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市级财政收支预算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意见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10
第三章政府预算管理体制一、名词解释1、政府预算管理体制2、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组成体系3、预算调节制度4、定额上缴5、总额分成6、分税制7、分税制预算体系8、无条件转移支付9、非配套补助10、单位预算二、填空题1、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
2、1994年我国开始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从改革目标上看,是指在_________基础上,按照_________划分中央、地方财政收入的一种分级预算管理体制。
3、现阶段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形式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94年分税制改革中,确定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_________在1993年的基础上逐年增加,递增率按本地区_________和_________增长率的1:0.3系数确定。
5、预算调节包括各级预算间的_________和各地区预算间的_________。
6、政府预算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_______与_______结合的原则;兼顾______与____的原则;贯彻_______的原则;与_______相适应的原则。
7、实行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补偿_______、弥补________、保证______、优化_______、调节______。
8、财政收入能力均等化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采用_______是规范转移支付的主要标志。
10、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企业_______,_________,使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市场主体,政府须为企业创造_______的外部环境。
三、单项选择题1、从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组成体系纵向来看,政府预算可分为()A、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B、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C、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D、总预算与单位预算2、我国于1995年1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是一部()A、权责法B、组织法C、程序法D、权责法、组织法、程序法相结合的综合性预算法3、下列收入中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的收入是()A、营业税B、增值税C、关税D、消费税4、我国现行的分税制中,中央与地方分享增值税的比例为()A、80%于20%B、75%于25%C、60%于40%D、50%于50%5、进一步完善我国分税制的重点是()A、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B、进一步完善工商税制C、进一步调整集权与分权的关系D、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6、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预算管理体制是()A、划分收支分级管理体制B、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体制C、以收定支体制D、分级包干体制7、分级预算体制的集权与分权主要体现在()A、中央与地方收支的划分B、地方政府是否构成以及独立的预算主体C、地方政府是否有税收立法权、税率调整权和减免权D、各税种在中央和地方间的划分8、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的主要标志是()A、公式化转移支付B、基数法C、因素法D、补助金制度9、不考虑地区的支出需求,只考虑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均等化,依照某种收入指标确定转移支付对象与转移支付额的转移支付模式是()A、支出均衡模式B、收支均衡模式C、财政收入能力均等化模式D、有限的财政收入能力减支出需求均衡模式10、下列属于政府转移性支出的是()A、政府采购B、基础产业建设C、财政投融资D、社会保险四、多项选择题1、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A、中央财政调控能力与地方财政自主权结合的原则B、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C、贯彻民族政策的原则D、与经济政治体制相适应的原则2、从横向分,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组成体系可分为( )A、总预算B、部门预算C、单位预算D、基层预算3、1988年中央决定对各地区实行不同形式的包干办法,其中主要的包干形式有()A、收入递增包干B、总额分成C、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D、上解额递增包干4、我国实行分税制的原则()A、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101 税收收入10101 增值税1010101 国内增值税101010101 国有企业增值税101010102 集体企业增值税101010103 股份制企业增值税101010104 联营企业增值税101010105 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增值税101010106 私营企业增值税101010119 其他增值税101010120 增值税税款滞纳金、罚款收入101010121 福利企业增值税退税101010122 软件集成电路增值税退税101010123 三线搬迁增值税退税101010124 民贸企业增值税退税101010125 宣传文化单位增值税退税101010126 森工综合利用增值税退税101010150 其他增值税退税101010151 免抵调增增值税101010152 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增值税划出101010153 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改革增值税划入1010102 进口货物增值税101010201 进口货物增值税101010202 特定区域进口自用物资增值税101010220 进口货物增值税税款滞纳金、罚款收入101010221 进口货物退增值税101010222 特定区域进口自用物资退增值税1010103 出口货物退增值税101010301 出口货物退增值税101010302 免抵调减增值税10102 消费税1010201 国内消费税101020101 国有企业消费税101020102 集体企业消费税101020103 股份制企业消费税101020104 联营企业消费税101020105 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消费税101020106 私营企业消费税101020107 成品油消费税101020119 其他消费税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含5篇)第一篇: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各位代表:受市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市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0年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10年,全市各级组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一城三市”发展思路和“五大突破”奋斗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争先进位,真抓实干,着力破解“三大难题”,全面实施“八大工程”,实现了全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地方财政收入也实现了新的突破,各项财政预算指标顺利完成。
2010年,全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万元,完成调整后收入预算的 %,较上年实绩增长 %,增收万元。
其中:工商税收完成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 %;烟叶税完成万元,较上年减少 %;契税、耕地占用税完成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 %;非税收入完成万元。
地方财政收入加上各项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转及调入资金,全市财政总收入为万元。
2010年,全市地方财政支出万元,完成调整后支出预算的%,较上年实绩增长 %,增加支出万元。
具体是:一般公共服务万元,较上年增长 %;国防和公共安全万元,较上年增长 %;教育万元,较上年增长 %;科技万元,较上年增长 %;文化体育与传媒万元,较上年增长 %;社会保障和就业万元,较上年增长 %;医疗卫生万元,较上年增长%;环境保护万元,较上年增长倍;城乡社区事务万元,较上年增长 %;农林水事务万元,较上年增长 %;交通运输万元,较上年增长 %;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万元,较上年增长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万元,较上年增长 %;住房保障支出万元,较上年增长 %;其他支出万元,较上年增长 %。
分支出级次看,共完成市级支出万元,较上年增长%;完成乡镇级支出万元,较上年增长 %。
地方财政支出加上各类上解支出,2010年全市财政总支出为万元。
财政管理中的预算编制原则第一章:引言预算编制是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国家和地方行政机关的重要职责,也是维护国家财政稳健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预算编制原则是指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遵循的一些基本规律和原则。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结合实际案例,对财政管理中的预算编制原则进行详细阐述。
第二章:社会公正原则社会公正原则是财政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要求政府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坚持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则,保证国家财政资源的公正分配。
在制定预算的过程中,政府必须尊重和考虑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特别是弱势群体,确保社会公平正义。
同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还要加强社会监督,增强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
第三章:收支平衡原则收支平衡原则是财政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要求政府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按照总收支平衡原则,保证各项预算收支平衡。
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政府必须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合理规划财政收入。
如果缺乏可行的收入来源,通常只能通过减少支出的方式来实现收支平衡。
例如,对于财政赤字过大的国家,政府可以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以减少财政支出。
第四章:效率优先原则效率优先原则是财政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要求政府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优先考虑公共资源的最优利用,确保预算收入与财政支出的高效配合,实现财政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在制定预算的过程中,政府应尽其所能,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支出,并优先支持获得高效成果的项目。
例如,政府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优先考虑那些能够提高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项目,例如教育、科技等领域。
第五章:合规性原则合规性原则是财政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要求政府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应政策的规定,严格遵循预算编制程序,将财政管理过程纳入法制化轨道。
在制定预算的过程中,政府应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制定预算。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财政预算执行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各项预算执行符合财政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规定。
关于莱芜市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1年1月21日在莱芜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市财政局局长高发林各位代表: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提交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10年,是我市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重要一年。
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真抓实干,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各项事业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预算任务。
2010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53207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增长8.01%(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5.06%)。
其中:税收收入267338万元,占预算的100%,增长3.57%;非税收入85869万元,占预算的100%,增长24.63%。
全市财政支出完成519371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增长16.43%。
按现行财政体制算账,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加上中央税收返还和上级专款补助,减去体制和各项结算上解,全市当年可供安排的资金为519380万元,财政支出519371万元,当年结余9万元,滚存结余463万元。
2010年,市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4079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增长21.54%。
其中:税收收入38983万元,占预算的100%,增长30.61%;非税收入25096万元,占预算的100%,增长9.69%。
市级财政支出完成238322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增长16.89%。
其中: 一般公共服务29463万元,占预算的100%,增长4.48%;公共安全19357万元,占预算的100%,增长14.14%;教育36000万元,占预算的100%,增长17.7%;科学技术6155万元,占预算的100%,增长35.54%;文化体育与传媒3989万元,占预算的100%,增长12.08%;社会保障和就业27231万元,占预算的100%,增长13.57%;医疗卫生14199万元,占预算的100%,增长34.95%;城乡社区事务45187万元,占预算的100%,增长10.34%;农林水事务13690万元,占预算的100%,增长25.77%;环境保护、工交商、金融等事务36182万元,占预算的100%,增长46.14%;其他支出6869万元,占预算的100%,增长17.86%。
遵义市2010年全市和市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1年市级财政预算草案报告(2011年2月22日在遵义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遵义市财政局局长靳立国各位代表: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遵义市2010年全市和市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1年市级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全市和市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10年,在中共遵义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市财政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经过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预算任务。
(一)2010年全市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经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201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预算13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预算52.3亿元,均按增长13%安排。
根据快报统计,201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万元,为预算的108.7%,比上年增收万元,增长22.8%;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万元,为预算的110.1%,比上年增收万元,增长24.4%。
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万元,比上年增加万元,增长26 %。
(全市一般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见附表一、附表二)(二)2010年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经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2010年市级一般预算收入预算为万元,一般预算支出预算为万元。
在预算执行中,2010年10月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批准,一般预算收入调整为89200万元,一般预算支出预算调整为万元。
一般预算支出调整预算万元加中央和省下达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收入、公共安全转移支付收入、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等转移支付收入11241万元,再加上中央和省对市级专项补助84632万元,减去市级对三区一市专项补助20487万元,一般预算支出最后预算为万元。
2010年市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3305万元,为预算的104.6%,比上年增长1.8%,扣除“省直管县”调整收入缴库方式、两城区公安体制下划、上年一次性国资收益等因素影响收入14340万元后,同比增长20.7%;市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万元,为预算(指最后预算,下同)的95.2%,比上年增加80956万元,增长46.8%。
关于河南省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2011年1月17日在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省财政厅厅长钱国玉各位代表: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河南省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在省委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指导下,财政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大力支持推进“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服务大局,有效作为,财政发展继续保持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了民生。
(一)全省预算执行情况1.一般预算●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81亿元(快报数,下同),为年初预算的111.3%,比上年增加254.9亿元,增长22.6%。
其中税收收入1016.6亿元,比上年增加195亿元,增长23.7%。
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3.6%。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加上上划中央“四税”后,财政总收入2293.4亿元,比上年增加371.6亿元,增长19.3%。
●全省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413.2亿元,比上年增加507.5亿元,增长17.5%。
年初全省各级人代会批准的支出预算合计2274.9亿元,执行中,中央专项补助811.3亿元,发行地方政府债券93亿元,再加上中央新增财力补助、动用上年结余结转、调入资金等安排336.5亿元,调整后支出预算为3515.7亿元。
全年实际支出为调整预算的97.1%。
2.基金预算●全省基金预算收入866.9亿元,比上年增加404亿元。
基金预算支出823.5亿元,比上年增加376亿元。
基金收支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分别比上年增加267亿元、29.2亿元和14.7亿元,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2010年开始纳入基金预算,当年完成收入77.4亿元。
财政收支预算编制方案一、预算编制的目的和原则(一)目的1、明确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财政收支规模和方向,为决策提供依据。
2、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控制支出,防范财政风险。
(二)原则1、全面性:涵盖所有的财政收支项目,不遗漏重要的经济活动。
2、准确性:数据和预测应基于可靠的信息和合理的方法。
3、合理性:支出安排应符合实际需求和发展目标,收入预测应考虑经济形势和政策影响。
4、平衡性:力求收支平衡,避免出现较大的赤字或盈余。
二、预算编制的范围和期限(一)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收入预算:税收收入、非税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等。
2、支出预算:人员经费、公用经费、项目支出等。
(二)期限通常为一年,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编制中期或长期预算。
三、收入预算的编制(一)税收收入1、分析经济形势和税收政策的变化,对主要税种的收入进行预测。
例如,增值税可根据预计的销售额和税率计算;企业所得税可参考企业的盈利情况和税收优惠政策。
2、考虑税收征管的加强和税收逃漏的减少对收入的影响。
(二)非税收入1、行政事业性收费:根据收费项目和标准,结合业务量的预计,计算收入。
2、国有资产收益:包括国有企业利润上缴、国有资产处置收入等。
3、其他非税收入:如罚没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等。
(三)上级补助收入根据以往的补助情况和上级政府的政策导向,预估可能获得的补助金额。
四、支出预算的编制(一)人员经费1、工资福利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险缴费等。
根据人员编制和工资政策进行计算。
2、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如离退休费、抚恤金、生活补助等。
(二)公用经费1、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差旅费等日常办公费用,根据历史数据和预计的业务量进行估算。
2、设备购置和维护费:根据设备更新计划和维修需求确定。
(三)项目支出1、专项业务项目:如教育、医疗、环保等领域的特定项目,要明确项目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资金需求。
2、基本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改建、扩建等工程项目,需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和造价估算。
财政预算方案一、背景介绍财政预算方案是指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的详细报告,其中包括收入、支出、赤字等方面的内容。
根据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发展需求,财政预算方案起到科学合理安排财政资源的作用,对于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预算编制原则1. 透明公开原则:财政预算方案应当公开透明,让公众了解政府财政活动。
2. 稳定规范原则:预算方案应当稳定可行,合理分配资源。
3. 创新发展原则:根据国家的发展需要,预算方案应当具备创新性,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4. 公平公正原则:预算方案应当体现社会公平和公正,确保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三、收入部分1. 税收收入:根据不同行业、企业、个人实际情况,预计征收相应的税款,包括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
2. 非税收入:包括罚款、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通过合理的方式引进额外的财政收入。
3. 形象收入:政府通过出让国有资源、土地使用权等方式,获取经济利益,为财政预算提供补充。
四、支出部分1. 教育投入:加大教育领域的投入力度,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 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
- 增加教育设施建设,改善学校硬件条件。
- 扶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2. 医疗卫生支出:增加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 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 支持医疗技术创新和医疗设备更新。
- 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和疾病防控体系建设。
3. 就业创业扶持:采取措施促进就业创业,提高居民收入。
-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 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鼓励创业就业。
-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4. 农村农业支出:加大农村农业领域的投入,促进农业现代化。
- 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
- 发展农村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就业。
- 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五、赤字管理合理控制财政赤字,保持财政可持续发展。
1. 预算收入优化:通过改革税收制度、扩大税基,提高财政收入水平。
中山市财政局大事记〔2010〕全年中山市财政局办公室编印2011年4月1日一月1月5日,市政府印发了由市财政局拟写的《》,明确2010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月12日,中山市政府印发由市财政局拟写的《市镇财政管理体制调整实施方案》(中府[2010]11号),调整“一级财政”镇区范围和财政转移支付项目,建立税收激励分成机制。
1月19日,中山市治理“小金库”专项检查工作总结会在市财政局召开。
市财政局纪检组长袁凯斌同志主持会议并通报2009年“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情况。
全市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财政局局长黄国庆同志出席会议,并对下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二月2月5日,市财政局召开2009年度全市财政系统工作总结会。
会议由市政府张国基副秘书长主持,谢中凡常务副市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指示。
黄国庆局长对2009年度的财政工作进行总结并部署2010年财政工作。
会议对2009年度财政工作先进集体进行通报表彰。
全市财政系统共480多人参加会议。
2月8日,2010年市直预算单位部门预算批复等有关工作会议在市财政局召开。
会议下发2010年市直预算单位部门预算批复,布置2009年度绩效自评工作和财政供给单位人员信息数据更新报送工作及操作培训。
2月22日,中山市委下发《关于顾竹林同志任职的通知》(中委干[2010]8号),同意顾竹林同志任市财政局党组成员。
三月3月18日,市财政局召开2010年财政支农暨农税管理工作座谈会,总结2009年度各镇区农业两税征管工作和支农资金管理情况,探讨优化镇区农业两税征管工作和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措施办法。
市财政局苏长桥副局长、各镇区财政所(局)负责人及市财政局农业科、外经科有关人员参加座谈会。
3月19日,广东省财政厅下发《关于2009年度预算部门管理工作评比情况的通报》(粤财预[2010]4号),中山市财政局被评为2009年度“广东省预算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四月4月13日至15日,由市财政局、审计局抽调人员组成的市“扩内需、促增长”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工作组,分别抽查广东通宇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等6个使用中央扩内需资金项目的管理使用情况,4月15日,市财政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行市级财务核算集中监管工作的通知》,对中山市75个市一级预算单位实行市级财务核算集中监管改革,并于16日对纳入改革的75个单位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4月20日,中山市政府印发由市财政局拟写的《中山市市镇财政管理体制调整实施细则》(中府办[2010]25号),明确税收和非税收入分成比例、出口退税分担比例、一级财政镇区财力专项上缴和金融风险金上缴任务、一类财政镇区的专项资金补助比例、对扶持类一级财政镇区的财政性债务管理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项目等六方面内容。
4月22日,市财政局召开副科长以上领导干部局务会议。
听取各科室负责人汇报2010年科室业务工作重点、存在问题及对相关工作的意见建议。
黄国庆局长作重要讲话,并对下阶段工作任务进行部署。
4月23日,省财政厅检查组对中山市2009年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进行检查考核。
市财政局和市农业局相关领导参加考核座谈会。
4月26日,市财政局印发《中山市市级部门预算编报工作考核评比暂行办法》(中财预[2010]11号),对组织预算编报、数据上报、数据准确性等方面制定评分标准,指导预算单位按标准进行预算编制。
五月5月7日,市财政局团支部召开团支部大会,总结2009年度工作,组织团支部换届选举、举行超龄团员退团仪式。
5月14日,市财政局召开2009年度工会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黄国庆局长出席会议并作讲话。
5月18日、25日,市财政局组织市属教科文单位的财会负责人和财会人员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工作意见建议,现场解答问题。
黄健华副局长出席会议。
5月20日,中山市会计学会、中山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市财政局302会议室联合召开理事会工作会议,总结2009年工作,布置2010年工作任务,会议由中山市会计学会、中山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长何宝颜主持。
5月21日,市财政局召开2010年党风廉政建设暨落实责任分工工作会议,部署201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黄国庆局长出席会议并作讲话,现场与部分科室负责人代表签订《2010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5月24日,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全面推行市级预算单位公务卡结算制度的通知》,全面推开市级预算单位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
中山市市级预算单位按计划全部纳入公务卡结算制度范围。
5月25日,市财政局印发《中山市工程建设领域项目资金管理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程建设领域项目资金管理信息公开工作的目标、原则以及相关的工作要求。
5月26日,市财政局组织有发生政府性债务的市直单位、镇区、国资系统市属公司开展地方政府债务报表业务培训班。
5月31日,市财政局印发《中山市财政债权呆帐核销实施细则(试行)》(中财[2010]1号)。
对防范、化解财政资金风险,保全财政债权等事宜进行明确。
5月31日,中山市财政局获国家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实施十周年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国科发火[2009]667号)。
六月6月8日,市财政局下发罗玉静等同志任职的通知(中财人[2010]8号),批准罗玉静同志任社会保障科科员;刘佩珊同志任农业科科员;伦丽华同志任工贸外经金融科科员;梁国民同志任行政政法科科员;陈日荣同志安排到国库支付办公室工作;黄华英同志安排到资产管理科工作。
6月11日,市财政局黄健华副局长主持召开2010年中山市企业所得税税源调查工作会议,传达省有关工作会议精神,总结部署工作。
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6月11日,市财政局以“推行财政支出管理改革,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为主题,在市广播电台举办“周五民声”热线节目。
黄健华副局长等相关科室人员参加节目并现场回答群众咨询。
6月18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发关于余琪璐等同志任免的通知(中人社发[2010]97号),批准余琪璐同志任农村财务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彦来同志任采购办公室主任;李文慧同志任教科文科长;卢华坤同志任监督检查办公室主任;程焯云同志任国库支付办公室主任;林燕威同志任人事科科长;汤如烈任资产管理科科长;陈卓彬同志任非税收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黄红标同志任行政政府科科长;黄俊谦同志任工贸外经金融科科长;陈彩琳同志任农税征收管理办公室主任;杨光宇同志任绩效评价科科长;廖鹏同志任投资审核办公室主任;郑瑞麟同志任教科文科主任科员;罗志明同志任资产管理科主任科员;白艳红同志任绩效评价科主任科员。
6月21日,《中山市2010年度基建预算》经十三届53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并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审议通过,2010年市政府投资基建项目计划总投资1217804万元。
6月20日,广东省2010年(上)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专业知识考试中山考区开考,全市共设8个考点,考生共9429人。
市财政局局长黄国庆担任中山考区总主考。
6月22日,市财政局印发《中山市财政局预算指标管理细则》(中财办[2010]17号),进一步规范预算指标办理流程,明确职责。
6月29日,市财政局召开全市财政系统信息调研和宣传工作会议,总结部署全市财政信息、调研和宣传工作,表彰信息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6月30日,中山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党总支成立大会在市财政局303会议室召开。
广东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有关领导,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国庆,市两新组织党工委陈江梅副书记出席了会议并做讲话。
会议选举产生中山市注协党总支首届委员会,市财政局总会计师梁志军当选为党总支书记,郑健钊、何宝颜、付建华、陈玉珊等当选党总支委员。
中山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党总支隶属于中山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6月30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薛晓峰及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在市财政局黄国庆局长、林东副局长的陪同下探望慰问市财政局退休老党员方月申同志。
七月7月2日,广东省财政厅法规税政处工作组到中山市财政局检查“五五”普法工作情况,并对再生资源增值税退税工作开展调研。
同日,中山市普法工作小组也对市财政局“五五”普法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7月5日,中山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薛晓峰同志在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谢中凡、市政府秘书长贺振章等陪同下到市财政局开展工作调研。
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国庆等全体班子成员参加调研座谈会议。
7月8日,市人大常务副主任陆国良、副市长殷昭举带领监督检查组到市财政局检查市委、市政府有关深化作风建设提高执行力工作部署落实情况。
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国庆向监督检查组汇报工作,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袁凯斌等相关人员参加检查工作会议。
7月10日,市财政局非税收入管理系统票据子系统上线试运行。
7月11日,市财政局召开中山市2010年重点产品国际竞争力调查工作布置暨培训会议,全市16家生产型出口企业代表参加。
7月12日,中山市内部审计工作组在市财政局召开2009年度内部审计工作报告征求意见会议。
市内部审计工作组长、市审计局局长吴维兴,市财政局局长黄国庆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7月13日,深圳市财政局资产和非税收入管理处到市财政局开展工作调研。
7月13日,市财政局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7月16日,市财政局下发《中山市罚没物品拍卖企业选取办法》。
7月20日,市档案局工作组到市财政局开展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复查工作。
7月30日,中山市召开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部署社会团体、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
市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财政局局长黄国庆出席会议并作讲话。
八月8月4日,市财政局通过摇珠抽签方式选取罚没物品拍卖企业,市纪委监察局第一行政监察组派人到场监督。
有9家符合资格的拍卖机构参与摇珠抽签,其中两家被抽中代理2010年8月1日至2011年7月31日期间的罚没物资拍卖。
8月9日,市财政局、农业局联文下发《关于本次财务管理工作职责调整的通知》(中农[2010]107号),原由市农业局担负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职责正式划转市财政局。
8月9-19日,市财政局联合检查组对市委党校、南头财政所等7个执收单位以及6个镇区财政所的非税收入征收和财政票据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8月20日,市财政局邀请市纪委宣教室主任徐业恒为干部职工作党风廉政建设专题讲座,并观看党风廉政电教片。
8月23日,中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根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薛晓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雷彪,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中凡等党政领导一同到市财政局调研指导工作。
市财政局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参加调研座谈会,黄国庆局长汇报工作。
陪同参加调研活动的还有市政府秘书长贺振章、副秘书长张国基、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徐剑等。
8月23日,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加强财政资金支出支付方式管理的通知》,规范财政资金支出支付方式,对财政资金支出支付方式作明确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