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院外急救
- 格式:ppt
- 大小:7.00 MB
- 文档页数:10
院外急救流程一、紧急情况的判断和报警1.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首先要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急救。
常见的急救情况包括心脏骤停、呼吸困难、严重出血、中毒、骨折等。
2. 确认需要急救后,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如120),向医护人员详细描述患者的症状和所在位置。
二、安全措施的采取1. 在急救前,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如在道路上进行急救,应尽量将患者移至安全地点。
2.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心脏骤停,可以进行心肺复苏术。
在进行心肺复苏术前,应先确保患者平躺在坚硬的地面上。
三、急救的基本步骤1. 检查患者的意识和呼吸。
轻轻摇晃患者并大声呼叫,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
同时,检查患者的呼吸是否正常。
2. 如患者失去意识或呼吸不正常,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包括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
3. 进行胸外按压。
双手交叉放在患者胸骨下方,用力向下按压胸部,每分钟进行100-120次按压。
4. 进行人工呼吸。
将患者头部仰后,捏住患者鼻子,用嘴对嘴或嘴对鼻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持续1秒钟。
5.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术,直到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四、其他急救措施1. 如患者出血严重,应尽快进行止血。
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进行直接压迫,同时将患者抬高受伤部位。
2. 对于中毒患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中毒的原因和时间。
在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前,尽量将患者远离毒物,并切勿进行催吐等不当处理。
3. 对于骨折患者,应尽量保持患者的安静,避免移动受伤部位。
可以用稳定的物品进行固定,如板条、绷带等。
五、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1. 在进行急救措施后,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医护人员已进行的急救措施。
2. 在等待医护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应继续观察患者的症状和生命体征,并及时调整急救措施。
六、协助医护人员的工作1. 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向其详细描述患者的症状和进行的急救措施。
2. 在医护人员进行急救过程中,应积极协助其工作,如提供所需的急救器材、帮助移动患者等。
第二章院外急救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院外急救的原则中,下列哪种说法不妥()?A.先施救后排险、先重伤后轻伤B.急救与呼救并重C.先施救后运送D.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E.紧密衔接、前后一致2.我国城区急救半径应在()A.≤3km B.≤4km C.≤5km D.≤6km E.≤7km3.市区条件好的区域急救反应时间要求在:A.5min以内B.10min以内C.15min以内D.20min以内E.25min以内4.关于我国院外急救主要的组织形式及特点,下列哪项描述错误()?A.广州模式为指挥型 B .重庆模式为依托型C.深圳模式为消防附属型D.北京模式为独力型E.上海模式为单纯型5.关于现场救护体位摆放,以下哪项不妥()?A.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者,应置于复苏体位B.神志不清有呼吸和循环者,应置于侧卧位C.咯血者,应置于患侧卧位D.毒蛇咬伤下肢时,要将患肢提高E.腹痛者屈双膝于腹前6.对急危重病病人进行现场快速评估,以下哪项不对()?A.对婴儿可轻拍面颊观察有无哭泣反应以判断意识B.通过一看、二听、三感觉的方法判断病人有无自主呼吸C.触摸脉搏以了解病人的循环情况D.观察气道是否畅通,有无梗阻现象E.触摸肢体皮肤以了解有无发热、湿冷7.院外急救护理程序为()A.现场救护、现场评估与呼救、转运与途中监护B.现场评估与呼救、现场救护、转运与途中监护C.现场评估与呼救、转运与途中监护、现场救护D.现场救护、转运与途中监护、现场评估与呼救E.转运与途中监护、现场评估与呼救、现场救护8.伤病员分流时,下列哪项做法是错误的()?A.轻度损伤者经一般处理后可分流到住处或暂住点,或社区卫生站点B.中度损伤者经对症处理后可分流到附近有条件的医院C.重度损伤者立即分流到附近有条件的医院D.死亡者做好善后与遗体处理E.根据不同的病情进行妥当分流9.关于转运工具的特点,下列描述不妥的是()A.担架转运较舒适平稳,但速度慢、人力消耗大B.汽车转运速度快,但在不平的路面上行驶颠簸较严重C.轮船转运平稳,但遇风浪颠簸厉害,极易引起晕船D.飞机转运速度快、效率高,适用于转运任何急症病人E.汽艇运送速度快,一般用于洪涝灾害时的运输工具10.转运伤员时,下列哪项做法不妥()?A.转运途中严密观察病情,出现异常及时处理B.护送带有导管的伤员时,应保持管道在位与通畅C.飞机转送休克病人时,病人头部朝向机尾D.担架转运时,伤员的头部在前、下肢在后E.空运过程中,注意保温和湿化呼吸道11.有关“生存链”的描述,以下哪项不正确()?A.现场救护的“生存链”由四个环组成,环环相扣B.早期通路是指从第一现场发出的呼救信号至急救系统,启动救援医疗服务系统C.早期心肺复苏时指“第一目击者”对身边的病人做出第一反应,实施现场心肺复苏D.早期除颤是指现场最初目击者可尽早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为身边的病人除颤E.早期高级心肺复苏是指立即将病人送人医院进行高级心肺复苏12.有关院外急救中心设置,陈述不正确的是()?A.20万人口以上的区域应该设置一个院前急救中心(站)B.一个30万人口的区域内只能设立一个急救中心(站)C.急救中心应设在区域中心地带,车辆进出交通方便处D.院前急救中心可设在医院内或医院外E.每辆急救车占地面积一般为100~200m2213.运转良好的急救网络应符合以下哪项指标()?A.城区急救半径≤5km,平均急救反应时间≤15minB.危重病人医疗处理率达标100%;急救途中死亡率≤2%C.医疗责任事故发生次数≤1,法定报告传染病漏报率为0D.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执行率为95%E.通讯设备完好率≥95%14.下列哪项不是院外急救的特点()?A.紧迫性B.稳定性C.艰难性D.复杂性E.突发性15.()万人口以上的区域应该设置一个院前急救中心(站)?A.10B.20C.30D.40E.5016.急救中心(站)地点应符合以下何条件()?A.在区域中心地带B.车辆进出交通方便处C.设在医院内也可设在医院外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17.我国院外急救目前最常用的运输工具是()A.担架B.救护车C.卫生列车D.卫生船E.快艇18.运转良好的急救网络其心脏骤停现场复苏成功率为()A.≥1%B.≥2%C.≥3%D.≥4%E.≥5%19.现场快速评估危险病情,如桡动脉触摸不清,说明收缩压()A.<20mmHgB.<40mmHgC.<60mmHgD.<80mmHgE.<100mmHg20.现场救护中,对疑有脊椎损伤者应立即予以()A.搬运B.制动C.平卧D.通气E.包扎21.院外急救护理首先应()A.现场评估与呼救B.现场救护C.转运与途中监护D.摆好体位E.分类22.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不适于用()转运A.担架B.汽车C.轮船D.汽艇E.飞机23.担架运送患者行进途中,伤员(),以利于观察病情A.头部在前,下肢在后B.头部在后,下肢在前C.头部及下肢都放在前D.头部及下肢都放在后E.取半坐卧位二、填空题1.院外急救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和。
第二章院外急救院外急救的概念院外急救(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al care )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员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监护的统称,即在病人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广义:指伤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由医护人员或目击者对其进行必要的急救,以维持基本生命体征或减轻痛苦的医疗活动和行为的总称狭义:指有通讯、运输和医疗基本要素所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在病人到达医院前实施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区别:有否公众参与第一节概述一、院外急救的重要性据有关资料统计,因多发伤而死亡的病人,50%死于创伤现场,30%死于创伤早期,20%死于创伤后期的病发症。
这足以说明现场有效急救和创伤早期妥善处理的重要意义。
实际上,现场救护的第一个救护者应该是伤病者和第一目击者。
伤病者在可能的情况下首先要自救,或者第一目击者、现场人员应该立即参与救护,并及时向急救部门呼救,这样救回为拯救生命减少伤残赢得最宝贵的时间。
为了实现非医务人员和专业医务人员的救护相接合,应大力开展急救知识和初步急救技能训练的普及工作。
随着科学的发展,用于医疗方面的器械也日新月异,很自然吸引较多的医务工作人员偏重于设置现代化的高精尖监护、治疗器械;而忽视或轻视应该从急性病人发病之初或意外创伤的受伤者在现场就可以得到妥善、快速、有效的处理,并安全地运送到医院急诊室,进行高一级的诊断和处理。
二、院前急救的特点突发性紧迫性艰难性复杂性灵活性1).突发性急诊医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这就使院外急救逾越了传统的分科范围。
院外急救活动设计社会各个方面,是院外急救跨出了纯粹的医学领域,这就是其社会性强的表现。
随机性强则主要表现在病人何时呼救,重大事故或灾害何时发生往往是个未知数。
2).紧迫性一有呼救比必须立即出车,一到现场必须迅速抢救。
不管是危重病人还是急诊病人,几乎都是急病或慢病病急性发作,必须充分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紧急处理,不容迟缓。
第二章院外急救[ 教学目标与要求]1. 掌握院外急救的原则、急救技术的应用,救护要点,现场医疗救护措施。
2. 熟悉院外急救的任务重要性、特点;转运与途中监护。
3. 了解:急救指挥系统与网络化管理。
[重点和难点]1.院外急救的原则、急救技术的应用,救护要点,现场医疗救护措施。
2.院外急救转运与途中监护。
[教学时数] 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院前急救是伤病员从现场到医院之前的就地抢救,途中监护运送至医院的过程。
即:院前急救是在现场和途中进行。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急救事业的发展,急诊医学中的院前急救部分必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且,院前急救的成功率不仅取决于院前的医疗救护水平,还与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自救与互救能力密切相关。
为了提高全民的急救意识,需要在全社会中大力推广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使公民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一切可能发生的伤害,掌握自救及互救技能,在突然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够运用医学常识就地取材,采取紧急而正确的急救措施,为院前医疗救护赢得时间,才能真正降低院前急症病人的死亡率。
因此,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在学习急诊护理学时,更需要学习院前急救知识。
尽管院前急救是暂时的、应急的,但对于一些危重病人,如果没有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所争取到的分分秒秒,医院内的设备再好,医生的医术再高也难以起死回生。
因此,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最前沿阵地。
一、院前急救的概念指对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病人在到达医院之前进行的紧急救护,包括现场紧急处理和监护转运至医院的过程。
二、院前急救的主要目的挽救病人的生命和减少伤残。
三、院前急救的意义意外创伤或遇到急性疾病随时都有可能,此时急救是否准确、及时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和预后,此时时间就是生命。
可见,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工作,对维护病人生命,减少医院前期病人的伤残率和死亡率非常重要。
四、院前急救的作用院前急救作为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明显降低突发伤病员的病死率。
一、名词解释1、EMSS2、ICU二、填空EMSS由院外的和院内、几个部分组成.三、简答题学好急危重症护理学有何重要意义?第二章院外急救一、名词解释1、院外急救2、生存链3、海姆立克(Heimlich)腹部冲击手法4、自救Heimlich手法5、互救立位Heimlich手法。
二、填空1. 院外急救有、、、、等特点.2。
急救中心(站)院外急救的任务包括、、、和任务.3。
院外急救的原则有、、、、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和原则.4。
目前我国院外急救主要的组织形式有、、、、深圳模式和。
5。
现场救护的“生存链”包括、、、早期高级生命支持,环环相扣.6. 院外救护程序包括、、、转运与途中监护。
7. 现场评估危重病情,包括对、、呼吸、、及其它等几方面进行评估.8。
在检伤与分类中必须采取、、边抢救同时并举的原则。
9. 按伤员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可将其分为、、重度和四类,并可分别用、、红、不同颜色标上分类。
10。
按出血部位可分为、和皮下出血,按损伤的血管可分为、和毛细血管出血.11. 常用的外伤止血有、、、止血带止血法、结扎止血法。
12. 眼睛以上部位、头顶部和额部出血,指压颞动脉,其位于前方,根部。
13. 眼睛以下、下颌骨以上部位出血,指压动脉,其位于 .14。
头面部、颈部出血,指压动脉指,其位于,平环状软骨处,用中间的三个指头放在搏动的动脉上,拇指放在颈后,将动脉压向上.15. 肩部、腋部、上臂出血,指压动脉,用示指、中指在向下压至上。
16. 前臂出血,指压动脉,其位于。
17. 手部出血,指压动脉,两手拇指同时按压。
18. 手指出血,指压动脉,其位于 ,用拇指、示指同时压向 .19。
下肢出血,指压动脉,其位于,双手掌重叠在其上,用力压向。
20. 足底出血,指压动脉,其位于。
足部出血,指压动脉,其位于。
21。
脊柱损伤的伤员搬运时,应严防和前屈或扭转,应使保持伸直。
22。
骨盆损伤伤员应将骨盆用三角巾或大块包伤材料作环行包扎,运送时让伤员于门板或硬质担架上,微曲,下部。
第二章院前急救学习目标掌握:院前急救的概念和院前急救的基本程序理解:院前急救的特点、任务,院前急救的运行方式了解:院前急救的重要性,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和院前急救的网络化管理第一节概述一、院前急救的重要性与特点(一)院前急救的重要性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护,快速、安全地转送病人等院前急救的应急措施,都将挽回病人的生命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并为后续救治打下良好基础,根据现在医学急救的观点,猝死病人抢救的最佳时间是四分钟,严重创伤伤员抢救的最佳时间是30分钟,如果在关键的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没有院前救护措施的介入,即使院内设施再好,医务人员的医术在高明也难以使病人起死回生。
(二)、院前急救的特点1、社会性2、突发性3、紧迫性4、风险性5、复杂性二、院前急救的任务与原则(一)院前急救的任务①日常院前急救、②灾难事故院前急救、③大型集会活动的救护待命④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⑤急救知识的普及(二)院前急救的原则①、先排险后施救②、急救与呼救并重③、先重伤后轻伤④、先施救后运⑤、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⑥、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三、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一)国外的院前急救模式1.英-美模式:以现场对症处理为主,由急救技士和医助履行现场急救任务,然后将病人运到医院急诊科由急诊医师提供确定性整治,即”把伤病员送的医院“的救急救方式。
2.德-法模式:指导思想是”把医院带到病人身边“。
随车到达现场的是医师,救援医师是对伤病员的实施急救治疗,反应快捷,急救及时,并在现场实施,深入救治。
(二)国内院前急救模式1.独立性:如北京急救中心模式。
是相对功能较全、技术较高的以急救为主的独立型医疗机构,实行院前-急诊科-ICU一条龙的急救医疗体系。
2.纯院前急救:如上海、杭州,有独立的院前急救,直接隶属于市卫生局,不设医院,将所有伤员转到各科医院诊治3.院前兼院内型:如沈阳,除有独立的院前急救系统外,急救中心尚有院内治疗4.依托型:如重庆、成都等地,市急救中心依托于非营利性综合医院5.指挥型:如广州、天津,只有市急救指挥系统,具体急救任务由各大医院分片包干6.联合型:就是把公安(110)、消防(119)以及急救(120)合并在一个调度中心,像美国的911。
第二章院前急救一、名词解释:1. 院外急救2.现场伤员分类3. 院外急救应急反应时间4.急救半径5.“生存连”二、填空题1. 广义院外急救与狭义院外急救的主要区别是。
2. 院外急救有、、、、等特点。
3. 院外急救的原则有、、、、、等。
4. 院外急救的任务包括、、、、。
5. 受伤后最佳抢救期是指伤后;较佳抢救期是指伤后;延期急救期是指伤后。
6. 伤员分类卡片以的不同来区别伤病员病情的轻重程度。
7. 急救中心的电话呼救号码我国统一为。
8. 院外急救的三大要素是、、。
9. 、是反映院外急救质量最为重要的指标。
10.院外急救反应时间包括、、、。
11.院外急救主要护理工作包括、、和。
12.护理体检ABCDE程序包括13.院外急救进行护理体检进一步检查时,国内外普遍倡导采用“CRASH PLAN”的检查方法,包括14. 院外急救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和。
15.病人有一侧上肢受伤,脱去衣袖时,应先脱,后脱。
16.担架在行进中,伤员头部在,下肢在,以便。
17.院外急救运输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18.院外急救护理,现场快速评估判断病情的方法是:一()、二()、三()。
19. 院外急救反应时间要求,城区、条件好的区域、郊区。
20.院外急救护理,现场救护的主要护理工作包括、、和。
三、选择题1.我国城市院外急救五大模式,分属何种类型,请连线:A.广州模式独立型B.上海模式依附型C.北京模式指挥型D.重庆模式单纯型E.香港模式附属消防型2.有关院外急救过程,正确的说法是:A.对大量的伤员首先应该进行分诊B.成批伤抢救时所有伤员均应尽快送至最近的医院抢救C.对于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应就地抢救,不可搬动D.在现场对于所有的伤员均应彻底体检E.对于出血的病人均要用止血带止血3.下列病人中优先处理的是:A.上臂骨折B.头皮挫伤C.开放性(或张力性)气胸D.尿道损伤E.轻度脑外伤4.某助动车与大卡车相撞,助动车驾驶员被压在卡车车轮下,首先应采取的急救措施为:A.不可开动卡车或将车轮前垫高10 cm左右再启动卡车,把伤者安全地从车轮下解救出来B.迅速处理伤口C.立即拨打急救电话D.快速检查伤员伤情E.去叫人一同抢救5.院外急救给伤者去除衣裤时,错误的做法是:A.应先脱患侧后脱健侧B.如病人生命垂危或衣服较难脱去时,应使用剪刀剪开衣服C.确知病人无下肢骨折时,可以将下肢屈曲、小腿抬高、拉下长裤D.脱鞋袜时托起并固定住踝部,以减少震动,解开鞋带,向下再向前顺脚方向脱下鞋袜E.去除头盔方法是用力将头盔的边向外侧扳开,解除夹头的压力,再将头盔向后上方托起6.有一创伤病人同时出现下列几种病情,你首先采取的紧急救护措施应纠正哪一项:A.伤口渗血B.休克C.内脏脱出D.窒息E.骨折7.外伤病人院外急救时,以下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大面积烧伤病人为防止已破溃伤口感染,可在对伤口稍加清洁后用碘酊消毒伤口B.高处坠落伤员为防止再次受伤应立即将其背负出现场C.颜面部出血者用指压止血应压迫气管外铡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之间的颈动脉搏动点D.不慎将棍棒或刀插人体内者应立即拔出棍棒或刀,包扎伤口并立即送就近医院E.伤员出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应立即给予心肺复苏8.有关现场急救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现场急救区可划分为收容区、急救区、后送区、太平区四区B.收容区主要是对伤(病)员进行分类的场所,不提供任何急救措施C.急救区用以接受伤(病)情严重的病人,在此做进一步抢救工作D.后送区主要接受能自己行走或较轻的伤(病)员 E.太平区是停放死亡者的区域9. 关于院外急救的原则中,下列哪种说法不妥?A.先施救后排险、先重伤后轻伤B.急救与呼救并重C.先施救后运送D.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E.紧密衔接、前后一致10. 我国城区急救半径应在:A. ≤3kmB. ≤4kmC. ≤5kmD.≤6kmE.≤7km11. 市区条件好的区域急救反应时间要求在:A. 5min以内B. l0min以内C.15min以内D.20min以内 E. 25min以内12. 关于我国院外急救主要的组织形式及特点,下列哪项描述错误?A.广州模式为指挥型B.重庆模式为依托型C.深圳模式为消防附属型D.北京模式为独力型E.上海模式为单纯型13. 关于现场救护体位摆放,以下哪项不妥?A.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者,应置于复苏体位B.神志不清有呼吸和循环者,应置于侧卧位C.咯血者,应置于患侧卧位 D.毒蛇咬伤下肢时,要将患肢提高 E.腹痛者屈双膝于腹前14. 对急危重病病人进行现场快速评估,以下哪项不对?A.对婴儿可轻拍面颊观察有无哭泣反应以判断意识B.通过一看、二听、三感觉的方法判断病人有无自主呼吸C.触摸脉搏以了解病人的循环情况D.观察气道是否杨通,有无梗阻现象E.触摸肢体皮肤以了解有无发热、湿冷15. 院外急救护理程序为:A.现场救护、现场评估与呼救、转运与途中监护B.现场评估与呼救、现场救护、转运与途中监护C.现场评估与呼救、转运与途中监护、现场救护D.现场救护、转运与途中监护、现场评估与呼救E.转运与途中监护、现场评估与呼救、现场救护16. 伤病员分流时,下列哪项做法是错误的?A.轻度损伤者经一般处理后可分流到住处或暂住点,或社区卫生站点B.中度损伤者经对症处理后可分流到附近有条件的医院C.重度损伤者立即分流到附近有条件的医院D.死亡者做好善后与遗体处理E.根据不同的病情进行妥当分流17. 关于转运工具的特点,下列描述不妥的是:A.担架转运较舒适平稳,但速度慢、人力消耗大B.汽车转运速度快,但在不平的路面上行驶颠簸较严重C.轮船转运平稳,但遇风浪颠簸厉害,极易引起晕船D.飞机转运速度快、效率高,适用于转运任何急症病人E.汽艇运送速度快,一般用于洪涝灾害时的运输工具18. 转运伤员时,下列哪项做法不妥?A.转运途中严密观察病情,出现异常及时处理B.护送带有导管伤员时,应保持管道在位与通畅C.飞机转送休克病人时,病人头部朝向机尾D.担架转运时,伤员的头部在前、下肢在后E.空运过程中,注意保温和湿化呼吸道19. 有关“生存链”的描述,以下哪项不正确?A.现场救护的“生存链”由四个环组成,环环相扣B.早期通路是指从第一现场发出的呼救信号至急救系统,启动救援医疗服务系统C.早期心肺复苏指“第一目击者”对身边的病人做出第一反应,实施现场心肺复苏D.早期除颤是指现场最初目击者可尽早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为身边的病人除颤E.早期高级心肺复苏是指立即将病人送入医院进行高级心肺复苏多选题1.在现场急救中常运用的护理措施有哪些?A.半卧位B.配合医生抢救C.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D.维护生命体征E.去除伤员身上不必要的约束物2. 运转良好的急救网络应符合以下指标;A.城区急救半径≤5km,平均急救反应时间≤15minB.危重病人医疗处理率达标100%;急救途中死亡率≤1%C.医疗责任事故发生次数≤1,法定报告传染病漏报率为0D.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执行率为100%E.通讯设备完好率≥95%四、简答题1. 呼救病人的两种常见类型与处理特点是什么?2.院外急救护理,现场快速评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