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鸡舞镜的成语故事
- 格式:doc
- 大小:0.99 KB
- 文档页数:1
成语故事:山鸡舞镜范文一:我小时候听到过一个叫“山鸡舞镜”的成语,后来才知道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相传有一只山鸡不爱忠实于自己的模样,总是看着身边的小鸟,嫉妒它们的美丽。
有一天,山鸡终于觉悟了:自己也想变得美丽。
于是,它寻找了一面镜子,想在镜子前练习舞蹈,因为只有舞姿优美,才能让自己更加美丽。
山鸡无限练习,直到成功为止。
可是,当它看到自己在镜子里做出美妙舞姿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丑陋不堪。
山鸡非常沮丧,一度灰心丧气。
当它再度寻找镜子时,早已经找不到了。
山鸡意识到,自己要有自信,不一定非要变得美丽才能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重要的是内心的美丽。
这个成语的寓意是,我们应该有自信,不要让自己的外表成为我们的主要依赖。
我们应该更关注自己的品德和性格而不是外在美的东西。
写作重点:1)介绍成语的故事;2)阐述成语的寓意;3)强调正面价值观。
用词分析:经过精心挑选的词语,如“模样”、“嫉妒”、“意识到”、“焦点”等,意境优美。
同时,通过用语的简明直白,使得文章容易被理解。
范文二:在古代,有一只山鸡不想接受自己的模样,总是嫉妒小鸟们的美丽。
不久之后,它终于开始认识到,自己也想变得美丽。
于是,它开始练习舞蹈,以期以美妙的舞姿和欣慰的心情来磨砺自己。
可是,每次看到自己在镜子里的反射,山鸡都不能忍受它那无趣的模样。
当它第二次去寻找镜子时,却发现,在充满崎岖的山路上,远离了它的巢穴,它迷路了。
山鸡终于醒悟,发现自己的局限,并感到十分颓丧。
但在生活中体验到以内养外的实践后,它变得自信、积极。
它发现自己有别样的魅力,并不需要炫耀或靠外在装饰来获得别人的关注。
这个成语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不应该过分依赖外表来获得别人的关注。
与此同时,无论外表是什么,我们都有吸引人的地方,重要的是要发现和发挥它们。
写作重点:1)介绍成语的故事;2)从故事中得出寓意;3)掌握正确的人生态度。
用词分析:用词中的“模样”、“嫉妒”、“魅力”、“装饰”等词汇使文章更有亲和力。
一年级作文山鸡舞镜山鸡舞镜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据说这个故事当年是发生在南方一个美丽的山脉中。
传说,那里的山鸡非常喜欢看自己的样子,经常在山林间寻找能够反射自己形象的静水。
有一天,一只山鸡在巡山时,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东西。
它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镜子!山鸡对着镜子看了看,发现自己的样子非常漂亮,于是它就开始在镜子前舞蹈了起来。
山鸡舞得非常高兴,像是迷恋一样,它一直舞到太阳西下,才驻足而去。
慢慢地,山鸡舞镜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山脉。
其他的山鸡们也纷纷赶来观看自己在镜子中的样子,也纷纷开始在镜子前舞蹈。
山脉的深处瞬间变成了一个大型的舞会场,庆祝的声音不绝于耳。
而镜子也成了山鸡们最宝贵的东西。
很多时间过去了,山鸡们渐渐发现了一个问题――早晚的时候,镜子中没有自己的影子,它变得非常单调乏味。
于是,山鸡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每天早上第一缕阳光照在镜子上时,山鸡们将会在镜子前舞蹈,而其他时间则去做其他的事情。
山鸡们开始按照新的规定行事。
每天当太阳升起时,它们就聚集在镜子前,开心地舞蹈。
这一幕吸引了很多的游客,他们都觉得山鸡们的舞蹈非常美丽。
于是,镜子附近也渐渐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看山鸡们的舞蹈。
山鸡们过于依赖镜子,有的山鸡甚至一整天都守在镜子前不愿离开。
这样一来,山鸡们就没有时间去寻找食物和喝水了,他们的健康也渐渐受到了影响。
山鸡们的生命力越来越弱,有的甚至不得不离开镜子找食物,这样一来,它们就无法享受到舞蹈的乐趣了。
山鸡们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它们决定不再依赖镜子,在健康的条件下去舞蹈,也去寻找更多的美丽事物。
从那以后,山鸡们像往常一样巡山、觅食,只是在太阳升起时,它们会聚集在一起,开心地跳舞。
山鸡们渐渐在人们心中树立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形象,成为了勇敢、努力和快乐的象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与其依赖别人或物品,不如依赖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山鸡舞镜成语故事
曹操有个小儿子叫曹冲,从小聪明过人。
曹操非凡宠爱他,想立他为继续人。
有一年,南方献给曹操一只极漂亮的山鸡,可是它在殿堂上不肯鸣舞。
众人束手无策,认为请曹冲来也许有规定。
为什么这五六岁的孩子受人重视呢?前不久,孙权送来一头大象,北方人从未见过,很想知道它的重量,就是没法称。
曹冲在边上如此这般说了一通,曹操觉得很有道理,就吩咐按曹冲的规定去称。
曹冲命人把大象牵到空船上,看船吃水有多深,在船舷两边刻上记号。
然后把大象牵上岸去,再拿粮包、石头装到船上,装到刻记号的地方为止。
曹冲再让人把船上的粮包、石头分别点数,过称。
这些东西的总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现在曹冲被请到殿堂上,他一看到山鸡,就命人取一面铜镜来。
山鸡在铜镜前看到自己漂亮的形体,仿佛置身于明净的湖面,居然连连欢叫、翩翩起舞。
山鸡越舞越自得,竟不知停歇,直至倒地死去。
成语“山鸡舞镜”比喻顾影自怜,自鸣自得。
可惜,聪颖无比的曹冲只活到13岁便死了。
曹操痛悼爱子早亡,失去了理想的继续人。
1。
【成语故事】山鸡舞镜
从前,有一个山村,村子里住着一群山鸡,它们每天都在山林中觅食,过着自由自在
的生活。
有一天,一只山鸡在山林中捡到了一面明亮的镜子,它对着镜子,觉得非常好奇,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它认为镜子里的鸟是另一个世界里的山鸡,它对着镜子舞蹈,想要
和镜子里的鸟交流。
但镜子里的鸟总是和它做着相同的动作,它感到非常困惑,不知道镜
中的鸟是不是也在模仿它。
直到太阳落山,明亮的光亮消失了,山鸡才离开那面镜子,然
后再也不敢接近了。
第二天,另外一只山鸡发现了这面镜子,也对着镜子眼前开始表演,它觉得自己在镜
子里面表演的是多么优美,但随后心里也想:“这样的世界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呢?”最后
它也离开了这面镜子。
再后来,这面镜子被一只狐狸看到了,它同样陶醉在那面镜子中,觉得自己在镜子里
的样子非常好看,并且看着镜子里的狐狸做出来的动作也很深有感触。
但最后它也慢慢地
离开了这个镜子。
从此之后,村里的动物们都不再接近这面镜子,他们认为镜子里的动物并非真实,只
是一个虚幻的幻影。
故事告诉我们,山鸡并不明白镜中的鸟儿只是镜面的反射,狐狸们却赤身裸体的陶醉
在自己的美,都是因为他们不理解,阿Q说接受镜子中的自己和虚拟的世界,确实挺好,
但它们忘了,那只是一个倒影。
我们宁可相信,坦诚待自己,做真实的自己,而不是在那个所谓的虚幻的镜中赞美自己。
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变得更加真实和美好。
神话故事的成语故事【推荐】神话故事中充满神奇的幻想,它把原始劳动者的愿望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
下面我们为你带来神话故事的成语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神话故事的成语篇二:山鸡舞镜操有个小儿子叫曹冲,从小聪明过人。
曹操特别宠爱他,想立他为继承人。
有一年,南方献给曹操一只极美丽的山鸡,可是它在殿堂上不肯鸣舞。
众人束手无策,认为请曹冲来也许有办法。
为什么这五六岁的孩子受人器重呢?前不久,孙权送来一头大象,北方人从未见过,很想知道它的重量,就是没法称。
曹冲在边上如此这般说了一通,曹操觉得很有道理,就吩咐按曹冲的办法去称。
曹冲命人把大象牵到空船上,看船吃水有多深,在船舷两边刻上记号。
然后把大象牵上岸去,再拿粮包、石头装到船上,装到刻记号的地方为止。
曹冲再让人把船上的粮包、石头分别点数,过称。
这些东西的总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现在曹冲被请到殿堂上,他一看到山鸡,就命人取一面铜镜来。
山鸡在铜镜前看到自己美丽的形体,仿佛置身于明净的湖面,居然连连欢叫、翩翩起舞。
山鸡越舞越得意,竟不知停歇,直至倒地死去。
成语“山鸡舞镜”比喻顾影自怜,自鸣得意。
可惜,聪颖无比的曹冲只活到13岁便死了。
曹操痛悼爱子早亡,失去了理想的继承人。
神话故事的成语篇二:天女散花传说,佛教的传播居士有一天正给众人讲佛经,宣佛法,他旁边侍立着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都是佛祖释加牟尼的大弟子,其余弟子也围坐四周,虔诚听讲,并不时发问,他们的声音传到了天上,被聪明漂亮的天女听到了,她拨开浮云看到下面情景,就想:我不妨测试一下,看维摩的佛法和他弟子们的道行如何。
于是天女便飞到天国的花园里,摘了些天花来。
她顺手撸下天花的花瓣,揣在衣兜里,待飞到他们头顶时,便把花瓣朝众人身上撒去。
佛教有个规矩,修行时必定要六根清净,如果在人世间的各种欲望还未斩断的话,就算没有修到正果,必须继续修炼。
天花花瓣撒落在人身上,如果经过人身而飘洒开去,就说明这人一心向着佛祖,有道行;如果花瓣附身,粘住不飞,那就说明这人佛心不坚定。
一年级作文山鸡舞镜山鸡是一种生活在高山地区的野生鸟类,它们身形矮小,长相可爱,羽毛呈现出斑驳的色彩,让人眼前一亮。
山鸡的特点是善于舞蹈,尤其擅长舞蹈中的一个动作——镜。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述一只山鸡的故事——《山鸡舞镜》。
从前,有一只名叫小傻的山鸡,外表看起来有些傻傻的样子,可实际上,它可是个舞蹈小能手呢。
每天,小傻都会在一片绿草地上尽情舞蹈,它的舞蹈姿势优美,动作熟练,尤其是那个镜动作,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小傻的舞蹈天赋很快传遍了整个森林。
有一天,一个叫大狼的坏蛋听说了小傻的舞蹈技巧,就想把小傻抓来展示给自己的朋友们看,独占所有的掌声和赞美。
于是,大狼设计了一个陷阱,把小傻给困住了。
小傻被关在大狼的洞穴里,它感到很害怕,想念自由的舞蹈场地。
它不甘心成为大狼的玩物,忍受着困苦的生活。
渐渐地,小傻开始担心自己会忘记舞蹈的原本快乐,忘记那个让自己快乐的舞蹈中最重要的动作——镜。
于是,它开始努力想着办法,尽早逃离大狼的魔掌。
有一天,在小傻的洞穴门口,一只跳蚤路过,它问小傻:“你为什么不展示你的舞蹈呢?那可是你最擅长的事情,也是你最快乐的时候。
”小傻犹豫了一下,然后坚定地说:“我担心我会忘记镜这个动作,我不想忘记我自己最喜欢的舞蹈。
”跳蚤听了小傻的话,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然后告诉小傻一个方法:“你可以试试在你的记忆中想象出你最喜欢的舞蹈场地,在那个场地上尽情地跳一次,记住那个平常给你最大的快乐感觉。
只要你坚持练习,你就不会忘记镜这个动作,因为它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你的记忆里。
”小傻听了跳蚤的劝告,感到非常开心,它立刻按照跳蚤的指示,开始了记忆中的舞蹈练习。
它在记忆中的那片绿草地上尽情舞蹈,心情愉快,动作灵活,每次跳的都是那个让人叹为观止的镜动作。
终于有一天,小傻的记忆练习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它翻过了高墙逃离了洞穴。
回到了熟悉的舞蹈场地,小傻感叹道:“原来快乐不仅来自舞蹈本身,也来自于对自己记忆的回忆。
在自己记忆中保持对快乐的追求,就是保护自己一直快乐的方法。
【成语故事】山鸡舞镜
在古代,有一个小山村,村里的人都非常喜欢欣赏秋天的群鸟飞舞,尤其是山鸡。
每
到秋天,山鸡们就开始在田野上翩翩起舞,这一幕美景吸引了村里许多人。
有一年,村里的一个年轻人非常喜欢观察山鸡的舞蹈,他想要更好的欣赏山鸡的舞姿,于是他开发了一种特殊的方法,那就是安装了一面大镜子放在田间,这样他就可以站在远处,透过镜子欣赏山鸡的精彩表演。
一天,他站在远处欣赏山鸡的舞蹈,发现一个山鸡特别热爱舞蹈,它翩翩起舞的时候,非常专注,仿佛整个世界都只有它一个。
年轻人被这只山鸡深深吸引,决定用自己开发的
方法来记录下山鸡的精彩表演。
然而,这时突然一只老鹰出现,老鹰向山鸡扑来。
山鸡面对老鹰并没有惊慌失措,它
悠然自得地绕过了老鹰,继续舞蹈。
年轻人看见这一幕,非常感动,他知道山鸡的舞蹈中
有一种深刻的文化内涵——临危不惧,勇往直前。
从那一天起,年轻人每天都会来到田野上,透过镜子观察山鸡翩翩起舞的风采。
他也
通过这种方法,深入了解了山鸡文化的内涵,锤炼了自己的意志和勇气,成为了一个成熟、自信的人。
后来,这个年轻人被人们称为“山鸡舞镜”,他的名字成了一个成语,形容人们透过
观察他人而得到启迪,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用心观察,总能从
身边的生活中学到许多东西,并从中汲取力量。
关于鸡的成语典故1.山鸡舞镜又叫山鸡起舞,典出《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
魏武时,南方献之,帝欲其鸣舞无由。
公子苍舒令置大镜其前,鸡鉴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
”三国时,曹植有一子名曹冲,年岁尚幼,已聪惠无比,有成人之智。
一日,南方遣人送来一珍禽名“山鸡”。
此“山鸡”喜在清晰之水旁,见水中自影而起舞。
曹操无法使之在殿上表演。
年仅五六岁之幼童曹冲思得一法,命人取来大镜,置于山鸡之前。
山鸡自镜中见其美丽之身影,仿佛身临水旁,得意忘形而翩翩起舞。
越舞越有力,不肯休止,终于精疲力竭而死。
“山鸡舞镜”原指山鸡对镜起舞。
后喻顾影自怜,自我陶醉,自我欣赏,常用此语。
2呆若木鸡这一成语与斗鸡有关,语出《庄子》和《列子》。
据传,周宣王醉心斗鸡,纪子是一个出名的斗鸡专家,被命去负责饲养斗鸡。
10天后,宣王催问道:“训练成了吗?”纪子说:“还不行,它一看见别的鸡,或听到别的鸡叫,就跃跃欲试。
”又过了10天,宣王问训练好了没有,纪子说:“还不行,心神还相当活跃,火气还没有消退。
”再过了10天,宣王又说道:“怎么样?难道还没训练好吗?”纪子说:“现在差不多了,自傲没有了,心神也安定了,虽然别的鸡叫,它也好像没有听到似的,毫无反应,不论遇见什么突然的情况它都不动、不惊,看起来真像木鸡一样。
这样的斗鸡,才算训练到家了,别的斗鸡一看见它,准会转身就逃,斗也不敢斗。
”宣王于是去看鸡的情况,果然呆若木鸡,不为外面光洁声音所动,可是它的精神凝聚在内,别的鸡都不敢和它应战,看见它就走开了。
“呆若木鸡”本来比喻精神内敛、修养到家。
后来“呆若木鸡”的意义演变为比喻人呆木不灵,失去知觉的样子,或形容人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3牛鼎烹鸡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边让传》,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小汁则熬而不可熟。
东汉末年,在陈留地方有位叫边让的人,很出名气。
大将军何进便将他招来,命他作令史官。
朝廷的议郎蔡邕听说边让在何进那里,心想:“边让这个人才学不凡,应该做更高一些的官。
鸡的成语故事(优秀7篇)牛鼎烹鸡篇一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边让传》,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小汁则熬而不可熟。
东汉末年,在陈留地方有位叫边让的人,很有名气。
大将军何进便将他招来,命他作令史官。
朝廷的议郎蔡邕听说边让在何进那里,心想:“边让这个人才学不凡,应该做更高一些的官。
”便亲自到何进家里去,劝说他把边让推荐出去,让他担任再大些的官。
蔡邕说:“我看边让这个人,真是才能超群呀,他聪明贤智,心通性达,非礼不动,非法不言,实在是难得的奇才啊。
俗语说,‘用煮牛的大锅来煮一只小鸡,水放多了,味道没了,就不好吃了;水放少了,则煮不熟,更不能吃了。
’这说的是大器小用,所以是不相宜的。
我现在忧虑的是,这个煮牛的大锅没有用来煮牛,希望将军仔细考虑一下,给边让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
”“牛鼎烹鸡”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对有才的人使用不当,大材小用。
鹤立鸡群篇二鹤代表高雅,鸡意谓平庸。
鹤立鸡群,当然超乎脱俗了。
这说的是晋代嵇绍的事。
嵇绍是魏晋之际“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儿子,他体态魁伟,聪明英俊,在同伴中非常突出。
晋惠帝时,嵇绍官为侍中。
当时正面临“八王之乱”,嵇绍对皇帝始终非常忠诚。
有一次都城发生变乱,形势严峻,嵇绍奋不顾身奔进官去。
守卫宫门的侍卫张弓搭箭,准备射他。
侍卫官望见嵇绍正气凛然的模样,连忙阻止侍卫,并把弓上的箭抢了下来。
不久京城又发生变乱,嵇绍跟随晋惠帝,出兵迎战于汤阳,不幸战败,将士死伤逃亡无数,只有嵇绍始终保护着惠帝,不离左右。
敌方的飞箭,像雨点般射过来,嵇绍身中数箭,鲜血直流,滴在惠帝的御袍上。
嵇绍就这样阵亡了。
事后惠帝的侍从要洗去御袍上的血迹,惠帝说:“别洗别洗,这是嵇侍中的血啊!”嵇绍在世时,有一次有人对王戌说:“昨天在众人中见到嵇绍,气宇轩昂如同野鹤立鸡群之中。
”后来就用“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山鸡舞镜篇三又叫山鸡起舞,典出《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
【成语故事】山鸡舞镜在古代有一只非常聪明的山鸡,它有着一副鲜艳美丽的羽毛。
一天,山鸡遇见了一只巧妙的老虎,老虎看见山鸡如此美丽,便说:“山鸡啊,你的羽毛真漂亮啊!你看,我这条身躯和褐色的皮毛,真是不怎么样啊!”山鸡冲老虎颔首一笑,“老虎兄,真的吗?我倒觉得你那硕大的身体和皮毛才是多么威风啊!”老虎摇摇头说:“你看我只会吓唬人,又不会自娱自乐,羡慕死你了!”山鸡忍不住笑出声来。
山鸡心中忽然涌现出一个念头,便对老虎说:“我能否给你一个机会,让你看看其他的自然界的美丽?”老虎微微一笑说:“好啊,你给我看看吧!”于是,山鸡花了好些时间,终于找到了一面流水中的倒影,并将它带给老虎看。
老虎看着湖中的倒影,惊叹道:“嗯?还能有这种美丽?我一直以为我是最酷的了,原来还有比我更美的东西啊!”老虎不自觉地爱上了湖中的倒影,以为它就是世界上最美的东西。
此时山鸡告辞,想着:“老虎终于把目光投向别的地方了,也算是终于解脱了。
”过了不久,山鸡却在山上的池塘边看见了一面明亮的镜子。
山鸡立即想起了老虎,于是便悄悄地把镜子搬到老虎身边。
老虎看见镜子中那只虎头凶恶的自己,顿时被美的刺激得气得直叫道:“这是什么东西?这么威风,怎么可能有人比我更狠啊!让我亲自去把那个老虎给找出来,让我吃了它!”老虎转身去寻找镜子中的老虎,山鸡则趁机带领其他动物逃出虎口。
老虎去找镜中的老虎,却怎么也找不到,最后还被自己吓得不敢再找。
老虎悔恨不已,对自己的愚蠢感到非常可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看起来很自豪的东西,可能在别人眼里只是很平常。
同样的,有时候我们看起来很平常的东西,也可能在别人眼里是非常美丽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和特长,不必和别人比较。
要懂得欣赏和珍惜自己的价值,不要因为别人的眼光而迷失自己。
关于山鸡舞镜的成语故事
【成语】:山鸡舞镜
【拼音】: shān jī wǔ jìng
【解释】:山鸡对镜起舞。
比喻自我欣赏。
【成语故事】:
曹操有个小儿子叫曹冲,从小聪明过人。
曹操特别宠爱他,想立他为继承人。
有一年,南方献给曹操一只极美丽的山鸡,可是它在殿堂上不肯鸣舞。
众人束手无策,认为请曹冲来也许有办法。
为什么这五六岁的孩子受人器重呢?前不久,孙权送来一头大象,北方人从未见过,很想知道它的重量,就是没法称。
曹冲在边上如此这般说了一通,曹操觉得很有道理,就吩咐按曹冲的办法去称。
曹冲命人把大象牵到空船上,看船吃水有多深,在船舷两边刻上记号。
然后把大象牵上岸去,再拿粮包、石头装到船上,装到刻记号的地方为止。
曹冲再让人把船上的粮包、石头分别点数,过称。
这些东西的总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现在曹冲被请到殿堂上,他一看到山鸡,就命人取一面铜镜来。
山鸡在铜镜前看到自己美丽的形体,仿佛置身于明净的湖面,居然连连欢叫、翩翩起舞。
山鸡越舞越得意,竟不知停歇,直至倒地死去。
成语山鸡舞镜比喻顾影自怜,自鸣得意。
可惜,聪颖无比的曹冲只活到13岁便死了。
曹操痛悼爱子早亡,失去了理想的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