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庄村龚沟玉米 (2)
- 格式:xls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摘要:通过不同品种试验,比较不同品种的生育期,产量,抗性,品质,从而选出当地主栽品种。
关健词:玉米;大垄园区;品种;对比试验;总结1 试验目的通过品种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于我市玉米大垄双行栽培的熟期适宜、抗性强、商品性好、丰产的玉米主栽品种,推进我市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的实施进程。
2 试验材料与方法1)供试作物:春玉米。
2)供试品种:东农255、辽禾6、德玉3号、鹏玉2号、苏单1号、丰禾6、天农9、登海哈1号、京华8号、郑单958、东方红1号。
3)试验设计与方法:本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不设重复,顺序排列,共11个处理,前8个处理6垄区,后3个处理为5垄区。
垄距110 cm,垄上种植双行,垄长50 m,前8个处理每个处理面积333.33 m2,后3个处理每个处理面积为266.67 m2,品种试验区面积3 466.67 m2。
4)试验处理。
处理1:东农255。
3 500株/667m2,株距34 cm。
处理2:辽禾6。
3 500株/667m2,株距34 cm。
处理3:德玉3号。
3 500株/667m2,株距34 cm。
处理4:鹏玉2号。
3 500株/667m2,株距34 cm。
处理5:苏单1号。
4 000株/667m2,株距30 cm。
处理6:丰禾6。
4 000株/667m2,株距30 cm。
处理7:天农9。
4 000株/667m2,株距30 cm。
处理8:登海哈1号。
4 500株/667m2,株距27 cm。
处理9:京华8号。
4 500株/667m2,株距27 cm。
处理10:郑单958。
4 500株/667m2,株距27 cm。
处理11:东方红1号。
5 000株/667m2,株距24 cm。
3 试验基本情况3.1 试验地点本试验落实在肇东市五里明镇东升村玉米综合技术示范园区,试验地块位于王信屯大排地,由融慧公司经营管理。
3.2 土壤条件试验地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南北走向,排灌条件良好,前茬为玉米,土壤有机质35.7 g/kg,碱解氮134.9 mg/kg,有效磷26.5 mg/kg,有效钾153.4 mg/kg,pH值为7.24。
玉米110厘米大垄高台双行密植通透栽培技术为学习借鉴绥棱农场集约规模经营、应用现代大型农机具、推广与之相配套的农业新技术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思路、新作法,结合我县生产实际,特制订2012年玉米110厘米大垄高台双行密植通透栽培技术方案。
一、准备期1、选茬:选茬不要选择前茬使用高残留的农药如豆磺隆、氟磺胺草瞇,慎重选择使用过普施特、广灭灵的地块,由于连年过量使用, 玉米苗期易发生白苗、紫苗药害。
玉米适应性强,一般地块都可以种植。
2、整地:没有深翻基础的,用大马力牵引七锋犁进行32厘米深翻,用重耙耙细耙平然后起垄,有深翻基础的,可用大马力拖拉机牵引复式联合整地机一次完成深松35厘米、耙茬18-20厘米和碎土作业。
3、秋起垄:秋起垄标准垄宽110厘米,垄台高20厘米,垄台宽70厘米,垄面平整无坷垃。
4、种子选择:四海店镇、阁山永青旱田科技园区可选择德美亚一号;靠山乡玉米示范园区、克音玉米高产创建区、阁山场县共建玉米种植示范区可选用哲单37、绿单2、垦单13。
要求芽率大于95%。
清除杂质和病虫粒,进行大小粒分级播种。
播种前5-7天要用35% 多福克或20%咲福种衣剂按药种比1: 70进行种子包衣。
二、播种期1、播种期选择:靠山玉米示范区、克音玉米高产创建区、阁山场县共建玉米示范区可在5月1 — 5日;四海店镇、阁山永青旱田园区可在5月5-7 H播种。
具体要求是:5厘米耕层温度稳定在5-6°C, 气温7-9°C时播种,在确保不粉种前提下尽量早播。
2、播种要求:采用进口精播机进行精量点播。
德美亚一号均保苗9.5万株,绿单2、哲单37、垦单13均保苗6-7万株,覆土厚度为3—5厘米。
3、配方施肥:均用种肥二<350—400斤、氯化钾200斤、大颗粒尿素200斤、硫酸锌60斤,种肥随播种分层施入。
追肥均用尿素400 斤。
4、播后苗前灭草:均用99%乙草胺1.5 — 2升+75%囉吩20-30 克+2, 4-DT酯0.8升,播后苗前除草,喷液量为公顷用300公斤。
浅谈吴起县玉米全膜双垄沟种植技术我县耕作土地土层是黄绵土,光照充足,夏季多雨,雨热同期,为玉米生长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
但由于自然降水不平衡不能很好的满足玉米生長需要,造成水肥浪费影响单产。
玉米全覆膜双垄沟播技术是一项具有膜面集雨,覆盖控制蒸发,垄沟种植技术结合在一起的一项新技术,这种种植法将地面蒸发降低到最低,最大限度地保蓄雨水,使它就地渗入农作物的根部,所以它具有聚集雨水保持墒情,增加温度和光的吸收,抑制杂草和防病的功能,增产增收效果非常显著,比一般半膜覆盖玉米增产20%—30%。
一、首先选用优良品种根据我县近三年来的种植情况和产量来看,西蒙3358、西蒙6号、郑单958两个品种产量稳定,适合在我县广泛种植,(生育期125天)适合在我县北部乡镇种植,莱科818、先玉335、先玉696(生育期135天)适合在南面乡镇种植(还有西门168、登海605)建议大家不要买散种子,必须要有包衣,封袋要有育种厂家的详细说明,每亩用量1袋左右(4000-4500粒)。
这些品种具有株型紧凑,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增产潜力大的粮食跟饲料兼用型特性。
没有经过包衣处理过的种子,播种前要进行药剂播种,用50%的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1%-0.2%播种),1公斤种子拌1到2克辛硫磷可以防治地下害虫,用20%粉锈宁粉剂或70%甲基拖布津乳油150-200克兑水1.5-2.5公斤播种50公斤,防治瘤黑粉病等病害。
二、施肥起垄覆膜1.施肥:一般每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000-5000公斤,起垄前均匀撒在地表,尿素25-30公斤,过磷酸钙50-70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硫酸锌2-3公斤或亩施玉米专用肥80公斤跟化肥混合后均匀撒在小垄的垄带里。
2.起垄:川台地按照玉米种植的走向开沟起垄,坡地就沿等高线开沟起垄,大垄宽70厘米,高10厘米,小垄宽40厘米,高15厘米,每幅地对应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两个垄面,垄和垄沟宽窄均匀;垄脊梁高低一致。
37玉米大垄双行浅埋滴灌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玉米大垄双行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是通过向玉米根系局部微灌,精准施肥,输送玉米生长所需的肥料和水分,改良了传统的“一炮轰”和“封垄追”的施肥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肥料和水分利用效率,既能节水节肥,又能始终给玉米提供最佳的土壤环境和养分供给,保证玉米的稳产和增产。
该技术在山东济宁地区大面积示范推广使用,平均可比常规种植增产40%~50%,每亩增收500元以上,实现了玉米的高产、稳产。
现将当地玉米大垄双行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期为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提供参考。
一、技术模式玉米大垄双行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以110厘米或130厘米的大垄栽培为核心,垄上种植双行玉米,小行距40厘米,垄间大行距70厘米或90厘米。
应用滴灌系统,实施水肥一体管理,可以起到节水增效、高产的作用。
二、滴灌系统1.滴灌系统设备组成。
滴灌系统主要设备包括机电井、首部系统和管路。
首部系统由水泵、压力罐、过滤器、控制阀、仪表和施肥罐组成。
管路由干管、支管、毛管(滴灌管)以及压力表、流量调节器、闸阀等调节设备组成。
2.滴灌设备安装。
首部系统应将加压、过滤、施肥和控制设备等集中安装,肥料注入口应安装在过滤器进水管上。
输配水管道应由地势高的位置开始布设,支管垂直于玉米种植行布设,毛管(滴灌管)平行于玉米种植行布设。
毛管(滴灌管)由播种铺管一体机铺设在大垄双行中间,覆土深度3~5厘米。
铺设好后要进行试水,检查有无堵漏,同时调整减压阀压力,使滴灌管带处于正常工作压力范围内。
三、精细整地每年秋收后,约10月下旬开始秋整地,即灭茬、翻地,根据土壤实际情况,深翻20~25厘米,确保地下砂石不碰,正常土壤翻镟一遍,虫卵、草籽、灭茬后的残留物被深埋,翻完后继续用重耙耙平后镇压,以达到保墒保水保墒情的作用,确保来年耕种状态良好。
四、科学选择品种依据市场需求、区域产业发展特点等,在品种合理布局的基础上,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适应当地生态条件、出苗到成熟所需活动积温比当地常年活动积温少100~150℃的优质、高产、多抗玉米品种,严格杜绝越区种植;建议选用地上部气生根发达、层数多、抗倒性好的当地主栽耐密玉米品种。
Z a i p e i j i s h u大垄是由两条65厘米宽的垄合并成130厘米宽的垄。
由于垄面宽大,裸露外边少,水土流失小,蓄水保肥强,从而增强了抗旱耐涝性能。
同时植株的营养面积增大,根系损伤小,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
种植玉米采用大垄双行技术能增产是因为大垄双行栽培具有较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玉米是高光效的高产作物。
粮食产量的提高,取决于强光合、弱呼吸。
光的强弱不但影响玉米的光合强度,也影响光合产物的运输。
由于大行距较宽,田间风速可加快,空气直接流通使空气及时交换。
在气体交换过程中,不断补充了田间二氧化碳的供应浓度,同时也调节了田间小气候。
使之夜间降温快,加大昼夜温差,减弱呼吸作用,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因此,在种植形式上解决了通风透光问题,为玉米丰产提供保证。
大垄双行可充分发挥杂交优势和边行优势。
1、选用良种:选用耐密型、半耐密型的中晚熟专用玉米品种,种子发芽率不低于85%,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含水率不高于14%,选用活动积温比当地有效积温少150℃,生育期比当地无霜期少15-20天、早熟、脱水快、品质好、抗倒伏、抗病强的品种。
2、种子包衣:100公斤种子用35%多克福种衣剂1.5-2升进行种子包衣,要求达到药量准确,均匀一致。
催芽播种的应先催芽后包衣,严格掌握包衣剂的使用剂量,以防药害。
3、精细整地、起宽垄:推广秋翻整地,要求翻地深度达25厘米以上。
结合翻地深施底肥,并及时耙耢、平整土地,做到不漏耕,无立垡、无坷垃、无堑沟。
打成垄底宽130厘米、垄顶宽90厘米的宽垄。
起垄后及时镇压保墒。
4、精准施肥全面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亩施肥量(商品量)30公斤以上,N∶P∶K=1.8∶1∶0.5-1.2。
采取种肥、基肥、追肥相结合。
在玉米5-7叶期,进行根际追肥,追施缓释尿素4公斤/亩、普通尿素6公斤/亩、硫酸钾2公斤/亩,施于苗侧5-8厘米,施肥深度5-8厘米,要求覆土严密,防止尿素挥发。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密度试验报告5篇篇1一、引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玉米种植方法,旨在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本试验报告主要探讨不同密度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通过本试验,可以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密度建议,以优化玉米种植,提高经济效益。
二、材料与方法1. 试验材料本试验选用当地主栽的玉米品种,种子经过精选和处理,确保健康无病。
2. 试验方法本试验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设置不同的种植密度处理,分别为A(4000株/亩)、B(4500株/亩)、C(5000株/亩)和D(5500株/亩)。
每个处理重复三次,随机区组设计。
3. 试验管理试验地前茬为小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
播种前进行土地平整,施入适量的底肥。
播种时按照设定的密度进行处理,确保每亩播种量一致。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确保苗齐苗壮。
生长期间注意病虫害防治,确保玉米健康成长。
三、结果与分析1. 生长情况从出苗到成熟期,不同密度处理下的玉米生长情况存在差异。
在苗期和拔节期,低密度处理(A、B组)的玉米植株较为粗壮,叶片颜色深绿,长势较好。
而高密度处理(C、D组)的玉米植株则显得较为瘦弱,叶片颜色淡绿,长势较差。
这表明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下,较低的种植密度更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2. 产量结果收获期对各处理组的玉米进行测产,结果显示,低密度处理(A、B 组)的玉米产量较高,其中A组(4000株/亩)的产量为650公斤/亩,B组(4500株/亩)的产量为680公斤/亩。
而高密度处理(C、D组)的玉米产量则较低,其中C组(5000株/亩)的产量为620公斤/亩,D组(5500株/亩)的产量为600公斤/亩。
这表明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下,较低的种植密度更有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
3. 数据分析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种植密度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有显著影响。
较低的种植密度(A、B组)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而较高的种植密度(C、D组)则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玉米大垄宽垄双行栽培技术玉朱大垄双行地膜覆盖哉培技术一、精细整地:推广秋翻整地,要求翻地深度达25厘米以上。
结合翻地深施底肥,并及时耙耢、平整土地,做到不漏耕,无立垡、无坷垃、无堑沟。
二、起宽垄:打成垄底宽120~130厘米、垄顶宽90厘米的宽垅。
如采取缩垄增行的种植方式.应打成垄底宽90~100厘米、垄顶宽70厘米的宽垅,即将原60~65厘米的3条垄合并成2条宽垅。
起垄后及时镇压保墒。
三、灌溉、施肥1.灌溉:视土壤墒情每公顷灌60~120吨水,春旱严重时适当增加灌水量。
干旱区最好在土壤封冻前灌水,防春旱效果更好。
也可采用坐水播种进行填墒。
2.施肥:公顷目标产量1.0~1.3万公斤,施有机肥40立方米、施化肥1.8标准吨,可选用尿素500~600公斤,磷酸二铵150~200公斤.硫酸钾50~100公斤,硫酸锌15公斤,也可全部选用多元素复合肥。
氮肥总量的1/3及全部磷、钾、锌肥用做底肥,2/3的氮肥做追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肥;使用多元素复合肥全部用做底肥。
四、选用良种:选用耐密型、半耐密型的中晚熟专用玉米品种,种子发芽率不低于85%,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含水率不高于14%。
熟期可比当地主推品种延长3~5天。
五、种子包衣:选用17%的吉农四号或11.7%的吉农三号或16%的乌米净等多功能种衣剂.按照药与种1∶50的比例湿拌均匀,阴干后播种。
催芽播种的应先催芽后包衣,严格掌握包衣剂的使用剂量,以防药害。
六、适时播种:1.播种时期及方法:当耕层5~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8℃时可开犁播种(4月15~25日左右)。
采用机械播种或人工刨埯等距播种,覆土厚度3~4厘米,适时镇压,大垄上苗带行距为40厘米。
2.种植密度:种植密度比普通种植方式增加10~15%。
3.化学除草与覆膜:选用广谱低毒、低农残、短残效的除草剂,每公顷用乙草胺1.5~1.8公斤,兑水450公斤均匀喷洒在垅面上,进行土壤药剂封闭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