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期中考试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36.50 KB
- 文档页数:2
山东省实验中学2008~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题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1 N-14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B.△S为正值的反应均是自发的反应;C.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S为正值D.如果△H和△S均为正值,当温度升高时,反应可能自发进行2.下列溶液一定显酸性的是A.[H+]=[OH—]的溶液B. PH<7的溶液C.[H+]= 1.0×10—7mol·L—1的溶液D.[H+]>[OH—]的溶液3.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纯锌与稀硫酸的反应比粗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快B.在潮湿环境中金属更易生锈C.纯铁比生铁难发生电化学腐蚀D.水中钢管的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4.氙和氟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e(g)+2F2(g)XeF4(g),△H<0,下列变化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升温B.加压C.减压D.适当降温5 .下列有关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CO2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CO2属于弱电解质B.氯气与水反应所得的溶液中,HCl是强电解质,HClO是弱电解质C.在HCl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大的是H+D.强电解质的稀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6.某学生制作了一个原电池,电池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Zn+Cu2+ =Zn2++Cu,它的组成正确的是编号A B C D正极Cu Cu Zn Zn负极Zn Zn Cu Cu电解质溶液CuCl2ZnCl2CuCl2CuSO4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PH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A. Na2CO3 NaHCO3 NaCl NH4Cl B. Na2CO3 NaHCO3 NH4Cl NaClC. H2SO4 NH4Cl NaNO3 Na2S D. NH4Cl H2SO4 Na2S NaNO38.一定温度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A(g)+2B(g) C(g)+D(g),当下列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时,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A.单位时间内有1mol A生成的同时,有1mol C消耗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C.A的消耗速率与D的消耗速率相同D.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变9.用指定材料作阳极和阴极来电解一定浓度的溶液甲,然后加入物质乙能使溶液甲恢复原来的浓度,则合适的组合是阳极阴极溶液甲物质乙A Pt Pt NaOH NaOH(s)B Pt Pt H2SO4H2OC Pt Pt NaCl NaOH(s)D粗铜精铜CuSO4Cu(OH)210.将0.1mol·L—1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H+]和[OH—]都减小 B.溶液中[H+]增大 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溶液的PH增大11.对于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 △H<0,已知m+n>p+q。
福州四中校本作业《化学反应原理》复习卷20181111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 .pH=7的溶液B .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C .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D .c(H +)=c(OH -)=10-6mol/L 溶液 2.已知N 2+3H 22NH 3 △H<O ,正反应速率为V 1;2HIH 2+I 2 △H>O,逆反应速率为V 2。
对于上述两个可逆反应,当升高温度时,V 1和V 2的变化情况为( ) A .同时增大 B .同时减小 C .V 1增大,V 2减小 D .V 1减小,V 2增大 3.下列有关平衡常数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其电离常数(K )不同B .温度越高,化学平衡常数一定越大C .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必定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D .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变化4.已知:14P 4(s ,白磷) = P(s ,红磷) ΔH =-18.39 kJ·mol -1又知:P 4(s ,白磷)+5O 2(g) = 2P 2O 5(s) ΔH 1 4P(s ,红磷)+5O 2(g) = 2P 2O 5(s)ΔH 2 则ΔH 1和ΔH 2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ΔH 1<ΔH 2 B .ΔH 1>ΔH 2 C .ΔH 1=ΔH 2 D .无法确定 5.常温下,下列离子能使纯水中的H +离子数目增加的是( )A .S2-B .CO 32-C .NH 4+D .Br -6.下图是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两套装置。
对此两套装置的分析正确的是( )A .两装置中,铁电极上均有气体产生B .图2装置中铁片上发生氧化反应C .石墨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均为:2H ++2e -=H 2↑ D .随着反应的进行,图1中电解质溶液的pH 增大, 图2中电解质溶液的pH 减小。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化学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但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导电的是:A 、液态溴化氢B 、蔗糖C 、铝D 、稀硝酸2.已知Zn (s )+21O 2(g )===ZnO (s ) ΔH 1=-351.1kJ/mol Hg (s )+21O 2(g )=== Hg O (s ) ΔH 2=-90.7kJ/mol Zn (s )+Hg O (s )=== Hg (s )+ZnO (s ) ΔH 3则ΔH 3的值是:A .-441、8kJ/molB .-254、6kJ/molC .-438、9kJ/molD .-260、4kJ/mol3.在一不可变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NO 22NO + O 2 ∆H >0 达到平衡后,升温,混合气体的( )不变:A . 密度B .颜色C .压强 D.总物质的量4.在2A +B 3C +4D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v (A )=0.5 mol·L-1·s-1B .v (B )=0.3 mol·L-1·s-1C .v (C )=0.8 mol·L-1·s-1D .v (D )=1.3 mol·L-1·s-1 5.关于溶液的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A 、c (H +)很小的溶液一定呈碱性B 、pH=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C 、c(OH -)= c(H +)的溶液一定呈中性D 、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6.pH 值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来体积的m 倍和n 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 值仍相同,则m 和n 的关系是:A .m <nB .m =nC .m >nD .不能确定7.从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溴水中存在如下平衡:Br 2+H 2OHBr +HBrO ,加入NaOH 溶液后颜色变浅 B .对2HI H 2+I 2(气)的气相平衡体系,增加压强,缩小体积,颜色变深C.反应CO+NO2CO2+NO △H < 0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D.合成氨反应: N2+3H22NH3△H < 0,为使氨的产率提高,理论上应采取低温高压的措施8.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A、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B、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C、升高温度,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反应速率9.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3 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Al3+ Na+ NO3- Cl-B.K+ Na+ Cl- NO3-C.K+ Na+ Cl- AlO2-D.K+ NH4+ SO42- NO310.碳铵[(NH4)2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正确的是:A、碳铵自发分解是吸热反应,根据焓判据能自发进行B、碳铵自发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能量C、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D、碳铵自发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值增大11.下列关于盐酸与醋酸两种稀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相同浓度的两溶液中c(H+)相同B 100mL 0.1mol/L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C pH=3的两溶液稀释100倍,pH都为5D 同温等浓度的两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OH—)相等。
化学反应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B. 2H2O → 2H2↑ + O2↑C. 2Na + Cl2 → 2NaClD. 2H2O + CO2 → H2CO3答案:C2. 在标准状态下,1摩尔气体的体积是:A. 22.4 LB. 22.4 mLC. 224 LD. 224 mL答案:A3.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 HClB. NaOHC. H2OD. H2SO4答案:C4.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化学反应系统受到外部条件的改变时,系统会如何反应?A. 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B. 向增强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C. 不会发生变化D. 无法确定答案:A5. 反应速率是指:A. 反应物的浓度B. 反应物的质量C. 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D. 反应物的摩尔数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是指反应物分子必须达到的最低能量,才能发生__________。
答案:有效碰撞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以表示为:ΔH = __________ + ΔU。
答案:ΔQ3.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答案:降低活化能4. 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__________。
答案:越快5.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
答案: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什么是化学平衡,并举例说明。
答案:化学平衡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例如,N2(g) + 3H2(g) ⇌2NH3(g),在一定条件下,氮气和氢气生成氨气的速率与氨气分解的速率相等,此时系统达到化学平衡。
2. 描述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答案: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力、催化剂、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物的物理状态等。
化学反应原理试题题目一以下燃烧反应方程式中,哪个反应是还原反应?A. 2H₂ + O₂ → 2H₂OB. 2H₂O → 2H₂ + O₂C. 2Na + Cl₂ → 2NaClD. 2H₂O₂ → 2H₂O + O₂答案B. 2H₂O → 2H₂ + O₂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氧化剂获得电子,发生减氧反应的过程。
在这个燃烧反应中,氧化剂是O₂,它获得电子,而水分子H₂O失去氧化剂O₂,所以该反应是还原反应。
题目二下列发生氧化反应的是:A. 2Na + Cl₂ → 2NaClB. Fe + S → FeSC. 2H₂ + O₂ → 2H₂OD. Cu + 2AgNO₃ → Cu(NO₃)₂ + 2Ag答案D. Cu + 2AgNO₃ → Cu(NO₃)₂ + 2Ag氧化反应是指物质获得氧化剂氧,发生加氧反应的过程。
在这个反应中,铜Cu丧失了电子,而AgNO₃中的Ag获得了这些电子,所以该反应是氧化反应。
题目三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2H₂ + O₂ → 2H₂OB. CaCO₃ → CaO + CO₂C. 2NaOH + H₂SO₄ → Na₂SO₄ + 2H₂OD. CaCl₂ + 2AgNO₃ → Ca(NO₃)₂ + 2AgCl答案D. CaCl₂ + 2AgNO₃ → Ca(NO₃)₂ + 2AgCl置换反应是指在反应中,一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被其他原子或离子所替换的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CaCl₂中的Ca离子被Ag离子替换,形成Ca(NO₃)₂和AgCl,所以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题目四下列反应涉及到的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是:A. 2H₂ + O₂ → 2H₂OB. 3H₂SO₄ + 2Al(OH)₃ → Al₂(SO₄)₃ + 6H₂OC. 2NaOH + H₂SO₄ → Na₂SO₄ + 2H₂OD. CaCl₂ + 2AgNO₃ → Ca(NO₃)₂ + 2AgCl答案C. 2NaOH + H₂SO₄ → Na₂SO₄ + 2H₂O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009——2010学年度(上)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说明:本试卷满分为100分,时间为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学习是H—1、C—12、O—16、Cu—64、Ag—108。
一、选择题 (本题共20小题,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化学电池可以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的本质是()A.化合价的升降B.中和反应C.相等D.无法判断2.已知反应NMYX+=+为放热,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的解是一定高于MC.X和Y的总解是一定高于M和N的总解量B.Y的解是一定高于ND.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不必加垫就可发生3.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Aν、Bν、Cν表示,已知ABνν32=、BCνν23=,则此反应可表示为()A.CBA232=+ B.CBA23=+ C.CBA23=+ D.CBA=+4.在接触法生产42SOH中,对于2SO的接触氧气反应下面有4个图,其中正确的是()5.某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2HFeHF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HNO为电解质溶液 B.锌为原电池正极C.铁及质量不变D.铜为原电池正极6.下图是电解2CuCl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a为负极,b为正极B.a为阳极,b为阴极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7.在KPaCо101,25下,g1甲醇燃烧生成2CO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l OHCOOlOHCHgg2223223+=+,18.725-⋅+=∆molkJHB.()()()l OHCOOlOHCHgg22)(234232+=+,11452-⋅-=∆molkJHC.()()()()l OHCOOlOHCHgg22234232+=+,18.725-⋅-=∆molkJHD.()()()()l OHCOOlOHCHgg22234232+=+,11452-⋅+=∆molkJH8.在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9.反应H∆>0。
高二^一化学试卷(A)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0 16 Cu 6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4分)1.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B.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变成热能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D.白炽灯工作吋电能全部转变成光能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住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人小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3.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主耍成分为C/G的烷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 202 点燃『CO2+ 2出0, C:J H H+ 502 点燃甘(:02+4出0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今改用液化石油气,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小石油气进入量B.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增大石汕气进入量C.减小空气进入量或减小石油气进入屋D.减小空气进入量或增大石油气进入屋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口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口发的B、口发反应一定是AS>a非白发反应一•定是4SGC^ AS> 0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H发反应D、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5.下列常见的反应,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是A、H2SO4 (aq)+BaCI2 (aq)=2HCl (aq) +BaS04 (s)B、CH3CH20H(l)+302 (g) =2C02 (g) +3H20(l)C、4Fe (OH)2 (S) +2H20 (1) +02 (g) =4Fe (OH) 3D、2H2(g)+02(g)=2H20(l)6.下图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吋由快到慢的顺序是2 3 4A.4>2>1>3B. 2>1>3>4C. 4>2>3>1D. 3>2>4>17.己知C+CO^^^ 2C0 0,回遊率为u ;N2+3H2^=± 2NH.V 0 ,反遊率为对JT •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M和U的变化情况为A.同吋增大B.同时减小C.增大,减小D.减小,增大8.用惰性电极进行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ll不变B、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I二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Z比为1:1C、电解氯化钠溶液,在阴极上析出钠.D、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析出0?,在阳极上析出氏9.可以将反应Zn+Br2 = ZnBr2设计成蓄电池,下列4个电极反应®Br2 + 2e一= 2Br' ②2BF - 2e~ = Br2③Zn - 2e~ = Zn2+④Zi?* + 2e~ = Zn 其中表示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的分别是A.②和③B.②和①C.③和①D.④10.2g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0和lb,需吸收21. 88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 C + H20 = CO + II2 A lj=+131. 3kJ • mol-1B. C(s)+ H20(g): =CO (g) + H2(g) A H=+10. 94kJ • mol1C. C(s)+ H2O(g): =co (g) + H2 (g) A 企-131. 3kJ ・ mol-1D. C(s)+ H2O(g): =CO (g) + H2(g) A H= +131. 3kJ ・ mol-111.电了表所用纽扣电池的两极材料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为K0II溶液,其电极反应如下:锌极Zn+20H'~2e=Zn(0H)2 氧化银Ag20+H20+2e=2Ag+20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为正极,被氧化B.氧化银为正极,被氧化C.电了从锌流向氧化银D.锌为负极,被还原12.已知H2 (g) + Cl2 (g) =2I1C1 (g) AH=-184. 6kJ - mol"1,贝ij I1C1 (g) =1/2也(g) +1/2CL (g)的为A.+184. 6kJ・ mol-1B. 一92. 3kJ ・molTC. -369.2RJ ・D. +92.3kJ ・13.钢铁在潮湿空气屮会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2Fe+2H2O+O2=2Fe (OH) 2。
费县实验中学高二能力提升训练化学2020.1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O 16 Na23 Cl 35.5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盖斯定律描述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仅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也与反应的途径有关B.盖斯定律遵守能量守恒定律C.利用盖斯定律可间接计算通过实验难测定的反应的反应热D.利用盖斯定律可以计算有副反应发生的反应的反应热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热指的是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B.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C.伴随着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反应D.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化成电能3. 中和热是在稀溶液中,强酸、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中和热为57.3 kJ·mol -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HNO3(aq)+KOH(aq)= H2O(l)+KNO3(aq) ΔH>-57.3 kJ·mol-1B.HNO3(aq)+NH3·H2O(aq)=H2O(l)+NH4NO3(aq) ΔH=-57.3 kJ·mol-1C.CH3COOH(aq)+KOH(aq)=H2O(l)+CH3COOK(aq) ΔH<-57.3 kJ·mol-1D.CH3COOH(aq)+NH3∙H2O(aq)=H2O(l)+CH3COONH4(aq) ΔH>-57.3kJ·mol-14.反应 4A(s)+3B(g)=2C(g)+D(g),2min 内 B 的浓度减少0.6 mol·L-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v(B):v(C) :v(D)=3:2:1B.2min 末时的反应速率,用 B 表示为 0.3 mol·L-1·min-1C.在这两分钟内用 B 和 C 表示的速率的值都是相同的D.v(A)=0.4 mol·L-1·min-15.对于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H<0,∆S>0,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若∆H>0,∆S<0,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需要加热才能够进行的过程肯定不是自发过程D.非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变成自发过程6.科学家提出如下光分解法制备氢气:① 2Ce4+(aq)+H2O(l)=2Ce3+(aq)+12O2(g)+2H+(aq) ΔH1② Ce3+(aq)+H2O(l)=Ce4+(aq)+12H2(g)+OH-(aq) ΔH2③ H2O(l)=H+(aq)+OH-(aq) ΔH3④ 2H2O(l)=2H2(g)+O2(g) ΔH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e4+能够降低水分解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B.Ce3+是反应②和反应③的催化剂C.上述反应中,ΔH4=2ΔH1+4ΔH2-4ΔH3D.通常条件下,反应④中生成H2、O2的速率之比为2∶17. 一密闭容器中充人1mol N 2和3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3H22NH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B.当符合3V正(N2)=V正(H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单位时间消耗amolN2,同时生成3amolH2D.当N2、H2、NH3的分子数比为1∶3∶2,反应达到平衡状态8. 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X(g)+Y(s)Z(g)+W(g),其化学平衡常数K 与温度T的关系如表:对该反应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温度不变,增加X的用量,K增大C.若K不变,则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不变D.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9.100 ℃时K w=1×10-12,下列对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pH=6,显弱酸性B.c(H+)=10-6mol·L-1,显中性C.K w是常温时的10-2倍D.常温下,pH=6的溶液为中性10.向三份0.1 mol·L-1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NH4NO3、Na2SO3、FeCl3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CH3COO-浓度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小、增大、减小B.增大、减小、减小C.减小、增大、增大D.增大、减小、增大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化学反应原理期中考试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 Cu 641. 化学与环境、能源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燃煤产生的PM2.5(2.5微米以下细颗粒物)属于大气污染物B. 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C. 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其首要原因是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D. “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现状,解决的办法是开源节流2. 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工作时锌被还原B. 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使反应加快C. 燃料电池的电极本身不包含活性物质,其燃料和氧化剂由外部供给D. 判断一种电池的优劣主要看其比能量、比功率以及可储存时间的长短3. 下列关于电解的说法正确的是A. 工业上通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生产金属钠,电解熔融氯化铝冶炼铝B. 电镀时,通常把待镀的金属制品做阳极C. 电解法精炼铜时,其含有的Zn、Fe、Ni、Ag、Au等杂质沉积在电解槽的底部D. 二次电池充电过程的实质是电解,充电时应将其负极与充电器电源的负极相连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2(g)的燃烧热△H=-285.8 kJ/mol,则2H2O(g)=2H2(g)+O2(g)△H=+571.6 kJ/molB.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 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可知:c(金刚石,s)=c(石墨,s)△H<0D. 已知:298K时,N2(g)+3H2(g)2NH3(g)△H=-92.0 kJ/mol。
在相同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2 mol N2和3/2 mol H2,达到平衡时放出46.0 kJ的热量5. 用惰性电极电解稀HNO3、CuSO4和NaCl的混合液,最初一段时间阴极和阳极上分别析出的物质是A. H2和Cl2B. Cu和Cl2C. H2和O2D. Cu和O26. 反应A(g)+3B(g)2C(g)+2D(g),在不同条件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速率最快的是A. v(D)=0.4 mol /(L·s)B. v(C)=0.5 mol /(L·s)C. v(B)=0.6 mol /(L·s)D. v(A)=0.15 mol /(L·s)7. 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0mol/L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
高二化学期中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有关反应:4NH3 (g)+5O2 (g) === 4NO(g)+6H2O(g) △H (298K)= -905 kJ· mol-1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该反应中每4 mol NH3(g)被氧化,放出905 kJ热量2.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O(g) === H2(g)+1/2 O2(g) △H=+242kJ•mol-1
B.2H2(g)+O2(g) === 2H2O(l) △H=-484kJ•mol-1
C.2H2(g)+ O2(g) === 2H2O(g) △H=+242kJ•mol-1
D.2H2(g)+O2(g) === 2H2O(g) △H=+484kJ•mol-1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稀溶液中1 mol酸和1 mol碱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B.在101kP时1 mol物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C.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
D.在相同条件下,1 molH20(l)完全分解吸收的热量与H2、O2化合生成1 molH2O(g)放出的热量数值相等。
4.四个电解装置都以Pt作电极,它们分别装着如下电解质溶液进行电解,电解一段时间后,测定其pH变化,所记录的结果
A B C
D
电解质溶液HCl AgNO3BaCl2KOH
pH变化减少增大不变增大
5.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 B(g) 2 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2∶2∶1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则( )
A.平衡不移动B.再达平衡时,n(A)∶n(B)∶n(C)仍为2∶2∶1
C.再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增大D.再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6.已知(1)Zn(s)+1/2O2 (g) ==ZnO(S) △H=-384.3kJ/mol (2)2Ag(S)+1/2O2==Ag2O(s) △H=-31.0kJ/mol;则Zn(s) + Ag2O(s) ==ZnO(S) +2Ag(S)的△H等于( )
A.-317.3 kJ/mol B.-353.3 kJ/mol C.-332.8 kJ/mol D.317.3 kJ/mol
7.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的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 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出的能量。
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右图
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P–P:198 P–O:360
O–O:498 则反应P4(白磷)+ 3O2==P4O6的反应热△H为()
A.+1638KJ·mol–1 B.–1638KJ·mol–1
C.+126KJ·mol–1D.–126KJ·mol–1
8.反应4NH3+5O24NO+6H2O在5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 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表达正确的是( )
A.v(O2)=0.01 mol·L-1·s-1 B.v(NO)=0.008 mol·L-1·s-1
C.v(H2O)=0.003 mol·L-1·s-1 D.v(NH3)=0.004 mol·L-1·s-1
9.设C+CO2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2。
对于前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变化情况为( )
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
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
10.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X,在一定温度下4X(g)3Y(g)+Z(g),达到平衡时,有30%的X发生分解,则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是( )
A.3.4 mol B.4 mol
C.2.8 mol D.1.2 mol
11.对于可逆反应mA(s)+nB(g)eC(g)+f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与温度(T)和压强(P)关系如图所示,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C的百分含量增大
B.升温,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关系n<e+f
T1
T2
C%
t
P1
P2
C%
t
Zn Cu
C
C (1)(2)稀
D .其他条件不变,增入A 物质,提高B 的转化率
12.如图装置中,溶液体积均为200 ml ,开始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1 mol·L -
1 ,工作一时
间后,测得导线上通过了0.02 mol 电子,若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1)、(2)两装置均为电解池
B .(1)、(2)溶液的pH 均减小
C .(1)中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H 2O -4e -
===4H ++O 2↑
D .(1)中阴极上析出0.32 g Cu 13.(双选)反应:L (固)+aG (气)
bR (气)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
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 1>p 2, x 轴表示温度,y 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 的体积分数。
据此可判断
A .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B .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C.a >b
D .a <b
不同温度下G 的体积分数
14.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2NO(g)+2CO(g)N 2(g)+2CO 2(g);ΔH =-373.2 kJ/mol ,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 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
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 2
D .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15.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 2(g )+H 2(g ) CO (g )+H 2O (g ),
t ℃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
(2)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多选扣分)。
a .容器中压强不变 b .混合气体中 c (CO )不变 c .v 正(H 2)=v 逆(H 2O ) d .c (CO 2)=c (CO )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 (CO 2)·c (H 2)=c (CO )·c (H 2O ),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
16.(16分)依据甲、乙、丙三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____________装置为原电池, ____________装置为电镀池。
(2)甲、乙装置中,锌极上分别发生_____________反应、
____ 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电极反应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装置中,Cu 2+
浓度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2分)A 、B 、C 三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出的离子如右表所示:
右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足量的A 溶液、足量的B 溶液、足量的C 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中c 电极质量增加了16 g 。
常温下各烧杯中溶液的pH 与电解时间t 的关系如右下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M 为电源的_____________ 极(填写“正”或“负”)电极b 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极e 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_____________
(3)写出乙烧杯的电解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电解过程中B 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中c 电极质量增加了16 g ,要使丙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9分)如图为相互串联的甲乙两个电解池,请回答:
(1)甲池若为电解精炼铜的装
置
,A 极是______,材料是___ _,电极反应为 ,B 极是________,材料是_ ______,电解质溶液为 ________,电极反应为___ ___;
(2)甲池若为电解精炼铜的装置,若甲槽阴极增重12.8g ,则乙槽阴极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3)若乙槽剩余液体为400mL ,则电解后得到碱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