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管理)课程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2
《工业企业管理》教学大纲工业企业管理《工业企业管理》 Industrial Enterprise Management 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目的《工业企业管理》是为机电和材料工程专业所设的主要专业限选课。
工业企业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工业企业管理的活动过程和规律。
该课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系统的传授制造业企业相关的管理理论知识和管理方法,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掌握工业企业管理学中的所有基本概念;掌握企业管理各专项管理的基本管理思想,以及各种管理方法与手段在实际应用的基本条件;理解各种管理数学模型的应用环境及局限性。
了解目前世界最新企业管理思想与方法,包括企业运营管理的变革与发展。
帮助学生用新思想新方法解决工业企业运营中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开创性思维能力;判断决策能力;灵活运用各方面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管理学概论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管理的基本概念什么是管理、管理和领导的关系第二节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第三节管理发展历史第四节现代管理理念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掌握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的基本职能;了解: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管理的发展过程;现代管理理念。
第二章企业战略 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企业战略管理什么是战略、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二节战略制定方法SWOT方法第三节目标管理 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战略管理概念、战略决策方法,目标管理理论;了解:战略管理过程的内容第三章市场营销 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市场营销概念市场营销的概念、营销的发展过程第二节市场细分和市场选择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市场定位第三节市场营销策略产品、定价、促销、渠道 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市场营销含义、市场选择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市场营销策略第四章流程分析 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生产类型按不同标志划分生产类型,如按生产工艺特征划分、按接受生产任务的方式划分、按产品生产的重复性与专业化程度划分,以及进行生产类型决策需考虑的因素等内容。
企业管理学教学大纲一、 课程概述企业管理学是一门涵盖企业战略制定、组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深刻认识,提升其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现实经营实践的能力。
二、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有以下三点:1. 培养学生系统化地理解企业管理学理论,并掌握理论操作性;2. 强化学生对企业管理的实践应用,加强实战技能的巩固;3. 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其成为职业生涯中优秀的企业家和管理者。
三、 课程安排1. 企业战略制定(8周)• 企业战略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企业战略的制定过程• 企业战略的评估与选择• 企业战略的实施与调整2. 组织设计(8周)• 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组织结构的类型与特点• 管理职能与组织形式的关系• 组织变革与管理挑战3. 人力资源管理(8周)•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和流程• 面试与招聘流程• 整合与发展人才• 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4. 营销管理(8周)• 营销管理的基本流程和策略• 市场研究• 品牌定位与产品定价• 渠道管理与客户关系维护5. 财务管理(8周)• 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目标• 会计信息的分析与利用• 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 融资策略和资本结构四、 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文献阅读和实例讲解,详细讲解企业管理学理论;2. 案例教学: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实际案例,并进行讨论和演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3. 课程设计:组织学生策划并实施企业模拟运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 课程评估本课程评估由平时成绩、中期考试和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20%(包括课堂讨论、作业、实验、小组合作等),中期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50%。
六、 教学资源1. 教材:《企业管理学》(第二版),作者:戴尔•C•萨默斯和莎拉•L•加德纳2. 课程网站:提供教学资料下载、网上交流互动和在线练习等功能;3. 课件:提供讲义和课件下载。
《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企业管理学时:72 开课院系:管理系一、使用层次、专业本大纲适用于高职高专工商管理专业设置“企业管理"课程,同时可以供企业管理的从业人员参考学习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企业管理》是具体研究如何应用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和理念,来满足经济发展对企业管理要求的一门学科,它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市场经济的理论和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来适应企业的发展,为今后从事工业企业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章节、学时分配、习题和作业量四、教学内容第一章管理总述1、教学要求:明确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原理和管理的两重性;熟悉管理的职能,掌握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了解管理的发展过程及现代管理的理念。
2、内容提要:(1)管理及其沿革(2)管理基本职能(3)现代管理理念3、重点:管理的职能,现代管理的理念。
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4、难点:掌握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第二章企业管理及其组织结构1、教学要求:明确企业管理概念;熟悉企业类型及其特征;掌握企业结构形式及特点;掌握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发展趋势和现代企业管理基础管理工作.2、内容提要:(1)企业及企业管理(2)企业组织结构(3)企业管理基础工作3、重点:企业管理概念;企业结构形式和特点。
4、难点:掌握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发展趋势。
第三章现代企业制度1、教学要求:理解现代企业制度含义;熟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特点.2、内容提要:(1)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3)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3、重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特点.4、难点: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特点。
第四章管理信息系统导论1、教学要求:明确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熟悉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内容和分类;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程序和步骤。
《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新《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和目标1.1 课程背景《企业管理》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对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课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管理成为了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的管理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基础。
1.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创新和领导企业的潜力。
学生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将来进入企业管理岗位打下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2.1 课程内容本课程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企业战略与发展- 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营销管理- 财务管理- 创新与创业管理- 领导与团队管理- 企业风险管理2.2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和学生的参与讨论,向学生介绍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企业案例,让学生了解企业管理的实践,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 项目实践:通过小组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将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企业管理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 基于问题的学习:通过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师将起到指导和辅助的作用。
三、课程评估和考核方式3.1 课程评估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小组项目和期末考试。
其中,平时成绩将占总评成绩的30%,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讨论和小组项目;期末考试占70%。
3.2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评估: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质量、小组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 期末考试:组织一次综合性的闭卷考试,测试学生对企业管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工业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031111课程名称:工业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学英文名称:Industrial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Economics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课程要求:必修学时/学分:32/2(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适用专业:工科类专业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工业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学》是工科专业学生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企业的基本知识及其活动基本规律、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战略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物流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技术经济学等。
使学生熟悉工业企业的各管理职能及协作方式,为更好更快的融入企业打下基础。
使学生了解企业员工的职业规范和沟通准则,使学生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具备以团队协作的方式来解决任务的沟通技巧和观念。
使学生掌握项目经济效果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管理与经济决策中常用的理论和方法,能够对项目实施的效益进行分析和判断。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工业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学这门课程是在工科类专业大二的第二学期开设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工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有全景式的了解,掌握企业的各个职能模块的运作及关联,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1.通过对《工业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在掌握工业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基础上,能够理解工业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活动的各项职能和各种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的工业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学思想和工业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学方法来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为学习其它相关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支撑毕业能力要求4,5,6)2.将系统分析的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即把系统分析方法应用到工业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学课程讲授和课程建设中去,引导学生用系统的观念看待工业企业管理,并为日后实际工作的管理与经济决策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公共关系专业《企业管理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与特点企业管理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课程,是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主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岗位的应用型人才。
因此,在企业管理基础的教学中,应本着理论适度和够用的原则,借鉴国内外实践教学的成功经验,着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管理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能顺利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课程内容介绍企业管理基础是一门培养学生把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管理的基本技能以及使用管理的基本工具和软件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内容上根据中职学生就业岗位所需的管理技能和职业素养来选择教学内容,力求把企业管理的基本思想、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等最基础的东西传递给学生。
体系上把管理学原理和企业管理实务两条线索穿插起来来安排课程内容,把管理学中单列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或创新等几个基本职能,融合到企业的经营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具体实务活动中去,如此这样,既能掌握管理学原理中的基本理论,又能领悟企业管理职能活动中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1、了解企业的概念、形式,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掌握企业的组织结构2、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原理掌握西方古典管理思想的内容3、掌握企业环境分析的内容与工具,掌握企业战略的类型和实施4、把握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思想能够运用市场营销策略来分析企业现实问题5、熟悉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懂得流水线生产及JIT生产方式,掌握生产计划的编制6、掌握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熟悉ISO9000质量认证,领会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7、掌握知识管理的内容和实施,掌握团队合作和组织沟通的方法8、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及其作用,掌握员工激励的主要理论和技巧9、理解财务管理的特点、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概念,熟悉财务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三、课程模块教学安排本课程分为九个单元模块,教学时数54学时,3学分,具体安排如下模块一企业与企业组织6课时模块二管理与企业管理6课时模块三企业战略管理6课时模块四企业营销管理6课时模块五生产管理8课时模块六质量与质量管理4课时模块七知识信息管理4课时模块八人力资源管理6课时模块九财务管理8课时模块一:企业与企业组织(6课时)(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企业的概念与发展历史2.了解企业的各种类型3.领会企业的社会责任4.理解企业组织文化的结构和功能5.掌握企业的组织结构的类型及其特点6.理解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二)主要内容1、企业企业的产生与发展2、企业组织组织文化社会责任模块二:管理与企业管理(6学时)(一)目的和要求1.理解管理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2.理解管理的性质和基本原理3.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4.领会管理者及其素质5.掌握西方管理思想的内容及其演变过程6、了解企业管理的内容和任务(二)主要内容1、管理管理的产生管理的基本职能2、早期的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中期管理思想现代管理理念3、管理的六大原理4、管理者的基本素质模块三:企业战略管理(6课时)(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企业经营战略的含义及产生与发展情况2.熟悉企业经营环境及行业竞争特征3.了解企业战略环境分析方法4.掌握企业经营战略的类型5.掌握战略决策的程序与方法6.了解战略的实施、评价与控制(二)主要内容1、企业战略的含义2、企业的经营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文化环境、国际环境企业战略分析方法BCG矩阵法SWOT法企业战略决策方法模块四:企业营销管理(6课时)(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市场相关概念及市场营销的含义2.掌握市场细分的标准及目标市场进入的基本策略3.掌握市场营销组合策略4.了解营销理论的新发展(二)主要内容1、市场营销概述需求、产品和交换、市场营销2、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市场细分、目标市场、无差别市场策略、差别市场策略、密集性市场策略3、市场营销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渠道策略、促销策略4、市场营销新发展网络营销、绿色营销、关系营销模块五:企业生产管理(8课时)(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生产过程的概念与构成;生产类型的几种划分方法;生产计划层次与生产计划主要指标;JIT生产方式;了解影响设备选购的因素和设备选择的经济评价方法;了解物料的分类,物料供应计划的内容、供应链管理以及ERP的基本管理思想。
工业企业管理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质量提升方法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工业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愈显重要,对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工业产业的稳步增长,自然离不开一批批优秀的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的技术性人才。
工业企业对高级技工的需求形势对于我国的技工学校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要把握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又要接受挑战,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面对摆在现在技工学校全体老师面前最迫切的问题。
工业企业管理是技工学校工科类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其通过讲解企业发展中的经营、生产、质量控制等环节的管理和资产、成本、人力等生产要素的控制,使学生对工业企业的管理有个全局性的了解,为日后学生离开学校进入企业后,了解、配合企业的管理,乃至进入企业的管理层奠定了基础。
一、工业企业管理课程设置与技工学校其他工科类课程相比,工业企业管理这门课程最大的特征就是其浓厚的文科色彩。
工业企业管理从工业企业的概念讲起,对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质量控制管理等工业企业管理的主要知识进行讲解,对企业的管理进行抽象的学习。
工业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穿插在机械类等工科类专业学生以实操性为主的课程安排中,正好起到很好的润滑和调剂作用,令技校学生的学习更加多元化,更趋文理并重。
这门课程与大多数文科类院校的管理课程相比,自有其特有的优势。
技校与其他文科类院校相比,其特有的硬件条件为学生创造了更多实践动手、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能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了解。
工业企业管理因其面向的是理工科类的学生,其内容比起一般的管理课程,更多地涉及质量统计分析、生产计划编制、技术经济分析等技术性较强的内容,若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能将工业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的优势发挥到最佳。
二、工业企业管理的教学现状1.教材与企业实践脱节实践是检验教学质量的唯一试金石,特别是工业企业管理这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只有通过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实践,才能有效地将课堂上的所学知识转化为技校学生必备的一项工作技能。
《企业管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企业管理课程编号:总学时:36适用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一、教学目的与任务1、教学目的:本课程从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入手,结合中国目前企业管理的实践,对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全面探讨。
2、教学任务:主要介绍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生产管理和企业质量管理等内容。
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之中。
二、教学基本要求:教学中系统地介绍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和企业管理实践紧密结合,学以致用。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企业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企业的概念、类型、工业企业的主要特征,企业的经营方式、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现代企业制度等内容。
第一节企业及其类型一、企业的概念二、企业类型三、现代工业企业的主要特征第二节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一、企业的经营方式二、企业的组织形式第三节现代企业制度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涵义与特征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三、现代企业制度的配套措施第二章企业管理概论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企业管理的产生、性质、职能、任务、方法以及基础工作等内容。
第一节管理概论一、管理涵义二、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企业管理一、企业管理的二重性二、企业管理的职能、任务和内容三、企业管理的方法第三节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一、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特点与作用二、企业管理的几项基础工作第三章企业文化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企业文化的产生、涵义、功能和建设等基本内容。
第一节人本管理原理与企业文化一、人本管理原理二、企业文化第二节企业文化的功能一、导向功能二、自我内聚功能三、自我改造功能四、自我调控功能五、自我完善功能六、自我延续功能第三节企业文化建设一、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第四章企业战略与发展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营战略的概念、特点、内容、体系以及经营战略管理的特点、战略的制定、实施与控制等内容。
一、课程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员工素质,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培训,帮助企业管理者掌握现代管理理念、方法和技能,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课程目标1. 使管理者深入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
2. 提升管理者的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和领导力。
3. 培养管理者对市场变化和行业趋势的敏感度,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4. 通过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形式,激发管理者的创新思维,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第一部分:企业管理基础理论1. 企业管理概述- 企业管理的概念、职能和作用- 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和趋势2. 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战略分析工具与方法- 企业战略调整与变革3. 组织结构与设计- 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与优缺点- 组织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组织变革与流程优化4.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规划与配置- 员工招聘与选拔- 员工培训与开发- 绩效管理与薪酬福利5. 财务管理- 财务报表分析- 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 - 资金管理与企业融资第二部分:管理技能提升1. 决策能力- 决策的原则与方法- 决策风险与应对策略 - 案例分析与讨论2. 沟通协调能力- 沟通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 团队沟通与跨部门协作 - 案例分析与讨论3. 团队建设与领导力- 团队建设的原则与方法 - 领导风格与领导力提升 - 案例分析与讨论4. 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与方法- 企业创新战略与实施- 案例分析与讨论第三部分:行业趋势与风险应对1.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外行业发展趋势- 行业竞争格局与机遇- 企业应对策略2. 风险管理- 企业风险识别与评估- 风险应对策略与措施- 案例分析与讨论第四部分: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1. 企业管理实践案例分析- 国内外知名企业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与讨论2. 企业内部管理实践- 企业内部管理实践分享- 案例分析与讨论3. 企业内部培训与实施- 企业内部培训体系构建- 培训实施与效果评估- 案例分析与讨论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
企业管理》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适用对象:财经、管理类各专业制定时间:课程代码:030001所属系部:管理工程系学分:学时:54制定人:批准人:二、课程的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能够根据工作活动的需要,运用所学的企业管理知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分析;对企业日常管理的不足之处提出合理建议;协助公司决策层制定公司的生产计划、营销计划等;对企业的人、财、物、供、产、销各个方面的工作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具体能力目标分解如下:2、方法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实践,掌握并基本以下9方法能力3、社会能力目标通过课程学习与实训,达成以下社会能力目标三、整体教学设计思路1、课程定位说明: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总体设计思想,明确该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清晰地描述其它课程对该课程的支撑、关联等作用。
本课程是管理工程系各专业的平台课。
现根据经济管理各专业的教学培养方案要求的目标,对本门课程的课程定位进行以下说明:⑴与专业培养目标关系由于本课程适用于连锁经营、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等若干专业,现只列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但是设计中已经考虑到各专业学生的情况进行本课程设计。
⑵与前导课程(及平行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需具有高等数学、政治经济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前导课程知识基础,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平行课程的知识基础。
⑶与后续会计课的关系由于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了管理企业人、财、物、供、产、销各个方面的工作的初步能力与方法,为其他后续课程如: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课程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2、课程开发思路企业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直接指导企业管理的具体实践,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根据此特点本门课程开发思路如下:1)采用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是“六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调研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动态训练与静态讲授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企业管理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并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实践技巧,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二、课程内容1. 引言- 企业管理的定义和作用- 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2. 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概念-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企业组织与职权划分- 企业目标的制定与执行3. 企业规划与战略管理- 企业规划与战略选择- 企业战略实施与控制- 企业竞争战略4. 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结构的设计与优化- 人力资源招聘与选拔- 绩效管理与培训发展- 薪酬管理与激励机制5. 决策与问题解决- 决策理论与模型- 决策方法与技巧- 问题解决与创新6. 领导与团队管理- 领导理论与风格- 团队形成与发展- 团队冲突与解决7. 控制与绩效管理- 控制理论与方法- 绩效评估与改进8. 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 企业道德与伦理-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三、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讲师通过教材和案例研究等方式,介绍和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概念。
2. 案例分析: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深入了解企业管理的实践和应用。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践性问题的讨论,促进他们的思考和交流。
4.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情景,培养他们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四、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出席率、参与讨论等。
2. 课堂作业:包括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报告等。
3. 期末考试:对课程内容进行综合考核。
4. 项目实践:学生进行企业管理实践项目,并撰写相关报告。
五、教材参考- Robbins, S.P., Coulter, M., & DeCenzo, D. A. (2017). Management (14th ed.). Pearson Education.- Daft, R.L. (2018). The New Era of Management. Cengage Learning.- Hill, C.W.L., & Jones, G.R. (2019). Strategic Management: An Integrated Approach (13th ed.). Cengage Learning.六、参考文献- Mintzberg, H. (1973). The nature of managerial work. Harper & Row.- Drucker, P.F. (1974). 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 Harper & Row.- Porter, M.E.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Free Press.七、备注本大纲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企业管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课程名称:企业管理学课程编号:20910003英文名称:Business Management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51理论学时:51 实验学时:0课外学时:0学分:3开设专业:工商管理先修课程:管理学、西方经济学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企业管理是研究现代企业基本特征、运作规律、管理方法的一门学科,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作为与企业经济活动关系密切的印刷专业院校的学生,必须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具备初步的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
本课是面向全院本科非管理专业的一门企业管理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非常重要。
(-)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了解、掌握现代企业的基本概念。
2.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能够具有一定的运用企业管理的工具和方法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章企业管理概论1、教学内容第一节企业的概念和特征第二节企业管理的概念与性质第三节现代企业类型第四节企业的目标与责任第五节企业管理基本原理第六节企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企业的概念、特征、类型难点:管理二重性3、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企业的目标与责任;企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2)掌握企业的概念、特征、类型;掌握企业管理基本原理;管理二重性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1、教学内容第一节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现代管理学流派第三节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难点: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3、教学基本要求(1) 了解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外国早期的管理思想。
(2)掌握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各历史阶段的主要思想观点;现代管理各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
工业企业管理专业课程导言工业企业管理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工业企业管理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课程。
随着工业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学习该课程能帮助学生了解工业企业的运营、管理和发展,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工业企业管理专业课程的内容和意义。
课程内容工业企业管理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工业企业管理所需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知识。
课程内容涵盖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 工业企业管理基础该部分主要介绍工业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
学生将学习到工业企业的组织结构、职能划分、决策过程等基本知识,了解工业企业管理的基本框架和要素。
2.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工业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将学习到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目标和方法,了解供应链各个环节的运作和协调机制,以及供应链优化的实践经验和工具。
3. 生产与运营管理生产与运营管理是工业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内容。
学生将学习到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设备维护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生产与运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企业的生产活动。
4.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本之一。
学生将学习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内容,掌握如何合理配置和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质量。
5. 营销管理营销管理是企业实现业务增长和盈利的重要手段。
学生将学习到营销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市场分析、产品定位和品牌推广等方面的内容,掌握如何制定和实施营销策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学习意义学习工业企业管理专业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以下是几个主要方面:1. 提升就业竞争力工业企业管理专业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工业企业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了重要的竞争优势。
在工业企业中,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来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学习该课程可以让学生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更好地适应工业企业的需求。
《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5011405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总学时:34 学分:3第一部分相关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是研究现代企业基本特征、运作规律、管理方法的一门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课程任务: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获得企业管理的基本思想,增强企业管理的基本意识。
包括掌握现代企业及管理的基本特征;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企业战略管理;企业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本管理、物流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和创业企业管理等基本内容,为学习以及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有关企业管理的一些现象,具备初步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思想、了解基本方法,增强企业管理意识,培养作为具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以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及其沿革,并通过管理职能这条主线,掌握基本管理职能的内涵和内容。
三、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教学方法:针对本课程学时少,内容多,技术发展快,实践性强等的特点,应采取探讨式和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以课堂为主。
重点:管理的定义、管理理论的发展、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要求。
难点:理理论的发展、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经济学五、学时分配总学时:3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时数为34学时,实验教学时数为0学时。
六、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笔试(闭卷)2、成绩评定:平时成绩(测验及作业等)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教材与参考书1、使用教材:郭鹏主编《工业企业管理》,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3。
企业培训课程大纲模板一、课程目标明确阐述本次培训课程期望达成的目标,使学员清楚了解通过培训能够获得的知识、技能或态度上的转变。
例如:1、使学员深入了解行业最新趋势和市场动态。
2、提升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3、帮助学员掌握先进的工作方法和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二、培训对象指明培训课程所针对的具体人员范围,包括职位、工作经验、技能水平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1、新入职的员工。
2、基层管理人员。
3、具有一定工作经验但需要提升特定技能的员工。
三、课程内容(一)基础知识模块1、行业概述行业发展历程和现状主要竞争对手分析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2、公司概况公司历史和文化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能公司的业务范围和产品服务3、规章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财务报销制度安全生产制度(二)技能提升模块1、沟通技巧有效倾听和表达书面沟通和口头沟通的要点跨部门沟通和向上沟通的策略2、时间管理任务优先级排序时间规划和分配克服拖延的方法3、团队协作团队角色认知团队建设和冲突管理高效团队的特征和打造方法4、问题解决与决策问题分析和界定决策模型和方法风险评估和应对(三)专业知识模块1、根据不同岗位设置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如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市场营销:市场调研方法、营销策略制定、品牌推广策略。
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预算编制、成本控制。
人力资源管理: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
四、培训方式1、课堂讲授由专业讲师进行系统讲解,通过 PPT、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员理解知识。
2、小组讨论组织学员分组讨论实际问题,促进学员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经验分享。
3、实践操作安排学员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如模拟项目、案例分析等,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4、角色扮演通过模拟工作场景,让学员扮演不同角色,锻炼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5、在线学习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学习资源,方便学员自主学习和复习。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1、培训时间:具体日期,每天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共计X天。
《企业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的和任务《企业管理》是一门关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树立起“成本效益观念”、“系统分析理想”,较系统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和经济决策的常用方法,旨在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需要,使其既懂一门专业技术,又懂管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通过学习本课程,要使学生们系统地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和经济决策的常用方法,掌握综合运用企业管理及相关学科知识,发现、分析并解决工商企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学习本课程必须具备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政治经济学等基础知识。
四、教学内容、重点、教学进度、学时分配课堂教学:侧重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教学,适当选用“案例教学”。
课外训练:每次课后均应根据课堂教学目的布置适当作业。
下面标有(*)部分为机动部分,可以根据学生的所学专业、接受能力、自学能力等,以指导学生自学为主,灵活选讲为辅。
(一)管理概论(4学时)1、主要内容(1)管理的含义和意义(2)管理职能(3)管理原理与管理原则(4)管理组织与组织结构(5)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6)企业及企业管理2、重点管理职能、管理原理与管理原则、管理组织与组织结构、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3、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们掌握管理的含义、意义,管理职能、管理原理与管理原则,管理组织与组织结构和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了解企业含义及分类。
(二)行为科学理论(3学时)1、主要内容(1)行为科学的产生及人际关系学说(2)个体激励理论(3)群体行为理论(4)领导效能理论2、重点个体激励理论、群体行为理论和领导效能理论3、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们了解行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掌握个体激励理论、群体行为理论和领导效能理论。
(三)预测与决策(5学时)1、主要内容(1)预测与决策的一般概念(2)常用预测方法(3)常用决策方法2、重点时间序列预测法、回归分析预测法,确定型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方法和不确定型决策方法3、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们了解预测与决策的一般概念,掌握常用的预测方法和常用决策方法。
教学大纲模板及范例
学时:34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本书内容包括十个章节,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的必修课。
工业企业管理的研究对象是现代工人所处生产现场的班组及其管理。
该课程针对工科专业学生在生产一线工作的实际情况,讲述与生产有关的管理知识和使用操作技能,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二)课程任务
本书的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以班组为主线的企业管理基本知识教育。
通过各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及其管理的重要特点,增强科学管理意识,初步掌握班组的作业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基本知识与方法。
二、课程基本要求
让学生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
三、教学条件
专业书本,课件,视频,习题资料
为衡量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的实现情况,主要采用平时考察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检查,平时考察成绩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
平时考察的内容有作业、期中考试等,期末考核采用一纸开卷方式。
七、教学说明
本课程主要教授如何管理工业企业的相关的基本管理学、企业运营管理等内容。
在开设本课程前需具有一定的统计学知识。
八、选用教材和参考书
教材:郭艳菲、周丽芳编着《工业企业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教学参考资料:
张泽起《现代企业管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