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ppt
- 格式:ppt
- 大小:1.96 MB
- 文档页数:8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教案庞佳教材共三章:“布粘画”“沙粘画”和“立体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养成多留心、要精心、有耐心、有爱心、怀有一颗感恩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陶冶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操。
具体内容安排如下:教材内容课时安排总课时数教学进度评价办法总学分备注第一章布粘画《美丽的植物》 1 课时线条优美《活泼的动物乐园》 1课时制作精巧《生活用品》 1 课时符合要求《漂亮的建筑》 1 课时突出制作特点《多彩的人物》 1 课时表现事物特征第二章沙粘画《校园一角》 1 分甲—10分《美丽的田野》 1 乙—8分《我爱我家》 1 丙—5分《我的理想》 1 丁—5分以下第三章立体画《迷人的花卉》 1《动物王国》 1《卡通人物》 1第一章布粘画【教材说明】本美术校本课程教案章包括六部分内容,由《美丽的植泼的动物乐园》《生活用品》《漂亮的建筑》《多彩的人物》《风妙》组成。
布粘的教学这部分内容,要结合学生周围事物,生活实际,对其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布粘技巧的教学,了解布粘艺术的形象美,立体美及动感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取多方面的知识。
【培养目标】1.在学与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
【教学建议】建议本章教学用6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活泼的动物乐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画图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在剪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要求:1.画图形象,让人易辨动物。
2.裁剪时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剪刀。
3.裁剪线条要匀称,根据图画线条要相应对称。
教学重点、难点:1.裁剪的动物要形象。
2.粘贴时有先后主次之分。
教学准备:剪刀、胶水、碎布料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在我们周围有许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学生踊跃发言)今天我们就用布粘画的形式把它们呈现在纸上,展示以前学生作品,传递欣赏,(学生啧啧称赞)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做的很好,心动不如行动,我们下面开始吧!二、绘图、裁布。
艺术教育与生活教育巧妙融合——恒涛双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是生活的提炼、加工和再创造。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自然、生活给艺术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艺术尽情地表现自然,表现生活,并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学校的艺术老师们不仅有一双巧手,更有一颗创造生活之美的剔透心灵,老师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了浓浓的艺术气息。
1.扎制风筝,描绘飞翔童年杨振宁博士说“手是思维的镜子,是意识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创造者”,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谈到“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
每年春季,在学校一年一度的“风筝轧制与放飞节”前夕,美术老师总会在美术课正课中穿插二到三节关于风筝制作活动有关的“手工课”,各班学生以小组为合作单位用身边自己认为合适的材料进行风筝设计、制作直至到操场试飞等一系列活动。
这样的美术课堂在真正意义上把童年还给了孩子,让孩子们利用美术课时间充分体验童年的快乐。
同时,学校统一安排将美术课堂与语文、科学等学科进行整合,组织系列知识探究活动,如:风筝制作心得分享、风筝设计原理探究、与风筝有关的古诗词搜集并赏析等,让学生通过参与与实践获得更宽泛的知识。
2.手绘彩瓶,设计彩色生活“教育资源无处不在”,在我们的课堂上,不同形状与色彩的玻璃瓶子成了师生们的有用资源。
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美术课程要向学生提供技术性活动的基本方法,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
于是,忙碌的期末复习期间,美术老师利用美术课堂,组织开展“手绘彩瓶释放心情”活动,引导学生大胆用丙稀色彩在瓶子(包括盘子、花盆、木片等)上涂抹自己内心的情绪,学生将自己紧张、微笑、哭泣、恐惧、自信等情绪借用色彩的力量,绘制在简单的瓶器表面上,这些瓶器便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
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审美角度的转变,又使学生紧张、疲倦的复习备考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宣泄。
3.拓展教材,活用校本资源孩子们徜徉于红通通的如意(柿子)园里拍摄、留连在桃花园里写生,已经成为我校美术老师拓展美术教材、开展室外美术课堂的一大风景。
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的研究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假设(一)关键词界定教学资源是指服务于教学活动的各种物力和人力,不仅包括非生命的实物和信息,还包括具有能动性的有生命的人力资源。
美术课程中的教育资源是指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应用和实践中,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物力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研究背景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
课程改革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当中国教育高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旗帜时,教育课程改革就必须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实施美术课程总目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实验和试用中,我们非常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也为学生的美术学习与老师的美术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
根据我校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文化发展及我市文化特色、地方特色、美术教育特色以及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我校美术教育提出了“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的研究”课题,以求积累经验,探索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意义,研究美术教育及其培养人才的基本内涵。
(三)研究假设本课题从学科及教育的发展观出发,根据地方特点,挖掘出能促进美术教育的有利资源,研究创新的资源利用方法和新的教学模式,让地方资源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为美术教育服务。
同时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前提,整合我校相关课题科研成果的成功经验,探索美术教师队伍素质提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为开发课程资源提供高质量的主体力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我校的美术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课题的目的及意义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广泛地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丰富和发展现代美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同时认真总结研究成功经验,为我校乃至全省全国美术教育改革和新课标、新教材的实验提供实践经验和实验依据,服务于社会。
本课题重点突出教育系统种类学校在美术新课标实施中校本资源开发的目标、要求、途径、方法和推广应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