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教案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的翻译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翻译常见误区

2、学习文言文翻译要求和翻译方法。

学习重点:1、2

教学时数: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能理解并翻译浅易的文言文中的句子,这是文言文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个知识点。尽管我们平时很重视文言文翻译的训练,但同学们翻译的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与“信、达、雅”的标准相对照尚有很大差距。从句意理解上看,或者整个句子理解错误,或者个别词语认识有误,都不同程度地影响整篇文章旨意的准确把握。从翻译方法上看,许多学生不能坚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致使译文只反映原文大意却破坏了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如何实现“信、达、雅”的目标?除了一些常用的基本方法之外,还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考点阐释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首先,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全文中理解句子。要整体把握全文,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情感倾向,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②充分利用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来理解句意。

③对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点句子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理枝叶;或抓住关联词语,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④调动已有的教材知识,进行比较推断,帮助理解。

★文言文翻译要求:信、达、雅

1.“信”是指译文的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即译文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2.“达”是指译文的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畅,没有语病。

3.“雅”是指译文的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优美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在具体翻译时,对文言文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达,还应该用意译作为辅助方法,使句意尽量达到畅达、完美。

三、翻译常见误区

(一)、错译。

主要表现在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运用方面。

1.译错词义。混淆实词的古今意义和词类活用规律,忽视多义词的义项选择,不熟悉词的通假现象,缺乏古代文化常识,都会导致错译实词。

例如:沛公军霸上译成:沛公刘邦的军队在霸上

这里的“军”字已由名词活用为动词.作“驻军”讲。

2.混淆虚实。不了解或不熟悉常用虚词的用法,导致错译虚词。

例如:特与婴儿戏耳。译:特地同小孩玩耳朵

“特”是副词,在此作“不过”讲,不能译为“特地”;“耳”是语气词,表限止语气,可译为“而已”、“罢了”,不能误作实词,错译为“耳朵”;这里“特”、“耳”连用,构成固定句式“特……耳”,可译为“不过是……罢了”。因此,“特与婴儿戏耳”,应译为“(我)不过是跟孩子开个玩笑罢了。”

(二)、漏译

1.省略成分不增补。省略句的省略成分,必须补出却没有补译出来。

例如:触草木,尽死。译为:蛇触及草木,全死了

2.该译词语被“遗忘”。原文中本该译出的词语,保留未译。

例如: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译成:假如我不干这捕蛇的差事,那么早就病了。

这里就漏译了“病”字。如果把这个“病”字译出,原文后一分句译成“那么早就困苦不堪了”,这样处理,译文就完整、准确了。

(三)、硬译

1.照搬注释不变通。

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译成:猪牛羊、珠玉、丝绸,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做到诚实可信。

这里的“牺牲”,是指猪、牛、羊祭祀用品

2.倒装句式不调整。

例如:求人可使报秦者。译成:寻找一个人可以派他去回复秦国的。

忽视了原句定语后置的特点,未调整原句的语序就硬译。

(四)、赘译

翻译游离原文,任意发挥,译而无据。

例如:秦人开关延敌。译成:秦国人大摆空城计,打开关门想引诱敌军进城。

这里的所谓“大摆空城计”等,就游离原文太远了。翻译一定要紧贴原文。

四、明了雷区,落实考点

定好词性,译准词义;注意句式特点,理清句间关系。

(一)定好词性,译准词义;

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为考察重点。

例:1、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译文:项脊轩总共四次遭到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原因吧。

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

译文:我从齐安坐者船行驶到临汝。(名状)

3、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

4、舍相如广成传舍。译文:安置相如住在广成传舍。

5、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6、赵王以为贤大夫。(认为……是)

7、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8、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练习:1、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2009安徽)

立恭折断一根竹子,凿出孔吹奏起来,发出洞箫一样的声音。

2、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4分)(2009福建)

自新就前往县衙代替哥哥(受责罚),而把他哥哥藏在别的地方。

3、语迪曰:“卿向不欲吾与国事,殆过矣。”(2009广东)

(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

4、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3分)

张安道正好执掌秦州,孟德托言有病,得以脱离军籍成为老百姓。

5、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4分)

推测虎(要)吃人,先用威风压倒对方,但(对于)不害怕它的人,虎威就无处施展了吧?

6、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追踪觅迹直到沈通明家。

7、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彭子篯)听到这件事而感到惊奇。

8、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

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作用,为什么(什么原因)呢?

(二)、注意句式特点,理清句间关系。

例:1、此人力士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行将为人所并

5、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6、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7、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8、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9、何厌之有?

10、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文言固定句式:要套用它的固定结构来翻译,而不要一字一字地抠。

1、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2、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3、其李将军之谓也?

4、无乃尔是过与?

5、何辞为?

6、其皆出于此乎?

★关注复句句间关系及其词语,并落实译准

表假设:苟若使倘即诚如必脱

表转折:然而乃则但顾第特

★要忠实原句的语气

原句是疑问语气、反问语气、无奈语气、推测语气等语气的,翻译后,要保持原语气。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商量语气

无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委婉推测语气

岂孰能讥之乎?(难道谁能讥笑我吗?)——反问语气

★注意修辞翻译

1、借喻,就是不出现要说的本体而用一个形象的喻体来直接表述的修辞方法。这种方式为古代学者所乐用,能使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我们在翻译时,一定要译出它的本体或将其译成一个明喻,这样才能准确表达作者的本意。

(1)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金城千里:

(2)今不惜美锦,令臣制之,此陛下知臣深矣。(2000高考)美锦:

2.借代的翻译

借代是借用相关的事物来称代要说的事物,对借代的翻译就是要译出所代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