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面料各个牢度测试方法
- 格式:pptx
- 大小:3.78 MB
- 文档页数:7
纺织面料测试方法及标准一、缩水率:目前我们常说的缩水率有国标和美标两种。
国标的测试即2A程序,所有的人都知道,是一遍水洗60度13分钟,但它的烘干方式也有好几种:晾干、平网烘干、挂干等。
因目前业务部门没有测试要求,所有物测常规均采用平网烘干,只有绉布和麻粘两类采用晾干。
(G(一)、AATCC1351、洗涤程序:(1)正常;(2)柔和;(3)免烫2、洗涤温度规定如下:冷洗Ⅱ27±3°C温洗Ⅲ41±3°C热洗Ⅳ49±3°C热洗Ⅴ60±3°C过水温度29度以下3、干衣程序:A、滚干:将试样和伴布放进干衣机,设定好温度进行干衣。
待试样完全干后,用冷风吹5分钟,立即从干衣机中取出。
放在于21±1°C (70±2°F),湿度为65±2%的标准环境中静置4个小时。
排风温度设定如下:轻柔:低温LⅡ小于60°C标准:中温MⅠ66±5°CPermanent Preess:高温HⅢ66±5°CB、挂干:用夹子夹住试样的两个角。
经向朝上挂起,放在室温没有流动风的环境中挂干。
C、滴干:用夹子夹住试样的两个角。
经向朝上挂起,放在室温没有流动风的环境中滴干。
D、平干:将洗涤好的试样摊平放在筛网上,抹平皱褶,在室温没有流动风的环境中平干。
标准烘干4、衣后的处理1、每一个试样在第一次洗水和干衣后放进恒温恒湿房内的网架上静置4小时后读数。
如需第二、第三次洗水和干衣后,再放进恒温恒湿房内的网架上平铺,静置4小时后取得三次洗水后的结果。
2、如果试样表面发生皱褶。
则需用热压烫平。
烫后,将试样平摊,放在于21±1°C(70±2°F),湿度为65±2%的标准环境中静置4小时。
3、组织布面如果不平则可用低温熨斗压平。
纺织品的标准及检测之测试方法2005.08.18 第一部分纺织品的色牢度检测一耐洗色牢度检测二耐摩擦色牢度检测三耐汗渍色牢度检测四耐热压(熨烫)色牢度检测五耐次氯酸盐漂白色牢度六耐过氧化物色牢度七耐丝光色牢度实验第二部分纺织品的外观保持性一悬垂性能检测二刚柔性能检测三织物的起毛起球试验圆轨迹法第三部分纺织品的损坏检测一拉伸断裂检测二撕破强力检测三顶破强度检测第四部分纺织品的舒服性能检测一纺织织物的透湿性能的检测透湿杯法二纺织织物的防水性能的检测静水压实验三纺织织物表面抗湿性测定第五部分生态纺织品的检测一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二甲醛含量检测(水萃取法)三甲醛的测定开释甲醛(蒸气吸取法)第六部分纺织品的功能检测一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二静电防护织物的检测方法第一部分纺织品的色牢度检测一耐洗色牢度检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差不多上所有纺织品差不多上要进行洗涤的,洗涤时纺织品在一定温度的洗涤液中洗涤,由于洗涤液的作用,染料会从纺织品上脱落,最终使纺织品原本的颜色发生变化,这称之为变色。
同时进入洗涤液的染料又会沾染其他纺织品,亦会使其他纺织品的颜色产生变化,这称之为沾色。
1.检测标准ISO 105-C01-C05-1989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l一试验5》、EN20105C01-C05-199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涤色牢度:试验1一试验5》,DIN EN20105C01-C05-199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l一试验5》、AATCC172-2002耐家庭洗涤无氧漂白色牢度》、GB/T 3921.1-5-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l一试验5》。
2.检测原理耐洗色牢度试验是将纺织品试样与一或两块规定的贴村织物贴合,放于皂液中,在规定的时刻和温度条件下,经机械搅拌,再经冲洗、干燥。
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
常用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方法归纳摘要:详细介绍了纺织品耐洗色牢度、耐光色牢度、耐气候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和耐唾液色牢度的测试原理和具体方法。
1、纺织品耐洗色牢度检测原理:将试样与一块或两块规定的贴衬织物贴合,放于盛有洗涤液的容器中,在规定的时间和温度下,经机械回转搅拌,然后冲洗干燥,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情况。
试样准备:剪取一块或两块尺寸为40mm×100mm的试样,试样应包含样品中所有颜色。
试样夹于贴衬织物之间,沿短边缝合,形成组合试样。
试剂:试剂一:皂片,含水率不超过5%;试剂二:合成洗涤剂,无水碳酸钠(化学纯)。
贴衬织物:需两块,第一块用试样的同种纤维制成,第二块由下表所规定的纤维制成。
如试样是混纺或交织物,则第一块为主要含量的纤维制成,第二块为次要含量的纤维制成。
试验步骤:启动试验机(如下图),经规定时间后取出组合试样,用冷三级水清洗两次,然后再流动冷水中冲洗10min,挤去水分,展开组合试样,悬挂在60℃一下的空气中干燥。
结果评定:在标准光源下,分别用评定变色用,沾色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
适用标准:GB/T 3921.1-3921.5,ISO 105 C01-C05,AATCC 61。
耐洗色牢度试验机2、纺织品耐光色牢度检测原理:将供试验的染色织物和标准色同时在日光灯光线下曝晒,然后将试样的褪色程度与色样的褪色程度进行对比,得出评价。
方法:在通常的试验中,其照射光源是以日光为基础,但日光照射的试验周期长,使用不便,故实际中多采用人工光源。
按光源主要分为两种:日光法和氙弧等试验仪法。
2.1日光法:试样与八个蓝色羊毛标准同时在不受雨淋的规定条件下进行日光曝晒,一段时间后,将试样与八个蓝色羊毛标准进行对比,评定耐光色牢度。
试验设备:曝晒架,并盖以玻璃窗。
试样尺寸:织物不小于60mm×10mm,紧赋予硬卡上。
曝晒方法:方法一:将试样和蓝色标准按下图所示排列,用遮盖物AB遮盖试样和标准的三分之一,按规定条件每天曝晒24小时。
色牢度各项试验的评级汇总1. 耐摩擦色牢度在摩擦试验的评级中,要等到湿摩擦测试的棉布干燥完后,粘掉棉布上可能影响到评级的多余纤维,然后在每个被评级摩擦布的背面放置三层棉布,最后用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来评定它的沾色程度。
2. 耐皂洗、耐水、耐汗渍、耐唾液、耐海水色牢度等针对于这些色牢度试验的评级,它们都是以一块原样和一块未经试验的贴衬织物作为参照样,然后来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
3. 洗液沾色针对于皂洗试验后(参照FZ/T 73020-2019)洗液沾色的评级,在试验结束后,评级需在15min内完成。
将皂液去除杂质后倒入比色管中,以未经洗涤且与试验温度相同的皂液作为参照样,在D65光源下,以白色纸板为背景,用沾色灰卡来评定洗液的沾色程度。
4. 耐光色牢度以GB/T 8427-2019方法3为例,在耐光试验的评级中,以一块样品和目标蓝色羊毛标样以及比目标蓝色羊毛标样低一级和低两级的蓝色羊毛标样共同曝晒,直至曝晒的终点,然后再将曝晒过后的样品与蓝色羊毛标样进行级数的判定。
评定时,样品各阶段分别与蓝色羊毛标样进行对应,若不同阶段得出的级数不同,则可以用不同阶段级数的算数平均值来进行级数的评定;当平均耐光色牢度不是整级或半级时,取其临近较高的半级或整级。
(美标为日晒后样品与原样根据变色灰卡评定)5. 耐光、汗复合色牢度以GB/T 14576-2009为例,将样品与蓝色羊毛标样一起进行曝晒,直至曝晒的终点。
在试验结束后,对试样进行清洗、干燥,然后用变色灰卡进行评定。
6. 耐热压色牢度针对于耐热压色牢度的评级,在试验结束后,要立即用变色灰卡对试样的变色进行评级,然后将试样放置在标准大气中调湿4h后,再评定试样的变色和棉贴衬织物的沾色。
评定沾色时,要以棉贴衬织物沾色较重的一面来进行评定。
7. 拼接互染色牢度在该项目的试验结束后,要对试样进行冲洗,洗净样品上残留的洗涤液。
等到样品干燥后,再用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来评定浅色织物的沾色。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方法有那些一.色牢度概念色牢度(Color fastness)又称染色牢度、染色坚牢度。
是指纺织品的颜色对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各种作用的抵抗力。
根据试样的变色和未染色贴衬织物的沾色来评定牢度等级。
纺织品在其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光照、洗涤、熨烫、汗渍、摩擦和化学药剂等各种外界的作用,有些印染纺织品还经过特殊的整理加工,如树脂整理、阻燃整理、砂洗、磨毛等,这就要求印染纺织品的色泽相对保持一定牢度。
色牢度是指产品耐洗、耐摩擦性能。
所谓染色牢度(简称色牢度),是指染色织物在使用或加工过程中,经受外部因素(挤压、摩擦、水洗、雨淋、曝晒、光照、海水浸渍、唾液浸渍、水渍、汗渍等等)作用下的退色程度,是织物的一项重要指标。
最常用的是耐洗、耐光、耐摩擦及耐汗渍、耐熨烫、耐气候等项。
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根据产品的最终用途及产品标准来确定检测项目,如毛纺织产品标准中规定必须检测耐日晒色牢度,针织内衣当然要测耐汗渍牢度,而户外用纺织品(如遮阳伞、灯箱布、蓬盖材料)则当然要检测其耐气候色牢度。
包括:耐皂洗色牢度(小样)、耐摩擦色牢度、耐氯水色牢度、非氯漂色牢度、耐干洗色牢度、实际洗涤色牢度(成衣、面料)、耐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光照色牢度、耐海水色牢度、唾液色牢度。
二.如何测试色牢度?1.水洗色牢度:将试样与标准贴衬织物缝合在一起,经洗涤、清洗和干燥,在合适的温度、碱度、漂白和摩擦条件下进行洗涤,使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测试结果。
其间的摩擦作用是通过小浴比和适当数量的不锈钢珠的翻滚、撞击来完成的,用灰卡进行评级,得出测试结果。
嘉峪检测网中不同的测试方法有不同的温度、碱度、漂白和磨擦条件及试样尺寸,具体的要根据测试标准和客户要求来选择。
一般水洗色牢度较差的颜色有翠兰、艳兰、黑大红、藏青等。
2.干洗色牢度:同水洗色牢度一样,只是水洗改成干洗。
3.摩擦色牢度:将试样放在摩擦牢度仪上,在一定压力上用标准摩擦白布与之磨擦一定的次数,每组试样均需做干摩擦色牢度与湿摩擦色牢度。
纺织品色牢度标准1. 引言纺织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它们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如果纺织品的色牢度不达标,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和困扰。
因此,纺织品色牢度标准的制定和遵守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纺织品色牢度标准展开论述。
2. 纺织品色牢度标准的定义纺织品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各种使用条件下,经过一定的测试方法后,对于色彩的稳定性。
纺织品色牢度标准是为了确保纺织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颜色不易褪色或渐变,保持较长的使用寿命。
3. 纺织品色牢度标准的分类根据国际惯例,纺织品色牢度标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3.1 湿搓色牢度湿搓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湿润条件下,经过特定的搓洗测试后颜色的耐久性。
这个测试能够模拟出纺织品在湿润环境中的色牢度程度。
3.2 干搓色牢度干搓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无水分条件下,经过特定的搓洗测试后颜色的耐久性。
这个测试能够模拟出纺织品在干燥环境中的色牢度程度。
3.3 水洗色牢度水洗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水洗条件下,经过特定的洗涤测试后颜色的耐久性。
这个测试能够模拟出纺织品在日常水洗中的色牢度程度。
3.4 汗水色牢度汗水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接触汗水条件下,经过特定的测试后颜色的耐久性。
这个测试能够模拟出纺织品在运动或户外活动时,与汗水接触后的色牢度程度。
3.5 光照色牢度光照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阳光照射下,经过特定的测试后颜色的耐久性。
这个测试能够模拟出纺织品在户外暴露于阳光下的色牢度程度。
4. 纺织品色牢度标准的制定纺织品色牢度标准是由国际和国内相关标准化组织制定的。
其中,国际上最重要的组织是国际纺织品行业协会(ITTA),它负责制定和发布全球纺织品行业的各项标准。
国内相关标准化组织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中国纺织品工业联合会等。
5. 纺织品色牢度标准的执行在纺织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对于色牢度标准的执行非常重要。
生产企业应对其产品进行色牢度测试,并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标准。
同时,销售企业也应对进货产品做相应的检验,确保产品达到标准要求。
纺织面料色牢度检验流程及评估指标研究纺织面料的色牢度是指面料在使用或洗涤过程中,其色彩保持程度的能力。
色牢度检验是评估面料色彩牢度的重要指标,其结果直接影响到面料的质量和耐久性。
本文将研究纺织面料色牢度检验流程及评估指标,以期对纺织行业的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色牢度检验流程1. 样品准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纺织面料样品,确保样品与实际产品一致,并对样品进行标记。
2. 样品预处理: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水洗、干洗、曝晒等,以模拟真实使用条件。
预处理条件需要根据面料的实际用途和洗涤方式来确定。
3. 取样切割:将预处理后的样品切割成一定大小的标准试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可重复性。
4. 色牢度测试:使用色牢度测试仪器,按照相关标准或方法进行测试。
通常包括以下几项测试指标:(1)干摩擦色牢度测试:使用干摩擦试验机,在一定力度和速度下,将试样与标准织物或研磨纸摩擦一定次数,然后根据颜色变化和标准灰卡对比,评估色牢度等级。
(2)湿摩擦色牢度测试:使用湿摩擦试验机,在试样与湿润的标准织物或研磨纸之间施加一定的力度和速度,进行摩擦测试。
通过比较试样与标准灰卡的颜色变化,评估色牢度等级。
(3)汗水色牢度测试:将试样与标准织物或研磨纸浸泡在模拟汗水中,一定时间后,根据颜色变化和标准灰卡对比,评估色牢度等级。
(4)热变色色牢度测试:将试样与标准织物或研磨纸进行热处理,例如烘箱处理、熨烫等,然后比较与标准灰卡的颜色变化,评估色牢度等级。
(5)光照色牢度测试:将试样暴露在模拟阳光光照下,一定时间后,通过比较与标准灰卡的颜色变化,评估色牢度等级。
5. 数据分析和评估:根据测试结果,对色牢度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然后根据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评估样品的色牢度等级。
二、评估指标研究色牢度检验中常用的评估指标主要有色牢度等级和色差。
1. 色牢度等级:根据国际或国家标准,将色牢度分为不同等级,通常为1-5级或1-8级,等级越高代表色牢度越好。
纺织品常规检测项目及标准简介随着世界各地经济的进展,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再也不只是颜色和样式的新颖,而是更多的偏向于质量与性能的提高。
很多国家都对纺织品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而检测机构也应运而生。
对纺织品的检测通常分为质量与性能的检测和对纺织品物理、化学性能的检测,下面简单的来介绍一些最常规的检测内容和方式。
1、纺织品尺寸稳固性的测试方式致使纺织产生变形的因素通常有:拉伸变形、紧缩变形、剪切变形、折皱变形、起拱变形、洗可穿性、热收缩、湿收缩等。
咱们要紧进行的是收缩变形的测试。
有三种测试材料收缩性的方式:汽蒸收缩实验、缩水率收缩实验和干热熨烫收缩率测定。
(1)汽蒸收缩实验织物在加工进程中需要进行熨烫,多数服装加工厂采纳蒸汽熨烫,织物由于加热和润湿的作用将会收缩。
原理:织物在不受压力的情形下,经蒸汽作用,测量汽蒸前后织物的经、纬向尺寸转变,计算出经、纬向平均汽蒸收缩率。
方式:先让蒸汽以70g/min的速度通过蒸汽圆筒至少1min,使其预热。
然后再将调湿后的试样别离平放在每一层的支架上,当即放入圆筒内,维持30s。
然后移出试样,冷却30s,再将其放入圆筒,如此反复3次。
通过3次循环后将试样放在一滑腻平面上冷却,经调湿处置后测量其经、纬向尺寸的转变。
(2)缩水率实验缩水率表示材料浸水或洗涤干燥后,在长度和宽度方向的收缩情形。
测试方式较多,按处置条件和操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浸渍法和机械处置法。
浸渍法又有温水浸渍法、滚水浸渍法、碱液浸渍法和渗透浸渍法。
采纳浸渍法时,纺织品所受到的作用是静态的,能够排除织造和染整加工中所产生的形变,使织物达到接近稳固的状态。
而机械处置法一样采纳的是家用洗衣机,选择必然的条件进行测试。
这时纺织品收到的作用是动态的,它尽管能达到排除加工中产生变形的目的,但由于机械处置作用比较强烈,多数会使纺织品产生新的变形。
以下要紧介绍浸渍法。
原理:从样品上截取试样,经调湿处置后在规定条件下测量其标记尺寸,然后通过温水或皂液的静态浸渍、干燥,再次测量原标记的尺寸,计算其尺寸转变率。
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方法一、概述纺织品在其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光照、洗涤、熨烫、汗渍、摩擦和化学药剂等各种外界的作用,有些印染纺织品还经过特殊的整理加工,如树脂整理、阻燃整理、砂洗、磨毛等,这就要求印染纺织品的色泽相对保持一定牢度。
在色牢度各项目中,最常用的是耐洗、耐光、耐摩擦色牢度三项。
衣物在穿着过程中要受到诸如摩擦、水浸、汗渍等因素的作用,染料和织物结合不牢固就会泳移到人体皮肤上,由于人体的汗渍和唾液中的催化作用,也能够促使染料分解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纺织品印染加工是一个化学处理过程,接触的化学品包括纤维原料、油剂、浆料、染料、整理剂和各种加工助剂,其中有些物质对人体也有害。
因此,除检测耐洗、耐光、耐摩擦这三项常用的色牢度项目外,还要加强耐水、耐汗渍、耐酸斑、耐碱斑、耐次氯酸漂白、耐过氧化物漂白、耐甲醛等色牢度的检测。
实际工作中,主要根据产品标准的要求和产品的最终用途来决定检测项目。
本节中评定色牢度使用灰色样卡,灰色样卡分变色样卡和沾色样卡。
变色样卡是用作检测变色对比标准的样卡(符合GB/T 250-1995;沾色样卡则是做检测沾色对比标准的样卡(符合GB/T 251-1995。
两种样卡均为五级九档制。
灰卡是标准物品,使用时要注意保持整洁,严禁用手触摸灰卡表面,使用后应装入灰卡保护袋内,注意避光、防潮。
印染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需用标准贴衬织物,标准贴衬织物分单纤维和多纤维两种。
单纤维贴衬织物只能测出试样对一种纤维贴衬的沽色性能,多纤维贴衬织物可以同时测出试样对多种纤维贴衬的沾色性能。
贴衬织物应存放在密封、避光、干燥的场所。
检测用水为三级水(GB/T 6151-1997中8.1,浓度以每升所含毫升数(mL/L或每升所含克数(g/L表示。
二、耐水色牢度的检测方法(GB/T 5713-1997 耐水色牢度的检测方法适用于检测各类纺织品颜色的耐水浸渍能力。
⒈检测准备⑴试样的制备:试样的制备方法有三种,具体如下:①如试样是织物,选用下列两种方法中的一种制备: a.取40mm×100mm试样一块,正面与一块40mm×100mm的多纤维贴衬织物相接触,沿一短边缝合,形成一个试样。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标准和测试方法纺织品的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各种使用环境和附着物条件下,其颜色是否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色牢度测试是评估纺织品抵抗颜色褪色和染料迁移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标准和测试方法。
1. 至少30分钟湿色牢度测试(ISO 105-E01)在湿润状态下测试纺织品的湿色牢度。
将纺织品与刺激物(如酸、碱或汗水)接触,并在一定的时间内观察颜色褪变情况。
2. 干摩擦色牢度测试(ISO 105-X12)使用一块摩擦测试仪具有特定质地和重量的织物,将其在一定的压力和旋转速度下与纺织品进行摩擦。
根据颜色变化的程度评估纺织品的干摩擦色牢度。
3. 湿摩擦色牢度测试(ISO 105-X11)使用类似于干摩擦色牢度测试的方法,在湿润状态下测试纺织品的摩擦色牢度。
4. 汗液色牢度测试(ISO 105-E04)测试纺织品在模拟人体出汗情况下的色牢度。
将纺织品与人工汗液接触,然后观察颜色的变化。
5. 水洗色牢度测试(ISO 105-C06)将纺织品与水洗液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洗涤,并评估纺织品的色牢度。
可以通过观察洗涤后的纺织品的颜色变化来评估色牢度。
6. 干热烘炉法(ISO 105-12)将纺织品暴露在热烘箱中一定时间,并评估其干热色牢度。
7. 高温高湿热烘箱法(ISO 105-E02)使用高温高湿热烘箱来模拟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纺织品色牢度。
将纺织品置于热烘箱中,一定时间后评估其色牢度。
这只是一些常用的色牢度测试标准和测试方法,不同的纺织品可能需要符合不同的测试标准和方法。
具体选择哪种测试标准和方法需根据产品的用途和客户需求来确定。
布料色牢度等级标准布料色牢度是指面料在潮湿或干燥条件下,经过摩擦、汗水、洗涤、日光等因素作用后,颜色是否会褪色或渗色的性能。
色牢度等级标准是对布料色牢度性能的评定指标,不同的等级标准代表着不同的色牢度性能。
在纺织品行业中,色牢度等级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面料的使用寿命和品质。
本文将介绍布料色牢度等级标准的相关知识,以便于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选择布料产品。
一、色牢度等级标准的分类。
根据国际上颜色牢度等级标准的规定,色牢度等级一般分为1-5级,其中1级为最低,5级为最高。
具体的分类标准如下:1. 一级,色牢度非常差,面料在潮湿或干燥条件下容易褪色或渗色,使用寿命较短。
2. 二级,色牢度差,面料在一定条件下容易褪色或渗色,使用寿命较短。
3. 三级,色牢度一般,面料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出现褪色或渗色,使用寿命一般。
4. 四级,色牢度良好,面料在一定条件下不易褪色或渗色,使用寿命较长。
5. 五级,色牢度非常好,面料在各种条件下都不易褪色或渗色,使用寿命很长。
二、布料色牢度等级标准的影响因素。
布料色牢度等级标准的评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面料的材质,不同材质的面料其色牢度等级标准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天然纤维面料的色牢度要优于化学纤维面料。
2. 染料的选择,使用不同的染料会对布料的色牢度产生影响,一些优质的染料能够提高布料的色牢度等级标准。
3. 加工工艺,面料的加工工艺也会对色牢度产生影响,例如染色、定型、后整理等环节都会对色牢度等级标准产生影响。
4. 使用环境,布料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如潮湿、干燥、阳光暴晒等条件下,其色牢度等级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三、布料色牢度等级标准的检测方法。
为了确保布料的色牢度等级标准符合要求,通常需要进行色牢度测试。
色牢度测试主要包括干摩擦、湿摩擦、汗渍、洗涤、日光暴晒等项目,通过对这些项目的测试,来评定布料的色牢度等级标准。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色牢度测试仪器,按照标准的测试方法进行操作,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标准纺织品色牢度分析概述:纺织品色牢度,也叫染色牢度,是指有色纺织产品颜色抵抗外界各种作用而不变色的能力。
通常用变色级数和沾色级数两种方式表示(耐光色牢度除外),变色级数表示试样的颜色经处理后明度(深浅)、饱和度(艳度)和色相(色光)等方面变化的程度;沾色级数表示处理过程中试样对相邻织物的污染程度。
变色级数和沾色级数越高,色牢度越好,表示纺织品抵抗变色或沾色的能力越强。
最基本的色牢度项目有:耐摩擦、耐洗、耐汗渍、耐唾液、耐日晒、耐水、耐熨烫、耐漂白、耐光汗复活等等。
目的:纺织品在印染过程会使用染料、整理剂和各种加工助剂等化工品,其它许多物质对人体都有害.。
在使用过程中,纺织品会受到光照、洗涤、熨烫、汗渍和化学药剂等各种外界的作用,如果其色牢度较差,一方面部分染料或整理剂会在人体的汗液、唾液的蛋白生物催化作用下被分解或还原出有害基团,被人体吸收,在体内聚集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另一方面,在染色过程中或消费者使用洗涤时,因色牢度差而脱落的染料和整理剂随着废水排放到江河中,也会对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
所以纺织品色牢度不仅是重要的品质指标,也是重要的生态技术指标。
生态环保要求:近年来,在国际纺织服装贸易中,对色牢度的要求除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外,还不断重视其安全性和环保性。
当前,各国利用法律、法规、标准等形式对纺织品中涉及人体健康、环境保护等有害物质不断提出新的限量指标,色牢度就是其中一项,国际纺织品协会标准对色牢度要求项目为:耐水、耐汗渍、耐干摩擦和耐唾液四项。
欧盟生态纺织品标志要求的色牢度在国际纺织品协会标准基础上又增加了耐湿摩擦和耐日晒色牢度。
颜色的三个属性:色相: 颜色的相貌,是表示颜色属性的量。
彩度 :又称饱和度,指颜色的纯净程度。
与颜色的鲜艳度相关联。
明度:又称亮度,表明有色物体表面所反射光的强弱。
与颜色的浓淡相关联。
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步骤:1、贴衬织物的类型单纤维贴衬:羊毛、棉和粘胶、聚酰胺、聚酯、聚丙烯腈、丝纤维多纤维贴衬:纺织品色牢度试验通则:醋酯纤维、漂白棉、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羊毛;纺织品色牢度试验通则:2、贴衬织物的尺寸和使用两块单纤维贴衬:第一块用试样的同类纤维制成,第二块根据试验方法规定。
纺织品的摩擦色牢度测试方法纺织品的摩擦色牢度测试方法介绍:纺织品的摩擦性分为耐摩擦和色牢度耐摩擦两类实验,检测纺织品的两类属性,这里主要是耐摩擦实验不步骤。
耐摩擦色牢度分干摩擦色牢度和湿摩擦色牢度两种。
GB/T 3920-1997方法适用于检测各种纺织地毯、织物及纱线。
一、检测准备1、试样的制备:试样的制备方法有两种,具体如下:①如试样是织物或地毯,按规定将试样剪成不小于20mm×50mm的样品至少两块,一块其长度方向平行于经纱用于经向的干摩擦和湿摩擦;另一块其长度方向平行于纬纱用于纬向的干摩擦和湿摩擦。
当测试有多种颜色的纺织品时,应选择适当的位置,使所有颜色都被摩擦到。
若试样不能包括全部颜色或干摩、湿摩不在同一色位上,则需增加试样块数。
②如试样是纱线,须编结成织物,面积不小于50mm×200mm。
也可将纱线平行缠绕于与试样尺寸相同的纸板上,制成一薄层,一边做干摩擦,一边做湿摩擦。
2、摩擦用布:摩擦用布(符合GB/7565应为采用退浆、漂白、不含任何整理剂的棉织物。
将其剪成50mm×50mm的正方形,用于圆形摩擦头;或剪成25mm×100mm长方形,用于长方形摩擦头。
3、检测用水为三级水,符合GB/T 6151-1997中的8.1。
4、滴水网:直径为1mm的不锈钢丝丝网,网孔宽约20mm,或可调节的轧液装置。
5、设备: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机。
该设备具有两种不同尺寸的摩擦头(一种长方形摩擦头,一种圆形摩擦头,摩擦头垂直压力为9N,直线往复动程为100mm,往复速度60次/min。
6、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和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二、检测方法检测方法是将试样平铺在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机底板上,用夹紧装置将试样两端固定,使试样的长度方向与仪器的动程方向一致。
1、干摩擦:将试样固定在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机的摩擦头上,使摩擦布的经向与摩擦头运行方向一致。
在干摩擦试样的长度方向上,开机后,往复动程为100mm,摩擦头垂直压力为9N,分别检测试样经向和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