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交流)
2020/6/3
1
[课程性质和目的]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品德课中的一门必修课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学生包 括大专、本科生、研究生在内的必修课,是学校德育的 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国际大背景和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的新形势下,通过专门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将“形 势与政策”教育经常化、规范化,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 政治素质,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 展的进程和趋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以及 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
2020/6/3
7
2020/6/3
2
[课程教学目标 ]
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 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家改革与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 时代背景,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正 确分析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把握未来,勤奋学习,
成才报国。
2020/6/3
5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一门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同时又具 有原则性、时效性的特点。因此,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 教学要求:首先,脱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应着力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发挥学生介入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 其次,要加强考核环节的改革,积极探索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考核方法,突 出考核学生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和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避免 用单一的闭卷考试评价学生,应把成绩的考核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和不同 的环节,把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等情况综合起来考核; • 第三,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随着高等教育条件的改善, 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越来越普遍,应充分应用这些现代化教学 手段,丰富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增强形象直观教学,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 感染力。 • 成绩考核:课程成绩的确定要根据学生参加“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活动的情 况、现实表现和课程论文成绩来确定,一般为平时成绩占40%,根据上课表 现由任课教师予以评定,课程论文占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