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我的家在日喀则》参考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6.72 KB
- 文档页数:2
《我的家在日喀则》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并认识我国西藏自治区的日喀则地区,了解其地理位置、自然风光、民族文化等。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日喀则的特点和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尊重、珍惜和保护各民族文化成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日喀则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
2. 日喀则的民族文化和特色。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入了解日喀则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
2. 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包括日喀则的图片、视频等。
2. 学生提前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西藏自治区的位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我的家在日喀则》歌曲,引导学生关注这首歌曲的词曲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歌曲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韵律,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
3. 了解日喀则教师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向学生介绍日喀则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民族文化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日喀则的特点和魅力。
4. 探讨日喀则特色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日喀则特色,如美食、服饰、建筑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要尊重、珍惜和保护各民族文化成果。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美文。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7. 课后作业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美文,进一步体会家乡的美好和民族的自豪感。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是否恰当,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七、评价建议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表演等。
《我的家在日喀则》教学目标:①能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深刻体会歌曲中抒发的藏族人民热爱家乡的喜悦心情。
②初步接触了解藏族踢踏舞,通过学跳几个踢踏舞步,从而让学生喜爱上藏族歌舞艺术。
③通过合唱、轮唱等演唱形式的变化让学生感受藏族踢踏舞曲的热情。
教学重点:用轻快和连贯饱满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深刻体会歌曲中表现的自豪、喜悦的情绪。
教学难点:1.歌曲第二部分的七拍长音要唱得饱满、连贯。
2.通过藏族踢踏舞表演《我的家在日喀则》,表现欢快热烈的情绪。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歌曲《家乡》把学生带入浓郁的藏文化氛围。
一、了解日喀则1.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是韩红演唱的家乡,你听出来了吗?她的家乡在哪里?(日喀则)师:(视频播放日喀则视频)日喀则坐落在青藏高原上,建城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那里有美丽旖旎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后藏生活,日喀则被誉为“最如意美好的庄园”,境内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而它也地如其名,这里幅员辽阔、物产丰富。
西藏是歌的世界,舞的海洋,日喀则人更是能歌善舞。
其民间舞蹈风格独特,优美大方。
二、了解藏族踢踏舞1.他们特别喜欢藏族舞蹈中的踢踏舞,瞧!他们跳的多热闹啊!(媒体播放踢踏舞视频)2.这段舞蹈给了你怎样的感受?生回答在藏语里,踢踏舞被称为“谐桌”,即脚上的舞蹈,藏族踢踏舞注重的是舞者脚上的跳、踢、跃和跺等动作以及产生的音响效果。
想不想学跳藏族踢踏舞?(师教退踏步动作)3.跟着《我的家在日喀则》音乐片段跳一跳4.同学们跳着这么欢快的踢踏舞步,怎能没有嘹亮的歌声呢?让我们亮起嗓子,跟着日喀则的人们一起唱起来吧!“啊嗦啊嗦马里拉”是藏族歌曲中的衬词,表现开心、快乐的心情,再跟着老师第一遍,开心些、快乐些……(出示二声部乐句,1跟琴唱 2跟伴奏唱)5.让我们跳起踢踏舞,唱起嘹亮的歌,用自己的舞步和歌声来尽情的展现自己,来歌颂美丽的日喀则吧!(跟着歌曲伴奏,一三段跳,第二段唱二声部)三、歌曲学习1.这么美丽的日喀则,怎能不让我们为之自豪和骄傲呢?所以每当人们问起我的家乡在哪里的时候,我都自豪的回答他——《我的家在日喀则》(出示歌谱,揭题)初听歌曲。
《我的家在日喀则》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学唱《我的家在日喀则》,了解藏族歌舞音乐的风格,培养学生喜爱藏族文化和藏族歌舞艺术的兴趣2、引导学生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特点的民族音乐教材分析:《我的家在日喀则》是一首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五声调式的藏族民歌。
歌曲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XX XX|X X|节奏音型很有特点。
第二部分节奏拉宽,一个七拍的长音好似人们在高歌吟唱。
第三部分完全再现了第一部分主题。
唱了这首歌,你一定会想起一群身着彩艳盛装的藏族人民跳着欢快的踢踏舞的热烈场面,歌词中的衬词“啊嗦啊嗦马里拉”贯穿全曲,使歌曲的欢乐气氛更为热烈,抒发了藏族人民热爱家乡和庆贺丰收的喜悦心情。
教学重、难点:1、有表情的演唱和表现歌曲2、第二部分的七拍长音要唱得连贯、饱满教学过程: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闭上眼睛,老师数一、二、三再睁开。
播放视频歌曲《在那东山顶上》,仔细看,你们看到了什么?师:同学们,这个视频是在什么地方拍的?这是哪一个少数民族?下面我们就随着摄像机的镜头一同走进西藏2、出示课件,老师带着学生一起了解西藏的风土人情(人物、建筑、动物)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了西藏的美丽与神奇,知道吗,西藏还有许多富有特色的东西,比如民俗风情啊,饮食文化啊等等,献“哈达”就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是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纯洁、忠诚和尊敬。
看了这些图片,你觉得藏族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师:西藏还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西藏这片辽阔的土地上,这就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日喀则。
日喀则那里高峰耸立,号称世界屋脊,大河奔涌,令人心醉神怡。
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着热情、豪爽的藏族人民,他们都能歌善舞,可以说是家家有鼓,人人能唱。
今天几位日喀则的小朋友们要来夸一夸自己的家乡,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一首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先请同学们听一遍,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
3、播放音乐《我的家在日喀则》问生歌曲情绪它的情绪是欢快、喜悦、自豪的。
我的家乡在日喀则教材分析《我的家在日喀则》是一首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五声调式的藏族民歌。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曲调欢快,使人联想到一群身着彩艳盛装的藏族人民跳着欢快的踢踏舞的热烈场面。
歌词中的衬词“啊嗦啊嗦马里拉”贯穿全曲,使歌曲的欢乐气氛更为热烈,抒发了藏族人民热爱家乡和庆贺丰收的喜悦心情。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感受西藏的风土人情、音乐舞蹈风格。
2.技能目标①能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深刻体会歌曲中抒发的藏族人民热爱家乡的喜悦心情。
②通过听、唱、跳、说来体验、表现、感受藏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③通过歌词创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力,丰富他们的音乐感受。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学习藏族的踢踏舞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藏族文化,增进民族之间的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用轻快和连贯饱满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深刻体会歌曲中表现的自豪、喜悦的情绪。
教学难点1、歌曲第二部分的七拍长音要唱得饱满、连贯。
2、学习前倚音,装饰音的一种,唱的又轻又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以前去过哪些地方旅游?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生答。
师:今天,老师也要带领大家开启一段愉快的旅程,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
教师播放课件,适当作以介绍。
学生听、看、欣赏并感受藏族美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由此引入新课。
二、新歌教学1、听音乐,感受歌曲情绪生:轻快、活泼师贴卡片2、了解歌曲的演唱顺序歌曲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节奏音型很有特点。
第二合唱部分节奏拉宽,一个七拍的长音好似人们在高歌吟唱。
第三部分再现了第一部分主题。
3、学唱一、三两段①找一找一、三两段的异同。
②跟琴唱谱。
③加入歌词唱。
④师生合作唱(师先问生接唱)4、学唱第二段①生唱一、三段,师唱第二段高音声部。
四年级音乐教案《我的家乡日喀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西藏音乐的风格特点,增强对我国多元文化的认识。
2. 学会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通过学习歌曲,引导学生热爱家乡,弘扬民族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的学习。
2. 西藏音乐的风格特点介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了解西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 难点: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视频资料:介绍西藏音乐和日喀则的风景文化。
2. 乐器:吉他、手鼓等。
3. 乐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或视频资料,介绍西藏音乐和日喀则的风景文化,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2. 教授:a. 讲解西藏音乐的风格特点,如音域宽广、节奏自由等。
b. 教授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准和节奏。
c. 分组练习,让学生团队合作,共同完成歌曲学习。
3. 练习:a. 学生独立练习歌曲,老师巡回指导。
b. 集体练习,老师指挥,学生跟唱。
4. 展示:a. 学生分组展示学习成果,鼓励创新和个性表现。
b. 评选出最佳表现奖、最具创意奖等。
5. 总结:引导学生谈谈对西藏音乐的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弘扬民族精神的情感。
6.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了解和传播西藏音乐文化。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将西藏音乐元素融入到其他音乐作品中。
2. 邀请藏族音乐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西藏音乐的历史和发展。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歌曲学习评价:评估学生对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的掌握程度,包括音准、节奏和表现力。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进行教学改进。
2. 家长反馈:通过家校联系,了解家长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看法,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完整版)《我的家在日喀则》教案《我的家在日喀则》教案设计教学内容:1、学唱《我的家在日喀则》2 感受不同速度的音乐情绪3 、学跳藏族舞教材分析:《我的家乡日喀则》是一首藏族民歌,唱出了对家乡的热爱。
日喀则在西藏的西面,日喀则在藏语中是“如意的庄园”的意思。
歌曲的曲调属于藏族踢踏舞曲。
踢踏舞是藏族的一种民间舞蹈,热烈奔放。
歌曲的旋律活泼、跳跃,节奏感强,具有很强的舞蹈性。
唱起这首歌,眼前仿佛出现了藏族同胞歌唱家乡、载歌载舞的情景,适合低年级学生演唱。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感受西藏的风土人情、音乐舞蹈风格。
2、技能目标:(1)能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深刻体会歌曲中抒发的藏族人民热爱家乡的喜悦心情。
(2)通过聆听不同的音乐速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他们的音乐感受。
(3)能够掌握藏族舞的基本动作踢踏步、甩袖。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我的家在日喀则》这首歌使学生了解到民族团结,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轻快和连贯饱满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深刻体会歌曲中表现的自豪、喜悦的情绪。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歌曲,完整演唱《我的家在日喀则》教学方法:讲解、引导、教唱、示范、听赏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一)师:“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和你们在一起度过一节快乐的音乐课,师:“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请你们欣赏一下,看谁能听出来是哪个民族的音乐?”生答师:师做献哈达动作,生说一说是什么动作。
师“让老师来告诉大家吧,这是藏族一种礼仪。
(献哈达图片出示) 哈达是一种藏族特有的礼仪用品,藏族人在见到客人时就会双手托举把哈达挂在客人的脖子上,表示对客人的尊敬,让我们模仿一下礼貌的藏族朋友献哈达好么?”(三)请生模仿献哈达师:藏族朋友在献哈达的同时还会为客人送去祝福,你们听,“扎西得勒”,这是藏语,意思是吉祥如意。
”师:“我们也来学一学,最后让我们同桌之间献上哈达,送上祝福吧?”师:“你们看,朋友收到你的祝福多开心呀。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四下《唱:跳吧!跳吧!我的家在日喀则》教案一. 教材分析《唱:跳吧!跳吧!我的家在日喀则》是苏少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的教学内容。
歌曲以欢快的节奏,展现了西藏日喀则地区的风土人情,歌词中描绘了草原、雪山、江河等自然风光,表达了藏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歌曲为2/4拍,共21小节,旋律简洁明快,易于学生学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藏族的文化,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独立演唱简单的歌曲,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
但在演唱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音准、节奏、换气等问题。
此外,学生对藏族文化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拓宽视野。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唱:跳吧!跳吧!我的家在日喀则》,感受藏族音乐风格;2.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3.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4.引导学生了解藏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节奏、换气等问题;2.藏族文化背景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音准等方面的知识;3.视听法:观看藏族舞蹈、风光片等,让学生感受藏族文化的魅力;4.讨论法:学生之间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对藏族文化的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舞蹈、风光片等;2.乐器:钢琴、吉他等;3.教学资料:关于藏族文化的书籍、文章等;4.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藏族舞蹈、风光片等,让学生感受藏族文化的魅力。
同时,简要介绍藏族的基本情况,为学习歌曲做铺垫。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唱:跳吧!跳吧!我的家在日喀则》,学生跟随学唱。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准、节奏、换气等方面的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个别辅导。
《我的家在日喀则》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感受西藏日喀则的风土人情。
引导学生欣赏并体验藏族音乐、舞蹈的魅力。
1.2 教学重点:感受藏族音乐、舞蹈的特色。
1.3 教学难点:理解藏族音乐、舞蹈背后的文化内涵。
1.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视频、音频资料。
准备藏族舞蹈的教学视频。
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藏族音乐的特色。
1.5.2 分享:教师分享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描绘的日喀则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1.5.3 探索: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藏族舞蹈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藏族舞蹈的特色。
1.5.4 体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藏族舞蹈的学习和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藏族舞蹈的魅力。
第二章:日喀则的自然风光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日喀则的自然风光,感受其独特魅力。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2 教学重点:了解日喀则的自然风光。
2.3 教学难点:理解日喀则自然风光背后的地理特征。
2.4 教学准备:准备日喀则的自然风光图片或视频。
2.5 教学过程:2.5.1 导入:教师播放日喀则的自然风光视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日喀则的自然美景。
2.5.2 分享:教师分享自己对日喀则自然风光的认识和感受,引导学生关注日喀则的地理特征。
2.5.3 探索: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日喀则的自然风光图片,让学生了解日喀则的自然景观。
第三章:日喀则的民俗风情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日喀则的民俗风情,感受其独特魅力。
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了解日喀则的民俗风情。
3.3 教学难点:理解日喀则民俗风情背后的文化内涵。
3.4 教学准备:准备日喀则的民俗风情图片或视频。
3.5 教学过程:3.5.1 导入:教师播放日喀则的民俗风情视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日喀则的民俗特色。
3.5.2 分享:教师分享自己对日喀则民俗风情的认识和感受,引导学生关注日喀则的文化特点。
我的家在日喀则教案一、介绍日喀则1.1 日喀则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中部•和尼泊尔、不丹接壤•是西藏自治区的第二大城市1.2 日喀则的人文景观•著名的佛教圣地•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寺院——扎什伦布寺•是藏传佛教黄教的重要中心•是西藏革命斗争的发源地1.3 日喀则的自然景观•高原地区的特点:高山、雪峰、湖泊、河流•扎西卡峰是日喀则的最高峰•居多的湖泊和河流使日喀则成为西藏水资源富集的地区•若尔盖草原是日喀则著名的草原之一二、我的家乡2.1 家乡的位置•位于日喀则市的城郊•离市区不远,交通方便2.2 家乡的人文景观•存在已经有几百年历史的庙宇•传统文化在家乡得到很好的传承•多民族的聚居2.3 家乡的自然景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多山丘和绿树•近山有溪流和瀑布•家乡是湖泊和河流的源头三、我的家3.1 家的位置•位于家乡的中心地带•可以俯瞰整个家乡的美景3.2 家的建筑特点•传统藏式建筑•以木材和石头为主要材料•独特的屋顶构造和装饰3.3 家的院落•西藏传统院落的格局•中心庭院和四周房屋的布局•庭院里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3.4 家的温馨•家里装饰朴素而温馨•家人相互关怀和支持•家里经常有亲朋好友聚会四、我的家乡美食4.1 家乡特色美食•羊肉是家乡最常见的主食•水饺是家乡传统的食物•烤羊排是家乡的特色烧烤4.2 家乡饮食习惯•饭菜清淡,注重营养均衡•喜欢喝酥油茶•偶尔会享用一些甜点和面食4.3 家乡的节日美食•藏历新年期间有特色的团年饭•赛马节上会有传统的美食供应•佛教活动上也会有特殊的斋饭五、我的家乡文化活动5.1 藏文化表演•传统舞蹈和唱歌表演•藏剧和藏族戏曲表演•传统手工艺品展示5.2 藏族传统节日•藏历新年是最重要的节日•即将到来的赛马节也是非常盛大的庆典•佛教传统节日也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5.3 藏族婚礼•传统的婚礼仪式•宴会上举行的各种仪式和活动•客人们的祝福和祝酒六、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日喀则这个地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具有丰富性和独特性。
音乐我的家在日喀则教案教案标题:音乐——我的家在日喀则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我的家在日喀则》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了解西藏文化,培养学生对不同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我的家在日喀则》音乐录音。
2. 西藏地图、图片或视频素材。
3. 学生乐器(如小型手鼓、铃铛等)。
4.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西藏地图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西藏的位置、特点和文化。
2. 播放《我的家在日喀则》音乐,让学生感受西藏音乐的独特魅力。
展开:1. 学习歌曲歌词:- 分段教唱歌词,带领学生一起跟唱。
- 解释歌词中的生词和词组,确保学生理解歌曲内容。
-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和节奏感。
2. 合奏乐器演奏:- 分发乐器给学生,如小型手鼓、铃铛等。
- 教授简单的乐器演奏技巧,如敲击手鼓、摇铃铛等。
- 通过指挥学生演奏乐器,与音乐合奏。
3. 分组合作演唱:-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主唱、和声、伴奏等。
- 引导学生合作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总结:1. 回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歌曲和西藏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音乐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自带乐器或制作简单乐器,进行音乐表演或合奏。
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音乐展览,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3. 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创作自己的歌曲或音乐作品。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合奏和演唱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学生对歌曲和西藏文化的理解和表达。
3. 学生参与拓展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和欣赏西藏音乐,培养对不同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通过合奏和合唱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及时进行引导和帮助。
《我的家在日喀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2.知识与技能:能用自然的声音,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了解简单的藏族风情。
3.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小组合作,对歌曲进行简单的伴奏创编,并能学会简单的藏族舞步。
二、教学重点:能够完整的表演歌曲三、教学难点:为歌曲创编,并进行歌舞表演。
四、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习一些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
2.了解一些简单的藏族知识。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快乐的音乐课堂。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舞蹈,请大家一边看一边猜,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对,是藏族。
老师最后做的那个献哈达的动作,是藏族的一种礼仪。
藏族人在见到客人时就会双手托举把哈达挂在客人的脖子上,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同学们,你们去过西藏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走进那神秘的西藏,请看大屏幕:在我国的西南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就是西藏,蓝蓝的天空映入眼前,皑皑的雪山是那样的迷人,耸立云端的布达拉宫是西藏特有标志性建筑:藏族人的服饰都镶嵌着漂亮的宝石:在这里牦牛是藏民最好的朋友,也是他们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在快乐的日子里大家就会跳起热情的舞蹈。
“同学们,西藏的风景美吗?”(二)、新授1.初听:“西藏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好听的音乐,下面请大家听一听藏族小朋友最喜欢的一首歌,你能从歌词中听出,我住在西藏的什么地方吗?”生“日喀则”大家一起来说,我的家在?日喀则。
板书题目2.介绍日喀则:日喀则可是一个好地方,它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在那里有雄伟壮观的雅鲁藏布江,还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日喀则在藏语中是“如意的庄园”的意思。
3.复听:“接下来老师请同学们再来听一听,请在歌曲中找出,歌曲中的哪一句歌词是用藏族的语言来演唱的呢?”放音乐,生答“阿索阿索马里拉”师:“孩子们,你们知道阿索阿索马里拉是什么意思吗?”生......师:“阿索阿索马里拉是我们藏语中特有的衬词,表示的是欢快喜悦的心情”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藏语吧“阿索阿索马里拉”4.范唱:这首歌听着真让人舒服,老师也很喜欢,忍不住想来唱一唱,请大家试着拍手来给老师伴奏。
唱:跳吧!跳吧!我的家在日喀则-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总体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 - 理解歌词的含义并能正确地唱出歌曲; - 了解藏族文化,并对藏族舞蹈有初步了解; - 加强班级合作,提高自信心和表现能力。
教学步骤1. 唱歌1.让学生准备好自己的录音设备,播放“跳吧!跳吧!”的原唱歌曲。
2.让学生聆听,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同时找出其中比较重要的歌词。
3.请学生跟着原唱一起唱歌,直到每个学生都唱得熟练。
2. 学习文化知识1.通过讲解日喀则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等内容,激发学生对日喀则地区文化的兴趣。
2.制作一些日喀则地区的图片或影像资料,并向学生展示。
3.介绍藏族舞蹈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比如着装、姿势、舞蹈动作等。
4.播放藏族舞蹈视频资料或现场表演,让学生感受藏族舞蹈的美丽和神秘。
5.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藏族文化和舞蹈的感受,并与同桌讨论。
3. 分组练习造型动作1.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造型动作与音乐节奏相契合。
2.每个小组依次上台进行表演,其他小组在旁观看,并在演出结束后对表现进行评价。
3.让学生学会从别人表演中学习、欣赏和评估,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表现能力。
4. 课堂总结1.回顾课程内容,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唱歌和学习文化知识等方面获得了什么收获。
2.通过分享学生的体验和感受,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进步。
3.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具准备•讲解材料:日喀则地区的地图、图片、文物等。
•音频/视频资料:藏族歌曲、舞蹈视频、历史资料等。
•教师用具:音乐播放器、录音设备等。
课后作业•让学生制作自己的唱歌作品,并在下节课上进行表演分享。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日喀则和藏族文化,可以自己查找资料并向同学分享。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的家在日喀则》这首歌曲的歌词内容和旋律。
2.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使学生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的歌词内容介绍。
2. 歌曲的旋律解析。
3. 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演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的歌词内容和旋律。
2. 教学难点: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演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歌曲的歌词内容和旋律特点。
2. 采用示范法,展示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演方法。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身参与演唱和表演,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我的家在日喀则》这首歌曲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教授:教师讲解歌曲的歌词内容和旋律,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3. 练习演唱:学生分组或单独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演唱姿势。
4. 表演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演唱和表演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演唱和表演。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的歌词内容和旋律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演唱和表演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发音、节奏、情感表达等。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旋律图示、图片等。
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录音。
3. 乐器:如吉他、钢琴等,用于伴奏教学。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歌曲背景,学习歌词内容,教授旋律。
2. 第二课时:练习演唱,指导演唱技巧,进行表演展示。
3. 第三课时:巩固所学内容,进行教学评价,总结课堂活动。
九、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
四年级音乐教案《我的家乡日喀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西藏地区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引导学生体验歌曲中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学会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素养。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了解歌曲背景及特点。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调和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乐谱、教学音频、相关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歌词本、文具、手机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简介歌曲背景:教师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意义。
3. 学唱歌曲:(1)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把握歌曲的音调和节奏。
(2)学生跟唱,教师及时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3)分组练习,让学生合作完成歌曲演唱。
4. 歌曲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5.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美丽的日喀则,感受歌曲中的情感。
6. 歌曲展示:学生分组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跟家人分享所学歌曲,让家人感受西藏民族音乐的魅力。
2. 请家长协助,让学生每天练习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提高歌唱技巧。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歌唱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展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
2. 邀请家长参与音乐会,让家长见证学生的进步,增进家校合作。
3.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西藏地区的文化和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精神。
我的家在日喀则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我的家在日喀则》,初步了解西藏和藏族歌舞的特点,培养学生喜爱民族艺术的兴趣。
2、激发学生想象和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
3、体会藏族民歌的特点。
用欢快自豪的情绪演唱。
教学重、难点1、通过聆听感受能够有表情地、准确的演唱和表现歌曲。
2、两个乐句中七拍长音要唱得饱满、连贯,准确的把握休止符。
ⅰ - | ⅰ - | ⅰ - | ⅰ 0 |5 - | 5 - | 5 - | 5 0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材分析《我的家在日喀则》是一首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五声调式的藏族民歌。
歌曲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问答部分;第二部分节奏拉宽,一个七拍的长音好似人们在高歌吟唱;第三部分描写了日喀则的特产,节奏欢快,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
歌曲的气氛欢乐热烈,抒发了藏族人民热爱家乡和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音阶练习。
1、2/4 1 1 ︱1 -︱2 2︱2 - ︱…… 1 1 ︱1 -︱(师)(生)(师)(生)2、2/4 1 2 3︱1 3︱2 3 4︱2 4︱……3 2 1︱3 1︱(师)(生)(师)(生)三、情景导入:播放多媒体课件,走进卓玛姐姐的家乡。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国家的西部有一块神奇的热土,那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那里天更蓝,雪更白,庄稼更加金黄,那就是卓玛姐姐的家乡——美丽的西藏。
今天呀卓玛姐姐要带我们大家一起到她的家乡去看看,请大家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仔细听片中介绍,看哪个细心的小朋友能听出来,她的家乡在西藏的什么地方呢?师:谁听出来了,卓玛姐姐的家乡在哪里?(生:日喀则)师:非常好,同学们听的很认真,日喀则的人民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还专门写了一首歌曲来赞美自己的家乡,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做《我的家在日喀则》。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吧,首先请大家一起来欣赏。
四、学习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1、初听歌曲,出示课题。
《我的家在日喀则》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感受西藏的风土人情、音乐舞蹈风格。
2.能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深刻体会歌曲中抒发的藏族人民热爱家乡的喜悦心情。
3.通过歌词创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力,丰富他们的音乐感受。
教学重点:
用欢快热情的声音演唱《我的家在日喀则》。
教学难点:
能用藏族踢踏舞基本舞步来表现歌曲。
教学方法:
引导法、听唱法、示范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3.歌曲复习
二、新课教学
1.导入:
师:今天老师再次带着大家一起走进西藏――让我们看看认真看看图片,听听音乐,了解一下西藏及日喀则的风土人情
2.师生共同交流藏族相关文化,教师总结中出示有关藏族文化
引导学生说说平时从电视、书中了解到有关西藏的介绍
师:藏族是我们56个民族的一员,它主要居住在西藏,藏族人民聚居在海拔很高的高原,那里风光神奇而美丽。
藏族人民不仅勇敢坚强,而且热情好客,能歌善舞。
其中,最有特点的舞步就是他们的踢踏舞步。
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来领略这铿锵有力的舞步。
3 .在踢踏舞步学习中感受歌曲节拍
a.教师示范踢踏舞步。
教师按固定八拍子分解进行训练。
b.学生跟教师一起学习踢踏舞步。
c.给踢踏舞步加上声势,初步感受藏族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师:刚才,我说过,藏族人民热情奔放,踢踏舞步铿锵有力。
他们在跳踢踏舞的时候通常会加上一些喊声。
如:哟哟、嘿嘿。
来,我们一起来试试。
d.鼓励学生和着音乐进行踢踏舞步的表演。
师:来,让我们合着音乐来一遍。
教师播放音乐伴奏,让学生在音乐中完成踢踏舞步的表演。
4.歌曲学习
a.导入:刚才,同学们和我一起学会了踢踏舞步,感受了藏族人民的热情。
今天,老师还带了一首藏族的民歌,请同学们认真听,听听演唱歌曲时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来唱的?
聆听教师范唱一遍。
生表述歌曲的情绪。
(幸福,欢快。
)
师:这首好听的,快乐的藏族歌曲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师展示板书。
b.指导学生认读节奏后,按节奏读歌词
c.讨论学习歌曲中的衬词。
师:你们说说歌词中出现最多的歌词是什么?那你们知道“唉嗦唉嗦马里拉”是什么意思?(不知道)这句歌词没有特殊的意义,在这首藏族歌曲中,为了帮助表达歌曲欢快的情绪,
加上了这样一句没有实际意义的衬词。
就像我们高兴时会用噢,耶来表示一样。
来,让我们跟着琴声一起演唱这首歌曲。
5.歌曲演唱:
1)、教师有感情地范唱
2〉、听唱法教唱
3〉、教师指导歌曲的演唱情绪,请学生再跟琴逐句唱一遍。
4〉、有感情的齐唱歌曲
5〉、师问生答对唱
6〉、分角色演唱(月亮太阳组)
7〉、带上情绪完整演唱鼓励学生拍着手演唱歌曲。
三、表演歌曲
1.师:藏族人民能歌善舞,他们唱着歌总会不由自主的跳着舞,还记得老师刚才教你们的舞蹈吗?现在我们一起和藏族人民跳舞吧!
师带领学生一起律动。
a.跟随伴奏一起律动b.轻声演唱表演
2. 师:同学们,在以前我们还用过打击乐器为歌曲增加气氛。
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打击乐器。
谁愿意先上来选择一件乐器为歌曲伴奏。
a. 鼓励个别学生上台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演奏方式为歌曲伴奏。
b.请个别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其他学生演唱歌曲。
3. 师:现在让我们和藏族人民一起唱吧,跳吧!
把学生分为伴奏组和舞蹈唱歌组,进行综合表演。
台上台下互动。
四、小结
亚古都!亚古都!(边说边翘大拇指)
这是西藏语“好”的意思!同学们今天的表现真是亚古都!跟老师一起来念一念!
听《我的家在日喀则》跳着西藏舞出教室,播放本堂课的歌曲,学生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