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30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前言煤矿是传统行业,也是高危行业。
为控制煤矿事故频发,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加强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保障矿工的人身安全和生命安全。
各级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并要求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因此,对于煤矿安全风险的管控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也是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发展的重要方面。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概念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对煤矿行业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分类和评级的过程,通过确定不同风险等级的概率和严重性,采用不同的管控措施,实现煤矿安全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其目的是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的破坏性,提高煤炭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矿工的人身安全和生命安全。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
应对煤矿生产中可能产生的所有安全风险进行评估,不遗漏任何可能性。
2.分级原则。
根据煤矿生产中的安全危险,对风险进行分类评级,制定不同的管控措施。
3.预防性原则。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提前控制、消除安全风险,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概率。
4.综合性原则。
考虑多种因素,综合评估煤矿安全风险,完善各种管控要素,从而达到全面管控的目的。
安全风险分级的具体步骤步骤1:分类划分安全风险的分类是一个关键环节,一般将安全风险分类成人员因素、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建筑构造、自然环境、管理制度六大类。
这六大类中又包含多项细分分类,这样可以清晰明确地划分煤矿生产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为后期的风险评级奠定基础。
步骤2:确定评价指标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是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价的依据。
在评价指标的选择方面,首要考虑关注风险的因素、对人身伤害的可能性和危害后果。
评估指标包括可能发生的风险、风险概率、风险影响程度等因素。
步骤3:评价过程通过分析各种因素的可能性、频率和影响、判断风险的状况程度,然后对风险的级别进行评价。
这个过程需要通过比较、归纳、统计等方法来实现,评价结果可以根据级别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完整版)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课件禹州神⽕隆源矿业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课件第⼀章安全风险辨识范围、⽅法第⼀条矿长、总⼯程师、分管矿领导、副总⼯程师、业务科室科长及副科长、相关区队正职及技术员履⾏“规范”中⼯作体系职责,当触发以下时间节点或情节时开展⼀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作:(⼀)每年年底前对⽡斯、⽔、⽕、粉尘、顶板、冲击地压及提升运输系统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重点对煤矿⽡斯、⽔、⽕、粉尘、顶板、冲击地压及提升运输系统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新⽔平、新采(盘)区、新⼯作⾯设计前,开展⼀次专项辨识评估,重点辨识地质条件和重⼤灾害因素等⽅⾯存在的安全风险。
(三)⽣产系统、⽣产⼯艺、主要设施设备、重⼤灾害因素等发⽣⼤变化时,开展⼀次专项辨识评估,重点辨识作业环境、⽣产过程、重⼤灾害因素和设施设备运⾏等⽅⾯存在的安全风险。
(四)排放⽡斯等⾼危作业实施前,开展⼀次专项辨识评估,重点辨识作业环境、⼯程技术、设备设施、现场操作等⽅⾯存在的安全风险。
(五)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应⽤前,开展⼀次专项辨识评估,重点辨识作业环境、⼯程技术、设备设施、现场操作等⽅⾯存在的安全风险。
(六)连续停产停⼯1个⽉以上复⼯复产前,开展⼀次专项辨识评估,重点辨识作业环境、⼯程技术、设备设施、现场操作等⽅⾯存在的安全风险。
(七)本矿发⽣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事故隐患或所在省份发⽣重特⼤事故后,开展⼀次针对性的专项辨识评估,识别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
第⼆条辨识⽅法主要采取⼯作任务分析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初始危险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根本原因分析法等,基本归类如下:(⼀)年度和复⼯复产专项辨识中⽡斯、⽔、⽕、粉尘、顶板等⾃然灾害因素采⽤初始危险性分析法,提升运输系统采⽤安全检查表分析法。
(⼆)新⽔平、新采区、新⼯作⾯设计前采⽤初始危险性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