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省珍贵档案文献遗产评选办法
- 格式:docx
- 大小:21.02 KB
- 文档页数:4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通知【法规类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文字号】苏政办发[2006]43号【发布部门】江苏省政府【发布日期】2006.06.09【实施日期】2006.06.0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通知(苏政办发〔2006〕43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已经省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十分珍贵的文化资源。
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江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和问题。
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失传,有的传统技艺濒临消亡,不少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破坏或流失,随意滥用和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象时有发生。
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贯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省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发扬,为建设文化大省、实现“两个率先”作出贡献。
二○○六年六月九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浙江省档案局关于启动浙江档案文献遗产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档案局•【公布日期】2015.05.08•【字号】•【施行日期】2015.05.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浙江省档案局关于启动浙江档案文献遗产申报工作的通知各市、县(市、区)档案局(馆),各有关单位、社会团体:为研究和挖掘档案文献精品,宣传和弘扬档案文化,更好地服务于浙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据《浙江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暂行实施办法》(见附件1)的规定,省档案局决定启动第四批浙江档案文献遗产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对象、范围各级各类档案部门、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均可申报。
申报的档案文献范围,包括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保存的档案,村(社区)、家族、家庭保存的档案,民间收藏家、普通公民等以个人名义收藏的档案等。
二、申报程序按照《浙江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暂行实施办法》的程序要求,组织好筛选、初审和申报工作。
各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材料初审工作,给出推荐意见,将本地区的申报材料于8月30日前汇总报送“浙江省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办公室(设在省档案局业务指导处)。
省直有关单位、省级社会团体可直接将申报材料报送“浙江省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办公室。
各地受理申报时应严格把握以下几点:(1)申报的档案文献遗产应以档案文献为主,实物为辅,已作为文物的不再列入本次申报范围;(2)应保证申报项目材料的原始性和真实性,申报的档案文献必须是原件,圣旨、字画、木刻等实物档案须先经过省级权威部门的认定后方可申报;(3)没有档案实体,或没有将有关信息记载和固定到一定物质材料上的概念性项目,不属于申报范围;(4)申报材料的最早形成时间原则上应在1966年之前,前三届已申报过的档案文献不再受理。
三、申报工作要求1.积极做好档案文献遗产申报的组织宣传发动工作。
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1996修改)【法规类别】文物与古迹保护【发布部门】安徽省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1996.01.27【实施日期】1989.10.28【时效性】已被修改【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修改依据】本篇法规已被修订,新法规名称为《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发布日期:2005年4月21日实施日期:2005年7月1日)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1989年10月28日安徽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1996年1月27日安徽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加强我省文物保护和管理,发挥文物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的作用,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砖刻、木刻;(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三)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四)重要的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资料;(五)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负责保护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
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文物的义务。
加强文物知识和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监督,制止一切破坏文物的行为。
第四条本省境内凡符合《文物保护法》第四条规定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收藏、管理和使用属国家所有文物的单位,必须在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文物的保护。
第五条属于集体、私人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和传世文物,其所有权受国家法律保护。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方法论研究档案文献是一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历史、文化和社会的信息。
档案文献的保护与利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特定的方法论进行研究和实践。
本文将围绕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方法论展开探讨。
首先,档案文献保护与利用的方法论需要明确目标和价值取向。
档案文献的保护是为了保留历史和文化遗产,以及满足公众的需求和利益。
利用则是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我们需要明确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将档案文献保护与社会发展的目标相结合,形成系统的方法论。
其次,档案文献保护与利用的方法论需要整合多学科的研究力量。
档案学、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是档案文献保护与利用的基础。
各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可以提供档案文献的保护和利用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手段。
第三,档案文献保护与利用的方法论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和监测体系。
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估和监测指标体系,可以对档案文献的保护和利用效果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不足。
这有助于提高档案文献的保护与利用效果,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第四,档案文献保护与利用的方法论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档案文献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对于保护和利用的工作至关重要。
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分享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加强档案文献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全球范围内档案文献的保护与利用水平。
第五,档案文献保护与利用的方法论需要充分整合数字技术与传统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技术在档案文献保护与利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传统的纸质档案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保护和利用,提高文献的可持续存储和访问能力。
综上所述,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方法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它需要明确目标和价值取向,整合多学科的研究力量,建立科学的评估和监测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充分整合数字技术与传统手段。
只有通过系统化的方法论研究,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档案文献遗产,传承历史、文化和思想的宝贵财富综上所述,档案文献保护与利用的方法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省珍贵档案文献评选办法(暂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6.07.24•【字号】云南省档案局公告第1号•【施行日期】2006.07.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云南省档案局公告第1号《云南省珍贵档案文献评选办法(暂行)》已经2006年5月29日云南省档案局行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7月14日起施行。
云南省档案局二00六年七月二十四日云南省珍贵档案文献评选办法(暂行)第一条档案文献,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历史文化的遗产。
为加强珍贵档案文献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促进档案资源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档案法实施办法》、《云南省档案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珍贵档案文献是指各级各类档案部门、社会组织和个人保管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永久保存和重要研究、利用价值的各个时期、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文献。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级各类档案部门、社会组织和个人。
在云南省内形成,散失在省外、国外的珍贵档案文献亦可参照此办法参加评选。
第四条珍贵档案文献的申报范围是符合下列条件的各级各类档案馆永久保管的档案文献:(一)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云南活动的珍贵档案文献。
(二)反映全国性、具有首创意义或重大历史意义,或形成者(著作者)为全国性著名人物,所述内容具有重要价值,或其载体为全国所罕见的档案文献。
(三)反映省内具有首创意义或重大历史意义的活动,或其形成者(著作者)为省内著名机构或人物,其内容在省内有重要价值的档案文献。
(四)反映云南各民族形成、发展、演变的档案文献,各民族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档案文献。
第五条珍贵档案文献的申报范围还包括各级各类档案部门、社会组织和个人保管的其他反映本地区各个历史时期地方和行业特色、重大事件、重要活动、重要人物等具有典型意义等方面的档案文献。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评审暂行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对珍贵古籍的保护工作,建立《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建立《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目的是建立完备的珍贵古籍档案,确保珍贵古籍的安全,推动古籍保护工作,提高公民的古籍保护意识,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
第三条文化部负责组织《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评审工作。
文化部设立专家委员会,负责《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评审工作。
第四条《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主要收录范围是1912年以前书写或印刷的,以中国古典装帧形式存在,具有重要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的珍贵古籍。
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可视具体情况适当放宽。
第五条国家珍贵古籍的评选标准,原则上与《古籍定级标准》所规定的一、二级古籍的评定标准相同,即国家珍贵古籍原则上从一、二级古籍内选定。
第六条申报及评审程序:(一)由古籍收藏单位和个人按照文化部制定的统一格式,向所属地省级文化行政部门提交《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书。
(二)省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申报古籍进行汇总、初审,向文化部提出申报。
中央直属单位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向文化部提出申报。
(三)文化部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合格的申报材料提交专家委员会。
(四)专家委员会根据评审标准进行评审,提出国家珍贵古籍推荐名录,提交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
(五)文化部根据专家委员会的评审意见,拟定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经部际联席会议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
第七条《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申报评审工作根据情况不定期开展。
每次申报评审时间由文化部确定并印发相关通知。
第八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参照本暂行办法进行省级珍贵古籍名录的评定。
第九条本暂行办法由文化部负责解释。
第十条本暂行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办法正文:---------------------------------------------------------------------------------------------------------------------------------------------------- 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办法(辽政办发[2005]54号2005年7月1日)第一条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和评定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二条“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第三条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类:(1)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2)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一)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二)传统表演艺术;(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五)传统手工艺技能;(六)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第四条建立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目的是:(一)推动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二)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提高对中华文化整体性和历史连续性的认识;(三)尊重和彰显有关社区、群体及个人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展示中国人文传统的丰富性;(四)鼓励公民、企事业单位、文化教育科研机构、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五)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增进全国乃至国际社会对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促进地区(包括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为文化的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入选档案遗产名录经验分享一、确定入选标准确定入选标准是成功入选档案遗产名录的关键。
通常,入选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馆藏丰富程度:档案馆藏量丰富,涵盖了各个时期、领域和类型,能充分展示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
档案质量:档案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或艺术价值,对人类文明发展有重要贡献。
保护管理措施:档案馆具备完善的保护措施和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的保存、修复和展示。
研究价值:档案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有助于推动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
社会影响力:档案遗产在社会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能引起公众关注和兴趣。
二、全面搜集资料全面搜集资料是成功入选档案遗产名录的基础。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文献资料:搜集与档案遗产相关的书籍、报纸、杂志等文献资料,了解其背景、发展和影响。
实物资料:搜集与档案遗产相关的文物、艺术品、历史建筑等实物资料,以便更直观地了解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电子档案:搜集与档案遗产相关的电子文档、数据库、数字博物馆等电子档案,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
学术论文和国际标准:搜集与档案遗产相关的学术论文和国际标准,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标准规范。
三、深入分析价值深入分析档案遗产的价值是成功入选名录的核心。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历史价值:分析档案遗产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和时代特征,揭示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价值:探讨档案遗产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艺术特色和民族特色,展示其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科学价值:分析档案遗产所包含的科学信息、研究方法和应用价值,探讨其在推动科技进步中的作用。
社会价值:评估档案遗产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贡献,分析其在社会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制定入选策略制定入选策略是成功入选档案遗产名录的关键。
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实力评估:对自身实力进行全面评估,明确优势和不足,为制定策略提供依据。
潜力挖掘:充分挖掘档案遗产的潜力,寻找其独特价值和创新点。
发展前景:分析档案遗产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制定长远的发展策略。
英文回答: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hierarchy of the collection of valuable cultural objects is a very serious andplex exercise that requires a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the historical values, cultural values, artistic values and the state of preservation of such objects. This process requires aprehensive process of collat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cultural objects, including information on age, production processes, uses, etc., and consideration of the place and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objects i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time. Detailed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of the conservation status of cultural objects, includingprehensive considerations of their integrity, sta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are also required. Expert review and academic reasoning are also essential steps to ensure that cultural objects are graded in accordance with professional standards and academic norms. In determining the level of the collection of valuable cultural objects, we must 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objectivity, impartiality and legality. We must ensure that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objects is always integrated into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genda and promote the transmiss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excellence inChina.确定馆藏珍贵文物的等级是一项极为严肃和复杂的工作,需要全面考虑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保存状况等多个因素。
珍品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珍贵档案,确保其安全性和完整性,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收集和管理珍贵档案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珍贵档案指具有历史、文化、学术或审美价值,具有较高保存、研究和利用价值的档案。
第四条珍贵档案的管理原则是保护为主,科学利用为辅。
第五条珍贵档案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珍贵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和流程,确保珍贵档案的安全和完整。
第六条珍贵档案管理单位应当配备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七条珍贵档案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对档案进行分类、鉴定、整理和保管,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八条珍贵档案管理单位应当定期进行档案鉴定和审核,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真实性。
第九条珍贵档案管理单位应当建立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流程,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
第二章珍贵档案的收集和鉴定第十条珍贵档案管理单位应当建立收集档案的制度,明确收集的范围和标准,保证档案的质量和数量。
第十一条珍贵档案管理单位应当对收集的档案进行鉴定和评估,确定档案的价值以及保存、利用的途径和方式。
第十二条珍贵档案管理单位应当建立档案鉴定委员会,对收集的档案进行鉴定和评估,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十三条珍贵档案管理单位应当建立档案管理工作手册,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流程和要求,指导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
第十四条珍贵档案管理单位应当建立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管理工作的流程和要求,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五条珍贵档案管理单位应当对档案进行分类和整理,确保档案的清晰性和易查性。
第十六条珍贵档案管理单位应当建立档案的目录和索引,方便档案的查阅和利用。
第三章珍贵档案的保管和利用第十七条珍贵档案管理单位应当建立档案的保管制度,明确档案的保管责任和流程,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十八条珍贵档案管理单位应当建立档案的保密制度,对涉及个人隐私和国家机密的档案加强保密措施,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福州市优秀文化遗产的评价标准1.文化遗产的评价标准是对福州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性的度量。
2.确定文化遗产的价值应考虑其对当地居民的重要性。
3.文化遗产的评价标准还应考虑其对福州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4.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程度是评价标准之一。
5.学术价值是评价文化遗产的重要指标之一。
6.文化遗产对福州市的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也是评价标准之一。
7.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在评价中起到重要作用。
8.文化遗产对福州市的地理特色和风景的保护也是评价标准之一。
9.社会认同度是评价文化遗产的指标之一。
10.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稀缺性也应考虑。
11.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是评价标准之一。
12.文化遗产对福州市居民的教育意义也应被纳入评价标准。
13.文化遗产的经营可持续性也应考虑在评价中。
14.文化遗产对福州市的重建和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15.文化遗产对福州市的城市规划与发展的影响也应被考虑。
16.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的保护是评价标准之一。
17.文化遗产的收藏和展览也应被纳入评价标准。
18.文化遗产的社会活动参与度也应考虑在评价中。
19.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在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
20.文化遗产的与其他地区的比较也是评价标准之一。
21.文化遗产对福州市的社会团结和认同感的促进作用也应考虑。
22.文化遗产的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是评价标准之一。
23.文化遗产的政府支持与保护程度也应被纳入评价标准。
24.文化遗产的历史重要性在评价中扮演关键角色。
25.文化遗产对福州市的艺术和创意产业的推动作用也应考虑。
26.文化遗产的居民参与和认同度也是评价标准之一。
27.文化遗产的社会经济收益是评价标准之一。
28.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也应考虑在评价中。
29.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和创造性也应被纳入评价标准。
30.文化遗产对福州市的文化盛典和庆典的贡献也是评价标准之一。
31.文化遗产对福州市的形象建设和宣传也应考虑。
32.文化遗产的自然环境保护也应被纳入评价标准。
地方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开发研究作者:陈鑫程骥吴芳卜鉴民来源:《档案与建设》2020年第06期摘要:地方档案文献遗产是地方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地方价值的文献记录,具有地域显著性、载体多样性和分布复杂性的特点。
文章以苏州丝绸档案的保护开发经验为例,对地方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和开发途径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从慧眼识档、积极富档、多重护档和有效管档四个层面总结了地方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方式,并提出了创新价值输出形式、开辟多元合作渠道、搭建可持续发展平台三种创新开发途径,为其他地方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开发;苏州丝绸档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世界记忆项目,为抢救和保护世界濒危档案文献遗产开始行动。
在世界记忆项目的推动下,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档案相关部门也都积极参与进来,成立了世界记忆项目中国国家委员会,并启动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遴选,地方各级档案部门也相继出台了当地珍贵档案文献遗产的评选办法,基本形成了一个由下至上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有序体系。
地方档案文献遗产的遴选、保护和开发工作是这个体系中最基础的一环,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为《世界记忆名录》的评选贡献了储备力量,也为世界记忆项目的落地推广打下了基础。
苏州作为国内唯一一个成功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的地级市,为其他地方起到了示范作用。
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申报的苏州丝绸档案,于2015年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16年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2017年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从最初的地方档案文献遗产,一路过关斩将成功晋级为世界级档案文献遗产,成了全人类共同的记忆。
苏州丝绸档案的成功申遗,为地方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下面主要围绕苏州丝绸档案,并结合其他地方档案文献遗产,对地方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和开发途径等进行探讨。
广义的地方档案文献遗产是指地方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地方文化价值的档案文献,包括地方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文物保护单位的定级一、文物保护单位定级的重要性文物保护单位定级是我国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对文物保护、研究、利用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关系到我国历史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弘扬。
通过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定级,有助于明确保护重点,合理分配文物保护资源,提高文物保护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文物保护单位定级的标准与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相关法规,文物保护单位定级主要依据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以及完整性、真实性、罕见性等方面的标准进行评估。
文物保护单位定级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三个等级。
三、文物保护单位定级的流程与方法文物保护单位定级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申报:各地文物部门对本地区的文物进行全面调查、筛选和论证,形成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名单。
2.评审:上级文物部门组织专家对申报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评审,确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3.公示:将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4.公布:经过公示无异议的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由各级政府公布。
5.备案:各级文物部门对已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备案,建立档案,制定保护措施。
四、提升文物保护单位定级水平的措施1.加强文物保护意识,提高全社会对文物保护单位定级的重视程度。
2.完善文物调查、评估、监测等制度,确保文物的真实性、完整性。
3.加大对文物保护单位的投入,提高文物保护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
4.加强文物保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文物保护技术水平。
5.强化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文物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五、结论文物保护单位定级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传承我国历史文化、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具有积极作用。
《云南省珍贵档案文献评选办法》(暂行)
佚名
【期刊名称】《云南档案》
【年(卷),期】2006(000)006
【摘要】@@ 第一章总则rn第一条为加强珍贵档案文献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档案法实施办法>、<云南省档案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总页数】1页(P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72
【相关文献】
1.云南省珍贵档案文献评选办法(暂行) [J], ;
2.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城镇保障性住房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和云南省城市农贸(集贸)市场商位租赁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文件的通知 [J], ;
3.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城镇保障性住房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和云南省城市农贸(集贸)市场商位租赁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J], ;
4.云南省林业厅关于印发《云南省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云南省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J], 无
5.江西开展珍贵档案文献评选工作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世界遗产的评定标准世界遗产的评定标准世界遗产的评定标准主要依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第二条规定。
遗产项目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审批程序。
每年举行一次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对申请列入名单的遗产项目进行审批,其主要依据是该委员会此前委托有关专家对各国提名的遗产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而提出的评价报告。
对各国提名的遗产遗址的考察,主要由该委员会会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和世界保护联盟(IUCN)组织专家进行。
前者总部设在巴黎,成立于1965年,是国际上唯一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方法、科学技术的运用与推广的非政府国际机构,有80多个国家会员和4500多名个人会员;后者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于1948年,原名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宗旨是促进和鼓励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永久利用,成员包括分布在120个国家的富方机构、民间团体、科研和保护机构。
两者受世界遗产委员会委托,分别对提名列入《名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地进行考察并提交评价报告。
文化遗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①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②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③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
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④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入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⑤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⑥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谈珍贵档案文献评选对档案价值认定的影响和作用
陈志远;林越陵
【期刊名称】《档案与建设》
【年(卷),期】2011(000)001
【摘要】江苏珍贵档案文献评选活动,已成为江苏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4年,江苏珍贵档案文献工作已完成三次评选活动.档案文化建设需要通过文化
实践,实现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而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从组织保障、创新举措、活动内涵、组织过程、业务影响等方面给予诠释.档案文献评选活动可以进一步凸
显档案特有的文化内涵,彰显档案特有的魅力,进一步提升档案在现代政治、经济、
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
【总页数】2页(P41-42)
【作者】陈志远;林越陵
【作者单位】江苏省档案局,南京,210008;江苏省档案局,南京,21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76
【相关文献】
1.古代档案文献编纂对当今档案学发展的启示与研究——评《中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学说史》 [J], 卜亚男
2.可移动文化遗产视野下档案文献遗产保护——评《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J], 赵淑梅;李国华
3.我国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需求研究——基于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
录》的统计分析 [J], 周耀林;陈洁
4.我国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需求研究——基于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统计分析 [J], 周耀林;陈洁;
5.六份太平天国珍贵档案文献——兼谈档案文件的史料价值 [J], 方新德;施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AA省珍贵档案文献遗产评选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更好地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全省珍贵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促进档案资源建设和档案文化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AA省档案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珍贵档案文献遗产是指本省各级各类档案部门、社会组织和个人保管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永久保存价值和重要研究、利用价值,具有古稀珍特等典型意义的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文献。
珍贵档案文献必须内容完整、主题突出,并能够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力。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级各类档案部门、社会组织和个人。
在AA省内形成或反映AA历史,散失在省外(包括海外)的珍贵档案文献亦可参照此办法参加评选。
第二章珍贵档案文献遗产申报范围
第四条符合下列条件的珍贵档案文献均可申报:
(一)档案原件;原件散失且不可复原、但特别有价值的档案复制件。
(二)档案文献实体保管良好,内容形式完整,品相完好。
(三)档案形成时间一般在50年以上。
内容具有重大价值,或其载体特殊、罕见的档案文献,形成时间不受此限。
(四)档案文献内容反映国际国内具有首创性或重大历史意义的活动、事件以及重要人物;反映一个地区的地方和行业特色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科技、教育、艺术、生态及社会生活等方面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人物;形成者(著作者)为国内外著名人物,且所述内容具有重要价值;其载体特殊、罕见。
第三章珍贵档案文献遗产评选标准
第五条珍贵档案文献主题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科技、教育、艺术、生态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重大变化、重大事件、重要活动、重要人物或具有鲜明
的地方和行业特色。
第六条珍贵档案文献形成年代较久远或形成于某一重要历史阶段并具典型性。
第七条珍贵档案文献形成地域在某个历史阶段处于特殊地位(如文化起源地、某朝代都城、重要革命根据地等),反映其相关内容的珍贵档案文献较其他地区具有更高价值。
第八条珍贵档案文献反映某一民族或重要族群的形成、发展、消亡历史过程或反映典型的民族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文化艺术等特色。
第九条珍贵档案文献在形式上体现已失传或濒临消失的书写技术和载体,或在美学、考古学、文献学上具有独特风格和典型意义。
如用特殊载体制作的文献,或文献的文字具有书法、文字学研究价值等。
第十条珍贵档案文献在同类题材中或在形态方面特别稀有,具有罕见性、特殊性。
第四章珍贵档案文献遗产的申报要求
第十一条参评珍贵档案文献必须符合申报范围和评选标准的规定,向AA省珍贵档案文献遗产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审定委员会”)提出申报。
第十二条申报时须提交以下材料:
(一)《AA省珍贵档案文献遗产申报表》一式两份,要求按项目填写清楚,不得漏填。
申报珍贵档案文献遗产的单位或者个人申报的文献材料,须经各市档案局对其价值初步评估,提出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
个人申报同时须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
(二)说明性的实物彩色照片一式一套
实物照片是指申报单位和个人为申报珍贵档案文献遗产所提供给评委的参照件。
实物照片必须全面、系统、多视角地反映所申报珍贵档案文献的外观特征、主题内容和载体形式,其中须包括能反映主体部分具体内容和标志的特写。
照片尺寸为6寸;照片数量视申报的珍贵档案文献的内容及数量而定,一般单件为3—5张,一组或一套为10—20张;所有照片请编号并附文字说明,同时编制对照目录。
照片的电子版采用jpg格式,图片分辨率不低于300d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