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中考历史二模试卷解析版
- 格式:pdf
- 大小:555.99 KB
- 文档页数:11
2020年安徽省最新中考模拟示范卷·历史(二)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注意事项: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70分。
历史考试时间共56分钟。
你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
请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北京猿人……打片方法以砸击法为主,锤击法常见,还有磁砧法。
……石器的主要类型有刮削器、尖状器、石锥、雕刻器、砍砸器、球形器、石锥、石砧等。
”材料表明北京人A.结成了群体生活在一起 B.使用石器进行农业生产C.掌握了钻孔和磨制技术D.制作石器技术比较成熟2.王国维说:“要想知道西周为何能够稳定天下,首先要从其制度进行了解……分封王室子弟的制度。
”下列关于材料中“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受封者只有周朝王室子弟B.确保了西周王室永久的安全C.一种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D.加强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3.“从此,自春秋战国以来生产遭到破坏、人民流亡的战争局面,可以大为减少。
人民可以在比较安定的环境里生产和生活了。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春秋争霸B.秦并天下C.光武中兴D.武王伐纣4.“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汉武帝实施这些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控制社会经济B.确立对文武百官的监察制C.巩固大一统局面D.结束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5.图片是历史的最佳载体之一。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唐朝经济繁荣B.盛唐民族关系和谐C.盛唐社会风貌D.唐朝对外交往频繁6.下表反映了北宋和南宋时期,南北方在政府财政收入人中的比例变化情况。
这一变化说明南宋时期唐三彩唐朝妇女打球阎立本《步辇图》朝代项目南方北方南北比例北宋(1045年)赋税(贯)358110004509500044:56南宋(1196年)赋税(贯)600000001431900081:19A.经济重心南移B.农业科技进步C.海外贸易扩大D.商品经济发展7.“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了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
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300分)第1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殷墟甲骨卜辞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考察卜辞可以发现,商代的宗教崇拜经历了从图腾神崇拜到自然神崇拜再到血缘祖先崇拜的过程,这反映了A. 宗教信仰逐步确立B. 王权统治的神秘性C. 人本意识日益显现D. 宗法观念的制度化【答案】C2.读汉代中等生活水平自耕农年收支表,据此可知A. 赋税负担沉重人不敷出B. 纺织业成为主要创收活动之一C. 农业精耕细作技术成熟D. 重农抑商是当时主要经济政策【答案】B3.宋代著名山水画家郭熙、范宽等人在绘画创作时重视对岩石的质地进行研究,同时对水的波纹、树叶的构成、甚至季节的变化都加以仔细观察分析。
这表明宋代A. 格物精神影响绘画创作B. 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C. 艺术形式的平民化趋势D. 商品经济获得空前发展【答案】A4.清朝《钦定台规》规定,各地巡视御史自命下之日起,在门上大书“回避”字样,不许见客、不收书、不接纳私办人役、不赴饯送宴会,且限领敕后三日出京,沿途不准停留,到境后不受私书私馈等。
这一规定有利于A. 杜绝贪腐现象B. 提升监察效果C. 扩大御史权力D. 促进制度转型【答案】B5.1897年,大生纱厂发行股票。
张謇“领南洋商务局官机二万锭,作为官股规银二十五万两,议集商股规银二十五万两,共计官商本规银五十万两……官绅订立合同,永远合办。
”这可以反映当时A. 官方限制民间办厂B. 资本结构较为单一C. 社会资金的资本化D. 列强放松对华侵略【答案】C6.1917年,高一涵先生认为“往岁之革命为形式,今岁之革命在精神。
政治制度之革命,国人已明知而实行之矣;惟政治精神与教育主义之革命,国人犹未能实行。
”他的认识A. 揭示了思想解放的重要性B. 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C. 成为知识分子的思想共识D. 探索了新民主主义道路【答案】A7.抗战时期的游击战中,“日军、伪军、国民党、共产党的小股部队都是摸索前进,没有哪方的情报网络能精确掌握对方的具体行动。
2020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开卷)满分70分。
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1.如图是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A. 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B. 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C. 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D. 汉字都来源于象形字【参考答案】B【解析】【详解】考查点:汉字的演变。
解题思路:观察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认识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汉字“鱼”字从甲骨文先后演变为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分析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可知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故B符合题意;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的说法错误,排除A;汉字的演变是由繁到简,排除C;汉字有多种造字方法,排除D。
故选B。
2.据《史记》载:“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这说明A. 秦朝法律影响后世B. 法治思想始于秦朝C. 秦朝实行严刑峻法D. 法律助推秦灭六国【参考答案】A【解析】【详解】考查点:秦朝的法律。
解题思路:正确解读题干材料。
在秦朝统一前,各国有各自的法律,而在商夏时期,法律非常的不完善。
在秦统一后才是一个国家的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所以说“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由此可见,秦朝法律影响后世。
故A符合题意;法治思想始于秦朝的说法错误,排除B;秦朝实行严刑峻法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C;秦灭六国后建立秦朝,秦始皇明法度,定律令。
排除D。
故选A。
3.北宋中期,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
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
”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A. 休养生息B. 兵民合一C. 重文轻武D. 外重内轻【参考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点:重文轻武。
解题思路:题干的“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
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
”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202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加强版(二)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70分。
道德与法治和历史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考生答题时可参考历史教科书及其他资料,但应独立思考,诚信答题,不相互讨论,不相互借阅教科书等资料。
3.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请将正确选项境入题后的括号内)1.甲骨文的英文翻译是:oracle bone inscriptions,意思是:骨头上的神谕铭文。
下列对甲骨文描述正确的是()①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官制等②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③是已知最早的汉字④40%是形声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下列唐朝中外文化交流能体现“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主张的是①遣唐使来中国②鉴真东渡③玄奘西行④文成公主入藏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3.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九重城阙烟尘生,干乘万骑西南行。
”这一场景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安史之乱B.玄武门之变C.黄巾起义D.陈桥兵变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这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辛丑条约》的内容反映了上述现象的是A.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D.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5.1929年出版的《高中本国史》写道:“自此约定后,法美等国亦均援英例订约,于是满清之统驭权失坠,中国门户洞开。
”材料中的英例A.是中国签订的第一个对外条约B.加速了英国殖民帝国的建立C.促使清政府开始了近代化探索D.客观上使中国卷入全球化浪潮6.某同学把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建设成就总结为:“一桥”“二铁”“三藏”“四厂”。
“三藏”(三条进藏公路)中,途经雅安的是A.新藏公路B.川藏公路C.青藏铁路D.青藏公路7.读“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成分变化表(%)”,可知,1956年年底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A.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D.社会主义个体经济8.爱国华侨谢张缵泰绘《时局图》并题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
安徽省2020年最新中考模拟示范卷·历史注意事项: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70分。
历史考试时间共56分钟。
你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
请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框)1.《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为继承人,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哪一王朝的事件()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2.公元前135年,丞相田奏请罢蹦黄老、刑、名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不治儒家经书的博士均被罢免。
这一做法2.公元前135年,丞相田蚡奏请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不治儒家经书的博士均被罢免。
这一做法()A.巩固了秦王朝的统治B.促使儒学逐渐居于主导地位C.推动了科举制的发展D.阻碍了道教在中国内地的传播3.据唐代李吉甫《元和国计簿》估计,当时天下约有224万户,而浙江、江西、福建等东南地区所纳赋税的户数占全国的58.3%。
这表明()A.北方农业开始衰落B.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C.南方经济发展迅速D.江南地区初步被开发4.右图为近代德国讽刺中国的一幅漫画。
漫画中八个人合力围攻一个巨人,让巨人四分五裂。
下列与该漫画对应的条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B.条约签订之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D.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5.(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今之时局,恰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候也。
南北相改,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候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6.1940年下半年。
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
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在敌后战场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
2020年安徽省最新中考模拟示范卷·历史(二)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注意事项: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70分。
历史考试时间共56分钟。
你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
请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北京猿人……打片方法以砸击法为主,锤击法常见,还有磁砧法。
……石器的主要类型有刮削器、尖状器、石锥、雕刻器、砍砸器、球形器、石锥、石砧等。
”材料表明北京人A.结成了群体生活在一起 B.使用石器进行农业生产C.掌握了钻孔和磨制技术D.制作石器技术比较成熟2.王国维说:“要想知道西周为何能够稳定天下,首先要从其制度进行了解……分封王室子弟的制度。
”下列关于材料中“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受封者只有周朝王室子弟B.确保了西周王室永久的安全C.一种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D.加强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3.“从此,自春秋战国以来生产遭到破坏、人民流亡的战争局面,可以大为减少。
人民可以在比较安定的环境里生产和生活了。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春秋争霸B.秦并天下C.光武中兴D.武王伐纣4.“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汉武帝实施这些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控制社会经济B.确立对文武百官的监察制C.巩固大一统局面D.结束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5.图片是历史的最佳载体之一。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唐朝经济繁荣B.盛唐民族关系和谐C.盛唐社会风貌D.唐朝对外交往频繁6.下表反映了北宋和南宋时期,南北方在政府财政收入人中的比例变化情况。
这一变化说明南宋时期唐三彩唐朝妇女打球阎立本《步辇图》朝代项目南方北方南北比例北宋(1045年)赋税(贯)358110004509500044:56南宋(1196年)赋税(贯)600000001431900081:19A.经济重心南移B.农业科技进步C.海外贸易扩大D.商品经济发展7.“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了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合肥二中高三第二次段考历史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1.战国时期,秦献公改造基层居民组织,将全国人口编为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单位,这一举措被称为“户籍相伍”;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县”。
“户籍相伍”和“集乡为县”A. 确立起皇帝制度B. 摧毁了宗法关系C. 建立起官僚政治D. 加强了基层治理【答案】D【详解】秦献公改造基层居民组织,有利于加强对基层的管理,故D正确;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A错误;秦献公改造基层居民组织,实行“户籍相伍”和“集乡为县”与宗法制无关,排除B;材料反映秦献公改造基层居民组织,无法体现建立官僚政治,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秦献公改造基层居民组织” “户籍相伍”“集乡为县”,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2.中国古代的地方官任职回避制度即避亲、避籍,从东汉建立,南北朝时期普遍推行,唐宋时期日趋严密渐成定制,一直沿用到清末。
此举旨在A. 加强中央集权B. 加强对地方的监察C. 瓦解宗法制度D. 防范地方割据形成【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古代的地方官任职回避制度即避亲、避籍,从东汉建立,南北朝时期普遍推行,唐宋时期日趋严密渐成定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地方官任职回避亲属、籍贯等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出现拉帮结派的现象以威胁中央,因此材料内容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A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所述举措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但没有体现对地方的监察,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瓦解,故C选项与材料无关;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所述的地方官任职回避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出现地方拉帮结派的现象,防范地方割据形成不是其主要的目的,加强中央集权才是最终的目的,故D选项错误。
3.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
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孔子形象在历史文献中有很多介绍。
《论语•述而》认为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史记•孔子世家》形容“东门有人(孔子),其顙(额头)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其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三字经》颂孔子“其生之时,有麟吐玉书于阙里,其文云,水精之子,继衰周而为素王”。
上述历史文献()A. 真实再现了孔子全貌B. 准确概括了孔子的圣人特征C. 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D.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达成共识2.南朝时期,寒人通过充将帅,掌机要(中书舍人),任典签(代表皇帝监察地方诸王刺史)不断提升政治地位,寒人地位的上升主要表明()A. 门阀氏族政治的形成B. 文化教育的逐渐下移C. 专制皇权的逐渐加强D. 监察的非理性化趋势3.张载主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王夫之赞曰:“往圣之传,非张子其孰与归”。
据此材料反映了()A. 社会道德环境的恶劣B. 儒家批判佛道思想的文明交融C. 重建儒家正统的艰难D. 宋儒重建儒家信仰的文化自觉4.明清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的状况已不复存在,唐寅曾描绘苏州等地“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工商业成为民众主要的生计来源和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
这说明()A. 江南农业生产技术逐渐落后B. 江南经济结构出现转型迹象C. 明清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D. 江南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5.严复认为中国对人民体质“害效显著”者乃鸦片泛滥和妇女缠足二事,使中国“种以之弱,国以之贫,兵以之寙(懒惰)”,陋习不除,“则变法者,皆空言而已矣”。
最贴近该观点的解释是()A. 彻底革除了社会陋习B. 挑战传统陋俗,进行社会改革C. 女性的主体意识薄弱D. 传播人权意识,拯救民族危亡6.漫画是一种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艺术形式。
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历史中考仿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实行分封制B、设立郡县制C、推行均田制D、实行行省制2、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3、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说法,错误的是:A、秦始皇通过兼并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国纷争B、秦始皇统一后,推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措施C、秦始皇统一后,废除了诸侯分封制,实行郡县制D、秦始皇统一后,并没有将货币统一,各国的货币仍然流通4、下列关于《汉谟拉比法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B、《汉谟拉比法典》由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C、《汉谟拉比法典》主要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法律制度D、《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目的是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5、题干: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北伐战争D. 南昌起义6、题干:以下哪位思想家被尊称为“西方哲学之父”?A. 柏拉图B. 柏拉图C. 柏拉图D. 柏拉图7、下列哪个朝代的都城被称为“十朝古都”?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8、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洋务运动D. 戊戌变法9、题干:以下哪位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A. 陈独秀B. 李大钊C. 胡适D. 梁启超11、以下哪位皇帝开创了“文景之治”?A. 汉武帝B. 汉文帝C. 汉景帝D. 汉宣帝二、非选择题(本部分有4大题,每大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材料:在古代中国,科举制度是一项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经过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不断完善,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其中会试是选拔进士的重要环节。
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
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图1是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A.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B.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C.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D.汉字都来源于象形字2.据《史记》载,“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这说明()A.秦朝法律影响后世B.法治思想始于秦朝C.秦朝实行严刑峻法D.法律助推秦灭六国3.北宋中期,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
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
”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A.休养生息B.兵民合一C.重文轻武D.外重内轻4.制作读书摘要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图2所反映的中央政府加强管辖的地区是()A.台湾B.西藏C.新疆D.东北5.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直为这场运动缺乏传统文化支撑、处于浮游漂离状态而苦恼,五四运动令他们眼前豁然一亮,找到了传统价值的立足点。
这里的“立足点”是()A.尊孔复古B.三民主义C.民主科学D.爱国主义6.“这次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长达3万字的‘八个决议’,确立了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系统性的建党与建军文件,使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军队日益成为一支精干而富有战斗力的力量。
”“这次会议”是()A.八七会议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7.图3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部分国家伤亡人数及持续作战时间,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美国援助是中国抗战取胜的关键因素B.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C.苏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最大D.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8.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中考历史二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 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逐渐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知识,学会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
大约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
下列与原始农业兴起无关的是()A. 家畜的饲养B. 聚落的出现C. 骨耜的应用D. 国家的出现2. 若要为隋炀帝题写墓碑碑文,下列内容不能出现的是()A. 任用奸臣引发安史之乱B. 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C. 统治期间爆发农民起义D. 正式创立了科举选官制度3.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这样描述:十七世纪末,俄国出了一个大彼得,他以专制皇帝的至尊,变名改姓,微服西欧去学造船、学炼钢,请西欧的技术家到俄国帮他搞维新……甚至迁都到滨海的涅瓦河旁,以方便与近代文化发源地的西欧往来。
材料主要强调()A. 彼得大帝改革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 B. 彼得大帝是俄罗斯民族英雄C. 彼得大帝改革促使俄国历史发生转折D. 彼得大帝改革强化了农奴制4.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
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为()A. 快速奠定工业化基础B. 保证新中国土改的顺利进行C. 开拓新中国外交新局面D. 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环境5.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有企业全面实施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改革;进入21世纪,国有企业基本上实现了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发展。
这表明()A. 非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B. 全行业公私合营得到实现C.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D.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化6. 如图是1956年发行的《农业合作化是让大家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宣传画,该画最有可能反映了()A. 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已得到恢复B. 全国农村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C. 人民公社化运动正如火如荼进行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开始实施7. 早期殖民扩张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