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双碱法脱硫工艺简介
- 格式:pptx
- 大小:462.43 KB
- 文档页数:24
双碱法脱硫技术的实际应用摘要:本文主要对比了当前主要的几种烟气脱硫工艺,并重点叙述了双减法脱硫技术在燃煤锅炉废气治理方面的实际应用效果。
关键词:锅炉脱硫工艺;双碱法脱硫技术;应用一、脱硫工艺选择目前用于烟气脱硫的主要工艺有干法、半干法、湿法三大类。
干法脱硫属于传统工艺,主要就是向锅炉内喷石灰/石灰石、金属吸收等,其脱硫效率普遍不高,且影响锅炉本体的操作,导致锅炉的生产能力降低,目前已全部淘汰;半干法脱硫是指将石灰制成石灰浆液,在塔内进行SO2的吸收,由于石灰浆中的水分蒸发很快,反应基本上是气固相反应,SO2的吸收反应速度较慢,对石灰的要求很高,喷钙反应效率较低,目前应用不多;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为湿法脱硫,占脱硫总量的80%以上,根据脱硫的原料不同可分为石灰石/石灰法、钠碱法、氨法、金属氧化法、钠钙双碱法。
1、石灰石/石灰法石灰石法是将石灰石粉制成石灰浆液,在吸收塔内通过喷淋雾化使其与烟气接触,使碳酸钙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塔内容易结垢,经常引起除尘器喷头或塔板的堵塞。
2、钠碱法钠钙双碱法是采用碳酸钙或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该法吸收剂具有不挥发、溶解度大、活性高、吸收系统不堵塞等优点,适合于处理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较高的场合,但副产品回收复杂、投资运行费用较高。
3、氨法氨法是采用氨水作为二氧化硫的吸收剂,反应生成亚硫酸铵、亚硫酸氢铵,氨法回收需配备制酸系统或结晶回收系统,系统复杂,投资费用较高。
4、金属氧化物法用氧化镁吸收二氧化硫,反应得到亚硫酸镁和硫酸镁,通过煅烧可重新分解出氧化镁,使吸收剂得到再生,同时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硫气体,工艺复杂、运行费用高、管路易结垢。
5、钠钙双碱法钠钙双碱法结合了石灰法和钠碱法的优点,利用钠盐溶于水,反应活性高的特点,在吸收塔内部采用钠碱吸收二氧化硫,吸收后的脱硫液利用廉价的石灰进行再生,从而使钠离子得到循环吸收利用。
既解决了石灰法塔内易结垢的缺点,又具备了钠碱法吸收效率高的优点。
2双碱法脱硫工艺双碱法脱硫工艺是先用可溶性的碱性清液作为吸收剂吸收SO2,然后再用石灰乳或石灰对吸收液进行再生,由于在吸收和吸收液处理中,使用了不同类型的碱,故称为双碱法,一般采用钠和钙两种碱液。
双碱法的明显优点是脱硫效率高,投资费用省等。
钠、钙双碱法是以Na2CO3或NaOH溶液为第一碱吸收烟气中的SO2,然后再用石灰作为第二碱,对吸收液进行再生。
再生后的吸收液可循环使用。
其反应原理是:2.1吸收反应该过程中由于使用钠碱作为吸收液,因此吸收系统中不会生成沉淀物。
此过程的主要副反应为氧化反应,生成Na2SO4:2.2再生过程(用石灰浆液)再生后所得的NaOH液送回吸收系统使用。
所得半水亚硫酸钙可经氧化生成石膏(CaSO4.2H2O)。
此外,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烟气中还有部分的氧气,所以还有副反应──氧化反应发生:整个工艺由三大部分组成:烟气处理系统、脱硫液循环系统和脱硫渣处理系统。
烟气处理系统:锅炉烟气通过电除尘器进入喷雾旋流脱硫塔前的短管喷淋段,进行预脱硫,预脱硫后的烟气从底部进入喷雾旋流脱硫塔,与喷淋液逆流接触高效脱硫,在雾化增湿和一级脱硫后进入旋流塔板,在叶片导向作用下烟气旋转上升,在上升过程与脱硫液相接触,将脱硫液高度雾化,促使气液间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液滴被气流带动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强化气液间的接触,最终被甩到塔壁上,经过溢流装置收集后,沿壁流下。
大部分的二氧化硫和烟尘经过喷雾旋流塔的处理,其出口烟气的含尘浓度在50mg/Nm3以下,二氧化硫脱除率在80%以上。
完成脱硫后的烟气在塔体上段通过高效组合除雾装置(有四级除雾设施,去除机械雾滴效率在99.8%以上)除去烟气中的雾滴,净化后的烟气经副塔后由引风机引至烟囱排放。
脱硫液循环系统:脱硫液在脱硫塔内与二氧化硫充分接触、反应后,经塔体底部排灰水沟流入混合池,部分溶液流入反应池,与石灰(或电石渣)浆液进行再生反应,反应后池渣进入浓缩沉淀池,清液返回混合池,在混合池中补充一定量的钠碱后,由循环水泵打入喷雾旋流塔循环使用。
双碱脱硫法双碱脱硫法是一种常用的烟气脱硫技术,主要应用于燃煤电厂和工业锅炉等设备中。
本文将从原理、工艺流程、优缺点等方面对双碱脱硫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原理双碱脱硫法是利用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两种碱性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生成的碳酸钙和水来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反应式如下:Ca(OH)2 + NaOH + SO2 → CaCO3 + Na2SO3 + H2O二、工艺流程1. 石灰石粉料制备:将石灰石经过粉碎、筛分等处理得到符合要求的粉末。
2. 双碱混合液制备:将适量的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3. 烟道进口喷雾:将双碱混合液通过喷雾器喷入烟道进口处,与烟气充分混合。
4. 反应吸收:在高温下,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双碱混合液中的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5. 烟道出口除尘:经过反应吸收后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物和水分,需要通过除尘器进行处理。
6. 双碱混合液循环:将经过除尘处理后的烟气中所含有的双碱混合液回收,并通过循环泵送回烟道进口处,循环使用。
三、优缺点1. 优点:(1)适用范围广:双碱脱硫法适用于高硫燃料的脱硫,包括燃煤电厂、工业锅炉等设备。
(2)脱硫效率高:双碱脱硫法对二氧化硫的吸收效率较高,可以达到90%以上。
(3)操作简便:双碱脱硫法的操作比较简单,易于控制。
2. 缺点:(1)产生大量废水:在反应吸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需要进行处理。
(2)成本较高:双碱脱硫法需要使用大量的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成本较高。
(3)对设备腐蚀性大:双碱混合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容易对设备产生损坏。
四、总结双碱脱硫法是一种常用的烟气脱硫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两种碱性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生成的碳酸钙和水来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该技术适用范围广、脱硫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但也存在产生大量废水、成本较高、对设备腐蚀性大等缺点。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双碱法湿式脱硫技术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克服石灰石—石灰法容易结垢的缺点而发展起来的。
由于在吸收和吸收液处理中,使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碱,故称为双碱法。
双碱法包括了钠钙、镁钙、钙钙等各种不同的双碱工艺,钠钙双碱法是较为常用的脱硫方法之一。
工艺原理: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启动脱硫剂,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直接打入脱硫塔洗涤脱除烟气中SO2来达到烟气脱硫的目的,然后脱硫产物经脱硫剂再生池还原成氢氧化钠再打回脱硫塔内循环使用。
脱硫工艺主要包括5个部分:(1)吸收剂制备与补充;(2)吸收剂浆液喷淋;(3)塔内雾滴与烟气接触混合;(4)再生池浆液还原钠基碱;(5)石膏脱水处理。
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同石灰石/石灰等其他湿法脱硫反应机理类似,主要反应为烟气中的SO2先溶解于吸收液中,然后离解成H+和HSO3-;使用Na2CO3或NaOH液吸收烟气中的SO2,生成HSO32-、SO32-与SO42-,反应方程式如下:1、脱硫反应:Na2CO3 + SO2 →NaSO3 + CO2↑(1)2NaOH + SO2 →Na2SO3 + H2O (2)Na2SO3+ SO2 + H2O →2NaHSO3 (3)其中:式(1)为启动阶段Na2CO3溶液吸收SO2的反应;式(2)为再生液pH值较高时(高于9时),溶液吸收SO2的主反应;式(3)为溶液pH值较低(5~9)时的主反应。
2、氧化过程(副反应)Na2SO3 + 1/2O2 →Na2SO4(4)NaHSO3 + 1/2O2 →NaHSO4(5)3、再生过程Ca(OH)2 + Na2SO3 → 2 NaOH + CaSO3(6)Ca(OH)2 + 2NaHSO3 →Na2SO3 + CaSO3.1/2H2O +3/2H2O (7)工艺流程图:(示意)工艺特点:1、采用钠碱作为二氧化硫吸收剂,脱硫液在塔外用石灰再生,因此吸收塔内不会出现结垢的现象。
2、适用范围广,适应低、中、高硫烟气。
双碱法脱硫装置技术工艺简介一、常用脱硫法简介目前主要用于烟气脱硫工艺按形式可分为干法、半干法和湿法三大类。
1.干法干法常用的有炉内喷钙(石灰/石灰石),金属吸收等,干法脱硫属传统工艺,脱硫率普遍不高(<50%),工业应用较少。
2.半干法半干法使用较多的为塔内喷浆法,即将石灰制成石灰浆液,在塔内进行SO2吸收,但由于石灰奖溶解SO2的速度较慢,喷钙反应效率较低,Ca/S比较大,一般在1.5以上(一般温法脱硫Ca/S比较为0.9~1.2)。
应用也不是很多。
3.湿法湿法脱硫为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脱硫方法,占脱硫总量的80%。
漫法脱硫根据脱硫的原料不同又可分为石灰石/石灰法、氨法、钠碱法、钠钙双碱法、金属氧化物法、碱性硫酸铝法等,其中石灰石/石灰法、氨法、钠碱法、钠钙双碱法以及金属氧化物中的氧化镁法使用较为普遍。
3.1石灰石/石灰法石灰石法采用将石灰石粉碎成200~300目大小的石灰粉,将其制成石灰浆液,在吸收塔内通过喷淋雾化使其与烟气接触,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该工艺需配备石灰石粉碎系统与石灰石粉化浆系统,由于石灰石活性较低,需通过增大吸收液的喷淋量,提高液气比,来保证足够的脱硫效率,因此运行费用较高。
石灰法是用石灰粉代替石灰石,石灰活性大大高于石灰石,可提高脱硫效率,石灰法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塔内容易结垢,引起气液接触器(喷头或塔板)的堵塞。
3.2氨法氨法采用氨水作为SO2的吸收剂,SO2与NH3反应可产生亚硫酸氨、亚硫酸氢氨与部分因氧化而产生的硫酸氨。
根据吸收液再生方法的不同,氨法可分为氨—酸法、氨—亚硫酸氨法和氨——硫酸氨法。
氨法主要优点是脱硫效率高(与钠碱法相同),副产物可作为农业肥料。
由于氨易挥发,使吸收剂消耗量增加,脱硫剂利用率不高;脱硫对氨水的浓度有一定的要求,若氨水浓度太低,不仅影响脱硫效率,而且水循环系统庞大,使运行费用增大;浓度增大,势必导致蒸发量的增大,对工作环境产生影响,而且氨易与净化后烟气中的SO2反应,形成气溶胶,使得烟气无法达标排放。
双碱法脱硫技术方案一、技术原理双碱法脱硫技术是指通过两种不同的碱性溶液进行喷淋吸收,分别是强碱溶液和弱碱溶液。
在煤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硫气体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然后与弱碱溶液进行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
通过这种连续喷淋吸收的方法,可以实现高效的脱硫效果。
二、技术步骤1.煤燃烧产生的烟气进入预处理系统,经过除尘处理后,进入脱硫吸收塔。
2.在脱硫吸收塔中,将强碱溶液喷淋到烟气中,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盐。
3.经过强碱溶液的吸收后的烟气,接着喷入弱碱溶液中进一步吸收。
4.吸收后的烟气经过除雾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出去。
5.产生的硫酸盐和硫酸钙沉淀通过后续处理,可以再生利用或者进行安全处理。
三、优势和应用1.高效去除二氧化硫:双碱法脱硫技术通过连续喷淋吸收的方式,能够实现对烟气中二氧化硫的高效去除,脱硫效率可以达到95%以上。
2.适应性广:该技术适应性强,可以适用于各类燃煤锅炉和燃烧设备,对烟气中的硫化物都能够有效去除。
3.投资和运行成本低:相对于其他脱硫技术,双碱法脱硫技术的投资和运行成本都比较低,同时还具有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4.对环境友好:该技术在脱硫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物,处理后的废水和废渣可以进行合理处置,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双碱法脱硫技术是目前比较常用的燃煤脱硫技术之一,具有高效去除二氧化硫,适应性广,投资和运行成本低以及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在煤燃烧过程中,使用双碱法脱硫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硫排放,保护环境和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矿山、化工和冶金等行业的气体脱硫处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双碱法脱硫技术介绍碱法 , 脱硫 , 技术(一)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介绍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为了克服石灰石—石灰法容易结垢的缺点而发展起来的。
传统的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采用钙基脱硫剂吸收二氧化硫后生成的亚硫酸钙、硫酸钙,由于其溶解度较小,极易在脱硫塔内及管道内形成结垢、堵塞现象。
结垢堵塞问题严重影响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更甚者严重影响锅炉系统的正常运行。
为了尽量避免用钙基脱硫剂的不利因素,钙法脱硫工艺大都需要配备相应的强制氧化系统(曝气系统),从而增加初投资及运行费用,用廉价的脱硫剂而易造成结垢堵塞问题,单纯采用钠基脱硫剂运行费用太高而且脱硫产物不易处理,二者矛盾相互凸现,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应运而生,该工艺较好的解决了上述矛盾问题。
(二)双碱法脱硫技术工艺基本原理双碱法是采用钠基脱硫剂进行塔内脱硫,由于钠基脱硫剂碱性强,吸收二氧化硫后反应产物溶解度大,不会造成过饱和结晶,造成结垢堵塞问题。
另一方面脱硫产物被排入再生池内用氢氧化钙进行还原再生,再生出的钠基脱硫剂再被打回脱硫塔循环使用。
双碱法脱硫工艺降低了投资及运行费用,比较适用于中小型锅炉进行脱硫改造。
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启动脱硫剂,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直接打入脱硫塔洗涤脱除烟气中 SO2 来达到烟气脱硫的目的,然后脱硫产物经脱硫剂再生池还原成氢氧化钠再打回脱硫塔内循环使用。
脱硫工艺主要包括 5 个部分:(1)吸收剂制备与补充;(2)吸收剂浆液喷淋;(3)塔内雾滴与烟气接触混合;(4)再生池浆液还原钠基碱;(5)石膏脱水处理。
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同石灰石 /石灰等其他湿法脱硫反应机理类似,主要反应为烟气中的 SO2 先溶解于吸收液中,然后离解成 H+和 HSO3- ;使用 Na2CO3 或 NaOH 液吸收烟气中的 SO2,生成HSO32- 、 SO32-与 SO42-,反应方程式如下:一、脱硫反应:Na2SO3 + SO2 → NaSO3 + CO2 ↑ (1)2NaOH + SO2 → Na2SO3 + H2O ( 2) Na2SO3 + SO2 + H2O → 2NaHSO3 ( 3)其中:式( 1)为启动阶段 Na2CO3 溶液吸收 SO2的反应;式( 2)为再生液pH 值较高时(高于 9 时),溶液吸收 SO2 的主反应;式( 3)为溶液 pH值较低( 5~9)时的主反应。
双碱法脱硫介绍范文烟气吸收是双碱法脱硫的第一步,该步骤是将脱硫烟气通过吸收塔,并将其与两种碱性溶液接触,使二氧化硫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硫代硫酸盐。
通常选择较强碱性的钠碱作为第一碱液,由于其与二氧化硫反应速率较快;而选择较弱碱性的亚硫酸钠溶液作为第二碱液,它可以用来再生第一碱液。
再生是双碱法脱硫的第二步,该步骤是将捕集到的二氧化硫与碱溶液中的硫代硫酸盐反应,生成亚硫酸盐。
具体操作是将第一碱液与空气接触,使硫代硫酸盐中的硫化物氧化生成亚硫酸盐。
亚硫酸盐可以用于再生第一碱液,并将亚硫酸盐溶液再次注入吸收塔中继续脱硫反应。
脱硫产物处理是双碱法脱硫的最后一步,该步骤是对脱硫产物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
脱硫产物主要包括由钠碱溶液中生成的硫代硫酸盐和由亚硫酸钠溶液中生成的亚硫酸盐。
这些产物可以用于其他工业过程,例如制备硫酸或者转化为其他有用的化学品。
1.高效脱硫:双碱法脱硫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使排放的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大幅降低,符合环境排放标准。
2.碱液再生循环:通过再生亚硫酸盐,双碱法脱硫实现了对碱液的再生循环利用,减少了碱液的消耗和排放,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3.灵活性:双碱法脱硫技术适用于不同煤种和煤质的烟气脱硫处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操作灵活性。
4.除硫效果稳定:由于双碱法脱硫同时采用了强碱和弱碱,碱度互补,因此可以保证脱硫效果的稳定性。
然而,双碱法脱硫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1.操作复杂:双碱法脱硫工艺流程相对复杂,操作和管控要求较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2.需要较大投资:双碱法脱硫设备和系统需要一定的投资,包括吸收塔、再生系统、再生风机等,这增加了工程建设的成本。
3.碱液腐蚀问题:由于双碱法脱硫涉及到碱液的使用,存在腐蚀问题。
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来解决腐蚀问题,增加了工程的技术难度和成本。
总之,双碱法脱硫作为一种重要的烟气脱硫技术,具有高效脱硫、碱液循环利用等优势。
(一)脱硫系统设计1、双碱法脱硫技术工艺基本原理双碱法是采用钠基脱硫剂进行塔内脱硫,由于钠基脱硫剂碱性强,吸收二氧化硫后反应产物溶解度大,不会造成过饱和结晶,造成结垢堵塞问题。
另一方面脱硫产物被排入再生池内用氢氧化钙进行还原再生,再生出的钠基脱硫剂再被打回脱硫塔循环使用。
双碱法脱硫工艺降低了投资及运行费用,比较适用于中小型锅炉进行脱硫改造。
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启动脱硫剂,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直接打入脱硫塔洗涤脱除烟气中SO2来达到烟气脱硫的目的,然后脱硫产物经脱硫剂再生池还原成氢氧化钠再打回脱硫塔内循环使用。
脱硫工艺主要包括5个部分:(1)吸收剂制备与补充;(2)吸收剂浆液喷淋;(3)塔内雾滴与烟气接触混合;(4)再生池浆液还原钠基碱;(5)石膏脱水处理。
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同石灰石/石灰等其他湿法脱硫反应机理类似,主要反应为烟气中的SO2先溶解于吸收液中,然后离解成H+和HSO3-;使用Na2CO3或NaOH液吸收烟气中的SO2,生成HSO32-、SO32-与SO42-,反应方程式如下:一、脱硫反应:Na2CO3 + SO2→ Na2SO3 + CO2↑ (1)2NaOH + SO2→ Na2SO3 + H2O (2)Na2SO3 + SO2 + H2O → 2NaHSO3(3)其中:式(1)为启动阶段Na2CO3溶液吸收SO2的反应;式(2)为再生液pH值较高时(高于9时),溶液吸收SO2的主反应;式(3)为溶液pH值较低(5~9)时的主反应。
二、氧化过程(副反应)Na2SO3 + 1/2O2 → Na2SO4 (4)NaHSO3 + 1/2O2 → NaHSO4 (5)三、再生过程Ca(OH)2 + Na2SO3→ 2 NaOH + CaSO3(6)Ca(OH)2 + 2NaHSO3→ Na2SO3+ CaSO3•1/2H2O +3/2H2O (7)四、氧化过程CaSO3 + 1/2O2 → CaSO4 (8)式(6)为第一步反应再生反应,式(7)为再生至pH>9以后继续发生的主反应。
双碱法脱硫工艺流程
《双碱法脱硫工艺流程》
双碱法脱硫工艺是一种常用的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通过使用石灰石和苏打灰作为脱硫剂,能够有效地减少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排放。
脱硫工艺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石灰石的破碎和制粉、苏打灰的调配和储存、脱硫剂的喷射和烟气处理等。
首先,石灰石经过破碎、制粉后与水混合形成石灰浆,而苏打灰则需要根据需要进行调配和储存。
然后,将制备好的石灰浆和苏打灰通过喷射系统喷入烟道烟气中,形成脱硫反应。
在脱硫反应中,二氧化硫与石灰石和苏打灰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钙和硫酸钠,最终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达到减少排放的目的。
最后,经过脱硫处理后的烟气经过除尘设备进行粉尘的除理,最终排放出清洁的烟气。
双碱法脱硫工艺流程具有脱硫效率高、操作稳定、处理范围广等优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燃煤电厂。
同时,脱硫剂石灰石和苏打灰相对比较便宜,成本低,因此受到了燃煤电厂的广泛应用。
总的来说,双碱法脱硫工艺流程是一种高效、经济的烟气脱硫技术,将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双碱法脱硫工艺钙钠双碱法脱硫工艺,简称双碱法。
该法主要是脱除气体中的SO2 气体。
适用于锅炉烟气、焦炉气、锅炉生产废气等的脱硫。
一、工艺特点钙钠双碱法是先用钠碱性吸收液进行烟气脱硫,然后再用石灰粉再生脱硫液,由于整个反应过程是液气相之间进行,避免了系统结垢问题,而且吸收速率高,液气比低,吸收剂利用率高,投资费用省,运行成本低。
1、以NaOH(Na2CO3)脱硫,脱硫液中主要为NaOH(Na2CO3)水溶液,在循环过程中对水泵、管道、设备缓解腐蚀、冲刷及堵塞,便于设备运行和维护。
2、钠基吸收液对SO2 反应速度快,故有较小的液气比,达到较高的脱硫效率,一般》90%。
3、脱硫剂的再生及脱硫沉淀均发生于塔体避免塔内堵塞和磨损,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降低了运行成本。
4、以空塔喷淋为脱硫塔结构,运行可靠性高,事故发生率小,塔阻力低,△P W 600P&二、工艺原理1 、反应原理SO2 吸收反应:Na2CO3+ SO2—Na2SO3+ CO2 T吸收剂再生反应:CaO+ H2O-Ca(OH) 2Ca(OH) 2+ Na2SO3+ H2O—2NaOH + CaSO3+ H2O2、工艺流程采用锻钢炉的烟气经换热降温至W 200r,经烟道从塔底进入脱硫塔。
在脱硫塔内布置若干层数十支喷嘴,喷出细微液滴雾化均布于脱硫塔溶积内,烟气与喷淋脱硫液进行充分汽液混合接触,使烟气中SO2 和灰尘被脱硫液充分吸收、反应,达到脱尘除SO2 的目的。
经脱硫洗涤后的净烟气经塔顶除雾器脱水,经脱硫塔上部进入烟囱排入大气。
脱硫循环液经塔内气液接触除SO2 后,经塔底管道流入沉淀池在此将灰尘沉淀下来,清液经上部溢进入反应再生池,在池内与石灰乳液制备槽引来的石灰乳进行再生反应,再生液流入泵前循环槽补入Na2CO3,由泵打入脱硫塔顶脱除SO2循环使用。
其中再生产出的CaSO3及烟气中过剩氧生成的CaS04于沉淀池中沉淀分离三、工艺优势1、烟气系统来自锻钢烟气经烟道引风机直接进入脱硫塔。
钠碱法脱硫工艺简介钠-钙双碱法【Na2CO3--Ca(OH)2】采用纯碱吸收SO2,石灰还原再生,再生后吸收剂循环使用,无废水排放。
在工艺先进、运行可靠和经济合理的原则下,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小一次性投资、节能降耗和系统维护方便,设计了如附图一的工艺流程。
烟气经布袋除尘器除尘,再进入脱硫塔。
烟气在导向板作用向上螺旋,并与脱硫液接触,将脱硫液雾化成直径0.1-1.0mm的液滴,形成良好的雾化吸收区。
烟气与脱硫液中的碱性脱硫剂在雾化区内充分接触反应,完成烟气的脱硫吸收和进一步除尘。
经脱硫后的烟气向上通过塔侧的出风口直接进入风机并由烟囱排放。
脱硫液采用外循环吸收方式。
吸收了SO2的脱硫液流入再生池,与新来的石灰水进行再生反应,反应后的浆液流入沉淀再生池沉淀,当一个沉淀再生池沉淀物集满时,浆液切换流入到另一个沉淀再生池,然后由人工清理这个再生池沉淀的沉渣,废渣晾干后外运处理。
循环池内经再生和沉淀后的上液体由循环泵打入脱硫塔循环使用。
另外,由于渣带水会使脱硫液损失一部分钠离子,故需在循环池内补充少量纯碱或废碱液。
2.1化学反应原理基本化学原理可分为脱硫过程和再生过程两部分。
在塔内吸收SO2Na2CO3+SO2=Na2SO3+CO2(1)2NaOH+SO2=Na2SO3+H2O (2)Na2SO3+SO2+H2O=2NaHSO3(3)以上三式视吸收液酸碱度不同而异,碱性较高时(PH>9)以(2)式为主要反应;碱性稍为降低时以(1)式为主要反应;碱性到中性甚至酸性时(5<PH<9),则按(3)式反应。
用消石灰再生Ca(OH)2+Na2SO3=2NaOH+CaSO3Ca(OH)2+2NaHSO3=Na2SO3+CaSO3•在石灰浆液(石灰达到达饱和状况)中,NaHSO3很快与Ca(OH)Na+],[SO32-]与[Ca2+]反应,反应生成的2反应从而释放出[CaSO3以半水化合物形式沉淀下来从而使[Na+]得到再生。
双碱法脱硫工艺流程
双碱法脱硫工艺是一种常用的烟气脱硫方法,采用石灰石和苏打灰作为脱硫剂,经过多级喷射吸收器和脱硫塔的处理,可以高效地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双碱法脱硫工艺的基本流程如下:
1. 石灰石研磨:将石灰石研磨成细粉末,用于后续的反应。
2. 石灰浆制备:将石灰石粉末与水混合,形成石灰浆。
3. 石灰乳制备:将石灰浆与一定量的水进行稀释,形成石灰乳。
4. 烟气喷射吸收器:将石灰乳喷射到烟气流中,通过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硫和石灰乳中的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
5. 还原系统:为了减少石灰乳的用量,提高脱硫效率,可在喷射吸收器后设置还原系统,还原系统中添加还原剂,如碲酸钠或硫酸亚铁,使硫酸钙还原成硫酸亚铁。
6. 脱硫塔:在脱硫塔中,硫酸亚铁与二氧化硫继续反应生成硫酸,同时,石灰乳中的氧化钙再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
经过多级喷射吸收器和脱硫塔的处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几乎被完全去除。
7. 脱硫产物处理:脱硫塔中生成的硫酸钙可以作为商品化学品或进行进一步处理。
8. 烟气处理:经过脱硫塔处理后的烟气经过除尘设备去除悬浮颗粒物,并经过烟囱排放。
双碱法脱硫工艺具有高效、稳定、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然而,该工艺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需要大量的脱硫剂和水,产生的脱硫产物需要进一步处理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脱硫工艺。
一、工艺流程→→→↓↑↑→流程说明:烟气从锅炉排出,烟气进入不锈钢脱硫塔,经水喷淋脱硫后,净化的气体经风机进烟囱高空排放,喷淋后的水进入循环碱池沉渣后经水泵加压再进行喷淋,喷淋水循环使用。
在加碱池内加入[NaCO3-Ca(OH)2],使池内变碱性,通过自动加药系统,自动加到大循环水池。
二、双碱法脱硫原理双碱法又叫钠钙双碱法[NaCO3-Ca(OH)2],采用纯碱启动、钠碱吸收SO2、钙碱再生的方法。
较之石灰石法等其它脱硫工艺,它有以下优点:(1)钠碱吸收剂反应活性高、吸收速度快,可降低液气比,从而既可降低运行费用,又可减少水池、水泵和管道的投资;(2)再生和沉淀分离在塔外,可大大降低塔内和管道内的结垢机会;(3)钠碱循环利用,损耗少,运行成本低;(4)正常操作下吸收过程无废水排放;(5)灰水易沉淀分离,可大大降低水池的投资;(6)脱硫渣无毒,溶解度极小,无二次污染,可综合利用;(7)电石渣作再生剂(实际消耗物),以废治废,运行成本低(如有电石渣的话);(8)操作简便,系统可长期运行稳定。
其基本化学原理可分脱硫过程和再生过程:脱硫过程:Na2CO3+SO2 →Na2SO3+CO2↑(1)2NaOH+SO2→ Na2SO3+H2O (2)Na2SO3+SO2+H2O → 2NaHSO3 (3) 以上三式视吸收液酸碱度不同而异:(1)式为吸收启动反应式;碱性较高时(PH>9),(2)式为主要反应;碱性降低到中性甚至酸性时(5<PH <9 时,则按(3)式发生反应。
再生过程:2NaHSO3+Ca(OH)2 → Na2SO3+CaSO3 ↓+2H2O (4)Na2SO3+Ca(OH)2→ 2 NaOH+CaSO3 ↓ (5) 在Ca(OH)2浆液(Ca(OH)2达到过饱和状况)中,中性(两性)的NaHSO3很快跟Ca(OH)2反应从而释放出[Na+],随后生成的[SO32-]继续跟Ca(OH)2反应,反应生成的亚硫酸钙以半水化合物形式慢慢沉淀下来,从而使[Na+]得到再生,吸收液恢复对SO2的吸收能力,循环使用。
双碱脱硫工艺流程
《双碱脱硫工艺流程》
双碱脱硫工艺是一种常用的烟气脱硫方法,适用于燃煤和燃油等含硫燃料的锅炉和发电厂。
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石灰石浆液制备、双碱脱硫反应、沉淀、过滤、脱水和气体处理等步骤。
首先,石灰石浆液制备是双碱脱硫的关键步骤之一。
石灰石浆液通常是由石灰石和水混合而成,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控制浓度和pH值。
接着,烟气中的二氧化硫通过与石灰石浆液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的方式被吸收。
而氧化氢氧化钠则可以用于再生二氧化硫吸收液。
经过反应后,硫酸钙形成的沉淀需要进行沉淀、过滤和脱水处理。
在双碱脱硫工艺流程中,氢氧化钠起到再生和维持pH值的作用。
当硫酸钙沉淀被过滤和脱水后,氢氧化钠可用于再生二氧化硫吸收液,同时也能保持石灰石浆液的pH值。
此外,对于产生的硫酸钙固体废物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置,确保符合环保要求。
经过双碱脱硫工艺的处理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将得到较大程度的降低,达到环保排放标准。
同时,钙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了二氧化硫污染物排放和石灰石资源的浪费。
双碱脱硫工艺流程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t锅炉双碱法脱硫设计引言3t锅炉双碱法脱硫是一种常用的脱硫方法,它通过在脱硫过程中同时使用两种碱性吸收剂来达到高效脱硫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3t锅炉双碱法脱硫的设计原理、工艺流程以及适用范围。
设计原理3t锅炉双碱法脱硫的设计基于酸性气体与碱性吸收剂之间的化学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硫磺氧化反应:锅炉燃烧产生的SO2与氧气在脱硫装置中与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氧化反应,生成SO3。
2.SO3与吸收剂反应:SO3进一步与氨水和NaOH反应生成(NH4)2SO4和Na2SO4。
3.脱硫产物的处理:脱硫反应生成的(NH4)2SO4和Na2SO4通过过滤和浓缩等步骤进一步处理,得到可回收的吸收剂和固体废弃物。
工艺流程3t锅炉双碱法脱硫的工艺流程如下:1.前处理:对燃烧气体进行预处理,包括除尘和降温等步骤,确保脱硫设备的正常运行。
2.确定吸收剂的浓度:根据锅炉燃烧产生的SO2浓度和排放标准要求,确定合适的氨水和NaOH的浓度。
3.反应器设计:设计合适的反应器,确保气体和吸收剂充分接触并进行化学反应。
反应器的选择和设计要考虑反应效率、压力损失和脱硫产物处理等因素。
4.脱硫产物处理:通过过滤和浓缩等步骤将脱硫产物进行处理,得到可回收的吸收剂和固体废弃物。
吸收剂回收后可以重新使用,固体废弃物需要安全处理。
5.控制系统设计:设计控制系统,实现对脱硫设备的自动控制和监测,确保脱硫效果稳定达标。
适用范围3t锅炉双碱法脱硫适用于小型锅炉的脱硫处理,特别适合于SO2排放浓度较低、运行条件较稳定的情况。
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脱硫效率高:双碱法脱硫可以同时使用两种碱性吸收剂,提高了脱硫效率。
•碱性吸收剂回收利用:可回收利用氨水和NaOH,减少成本。
•技术成熟、设备可靠:双碱法脱硫技术经过长期应用和改进,设备可靠稳定。
然而,3t锅炉双碱法脱硫也存在一些限制:•对气体处理能力有一定要求:双碱法脱硫对气体处理能力有一定要求,不适用于高温、高湿度、高粉尘含量的工况。
双碱法脱硫技术方案脱硫系统设计1、双碱法脱硫技术工艺基本原理双碱法是采用钠基脱硫剂进行塔内脱硫,于钠基脱硫剂碱性强,吸收二氧化硫后反应产物溶解度大,不会造成过饱和结晶,造成结垢堵塞问题。
另一方面脱硫产物被排入再生池内用氢氧化钙进行还原再生,再生出的钠基脱硫剂再被打回脱硫塔循环使用。
双碱法脱硫工艺降低了投资及运行费用,比较适用于中小型锅炉进行脱硫改造。
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启动脱硫剂,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直接打入脱硫塔洗涤脱除烟气中SO2来达到烟气脱硫的目的,然后脱硫产物经脱硫剂再生池还原成氢氧化钠再打回脱硫塔内循环使用。
脱硫工艺主要包括5个部分:(1)吸收剂制备与补充;(2)吸收剂浆液喷淋;(3)塔内雾滴与烟气接触混合;(4)再生池浆液还原钠基碱;(5)石膏脱水处理。
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同石灰石/石灰等其他湿法脱硫反应机理类似,主要反应为烟气中的SO2先溶解于吸收液中,然后离解成H+和HSO3-;使用Na2CO3或NaOH液吸收烟气中的SO2,生成HSO32-、SO32-与SO42-,反应方程式如下:一、脱硫反应:Na2CO3 + SO2 → Na2SO3 + CO2↑ 2NaOH + SO2 →Na2SO3 + H2O Na2SO3 + SO2 + H2O → 2NaHSO3 其中:式为启动阶段Na2CO3溶液吸收SO2的反应;式为再生液pH值较高时,溶液吸收SO2的主反应;式为溶液pH值较低时的主反应。
二、氧化过程(副反应)Na2SO3 + 1/2O2 →Na2SO4 NaHSO3 + 1/2O2 →NaHSO4 三、再生过程Ca(OH)2 + Na2SO3 → 2 NaOH + CaSO3Ca(OH)2 + 2NaHSO3 → Na2SO3 + CaSO31/2H2O +3/2H2O 四、氧化过程CaSO3 + 1/2O2 → CaSO4式为第一步反应再生反应,式为再生至pH>9以后继续发生的主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