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永磁同步电动机不同转子磁路结构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87 MB
- 文档页数:3
永磁同步电机是一种新型的电动机,它具有高效率、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特点,因此在工业和交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永磁同步电机中,定子磁链、转子磁链和气隙磁链是其关键参数,它们直接影响着电机的工作性能和效率。
本文将从定子磁链、转子磁链、气隙磁链这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永磁同步电机。
1. 定子磁链定子磁链是指永磁同步电机定子内的磁场强度。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定子磁链是恒定的,它由定子中的永磁体产生,并且与定子电流无关。
定子磁链的大小直接影响了电机的输出转矩和转速,因此在设计永磁同步电机时,需要合理选择和设计定子的永磁体材料和结构,以确保定子磁链的大小符合电机的工作需求。
2. 转子磁链转子磁链是指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内的磁场强度。
与定子磁链不同的是,转子磁链是随着转子电流的变化而变化的。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转子磁链的大小取决于转子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它是通过控制转子电流来调节电机的输出转矩和转速的重要手段。
合理设计和控制转子电流是确保永磁同步电机正常工作的关键之一。
3. 气隙磁链气隙磁链是指永磁同步电机定子和转子之间的磁场强度。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气隙磁链是由定子磁链和转子磁链在气隙中的叠加产生的。
气隙磁链的大小直接影响了电机的输出转矩和转速,因此需要通过合理设计和控制定子和转子的磁路结构,以确保气隙磁链的大小符合电机的工作需求。
定子磁链、转子磁链和气隙磁链是永磁同步电机中的重要参数,它们直接影响了电机的工作性能和效率。
在设计和应用永磁同步电机时,需要对这些参数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优化,以确保电机能够正常、高效地工作。
希望本文对大家对永磁同步电机有所帮助,并能够促进永磁同步电机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永磁同步电机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动机,具有高效率、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特点,在工业和交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定子磁链、转子磁链和气隙磁链则是其关键参数,直接影响电机的工作性能和效率。
定子磁链是指永磁同步电机定子内的磁场强度。
新型永磁电机转子磁路结构设计与分析方案计算中采用了二维平面电磁场时步有限元结合场路耦合的方法,采用该计算方法的优点是能够考虑机械运动、导体区域感应涡流产生的集肤效应以及绕组邻近效应的影响,通过合理的简化模型,可以获得较高的计算精度和合理的计算时间[7]。
永磁同步电机电磁场时变问题中的Maxwell方程组表达式为:(2)当考虑到电机铁芯的饱和因素,则非线性时变运动电磁场问题的偏微分方程表达式[8]为:(3)式中:A—矢量磁位;Js—外部强加的源电流密度;v—媒质的磁阻率;V—媒质相对坐标系的运动速度;—媒质的电导率。
3 电磁场仿真计算与分析根据上述分析,针对以上转子磁路结构类型,本文建立了3种磁路结构的模型,分别是表贴式、内置式和本文提出的新磁路结构。
该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定子槽数(36槽)及结构尺寸相同。
转子采用不同的磁路结构,即表贴式转子磁路结构、内置式转子磁路结构和本文提出的新型磁路结构。
转子极数为8极。
图3、图4和图5分别为表贴式转子磁路结构、内置式转子磁路结构(转子磁路為一字型结构)、以及本文提出的新型转子磁路结构。
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后,将分别计算3种磁路结构的空载反电动势波形,电机运行转速为1 000rpm,磁钢温度20℃。
图6、图7和图8分别是表贴式转子磁路结构的空载反电动势波形、内置式转子磁路结构的空载反电动势波形和本文提出的新型转子结构的空载反电动势波形。
通过对比图6、图7和图8的有限元仿真计算结果可知,当采用本文提出的新型转子磁路结构时,电机空载反电动势波形具有更高的正弦度,谐波含量最低,其谐波畸变率约为0.3%,远小于表贴式结构的2.6%和内置式转子结构的1.1%。
在空载工况下,对3种磁路结构电机的交直轴电感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电机交、直軸电感随时间的变化波形。
计算结果如图9、图10、图11所示。
图9为表贴式转子结构的交直轴电感仿真结果。
由于表贴式电机的交直轴磁导近似相等,因此仿真曲线中交直轴电感相近,即电机的凸极率近似为1。
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部分的结构分析与研究摘要:永磁同步电机具有许多优点,是未来最具应用前景的电机之一。
本文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特点和工作原理,全面剖析了永磁同步电机转子部分的结构,并提出了一些优化思路。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分析;优化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电子工业也得到了快速的进步,作为装备制造业的核心关键技术,高质量的电动机系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焦点之一。
电机的综合性能可以直接影响弊端装备制造的效率和产品质量,而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相对于传统的电机系统具有诸多优点,是未来最具使用前景的电机之一。
本文主要研究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结构和优化问题。
1永磁同步电机概述1.1永磁同步电机的特点所谓“永磁”是指电机转子部分是采用永磁体为原料制造的,这是对传统电机结构的一种优化,使电机综合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而所谓“同步”是指转子转速恰好等于定子绕组的电流频率,通过改变输入定子绕组的电流频率来达到控制电机转速的目的。
与传统的电机相比,永磁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率高、转矩大、结构简单等优点,尤其是在功率/质量比、极限转速、制动性能等方面的性能提升更是十分明显。
随着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出现,永磁同步电机的励磁方式也在持续发展和优化,目前已经可以实现励磁装置的自适应最佳调节。
永磁同步电机非常适用于要求连续的、均速的、单方向运行的机械设备,如风机、泵、压缩机、普通机床等,因而在工业、农业等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
1.2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在传统的交流异步电机中,首先要求定子的旋转磁场在转子绕组中感应出电流,然后再由这些感应电流产生转子磁场。
根据楞次定律,转子始终保持着跟随定子旋转磁场转动的状态,但其速度总会慢一些,因而被形象地称为“异步”电机。
现在假设转子绕组电流不是由定子旋转磁场感应出来的,而是其本身提供的,那么显然转子磁场就和定子旋转磁场没有什么关系了。
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永磁同步电机是目前较为先进和广泛应用的一种电机类型。
其核心部分是转子结构,决定了电机的性能和特点。
因此,了解和掌握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的概述及解释非常重要。
本文将深入介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并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引言、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概述、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解释说明、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分析以及结论与展望。
在引言部分,将对文章整体内容进行概括,并阐明文章的架构安排。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相关知识,深入剖析其内部组成和工作原理,提供读者对该领域有一个清晰而全面的了解。
同时,通过分析其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帮助读者把握未来该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潜力。
请注意以上内容并按要求对文章部分进行撰写。
2. 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概述2.1 定义与背景永磁同步电机是一种采用永磁体作为励磁源,利用旋转的磁场与定子绕组产生的交变磁场进行互相作用而工作的电机。
其主要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效率、功率密度和动态响应能力,因此在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
2.2 基本原理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是其关键部分之一。
转子结构由永磁体和铁芯组成。
永磁体是通过将永磁材料固定在转子上而形成的,它产生固定的、恒定的磁场。
铁芯则用于引导和增强磁场,在转子运行时保持稳定性。
通过控制电流流过定子绕组,可以改变转子上的磁场分布,从而控制电机的输出。
2.3 工作原理及特点当三相交流电流与旋转的磁场相互作用时,产生了由Lorentz力驱动的转子运动。
这种方式使得永磁同步电机具有自同步性,即转子速度与旋转磁场的频率同步。
同时,由于永磁体固定在转子上,无需额外的励磁电流,因此具有较高的效率。
此外,永磁同步电机还具有快速响应、宽范围调速和较低的机械损耗等特点。
总结起来,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是由永磁体和铁芯组成,并通过控制定子绕组电流与旋转磁场相互作用实现运动。
永磁同步发电机的结构直驱式永磁发电机在结构上主要有轴向与盘式两种结构,轴向结构又分为内转子、外转子等;盘式结构又分为中间转子、中间定子、多盘式等;另外还有双凸极发电机与开关磁阻发电机。
一、内转子永磁同步发电机1.结构模型图6-9为内转子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模型。
与普通交流电机一样,永磁同步发电机也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定子、转子之间有空气隙,转子由多个永久磁铁构成。
图6-10为内转子永磁同步发电机的结构模型。
图6-9 内转子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模型图6-10 内转子永磁同步发电机的结构模型2.定子结构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定子铁芯通常由0.5mm厚的硅钢片制成以减小铁耗,上面冲有均匀分布的槽,槽内放置三相对称绕组。
定子槽形通常采用与永磁同步电动机相同的半闭口槽,如图6-11所示。
为有效削弱齿谐波电动势和齿槽转矩,通常采用定子斜槽。
定子绕组通常由圆铜线绕制而成,为减少输出电压中的谐波含量,大多采用双层短距和星形接法,小功率电机中也有采用单层绕组的,特殊场合也采用正弦绕组。
3.转子结构由于永磁同步发电机不需要起动绕组,转子结构比异步启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简单,有较充足的空间放置永磁体。
转子通常由转子铁芯和永磁体组成。
转子铁芯既可以由硅钢片叠压而成,也可以是整块钢加工而成。
根据永磁体放置位置的不同,将转子磁极结构分为表面式和内置式两种。
表面式转子结构的永磁体固定在转子铁芯表面,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内置式转子结构的永磁体位于转子铁芯内部,不直接面对空气隙,转子铁芯对永磁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转子磁路的不对称产生磁阻转矩,相对于表面式结构可以产生更强的气隙磁场,有助于提高电机的过载能力和功率密度,但转子内部漏磁较大,需要采取一定的隔磁措施,转子结构和加工工艺复杂,且永磁体用量多。
图6-11 典型永磁同步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1—定子铁芯;2—定子槽;3—转子铁芯;4—永磁体;5—轴二、外转子永磁同步发电机1.外转子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外转子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发电绕组在内定子上,绕组与普通三相交流发电机类似;转子在定子外侧,由多个永久磁铁与外磁轭构成,外转子与风轮轮毂安装成一体,一同旋转。
永磁交流电机转子拓扑结构对比分析与优化设计发布时间:2023-02-20T08:45:32.039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19期作者:王浩亮俞志君张学军[导读] 近年来由于控制技术的进步,内置式转子磁路结构的电机产品逐步出现,由于内置式转子结构可以充分利用转子磁路不对称所产生的磁阻转矩,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使得电机的动态性能较表贴式转子结构有所改善,具有较大的应用意义且其制造工艺更为简单,尽管漏磁系数和加工成本会有一定的增大。
王浩亮俞志君张学军江苏远东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江苏泰州 225500摘要:随着我国伺服电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永磁电机开发过程中,表贴式永磁电机因其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由于控制技术的进步,内置式转子磁路结构的电机产品逐步出现,由于内置式转子结构可以充分利用转子磁路不对称所产生的磁阻转矩,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使得电机的动态性能较表贴式转子结构有所改善,具有较大的应用意义且其制造工艺更为简单,尽管漏磁系数和加工成本会有一定的增大。
那么在现有表贴式永磁电机的基础上,主要通过改变转子磁路结构,微调定子结构,由表贴式改为内嵌切向式转子结构,以探索和获得内嵌式永磁伺服电机性能变化。
关键词:表贴式永磁电机;磁阻转矩;内嵌切向式结构;性能变化0 引言根据转子上永磁体放置的位置不同,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可以分为表贴式和内置式;永磁电机具有高功率密度、高转矩、低损耗等优点,其采用钕铁硼等强磁材料励磁,不需要外界能量即可维持其磁场,永磁电机没有转子损耗,由于其功率因数高、运行电流低、总损耗小等,其在运动控制、节能方面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以一台4极15.7kW油压机用表贴式永磁伺服电机为参照,利用该电机定转子等尺寸建立二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开展相关计算;基于电机材料通用性考虑,定子外圆尺寸保持一致,开展内嵌式伺服电机的设计,电机叠厚不大于表贴式参数,获得内嵌式伺服电机仿真数据;转子磁路结构的不同,电机的运行性能、控制方法、制造工艺和适用场合也会不同,但在常规应用场合,两种磁路结构的伺服电机所受使用限制较少。
2018年第5期第53卷(总第204期)(EXPLOSION-PROOF ELECTRIC MACHINE)低压永磁同步电动机不同转子磁路结构分析徐晓慧(国家防爆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佳木斯154002)摘要对低压永磁同步电动机不同转子磁路结构进行分析。
与传统的电励磁同步电机相 比,永磁同步电动机特别是稀土永磁同步电机优点甚多:首先,永磁同步电动机损耗少、效率高、节 电效果明显;其次,永磁同步电动机结构简单、运行可靠。
但转子磁路结构不同,则电动机的运行 性能、控制系统、制造工艺和适用场所也不同。
以一台55kW -4电机为例,结合A n so ft 有限元分析, 了解不同转子磁路结构的区别。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磁路结构;有限元分析DOI : 10.3969/J. ISSN. 1008-7281.2018.05.04中图分类号:TM 30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281 (2018) 054016^003Analysis on Various Rotor Magnetic Circuit Structuresof Low-Voltage PMSMXu Xiaohui(National Explosion-Proof Electrical Machine Research Center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Jiamusi 154002, China)A bstract The various rotor magnetic circuit structures of low-voltage PMSM are analyze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electric excitation synchronous motor, PMSM especially for rare earth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has a lot of advantages. In the first place,PMSM has small loss, high efficiency and obvious power saving effect. In the second place,PMSM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However, the motors with different rotor magnetic circuit structure have different running performance, control system,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ble place. Therefore, combined with Ansoft finite-element analysis, this paper takes a 55kW-4 motor as an example to give the difference among various rotor magnetic circuit structures.Key words PMSM;rotor magnetic circuit structure;finite-element analysis枢绕组既可以采用集中整距绕组的,也可以采用 分布短距绕组和非常规绕组的。
永磁电机的气 隙大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尺寸,尽管它对这类电 动机的无功电流的影响不如对感应电动机敏感, 但是它对电动机的交、直轴电抗影响很大,进而 影响到电动机的其它性能。
而且,气隙的大小还 对电动机的装配工艺和电动机的杂散损耗有着 较大的影响。
永磁同步电动机与其他电机最主 要的区别是转子磁路结构,下面对其进行详细分 析。
转子磁路结构不同,则电动机的运行性能、 控制系统、制造工艺和适用场所也不同。
按照永 磁体在转子上位置的不同,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转 子磁路结构一般可分为三种:表面式、内置式和 爪极式。
〇引言近年来,随着永磁材料性能的不断提高和完 善,特别是钕铁砸永磁的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的 改善和价格的逐步降低以及电力电子器件的进一 步发展,加上永磁电机研究开发经验的逐步成熟, 除了大力推广和应用已有研究成果,使永磁电机 在国防、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方便获得越来 越广泛的应用外,稀土永磁电机的研究开发进入 一个新的阶段。
永磁同步电动机也由定子、转子和端盖等部 件构成。
定子与普通感应电动机基本相同,也采 用叠片结构以减小电动机运行时的铁耗,转子铁 心可以做成实心的,也可以用叠片叠压而成。
电(EXPLOSION-PROOF ELECTRIC MACHINE)2018年第5期第53卷(总第2〇4« )1结构分类1.1表面式转子磁路结构这种结构中,永磁体通常呈瓦片型,并位于转 子铁心的外表面上,永磁体提供磁路的方向为径向,且永磁体外表面与定子铁心内圆之间一般仅套以起保护作用的非磁性圆筒,或在永磁磁极表面包以无炜玻璃丝带起保护作用。
表面式转子磁路结构又分为凸出式和插入式 两种,对采用稀土永磁的电机来说,由于永磁材料 的相对回复磁导率接近1,所以表面凸出式转子在电磁性能上属于隐极转子磁路结构;而表面插入式转子的相邻两永磁磁极间有着磁导率很大的 铁磁结构,故而在电磁性能上处于凸极转子磁路结构。
1.2内置式转子磁路结构这类结构的永磁体位于转子内部,永磁体外 表面与定子铁心内圆之间(对外转子磁路结构则为永磁体内表面与转子铁心内圆之间)有铁磁物 质制成的极靴,极靴中可以放置铸铝笼或者铜条笼,起阻尼或(和)起动作用,动、稳态性能好,广 泛用于要求有异步起动能力或动态性能高的永磁 同步电动机。
内置式转子内的永磁体受到极靴的 保护,其转子磁路结构的不对称性所产生的磁阻转矩也有助于提高电动机的过载能力和功率密度,而且易于“弱磁”扩散。
按永磁体磁化方向与转子旋转方向的相互关 系,内置式转子的磁路结构又可分为径向式、切向 式和混合式三种。
1.3爪极式转子磁路结构爪极式转子磁路结构通常由两个带爪的法兰 盘和一个圆环形的永磁体构成。
左右法兰盘的爪 数相同,且两者的爪极相互错开,沿_周均匀分布,永磁体轴向充磁,因此左右法兰盘的爪极分别 形成差异,相互错开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磁极。
爪极式结构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性能较低,实际生 产中较少使用。
2性能分析我们利用Ansoft计算软件对永磁同步电动机 进行分析,以55kW-4电机为例,分析了自起动和 变频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
2.1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2.1.1结合Ansoft计算软件,我们对自起动永磁 同步电动机中的“一”字型、“V”字型、“W”型以 及“U”型转子磁路结构分别进行分析,分别得出 永磁同步电动机热负荷、空载反电势、失步转矩倍数、堵转参数、起动参数以及齿槽转矩等性能数据,具体见表1。
表1性能分析参数“_字型“V”字型“W”型“U”型热负荷(A/mm2 ) * ( A/mm)116.88117.4296.1119.36空载反电势(V)359.7365348.4354.9失步转矩倍数2.2 2.1 2.5 1.9堵转转矩倍数4.15 3.7 3.12 3.74堵转电流倍数8.027.58 6.677.46起动时间(S)0.420.50.860.41起动转矩倍数 1.77 1.65 1.38 1.79起动电流倍数3.49 3.6 2.7 3.73齿槽转矩/额定转矩(%)0.0340.0310.0480.022通过结果对比分析我们可知:“W”型转子磁 路结构温升以及过载能力强但起动性能较差、齿 槽转矩较大;“U”型转子磁路结构起动性较好但过载能力差;从性能上综合分析,“一”字型和“V”字型较好,但从工艺角度上分析,“一”字型单 块永磁体尺寸较大,操作困难,故对于自起动永磁 同步电动机来说“V”字型转子磁路结构更好。
2.1.2接下来我们对“V”字型转子磁路结构进行进一步分析,在其余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分 别对气隙大小、“V”型夹角大小以及起动笼的形状进行分析,可得如下结论。
当气隙大小逐渐增加时,电机的空载反电势越来越小,电机的齿槽转矩先是减小但随后又增加,故在气隙达到2倍同规格异步电动机气隙时,电机性能较为优良;由分析可知,当“V”型夹角即 同一极下的两块磁钢所呈夹角角度过小时,电动 机会无法启动,但当夹角越大时所需起动时间越长,故“V”型夹角应在100° ~ 150°之间,此时性能 较好且在工艺上便于镶嵌磁钢;对比矩形起动笼和圆形起动笼永磁电动机性能数据结果可知,矩 形起动笼永磁电动机性能略好于圆形起动笼永磁172018年第5期第53卷(总第204期)(EXPLOSION-PROOF ELECTRIC MACHINE)电动机,但是矩形起动笼对冲片模具耗损较大,使 消除谐波的影响,当偏心距越大时,电机的齿槽转用年限不如圚形起动笼模具,故优先考虑圆形起矩越小,空载反电势越大,但同时,定子的齿磁密动笼。
和轭磁密也越大,故此,在定子磁密饱和前偏心距2.2变频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2.2.1同样结合Ansoft计算软件,我们对变频起 动永磁同步电动机中的“V”字型和表贴式转子磁 路结构分别进行分析,而且我们已知变频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偏心有利于消除谐波和大大降 低齿槽转矩等优点,故本文直接分析“V”字型和 表贴式两种典型转子磁路结构偏心后的性能分析,分别得出永磁同步电动机效率、功率因数、电 密、热负荷、定子齿磁密、定子部磁密、气隙磁密、漏磁系数、空载反电势以及失步转矩倍数等性能数据,具体见表20表2性能分析雜“V”字型表贴式效率(%)96.7397.81功率因数0.9990.992电密(A/mm2) 3.6 3.5热负荷(A/™!2) • (A/1™)9893.38定子齿磁密(T) 1.47 1.58定子轭磁密(T) 1.56 1.65气隙磁密(T)0.950.94漏磁系数1.141空载反电势(V)361.2384.7失步转矩倍数22经对比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尽管表贴式性能 略好于“V”字型,但表贴偏心式转子磁路结构在工艺上非常难加工实现,故综合考虑,“V”字型比 表贴式更实际、更优良。
2.2.2接下来我们对“V”字型转子磁路结构进行进一步分析,在其余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分 别对偏心距大小以及永磁体槽型进行圆角处理进 行分析,可得如下结论。
当我们观察磁密云图时发现,永磁体槽型的尖角处有磁密过高的情况,当将尖角改为圆角后,一方面,此处的磁密大大降低,而且电机的性能没有变化,使得电机整体性能更加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