,努力培养学生成为积极的公民,成为创新型人才。
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新版课程标准的变化与特点,剖析澳大利亚新版课程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澳大利亚新版课程标准启示为了让国内学生受到更公平、更科学、更合理的教育,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澳大利亚教育决策机构从未停下改革的脚步。
2015年,澳大利亚课程评估和报告局(ACARA)受澳大利亚教育部批准,负责对基础年级(学前班)到10年级的国家课程标准进行修改。
课程评估和报告局在广泛听取各界人士意见的基础上,参考其他成绩优异国家的课程标准文件,对澳大利亚旧版课程标准(7.5)做出重要修改,在简化内容、平衡课程、精细标准等方面呈现诸多亮点。
本文介绍澳大利亚新版课程标准的变化与特点,剖析澳大利亚新版课程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一、澳大利亚新版课程标准介绍2015年9月,澳大利亚教育委员会通过了新版课程标准,这是澳大利亚第八版课程标准。
新版课程标准于2015年10月开始实行,旧版课程标准于2016年底正式废止,新版课程标准相对于旧版课程标准而言,在课程设计宗旨与目标、内容结构与标准上均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1.课程设计宗旨与目标澳大利亚新版课程标准(8.0)为澳大利亚的教育框架提供了新的纲领,课程设计的宗旨和目标在于为澳大利亚年轻人尽可能多地提供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高效地参与社会发展、参与全球化竞争,并能够在未来的信息量庞大的工作体系中茁壮成长。
课程标准作为一个国家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统一化的新版课程设计有利于形成“规模教育”,减少各州地的工作量,为教师提供了充分共享资源和专业发展的机会。
与旧版课程标准相比,新版的教学量分布更加均匀,基础性内容增加。
网络出版时间:2015-06-04 10:32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11.5147.g4.20150604.1032.003.html澳大利亚教师教育的标准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策发展的趋势及其启示研究袁丽(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875)【摘要】本文基于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教师教育政策中有代表意义的“两报告”和“两工程”进行政策分析,探讨了其在功能上发挥导向、促动和强化的作用,判断其直接或间接地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澳大利亚教师教育标准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发挥了作用。
其政策实施的延续性和标准化发展路径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标准化;澳大利亚;教师教育政策【中图分类号】G659.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05(2015)03-0000-00Standardization of the Teacher Education in Australia—— Direction of Policy Development Since 1990sYUAN LI(Faculty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Abstract:Since the 1990s, teacher education policy development in Australia has experiencedsignificant representatives of the "Two Reports" and "Two Projects", played the function-oriented,strengthenedand the role of the actuator which directly or indirectly on the direction of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standardization in Australia since then.Key Words: standardization; Australia; teacher education policy一、前言及研究背景澳大利亚的教师教育经过了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一百多年迂回曲折的缓慢发展,到20世纪后半叶进入到了全面振兴的阶段,仅用了四、五十年的时间,形成了完整的教师教育体制,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诸多方面的实践展现了对当今世界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来说仍然具有意义的一些课题,在国际上树立了一个“起步保守、发展积极”[1]的典型。
就此,我国学者对于澳大利亚教师教育政策展开了一定的研究,但是研究较多集中于对某一项政策的分析,而较少涉及一个重要的阶段以来政策之间的功能演进关系,以及由此指向的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本文将在简要梳理澳大利亚教师教育政策历史演进的基础上,重点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教师教育政策实施的内容,以期总结其政策在功能上的演进与发展趋势,并提出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稿日期] 2014-10-08[基金项目]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CIA13142)成果之一[作者简介] 袁丽(1974—),女,陕西西安人,北京师范大学讲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比较教育。
澳大利亚早期的教师教育始于19世纪30年代,其政策的内容是移植宗主国已有的教师教育模式和经验,实施的主要方式是通过那些具有在宗教组织、派出殖民地政府等机构里具有多重身份,并且有影响力和活动能力的教育开拓者们的工作,以移植和借鉴的方式确定了以师徒制为基础的小导生制和以培训学校为代表的早期教师培训模式。
这种移植和借鉴政策的特点主要是受到了当时的保守主义政治心态和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从而奠定了澳大利亚百年教师教育体系的基石。
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是澳大利亚教师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政策的指导思想是使教师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内得到发展,同时完成本土化的任务。
其政策实施的结果表现为小导生制的衰落和教师培训学校的兴起、大学在教师教育领域的介入以及教师培训学院模式的产生和发展。
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中叶,在经济大萧条、战争和战后重建的背景下,教师教育政策的内容从关注教师的“质量”被迫变为关注教师的“数量”,重要的表现特点是上一阶段建立起来的教师学院的发展被迫压缩和整改。
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的教师教育政策指向了在单轨制高等教育①1中的一元化发展方向,且最终完成了这一使命,即:在高等教育领域里②2,以大学里的教育学院为主,也包括体育学院等与教育相关的学院,实施针对全部基础教育领域内,包括中学、小学、学前教育以及这三个阶段的特殊教育的教师教育;教师教育的课程以学位教育为主,个别文凭教育课程为辅。
其政策导向的特点显示出开始将学校教学作为一种专业,进而指明了教师及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方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教师教育的政策发展历经了有代表意义的“两报告”和“两工程”,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对这一阶段以来教师教育的标准化发展方向发挥了作用。
二、标准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教师教育政策实施的趋势整个20世纪90年代,直至新世纪,澳大利亚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报告,都是在时任联邦教育部部长道金斯(Dawkins)和新成立的一些委员会如“学校委员会(School Council)”、“澳大利亚教育委员会(Australian Education Council)”等的主导下完成的。
所有这些政策性报告的一个核心议题就是“追求质量(pursuit quality)”,而其实施最终指向了“教师专业标准化”和“教师教育标准化”两个路径,并具体体现于教师教育政策上的四个重要标志:“两个报告”和“两个工程”。
(一)教师专业标准化:“两个报告”的奠基教师专业标准化发展特点体现于艾柏克报告和冉穆瑟报告。
这一系列报告提出有关教师改革的实质主要在于:1、要吸引适合教学工作的人进入到教学职业当中;2、教师教育必须促进教育质量和教育结果两部分,必须大力注重教学法和教学实践两个环节;3、只有通过1 ①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及其之前,经历了大学与高等教育学院并存的双轨制阶段。
2②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中提供教师教育课程的学校包括澳大利亚体育学院(Australia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阿旺戴尔学院(Avondale College)、卫斯理学院(Wesley Institute)、基督教传统学院(Christian Heritage College)、他波尔学院(Tabor College)等,这些学校都属于高等教育的领域,甚至有些属于综合大学的性质,其校名大多是沿袭历史上的称呼,同本研究所述之前一阶段的“教师学院(Teacher College)”的“College”不是同一教育层次的内涵,后者可归属于中等教育的领域。
教师雇佣方、高等教育机构、学校、教师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和统一的教学专业的发展才能够实现。
[2]同时,这一阶段由政府主导的相关教育改革也更加注重教育的质量,因此更加注重各级教学的“专业化”,要求上述提及的相关者和各方,都必须拿出统一认识和合作的态度使得“教学专业化”的发展能够在专业组织的引领下进行。
这些改革,最关键的发展方向是建立和完善有关教师的专业标准,从而在“标准化”的进程中提高教师的质量。
1.艾柏克报告:关注教师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标准的产生1990年出台的由澳大利亚教育委员会(AEC)负责的艾柏克报告(The Ebbeck Report)被看作是进一步努力“从统一的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向统一的教师教育体系迈进”。
[3]报告强调,在这一阶段教师教育面临着一系列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澳大利亚教师教育曾经面临过的问题,但是在这一阶段尤为突出并深刻影响到了教师教育的发展,这些问题是:师资的质量与数量;教学职业的结构问题;教学实践准备、指导、在职继续教育的明显缺乏;高等教育的结构改革和急需资金投入政策的状态;持续上涨的对国家级教学专业认可的需求;澳大利亚学校结构、课程、管理的大范围的变化。
[4]可以看出,艾柏克报告关注的教师教育的主要问题可以集中在一点上,就是关注教师的质量问题。
这一关注点并非新鲜,自二战以后特别是联邦政府开始投资高等教育以来的各教育报告中,无不是围绕着这个核心问题而展开的,但是艾柏克报告直接指向了教师的专业性问题,报告指出了当下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系列困境,强调对职前教师教育的培养要达到学术性和实际教学经验的有效结合。
就此,报告给出的建议是:澳大利亚教育委员会应采取的政策是,使所有的职前教师教育都要通过三方合作的形式完成,此三方包括高等教育机构、教师雇佣学校和教师,[5]从而为促进教师专业标准的产生打下了一个政策性的基础。
2.冉穆瑟报告:建立国家级教师注册与教师专业标准(制定)机构为了跟进艾柏克报告的意图,联邦政府在1990年继续发布了题为“教师教育形态(The Shape of Teacher Education)”的冉穆瑟报告(The Ramsey Report),该报告两大重要改革目标在于:第一,试图从课程内容和实习两项上入手,赋予教师雇佣方(即学校)更多的在教师教育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权利;第二,呼吁建立起澳大利亚国家级教师注册和教师专业标准(制定)机构。
当然,延续艾柏克报告的精神,此报告最后呼吁以上改革目标要通过高等(教师)教育机构、教师雇佣方以及各个行政层次(联邦、州、地方)的教师的共同合作和参与而达成。
冉穆瑟报告倡导的这种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化精神在政策层面还是得到了大力的推进。
改革的进程和途径主要体现在1993年出台的题为“教学的价值(Teaching Counts)”的“贝斯利政策(Beazley Policy)”上,这一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在于:第一,通过“国家专业发展计划(Nation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缩写NPDP)”为全国教师提供实质性专业发展的资金;第二,建立澳大利亚教学专业委员会(Australia Teaching Council,缩写ATC)、全国学校联席会(National Schools Network,缩写NSN),以及相关的教育创新改革论坛,从而为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打下了坚实的机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