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813.00 KB
- 文档页数:11
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时1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基础达标】1.(2024·河北邢台·模拟预测)下列现象中,能充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春天,尘土飞扬B.冬季室外电线绷紧C.夏季自行车轮胎易爆胎D.在远处我们可以闻到花香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40L的钢瓶可充入6000L氧气,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B.篮球久置会变瘪,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小C.水在0℃时结冰不能流动,是因为分子不再运动D.水沸腾时会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大3.(2024·河南南阳·一模)相同质量的固态氮和气态氮所占的体积不同,原因是因为它们()A.分子间隔不同B.分子体积不同C.分子数量不同D.分子质量不同4.(2024·上海杨浦·三模)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会鼓起来恢复原样。
说明乒乓球内的气体分子()A.间隔增大B.质量增大C.种类增多D.数目增多5.(2024·云南文山·二模)薯片从低海拔地区运送到高海拔地区,包装袋会鼓起来,这是因为()A.分子的体积变大B.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6.(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C.干冰升华,体积变大——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7.(2024·河北沧州·三模)透过现象看本质,下列对相关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B.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球内气体受热分子间隔变大C.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D.破镜不能重圆—镜子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8.(2024·河北邯郸·二模)北方秋冬季节的早晨多雾。
3.2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重点)3.在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过程中逐步培养微观想像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难点)【课前预习】1.一杯水若一分为二,再将其中一份一分为二……这样继续分下去最终会怎样?2.敞口容器中的水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加热会减少更快。
你知道是为什么吗?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1:物质的微粒性 【阅读】教材第48页至49页,图3-1、2、3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 和 等构成的。
知识点2:分子的性质【阅读】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千克,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以20滴水为一毫升计算,这个数字多大呢?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中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如果拿一个水分子和乒乓球相比,就好象拿乒乓球跟地球相比一样。
所以,分子的 和 都很小。
【实验探究】1、构成物质的分子会不会运动实验一: 实验二:实验一现象:实验二烧杯A 烧杯B现象解释所以,分子总是在 。
【思考】水能蒸发,受热后蒸发加快,这是为什么呢?受热下, 。
2、[演示1] 将50mL 水与50mL 酒精混合的实验。
现象: 所以,分子间是有 的。
[演示2]取一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 慢慢推入。
再吸入等体积的水,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现象:结论:氨水与酚酞溶液反应 浓氨水 酚酞溶液氨分子的扩散实验 浓氨水酚酞溶液 气体和液体的压缩性比较 水 空气3、1个水分子由1个和2个构成;1个氢分子由2个构成。
所以,分子是由构成的。
【知识归纳】1、物质是由、等微粒构成的2、分子的性质(特征):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⑵分子总是在不断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⑶分子之间有: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在固、液、气态时,间隔,温度升高,间隔。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对微观世界认识的开始。
首先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然后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组成的观点;接着通过实验与探究得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的结论,并利用这一结论对一些现象作出具体解释。
同时还介绍了有关分子间间隔的内容,并对物质的三态变化和热胀冷缩时的体积变化进行深入的剖析。
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本节课也是由理论转变为实际的桥梁,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知道分子(微粒)的质量和体积很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基本性质。
(3)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生活和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和原子。
2、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讨论,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两种变化,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和原子的特征。
3、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观察实验所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通过实验探究分子(微粒)的基本性质。
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初步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转变。
【教学方法】1.教法分析: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
本节课应以实验探究法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突出重点。
同时穿插启发讨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形象的体验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2.学法指导:分子、原子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完全陌生,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过。
但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学生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要他们真正建立清晰的概念是较为困难的。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核心素养】通过对分子和原子等微粒特性的探究,构建学生的微粒观,培养学生学习用微观理论解释宏观现象。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感知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分子、原子等微观微粒的特征。
3.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教学重点】探究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解释宏观现象。
【课前准备】学生完成教师发布的课前预习任务,教师通过预习反馈,了解学生的薄弱点。
【教学过程】活动1:情境创设,引入新课播放杭州G20笔会音乐喷泉《人间西湖》,摆放香料活动2【讲授:微观微粒发现史】感受分子、原子等微观微粒是客观存在的活动3【阅读感受】微观微粒的基本特征之一:质量和体积很小活动4【探究活动】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之二:总在不断运动活动5【改进实验】活动6【拓展实验】分子运动速率和温度的关系 (投影图片)拓展视野:已知分子的质量越 小,分子运动速度越快,且氯化氢分子的质 量大于氨气分子的质量,如图在玻璃管两端 的棉花上分别滴上浓氨水和浓盐酸,已知浓 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 气体•氨气和氯化氢两种气体接触后会产生 大量白烟,则白烟较多较浓的点是()B . B 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阅读题目,完成 学会阅读,能提 练习炼信息活动7【学以致用】谈谈生活中哪些现象是因为微观微粒运动引起的活动8【探究活动】微观微粒的基本特征之三:微粒之间有间隔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老师:知道了分子总在不断运动,下面我们来探究另一个问题。
数学课上我们知道,50+50=100,那在微观世界, 50加50就一定等于100吗?下面我们来重温初二物理课上的一个实猃,50mL酒精与50mL水的混合,观察混合后的体积。
(链接视频,酒精和水的混合)资料:(1)酒精由酒精分子构成;(2)水由水分子构成。
【演示实猃】将50mL酒精与50mL 水混合,观察混合后液体体积?【问题三】根据实验你能得出分子的特点之三是什么?【扳书】3.分子之间有间隔老师: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所以当两种物质在混合时,体积一般不能相力□,但质量是可以相加的。
3.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分子的性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认识分子的性质、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分子的性质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教学准备(1)准备品红和氨水的扩散实验仪器及药品(2)准备空气与水的压缩实验习题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的原因是(B)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是可分的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1).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使酒的气味扩散。
(2).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体积小100mL。
分子间有一定间隔,酒精分子和水分子挤占对方间隔。
(3).盛酒精、汽油的瓶子要盖紧瓶塞。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要防止酒精和汽油挥发。
4、下列不能用分子在不断运动解释的是(C)A、楼下老奶奶卖的臭豆腐真香B、爸爸的老白干没盖瓶盖变少了C、早晨听到马路上的汽笛声D、周末回家很远就闻到炖鸡的味道5、某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由固体变为该物质的液态或气态,主要是由于(D)A、分子形状发生变化B、分子质量发生变化C、分子大小发生变化D、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课后讨论:1. 化学反应中,是否分子变了,物质化学性质也变了?分子是怎样变的呢?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1)混合物与纯净物(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板书设计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分子的性质一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3)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一般来说,气体>液体>固体(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