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模板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
- 格式:pdf
- 大小:265.58 KB
- 文档页数:2
三一文库()〔高支模施工体系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总结〕*高支模施工体系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总结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在高度要求上具有高度高的技术特点,并对大跨度的建设环境有极高的适应性,其自身的荷载能力极强,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危险性极大,易引发坍塌事故,造成严重后果。
1、野蛮施工须避免一、立杆间距一减再减规范规定:模板支架搭设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结构设计应进行设计计算,并应按规定进行审核、审批;可是现场搭设时,有时会出现不按方案施工的情况,立杆间距要求800mm的搭设为900mm,要求900mm的搭成1000mm,以后逐层减少,有些工程立杆间距大到了1200mm以上,易引发坍塌。
二、水平杆能省就省按照规范要求,水平杆是要求纵横拉通的,但有时会出现随意减掉一根两根的情况。
如此随意减少,极易导致模板坍塌。
三、回填土不打夯直接起模板支架回填土上面起模板支架,回填的土方就等于是模板支架的基础,有的工程土方回填为了抢工期,直接松填,不打夯,模板支架搭上去,下场雨地基土就下沉了,极易引发坍塌。
四、模板支架缺少扫地杆规范规定: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但部分工地存在不设或少设的现象,易引发坍塌。
五、方木截面过小,间距过大木材立方米单价这几年一直处于上升状态,有些工地为节省成本,经销商低价竞争,方木截面一减再减。
方木截面不符合规定同样易引发坍塌。
六、脚手架拆除后再拆模板起因是模板支架拆除后,可以把钢管先捡出去,然后人站在下面或搭设活动脚手架把模板拆掉,模板和方木不至于压在钢管下面,从而材料损失要小一点。
但稍有不慎,极易产生严重事故。
2、施工工艺要求01、施工技术要点(1)立杆的选择与复制立杆的管经、壁厚必须符合排架的设计要求,立杆的必须设立于可靠的垫脚板上,立杆的间距必须符合排架设计要求,立杆的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必须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每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的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高大模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浇筑混凝土的质量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如果支架和模板出现问题,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沉降、脚手架、尺寸不符合设计尺寸要求等质量问题,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混凝土质量控制离不开不良台面的处理、安装质量和模板安装时的接缝。
关键词:高大模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导言:高模支撑系统指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架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的模板支撑系统。
该高模板支撑系统具有节省材料、安装拆卸方便、可重复使用、周转次数多、劳动强度低、施工效率高等优点。
但是,在高模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荷载问题,以确保吊装、搭接和拆除过程中的施工安全。
因此,高大模板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现场作业必须做好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施工质量。
结合建瓯市江滨国际商业广场工程,分析了高模板施工技术要点。
1高模板工程的基本概念和要求高模板施工环节与工程的整体结构质量和施工安全密切相关,一般指高度超过 8m及18m以上跨度或总荷载超过15kN/m2。
同时,该类建设在项目建设中必须通过专家论证方案的合理性。
在高大模板施工中,由于空间限制,各种作业难度大,风险大。
作为相关施工部门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专项施工方案,落实相关技术,合理开展纵向和横向支撑体系建设,确保高层建筑目标的顺利实现。
2建筑工程模板的分类建筑工程模板可根据材料、结构类型、模板形式及工艺、施工方法、模板功能等分为不同类型。
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模板可分为木、钢、胶合板、钢与木组合、钢与竹、铝合金等。
根据施工类型,模板可分为基础模板、柱模板、面板模板、墙模板、壳模板等。
根据模板施工情况,常用模板分为整体结构模板、定制尺寸模板、辅助功能模板、滑动模板施工模板、攀爬模板施工模板、内模板等。
根据施工方式的不同,模板可分为现场组装模板、比例模板、移动组装模板等。
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摘要:当前,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的主流,高大模板作为建筑工程中的关键施工工序,在建筑行业中也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随着社会各界对建筑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做好高大模板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工作势在必行一旦模板设计不合理,或者拆卸不当,都将严重影响模板结构的稳定性,甚至造成模板倒塌,最终引起无法预估的安全隐患。
鉴于此,本文立足于高达模板使用技术的特点,围绕施工技术的要点以及质量控制措施展开如下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模板支撑;施工技术1.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特点建筑工程中的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也就是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出8m,或者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集中线荷载超出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这种支撑体系以其安装和拆卸便捷、节约材料、劳动强度低、可重复利用以及施工效率高等优势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有效应用,总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高效性。
面对当前建筑行业迅速发展的势态,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
但是,该项技术的使用同样也存在着成本高的缺陷,一些公司只重视自身的利益而减少了其中某些环节,在严重威胁建筑物自身质量的同时,从长远角度来看影响了公司的综合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需要充分考虑到荷载方面的问题,有效确保吊装、搭接以及拆除过程施工作业的安全进行。
2.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施工技术要点2.1混凝土墙板施工技术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而言,混凝土墙板是一项基础结构,施工过程中一旦混凝土墙板出现问题,往往会对其他施工技术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当前,最常用到的混凝土墙板施工技术为多层复合板施工技术,具体施工步骤如下:首先,需要借助精密仪器精准计算建筑墙体的尺寸。
其次,在模板上方固定位置钻一个螺栓孔,并且对圆孔刷上油漆,整个过程严禁触碰板面,否则将会对墙面造成严重污染。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技术要点发布时间:2022-03-31T03:23:00.645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25期(上) 作者:李桃[导读] 花都中轴线项目C地块T3组团土建总包工程,V8裙楼存在外挑结构,采取了下撑杆支撑悬挑工字钢形式的模板支撑系统,模板支撑高度9.5m,属于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李桃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63摘要:花都中轴线项目C地块T3组团土建总包工程,V8裙楼存在外挑结构,采取了下撑杆支撑悬挑工字钢形式的模板支撑系统,模板支撑高度9.5m,属于高大模板支撑系统。
基于本工程的高支模施工过程,对模板支撑系统形式的选择依据进行了说明,对施工过程中涉及到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系统总结。
主要总结了架体搭设技术、梁柱模板安装技术、悬挑工字钢支撑平台施工技术、圆弧边梁支护施工技术以及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技术要点,以期为日后类似的工程项目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外挑结构;悬挑工字钢;施工技术要点 Key point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all formwork support system LI Tao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5 (Group) Co., Ltd., Shanghai 200063, China Abstract: Huadu Central Axis Project C block T3 group civil engineering general contracting project, V8 podium has an overhang structure, and adopts a formwork support system in the form of cantilevered I-beam supported by lower struts. The formwork support height is 9.5m, which belongs to tall formwork support system. Based on the high-support formwork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is project, the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formwork support system forms is explained, and the technical points of high-support formwork construction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r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It mainly summarizes the technical points of frame erection technology, beam-column formwork installation technology, cantilevered I-beam support platform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rc edge beam suppor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oncrete pouring technology,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imilar projects in the future. Key word: Tall formwork support system, overhanging structure, cantilevering I-beam, key point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1引言建筑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建造高度与跨度越来越大,结构形式也趋于多变,导致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2]。
高大模板工程技术总结一、工程概述本工程涉及高大模板施工,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和大型设施的建设。
高大模板技术是建筑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对于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降低施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总结将就高大模板工程的施工过程、技术要点、质量保证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施工过程1. 前期准备: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察,确定高大模板的安装位置和支撑体系的设计。
同时,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培训。
2. 支撑体系安装: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支撑体系的安装。
安装过程中,要确保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出现倾斜、晃动等现象。
3. 高大模板制作:根据设计图纸,制作高大模板。
制作过程中,要保证模板的平整度、尺寸精度和拼接缝的处理,确保模板的质量和稳定性。
4. 高大模板安装:将制作好的高大模板安装到支撑体系上。
安装过程中,要确保模板的位置、垂直度和水平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注意防止模板移位、扭曲等现象的发生。
5. 验收与加固:高大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验收和加固。
对模板的平整度、尺寸精度、拼接缝等项目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对支撑体系进行加固,确保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6. 混凝土浇筑: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浇筑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等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控制好浇筑速度和振捣方式,防止出现混凝土开裂、漏浆等问题。
7. 拆除与保养: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按照规定时间进行模板的拆除。
拆除过程中,要避免对混凝土结构造成损坏。
拆除后,对模板进行清洁、保养,以备下次使用。
三、技术要点1. 支撑体系设计:支撑体系是高大模板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其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点、荷载分布等因素。
设计时,应对支撑体系的承载能力、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详细计算和分析,确保支撑体系的可靠性。
2. 模板制作与安装:高大模板的制作和安装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
制作过程中,要保证模板的材料质量、尺寸精度和拼接缝的处理。
高支模施工体系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总结高支模施工体系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总结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在高度要求上具有高度高的技术特点,并对大跨度的建设环境有极高的适应性,其自身的荷载能力极强,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危险性极大,易引发坍塌事故,造成严重后果。
1、野蛮施工须避免一、立杆间距一减再减规范规定:模板支架搭设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结构应进行设计计算,并应按规定进行审核、审批;可是现场搭设时,有时会出现不按施工的情况,立杆间距要求800mm的搭设为900mm,要求900mm的搭成1000mm,以后逐层减少,有些工程立杆间距大到了1200mm以上,易引发坍塌。
二、水平杆能省就省按照规范要求,水平杆是要求纵横拉通的,但有时会出现随意减掉一根两根的情况。
如此随意减少,极易导致模板坍塌。
三、回填土不打夯直接起模板支架回填土上面起模板支架,回填的土方就等于是模板支架的基础,有的工程土方回填为了抢工期,直接松填,不打夯,模板支架搭上去,下场雨地基土就下沉了,极易引发坍塌。
四、模板支架缺少扫地杆规范规定: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但部分工地存在不设或少设的现象,易引发坍塌。
五、方木截面过小,间距过大木材立方米单价这几年一直处于上升状态,有些工地为节省成本,经销商低价竞争,方木截面一减再减。
方木截面不符合规定同样易引发坍塌。
六、脚手架拆除后再拆模板起因是模板支架拆除后,可以把钢管先捡出去,然后人站在下面或搭设活动脚手架把模板拆掉,模板和方木不至于压在钢管下面,从而材料损失要小一点。
但稍有不慎,极易产生严重事故。
2、施工工艺要求01、施工技术要点(1)立杆的选择与复制立杆的管经、壁厚必须符合排架的设计要求,立杆的必须设立于可靠的垫脚板上,立杆的间距必须符合排架设计要求,立杆的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必须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每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的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 1/3。
高大模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摘要:高大模板建筑工程是一种具有独特挑战的工程类型,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本文将重点探讨高大模板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并提供相关的建议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高大模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引言高大模板建筑工程是指那些使用大型模板结构进行施工的建筑工程,如高层建筑、桥梁、隧道等。
由于这些工程的高度和规模较大,施工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技术问题和质量风险。
因此,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和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关键。
1.施工技术要点1.1.模板设计与选择针对不同类型的高大模板建筑工程,需要根据工程的功能和用途确定相应的模板类型。
常见的模板类型包括钢模板、木模板和复合模板等。
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模板类型,考虑其刚度、重量、施工工艺要求以及经济性等因素;其次,模板的设计需要考虑结构特点和施工过程中的荷载。
通过结构分析和计算,确定模板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连接方式,以满足工程的荷载要求。
合理的模板设计能够提供足够的刚度,确保模板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过度变形或破坏。
在模板的选择和设计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时间进度。
在需要迅速施工的工程中,可选择具有高强度和轻量化特点的模板,以提高施工效率。
对于复杂的结构形式,可能需要定制化的模板设计,以满足特定的施工要求,此外,对于高大模板建筑工程,还应考虑模板的可重复使用性和维护性。
合理选择和设计的模板可以在多次使用中保持稳定的性能,并减少材料浪费和成本开支。
1.2.基础处理首先,地基处理是确保基础稳定的基础工作之一。
在进行地基处理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土层性质和承载能力等参数。
地质勘察结果可以指导地基处理的方法和程度。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加固、加密、加硬等,如土石方处理、地基加固与加密等。
其次,基础桩基的设置是高大模板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基础处理方式之一。
高大模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摘要:在当前阶段我国发展过程中,经济、科技等方面发展水平快速提升,在建筑工程领域,随着当前国家开始重视高层建筑建设工作,逐渐开始应用高大模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为了对建筑工程质量予以有效保证,就需要施工单位采取各项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高大模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1工程案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是高层建筑当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具有应用范围广、施工质量高等优势,在实际施工中得到了一致的认可。
以中部某市CBD商住综合楼A建筑为例进行分析,该建筑为高层综合建筑,包括商业裙房、高层办公楼及地下停车库等结构,建筑最高高度超过130m,建筑总面积超过110000m2,建筑层数共34层,其中地下结构3层、地上结构31层,设计为框架核心筒结构,本工程部分层高有8.4m,8.5m,10.1m~12.65m;梁截面尺寸有400mm×1500mm,500mm×1200mm等,梁的集中荷载>20kN/m;板的总荷载>15kN/m2,最大跨度为32.4m。
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模板施工难度非常大,比较具有代表性,因此以其为案例分析高大模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
2高大模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2.1柱模板安装顺序及施工工艺首先,需要确定模板安装顺序。
通常情况下应先搭设脚手架,并根据建筑结构选择搭配的模板,再进行下一步施工。
工作人员需要将模板脱模剂涂刷到墙体表面,并确定立柱模板位置、进行模板安装,确定立柱模板稳定后向其中浇筑配制好的混凝土砂浆,待混凝土砂浆凝结成型后再拆除模板和脚手架,并根据施工现场物品保存规定进行存放。
其次,要了解柱模板技术要点。
安装墙柱模板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利用空压机对墙柱内部杂物进行清理,保证测量放线的顺利进行,结合目前实际的施工情况来看,很大一部分建筑工程的墙柱模板底部都存在严重的渗漏情况,进而导致上层结构出现质量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施工人员在正式进行墙柱模板安装之前,可利用海绵条、水泥砂浆对底板进行处理,从而保证墙柱模板安装的稳定性,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柱模板穿墙螺栓加固问题,避免柱模板松动而无法顺利脱模。
高大模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市场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有效克服了传统模板体系的不足,以其良好的支撑性和合理的设计得到了全面推广应用。
为确保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效用的充分发挥,就需要从施工质量控制以及安全管理工作入手。
立足于实际工程项目,围绕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质量控制以及安全管理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引言随着建筑高度的提升,模板高度也会不断增加,这就会导致模板出现重心不稳,大大增加施工风险和难度。
为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有序开展,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研究,并围绕各个环节来加强质量控制,不断提高模板施工质量。
1高大模板工程的基本概念和要求高大模板施工环节与工程整体结构质量和施工安全等密切相关,其一般指的是模板支撑体系高度在8m以上,搭设跨度在18m以上或者总荷载超过15kN/m2。
同时该类施工在工程建设中必须通过专家论证方案的合理性。
高大模板施工中,由于空间限制,各项操作的难度都非常大,并且存在较高的危险性,作为相关施工部门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专项施工方案落实相关工艺技术,合理进行垂直和水平方向支撑体系的搭建,确保高层建筑目标的顺利达成。
2高大模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2.1支架安装为了提高支架安装质量,在施工时要求全过程严格依据安装流程进行操作。
具体安装流程为:预先进行测量布局→垫盘→纵向扫杆→垂直杆→横向扫杆→纵向水平支撑→横向水平支撑→垂直支撑。
在此过程中,要求墙柱控制线距墙边300mm,开口至少150mm,误差控制在2mm的范围内。
同时,还需控制支架安装结构稳定性与承载力,为避免对后续作业进度与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在支架安装环节中要精准控制垫圈、底座等具体位置,建议控制扫杆距离<200mm,采用剪刀支撑方式增强横梁支架的稳定性。
在完成搭设之后必须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整体施工才能获得安全保障。
高模施工系统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总结高模板施工技术具有高度要求高的技术特点,并对大跨度的建设环境有极高的适应性,其自身的荷载能力极强,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危险性极大,易引发坍塌事故,造成严重后果。
高模施工系统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总结_11、必须避免粗糙的施工一、两极之间的距离一次又一次地减小规范规定:模板支架搭设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结构设计应进行设计计算,并应按规定进行审核、审批;可是现场搭设时,有时会出现不按方案施工的情况,立杆间距要求800mm的搭设为900mm,要求900mm的搭成1000mm,以后逐层减少,有些工程立杆间距大到了1200mm以上,易引发坍塌。
二、如果水平条可以保存,它将被保存按照规范要求,水平杆是要求纵横拉通的,但有时会随意丢失一到两块。
如此随意减少,极易导致模板坍塌。
三、回填未夯实,模板支架直接吊装回填土上面起模板支架,回填土方为模板支撑的基础,有的工程土方回填为了抢工期,直接松填,不打夯,模板支架搭上去,下场雨地基土就下沉了,极易引发坍塌。
点我:获取项目礼包四、模板支架缺少清扫杆规范规定: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垂直和水平方向,应按照垂直和水平的程序设置底部清扫杆。
但部分工地存在不设或少设的现象,易引发坍塌。
五、方木截面太小,间距过大近年来,木材立方米的单价一直在上涨,有些工地为节省成本,经销商低价竞争,方木截面一减再减。
方木截面不符合规定同样易引发坍塌。
六、脚手架拆除后拆除模板起因是模板支架拆除后,可以把钢管先捡出去,然后人们站在下面或搭建活动脚手架来拆除模板,模板和方木不至于压在钢管下面,从而材料损失要小一点。
但稍有不慎,极易产生严重事故。
高模施工系统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总结_22、施工工艺要求01、施工技术要点(1)直立的选择和复制立杆的管经、壁厚必须符合排架的设计要求,立杆的必须设立于可靠的垫脚板上,立杆的间距必须符合排架设计要求,立杆的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必须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高度方向上每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邻接头之间的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的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 1/3。
高大模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发布时间:2022-06-20T08:42:59.262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4期(下)作者:曹瓦朱宏达[导读] 随着各行各业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提高,曹瓦朱宏达中建二局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610000摘要:随着各行各业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提高,然而人们对高大模板的了解也越来越多。
因此,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让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工作、生活,使得本就捉襟见肘的城市建筑面积更显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建筑行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契机,各种各样的施工技术不断涌现,给施工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
其中,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就比较具有代表性,其施工质量取决于安装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措施。
工作人员务必要从技术和质量控制两方面分别入手,采取措施提升高大模板建筑工程施工效果。
关键词:高大模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引言现阶段,建筑业正在引领我国经济发展,随着人们对建筑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建筑工程的主流,而高大模板施工也成为高层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施工工序,在我国建筑业中得到广泛使用。
如果模板设计不合理,模板拆卸不当都容易导致模板结构不稳,甚至模板倒塌发生安全事故,从而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研究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要点,对于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高大模板支撑施工工艺流程首先,要完成支架搭设、测量水平度、摆设主梁、调整楼板标高、起拱,随后铺设模板。
铺设完毕后使用专用涂料涂刷表面,先清洁后刷油;最后检查模板的标高与平整度,保证支架整体支撑稳定。
其二,梁扣件工艺流程。
先弹线做好标记,根据搭设支架的模来调整标记、搭设高度,之后摆设主梁、安装底模,且将其固定好之后,结合强度需要绑扎钢筋,完成侧模安装,并做好拉线支撑和标高,最终复合这几个部分尺寸、标高、位置等,且保证相邻模板之间安装稳定牢固,以及开展预检工作。
其三,两侧工艺流程。
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摘要:高模板建筑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建筑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建筑质量和施工进度,在建筑业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为了保证高模板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必须做好高模板施工技术和施工技术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
本文对高模板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工艺;技术引言高模板施工技术在当前施工中非常重要,它可以为施工提供更好,稳定的施工条件,促进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因此,现阶段广泛使用高模板施工技术。
但是,高模板施工技术和施工技术都已经建立了要求和标准。
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有关施工单位必须有效掌握施工工艺和高模板施工工艺的要点和关键,加强详细控制和质量控制,提高施工规范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
高模板建筑技术的应用效果,充分发挥高模板建筑技术的价值和作用,为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高大模板施工流程及技术要点(一)模板的搭设1、搭设顺序本次工程中碗扣式高支模架的搭设顺序为:根据施工图纸确定高支模架的搭设位置,然后将地面清理干净,并保证地面平整;在地面上垫脚手板,并分别设置立杆、扫地杆、横杆;现场布置水平和垂直两种剪刀撑,其中水平状态剪刀撑要设置安全兜网;设置上层立杆及其横杆,在上层继续布置水平与垂直两种剪刀撑,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搭设完毕;对搭建完成的高支模架体进行预检,如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认无问题后完成验收。
2、搭设要点(1)施工现场放置垫板时,应保证垫板与定位线对齐。
同时垫板要与地面贴合。
(2)安装立柱时,要求所用钢管无弯曲、裂纹,并且外径应达到设计要求。
对于相邻的两根或多根立柱,要求对接扣件应安装在不同高度,同时每6跨设置一个抛撑,可提高框架结构的稳定性。
(3)本工程中所用脚手架为封闭型,在设置纵向水平杆时,需要在横杆与立柱之间使用直角扣件,可以提高脚手架的固定效果。
脚手架的操作层高度>20m后,需要在脚手架与边墙件之间增设临时稳定设施。
建筑施工高支模施工体系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总结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在高度要求上具有高度高的技术特点,并对大跨度的建设环境有极高的适应性,其自身的荷载能力极强,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危险性极大,易引发坍塌事故,造成严重后果。
高支模施工体系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总结_11、野蛮施工须避免一、立杆间距一减再减规范规定:模板支架搭设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结构设计应进行设计计算,并应按规定进行审核、审批;可是现场搭设时,有时会出现不按方案施工的情况,立杆间距要求800mm 的搭设为900mm,要求900mm的搭成1000mm,以后逐层减少,有些工程立杆间距大到了1200mm以上,易引发坍塌。
二、水平杆能省就省按照规范要求,水平杆是要求纵横拉通的,但有时会出现随意减掉一根两根的情况。
如此随意减少,极易导致模板坍塌。
三、回填土不打夯直接起模板支架回填土上面起模板支架,回填的土方就等于是模板支架的基础,有的工程土方回填为了抢工期,直接松填,不打夯,模板支架搭上去,下场雨地基土就下沉了,极易引发坍塌。
点我:领取工程大礼包四、模板支架缺少扫地杆规范规定: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但部分工地存在不设或少设的现象,易引发坍塌。
五、方木截面过小,间距过大木材立方米单价这几年一直处于上升状态,有些工地为节省成本,经销商低价竞争,方木截面一减再减。
方木截面不符合规定同样易引发坍塌。
六、脚手架拆除后再拆模板起因是模板支架拆除后,可以把钢管先捡出去,然后人站在下面或搭设活动脚手架把模板拆掉,模板和方木不至于压在钢管下面,从而材料损失要小一点。
但稍有不慎,极易产生严重事故。
高支模施工体系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总结_22、施工工艺要求01、施工技术要点(1)立杆的选择与复制立杆的管经、壁厚必须符合排架的设计要求,立杆的必须设立于可靠的垫脚板上,立杆的间距必须符合排架设计要求,立杆的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必须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每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的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高大模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发布时间:2023-02-20T08:59:37.999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19期10月作者:王容金[导读] 随着高层建筑数量和规模的逐渐增加,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王容金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福州 350015摘要:随着高层建筑数量和规模的逐渐增加,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
为尽可能降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中的安全隐患,就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从导致风险出现的原因入手,积极采取规避和解决措施,为高质量的高大模板工程项目提供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高大模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引言施工单位必须明确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要点和关键,围绕每个具体工程的情况合理进行相应技术方案的制定,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高层建筑施工目标的顺利达成。
1高大模板工程的基本概念和要求高大模板施工环节与工程整体结构质量和施工安全等密切相关,其一般指的是模板支撑体系高度在8m以上,搭设跨度在18m以上或者总荷载超过15kN/m2。
同时该类施工在工程建设中必须通过专家论证方案的合理性。
高大模板施工中,由于空间限制,各项操作的难度都非常大,并且存在较高的危险性,作为相关施工部门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专项施工方案落实相关工艺技术,合理进行垂直和水平方向支撑体系的搭建,确保高层建筑目标的顺利达成。
2前期准备工作为确保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提前做好施工作业的前期工作,比如,模板拼装。
该项工作以模板图尺寸为依据进行,并且要控制模板偏差在合理的范围内。
模板背楞作为影响模板使用质量的一项关键因素,要保证模板拼装完成时其背楞要求与设计标准相一致,就需要对其进行逐个检查,以便能够及时控制背楞不达标带来的不利影响。
同时,还需要查看模板编号和使用位置的一致性。
在实施模板基准定位工作的时候,首先,需要对建筑物的墙轴线以及边柱线进行引测,必须确保各线到位,以此来最大限度保障模板安装和校正工作的准确性。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要点摘要:高大模板在工程施工中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尤其是高大模板支撑施工技术,如在支撑体系设计、施工、拆除中操作不当,不仅会导致混凝土浇筑质量下降,产生主体结构开裂等一系列问题,而且有可能产生诸多安全风险。
究其原因,是因为建筑施工企业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建筑施工设计、施工管理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督不到位。
因此,有必要提高高大模板施工技术水平,加强高大模板支撑施工技术研究,对于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分析1导言无论是何种功能的建筑,都需要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用作建筑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
但是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所以在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施工的各个环节,严格控制重点部位以及关键环节的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
并且留有相应的安全储备,做好安全应急保护措施,提升施工安全性,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高支模的确定范围及原则2.1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梁集中线荷载=永久荷载(钢筋混凝土自重+模板木方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荷载×分项系数。
钢筋混凝土自重=梁的截面面积(㎡)×25.5kN/m3(24k N/m3为新浇筑普通混凝土自重标准值,1.5k N/m3为每立方钢筋混凝土的梁构件钢筋自重标准值,对超大型梁应按照实际自重计算,在计算集中线荷载时钢筋混凝土比重取两者之和);模板木方的自重=梁截面模板的周长(m)×0.5kN/㎡(计算集中线荷载时取值为0.5kN/㎡);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梁宽m×2.5kN/㎡,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35,施工均布活荷载系数取1.4。
根据以上计算方法进行反推,当梁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0.50㎡时为超限梁构件。
2.2施工总荷载大于15k N/m2的板施工总荷载=永久荷载(钢筋混凝土自重+模板木方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荷载×分项系数。
一、高大模板施工方案(一)共享空间模板架体搭设概况梁模板及支撑架体构造做法:模板支架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
采用15mm厚胶合板,沿梁长向铺钉于次楞上。
次楞:用40×80mm木方子。
主楞:用Ф48×3.5mm钢管,沿梁长向设置。
梁底立杆:梁底增设一道Ф48×3.5mm钢管承重立杆,沿梁长间距600mm设置。
梁底小横杆:梁底小横杆采用钢管Ф48×3.5mm,间距450mm。
支撑架体:采用Ф48×3.5mm扣件式钢管架体,梁侧支撑立杆的排距900mm,梁侧立杆间距900mm,立杆的步距h=1.20m。
梁侧模板构造构造做法:侧模板:用15mm厚胶合板。
竖向木次楞:次楞采用40mm×80mm木方子沿梁方向通长设置。
竖向主楞:采用Φ48×3.5mm双钢管间距900mm作为梁侧模板主楞设置。
布置2道直径12mm对拉螺栓,每端双螺母进行拉结紧贴,固定竖向主楞,使梁模板满足梁的截面尺寸。
楼板模板及支撑构造做法:楼板模:用15mm厚耐水胶合板。
次楞:40×80mm木方子,间距300mm。
主楞:Ф48×3.5mm钢管。
支撑架:立杆用Ф48×3.5mm钢管扣件式架体,立杆的纵距b=0.90m,立杆的横距l=0.90m,立杆的步距h=1.20m。
(二)高大模板的施工顺序放出轴线及梁位置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梁、板支撑架体安装→架设梁底纵横木方子于支撑架体横杆上→梁底模板及侧模板安装→架设板底木方子于支撑架体横杆上→楼板模板安装→梁、板钢筋铺设、绑扎→梁、板混凝土浇筑。
(三)高大模板施工要求架体构配件要求:主要构配件进场时,必须有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
构配件进场时,必须严格检查钢管壁厚,焊接质量,外观质量;可调底座和可调托撑材质及丝杆直径,与螺母配合间隙等。
架体支撑、加固措施:根据规范规定,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为保证该模板支撑架体的安全,架体搭设期间必须采取以下的加固措施:支撑架体基础:模板支撑架体坐落于室内,考虑该支撑架体的荷载因素,在支撑架体立杆下均加设底托并铺设50mm厚脚手板,保证架体的受力均匀不对楼板产生破坏。
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摘要:我国城市工程项目的高速发展,其工程项目往往需要建设更大的功能以及提高安全性。
因此,工程施工中需要采用高模板的完整施工方式,有效提高工程效率。
同时,为了保证高模板技术的顺利使用,还要明确该技术的施工要点,保证施工方案能够顺利完成。
在此基础上,下面讨论了施工中高模板施工的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措施引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居民涌入城市工作和生活,使得已经捉襟见肘的城市建筑规模更加不足,给我国建筑业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各种各样的建筑技术不断涌现,给建筑工人带来了新的挑战。
其中,高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比较有代表性,施工质量取决于安装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措施。
工作人员一定要从技术和质量控制分开入手,采取措施提高高模板施工效率。
1含义想要充分发挥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作用和价值,就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其意义为切入点,从实质上分析其概念,只有这样,才能灵活运用该施工技术。
高模板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包括:支撑高,空间跨度大,能在高要求的混凝土建筑中发挥作用。
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作,将由专业人员对各个模板进行专业检测和指标计算,然后通过认真统计,保证指标符合高标准模板要求,认为指标属于高标准模板,但要特别注意,不要较大的模板属于高模板,高模板指标中不仅要包括该尺寸标准。
其根据专业确定,交叉要求大于18m,高度大于8m,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而每米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的才能被称之为是高大模块。
2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施工技术要点2.1混凝土浇捣为了提高高大模板的施工效果,充分保证质量,施工人员还应注意做好混凝土的捣固工作。
在浇捣之前,技术人员应明确自己的岗位,集合操作人员,并实施有效的检测模板,此外,他们还应科学制定工程方案。
仔细检查扣件连接,一起检查钢管,防止出现变形现象。
某些钢筋和其他工程材料也需要填写清单。
高大模板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
发表时间:2019-08-22T10:19:38.747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作者:苏君兰
[导读] 加强高大模板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极其重要。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大模板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探讨。
泉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我国每年的在建工程数量高居不下,特别是影剧院、酒店和会议厅等对净空有很高的要求的工程项目,或者是承受很大的荷载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也越来越多。
高大模板工程更加普及,但福祸相依,出现弊端是必不可免的。
调查发现,高大模板事故多种多样,对建筑业带来了一定的危害,也给社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因此,加强高大模板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极其重要。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大模板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大模板;施工工艺;技术要点
1、工程概况
本工程总占地面积:14.63公顷,工程总占地27863m2,其中原有工程占地15726m2,新建工程占地12137m2,总建筑面积
2205m2。
本工程分为辅助用房及环卫宣教厅、机修车间及辅助用房、洗车工具间三个建筑单体及总图。
建筑面积:辅助用房及环卫宣教厅:1073.80m2、机修车间及辅助用房:1096.52m2、洗车工具间:35.10m2;建筑高度:辅助用房及环卫宣教厅,三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13.80m、机修车间及辅助用房,三层厂房建筑,建筑高度:16.20m、洗车工具间:4.80m。
主要结构类型: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抗震设防烈度:7.0度。
2、对于高大模板工程进行支架的施工
2.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在进行高大模板工程施工中,为了确保高支撑体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对施工要求通常要从以下几点来加以构筑:
(1)从立杆与立杆之间的距离上,按步距设双向水平杆,每2步满设双向水平剪刀撑,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2)当采用等步距要求进行设置时,应该以步距为1.5m,在支架四周设立竖向剪力撑,对于中间跨段部分,以少于四排立杆之间,通常由底部至顶部进行连续设置一道剪力撑。
(3)为了确保整体稳定性,对于水平杆的架设上,采用钢管拉结,对于采用顶托承重时,其顶托长度要控制在200mm内。
(4)在对支撑架进行搭设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来进行搭设,确保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在不同的框格层中,同时,还要依据《扣件架规范》,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都满足规范要求。
(5)在对地基支座的施工中,要结合设计要求,对每个扣件都要进行45~60N/m力矩控制,以满足承载力要求。
2.2在对高大模板支撑进行施工时的要求
(1)施工前的放线与定位,结合高大模板结构设计要求,按照工程施工规范进行选择材料,确定立杆的位置,对扫地杆进行纵横向的设置。
(2)确保楼板和梁支撑的同步进行,在进行脚手架搭设时,对于步距、横距、纵距,以及水平度和垂直度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对于立杆要使用长钢管,避免不必要的接头设置,以增强其垂直稳定性。
(3)在对水平拉杆进行构设时,对其长度的限制也有要求,至少能够实现对4跨的连接,同时,对于扣件的连接时,无论是对接还是搭接都要结合规范要求来进行,也就是说,对于水平杆要进行交错设置扣件,对于相邻杆不能在同一跨度内,当搭接长度大于1m时,要采用3个旋转扣件来进行固定。
(4)在对剪刀撑进行设置时,必须满足以下几点要求:①剪力撑的设置通常需要在支架外侧,与地面夹角在45~50°之间,并且确保高杆连续设置,斜杆长度小于5m,与垂直立杆保持5~6根立杆间距,对于斜杆需要增加2~4个结扣,结扣间距小于1.8m。
②在对剪力撑进行搭设时,必须确保立杆与横杆、纵杆能够同步进行,并且确保搭接长度应该大于50cm,需要2个以上的扣件来进行固定。
③当剪力撑斜杆与水平杆进行搭接时,采用旋转扣件来连接,以确保支架与周边的钢管的刚度具有稳定性。
3、高大模板的施工工艺
3.1立杆基础
对于高大模板工程,当地面上设置直接设置支撑时,先要计算地基的承载力,然后再确定它的作法,并且增设大于C10的强度,大于100mm的厚度的混凝土的垫层。
而且地下室的顶板或者楼面上的立杆,采取的支顶方法要可靠,并且上层与下层之间的支撑规定应在同一个中心线上,对于每根立杆底座,其底座宜运用规格大于150×150×8(mm)的钢板与钢管套管的焊接组成。
3.2立杆支撑
(1)立杆连接长必须是对接,禁止搭接。
对于立杆步距,不应该超1.5m。
(2)立杆的顶部运用的顶托的受力是可调的,横杆受力的方式是不可以运用的,顶托距离最上方水平杆最好不要超过300mm。
如果超过300mm时,要采取一定的可靠的措施进行固定。
(3)垂直度可以有偏差,但要控制在一定的偏差——小于1/500H。
并且最大的偏差应该小于±50mm。
3.3扫地杆、水平杆、剪刀撑以及连墙件
(1)架体要连续设置水平杆,包括纵向与横向。
对于纵向位置的扫地杆,固定于距离底座小于200mm处立杆上,运用直角的扣件;对于横向位置的扫地杆,固定于紧靠纵向的扫地杆的下方立杆上,运用的是直角的扣件。
(2)架体的周围和中心两端开始,两道剪刀撑之间,应该有四道立杆。
剪刀撑的斜杆或者立杆或者水平杆的每一个相交处应该运用旋转的扣件加以固定。
(3)架体的端头和中心,在水平方向上,每隔四排,顶层开始,由上向下,在全平面上,两道水平的剪刀撑之间要隔两步。
这个剪
刀撑构造应该满足上款的规定。
(4)在架体的周围和建筑物之间,要有稳定的连接,这样可以减少不利影响,架体搭设造成的不利影响。
竖直的方向一道连墙件的设置,在楼面或者柱高小于4m的位置。
在水平方向上,两道连墙件之间,应该有三跨。
若架体的周边空旷,没有多余的建筑物或者一些构件,可以运用必要的方法来提高支撑体系的牢固性。
3.4顶模板支撑
高大模板支撑工程的顶模板通常选用厚15mm多层板,同时以木龙骨为龙骨,其中顶模板主龙骨由3m(长)×48mm(直径)的架管或100×100mm的木方组成,间距设计成900mm;次龙骨由500mm×100mm的木方组成,间距设计成200~300mm。
此外,整个顶板的多层板皆按同一方向、同一顺序对缝平铺,注意接缝必须严密且接缝下方设有龙骨,由此确保顶板整体混凝土的成型效果。
若多层板必须与柱相交,须锯开整个顶板的多层板,同时设在与柱尺寸相当的洞口,同时柱下方应垫规格相当的方木,以此发挥柱头的作用。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建筑工程针对顶模板支撑工程制定下列施工方案:顶板支撑系统采用碗扣式满堂红脚手架,其中水平杆、立杆、扫地杆的间距分别设为1200mm、900mm、250mm。
立杆上端设有可调螺杆,水平杆伸出顶层的长度≤700mm,此外模板支撑架周围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竖向剪力撑,其中剪力撑的间距设为4.5m,地面与剪力撑的斜杆呈45~60°的夹角,注意斜杆与立杆采用每进一步扣接一次的方法,由此实现加固的目的。
3.5模板安装、拆除
施工工艺流程: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搭设梁、板支架→安装梁底木楞→梁底起拱、铺设梁底模板及调整梁下皮标高→粱钢筋绑扎→安装梁侧板→安装梁上下锁口楞、腰楞及对拉螺杆→安装板纵横木楞→调整板下皮标高→铺设板模板→复核梁、板模板尺寸、位置、标高、平整度→支架、模板加固→检查验收。
3.6安装模板
(1)首先通线,然后调整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到预定的高度,托梁固定后架设横楞,然后在横楞上安装胶合板模板。
铺胶合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全面检查:模板安装完成后,检查每道梁、柱边是否平直,检查扣件、螺栓紧固程度,检查模板拼缝是否严密及柱子、梁截面尺寸是否符合要求等。
(2)浇灌混凝土时应设专人看管模板,处理漏浆、跑模、松动等问题。
3.7模板支撑验收
(1)模板支撑所使用的钢管是否平直,有无压扁、严重腐蚀等
连接扣件是否出现裂缝变形等。
模板应平整无缺损扭曲变形,不受腐朽、虫蛀。
(2)模板支撑搭设完成后应对立杆间距、垂直度、扣件拧紧度,扫地杆设置、立杆搭设、纵横向水平杆设置、剪刀撑纵横向及水平加强层设置等进行分段验收、过程验收。
4、结语
建筑工程中的高大模板施工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建筑工程的质量。
因此针对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现状,我们要不断加快发展的步伐,及时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提升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为建筑工程的施工提供重要的技术保证。
参考文献:
[1]臧健,王启秀.浅谈如何预防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坍塌[J].建筑安全,2013(01).
[2]孙跃红,王荣华.高层建筑楼梯定型模板施工技术[J].建筑安全,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