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讲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新人教版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345.50 KB
- 文档页数:7
第1讲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生产中的应用(Ⅱ)北京,31江苏,27提示 下丘脑。
考点1 神经调节的结构与机制1. 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2. 兴奋的产生与传导(1)兴奋的产生(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观察传导图示作出分析)(3)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观察图示作出分析)①传递特点:单向传递。
①静息电位⎩⎪⎨⎪⎧膜电位:内负外正机理:K +外流――→刺激②动作电位⎩⎪⎨⎪⎧膜电位:内正外负机理:Na +内流②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为胞吐。
③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其作用效果是促进或抑制下一个神经元的活动。
【思维辨析】(1)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的传导都以局部电流为前导(2013·江苏,19D)( √ )提示神经细胞上兴奋的传导形式是局部电流。
(2)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分泌到胞外(2013·北京,2A)( √ )提示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以“胞吐”形式分泌到细胞外。
(3)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其调节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2011·广东,4AB)( × )提示是条件反射,必须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4)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2011·天津,3D)( × )提示反射弧必须完整。
(5)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2011·海南,9C)( √ )提示H区属于大脑皮层的听觉性语言中枢。
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免疫调节(4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6·濮阳模拟)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B.非特异性免疫;抗体C。
特异性免疫;抗原D。
特异性免疫;抗体【解析】选C。
抗蛇毒毒素血清中含有能与蛇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而抗体是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因此这一免疫反应为特异性免疫;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的体内,引起免疫反应,所用的蛇毒属于抗原。
【加固训练】研究表明,当番茄叶片受到害虫损伤后,番茄细胞会迅速产生蛋白酶抑制剂,使害虫不能消化蛋白质而死亡,从而起到保护自身的作用。
番茄的这种自我保护方式与下列人体内生理功能最相似的是()A。
激素调节 B.神经调节C。
体液免疫 D.细胞免疫【解析】选C。
体液免疫是以B细胞产生抗体来达到保护目的的免疫机制,与番茄的自我保护方式相似。
2.(2015·全国卷Ⅱ)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
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知识:(1)抗体的作用机理是抗体与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概述:稳态与调节是高考四大命题点之一,命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下丘脑—垂体—相关内分泌腺”的负反馈调节。
(2)血糖、水、体温的调节。
(3)反射弧及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的综合分析。
(4)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其关系。
(5)生长素和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相关实验分析。
试题大多以实验数据、图表、曲线为命题背景,结合社会、科技及生产、生活实际等新情境进行考查考纲要求:(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4)动物激素的调节Ⅱ(5)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Ⅱ(6)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考点分析:考点一、人和动物的神经调节具体考点: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1)反射弧的5个基本环节和兴奋传导方向: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即不能发生。
但在反射弧的前三个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完好的情况下能产生感觉,产生感觉不属于反射。
(3)反射弧中兴奋的单向传导,取决于突触部位兴奋的单向传递。
2.兴奋的传导特点及分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过程的比较①在神经纤维上:由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双向传导a.在膜外,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b.在膜内,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②在神经元之间: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单向传递a.是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过程。
b.由于突触的单向传递,使得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够有规律地进行。
3.突触与递质(1)突触的类型①轴突—树突型突触:②轴突—胞体型突触:(2)递质①概念:递质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对有相应受体的神经细胞产生特异性反应(兴奋或抑制)。
②供体: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
③传递: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④受体:与轴突相邻的另一神经元的树突膜或细胞体膜上的糖蛋白。
必修部分必修部分是现代生物学的核心内容,对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所选内容是学习选修模块的基础。
具体内容标准如下。
必修1.分子与细胞本模块的内容包括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五部分。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也进入了分子水平。
本模块选取了细胞生物学方面的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它模块的基础。
它还反映了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及相关的实际应用。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
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生活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等,有助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学习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有助于学生对科学过程和本质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中要组织好各种观察、实验等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克服对微观结构认识的困难,使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习得相关的操作技能。
结合生物个体水平的知识、化学和物理学知识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突破学习难点。
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细胞研究和应用方面的信息,进行交流,以丰富相关知识,加深对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
案例1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课时1课时。
目的要求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与有关物质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材料器具蛋白质悬液、1% 淀粉溶液、1% 葡萄糖溶液、5% NaCl溶液、食用油、蛋清、马铃薯匀浆、苹果匀浆、鲜肝提取液、花生种子和匀浆;双缩脲试剂、碘溶液、1% 硝酸银溶液、班氏试剂、苏丹III染液;4只小试管、双面刀片、显微镜。
活动程序⒊制作花生子叶临时切片,将材料用苏丹III染色,用显微镜观察子叶细胞的着色情况。
⒋讨论:⑴哪些实验结果与你的预测不同?⑵根据你的检测,哪种材料含蛋白质更丰富?案例2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课时1课时。
第一部分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讲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选择题1.(2015·北京海淀期末)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
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解析:牵拉骨骼肌,能在d处检测到电位变化,再根据突触可判断,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d位于传出神经上,A、B正确;图中缺少效应器,不能构成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c 表示突触间隙,兴奋传递时,在其中可以检测到神经递质,D正确。
答案:C2.(2015·陕西西安五校一模)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 的两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从细胞B传到细胞D,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B.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射活动C.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以维持电位差解析:兴奋从细胞B传到细胞D,通过了突触间的传递,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应,但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不能称为反射活动;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K+外流以维持电位差。
答案:B3.下列有关大脑皮层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A.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B.言语区的W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C.言语区的S区发生障碍不能讲话D.电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会引发特定的反应或感觉解析: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A正确。
大脑皮层言语区的V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而W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B错误。
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发生障碍不能讲话,C正确。
大脑皮层中有感觉中枢,电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会引发特定的反应或感觉,D正确。
答案:B4.(2014·高考重庆卷)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
第一部分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讲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选择题1.(2015·北京海淀期末)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
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解析:牵拉骨骼肌,能在d处检测到电位变化,再根据突触可判断,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d位于传出神经上,A、B正确;图中缺少效应器,不能构成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c 表示突触间隙,兴奋传递时,在其中可以检测到神经递质,D正确。
答案:C2.(2015·陕西西安五校一模)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 的两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从细胞B传到细胞D,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B.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射活动C.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以维持电位差解析:兴奋从细胞B传到细胞D,通过了突触间的传递,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应,但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不能称为反射活动;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K+外流以维持电位差。
答案:B3.下列有关大脑皮层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A.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B.言语区的W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C.言语区的S区发生障碍不能讲话D.电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会引发特定的反应或感觉解析: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A正确。
大脑皮层言语区的V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而W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B错误。
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发生障碍不能讲话,C正确。
大脑皮层中有感觉中枢,电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会引发特定的反应或感觉,D正确。
答案:B4.(2014·高考重庆卷)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
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解析:线粒体是真核生物细胞的“动力车间”,A项正确;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不是神经元特有的,B项错误;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C项正确;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使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D项正确。
答案:B5.病人甲甲状腺全部切除,病人乙患甲减(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不足,促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下列对他们所需补充激素的建议,正确的是( )A.甲病人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乙病人需要补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B.甲病人需要补充TRH,乙病人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C.甲、乙两人均需要补充TR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D.甲、乙两人均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不需要补充TRH和TSH解析:病人甲的甲状腺全部被切除,不能合成甲状腺激素,必须补充甲状腺激素;病人乙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已经过高,但仍不能合成甲状腺激素,故应补充甲状腺激素。
甲、乙两人补充TRH和TSH后,由于缺少甲状腺或甲状腺功能减退,不能产生足够的甲状腺激素,故甲、乙两人均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不需要补充TRH和TSH。
答案:D6.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三种调节方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方式甲中的靶腺体为甲状腺,则下丘脑的活动受靶腺体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B.抗利尿激素、性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符合图中方式乙C.兴奋在A处是单向传递,抑制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钠离子将大量内流D.方式丙中激素的释放为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内分泌腺属于效应器解析: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的功能;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符合图中方式甲,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符合方式乙,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符合方式丙;兴奋在A处传递的特点是单向传递,当抑制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阴离子会大量内流;图中方式丙中激素的分泌是神经调节的结果,内分泌腺属于效应器。
答案:A7.(2016·成都模拟)如图所示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上的微电表,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变化;d表示神经与骨骼肌连接的区域(属于突触的一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电极a刺激神经,不能引起骨骼肌收缩B.d内信号变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用电极b刺激骨骼肌,c处能记录到电位变化D.用电极b刺激骨骼肌,刺激处骨骼肌细胞膜外为正电荷解析:用电极a刺激神经,则兴奋能在传出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并能引起骨骼肌收缩,A错误;d表示神经—肌肉接头,是突触的一种,所以神经冲动在此处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最终引起肌肉收缩,B正确;用电极b刺激骨骼肌,由于d的存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C错误;用电极b刺激骨骼肌,刺激处骨骼肌细胞膜外为负电荷,D错误。
答案:B8.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
如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解析:动物被运输过程中,接受相应刺激,引起下丘脑分泌激素的过程,属于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图中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M,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B错误;由图可知,运输刺激导致动物皮质醇分泌量增多,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进而抑制肾上腺皮质的分泌活动,使皮质醇含量逐渐恢复,C和D正确。
答案:B二、非选择题9.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
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
(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形式进行传导。
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________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________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
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
(2)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
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________(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手指意外触到火焰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
若手指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
解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导的,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与下一神经元b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
(2)兴奋时,膜电位外负内正,因兴奋在神经元间只能单向传递,N点的兴奋不能传到神经元b。
(3)皮肤红肿时因皮肤毛细血管的舒张和通透性增加,会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和液体渗出,使组织液增多;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
答案:(1)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神经冲动) 突触小泡(特异性)受体(2)内正外负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3)血浆中的蛋白质和液体渗出非特异性10.左图是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
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如右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在反射弧中称________。
(2)神经递质的释放依赖于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特点,神经递质尽管是小分子物质,但仍通过图示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酰胆碱属于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能引起肌细胞收缩。
α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当α银环蛇毒中毒时,肌肉表现是________。
(4)结合图中信息解释人体血钙低时,肌肉抽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动态皱纹是面部表情肌长期收缩牵拉皮肤引起的。
“肉毒毒素美容”已经成为时下普遍接受的面部除皱方式。
肉毒毒素是肉毒杆菌分泌的一种神经毒素,能特异性地与突触前膜上Ca2+通道结合。
结合图解分析,“美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称效应器。
(2)神经递质的释放通过胞吐方式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
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释放的意义在于短时间内使神经递质大量释放,从而有效实现神经兴奋的快速传递。
(3)α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
当α银环蛇毒中毒时,神经冲动无法传到突触后膜,不能引起反射,故肌肉出现松弛。
(4)据图所示,人体血钙低时,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内流减少,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
(5)肉毒毒素是肉毒杆菌分泌的一种神经毒素,能特异性地与突触前膜上Ca2+通道结合,阻止Ca2+内流,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导致面部肌肉松弛,起到面部除皱的效果。
答案:(1)效应器(2)一定流动性短时间内使神经递质大量释放,从而有效实现兴奋的快速传递(3)松弛(或不能收缩、或舒张) (4)血钙降低导致突触间隙(细胞外液)中钙离子浓度低,Ca2+内流减少,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5)肉毒毒素阻止Ca2+内流,影响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导致面部肌肉松弛11.如图为体液调节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内容体现了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的特点。
(2)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而不是其他细胞,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