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区行政服务中心2013年度收支决算总表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2
2013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是东莞加快推进高水平崛起的奋进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着力优环境、上项目、强统筹、抓改革,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创新驱动力持续增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3年东莞生产总值(GDP)5490.02亿元,比上年增长9.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09亿元,下降0.3%;第二产业增加值2518.88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2951.06亿元,增长9.4%。
三大产业比例为0.3:45.9:53.8。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6109元,增长9.4%。
在现代产业中,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942.68亿元,增长17.4%;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716.42亿元,增长8.2%。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0.8%,批发和零售业增长9.8%,住宿和餐饮业增长0.6%,金融业增长18.6%,房地产业增长13.6%,其他服务业增长10.0 %。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9%。
其中居住类上涨2.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3%,衣着类上涨0.5%,食品类上涨3.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4%,烟酒类上涨0.5%,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4.4%。
此外,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6%。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1%。
全年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974.16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9.01亿元,增长14.8%。
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50.73亿元,增长16.8%。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80亿元,公共安全支出33.65亿元,教育支出71.81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53亿元。
全年全市税收总额1085.36亿元,增长15.6%。
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数1.12万人,全年失业人员安置就业人数0.7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7%。
2013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决算表单位:亿元项目预算数决算数决算数为预算数的%决算数为上年决算数的%一、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43804.21 42973.18 98.1106.8 (一)一般性转移支付24538.35 24362.72 99.3113.7 均衡性转移支付9812.25 9812.01 100.0114.3 其中: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423.00 423.00 100.0114.0 产粮大县奖励资金318.25 318.01 99.9115.0 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1525.00 1525.00 100.0141.9 革命老区、民族和边境地区转移支付621.90 621.80100.0111.2 调整工资转移支付2451.22 2429.3499.1102.9 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752.60 752.60 100.0100.0 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194.00 168.00 86.6105.0 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714.00 690.00 96.6113.1 体制结算补助1274.46 1480.01 116.1124.2 工商部门停征两费等转移支付80.00 80.00 100.0100.0基层公检法司转移支付494.60 418.59 84.689.7 义务教育等转移支付1821.19 1663.77 91.4104.4 基本养老金和低保等转移支付4342.51 4316.34 99.4114.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转移支付1662.31 1660.04 99.9156.1 村级公益事业奖补等转移支付317.31 270.22 85.2110.0 (二)专项转移支付19265.86 18610.46 96.699.0 1.一般公共服务259.50 300.10 115.6119.1 其中: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34.00 60.64 178.4222.7发展与改革事务0.40 0.40 100.0100.0 统计信息事务0.02 66.7 税收事务1.38 1.38 100.028.4 审计事务5.37 6.83 127.2127.9人力资源事务109.26 113.01 103.492.6 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69.94 65.05 93.0122.5 知识产权事务1.00 1.00 100.0100.0 工商行政管理事务3.00 5.00 166.792.8 质量技术监督与检验检疫事务16.57 22.28 134.5140.1 档案事务8.89 9.00 101.2118.1 其他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03 1.58 19.781.0 2.国防24.39 24.60 100.999.8 3.公共安全244.88 218.72 89.395.2 其中:武装警察6.71 81.7 公安13.30 88.99 669.191.6检察10.79 111.5 法院34.32 110.0 司法2.99 11.08 370.688.1 其他公共安全支出190.00 2.40 1.364.5 4.教育1189.61 1113.5093.6102.5 普通教育965.22 897.44 93.0102.4职业教育159.35 156.47 98.2108.2 成人教育0.90 150.0 特殊教育9.55 8.55 89.593.3 教师进修及干部继续教育3.00 3.89 129.7112.4 教育费附加安排的支出8.49 4.90 57.786.6 其他教育支出44.00 41.35 94.088.0 5.科学技术68.15 91.47 134.2112.9 其中:基础研究 6.67 379.0 应用研究9.35 17.08 182.792.4 科技条件与服务2.20 4.95 225.083.1 科学技术普及6.10 3.98 65.2100.0 其他科学技术支出0.63 5.23 830.2 6.文化体育与传媒303.65 327.09 107.7108.6 文化13.02 22.57 173.391.1 文物113.86 112.90 99.2102.5 体育5.90 12.05 204.2241.0 广播影视30.90 57.16185.0164.0 新闻出版1.87 1.80 96.310.1 其他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38.10 120.61 87.3111.1 7.社会保障和就业1581.69 1614.63 102.1114.9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事务0.27 民政管理事务 5.27 120.6 企业改革补助39.00 38.75 99.424.5 就业补助472.23 505.52 107.0113.3 抚恤348.09 369.27 106.1123.8 退役安置240.90 267.93111.2100.9 社会福利40.68 37.83 93.068.3 残疾人事业13.76 18.68 135.8201.3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3.88 其他城市生活救助20.00 20.05 100.3100.4 自然灾害生活救助130.00 125.5596.697.4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06.02 其他农村生活救助10.92 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7.03 44.69 16.1237.7 8.医疗卫生858.92 851.53 99.193.5 公立医院175.77 182.16 103.6101.7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78.15 154.35 86.692.0 公共卫生437.23 456.47 104.4115.8 医疗保障56.77 56.57 99.634.6 中医药0.10 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事务 1.45 27.7 其他医疗卫生支出11.00 0.43 3.970.5 9.节能环保2007.57 1703.67 84.988.1 污染防治288.80 314.84 109.0105.5 自然生态保护82.83 83.03 100.2134.0 天然林保护138.54 138.02 99.699.9 退耕还林296.12 277.48 93.799.0 风沙荒漠治理38.00 37.68 99.2107.7 退牧还草20.00 19.72 98.699.9 能源节约利用670.70 447.0466.775.2 污染减排204.63 169.90 83.065.1 可再生能源171.00 133.71 78.281.8 资源综合利用88.95 82.25 92.5100.1 其他节能环保支出8.00 10.城乡社区事务188.00 108.73 57.825.4 城乡社区管理事务 1.96 49.0 城乡社区规划与管理1.00 0.30 30.0100.0 城乡社区公共设施185.00 106.47 57.625.2 其他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0011.农林水事务5406.70 5208.25 96.399.2 农业2620.37 2506.29 95.6101.0 林业440.73 377.7485.7109.0 水利1338.08 1342.05 100.382.3 扶贫441.43 459.52 104.1111.3 农业综合开发313.80 312.60 99.6112.6 促进金融支农支出62.20其他农林水事务支出252.29 147.85 58.6149.3 12.交通运输3487.42 3416.17 98.0110.0 其中:公路水路运输368.80 371.86 100.8112.5 铁路运输0.54 0.54 100.0100.0 石油价格改革对交通运输的补贴730.00 651.24 89.2105.0 车辆购置税支出2359.08 2378.89 100.8111.5 其他交通运输支出15.00 13.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515.40 475.26 92.298.1 其中:资源勘探开发和服务支出7.00 6.32 90.389.5 电力监管支出45.60 27.65 60.6107.0 工业和信息产业监管支出10.00 10.43 104.383.6 安全生产监管37.00 43.07 116.4114.7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管理支出120.80 115.25 95.4103.1 其他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173.00 164.49 95.178.6 14.商业服务业等事务474.91 444.77 93.798.7 商业流通事务310.41 294.94 95.094.4 旅游业管理与服务支出18.00 17.74 98.697.7 涉外发展服务支出120.50 113.45 94.1104.8 其他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26.00 18.64 71.7156.1 15.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0.62 1.316.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9.35 19.9 17.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181.36 224.40 123.7125.3 国土资源事务152.57 193.76 127.0130.0 海洋管理事务26.00 26.09 100.392.7 测绘事务0.80 2.28 285.0292.3地震事务0.14 气象事务1.99 2.13107.0190.2 18.住房保障支出1859.68 1916.21 103.087.5 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1845.68 1906.96 103.388.0 住房改革支出10.00 9.25 92.546.4城乡社区住宅4.00 19.粮油物资储备事务380.99 361.24 94.8104.7 其中:粮油事务351.33 324.82 92.5100.6 物资事务1.00 1.14 114.0 粮油储备16.00 24.93 155.8214.5 20.其他支出233.04 200.15 85.9376.6二、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5052.79 5046.74 99.998.4 增值税和消费税返还3967.00 3965.73 100.0101.8 所得税基数返还910.19 910.19 100.0100.0 成品油税费改革税收返还1531.10 1531.10 100.0100.0 地方上解-1355.50 -1360.28 100.4112.4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48857.00 48019.92 98.3105.9。
2013年北京市东城区社会发展情况2013年,东城区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就业与社会保障、居民生活、园林绿化与环境保护、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取得新成效,社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
一、年末常住人口数微增2013年末,东城区常住人口90.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万人。
其中,常住外来人口21.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3.1%。
常住人口出生率10.55‰,死亡率5.53‰,自然增长率5.02‰。
常住人口密度为2.2万人/平方公里,与上年基本持平。
2013年末,全区户籍人口9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176人。
户籍人口中,男性48.16万人,女性49.24万人,计划生育率为98.69%。
二、城镇登记失业率同比下降,社保基金保持快速增长2013年,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78%,比2012年下降0.01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为72.38%,年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423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905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8420 人。
2013年,全区五险基金累计收缴178.13亿元,比上年增长19.96%;累计支付171.51亿元,增长20.03%。
其中,养老保险基金收缴102.76亿元,增长21.06%;支付85.43亿元,增长13.34%。
失业保险基金收缴4.91亿元,比2012年增长20.14%;支付2.07亿元,下降11.99%。
工伤保险基金收缴2.07亿元,比上年增长24.20%;支付0.67亿元,增长4.85%。
生育保险基金收缴3.59亿元,增长25.38%;支付3.58亿元,增长57.64%。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缴64.80亿元,比上年增长17.85%;支付79.77亿元,增长28.13%。
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高2013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676元,比上年增长8.1%;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6994元,比上年增长4.3%;恩格尔系数为33.6%。
2013年,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中,食品支出9081元,比上年增长2.1%;衣着支出2766元,比上年增长2.3%;居住支出2071元,比上年增长8.1%;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2236元,比上年增长33.9%;医疗保健支出1742元,比上年增长1.1%;交通和通信支出3708元,比上年增长1.6%;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3760元,比上年下降6.1%;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1631元,比上年增长22.1%。
秦皇岛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秦皇岛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秦皇岛调查队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强开放、稳增长、调结构、攻重点、抓改革、惠民生、优环境作为基本着力点,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重点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安全稳定、发展环境“五大百日会战”,努力克服和缓解国际经济深度调整、国外需求缓慢复苏、国内产能过剩、结构性矛盾突出所带来的经济缓行压力,全市经济运行基本平稳,结构调整取得一定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一、综合总体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68.75亿元,比上年增长7.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1.46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447.57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549.72亿元,增长7.9%。
从对全市经济的贡献情况看,第三产业贡献率最高,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低速增长是制约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次产业之比为14.7︰38.3︰47.0。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38530元,增长6.3%,按现行汇率计算折合6221美元。
图1 2009—2013年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亿元)6810121416%财政收支实现小幅增长。
2013年全市累计实现全部财政收入197.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
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9.50亿元,增长0.8%。
其中各项税收收入84.82亿元,增长0.3%;税收收入占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7.5%。
全市财政支出293.02亿元,增长3.1%。
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0.32亿元,增长0.2%。
财政支出结构有所调整,重点事业法定支出、民生刚性支出、重大项目支出等实现较快增长,城乡社区事务、科技、交通运输、农林水事务以及社会保障及就业支出分别增长15.9%、16.0%、6.9%、7.1%和8.6%。
2013年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年度报告(图)近日,房讯网联合中国写字楼研究中心(CORC)发布《2013年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年度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北京写字楼市场平均售价38033元/平方米(建筑面积报价),与2012年同比上涨12.9%;平均租金305元人民币/平方米/月(建筑面积报价),与2012年同比下降6.2%;平均空置率11.6%,与2012年同比上升18.3%。
概览宏观经济根据《北京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00.6亿元,比上年增长7.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8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4352.3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14986.5亿元,增长7.6%。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3213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5052美元)。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8:22.7:76.5变为0.8:22.3:76.9。
全年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406.7亿元,比上年增长9.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3%,与上年持平。
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327亿元,增长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8%,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811.8亿元,增长10.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3%,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32.2亿元,比上年增长8.8%。
其中,国有控股单位完成投资4156.8亿元,比上年增长4.6%;民间投资完成241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分城乡看,城镇投资6352.6亿元,增长8.5%;农村投资679.6亿元,增长11.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75.5亿元,增长20.6%;第二产业投资755亿元,增长4.9%,其中工业投资747.3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投资6101.7亿元,增长9%。
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785.7亿元,下降0.2%,主要投向交通运输和公共服务业,其中交通运输投资664.5亿元,所占比重为37.2%,公共服务业投资451.3亿元,所占比重为25.3%。
2013年成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紧紧围绕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和实施“五大兴市战略”等决策部署,坚持“做大总量、提速转型、争先进位”的总体思路,加快建设全域城市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中西部综合实力一流城区”,实现了经济较快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合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全年全区GDP(地区生产总值)达60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2亿元,下降21.7%;第二产业增加值155.6亿元,增长2.9%;第三产业增加值448.7亿元,增长9%。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1%、11.6%、88.5%,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0.0%:25.8%:74.2%。
全区全口径财政总收入达到115.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56.7亿元。
民营经济较快发展。
全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94.1亿元,同比增长9.3%,占GDP比重达48.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0.7%。
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完成增加值252.6亿元,增长8.7%;外资经济完成增加值16.8亿元,增长9%;港澳台经济完成增加值24.7亿元,增长16.1%。
其中:第二产业实现民营增加值69.8亿元,增长4.6%;第三产业实现民营增加值224.3亿元,增长11%。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农业生产继续呈现下降趋势。
2013年,农、林、牧、渔总产值0.38(现价)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0.19亿元。
全区粮食总产量377吨。
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如下:2013年比上年增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399.8公顷 -20.1其中:粮食播种面积 52.1公顷 -29.2蔬菜播种面积 347.7公顷 -18.5粮食总产量 377吨 -30.2蔬菜总产量 9617吨 -18.2生猪出栏 7932头 -38.1肉类总产量 734吨 -29.7其中:猪肉 535吨 -40.1牛奶产量 51吨 4.1禽蛋产量 119吨 -47.8全区全年农村用电量7960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0.3%;农用薄膜使用量1吨;农用化肥使用量(折纯)200吨。
关于民办非企业单位、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办理地点变更的重要通知为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方便相对人的服务宗旨,我中心特对我市的四类组织机构即民办非企业单位、律师事务所(分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宗教活动场所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办理地点进行调整。
具体调整如下:自2011年1月1日起,由区县级批准部门批准设立和管理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律师事务所(分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宗教活动场所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登记、变更、延期、年度验证、注销等手续的办理地点由北京市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东城区和平里东街20号)调整到各自所在区县的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
办理时应提交的材料和办理要求不变。
各区县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办公地址详见附件。
咨询电话:12365(人工)、16800365(语音)附件:北京市各区、县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办公地址北京市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二十日附件:北京市各区、县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办公地址关于我市工会法人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办理地点变更的重要通知为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方便相对人的服务宗旨,我中心特对我市工会法人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办理地点进行调整。
具体调整如下:自2011年7月11日起,我市工会法人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登记、变更、延期、年度验证、注销等手续的办理地点由北京市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东城区和平里东街20号)调整到《工会法人资格证书》上登记的地址所在区县的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
办理时应提交的材料和办理要求不变。
各区县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办公地址详见附件。
咨询电话:12365(人工)、16800365(语音)附件:北京市各区、县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办公地址北京市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九日附件:北京市各区、县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办公地址。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发现主要问题定性及处理处罚依据参考(2015年修订)一、预算编制(一)收入预算编制典型行为及违规事实:1.收入预算编制不完整。
未合理、充分、准确地预计有关收入,主要是利息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等未准确预计,也未编入预算;2.编制部门预算未考虑以前年度结余、事业基金;3.非财政补助收入等增减变化未按规定履行有关手续,也未调整相应支出预算。
定性依据:1.《北京市财政局关于编制2014年市级部门预算的通知》(京财预[2013]2025号)四(一)“……各部门应按照综合预算原则,将部门的各项收入全部列入部门预算。
各部门应根据2013年收入预计情况和下一年收入增减变动因素,测算2014年的各项收入(不含税收)来源,各项收入要做到充分、合理预计,力求准确。
”2.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性结余资金管理办法》(京财预[2013]2024号)第六条(一)“编制下年度部门预算时,实有账户基本支出结余、项目支出净结余资金要全额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
”和第七条(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按照不低于一般基金时点数20%的比例编制下年度部门预算,补充单位收入,具体比例由主管部门商市财政局确定。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下年度部门预算时,一般基金补充单位收入的具体比例由主管部门商市财政局确定。
”3.《北京市财政局关于编制2014年市级部门预算的通知》(京财预[2013]2025号)四(一)“……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财政补助收入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以外部分的预算需要调增或者调减的,由单位自行调整并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
收入预算调整后,相应调增或者调减支出预算。
”(二)基本支出预算编制典型行为及违规事实:1.虚报人数,造成多申领人员经费预算;2.虚报办公用房面积、车辆数量等,造成多申领公用经费预算。
定性依据:1.《北京市财政局关于编制2014年市级部门预算的通知》(京财预[2013]2025号)四(二)1.(1)“人员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