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种植技术》PPT幻灯片40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3.48 MB
- 文档页数:24
白术种植技术白术应该怎样正确种植?
白术是种非常不错的中药材,具有止汗和安胎等功效,深受大家的喜爱。
它的种植时间也是挺久的,销量不错,主要分布的地方在江西等地。
种植它的方式也是很多的,选择采收的年限也比较多,那么白术种植技术是什么?应该怎样正确种植才有可观的产量呢?
种植白术那么对于场地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可以选择有点肥力的土地,另外排水和通风都应该要好点,最好是微酸性的。
就这个土地,之前如果是种植禾本科作物,那么相对起来性价比更好,不然就能选择荒地,在翻土的时候深度控制在十二厘米左右,要注意不能深了,还应该做好宽畦。
如果想要种植它,通常还是以播放为主,通常而言最好是选择三
月下旬,然后在选择种子的时候,应该挑选比较饱满的,还要非常健康。
在种之前,应该先把准备好的放在里面去浸泡,等到差不多以后就能拿出来去种了,先把它播放在处理好的沟内,接下来就能去翻土,最好再进行浇水。
在成长期间,还应该做好除草的工作,在周边是不能出现杂草,还应该适当的松土,不要出现板结状。
另外在刚下完雨以后不能去进行除草,不然很有可能就会出现虫害的情况。
由于它是比较喜欢干燥的,不过要是温度比较高的话,依然还是会出现发病的现象,还要记得不能积水,如果出现下雨,还要及时去排水。
不过在八月下旬的时候,此时根会出现膨大的现象,那么浇水的数量就要多点,不然很有可能会让产量无法达到预期。
白术种植技术【白术概述】白术别名:于术、生晒术、冬术、浙术、种术等。
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根茎,经干燥人药。
具补脾健胃,燥湿利水、固表止汗等功效。
主治脾胃虚弱、水肿、泄泻、表虚自汗等症。
主要生长栽培区域:主产浙江磐安等县,栽培历史悠久、产量高、质量佳,故有浙术之称。
江苏、湖南、安徽、湖北、江西等地亦有大量栽培。
【植物形态】白术多年生草本。
株高30~60cm。
根茎肥厚,略呈拳状,有不规则瘤状突起,亦有中央稍细长如哑铃状,根茎主轴延伸如马蹄状,长约5~8cm,直径约2~5cm,外皮灰褐色。
茎直立,上部分枝,基部木质化,表面有不明显的纵浅槽。
叶互生;茎下部叶有长叶柄,茎上部叶由叶片基部渐狭下延成柄状;叶片3深裂或不分裂,叶片椭圆形至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通常偏斜形,边缘有刺状齿;网状脉,叶脉显著隆起。
头状花序生于枝端;总苞钟状,苞片膜质,总苞基部有一轮羽状深裂的叶状苞片;花多数,着生于平坦的花托上,均为管状花;花冠紫色,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向外反卷或展开;雄蕊5枚,聚药;雌蕊1枚,子房下位,表面密被绒毛,上端生有一轮羽状冠毛,花柱细长,超出花药之外。
瘦果长椭圆形,稍扁,果皮黄白色,长8mm,直径约2.5mm,顶端有脱落冠毛残留的圆形痕迹,中央有一褐色凸起状的花柱残基。
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生物学特性】白术喜凉爽温和气候,较耐寒,在北京以南地区能自然越冬。
怕高温高湿。
植株生长在30℃以下时,生长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气温达30℃以上,生长抑制。
地下根茎生长以26~28℃为最适宜。
种子发芽最适宜温度是15~30℃。
白术种子发芽需要较多水分,一般吸水量达种子重量的3~4倍,才能萌动发芽。
水分太少或太多,均不利于发芽。
隔年种子一般不再发芽。
千粒重25~37.5g。
发芽率大约70%。
白术对土壤及水分要求均不严格,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种植最佳。
白术种植技术选向阳、通风凉爽、排水良好、土壤疏松、肥力中等的高山生地或轮休5年以上的土地,施圈肥5000公斤,骨粉25公斤,深翻20厘米,经冰冻风化,播前整平,作成宽1-1-2米,高15-20厘米的畦。
种植技术一、选地整地选向阳、通风凉爽、排水良好、土壤疏松、肥力中等的高山生地或轮休5年以上的土地,施圈肥5000公斤,骨粉25公斤,深翻20厘米,经冰冻风化,播前整平,作成宽1-1-2米,高15-20厘米的畦。
二、种植方法1、选种、育苗选叶色深绿,质厚,花蕾扁平肥大的大叶型种株,留中期开放饱满的花蕾5-8个,摘除其他花蕾。
立冬后,种子充分成熟,择晴天,剪下地上部分,连秆缚成束,悬挂避雨通风处,阴干20-30天,再日晒2-3天,收集饱满的种子,置布袋中,悬挂阴凉通风处。
3月下旬至4月上旬条播,行距15厘米,播幅8-10厘米,播后覆土以盖上种子为度,再盖草或树叶,保持土壤湿润。
每亩用种量4-5公斤。
霜降至立冬,苗叶枯黄,择晴天,挖起根茎(即术栽)剪去茎杆及尾部细根,剔除病、残株,在阴凉通风室内摊放1-2天,术栽表皮发白后贮藏。
2、术栽贮藏选阴凉干燥、避日光的室内泥地,铺含水20%的细沙5厘米厚,上放术栽8-12厘米,再放一层细沙,如此堆放30-40厘米高,再盖上4厘米的沙或细土,上面覆盖杉树刺以防鼠害,四周砌矮墙栏住,术栽堆的中央隔40-60厘米插上一个草束以排湿散热,严冬时盖稻草防冻,贮藏期间每隔15-30天检查1次,上下翻动,发现病栽及时剔除。
室内不可烧火,术栽堆上也不可洒水。
在较温暖的地区可不采挖,等到12月至次年2月发芽前,边挖、边洗、边栽。
3、大田栽种选表皮细嫩,无病虫害,顶芽饱满健壮,上部细长,尾部圆大,密生柔软细根,主根细短或无主根,贮藏时未受损伤的术栽,分大、小二级,分别栽种,每亩需术栽40-60公斤。
种前用50%多菌灵或50%托布津600-800倍液浸10分种,捞出晾干后下种。
在12月至次年2月按株行距20-25厘米穴栽,穴深6-8厘米,施入稀人粪尿,干后栽种,每穴放术栽1-2个,芽头向上,施入过鳞酸钙或饼肥,上盖焦泥灰,最后覆土与畦平。
白术栽培技术一、引言白术,又称白术子、白附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脾益气、健脾化湿、止泻等功效。
随着人们对中药材的需求不断增加,白术的种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介绍白术的栽培技术。
二、选址1.土壤要求: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土地。
2.气候要求: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年降水量在800-1200毫米左右。
3.海拔要求:适宜种植海拔在500-1500米之间。
三、繁殖1.种子繁殖:选择健康成熟的果实采摘种子,浸泡去除果肉后晒干备用。
2.分株繁殖:在生长期内将株分开移植。
四、育苗1.播种时间:春季3月份至4月份。
2.播种方法:将干燥的种子浸泡24小时后,用湿沙或湿土进行播种。
3.温度控制:在育苗期内,需控制温度在15-20℃之间。
4.管理措施:保持土壤湿润,防止水分过多或过少。
五、定植1.时间选择:定植时间一般在5月份至6月份。
2.行距控制:行距一般为60厘米左右,株距为30厘米左右。
3.深度控制:将苗洒透水后,按照根系长度埋入土中。
六、田间管理1.施肥方法:春季和秋季进行有机肥料的施用,夏季进行氮磷钾复合肥的追肥。
2.浇水方法: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过度或缺乏水分。
3.除草方法:及时除去杂草和枯叶等杂物。
4.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白粉病、灰霉病等病害和蚜虫、飞虱等虫害。
七、采收1.采收时间:一般在秋季9月份至10月份进行采收。
2.采收方法:将地上部分切割下来,在通风干燥处晾晒,待水分含量降至10%以下即可入库保存。
八、总结白术的栽培技术包括选址、繁殖、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和采收等方面。
只有科学合理地实施这些技术,才能获得高产高质的白术。
白术种植技术(一)选地整地选向阳、通风凉爽、排水良好、土壤疏松、肥力中等的高山生地或轮休5年以上的土地,施圈肥5000公斤,骨粉25公斤,深翻20厘米,经冰冻风化,播前整平,作成宽1-1-2米,高15-20厘米的畦。
(二)种植方法1、选种、育苗选叶色深绿,质厚,花蕾扁平肥大的大叶型种株,留中期开放饱满的花蕾5-8个,摘除其他花蕾。
立冬后,种子充分成熟,择晴天,剪下地上部分,连秆缚成束,悬挂避雨通风处,阴干20-30天,再日晒2-3天,收集饱满的种子,置布袋中,悬挂阴凉通风处。
3月下旬至4月上旬条播,行距15厘米,播幅8-10厘米,播后覆土以盖上种子为度,再盖草或树叶,保持土壤湿润。
每亩用种量4-5公斤。
霜降至立冬,苗叶枯黄,择晴天,挖起根茎(即术栽)剪去茎杆及尾部细根,剔除病、残株,在阴凉通风室内摊放1-2天,术栽表皮发白后贮藏。
2、术栽贮藏选阴凉干燥、避日光的室内泥地,铺含水20%的细沙5厘米厚,上放术栽8-12厘米,再放一层细沙,如此堆放30-40厘米高,再盖上4厘米的沙或细土,上面覆盖杉树刺以防鼠害,四周砌矮墙栏住,术栽堆的中央隔40-60厘米插上一个草束以排湿散热,严冬时盖稻草防冻,贮藏期间每隔15-30天检查1次,上下翻动,发现病栽及时剔除。
室内不可烧火,术栽堆上也不可洒水。
在较温暖的地区可不采挖,等到12月至次年2月发芽前,边挖、边洗、边栽。
3、大田栽种选表皮细嫩,无病虫害,顶芽饱满健壮,上部细长,尾部圆大,密生柔软细根,主根细短或无主根,贮藏时未受损伤的术栽,分大、小二级,分别栽种,每亩需术栽40-60公斤。
种前用50%多菌灵或50%托布津600-800倍液浸10分种,捞出晾干后下种。
在12月至次年2月按株行距20-25厘米穴栽,穴深6-8厘米,施入稀人粪尿,干后栽种,每穴放术栽1-2个,芽头向上,施入过鳞酸钙或饼肥,上盖焦泥灰,最后覆土与畦平。
近年研究试管苗繁殖栽培方法:取白术种子在流水中洗4-6小时,剥外种皮,再用0.2%Hgcl2 溶液浸泡20分种,中间换1-2次Hgcl2 溶液,再用无菌水冲洗3-4次,接种在MS基本培养基上,可萌发出无菌苗,作接种材料。
种植白术的方法选地整地白术前作以禾本科作物为好,或选择生荒地或停种白术4年以上的地亦可。
翻土9~12cm,不宜过深,整平,除去粗石子,做75cm宽畦备用。
播种与繁殖4月中、下旬播种,条播每亩用种子4~5kg,撒播每亩用种子5~7.5kg。
播种前选择子粒饱满的种子,与砂土混合播入田间干旱地区宜先将种子在温水中浸泡24小时。
条播按行距15cm,播幅6~9cm,开3~4.5cm浅沟沟底要平,使出苗一致,播种后覆土3cm,稍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
在出苗前土壤应保持足够温度,一般浇2~3次水可出苗。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拔草间苗,间去密生苗和病弱苗。
苗高4.5~6cm时,可按株距6~9cm定苗。
苗期追肥1~2次,以有机粪尿为好,用量不宜过多;干旱时适当浇水或在行间铺草防旱。
9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开始挖取白术种栽,去除茎叶和须根注意勿伤主根和根状茎表皮,阴干1~2天,选择干燥阴凉的地方进行贮存。
先铺3cm厚的砂,再铺一层术栽厚9~12cm,然后再铺一层砂、一层术栽。
堆至30cm左右高时,在堆放的中央插几束草以利通风,上面盖层干湿适中的砂或土。
冬季严寒时,应盖草保温。
术栽贮藏期间,每隔15~30天需检查一次,发现病栽应及时挑出,以免引起腐烂。
如果术栽萌动,要进行翻动,以防芽的生长。
栽植翌年3月底~4月上旬开始栽植。
要注意挑选生长健壮、根群发达、顶端芽头饱满、表皮柔嫩、顶端细长、尾部圆大的种栽做繁殖材料;而术栽畸形,顶部茎杆木质化,主根粗长,侧根稀少者栽后生长不良。
栽植按行株距24×12cm或18×12cm下栽,深度6~9cm 以埋着术栽,上有3cm土为度,密度每亩10000~12000株,种栽量每亩50kg左右。
中耕除草要勤除草,浅松土,原则上做到田无杂草,土不板结。
雨后露水未干时不能除草,否则容易感染病害。
合理施肥在白术栽培中,药农总结有“施足基肥,早施草肥,重施追肥”的生产经验。
一般基肥每亩需施入有机肥500~1000kg,过磷酸钙25~35kg;5月上旬苗基本出齐时,施稀薄人粪尿1次,每亩500kg;结果前后是白术整个生育期吸肥力最强,生长发育最快,地下根状茎膨大最迅速的时期,一般在盛花期每亩施有机肥1000kg,复合磷肥3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