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547.00 KB
- 文档页数:10
《化学反应原理》试卷及答案第Ⅰ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
饮用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
该化学物质是( )A.氯化钠 B.固体硝酸铵 C.生石灰 D.蔗糖2.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C.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D.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和反应物具有的各自总能量4.把HI气体充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HI(g)H 2(g)+I2(g),在反应趋向平衡状态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I的生成速率等于其分解速率B.HI的生成速率小于其分解速率C.HI的生成速率大于其分解速率D.无法判断HI的生成速率和分解速率的相对大小5.氨水中有下列平衡NH 3·H2O NH4++OH-,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下列条件,平衡向左移动,且NH4+浓度增大的是( )A.加NaOH B.加HCl C.加NH4Cl D.加同浓度的氨水6.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CO2 B.NaOH溶液 C.NH3·H2O D.HCl7.下列可用于测定溶液pH且精确度最高的是( )A.酸碱指示剂 B.pH计 C.精密pH试纸 D.广泛pH试纸8.下列盐:①FeCl3②CH3COONa ③NaCl,其水溶液的pH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①>②>③9.N 2(g)+3H2(g) 2NH3(g)在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 min内,N2的物质的量由20 mol减小到8 mol,则2 min内N2的反应速率为( )A.1.2 mol/(L·min) B.1 mol/(L·min)C.0.6 mol/(L·min) D.0.4 mol/(L·min)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B.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C.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D.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11.常温下c(H+)最小的是( )A.pH=0的溶液 B.0.04 mol·L-1H2SO4C.0.5 mol·L-1HCl D.0.05 mol·L-1的HNO312.下列各式中,属于电离方程式的是( )A.HCO 3-+H20H2CO3+OH-B.HCO3-+OH-===H2O+CO32-C.NH3+H+===NH4+D.NH 3·H2O NH4++OH-1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难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弱电解质B.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强C.易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强电解质D.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是不可逆的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B.升高温度可以抑制盐类的水解C.正盐水溶液pH均为7 D.硫酸钠水溶液pH小于715.常温时,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的溶液pH( )A.等于7 B.大于7 C.小于7 D.无法确定16.25℃时,pH=2的H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是( )A.1×10-7mol·L-1 B.1×10-12mol·L-1C.1×10-2mol·L-1 D.1×10-14mol·L-117.用3 g块状大理石与30 mL3 mol·L-1盐酸反应制取C0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再加入30 mL3 mol·L-1盐酸②改用30 mL6 mol·L-1盐酸③改用3 g粉末状大理石④适当升高温度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8.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放电时的电池反应如下:PbO2+Pb+2H2SO4====2PbSO4↓+2H2O,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Pb02是电池的负极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SO42--2e-====PbSO4↓C.PbO2得电子,被氧化D.电池放电时,溶液酸性增强19.在25℃ 10lkPa下,1 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9.72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3CH20H(l)+3O2(g)====2CO2(g)+3H2O(l) ΔH=+1367 kJ/molB.2CH3CH2OH(l)+6O2(g)====4CO2(g)+6H2O(l) ΔH=-2734 kJ/molC.2CH3CH2OH(l)+6O2(g)====4CO2(g)+6H2O(l) ΔH=-1367 kJ/molD.2CH3CH2OH(l)+6O2(g)====4CO2(g)+6H2O(l) ΔH=+2734 kJ/mol20.NaOH标准溶液因保存不当,吸收了少量的CO2,若有1%的NaOH转变为Na2CO3,以此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盐酸浓度的测定结果会( )A.偏低1% B.偏高1% C.无影响 D.偏高0.1%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秘密★启用前2012年重庆一中高2013级高二下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卷2012.4化学试题共6页。
满分100 分。
时间10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Br-80第I卷(48分)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1.有机化学发展初期,在有机物组成元素定量分析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是A.李比希B.凯库勒C.侯德榜D.范霍夫2.下列有机物中,属于同系物的是A.CH2=CH2与B.与C.CH2=CH—CHO与CH2=CH—CH2—CHOD.CH3CH2—NO2与HOOC—CH2—NH23.下列试剂,不能用于鉴别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3+的是A.溴水B.KSCN溶液C.NaOH溶液D.苯酚溶液4.现有四支盛有不同溶液的试管,分别进行如下操作后,体系颜色不会发生突变的是A.将乙醛滴入KMnO4(H+)溶液B.将苯滴入Br2(CCl4)溶液C.将乙醇滴入K2Cr2O7(H+)溶液D.将醋酸滴入溶液5.下列处置方法妥当的是A.将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丢弃到垃圾桶中B.若苯酚溶液沾在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清洗C.将实验剩余的K2Cr2O7(H+)溶液倒入水槽后,用大量的水冲洗D.乙醚易燃、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
在制取它时,远离明火,并保持通风6.下列性质比较结果错误的是A.酸性:HCOOH > CH3OHB.沸点:CH3COOH > CH3OOCHC.相对密度:>D.水溶性:CH3CH2CH2—OH > HO—CH2CH2CH2—OH7.下列分子式有且仅有3种同分异构体的是A.C2H6B.C2H6O C.C2H2Cl2D.C6H12O2 8.有机物X,能发生如下转化,满足此条件的X的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构A.2种B.3种C.4种D.5种9.“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是:原子经济性原则,即:力求反应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全都转化到目标产物中,理想状态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漳州市2022—2023学年(上)期末高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试题试卷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催化剂,为Cu/Zn/Al/M /M '''五组分共存的金属氧化物,实现了2CO 与2H 反应生成醇、羧酸等产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Zn 不属于过渡元素B .乙醇为非电解质C .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热加快反应速率D .2CO 与2H 生成乙酸是熵增大的反应2.研究小组利用图1装置探究铁粉腐蚀原理。
挤压胶头滴管将醋酸滴入铁粉与碳粉的均匀混合物中,容器内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铁粉发生反应转化为3Fe +B .该实验中铁粉只发生电化学腐蚀C .10t -段压强增大只是因为产生了2HD .12t t -段铁粉有发生吸氧腐蚀3.下列关于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或装置叙述错误的是( )4.下列用于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以2H S 为沉淀剂除去溶液中的2Hg+:22SHg ====HgS -++↓B .正常人血液的pH 通常保持在7.357.45~:3223HCO H OH CO OH --++C .纸张中的243Al (SO )加快古书的腐烂:323Al3H OAl(OH)3H ++++D .利用饱和23Na CO 溶液将4BaSO 转化为3BaCO :223443)CO BaSO s SO O ()(BaC s --++5.在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2SO 和1mol 2O ,发生反应:2232SO (g)O (g)2SO (g)+ H ∆。
根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6.一定温度下2H (g)与2I (g)反应生成HI(g),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高二化学总复习《化学反应原理》检测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氯化钠B.乙醇C.醋酸D.铜2.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CaCO,受热分解B.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C.C与CO2反应D.Ba(OH)2·8H2O与NH4C1反应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显碱性的是()A.HClO B.NaCl C.FeCl3D.CH3 COONa4.下列溶液一定显酸性的是()A.含H+的溶液B.c(OH一)<c(H+)的溶液C.pH<7的溶液D.能与金属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5.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的金属是()A.Al B.Fe C.Cu D.Ag6.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能源的是()①煤②石油③太阳能④生物质能⑤氢能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⑤D.③④⑤7.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 mol/L下列物质的溶液,pH保持不变的是()A.HCl B.NaOH C.Na2SO4D.NaCl8.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H+、NH4+、CO32-B.Fe3+、Cl-、NO3-C.Na+、OH-、HCO3-D.Al3+、OH-、NO3-9.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阴极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阴极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装置B.化学键断裂时吸收能量,形成时放出能量C.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D.含0.1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0.2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即为中和热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物质都比人造物质好B.通过化学变化一定能改变物质的性质C.氧化还原反应中不一定有电子转移 D.所有化学反应进行得越快、越彻底越好12.下列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全部是离子化合物B.强电解质在稀的水溶液中完全电离C.强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一定大于弱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很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很弱1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钢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被腐蚀B.可以用船尾连锌块的方法来保护船身C.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更普遍D.用铝质铆钉铆接铁板,铁板易被腐蚀14.表示下列变化的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A.氨水显碱性:NH 3·H2O NH4++OH-B.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NaHSO4=Na++H++SO42-C.Na 2S溶液显碱性:S2-+2H2O H2S+2OH-D.FeCl 3溶液显酸性:Fe3++3H2O Fe(OH)3+3H+‟15.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工业合成氨时使用催化剂B.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少量的盐酸C.在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7mol/LD.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16.0.1 mol/L的CH 3COOH溶液中存在平衡:CH3COOH CH3COO-+H+。
化学反应工程原理一、选择题1、气相反应CO + 3H 2CH 4 + H 2O 进料时无惰性气体,CO 与2H 以1∶2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CO δ=__A_。
A. -2B. -1C. 1D. 2 2、一级连串反应AS P在间歇式反应器中,则目的产物P 的最大浓度=m ax ,P C ___A____。
A. 122)(210K K K A K KC - B.22/1120]1)/[(+K K C A C. 122)(120K K K A K KC - D.22/1210]1)/[(+K K C A3、串联反应A → P (目的)→R + S ,目的产物P 与副产物S 的选择性P S =__C_。
A. A A P P n n n n --00B. 0A P P n n n - C. 00S SP P n n n n -- D. 00R RP P n n n n --4、全混流反应器的容积效率η=1.0时,该反应的反应级数n___B__。
A. <0B. =0C. ≥0D. >05、对于单一反应组分的平行反应AP(主)S(副),其瞬间收率P ϕ随A C 增大而单调下降,则最适合的反应器为____B__。
A. 平推流反应器B. 全混流反应器C. 多釜串联全混流反应器D. 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 6、对于反应级数n >0的不可逆等温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____A___。
A. 平推流反应器 B. 全混流反应器C. 循环操作的平推流反应器D. 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7、一级不可逆液相反应A 2R ,30/30.2mkmol C A =, 出口转化率7.0=A x ,每批操作时间ht t 06.20=+,装置的生产能力为50000 kg 产物R/天,R M =60,则反应器的体积V 为_C_3m 。
A. 19.6B. 20.2C. 22.2D. 23.48、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等温一级反应A → B ,s l mol C r A A ⋅=-/01.0,当l mol C A /10=时,求反应至l mol C A /01.0=所需时间t=____B___秒。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试题(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有机反应机理一、游离基反应机理1.完成下列反应式:(1)H 3C H+CCl 2(2)H 3CH +HBrROOR(3)+NBS ROORCCl4(4)+NBSROORCCl 4H 3C(5)NaNO 2/HCl Cu 2Cl 2BrBrNH 2Br低温2.含有六个碳原子的烷烃A ,发生游离基氯化反应时,只生成两种一元氯化产物,请推出A 的结构式,并说明理由。
3.以苯为起始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ClBr4.烷烃的游离基卤化反应中,通常是卤素在光照或加热的情况下,首先引发卤素游离基。
四乙基铅被加热到150O C 时引发氯产生氯游离基,试写出烷烃(RH )在此情况下的反应机理。
5.叔丁基过氧化物可以作为游离基反应的引发剂,当在叔丁基过氧化物存在下,将2-甲基丙烷和四氯化碳混合,加热至130~140O C ,得到2-甲基-2-氯丙烷和三氯甲烷,试为上述试验事实提出合理的反应机理。
6.分别写出HBr 和HCl 与丙烯进行游离基加成反应的两个主要步骤(从Br ·和Cl ·开始)。
根据有关键能数据,计算上述两个反应各步的△H 值。
解释为什么HBr 有过氧化物效应,而HCl 却没有。
二、亲电反应机理1.比较并解释烯烃与HCl ,HBr ,HI 加成时反应活性的相对大小。
2.解释下列反应:H C H 3CC H CH 3Br 2H CH 3Br BrHCH 3+Br HCH 3H CH 3Br3写出异丁烯二聚反应的机理,为什么常用H 2SO 4或HF 作催化剂,而不用HCl ,HBr ,HI4.苯乙烯在甲醇溶液中溴化,得到1-苯基-1,2-二溴乙烷及1-苯基-1-甲氧基-2-溴乙烷,用反应机理解释。
5.解释:CH 2CH 2CHCH 2CCH 3CH 324H 3CCH 3H CH 2CH 285%6.解释下列反应机理:CH 2CHCH 2CH CHCH 3H 2SO 4CH 2CH 387%+CH 2CH 313%7.写出HI 也下列化合物反应的主要产物:(1)(2)CH 3CH CHCH 2Cl (CH 3)3NCH CH 2 (3)(4)CH 3OCH CH2CF 3CH CHCl(5)(CH 3CH 2)3CCH CH 28.完成下列反应式:(1)CH 2CH 3B 2H 6CH 3COOD(2)B 2H 6H 2O 2,OH -H 3(3)(4) (5)(6)(7)(8)(9)(11)HNO 3H 2SO 4H 3CN C C OO(12)+H +NHCH 3N +3-(13)CH 3CH 2CCl AlCl 3SH 3C O(14)+H NC 6H 5N +N(15)(CH 3)2CBr COCH 3C 2H 5ONa25(16)C 6H 5C CH 2N +(CH 3)2Br -2C 6H 5NaOH三、亲核反应机理1.写出下列化合物和等量HCN 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ΔH<0、ΔS>0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NH4HCO3(s)NH3(g)+H2O(g)+CO2(g)ΔH=+185.57 kJ/mol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速率2.反应2SO2+O22SO3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8 mol/L,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s),则这段时间为()A.0.1 sB.2.5 sC.5 sD.10 s3.反应2A(g)2B(g)+E(g)ΔH>0,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减小,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压B.减压C.减少E的浓度D.降温4.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4NH3(g)+5O2(g)4NO(g)+6H2O(g)ΔH=-905.9 kJ/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4 mol NH3和5 mol O2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905.9 kJB.平衡时v正(O2)=v逆(NO)C.平衡后降低压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D.平衡后升高温度,混合气体中NO含量降低5.已知反应:2CH3COCH3(l)CH3COCH2COH(CH3)2(l)。
取等量CH3COCH3,分别在0 ℃和20 ℃下,测得其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Y-t)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代表0 ℃下CH3COCH3的Y-t曲线B.反应进行到20 min末,CH3COCH3的>1C.升高温度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并能提高平衡转化率D.从Y=0到Y=0.113,CH3COCH2COH(CH3)2的=16.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其性质和制备受到人们的关注。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下图的是()A.铁与硫粉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B.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C.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D.碳酸钙的分解2.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ΔH=-12.1 kJ·mol-1;HCl(aq)与NaOH(aq)反应的ΔH=-55.6 kJ·mol-1。
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等于( )A.-67.7 kJ·mol-1 B.-43.5 kJ·mol-1C.+43.5 kJ·mol-1 D.+67.7 kJ·mol-13.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A. 2H2(g)+O2(g)=2H2O(l);△H1;2H2(g)+O2(g)=2H2O(g);△H2B.S(g)+O2(g)=SO2(g);△H1; S(s)+O2(g)=SO2(g);△H2C.C(s)+1/2O2(g)=CO(g);△H1; C(s)+O2(g)=CO2(g);△H2D.H2(g)+Cl2(g)=2HCl(g);△H1; 1/2H2(g)+1/2Cl2(g)=HCl(g);△H2。
4、下列关于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能加快吸热反应的速率,减慢放热反应速率B、增大压强不能加快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的反应速率C、压强的改变只有通过浓度的改变才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D、若外界条件的改变引起了正、逆反应速率的改变,就一定能引起化学平衡放热移动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焓变是指1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当反应放热时△H>0,当反应吸热时△H<0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D、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能量大于生成物的能量时,反应热△H为负值6、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 -57.3kJ/mol,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大于57.3kJC、由C(s,石墨)=C(s,金刚石) △H= +1.90kJ/mol可知,石墨没有金刚石稳定D、在101kPa时,2g的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H= -285.8kJ/mol7.将4 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 A(g) +B(g) 2 C(g),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物质A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B.用物质B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C.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D.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3 mol·L-18.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
选修4各地最新期末考试题精选2018.11. 如右图所示,在盛有水烧杯中,等质量铁圈和银圈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细丝,使之平衡。
小心地在 烧杯中央滴入CuSO 4溶液。
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现象是(指金属圈)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C.铁圈向下倾斜 D .银圈向下倾斜 2. 两只密闭容器A 和B ,A 能保持恒压,B 能保持恒容。
起始时向容积相等A 、B 中分别通入体积比为2∶1等量SO 2和O 2,使之反应:2SO 2+O 22SO 3并达到平衡。
则(填>、=、<;左、右;增大、减小、不变)。
⑴达到平衡所需要时间:t(A) t(B),SO 2转化率:a(A) a (B)⑵起始时两容器中反应速率:v(A) v(B),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v(A) v(B)。
⑶达到平衡时,在两容器中分别通入等量A V 气。
A 中化学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B 中化学反应速率 。
⑷达到平衡后,向两容器中分别通入等量原反应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A 容器中SO 2百分含量 ,B 容器中SO 2百分含量⑴<、> ⑵=、> ⑶逆、不变 ⑷不变、增大3. 25℃时,在浓度均为1mol·L -1(N H 4)2S O 4 、(NH 4)2CO 3 、(N H 4)2F e (S O 4)2溶液中,测得其中c(NH 4+)分别为a 、b 、c (mol·L -1),则下列判断正确是( )A .a>b>cB .c>a>bC .b>a>cD .a >c>b4. 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法,鉴定盐A 组成成分,由此分析,下列结论中,正确是( )A .A 中一定有Fe 3+B .C 中一定有Fe 3+C .B 为AgI 沉淀D .A 一定为FeBr 2溶液5. 有一种酸式盐AHB ,它水溶液呈弱碱性。
今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有.错误..是( ) ①相同物质量浓度AOH 溶液和H 2B 溶液,前者电离程度大于后者电离程度;②H 2B 不是强酸;③HB -电离程度大于HB -水解程度;④该盐在溶液中电离方程式一般写成: AHB =A ++HB - HB -=H ++B 2+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6. 可逆反应:3A 3B +C ,△H>0 ,已知反应物A 为气态物质,随着温度升高,反应体系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趋势,则下列判断中,正确是 ( )① B 和C 可能都是固体 ②B 和C 一定都是气体③ 若C 为固体,则B 一定是气体 ④ B 和C 可能都是气体A .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③④7. 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实验确定某酸HA 是弱电解质。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可能用到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Fe-56 Al-27 Cl-35.5 Mn-55 Cu-64一.单项选择题(20×2分=40分)1.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C.利用潮汐能发电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2.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一定有化学键的变化B.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C.一定有物质状态的变化D.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3. 甲烷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0.25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22.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2CH4(g) + 4O2(g) == 2CO2(g) + 4H2O(l) ΔH = + 890 kJ·mol-1B. CH4(g) + 2O2(g) == CO2(g) + 2H2O(l) ΔH = + 890 kJ·mol-1C. CH4(g) + 2O2(g) == CO2(g) + 2H2O(l) ΔH =-890 kJ·mol-1D. 2CH4(g) + 4O2(g) == 2CO2(g) + 4H2O(l) ΔH = -890 kJ·mol-14.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 B.Zn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C.灼热的碳与CO2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5.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是()A.温度和压强B.反应物的浓度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性质D.催化剂的加入6.在其它条件不变时,10℃时以某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为3 mol/(L· s ),已知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是原来的2倍,则温度为50℃时,该反应的速率为()A.48 mol/(L ·s)B.36mol/(L· s)C.24 mol/(L ·s) D.12 mol/(L· s)7.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 0.5mol/(L· s) B.v(B)= 0.3mol/(L· s)C .v (C )= 0.8mol/(L· s)D .v (D )= 1mol/(L· s)8.已知:4NH 3(g)+5O 2(g)= 4NO(g)+ 6H 2(g). △H = - 1025kJ/mol 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