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题库量子基外
- 格式:pdf
- 大小:232.69 KB
- 文档页数:11
第六部分 量子物理基础 习题:1.从普朗克公式推导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
(提示:15143π=-⎰∞dx e xx)解:λλπλλλd e hc d T M T M T k hc⎰⎰∞-∞-==52000112),()(令x Tk hc =λ,则dx kTxhc d 2-=λ,所以442545034234025252015212)(11)(2112)(TTch kdxexTc h k dxkTxhc e hckTx hc d e hc T M xxT k hcσπππλλπλ=⋅⋅=-=--=-=⎰⎰⎰∞∞∞-证毕。
2.实验测得太阳辐射波谱中峰值波长nm m 490=λ,试估算太阳的表面温度。
解:由维恩位移定律b T m =λ得到K bT m3931091.51049010897.2⨯⨯⨯==--=λ3.波长为450nm 的单色光射到纯钠的表面上(钠的逸出功A =2.29eV ),求: (1)这种光的光子能量和动量; (2)光电子逸出钠表面时的动能。
解:(1) 2.76eV J 1042.4104501031063.6199834==--⨯⨯⨯⨯⨯===-λhchv Es m /kg 1047.1104501063.6hp 27934⋅⨯⨯⨯---===λ(2)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光电子的初动能为eV A hv E k 47.029.276.2=-=-=4.铝的逸出功是4.2eV ,现用波长nm 200=λ的紫外光照射铝表面。
试求: (1)发射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 (2)截止电压; (3)铝的红限频率。
解:(1)由光电效应方程得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J 102.3106.12.4102001031063.619199834----=⨯⨯⨯-⨯⨯⨯⨯=-=-=A hcA hv E k λ(2)截止电压V 0.2106.1102.319190=--⨯⨯==eE V k(3)红限频率Hz 1001.11063.6106.12.41534190⨯=⨯⨯⨯==--hA v5.在一次康普顿散射中,传递给电子的最大能量为MeV E 045.0=∆,试求入射光子的波长。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习题库试题及答案----10-量子力学习题解读一、选择题1.4185:已知一单色光照射在钠表面上,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动能是1.2 eV ,而钠的红限波长是5400 Å,那么入射光的波长是(A) 5350 Å (B) 5000 Å (C)4350 Å (D) 3550 Å [ ]2.4244:在均匀磁场B 内放置一极薄的金属片,其红限波长为λ0。
今用单色光照射,发现有电子放出,有些放出的电子(质量为m ,电荷的绝对值为e )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作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那末此照射光光子的能量是:(A)(B) (C) (D)[ ]3.4383:用频率为ν 的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E K ;若改用频率为2ν 的单色光照射此种金属时,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A) 2 E K (B) 2h ν - E K (C)h ν - E K (D) h ν + E K [ ]4.4737: 在康普顿效应实验中,若散射光波长是入射光波长的1.2倍,则散射光光子能量ε与反冲电子动能E K 之比ε / E K 为(A) 2 (B) 3 (C) 4(D) 5 [ ] 0λhc0λhc m eRB 2)(2+0λhc m eRB +0λhc eRB2+5.4190: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激发后能发射赖曼系(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发射的各谱线组成的谱线系)的最长波长的谱线,至少应向基态氢原子提供的能量是(A) 1.5 eV (B) 3.4 eV (C) 10.2 eV (D) 13.6 eV []6.4197:由氢原子理论知,当大量氢原子处于n =3的激发态时,原子跃迁将发出:(A) 一种波长的光(B) 两种波长的光(C) 三种波长的光(D) 连续光谱[]7.4748:已知氢原子从基态激发到某一定态所需能量为10.19 eV,当氢原子从能量为-0.85 eV的状态跃迁到上述定态时,所发射的光子的能量为(A) 2.56 eV (B) 3.41 eV (C)4.25 eV (D) 9.95 eV []8.4750:在气体放电管中,用能量为12.1 eV 的电子去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此时氢原子所能发射的光子的能量只能是(A) 12.1 eV (B) 10.2 eV (C) 12.1 eV,10.2 eV和1.9 eV(D) 12.1 eV,10.2 eV和 3.4 eV []9.4241:若 粒子(电荷为2e)在磁感应强度为B 均匀磁场中沿半径为R 的圆形轨道运动,则α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是(A) (B) (C)(D) [ ]10.4770:如果两种不同质量的粒子,其德布罗意波长相同,则这两种粒子的(A) 动量相同 (B) 能量相同 (C) 速度相同 (D) 动能相同 [ ]11.4428:已知粒子在一维矩形无限深势阱中运动,其波函数为: ( - a ≤x ≤a ),那么粒子在x = 5a /6处出现的概率密度为(A) 1/(2a ) (B) 1/a (C)(D) [ ]12.4778:设粒子运动的波函数图线分别如图(A)、(B)、(C)、(D)所示,那么其中确定粒子动量的精确度最高的波函数是哪个图? [ ]13.5619:波长λ =5000 Å的光沿x 轴正向)2/(eRB h )/(eRB h )2/(1eRBh )/(1eRBh a x a x 23cos 1)(π⋅=ψa 2/1a /1x (A)x (C) x (B) x(D)传播,若光的波长的不确定量∆λ =10-3Å,则利用不确定关系式可得光子的x 坐标的不确定量至少为:(A) 25 cm (B) 50 cm (C) 250cm (D) 500 cm [ ]14.8020:将波函数在空间各点的振幅同时增大D 倍,则粒子在空间的分布概率将(A) 增大D 2倍 (B) 增大2D 倍 (C)增大D 倍 (D) 不变 [ ]15.4965: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哪一组可以描述原子中电子的状态? (A) n = 2,l = 2,m l = 0,(B) n =3,l = 1,m l =-1, (C) n = 1,l = 2,m l = 1, (D) n = 1,l = 0,m l = 1, [ ]16.8022:氢原子中处于3d 量子态的电子,描述其量子态的四个量子数(n ,l ,m l ,m s )可能取的值为(A) (3,0,1,) (B) (1,1,1,)(C) (2,1,2,) (D) (3,2,0,) [ ]17.4785:在氢原子的K 壳层中,电子可h x p x ≥∆∆21=s m 21-=s m 21=s m 21-=s m 21-21-2121能具有的量子数(n ,l ,m l ,m s )是(A) (1,0,0,) (B) (1,0,-1,)(C) (1,1,0,) (D) (2,1,0,)[ ]18.4222:与绝缘体相比较,半导体能带结构的特点是(A) 导带也是空带 (B) 满带与导带重合(C) 满带中总是有空穴,导带中总是有电子(D) 禁带宽度较窄 [ ]19.4789:p 型半导体中杂质原子所形成的局部能级(也称受主能级),在能带结构中应处于(A) 满带中 (B) 导带中 (C) 禁带中,但接近满带顶(D) 禁带中,但接近导带底 [ ]20.8032:按照原子的量子理论,原子可以通过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的方式发光,它们所产生的光的特点是:(A) 两个原子自发辐射的同频率的光是相干的,原子受激辐射的光与入射光是不相干的(B) 两个原子自发辐射的同频率的光是不相干的,原子受激辐射的光与入射光是相干的(C) 两个原子自发辐射的同频率的光是不相干的,原子受激辐射的光与入射光是不相干的(D) 两个原子自发辐射的同频率的光是相212121-21-干的,原子受激辐射的光与入射光是相干的21.9900:与的互易关系[]等于(A) (B) (C) (D) [ ]22.9901:厄米算符满足以下哪一等式(、是任意的态函数)(A) (B)(C) (D)[ ]二、填空题1.4179:光子波长为λ,则其能量=_____;动量的大小 =______;质量=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48分)1. (本题 3分)(0507) 已知用光照的办法将氢原子基态的电子电离,可用的最长波长的光是 913 Å的紫外光,那么氢原子从各受激态跃迁至基态的赖曼系光谱的波长可表示为:(A) 11913+−=n n λ Å. (B) 11913−+=n n λ Å. (C) 1191322−+=n n λ Å. (D) 191322−=n n λ Å. [ ]2. (本题 3分)(4190) 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激发后能发射赖曼系(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发射的各谱线组成的谱线系)的最长波长的谱线,至少应向基态氢原子提供的能量是(A) 1.5 eV . (B) 3.4 eV .(C) 10.2 eV . (D) 13.6 eV . [ ]3. (本题 3分)(4194) 根据玻尔的理论,氢原子在n =5轨道上的动量矩与在第一激发态的轨道动量矩之比为(A) 5/4. (B) 5/3.(C) 5/2. (D) 5. [ ]4. (本题 3分)(4195) 氢原子光谱的巴耳末线系中谱线最小波长与最大波长之比为(A) 7/9. (B) 5/9.(C) 4/9. (D) 2/9. [ ]5. (本题 3分)(4195) 氢原子光谱的巴耳末线系中谱线最小波长与最大波长之比为(A) 7/9. (B) 5/9.(C) 4/9. (D) 2/9. [ ]6. (本题 3分)(4197) 由氢原子理论知,当大量氢原子处于n =3的激发态时,原子跃迁将发出:(A) 一种波长的光. (B) 两种波长的光.(C) 三种波长的光. (D) 连续光谱. [ ]7. (本题 3分)(4198)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中的电子在n =4的轨道上运动的动能与在基态的轨道上运动的动能之比为(A) 1/4. (B) 1/8.(C) 1/16. (D) 1/32. [ ]8. (本题 3分)(4199) 根据玻尔氢原子理论,氢原子中的电子在第一和第三轨道上运动时速度大小之比v 1/ v 3是(A) 1/9. (B) 1/3.(C) 3. (D) 9. [ ]9. (本题 3分)(4239)假定氢原子原是静止的,则氢原子从n = 3 的激发状态直接通过辐射跃迁到基态时的反冲速度大约是(A) 4 m/s.(B) 10 m/s .(C) 100 m/s . (D) 400 m/s .[](氢原子的质量m =1.67×10-27 kg)10. (本题 3分)(4411)氢原子光谱的巴耳末系中波长最大的谱线用λ1表示,其次波长用λ2表示,则它们的比值λ1/λ2为:(A) 20/27.(B) 9/8.(C) 27/20.(D) 16/9.[]11. (本题 3分)(4619)按照玻尔理论,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时,电子的动量矩L的可能值为(A) 任意值.(B) nh,n = 1,2,3,…(C) 2π nh,n = 1,2,3,…(D) nh/(2π),n = 1,2,3,…[]12. (本题 3分)(4622)具有下列哪一能量的光子,能被处在n = 2的能级的氢原子吸收?(A) 1.51 eV.(B) 1.89 eV.(C) 2.16 eV.(D) 2.40 eV.[]13. (本题 3分)(4747)若用里德伯常量R表示氢原子光谱的最短波长,则可写成(A) λmin =1 / R.(B) λmin =2 / R.(C) λmin =3 / R.(D) λmin =4 / R.[]14. (本题 3分)(4748)已知氢原子从基态激发到某一定态所需能量为 10.19 eV,当氢原子从能量为-0.85 eV的状态跃迁到上述定态时,所发射的光子的能量为(A) 2.56 eV.(B) 3.41 eV.(C) 4.25 eV.(D) 9.95 eV.[]15. (本题 3分)(4749)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激后可辐射出可见光谱线,最少应供给氢原子的能量为(A) 12.09 eV. (B) 10.20 eV.(C) 1.89 eV.(D) 1.51 eV.[]16. (本题 3分)(4750)在气体放电管中,用能量为12.1 eV的电子去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此时氢原子所能发射的光子的能量只能是(A) 12.1 eV. (B) 10.2 eV.(C) 12.1 eV,10.2 eV和 1.9 eV. (D) 12.1 eV,10.2 eV和 3.4 eV.[ ]二 填空题 (共101分)17. (本题 4分)(0514) 在玻尔氢原子理论中势能为负值,而且数值比动能大,所以总能量为________值,并且只能取____________值.18. (本题 4分)(4191) 在氢原子发射光谱的巴耳末线系中有一频率为6.15×1014 Hz 的谱线,它是氢原子从能级E n =__________eV 跃迁到能级E k =__________eV 而发出的. (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 ·s ,基本电荷e =1.60×10-19 C)19. (本题 4分)(4192) 在氢原子光谱中,赖曼系(由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所发射的各谱线组成的谱线系)的最短波长的谱线所对应的光子能量为_______________eV ;巴耳末系的最短波长的谱线所对应的光子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eV .(里德伯常量 R =1.097×107 m -1 ,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 ·s ,1 eV =1.60×10-19 J ,真空中光速 c =3×108 m ·s -1 )20. (本题 4分)(4196) 氢原子基态的电离能是 _______________eV .电离能为+0.544 eV 的激发态氢原子,其电子处在n =_________________ 的轨道上运动.21. (本题 4分)(4200) 设大量氢原子处于n =4的激发态,它们跃迁时发射出一簇光谱线.这簇光谱线最多可能有 ________________ 条,其中最短的波长是 _______ Å(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 ·s)22. (本题 4分)(4201) 图示被激发的氢原子跃迁到低能级时(图中E 1不是基态能级),可发出波长为λ1、λ2、λ3的辐射,其频率ν1、ν2和ν3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波长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λ1λ2λ3E 1E 2E 3玻尔的氢原子理论中提出的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假设在现代的量子力学理论中仍然是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24. (本题 3分)(4424)欲使氢原子发射赖曼系(由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所发射的谱线构成)中波长为1216 Å的谱线,应传给基态氢原子的最小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eV.(普朗克常量h = 6.63×10-34 J·s,基本电荷e =1.60×10-19 C)25. (本题 5分)(4513)玻尔的氢原子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 (本题 3分)(4517)欲使氢原子能发射巴耳末系中波长为4861.3 Å的谱线,最少要给基态氢原子提供_______________eV的能量.(里德伯常量R =1.097×107 m-1 )27. (本题 3分)(4518)欲使氢原子能发射巴耳末系中波长为6562.8 Å的谱线,最少要给基态氢原子提供_________________eV的能量.(里德伯常量R =1.097×107 m-1 )28. (本题 3分)(4620)按照玻尔理论,移去处于基态的He+中的电子所需能量为_____________eV.29. (本题 3分)(4623)氢原子中电子从n = 3的激发态被电离出去,需要的能量为_________eV.30. (本题 3分)(4624)氢原子由定态l跃迁到定态k可发射一个光子.已知定态l的电离能为0.85 eV,又知从基态使氢原子激发到定态k所需能量为10.2 eV,则在上述跃迁中氢原子所发射的光子的能量为__________eV.玻尔氢原子理论中的定态假设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 (本题 3分)(4752)玻尔氢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一是定态跃迁的频率条件,其内容表述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 (本题 3分)(4753)玻尔氢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一是电子轨道动量矩的量子化条件,其内容可表述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 (本题 4分)(4754)氢原子的部分能级跃迁示意如图.在这些能级跃迁中,(1) 从n =______的能级跃迁到n =_____的能级时所发射的光子的波长最短;(2) 从n =______的能级跃迁到n =______的能级时所发射的光子的频率最小.n = 1 n = 2 n = 3 n = 435. (本题 4分)(4755)被激发到n =3的状态的氢原子气体发出的辐射中,有______条可见光谱线和_________条非可见光谱线.36. (本题 4分)(4756)氢原子从能量为-0.85 eV的状态跃迁到能量为-3.4 eV的状态时,所发射的光子能量是_________eV,这是电子从n =_______的能级到n = 2的能级的跃迁.当氢原子从某初始状态跃迁到激发能(从基态到激发态所需的能量)为10.19eV 的激发态上时,发出一个波长为4860 Å的光子,则初始状态氢原子的能量是________eV .38. (本题 3分)(4758) 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激发后能辐射氢原子光谱中波长最短的光谱线,最少需向氢原子提供______________eV 的能量.39. (本题 3分)(4759) 已知基态氢原子的能量为-13.6 eV ,当基态氢原子被 12.09 eV 的光子激发后,其电子的轨道半径将增加到玻尔半径的______倍.40. (本题 3分)(4760) 当一个质子俘获一个动能E K =13.6 eV 的自由电子组成一个基态氢原子时,所发出的单色光频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态氢原子的能量为-13.6 eV ,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 ·s)41. (本题 3分)(4761) 使氢原子中电子从n =3的状态电离,至少需要供给的能量为_________eV(已知基态氢原子的电离能为13.6 eV).42. (本题 3分)(4762) 在氢原子光谱的巴耳末系中,波长最长的谱线和波长最短的谱线的波长比值是______________.43. (本题 3分)(4763) 在氢原子光谱的巴耳末系中,波长最长的谱线H α和相邻的谱线H β的波长比值是______________.44. (本题 4分)(4765)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了13.06 eV 的能量后,可激发到n =________的能级,当它跃迁回到基态时,可能辐射的光谱线有________条.45. (本题 4分)(5369) 根据氢原子理论,若大量氢原子处于主量子数n = 5的激发态,则跃迁辐射的谱线可以有________条,其中属于巴耳末系的谱线有______条.三计算题 (共113分)46. (本题 8分)(0316)组成某双原子气体分子的两个原子的质量均为m,间隔为一固定值d,并绕通过d的中点而垂直于d的轴旋转,假设角动量是量子化的,并符合玻尔量子化条件.试求:(1) 可能的角速度;(2) 可能的量子化的转动动能.47. (本题 5分)(0521)实验发现基态氢原子可吸收能量为 12.75 eV的光子.(1) 试问氢原子吸收该光子后将被激发到哪个能级?(2) 受激发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哪几条谱线?请画出能级图(定性),并将这些跃迁画在能级图上.48. (本题10分)(0532)已知氢光谱的某一线系的极限波长为3647 Å,其中有一谱线波长为6565 Å.试由玻尔氢原子理论,求与该波长相应的始态与终态能级的能量.(R =1.097×107 m-1 )49. (本题 5分)(0537)在氢原子中,电子从某能级跃迁到量子数为n的能级,这时轨道半径改变q 倍,求发射的光子的频率.50. (本题10分)(0538)根据玻尔理论(1) 计算氢原子中电子在量子数为n的轨道上作圆周运动的频率;(2) 计算当该电子跃迁到(n-1)的轨道上时所发出的光子的频率;(3) 证明当n很大时,上述(1)和(2)结果近似相等.51. (本题10分)(0570)氢原子激发态的平均寿命约为10-8s,假设氢原子处于激发态时,电子作圆轨道运动,试求出处于量子数n =5状态的电子在它跃迁到基态之前绕核转了多少圈.( me= 9.11×10-31 kg,e =1.60×10-19 C,h =6.63×10-34 J·s,ε=8.85×10-12 C2·N-1·m-2 )52. (本题12分)(4202)氢原子光谱的巴耳末线系中,有一光谱线的波长为4340 Å,试求:(1) 与这一谱线相应的光子能量为多少电子伏特?(2) 该谱线是氢原子由能级En 跃迁到能级Ek产生的,n和k各为多少?(3) 最高能级为E5的大量氢原子,最多可以发射几个线系,共几条谱线?请在氢原子能级图中表示出来,并说明波长最短的是哪一条谱线.53. (本题 5分)(4412)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被外来单色光激发后发出的光仅有三条谱线,问此外来光的频率为多少?(里德伯常量R =1.097×107 m-1)54. (本题 5分)(4413)试求氢原子线系极限的波数表达式及赖曼系(由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所发射的谱线构成)、巴耳末系、帕邢系(由各高能激发态跃迁到n =3的定态所发射的谱线构成)的线系极限的波数.(里德伯常量R =1.097×107 m-1 )处于第一激发态的氢原子被外来单色光激发后,发射的光谱中,仅观察到三条巴耳末系光谱线.试求这三条光谱线中波长最长的那条谱线的波长以及外来光的频率. (里德伯常量R =1.097×107 m -1)56. (本题 5分)(4519) 已知氢原子中电子的最小轨道半径为 5.3×10-11 m ,求它绕核运动的速度是多少? (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 ·s ,电子静止质量m e =9.11×10-31 kg)57. (本题 5分)(4520) 试估计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被能量为 12.09 eV 的光子激发时,其电子的轨道半径增加多少倍?58. (本题 5分)(4547) 已知电子在垂直于均匀磁场B K 的平面内运动,设电子的运动满足玻尔量子化条件,求电子轨道的半径r n =?59. (本题 8分)(4767) 当氢原子从某初始状态跃迁到激发能(从基态到激发态所需的能量)为ΔE =10.19 eV 的状态时,发射出光子的波长是λ=4860 Å,试求该初始状态的能量和主量子数.(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 ·s ,1 eV =1.60×10-19 J)60. (本题 5分)(4768) 用某频率的单色光照射基态氢原子气体,使气体发射出三种频率的谱线,试求原照射单色光的频率.(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 ·s ,1 eV =1.60×10-19 J)61. (本题 5分)(5238) 已知氢原子光谱中有一条谱线的波长是λ=1025.7 Å,氢原子的里德伯常量R=109677 cm -1.问:跃迁发生在哪两个能级之间?62. (本题 5分)(5370) 若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了一个能量为h ν =15 eV 的光子后其电子成为自由电子(电子的质量m e =9.11×10-31 kg),求该自由电子的速度v .四 理论推导与证明题 (共35分)63. (本题10分)(4193) 设氢原子光谱的巴耳末系中第一条谱线(H α)的波长为λα,第二条谱线(H β)的波长为λβ,试证明:帕邢系(由各高能态跃迁到主量子数为3的定态所发射的各谱线组成的谱线系)中的第一条谱线的波长为βαβαλλλλλ−=64. (本题 5分)(4417) 测得氢原子光谱中的某一谱线系的极限波长为λk =364.7 nm .(1 nm = 10-9m)试推证此谱线系为巴耳末系. (里德伯常量R =1.097×107 m -1 )试用玻尔理论推导氢原子在稳定态中的轨道半径.66. (本题 5分)(4427) 试根据玻尔关于氢原子结构的基本假说, 推导里德伯常量的理论表达式.(氢原子能级公式: 2204281he m n E e n ε⋅−=)67. (本题10分)(4444) 质量为m 的卫星,在半径为r 的轨道上环绕地球运动,线速度为v .(1) 假定玻尔氢原子理论中关于轨道角动量的条件对于地球卫星同样成立.证明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与量子数的平方成正比,即r = kn 2 (k 是比例常数).(2) 应用(1)的结果求卫星轨道和它的下一个“容许”轨道间的距离.由此进一步说明在宏观问题中轨道半径实际上可认为是连续变化的(利用以下数据作估算:普朗克常量s J 106.634⋅×=−h ,地球质量kg 10624×=M ,地球半径km 104.66×=R ,万有引力常数2211/kg Nm 107.6−×=G ).五 回答问题 (共15分)68. (本题 5分)(4220) 解释玻尔原子理论中的下列概念:定态;基态;激发态;量子化条件.69. (本题 5分)(4418) 氢原子发射一条波长为λ =4340 Å的光谱线.试问该谱线属于哪一谱线系?氢原子是从哪个能级跃迁到哪个能级辐射出该光谱线的?(里德伯常量R =1.097×107 m -1 )70. (本题 5分)(4769) 玻尔氢原子理论的成功和局限性是什么?。
习题22-1.计算下列客体具有MeV 10动能时的物质波波长,(1)电子;(2)质子。
解:(1) 电子高速运动,设电子的总能量可写为:20K E E m c =+ 用相对论公式,222240E c p m c=+ 可得p ===h p λ==834-=131.210m -=⨯(2)对于质子,利用德布罗意波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出:3415h 9.110m p λ--====⨯22-2.计算在彩色电 视显像管的加速电压作用下电子的物质波波长,已知加速电压为kV 0.25,(1)用非相对论公式;(2)用相对论公式。
解:(1)用非相对论公式:mmeU h mE h 123193134108.71025106.1101.921063.622p h ----⨯=⨯⨯⨯⨯⨯⨯⨯====λ(2)用相对论公式:420222c m c p +=EeU E E k ==-20c mm eU eU c m hmE h 12220107.722p h -⨯=+===)(λ22-3.一中子束通过晶体发生衍射。
已知晶面间距nm 1032.72-⨯=d ,中子的动能eV 20.4k =E ,求对此晶面簇反射方向发生一级极大的中子束的掠射角.解:先利用德布罗意波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出波长:3411h 1.410m λ--====⨯再利用晶体衍射的公式,可得出:2sin d k ϕλ= 0,1,2k =…11111.410sin 0.095k λϕ--⨯=== , 5.48ϕ= 22-4.以速度m/s 1063⨯=v 运动的电子射入场强为5V/cm =E 的匀强电场中加速,为使电子波长A 1=λ,电子在此场中应该飞行多长的距离?解:3410h 110p m λ--====⨯ 可得:U=150.9V ,所以 U=Ed ,得出d=30.2cm 。
22-5.设电子的位置不确定度为A 1.0,计算它的动量的不确定度;若电子的能量约为keV 1,计算电子能量的不确定度。
相对论、量子理论练习题解一.选择题1.D .2.D .3.A .4.B .5.A 6.B 7.A 8.A 二.填空题1. 光速不变,真空中的速度是一个常量,与参考系和光源的运动无关。
狭义相对性,物理规律在所有惯性系中具有相同的形式。
2. 同时,不同时。
3. 与物体相对静止的参考系中所测量的物体,本征长度最长,绝对。
4. 同一地点,本征时间最短。
5. 等效,弱,引力场同参考系相当的加速度等效;广义相对性原理;物理学规律对任何以加速度抵消掉该处引力场的惯性系都具有相同的形式。
6. 引力红移;雷达回波延迟 ; 水星近日点的进动,或光线在引力场中偏折。
7. 1.33X10-23 .8. 德布罗意波是概率波,波函数不表示实在物理量在空间的波动,其振幅无实在物理意义。
9. 自发辐射,受激辐射,受激辐射。
10. 受激辐射,粒子数反转分布,谐振腔。
11. 相位 ,(频率, 传播方向, 偏振态。
12. 能量,能量,动量。
三.小计算题 1.cv c v c v x t cv x c v t t 6.0541451145450's 4'11)''(22222222=∴⎪⎭⎫ ⎝⎛=-=-====∆=∆-=∆+∆=∆γγγγγcv l l c v l l c v l l 8.0531531.222202=∴⎪⎭⎫ ⎝⎛=⎪⎪⎭⎫ ⎝⎛=⎪⎭⎫ ⎝⎛==⎪⎭⎫ ⎝⎛-=-光年光年c v c v v c v c v c v c v c v c v t c t v c v x x tcx t S 171616171616)1(1611641'1'164''.322222222222=∴=-=⎪⎭⎫⎝⎛-=⎪⎭⎫⎝⎛-=⎪⎭⎫⎝⎛-∆=∆⎪⎭⎫⎝⎛-∆=∆∆==∆=∆光年原长年(原时)系32m 075.03.05.05.0m3.06.05.01=⨯⨯==⨯=⎪⎭⎫⎝⎛-=V c v l l 沿运动方向长度收缩5. MeV49.1eV 1049.11051.01000.2eV 1051.0J 102.81099.811091011.966620261415163120=⨯=⨯-⨯=-=⨯=⨯≈⨯=⨯⨯⨯=---c m mc E c m K6.c v c v c v c v c v c v c v c m c m mc E K 359413211123111211115.04111122222220202=∴=⎪⎭⎫⎝⎛-=⎪⎭⎫⎝⎛-⎪⎭⎫ ⎝⎛-=-⎪⎭⎫ ⎝⎛-=⎪⎪⎪⎪⎪⎭⎫⎝⎛-⎪⎭⎫ ⎝⎛-=⎪⎪⎪⎪⎪⎭⎫⎝⎛-⎪⎭⎫ ⎝⎛-=-=7.120201020102010202002201010011222)(221)4()3()4()()2()3()()1(ννννννννννννννννννννννν-=-=--=-=--=-+==-+=eU h h eU h eU h h eU h8.120201020102010202002201010011222)(221)4()3()4()()2()3()()1(ννννννννννννννννννννννν-=-=--=-=--=-+==-+=eU h h eU h eU h h eU h9.13)(44431212323212121020222022======v v nn v v n r r n r e r m e v r e r v m n n nn n n πεεππε10.aaa a a a aa 2122122145cos 16523cos12265=⋅-=⋅-==⎪⎭⎫ ⎝⎛=⎪⎭⎫ ⎝⎛ψππψ概率密度四、大计算题1. (1)对不同金属斜率相同。
大学物理第一学期试题(A 卷) (含力学、热学、静电场部分) 全卷满分100分;时量:120分钟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一运动质点的速率与路程的关系为:v=1+S 2(SI ),则其切向加速度以路程S 表示为的表达式为:a τ= (SI )。
另有一质量为m 的质点在指向圆心的平方反比力F=-k / r 2 的作用下,作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此质点的速度v = ,若取距圆心无穷远处为势能零点,它的机械能 E = 。
2. 如图所示,A 、B 两飞轮的轴杆在一条直线上,并可用摩擦啮合器C 使它们连结。
开始时B 轮静止,A 轮以角速度ωA 转动,设在啮合过程中两飞轮不再受其它力矩的作用。
当两用人才轮连结在一起后,共同的角速度为ω。
若A 轮的转动惯量为J A ,则B 轮的转动惯量J B =_________________。
3. 观察者甲以4c/5 的速度(c 为真空中光速)相对于静止的观察者乙运动,若甲携带一长度为l ,质量为m 的棒,这根棒安放在运动方向上,则 (1)甲测得此棒的线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 (2)乙测得此棒的线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
4.1mol 氧气 ( 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 ) 贮于一氧气瓶中,温度为270C ,这瓶氧气的内能为 J ;分子的平均总动能为 J 。
5.用总分子数N 、气体分子速率v 和速率分布函数f(v)表示下列各量: (1)速率小于v 0的分子数= ;(2)多次观察某一分子的速率,发现其速率小于v 0的几率 = 。
(3)速率小于v 0的那些分子的平均速率 = 。
6.一氧气瓶的容积为V ,充入氧气的压强为P 1,用了一段时间后,压强降为P 2,。
则瓶中剩下的氧气的内能与未用前氧气的内能之比为 。
7.在一个孤立系统内,一切实际过程都向着 的方向进行,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从宏观上说,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的实际过程都是 。
(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玻尔理论、波粒二象性、波函数、不确定关系)一. 选择题[ D]1. 当照射光的波长从4000 Å变到3000 Å时,对同一金属,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测得的遏止电压将:(A) 减小0.56 V.(B) 减小0.34 V.(C) 增大0.165 V.(D) 增大1.035 V.[](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s,基本电荷e =1.60×10-19 C)解题要点:)()(1212λλccehvvehUa-=-=∆∴[ C]2. 下面四个图中,哪一个正确反映黑体单色辐出度M Bλ(T)随λ 和T的变化关系,已知T2 > T1.解题要点:斯特藩-玻耳兹曼定律:黑体的辐射出射度M0(T)与黑体温度T的四次方成正比,即.M0 (T)随温度的增高而迅速增加维恩位移律:随着黑体温度的升高,其单色辐出度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mλ向短波方向移动。
[ D]3. 在康普顿散射中,如果设反冲电子的速度为光速的60%,则因散射使电子获得的能量是其静止能量的(A) 2倍.(B) 1.5倍.(C) 0.5倍.(D) 0.25倍.解题要点:(B)因散射使电子获得的能量:202c m mc K -=ε 静止能量:20c m[ C ]4. 根据玻尔的理论,氢原子在n =5轨道上的动量矩与在第一激发态的轨道动量矩之比为(A) 5/4. (B) 5/3.(C) 5/2. (D) 5.解题要点:L = m e v r = n 第一激发态n =2[ B ]5. 氢原子光谱的巴耳末线系中谱线最小波长与最大波长之比为 (A) 7/9. (B) 5/9. (C) 4/9. (D) 2/9.解题要点:从较高能级回到n=2的能级的跃迁发出的光形成巴耳末系l h E E h -=νc =λν23max E E ch-=λ2min E E ch-=∞λ[ B ]6. 具有下列哪一能量的光子,能被处在n = 2的能级的氢原子吸收? (A) 1.51 eV . (B) 1.89 eV .(C) 2.16 eV . (D) 2.40 eV .解题要点:26.13n eV E n -=l h E E h -=ν=⎪⎭⎫⎝⎛---2226.136.13eV n eV[ D ]7. 将波函数在空间各点的振幅同时增大D 倍,则粒子在空间的分布概率将 (A) 增大D 2倍. (B) 增大2D 倍. (C) 增大D 倍. . (D) 不变.解题要点:注意与各点的概率密度区分开来.二. 填空题1. 康普顿散射中,当散射光子与入射光子方向成夹角φ =___π___时,散射光子的频率小得最多;当φ = ___0___ 时,散射光子的频率与入射光子相同.解题要点:频率小得最多即波长改变量最大2. 氢原子基态的电离能是 __13.6__eV .电离能为+0.544 eV 的激发态氢原子,其电子处在n =__5__ 的轨道上运动.解题要点:电离能是指电子从基态激发到自由状态所需的能量. ∴氢原子基态的电离能E =1E E -∞=⎪⎭⎫⎝⎛--∞-2216.136.13eV eV E =n E E -∞ 即 +0.544 eV=26.13neV3. 测量星球表面温度的方法之一,是把星球看作绝对黑体而测定其最大单色辐出度的波长λm ,现测得太阳的λm 1 = 0.55 μm ,北极星的λm 2 = 0.35 μm ,则太阳表面温度T 1与北极星表面温度T 2之比T 1:T 2 =___7:11___.解题要点:由维恩位移定律: T m λ=b∴m λ∝T1 即21T T =12m m λλ 4. 令)/(c m h e c =λ(称为电子的康普顿波长,其中e m 为电子静止质量,c 为真空中光速,h 为普朗克常量).当电子的动能等于它的静止能量时,它的德布罗意波长是λλc .解题要点:电子的动能:22c m mc e K -=ε 静止能量:2c m e22c m mc e K -=ε=2c m e221cu m m e -=21⎪⎭⎫ ⎝⎛-===c u u m h m u h p h e λ 5. 若太阳(看成黑体)的半径由R 增为2 R ,温度由T 增为2 T ,则其总辐射功率为原来的__64__倍.解题要点:由斯特藩-玻耳兹曼定律:太阳的总辐射功率:024M R M ⋅=π424T R σπ⋅=6. 波长为0.400μm 的平面光波朝x 轴正向传播.若波长的相对不确定量∆λ / λ =10-6,则光子动量数值的不确定量 ∆p x =___s m kg /1066.133⋅⨯-_ _,而光子坐标的最小不确定量∆x =___0.03m___.解题要点:λh p =λλλλλ∆⋅=∆=∆h h p 2三. 计算题1. 图中所示为在一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出的曲线(1) 求证:对不同材料的金属,AB 线的斜率相同.(2) 由图上数据求出普朗克恒量h .解:(1)由得A h U e a -=ν e A e h U a /-=ν 常量==e h d U d a ν/ ∴对不同金属,曲线的斜率相同 (2)s J eetg h ⋅⨯=⨯--==-3414104.610)0.50.10(00.2θ |14Hz)2. 用波长λ0 =1 Å的光子做康普顿实验. (1) 散射角φ=90°的康普顿散射波长是多少? (2) 反冲电子获得的动能有多大?(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 ·s ,电子静止质量m e =9.11×10-31 kg)解:(1)λλλ∆+=0m 1010024.1-⨯=(2)根据能量守恒:∴反冲电子获得动能:202c m mc K -=εννh h -=0λλchch-=0)(00λλλλ∆+∆=hceV J 2911066.417=⨯=-3. 实验发现基态氢原子可吸收能量为 12.75 eV 的光子. (1) 试问氢原子吸收该光子后将被激发到哪个能级?(2) 受激发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哪几条谱线?请画出能级图(定性),并将这些跃迁画在能级图上.解:(1)l h E E h -=ν=⎪⎭⎫⎝⎛---2216.136.13eV n eV =12.75 n=4(2)可以发出41λ、31λ、21λ、43λ、42λ、32λ六条谱线4. 质量为m e 的电子被电势差U 12 = 100 kV 的电场加速,如果考虑相对论效应,试计算其德布罗意波的波长.若不用相对论计算,则相对误差是多少?(电子静止质量m e =9.11×10-31 kg ,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 ·s ,基本电荷e =1.60×10-19 C) n=1n=2n=3n=4解:考虑相对论效应:22c m mc e K -=ε=12eU221cu m m e -=21⎪⎭⎫ ⎝⎛-===c u u m h m u h p h e λ=)2(21212c m eU eU hc e +=3.71m 1210-⨯若不用相对论计算:221u m e =12eU u m h p h e =='λ=122eU m he =3.88m 1210-⨯ 相对误差:λλλ-'=4.6﹪5. 一电子处于原子某能态的时间为10-8 s ,计算该能态的能量的最小不确定量.设电子从上述能态跃迁到基态所对应的光子能量为3.39 eV ,试确定所辐射的光子的波长及此波长的最小不确定量.( h = 6.63×10-34 J ·s )解:根据不确定关系式≥∆E t∆2 =5.276J 2710-⨯=3.297eV 810-⨯ 根据光子能量与波长的关系==νh E λchEc h=λ=3.67m 710-⨯ 波长的最小不确定量为2EE hc∆=∆λ=7.13m 1510-⨯ [选做题]1. 动量为p的原子射线垂直通过一个缝宽可以调节的狭缝S ,与狭缝相距D 处有一接收屏C ,如图.试根据不确定关系式求狭缝宽度a 等于多大时接收屏上的痕迹宽度可达到最小.解:由不确定关系式 2≥∆∆y p y而 a y =∆,θsin p p y =∆ 则有 pa2sin ≥θ 由图可知,屏上痕迹宽带不小于 paD a D a y+=+=θsin 2 由0=da dy可得 pD a= 且这时 022>dayd 所以狭缝的宽度调到p D a =时屏上痕迹的宽度达到最小。
昆明理工大学物理习题集(下)第十六章元答案第十六章量子物理基础一、选择题:1. 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D ](A )频率高的光子易显示波动性(B )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以显示粒子性(C )光的衍射说明光具有粒子性(D )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2. 金属的光电效应的红限依赖于:[ C ](A )入射光的频率(B )入射光的强度(C )金属的逸出功(D )入射光的频率和金属的逸出功3. 用频率为1ν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时,测得饱和电流为1I ,以频率为2ν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测得饱和电流为2I ,若21I I >,则:[ D ](A )21νν> (B )21νν<(C )21νν= (D )1ν与2ν的关系还不能确定4. 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关系是: [ C ](A )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B )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C )与入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D )与入射光的强度成线性关系5. 两束频率、光强都相同的光照射两种不同的金属表面,产生光电效应,则: [ C ](A )两种情况下的红限频率相同(B )逸出电子的初动能相同(C )在单位时间内逸出的电子数相同(D )遏止电压相同6. 钾金属表面被蓝光照射时,有光电子逸出,若增强蓝光强度,则:[ A ](A )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增加(B )逸出的光电子初动能增大(C )光电效应的红限频率增大(D )发射光电子所需的时间增长7. 用频率为1ν的单色光照射一金属表面产生光电效应,用频率为2ν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表面也产生光电效应,而且测得它们的光电子有E k 1>E k 2的关系,则:[ A ](A )1ν>2ν (B )1ν<2ν (C )1ν=2ν (D )不能确定8. 当照射光的波长从4000?变到3000?时,对同一金属,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测得的遏止电压将:[ D ](A )减小V 56.0 (B )增大V 165.0 (C )减小V 34.0 (D )增大V 035.19. 钠光的波长是λ,设h 为普朗克恒量,c 为真空中的光速,则此光子的:[ C ](A )能量为c h /λ (B )质量为λc h / (C )动量为λ/h(D )频率为c /λ (E )以上结论都不对10. 以下一些材料的功函数(逸出功)为:铍—eV 9.3、钯—5.0eV 、铯—1.9eV 、钨—4.5eV 。
(不确定关系、薛定谔方程、一维无限深势阱、隧道效应、能量和角动量量子化、电子自旋、多电子原子)一. 选择题 二.[ A ] 1.(基础训练8)设粒子运动的波函数图线分别如图19-4(A)、(B)、(C)、(D)所示,那么其中确定粒子动量的精确度最高的波函数是哪个图?【提示】: 根据动量的不确定关系:2x x p ∆⋅∆≥,图(A)对应的粒子位置的不确定量大,则动量的不确定量小。
[ C ] 2.(基础训练10) 氢原子中处于2p 状态的电子,描述其量子态的四个量子数(n ,l ,m l ,m s )可能取的值为(A) (2,2,1,21-). (B) (2,0,0,21).(C) (2,1,-1,21-). (D) (2,0,1,21).【提示】:2p 电子:n =2,l =1。
[ C ] 3.(基础训练11)在激光器中利用光学谐振腔 (A) 可提高激光束的方向性,而不能提高激光束的单色性. (B) 可提高激光束的单色性,而不能提高激光束的方向性. (C) 可同时提高激光束的方向性和单色性. (D) 既不能提高激光束的方向性也不能提高其单色性.[ A ] 4.(自测提高5)已知粒子在一维矩形无限深势阱中运动,其波函数为:a x ax 23cos 1)(π⋅=ψ, ( - a ≤x ≤a )那么粒子在x = 5a /6处出现的概率密度为 (A) 1/(2a ). (B) 1/a . (C) a 2/1. (D) a /1【提示】:25/61()2x a x aψ==[ B ] 5.(自测提高7)一维无限深方势阱中,已知势阱宽度为a .应用测不准关系估计势阱中质量为m 的粒子的零点能量为 (A) )/(2ma . (B) )2/(22ma .(C) )2/(2ma . (D) )2/(2ma . [ ]x (A) x (B)x (C) x(D) 图 19-4【提示】:根据动量的不确定关系:x x p ∆⋅∆ ,以及2()2x p E m∆=,题中:x a ∆=。
第17章 量子物理基础17.1 根据玻尔理论,计算氢原子在n = 5的轨道上的动量矩与其在第一激发态轨道上的动量矩之比.[解答]玻尔的轨道角动量量子化假设认为电子绕核动转的轨道角动量为2π==n n hL mvr n ,对于第一激发态,n = 2,所以L 5/L 2 = 5/2.17.2设有原子核外的3p 态电子,试列出其可能性的四个量子数.[解答] 对于3p 态电子,主量子数为n = 3,角量子数为 l = 1,磁量子数为 m l = -l , -(l - 1), …, l -1, l ,自旋量子数为 m s = ±1/2.3p 态电子的四个可能的量子数(n ,l ,m l ,m s )为(3,1,1,1/2),(3,1,1,-1/2),(3,1,0,1/2),(3,1,0,-1/2),(3,1,-1,1/2),(3,1,-1,-1/2) .17.3 实验表明,黑体辐射实验曲线的峰值波长λm 和黑体温度的乘积为一常数,即λm T = b = 2.897×10-3m·K .实验测得太阳辐射波谱的峰值波长λm = 510nm ,设太阳可近似看作黑体,试估算太阳表面的温度.[解答]太阳表面的温度大约为392.8971051010λ--⨯==⨯m b T = 5680(K).17.4 实验表明,黑体辐射曲线和水平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M (即单位时间内从黑体单位表面上辐射出去的电磁波总能量,称总辐射度)与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即M = σT 4,其中σ =5.67×10-8W·m -2·K -4.试由此估算太阳单位表面积的辐射功率(太阳表面温度可参见上题).[解答]太阳单位表面积的辐射功率大约为M = 5.67×10-8×(5680)4 = 5.9×107(W·m -2).17.5宇宙大爆炸遗留在宇宙空间的均匀背景辐射相当于3K 黑体辐射.求:(1)此辐射的单色辐射强度在什么波长下有极大值?(2)地球表面接收此辐射的功率是多少?[解答](1)根据公式λm T = b ,可得辐射的极值波长为λm = b/T = 2.897×10-3/3 = 9.66×10-4(m).(2)地球的半径约为R = 6.371×106m ,表面积为 S = 4πR 2.根据公式:黑体表面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辐射的能量为 M = σT 4,因此地球表面接收此辐射的功率是P = MS = 5.67×10-8×34×4π(6.371×106)2= 2.34×109(W).17.6 铝表面电子的逸出功为6.72×10-19J,今有波长为λ = 2.0×10-7m 的光投射到铝表面上.试求:(1)由此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2)遏止电势差;(3)铝的红限波长.[解答](1)光子的能量为E = hν = hc/λ,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ν = E k + A,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 hν - A= 6.63×10-34×3×108/2.0×10-7-6.72×10-19= 3.23×10-19(J).(2)遏止电势差的公式为eU s = E k,遏止电势差为U s = E k/e = 3.23×10-19/1.6×10-19=2.0(V).(3)铝的红限频率为ν0= A/h,红限波长为λ0= c/ν0= hc/A= 6.63×10-34×3×108/6.72×10-19= 2.96×10-7(m).17.7 康普顿散射中入射X射线的波长是λ = 0.70×10-10m,散射的X 射线与入射的X射线垂直.求:(1)反冲电子的动能E K ;(2)散射X 射线的波长;(3)反冲电子的运动方向与入射X 射线间的夹角θ.[解答](1)(2)根据康普顿散射公式得波长变化为21222sin 2 2.42610sin 24ϕπλΛ-∆==⨯⨯= 2.426×10-12(m),散射线的波长为λ` = λ + Δλ = 0.72426×10-10(m).反冲电子的动能为`k hchcE λλ=-34834810106.6310310 6.63103100.7100.7242610----⨯⨯⨯⨯⨯⨯=-⨯⨯= 9.52×10-17(J).(3)由于 /`tan /`hc hc λλθλλ==,0.70.96650.72426==,所以夹角为θ = 44°1`.17.8 求波长分别为λ1 = 7.0×10-7m 的红光;λ2 = 0.25×10-10m 的X 射线的能量、动量和质量.[解答]X 射线的能量为E = h ν = hc/λ,动量为 p = h/λ;由E = hc/λ = mc 2,得其质量为m = h/cλ.对于红光来说,能量为348176.6310310710E --⨯⨯⨯=⨯= 2.84×10-19(J),动量为34176.6310710p --⨯=⨯= 9.47×10-25(kg·m·s -1),质量为341876.6310310710m --⨯=⨯⨯⨯= 3.16×10-36(kg).对于X 射线来说,能量为3482106.63103100.2510E --⨯⨯⨯=⨯= 7.956×10-15(J),动量为342106.63100.2510p --⨯=⨯= 2.652×10-23(kg·m·s -1),质量为3428106.63103100.2510m --⨯=⨯⨯⨯= 8.84×10-32(kg).17.9 处于第四激发态上的大量氢原子,最多可发射几个线系,共几条谱线?那一条波长最长.[解答]第四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5个能级,最多可发射四个线系.(1)能级5到4,1条谱线;(2)能级5和4到3,2条谱线;(3)能级5、4和3到2,3条谱线;(3)能级5、4、3和2到1,4条谱线.共10条谱线.从能级5跃迁到4发射的光谱频率最小,波长最长.17.10 设氢原子中电子从n = 2的状态被电离出去,需要多少能量.[解答]氢原子能级公式为4222018n me E h n ε=-,当n =1时,基态能级的能量为412208me E h ε=-≈-2.18×10-18(J) = -13.6(eV),因此 12n E E n =.当电子从n 能级跃迁到m 能级时放出(正)或吸收(负)光子的能量为12211()n m E E E E n m ∆=-=-.电离时,m 趋于无穷大.当电子从n = 2的能级电离时要吸收能量 221113.6()2E ∆=--∞= -3.4(eV),因此需要3.4eV 的能量.17.11 质量为m 的卫星,在半径为r 的轨道上环绕地球运动,线速度为v .(1)假定玻尔氢原子理论中关于轨道角动量的条件对于地球卫星同样成立.证明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与量子数的平方成正比,即r = Kn 2,(式中K 是比例常数);(2)应用(1)的结果求卫星轨道和下一个“容许”轨道间的距离,由此进一步说明在宏观问题中轨道半径实验上可认为是连续变化的(利用以下数据作估算:普朗克常数h = 6.63×10-34J·s ,地球质量M = 6×1024kg ,地球半径R = 6.4×103km ,万有引力常数G =6.7×10-11N·m 2·kg -2.[解答](1)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是万有引力22Mm mv G r r =;根据玻尔理论,角动量为mvr = nh /2π.将前式乘以mr 3得2222()()4nh GMm r mvr π==,所以 222224h n r Kn GMm π==,即:卫星的轨道半径与量子数的平方成正比.(2)假设卫星质量m = 100kg ,比例系数为2224h K GMm π=342211242(6.6310)4 6.710610(100)π--⨯=⨯⨯⨯⨯⨯ = 2.77×10-87.可见:比例系数很小.当r = R 时,地球表面的量子数为460 4.810n ⨯.可见:地球表面处的量子数很大.地面以上的量子数设为n `,(n` = 1,2,3,…),则总量子数可表示为两个量子数之和:n =n 0 + n`.轨道间的距离为Δr = K [(n 0 + n` + 1)2 - (n 0 + n`)2]= K [2(n 0 + n`) + 1].由于n 0>>1,所以Δr = 2Kn 0 + 2Kn`.设n` = kn 0,即:取地面以上的量子数为地球表面量子数的倍数,有n = (k + 1)n 0,则r = Kn 02(k + 1)2,Δr = 2Kn 0(k + 1) = 2.66×10-40(k + 1).这说明:当地面以上的量子数按k + 1成倍地增加时,半径将按k + 1的平方的规律增加,而轨道之间的距离只按k + 1的一次方的规律增加;由于Δr 的系数很小,所以轨道间距是非常非常小的,因此可认为轨道半径是连续变化的.17.12 电子和光子各具有波长2.0×10-10m ,它们的动量和总能量各是多少?[解答]它们的动量都为34106.6310210h p λ--⨯==⨯= 3.315×10-24(kg·m·s -1).根据公式E 2 = p 2c 2 + m 02c 4,电子的总能量为E ==3×108×[(3.315×10-24)2+ (9.1×10-31×3×108)2]1/2=8.19×10-14(J).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总能量为E = cp= 3×108×3.315×10-24 = 9.945×10-16(J).17.13 室温下的中子称为热中子T = 300K ,试计算热中子的平均德布罗意波长.[解答]中子热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其中k为玻尔兹曼常数k= 1.38×10-23J·K-1,m p是电子的质量m p= 1.675×10-27kg,可得平均速度为v= 2.509×104(m·s-1),平均动量为=np m v= 4.2×10-27(kg·m·s-1).平均德布罗意波长为/λ=h p= 1.58×10-10(m) = 0.158(nm).17.14 一束动量是p的电子,通过缝宽为a的狭缝,在距离狭缝为R 处放置一屏,屏上电子衍射图样中央最大的宽度是多少?[解答]根据动量和位置的不确定关系Δp x·Δx≧h,其中位置不确定量为Δx = a,动量的不确定量为Δp x = p sinθ.设电子衍射图样的中央最大半宽度为w,则sinθ = w/R,可得wp a hR⋅≥,宽度为22hRwpa≥.[注意]如果将h改为ћ/2,则宽度为2w≧ћR/pa.两者相差很小.17.15 一宽度为a的一维无限深势阱,试用不确定关系估算阱中质量为m的粒子最低能量为多少?[解答]粒子坐标的不确定范围是Δx ≦a ,动量的不确定范围是Δp ≧h /Δx ≧h /a .这也就是动量p 的范围.因此能量为E = p 2/2m ≧ h 2/2ma 2,最低能量可估计为E min = h 2/2ma 2.17.16 设有一宽度为a 的一维无限深势阱,粒子处于第一激发态,求在x = 0至x = a /3之间找到粒子的几率?[解答]粒子在一维无限深势阱中的定态波函数为(0)(),(1,2,3,...)πψ≤≤==n x a n x x n a ,Ψ(x ) = 0,(x < 0,x > a ).当粒子处于第一激发态时,n = 2,在x = 0至x = a /3之间被发现的几率为/3220|()|d ψ⎰a x x /32022sin d π=⎰a x x a a23== 0.391.17.17 设粒子在宽度为a 的一维无限深势阱运动时,其德布罗意波在阱内形成驻波,试利用这一关系导出粒子在阱中的能量计算式.[解答]当粒子在势阱中形成稳定驻波时,势阱宽度必然为半波长的整数倍,即n (λ/2) = a ,(n = 1,2,3,…).根据德布罗意假设 λ = h/p ,可得粒子的动量为2λ==h nhp a 能量为 222228==p h E n m ma .17.18假定对某个粒子动量的测定可精确到千分之一,试确定这个粒子位置的最小不确定量.(1)该粒子质量为5×10-3kg ,以2m·s -1的速度运动;(2)该粒子是速度为1.8×108m·s -1的电子.[解答]粒子的动量为 p = mv ,动量的不确定量为 Δp = p /1000,根据动量和位置的不确定关系Δp ·Δx ≧ћ/2,位置的不确定量为 Δx = ћ/2Δp .(1)100024h x p mv π∆≥=∆h3431000 6.631045102-⨯⨯=π⨯⨯⨯= 5.276×10-30(m).(2)100024h x p mv π∆≥=∆h343181000 6.631049.110 1.810--⨯⨯=π⨯⨯⨯⨯= 3.22×10-10(m).17.19设有某线性谐振子处于第一激发态,其波函数为2221ψ-=a x .式中a =,k 为常数,则该谐振子在何处出现的概率最大?[解答]第一激发态的概率为22221||a xw e ψ-==,对x 求导得222222d (2)]d a x a x w xe x a x e t --=+-2222(1)a xx x a e -=-,令d w /d t = 0,得概率最大的位置为x = ±1/a .17.20一维运动的粒子,处于如下的波函数所描述的状态,(0);()0,(0).x Axe x x x λψ-⎧>=⎨<⎩式中λ > 0,A 为常数.(1)将此波函数归一化;(2)求粒子位置的概率分布函数;(3)粒子在在何处出现的概率最大?[解答](1)归一化得222201||d d x x A xe x λψ∞∞--∞==⎰⎰ 22201d 2x A x e λλ∞--=⎰2222001{2d }2x x A x e xe x λλλ∞∞---=-⎰222012()d 2xA x e λλ∞--=-⎰ 22220012(){d }2xx A xe e x λλλ∞∞---=--⎰22323012()24xA A e λλλ∞--==,所以A =2λ3/2 .归一化波函数为3/22,(0);()0,(0).x xe x x x λλψ-⎧>=⎨<⎩([注]利用Γ函数的性质可简化积分过程.10()d n x n x e x∞--Γ=⎰,当n 为整数时,Γ(n ) = (n - 1)!.设y = 2λx ,则d x = d y /2λ,可得22331001d ()d 2x y x ex y e y λλ∞∞---=⎰⎰ 3311()(3)2()22λλ=Γ=,可以得出同一结果.)(2)粒子坐标的几率分布函数为32224,(0);()|()|0,(0).x x e x w x x x λλψ-⎧>==⎨<⎩(3)利用上一题的方法求导可得几率最大的位置为x = 1/λ.17.21 设有某一维势场如下:0,(0);,(0,).≤≤⎧=⎨<>⎩x LVV x x L该势场可称为有限高势阱,设粒子能量E < V0,求E所满足的关系式.[解答]粒子运动的薛定谔方程为222()0mE Vψψ∇+-=h.在三个区域的方程为210122d2()0,(0);dmE V xxψψ+-=<h22222d20,(0);dmE x Lxψψ+=<<h230322d2()0,().dmE V x Lxψψ+-=>h设1k=h,2k=h,则得221112d0,(0);dk xxψψ-=<(1)222222d0,(0);dk x Lxψψ+=<<(2)223132d0,().dk x Lxψψ-=>(3)方程的通解为ψ1(x) = A1exp(k1x) + B1exp(-k1x),(x<0);(4)ψ2(x ) = A 2cos(k 2x ) + B 2sin(k 2x ),(0<x <L );(5)ψ3(x) = A 3exp(k 1x ) + B 3exp(-k 1x ),(x >L ).(6)当x →-∞时,ψ1有限,所以B 1 = 0;当x →∞时,ψ3有限,所以A 3 = 0.当x = 0时,ψ1(0) = ψ2(0),可得A 1 = A 2; (7)同时ψ1`(0) = ψ2`(0),可得k 1A 1 = k 2B 2. (8)当x = L 时,ψ2(L ) = ψ3(L ),ψ2`(L ) = ψ3`(L ),可得A 2cos k 2L +B 2sin k 2L = B 3exp(-k 1L );(9)-k 2A 2sin k 2L + k 2B 2cos k 2L = -k 1B 3exp(-k 1L )(10)将(9)乘以k 1加(10)得k 1A 2cos k 2L + k 1B 2sin k 2L-k 2A 2sin k 2L + k 2B 2cos k 2L = 0.即 (k 1A 2 + k 2B 2)cos k 2L = (k 2A 2 - k 1B 2)sin k 2L ,亦 122222212t a n k A k B k L k A k B +=-. (11)由(7)和(8)得k 1A 2 = k 2B 2,即 B 2 = k 1A 2/k 2, (12)(12)代入(11)式得12222212tan kk k L k k =-,即0t a n =h (13)这就是总能量满足的关系式.17.22 原子内电子的量子态由n 、l 、m l 、m s 四个量子数表征,当n 、l 、m l 一定时,不同的量子态数目为多少?当n 、l 一定时,不同量子态数目为多少?当n 一定时,不同量子态数目为多少?[解答]当n 、l 、m l 一定时,m s 只取两个值,所以量子态数目为2. 当n 、l 一定时,m l 有(2l + 1)种不同取值,所以量子态数目为2(2l + 1).当n 一定时,l 从0到(n - 1)共有n 种不同取值,量子态数目为1110002(21)421n n n l l l l l ---===+=+∑∑∑2(1)4222n n n n -=⨯+=.。
第十七 章量子物理题17.1:天狼星的温度大约是11000℃。
试由维思位移定律计算其辐射峰值的波长。
题17.1解:由维思位移定律可得天狼星单色辐出度的峰值所对应的波长该波长nm 257m 1057.27m =⨯==-Tbλ 属紫外区域,所以天狼星呈紫色题17.2:已知地球跟金星的大小差不多,金星的平均温度约为773 K ,地球的平均温度约为293 K 。
若把它们看作是理想黑体,这两个星体向空间辐射的能量之比为多少?题17.2解:由斯特藩一玻耳兹曼定律4)(T T M σ=可知,这两个星体辐射能量之比为4.484=⎪⎪⎭⎫⎝⎛=地金地金T T M M 题17.3:太阳可看作是半径为7.0 ⨯ 108 m 的球形黑体,试计算太阳的温度。
设太阳射到地球表面上的辐射能量为1.4 ⨯ 103W ⋅m -2,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为1.5 ⨯ 1011m 。
题17.3解:以太阳为中心,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d 为半径作一球面,地球处在该球面的某一位置上。
太阳在单位时间内对外辐射的总能量将均匀地通过该球面,因此有 2244)(R Ed T M ππ=(1)4)(T T M σ= (2)由式(1)、(2)可得K 5800122=⎪⎪⎭⎫⎝⎛=σR E d T题17.4:钨的逸出功是4.52 eV ,钡的选出功是2.50 eV ,分别计算钨和钡的截止频率。
哪一种金属可以用作可见光范围内的光电管阴极材料?题17.4解:钨的截止频率 Hz 1009.115101⨯==hW ν 钡的截止频率Hz 1063.015202⨯==hW ν 对照可见光的频率范围可知,钡的截止频率02ν正好处于该范围内,而钨的截止频率01ν大于可见光的最大频率,因而钡可以用于可见光范围内的光电管材料。
题17.5:钾的截止频率为4.62 ⨯ 1014 Hz ,今以波长为435.8 nm 的光照射,求钾放出的光电子的初速度。
题17.5解:根据光电效应的爱因斯坦方程W mv h +=221ν 其中λνν/0c h W ==, 可得电子的初速度15210s m 1074.52-⋅⨯=⎥⎦⎤⎢⎣⎡⎪⎭⎫ ⎝⎛-=νλc m h v由于选出金属的电子的速度v << c ,故式中m 取电子的静止质量。
第十章 量子物理基础本章提要1. 光的量子性· 物体由于自身具有一定温度而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周围发射能量的现象称热辐射。
·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全部吸收照射到它表面上的各种波长的光(电磁波),则这种物体称为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 单位时间内物体单位表面积发出的包括所有波长在内的电磁波的辐射功率,称为辐射出射度。
2. 维恩位移定律· 在不同的热力学温度T 下,单色辐射本领的实验曲线存在一个峰值波长λm ,维恩从热力学理论导出T 和λm 满足如下关系λm T b =其中b 是维恩常量。
3. 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 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表明黑体的辐射出射度M 与温T 的关系4T M σ=其中s 为斯忒藩—玻尔兹曼常量。
对于一般的物体4T M εσ=e 称发射率。
4. 黑体辐射· 黑体辐射不是连续地辐射能量,而是一份份地辐射能量,并且每一份能量与电磁波的频率ν成正比,这种能量分立的现象被称为能量的量子化,每一份最小能量E hv =被称为一个量子。
黑体辐射的能量为E nhv =,其中n =1,2,3,…,等正整数,h 为普朗克常数。
· 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简称普朗克公式25/λ2πhc 1()λ1hc kT M T e l =-· 光是以光速运动的粒子流,这些粒子称为光量子,简称光子。
· 一个光子具有的能量为νh E =。
5. 粒子的波动性· 德布罗意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它的能量E 、动量p 跟和它相联系的波的频率ν、波长λ满足以下关系2E mc h ν==λh p m u == 这两个公式称为德布罗意公式或德布罗意假设。
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物质波或德布罗意波。
· x x p D D ?h 或者E t D D ?h 这一关系叫做不确定关系。
其中为位置不确定量、动量不确定量、能量不确定量、时间不确定量。